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完整版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军事 1871.8.14~1908.11.14 实行征兵制 建立近代化军队 方面 爱新觉罗· 载湉(tiá n)
中国光绪帝
日本明治天皇
第三学习主题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三学习主题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三井兑换店成立 日本大商业银行之一,三井企业集团的核心。总行设在东京。三井银行设 分支机构184个,其前身为“三井兑换店”。是日本最早的私立银行,1990年 与太阳神户银行合并,1992年更名为樱花银行。
第三学习主题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横滨市是神奈川县的县厅所在地,为著名国际港口,人口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市区做为 镰仓幕府的国际交易港,六浦凑自古以来就被开发。横滨的由来是“横而长的海滨”。横浜 村、神奈川凑(神奈川宿)海域,在日美修好通商条约中被订为开港地,短时间内调整为国 际港的体制,1859年7月1日(安政6年6月2日)横滨港开港,也被称为“金港” 。
在江户幕府时期,将军是实际上权力最
大的人。征夷大将军的石高(日本幕府时代 用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又称石高 制,举凡税贡、劳务、军役等对政府的义务 皆依据石高的多寡来课征。)在江户初年大 致占有七百万石。
德川庆喜
1837.10.28~1913.11.22
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倒幕运动中被 迫还政天皇,终结了德川幕府统治。
“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
原名西乡隆永 1828.1.23~1877.9.2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军人、政治家
大久保利通
1830.8.10~1878.5.1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政治家
《日本明治维新》PPT教学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幕末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以及外来压力(如黑船事件 )对日本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
倒幕运动、王政复古、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富国强兵等重要事件和政策的实施。
明治维新的意义和影响
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以及明治维新后日本 的崛起和对亚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
03
明治维新后政治体制变革
天皇制确立及其实质分析
天皇制的确立
1868年明治天皇即位,宣布“王政复古”,恢复天皇权威,确立天皇制。
实质分析
天皇制的确立是明治维新政治变革的核心,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和 稳定。通过神化天皇,将天皇置于国家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地位,从而加强 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经济困境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幕 府无法应对日益严重的财 政危机,导致社会动荡不 安。
阶级矛盾激化
幕府、武士阶层与平民之 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社会 不稳定因素增加。
外部压力与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侵略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开 始侵略日本,强迫其签订 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深 重。
开港与通商
随着西方列强的到来,日 本被迫开放港口并与外国 通商,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
01 02
废除封建制度,实现四民平等
明治维新通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等级制度,实现了四民平等,即士、 农、工、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日本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奠定了 基础。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明治政府通过废藩置县等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了地方势 力的影响,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03
确立近代天皇制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9张PPT)

夯实基础
2.“1868年,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 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 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的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 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与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 有关的是( )
(3)改革内容: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教育、文化、生活方式)
3、影响: (1)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积极: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
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
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4课 日本民治维新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日本古代史链接
早期文明
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250年—593年)
倭奴、大和出现 改称天皇
飞鸟、奈良、平安时代
(593年—1185年)
大化改新、天皇掌握实权
镰仓时代
(1185年—1333年)
幕府执政时代
室町时代
(1336年—1573年)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
(1603年—1867年)
岩仓使团历时l年零10个 月访问了欧美12个国家
教学视频:岩仓使节团出访
(3)改革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三府七十二县 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必须服兵役及预备役 ——1873年明治政府《征兵令》
1883年建立的日本陆军大学
1888年建立的日本海军大学
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日本江户时代幕府执行的锁国政策所建造的人工岛:德川
幕府于17世纪30年代多次颁布锁国令,不准已出国之日本人回国, 禁止与葡萄牙、西班牙等贸易,今后只容许荷兰人及中国人在长 崎出岛进行贸易。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

CHAPTER 02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背景
幕府统治末期社会状况
幕府统治力衰弱
地方大名势力崛起,幕府权威受到挑 战。
经济萧条
农业生产停滞,商业贸易萎缩,国家 财政困难。
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起义、市民暴动频繁,社会秩序 混乱。
西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入侵
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日 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 割让领土。
CHAPTER 05
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轨迹
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
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894年爆发了甲午战争,日本战胜 封建帝制下的清王朝,并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半岛的 独立,并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等附属岛屿给日本。
日俄战争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沙皇俄国,通过战争手段夺取了东北亚 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主导权,并取得了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势地位。这 场战争是远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 》ppt优秀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背景 • 明治维新过程及主要措施 •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影响 • 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轨迹 • 结论与启示
CHAPTER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 事件,对日本及世界历史产生了 深远影响。
战后复兴与现代化进程
战后复兴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这些措施包括实行土地改革、解散财 阀、进行民主化改革等,为日本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现代化进程
在战后复兴的基础上,日本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政府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发展。同时,日本还注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日本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 支持。
(完整版)日本明治维新

1根 源: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2直接原因: 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3开始标志: 1860刺杀井伊直弼
“尊王攘夷”。中心是“攘夷”, 4口号(任务):为
1868----1873年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复习目标: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 历史地位。
一、明治维新历史背景
(一)幕府统治: 政治上:通过幕藩体制实现统治,形成天皇、将军、
大名、武士的统治结构;实行森严等级制度 形成士、农、工、商等不同身份等级制度。 经济上:
幕府时代,日本的等级身分制:
天 皇 (傀 儡)
将
军
士 大名
武
士
农工商
日本幕府时期的武士
日本武士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 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 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 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 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权, 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 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 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 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 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 为其效力和卖命。
资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义
生 产
结论: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幕 府
关 系
商品经大济名的发展有些和从事资工本商业主义萌芽
已 成
的 形 成 和
的会产阶生级武,结士构从和根封本建上经 不济 满等引状 情况 绪级起恶 增秩了化 强 序日的本变社
为 众
化。
农民、城市 生活日益贫困
矢
发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ppt初中历史PPT课件

军事改革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高国防 实力。
文化教育改革
引进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培养新式人 才。
明治维新的意义与影响
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 发展。
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渐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成为亚洲强国。
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
内部改革力量积蓄
兰学影响
兰学在日本传播,为日本引进西 方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启蒙奠定 了基础。
倒幕运动兴起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等阶 层联合起来,开展倒幕运动,要 求推翻幕府统治。
明治维新导火线事件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 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要求日 本开国通商。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 事件”,成为明治维新的导火线。
02
农民起义不断
农民生活困苦,多次爆发起义 ,反抗幕府统治。
03
士族阶层分化
士族阶层逐渐分化,中下级武 士生活困顿,对幕府统治感到
不满。
外部压力与民族危机
01
西方列强侵略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开始侵 略日本,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
条约。
02
民族危机加深
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有识之士开 始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我们应该从明治维新中吸取经验 教训,既要勇于改革创新,又要 防止改革走向极端;既要学习西 方先进文明成果,又要保持本民
族的文化传统。
THANKS
彰显了民族独立和自强的精神
明治维新是日本民族独立和自强的象征,彰显了 日本人民勇于变革、追求自强的精神。
3
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历 史借鉴意义,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 益的参考。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目录•明治维新背景与原因•明治政府成立及初期改革•经济领域变革与发展•政治制度变革与宪法制定•文化教育领域改革与进步•军事力量增强与国际地位提升CONTENTSCHAPTER01明治维新背景与原因幕末时期社会状况幕府统治下的社会动荡幕末时期,日本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城市贫民暴动频繁,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经济发展受阻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阶级矛盾尖锐幕府将军和武士阶层日益腐化堕落,与广大民众的矛盾日益尖锐。
外部压力与内部矛盾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开始侵略日本,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内部矛盾激化幕府统治下的各藩之间矛盾重重,争权夺利,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尊王攘夷思想兴起尊王思想尊奉天皇为最高统治者,号召人民拥护天皇,推翻幕府统治。
攘夷思想排斥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
这一思想在幕末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和拥护。
倒幕运动及其成果倒幕运动的兴起在尊王攘夷思想的推动下,倒幕派力量逐渐壮大,他们通过武装斗争、政治斗争等多种方式推翻幕府统治。
倒幕运动的成果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倒幕派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
明治维新由此拉开序幕。
CHAPTER02明治政府成立及初期改革1868年,明治天皇即位,宣布“王政复古”,恢复天皇亲政。
设立太政官制度,分为议政、行政、刑法三权,采用西方君主立宪制。
废除武士阶级特权,实行四民平等,打破身份等级制度。
明治天皇即位与政权建设1871年,明治政府废除藩制,实行废藩置县,将全国划分为三府七十二县。
设立知事制度,由中央政府任命知事管理各县事务。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为近代化改革奠定基础。
废藩置县与地方行政改革四民平等原则确立宣布“四民平等”,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
允许平民自由择业、迁徙、通婚等,促进社会流动。
颁布《户籍法》,实行户籍制度,确立国民身份。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民族自尊心受损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 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激发了民族自强和改革 的呼声。
尊王攘夷思想兴起
尊王思想
尊王思想主张恢复天皇的权威和地位 ,反对幕府专权。
攘夷思想
水户学与国学
水户学和国学是日本本土的学术流派 ,强调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为尊王攘夷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
攘夷思想主张排除外来势力干涉,维 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
,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崛起。
文化教育
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引 进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促进了
日本文化教育的现代化。
对亚洲邻国影响
侵略扩张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 扩张的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 深重的灾难和损失。
示范效应
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实现了国家 的现代化,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 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推动了亚洲 的现代化进程。
03
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日本设立了议会,实行代议制民主,使
民众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经济发展与产业革命
01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促进工业化
明治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02
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
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
03 明治维新中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明治天皇及其领导作用
明治天皇是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 ,他通过推翻幕府统治,实现了
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明治天皇积极推行“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 三大政策,为日本的现代化奠定
了基础。
他倡导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 技术和制度,推动了日本的现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题(10分钟后提问)
❖ 1、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____、人物: ____。性质:____性质的改革。内容:政治 上:“____”。经济上:“____兴业”。社 会生活上:提倡“____”。军事上:____。
❖ 2.影响:积极影响:使日本逐步由封建社会 转变到____会,它不但使日本摆脱了沦为 ____或半殖民地的命运,而且成为____强国。 消极影响: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____的 道路,而且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____。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 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 机。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 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闭关锁国
丧权辱国
2、幕府统治的危机
(2)外患:民族危机
浦贺港
1853
《日美亲善条约》
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建统治 激化 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 2、武装倒幕的背景、领导者、目标、过程、结果分别是什么?P105 (了解)
❖ 3、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1868年、人物:明治天皇。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政治上:“废潘置县”。经济 上:“殖产兴业”。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军事 上:富国强兵。影响:积极影响:使日本逐步由封建社会转 变到资本主义社会,它不但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 民地的命运,而且成为亚洲强国。消极影响:日本强大后, 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而且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 封建残余。
明治天皇名睦仁。孝明天皇(讳统仁,幼 名熙宫)的第二皇子,母亲是英照皇太后。但 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名中 山庆子,又名典侍庆子。万延元年(1860)定 为储君,并赐名睦仁。
庆应三年(1867)倒幕运动开展之际,孝 明天皇骤死,睦仁16岁继承皇位。翌年1月9日, 举行践祚典礼。在革命份子的鼓舞之下,12月 9日断然实行“王政复古”。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1分钟)
❖ 重点掌握:明治维新、性质、改革的内容,意 义。
自学指导(8分钟)
❖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P103---P107边读边思考下 列问题并划出要点。8分钟后提问,比谁能既 简洁又准确的回答问题.
❖ 1、日本明治维新的的原因是什么?(指内因、外 因、思想)(了解)
导致
西方列强入侵
导致
社会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加剧 机
民族矛盾
第二板块: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的前提)
武装倒幕 说一说
东京
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 是什么人?
中下级武士
倒幕派取得的决定性胜利 的战役是什么战役?倒幕 运动的结果如何?
伏见、鸟羽战役。
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 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政府,迁都东京。
(明治维新的原因)
幕府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幕府(将军):行封建
德 川
专制, 施锁国政策
幕
府
下
的
日
本
京都
江户
藩(地方政权):共约260个藩国, 是割据状小王国.
天皇:无实权
德
川
幕 府
下 的 日
统 治 阶 层
本
被 统 治 阶 层
土地制度:将军、大名和少 数上级武士拥有土地,其它 人等不能拥有土地,且不允 许土地买卖。
第三板块:明治维新
1、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何时?领导人是谁?代表人物 有哪些?
1868年;明治天皇;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 通
2、明治维新的口号是什么?
木户孝允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3、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重要文献有哪些?
“五条誓文”
维新政体书
4、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明治天皇
1852.11.3~1912.7.30 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1912)
你认识他吗? 你知道他是 日本历史上哪位天皇吗? 他又 是如何带领日本走上近代化道 路的呢?
国际背景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进行和
19
资 产世 阶纪 级六 革七 命十 和年 改代 革的
俄国1861年改革 1861年美国内战 1871年德意志统一 1870年意大利统一 1868年日明治维新
世资 界本 范主 围义 内制 确度 立在
大久保利通
1830.8.10~1878.5.1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政治家
木户孝允
原名桂小五郎 1833.6.26~1877.5.26 生于长州藩(今山口县)萩城
等
级
森
严
农
的 身
份
工
制
度
商
德
川
1、政治上:
幕 府
幕府封建专制,藩国割据。
下
“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身份制
的
2、经济上:
日
本 将军、大名和少数上级武士拥有土地,其它人不能拥有土地,且不允
许土地买卖。
重农抑商
3、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幕府的封建统治
天皇 傀儡
将军 把持政权
矛盾
统治阶级
大名
分化 对将军不满,同商
❖ 2、武装倒幕的背景、领导者、目标、过程、结果 分别是什么?(了解)
❖ 3、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性质、内容、影 响各是什么?(重要)
把正确答案浏览一遍,没标出的标出来,红字 是重点
❖ 1、日本明治维新的的原因:内因: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因: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思想:兰学盛行,为维新运 动做了舆论上的准。)
做练习册(5分钟)
❖ 要求: ❖ 1、看清题意,用心思考 ❖ 2、找出做题方法。
什么是明治维新?
明治 维新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日 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政府)
改革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 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一板块:幕府统治危机
武士
人、新兴地主接近
倒
幕
商人、高利贷者
新兴地主
派
被统治
阶级 农民、手工业者
手工工场主、新兴地主 雇佣劳动者
返回
2、幕府统治的危机 学思之窗
政治上四民不等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1)内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社
忧
会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危
机
(2)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
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
历经戊辰战争(1868.1.27~1869.5.17 ), 维新志士推翻江户幕府的统治,迫使德川庆喜 交政权于天皇睦仁。拥戴以他为首的政府建立 天皇制专制统治政权,并大力推行有利于资本 主义的明治维新改革。
西乡隆盛
原名西乡隆永 1828.1.23~1877.9.2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军人、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