第五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二)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
1.定义: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 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 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作用:设计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道路的曲线 半径、超高、视距等直接与设计速度有关。同时也影响车道宽度、 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 3.城市道路设计速度的规定
双幅路(两块板)
设中央分隔带,分隔对向车流 适用:城市快速路和郊区道路
“二块板”横断面
压缩中央分隔带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断面的二块板型式
(3)三幅路(三块板)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不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通安全、 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工程管线的敷设;减弱了交通公害的影 响。 缺点:占地多、投资大,在公汽停靠站产生上下车乘客与非机
六、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
1.道路建筑限界 (1)定义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作用 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 在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 间界线。道路建筑限界是横断面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 时应充分研究组成路幅要素的相互关系及道路各种设施 的设置规划,在有限空间内作出合理的安排。
车行道为机非混合行驶 适用:交通量较小的次干路、支路
单幅路(交通组织尚不完善)
单 幅 路
单幅路
(2)双幅路(二块板)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分离,机非不分离。 优点:消除了对向交通的干扰和影响;中央分隔带可作行人 过街安全岛或在交叉口附近通过压缩以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便于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管线敷设。 缺点:机非混行,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矛盾未解决,且 车道使用灵活性降低。 适用于单向二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路段,快速路多是 此形式(但无非机动车道)。横向高差较大的路段也可采用 此形式。
道路横断面组成和设计优质课件

(二)路幅布置类型
1.单幅双车道 单幅双车道公路指旳是整体式旳供双向行车旳双
车道公路。 合用:二、三级公路和一部分四级公路
2.双幅多车道 四车道、六车道和更多车道旳公路,中间一般都
设分隔带或作成份离式路基而构成“双幅”公路。 合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3.单车道 合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旳山区公路 或地方性道路,山区四级公路。
▪
在加宽缓解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百分比逐
渐加宽。加宽缓解段内任意点旳加宽值:
(二)加宽旳过渡:
▪ 加宽缓解段:路面由直线上旳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 上加宽后旳宽度旳渐变段。
▪ 1.百分比过渡:合用于二、三、四级公路
▪
在加宽缓解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百分比逐
渐加宽。加宽缓解段内任意点旳加宽值:
bx
Lx L
(2)对于不设缓解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解段旳平 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解段相同旳长度。
(3)即不设缓解曲线,又不设超高旳平曲线,加宽 缓解段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不大于10m旳要求 设置。
Lj=15b, 且Lj≥10m
b
式中:Lx——任意点距缓解段起点 旳距离(m);
L——加宽缓解段长(m);
b——圆曲线上旳全加宽
2.高次抛物线过渡
• 在加宽缓解段上插入一条高次抛物线,抛物线上任 意点旳加宽值:
•
bx=(4k3-3k4)b
• 式中: k Lx
L
合用于合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旳二 级公路。
3.盘旋线过渡
• 则 x+2y=0.45+0.02(V1+V2)。 • 试验速度范围为15~40km/h时,上式所计算
旳路面宽度能确保82.5%旳载重汽车不驶出计 算宽度以外。
道路勘测设计 第5章 横断面设计

路幅分隔的方式:
分隔带分隔(整体式断面) 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平面上加以分隔(分离式断面)
昌九高速公路 沪蓉西高速公路
行车道
右路肩
路幅布置类型 ⑴. 单幅双车道
⑵.双幅多车道
⑶.单车道
( 四 级 公 路 )
双幅多车道(高速、一级公路) 部分四级公路)
单幅双车道( 二、三级公路及
单 车 道
公路横断面小结
• 最大超高坡度: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等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超高横 坡度不应大于10%,其他各级公路不应大于8 %,积雪冰冻地区不宜大于6%。 • 超高坡度的确定:根据圆曲线半径,自然条 件和公路等级按《规范》确定。
超高坡度=路拱横坡
无中间带公路
三、超高过渡方式
有中间带公路
超高坡度>路拱横坡
一、加宽值
1. 几何加宽值
-几何关系
b
NA 2R
2
2. 摆动加宽值
-速度
b
0 . 05 V R
3. 标准规定的加宽值(内侧全加宽)
b N( A
2
0 . 05 V R
)
2R
• 4. 加宽值的运用 • 平曲线半径≤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表3.15 、3.16 • 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1类加
1 .路肩的构成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 铺设硬路肩 结构部分。
进行了铺装的路 肩,可以承受汽 车荷载的作用力 又称“加固路肩 ” 路 缘 带 路肩的构成
路肩
硬路肩 土 路 肩 又称“保护路肩 ”
• 2 .路肩的作用 (1)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 (3)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适感; (4)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 (5)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 (6)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7)在不损坏公路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 位置; (8)挖方路段,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小行车事故; (9)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
道路勘测与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插入高一级公路的横断面
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组成
路幅布置:
01
单幅双车道: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交通量较大, 非机动车混入率高
双幅多车道:高、一级公路,立交,全封闭,服务设施--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
单车道:车道宽度3.50m,设置错车道--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02
03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机动车道 行车道: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分隔带、绿带 单幅路(一块板):混合行驶,占地少,投资省,不 利于安全,机动车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少--? <=40m、中小城市 双幅路:分隔带,可设置绿化照明管线,机动车较 多,非机动车少--不宜采用,次要、郊区 布置: 三幅路:中间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利于 交通、布置--占地多,优先考虑,适 用机动车、非机动车多(优先考虑) >=40m 四幅路:分隔带,最有利,占地多,适用机动车速 度高--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高速公路
超高形成过程: 准备阶段、双坡阶段、旋转阶段。 准备阶段: 提肩,Lo=1~2m,将路肩横坡提高至与路面同坡。 双坡阶段: 路面内侧不动,外侧绕中线旋转至与内侧同坡,所需的路线长度为Xo。 P=B*ih / Lc=B/2*2iG/X0 X0=Lc*ih / iG
HY
ZH
R
L0
x0
全超高断面
临界断面
第六节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路基土石方调配 确定填方土的来源,挖方弃土去向,计算土石方数量及运量等。 先横后纵 不跨沟调运,减少上坡运土 原则: 照顾运土方式 综合考虑占地与移控作填 回头曲线路段,上下线上方竖向调运 土石方调运方式: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 调查横向平衡经济运距纵向调配借、弃土运距复核 横向运距+纵向调运+借方=填土 横向运距+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组成
路幅布置:
01
单幅双车道: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交通量较大, 非机动车混入率高
双幅多车道:高、一级公路,立交,全封闭,服务设施--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
单车道:车道宽度3.50m,设置错车道--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02
03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机动车道 行车道: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分隔带、绿带 单幅路(一块板):混合行驶,占地少,投资省,不 利于安全,机动车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少--? <=40m、中小城市 双幅路:分隔带,可设置绿化照明管线,机动车较 多,非机动车少--不宜采用,次要、郊区 布置: 三幅路:中间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利于 交通、布置--占地多,优先考虑,适 用机动车、非机动车多(优先考虑) >=40m 四幅路:分隔带,最有利,占地多,适用机动车速 度高--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高速公路
超高形成过程: 准备阶段、双坡阶段、旋转阶段。 准备阶段: 提肩,Lo=1~2m,将路肩横坡提高至与路面同坡。 双坡阶段: 路面内侧不动,外侧绕中线旋转至与内侧同坡,所需的路线长度为Xo。 P=B*ih / Lc=B/2*2iG/X0 X0=Lc*ih / iG
HY
ZH
R
L0
x0
全超高断面
临界断面
第六节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路基土石方调配 确定填方土的来源,挖方弃土去向,计算土石方数量及运量等。 先横后纵 不跨沟调运,减少上坡运土 原则: 照顾运土方式 综合考虑占地与移控作填 回头曲线路段,上下线上方竖向调运 土石方调运方式: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 调查横向平衡经济运距纵向调配借、弃土运距复核 横向运距+纵向调运+借方=填土 横向运距+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第五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人行道最小宽度(单位:m)
项目 各级道路 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业或大型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路段 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 长途火车站
(5-4-1)
表5-4-1
大城市 3 5 5 4
中、小城市 2 3 4 4
第四节 人行道和路侧带
横向安全距离一般是指对向行车安全距离x、同向行车安全距离d、与路缘石的安全距离c‘
3
c 0 .4 0 .02 V 4
3
d 0 .7 0 .02 V 4
3
x 0 .7 0 .034 V 4
❖ 式中:V1、V2——两个方向的设计车速
(m) (m) (m)
第二节 机动车道
❖ 城市道路中一般要求同向行车安全距离d达到1.0~1.4m;与路缘石的安全距离c达到0.5~0.8m;与墙面等构筑物 的安全距离c′,如在隧道中行驶的右侧安全距离1.0m。
❖ 设计车速达40~60km/h。对向行车安全距离x为1.2~1.4m;设计初速≥60km/h时,宜用中间分隔带分开,使车辆 单向行驶,与非机动车也应分隔开。
第二节 机动车道 ❖ ② 车道宽度 ❖ 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其宽度应根据行驶车辆的车身宽度,及车辆
在行驶时距横向物体或车辆的安全距离确定。
第四节 人行道和路侧带
■ 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侧带。其间主要布置的内容是人行道、城市市政公用服务设施用 地和绿化用地。
❖ 1.人行道的净空要求 ■ 人行道的设计应以步行人流的流量和特征为依据。人行道应有良好的铺装,道面平整,排水流畅,并且要保证 步行交通安全和连续不断,不被其他活动任意占用。 ■ 人行道上应铺设上盲条,在交叉口转角处的侧石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 ■ 人行道应与沿街建筑和绿地结合在一起规划设计,有时与步行广场、建筑小品结合在一起建造,以丰富城市的 景观,要改变以纯工程技术的手法建造人行道。
项目 各级道路 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业或大型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路段 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 长途火车站
(5-4-1)
表5-4-1
大城市 3 5 5 4
中、小城市 2 3 4 4
第四节 人行道和路侧带
横向安全距离一般是指对向行车安全距离x、同向行车安全距离d、与路缘石的安全距离c‘
3
c 0 .4 0 .02 V 4
3
d 0 .7 0 .02 V 4
3
x 0 .7 0 .034 V 4
❖ 式中:V1、V2——两个方向的设计车速
(m) (m) (m)
第二节 机动车道
❖ 城市道路中一般要求同向行车安全距离d达到1.0~1.4m;与路缘石的安全距离c达到0.5~0.8m;与墙面等构筑物 的安全距离c′,如在隧道中行驶的右侧安全距离1.0m。
❖ 设计车速达40~60km/h。对向行车安全距离x为1.2~1.4m;设计初速≥60km/h时,宜用中间分隔带分开,使车辆 单向行驶,与非机动车也应分隔开。
第二节 机动车道 ❖ ② 车道宽度 ❖ 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其宽度应根据行驶车辆的车身宽度,及车辆
在行驶时距横向物体或车辆的安全距离确定。
第四节 人行道和路侧带
■ 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侧带。其间主要布置的内容是人行道、城市市政公用服务设施用 地和绿化用地。
❖ 1.人行道的净空要求 ■ 人行道的设计应以步行人流的流量和特征为依据。人行道应有良好的铺装,道面平整,排水流畅,并且要保证 步行交通安全和连续不断,不被其他活动任意占用。 ■ 人行道上应铺设上盲条,在交叉口转角处的侧石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 ■ 人行道应与沿街建筑和绿地结合在一起规划设计,有时与步行广场、建筑小品结合在一起建造,以丰富城市的 景观,要改变以纯工程技术的手法建造人行道。
【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9
三幅路(三块板)横断面
10
(4)四幅路(四块板)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兼有二、三幅路的优点; 缺点:与三幅路相同,且所需占地、投资较三幅路更甚。 适用于机、非车辆多的城市主干路。
四幅路(四块板)横断面
11
单幅路(交通组织尚不完善)
12
单幅路
13
步行街道路横断面
14
“二块板”横断面
34
4)车道条数
单向车道条数= N mb Nb
所得结果加 1 并取整。 5)单向自行车道路面宽 B
B=单向车道条数× 1.0+2×0.25(m) 6)自行车道布置
一般通常置于机动车道外侧,用分隔带或路面标线与机动 车道路面隔离。
35
道路一侧非机动车或自行车道路面宽度为单向自行车道总宽 度加上两侧各0.25m的路缘带宽。根据我国各城市设计和使用经验, 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度推荐值为:4.5m、5.5m、 6.5m、7.5m和8.5m几种,最小宽度不应小于4.5m。这是因为这个 宽度可以并行通过一辆三轮车和自行车,以及一辆板车沿路边停 歇,同时仍然通过一辆三轮车或非机动车道部分断面兼做机动车 临时停车位的实际需要。
( 5―25 )
33
②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Nb b N pb
( 5―26 )
3)自行车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 Nmb
可根据当年实测值并适当考虑将来的发展变化,经论证分 析后确定。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根据调研资料推荐:一条自行车道的设 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为1 000~l 200veh/(h·m);不 设分隔设施时为800~1 000veh/(h·m);其中,自行车数量 较少的城市道路用小值,反之用大值。
三幅路(三块板)横断面
10
(4)四幅路(四块板)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兼有二、三幅路的优点; 缺点:与三幅路相同,且所需占地、投资较三幅路更甚。 适用于机、非车辆多的城市主干路。
四幅路(四块板)横断面
11
单幅路(交通组织尚不完善)
12
单幅路
13
步行街道路横断面
14
“二块板”横断面
34
4)车道条数
单向车道条数= N mb Nb
所得结果加 1 并取整。 5)单向自行车道路面宽 B
B=单向车道条数× 1.0+2×0.25(m) 6)自行车道布置
一般通常置于机动车道外侧,用分隔带或路面标线与机动 车道路面隔离。
35
道路一侧非机动车或自行车道路面宽度为单向自行车道总宽 度加上两侧各0.25m的路缘带宽。根据我国各城市设计和使用经验, 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度推荐值为:4.5m、5.5m、 6.5m、7.5m和8.5m几种,最小宽度不应小于4.5m。这是因为这个 宽度可以并行通过一辆三轮车和自行车,以及一辆板车沿路边停 歇,同时仍然通过一辆三轮车或非机动车道部分断面兼做机动车 临时停车位的实际需要。
( 5―25 )
33
②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Nb b N pb
( 5―26 )
3)自行车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 Nmb
可根据当年实测值并适当考虑将来的发展变化,经论证分 析后确定。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根据调研资料推荐:一条自行车道的设 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为1 000~l 200veh/(h·m);不 设分隔设施时为800~1 000veh/(h·m);其中,自行车数量 较少的城市道路用小值,反之用大值。
第五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车事故。
(9)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
2、路肩宽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
பைடு நூலகம்
右侧硬 路肩 宽度
土路肩 宽度
一般 值
3.50 或 3.00 2.50 2.50 1.50 0.75
—
—
—
3.00
最小 值
一般 值
最小 值
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视等级一般取7.5、 7.0、6.5、6.0m。
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从 120至80,每条车道宽度均采用3.75m。
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当设置左侧硬路 肩时,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 容量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
双幅多车道
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顺适、 事故率低。这类公路占地多、造价高, 只有在公路网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 意义,且远景交通量较大时才修建。
单车道
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度为3.5m。 交通量小,但仍然会出现错车和超 车的问题。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 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宽 度应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 20 m。
3.00 2.50 1.50 1.50 0.75 0.25 — —
—
0.75 0.75 0.75 0.50 0.75 0.75
0.75
0.5 0
0.25
0.50
(双车道) (单车道)
0.75 0.75 0.75 0.50 0.50 0.50
三、分隔带
1、中间带
1.将上、下行车流分开,防止对向车辆互撞,减少事故, 保证车速。
(9)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
2、路肩宽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
பைடு நூலகம்
右侧硬 路肩 宽度
土路肩 宽度
一般 值
3.50 或 3.00 2.50 2.50 1.50 0.75
—
—
—
3.00
最小 值
一般 值
最小 值
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视等级一般取7.5、 7.0、6.5、6.0m。
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从 120至80,每条车道宽度均采用3.75m。
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当设置左侧硬路 肩时,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 容量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
双幅多车道
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顺适、 事故率低。这类公路占地多、造价高, 只有在公路网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 意义,且远景交通量较大时才修建。
单车道
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度为3.5m。 交通量小,但仍然会出现错车和超 车的问题。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 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宽 度应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 20 m。
3.00 2.50 1.50 1.50 0.75 0.25 — —
—
0.75 0.75 0.75 0.50 0.75 0.75
0.75
0.5 0
0.25
0.50
(双车道) (单车道)
0.75 0.75 0.75 0.50 0.50 0.50
三、分隔带
1、中间带
1.将上、下行车流分开,防止对向车辆互撞,减少事故, 保证车速。
【交通运输】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b bx
L
Lx
b
L
HY zh (a) 设缓和曲线的弯道比例过度 YZ (b) 不设缓和曲线的弯道比例过度
图 5-12 比例过度
31
(5-18) 式中: Lx―――任意点至缓和段起点的距 离 (m) ; L―――加宽缓和段长 (m) ; b―――园曲线上的全加宽 (m) 。 比例过渡简单,容易实现,但经加宽以 后的路面内侧与行车轨迹不符,在缓和 段的起点和终点出现破折,对行车稍有 不利,于路容也不美观。所以,这种加 宽方法只可用于一般二、三、四级公路。
d d B2 a2 2 2 (5-9)
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 x d B3 a3 2 2
(5-10)
25
式中:x――反向行驶汽车间的安全 3/ 4 间隙 (m) ; x 0.7 0.02V1 V2 d――同向行驶汽车间的安全间 隙 (m) ; d 0.7 0.02 V 3/ 4 c――车身边缘与侧石边缘间的 横向安全距离 (m) ; a1 、a2 、a3 ―――车厢全宽 (m) 。 V、V1、V2 ―――实际车速 (km/h) 。
A12 A22 b b1 b2 2R
返回
(5-17)
30
加 宽 的 过 渡
为了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 到曲线上的加宽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 在加宽缓和段上,路面具有逐渐变化的宽 度。加宽过渡主要有下述几种方法: 比例过渡
如图5-12所示,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 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则加宽缓和段内任 意点的加宽值为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道路勘察设计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L
Lx
b
L
HY zh (a) 设缓和曲线的弯道比例过度 YZ (b) 不设缓和曲线的弯道比例过度
图 5-12 比例过度
31
(5-18) 式中: Lx―――任意点至缓和段起点的距 离 (m) ; L―――加宽缓和段长 (m) ; b―――园曲线上的全加宽 (m) 。 比例过渡简单,容易实现,但经加宽以 后的路面内侧与行车轨迹不符,在缓和 段的起点和终点出现破折,对行车稍有 不利,于路容也不美观。所以,这种加 宽方法只可用于一般二、三、四级公路。
d d B2 a2 2 2 (5-9)
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 x d B3 a3 2 2
(5-10)
25
式中:x――反向行驶汽车间的安全 3/ 4 间隙 (m) ; x 0.7 0.02V1 V2 d――同向行驶汽车间的安全间 隙 (m) ; d 0.7 0.02 V 3/ 4 c――车身边缘与侧石边缘间的 横向安全距离 (m) ; a1 、a2 、a3 ―――车厢全宽 (m) 。 V、V1、V2 ―――实际车速 (km/h) 。
A12 A22 b b1 b2 2R
返回
(5-17)
30
加 宽 的 过 渡
为了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 到曲线上的加宽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 在加宽缓和段上,路面具有逐渐变化的宽 度。加宽过渡主要有下述几种方法: 比例过渡
如图5-12所示,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 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则加宽缓和段内任 意点的加宽值为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道路勘察设计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路肩: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承受汽车荷载的作 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行人通行。 在填方路段,为使路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 置缘石。
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 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
2021/3/15
21
路肩的作用
(1)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 (2)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
3.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六车道一级公路,当超高过渡段 的路拱坡度过于平缓时,可设置两个路拱。
4.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路拱应采用双向路拱 坡度,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路拱坡度应根据路面类型和 当地自然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1.5%。
5.土路肩的排水性远低于路面,其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1.0 %~2.0%,硬路肩视具体情况(材料、宽度)可与路面同 一横坡,也可稍大于路面。
2021/3/15
25
中间带宽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中央分隔带宽度 一般值
3.00
2.00
2.00
2.00/mຫໍສະໝຸດ 最小值 1.001.00
1.00
1.00
左侧路缘带宽度 一般值
0.75
0.75
0.50
0.50
/m
最小值 0.75
0.50
0.50
0.50
一般值 4.50
3.50
3.00
37
2021/3/15
八、道路路拱 Road Crown
38
路拱: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作成由中 央向两侧倾斜的的拱形。其倾斜的大小以百 分率表示,称为路拱横坡度。
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其他沥青路面 半整齐块石
碎、砾石等粒料路面 低级路面
路拱坡度/(%) 1.0~2.0 1.5~2.5 2.0~3.0 2.5~3.5 3.0~4.0
2021/3/15
34
七、 变速车道、错车道
Speed-change Lane and Passing Lane
2021/3/15
35
变速车道是高等级公路上的加速和减速车道 的总称。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 公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 汽车停靠站、管理与养护设施等与主线相衔接处, 应设置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加(减)速车道宽 度应为3.50m。
2.杜绝车辆在路上随意调头,防止交通混乱。 3.设置一定宽度的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 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 用。 4.可作为设置公路标志牌和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也 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 5.为公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 6.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由于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目, 既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行车所必须的侧向余宽,从而提 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7.宽分隔带可供障碍车辆临时停放及检修之用。
2021/3/15
30
2021/3/15
五、 路缘石 Curbstone
31
路缘石是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分 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要设置路缘 石。
2021/3/15
32
六、 紧急停车带
Emergency Parking Strip
2021/3/15
33
紧急停车带是指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行车道外 侧,当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0m时,为故障车辆紧急停车, 将硬路肩局部加宽的地段。
2021/3/15
2
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组成 Road Cross-sectional Composition
2021/3/15
3
一、公路横断面组成
2021/3/15
4
1、路幅
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对于 等级高等级公路(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常是将 上行与下行的车辆分开。
整体式断面(分割带分隔):行车道、中间带、路
3.00
中间带宽度/m
最小值 2.50
2.00
2.00
2.00
2021/3/15
26
2、城市道路分车带
在城市道路中,可利用中间分车带将机动车车行道分隔二, 实现两侧机动车分向行驶。 分车带由分隔带与两侧路缘带组 成。
类别
中间分车带
设计速度/(km/h) 80 60,50 40
分隔带最小宽度/m 2.00 1.50 1.50
2021/3/15
7
单幅双车道
这类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范围大,最高可达7000 辆/昼夜;行车速度可从20~80km/h。
2021/3/15
8
双幅多车道
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顺适、事故 率低。这类公路占地多、造价高,只有在公路 网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且远景交通 量较大时才修建。
2021/3/15
28
位于城市道路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绿
化带、公用设施带等统称为路侧带。路侧 带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行人流 量、绿化、沿街建筑物与构筑物情况、以 及布设公用设施等要求综合确定。
2021/3/15
29
人行道
人行道主要是供行人步行。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 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2021/3/15
12
2、断面形式的选用
单幅路占地少,投资省,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 通安全不利。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 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拆迁困难的旧城改 建道路。
双幅路断面将对向行驶的车辆分开,减少了行车 干扰,提高了车速。主要用于机动车交通量较大、 而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如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 动车通行的快速路或郊区道路。
2021/3/15
13
2、断面形式的选用
三幅路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对交通安全有 利。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 路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路占地较多,只有红 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时才能满足车道布置的要 求。
四幅路不仅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而且将对 向行驶的机动车分开,对行车安全更为有利,行车 速度将更快。适用与机动车辆速度高、非机动车 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2021/3/15
9
单车道
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度为3.5m。交通量小, 但仍然会出现错车和超车的问题。应在不大 于300m的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 宽度应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 m。
2021/3/15
10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2021/3/15
11
1、布置类型 单幅路:一块板 双幅路:两块板 三幅路:三块板 四幅路:四块板
车混行
(km/h)
小型汽车专用线 公共汽车停靠站
≥40 <40
车道宽度/m 3.75 3.50 3.50 3.00
2021/3/15
19
二、 路肩
Shoulder of Road
2021/3/15
20
1、路肩的组成和作用
路缘带:路肩或中间带的组成部分,与行车道连接,用行车 道的外侧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色来表示。由于路肩的 路缘带在行车道的右侧故称为右侧路缘带。
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等。
分离式断面(不同平面分隔):行车道、路肩以及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等。
2021/3/15
5
2021/3/15
6
2、路幅布置类型
单幅双车道: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车道。
双幅多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和更多车道的公
路,中间一般都设分隔带或作成分离式路基而构 成“双幅”路。
单车道: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 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可采用单车道。
绿化带
通常在人行道上靠行车道一侧种植行道树。行道树的 株距一般为4m~6m,树池采用1.5m的正方形或 1.2m×1.8m的矩形。若路侧带较宽也可设置专门的绿化 带,其中植草或花卉灌木用以美化道路环境。
设施带
设施带宽度包括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 灯等的宽度。对于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 与绿化带合并,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常见 宽度为:护栏0.25~0.5m,杆拄1.0~1.5m。
(l)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 2.50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的间距不宜大于 2km,宽度一般为5.00m,有效长度一般为50m,并设置100m 和150m左右的过渡段。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特长桥梁、隧道,根据 需要可设置紧急停车带,其间距不宜大于750m。
(3)二级公路根据需要可设置紧急停车带,其间距 按实际情况确定。
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当设置左侧硬路肩时,内侧车道 宽度可采用3.5m。
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容量时,其车 道数可按双数增加。
2021/3/15
18
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
城市道路机动车车道宽度设计与公路类似,其大小取 决于设计车辆外廓宽度、设计车速、横向安全距离。
车型及行驶状态
大型汽车或大小汽 设计速度/
路缘带 一般值 0.50 0.50 0.25
宽度/m 最小值
—
—
—
分车带最小宽度/m 3.00 2.50 2.00
两侧分车带 80 60,50 40 1.50 1.50 1.50 0.50 0.50 0.25 0.25 0.25 0.25 2.25 2.25 2.00
2021/3/15
27
四、 城市道路路侧带 Curb Side Strip of Urban Road
—
0.75 0.75 0.75 0.50 0.75 0.75
0.75
0.5 0
0.25
0.50
(双车道) (单车道)
0.75 0.75 0.75 0.50 0.50 0.50
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 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
2021/3/15
21
路肩的作用
(1)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 (2)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
3.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六车道一级公路,当超高过渡段 的路拱坡度过于平缓时,可设置两个路拱。
4.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路拱应采用双向路拱 坡度,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路拱坡度应根据路面类型和 当地自然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1.5%。
5.土路肩的排水性远低于路面,其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1.0 %~2.0%,硬路肩视具体情况(材料、宽度)可与路面同 一横坡,也可稍大于路面。
2021/3/15
25
中间带宽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中央分隔带宽度 一般值
3.00
2.00
2.00
2.00/mຫໍສະໝຸດ 最小值 1.001.00
1.00
1.00
左侧路缘带宽度 一般值
0.75
0.75
0.50
0.50
/m
最小值 0.75
0.50
0.50
0.50
一般值 4.50
3.50
3.00
37
2021/3/15
八、道路路拱 Road Crown
38
路拱: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作成由中 央向两侧倾斜的的拱形。其倾斜的大小以百 分率表示,称为路拱横坡度。
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其他沥青路面 半整齐块石
碎、砾石等粒料路面 低级路面
路拱坡度/(%) 1.0~2.0 1.5~2.5 2.0~3.0 2.5~3.5 3.0~4.0
2021/3/15
34
七、 变速车道、错车道
Speed-change Lane and Passing Lane
2021/3/15
35
变速车道是高等级公路上的加速和减速车道 的总称。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 公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 汽车停靠站、管理与养护设施等与主线相衔接处, 应设置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加(减)速车道宽 度应为3.50m。
2.杜绝车辆在路上随意调头,防止交通混乱。 3.设置一定宽度的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 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 用。 4.可作为设置公路标志牌和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也 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 5.为公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 6.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由于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目, 既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行车所必须的侧向余宽,从而提 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7.宽分隔带可供障碍车辆临时停放及检修之用。
2021/3/15
30
2021/3/15
五、 路缘石 Curbstone
31
路缘石是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分 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要设置路缘 石。
2021/3/15
32
六、 紧急停车带
Emergency Parking Strip
2021/3/15
33
紧急停车带是指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行车道外 侧,当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0m时,为故障车辆紧急停车, 将硬路肩局部加宽的地段。
2021/3/15
2
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组成 Road Cross-sectional Composition
2021/3/15
3
一、公路横断面组成
2021/3/15
4
1、路幅
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对于 等级高等级公路(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常是将 上行与下行的车辆分开。
整体式断面(分割带分隔):行车道、中间带、路
3.00
中间带宽度/m
最小值 2.50
2.00
2.00
2.00
2021/3/15
26
2、城市道路分车带
在城市道路中,可利用中间分车带将机动车车行道分隔二, 实现两侧机动车分向行驶。 分车带由分隔带与两侧路缘带组 成。
类别
中间分车带
设计速度/(km/h) 80 60,50 40
分隔带最小宽度/m 2.00 1.50 1.50
2021/3/15
7
单幅双车道
这类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范围大,最高可达7000 辆/昼夜;行车速度可从20~80km/h。
2021/3/15
8
双幅多车道
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顺适、事故 率低。这类公路占地多、造价高,只有在公路 网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且远景交通 量较大时才修建。
2021/3/15
28
位于城市道路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绿
化带、公用设施带等统称为路侧带。路侧 带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行人流 量、绿化、沿街建筑物与构筑物情况、以 及布设公用设施等要求综合确定。
2021/3/15
29
人行道
人行道主要是供行人步行。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 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2021/3/15
12
2、断面形式的选用
单幅路占地少,投资省,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 通安全不利。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 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拆迁困难的旧城改 建道路。
双幅路断面将对向行驶的车辆分开,减少了行车 干扰,提高了车速。主要用于机动车交通量较大、 而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如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 动车通行的快速路或郊区道路。
2021/3/15
13
2、断面形式的选用
三幅路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对交通安全有 利。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 路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路占地较多,只有红 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时才能满足车道布置的要 求。
四幅路不仅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而且将对 向行驶的机动车分开,对行车安全更为有利,行车 速度将更快。适用与机动车辆速度高、非机动车 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2021/3/15
9
单车道
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度为3.5m。交通量小, 但仍然会出现错车和超车的问题。应在不大 于300m的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 宽度应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 m。
2021/3/15
10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2021/3/15
11
1、布置类型 单幅路:一块板 双幅路:两块板 三幅路:三块板 四幅路:四块板
车混行
(km/h)
小型汽车专用线 公共汽车停靠站
≥40 <40
车道宽度/m 3.75 3.50 3.50 3.00
2021/3/15
19
二、 路肩
Shoulder of Road
2021/3/15
20
1、路肩的组成和作用
路缘带:路肩或中间带的组成部分,与行车道连接,用行车 道的外侧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色来表示。由于路肩的 路缘带在行车道的右侧故称为右侧路缘带。
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等。
分离式断面(不同平面分隔):行车道、路肩以及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等。
2021/3/15
5
2021/3/15
6
2、路幅布置类型
单幅双车道: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车道。
双幅多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和更多车道的公
路,中间一般都设分隔带或作成分离式路基而构 成“双幅”路。
单车道: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 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可采用单车道。
绿化带
通常在人行道上靠行车道一侧种植行道树。行道树的 株距一般为4m~6m,树池采用1.5m的正方形或 1.2m×1.8m的矩形。若路侧带较宽也可设置专门的绿化 带,其中植草或花卉灌木用以美化道路环境。
设施带
设施带宽度包括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 灯等的宽度。对于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 与绿化带合并,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常见 宽度为:护栏0.25~0.5m,杆拄1.0~1.5m。
(l)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 2.50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的间距不宜大于 2km,宽度一般为5.00m,有效长度一般为50m,并设置100m 和150m左右的过渡段。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特长桥梁、隧道,根据 需要可设置紧急停车带,其间距不宜大于750m。
(3)二级公路根据需要可设置紧急停车带,其间距 按实际情况确定。
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当设置左侧硬路肩时,内侧车道 宽度可采用3.5m。
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容量时,其车 道数可按双数增加。
2021/3/15
18
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
城市道路机动车车道宽度设计与公路类似,其大小取 决于设计车辆外廓宽度、设计车速、横向安全距离。
车型及行驶状态
大型汽车或大小汽 设计速度/
路缘带 一般值 0.50 0.50 0.25
宽度/m 最小值
—
—
—
分车带最小宽度/m 3.00 2.50 2.00
两侧分车带 80 60,50 40 1.50 1.50 1.50 0.50 0.50 0.25 0.25 0.25 0.25 2.25 2.25 2.00
2021/3/15
27
四、 城市道路路侧带 Curb Side Strip of Urban Road
—
0.75 0.75 0.75 0.50 0.75 0.75
0.75
0.5 0
0.25
0.50
(双车道) (单车道)
0.75 0.75 0.75 0.50 0.50 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