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口腔生物学习题集

合集下载

口腔生物学第六章练习题

口腔生物学第六章练习题

选择题1.关于细胞培养技术叙述错误是(B)A可用来研究细胞生理和细胞各种功能B首先用胰蛋白酶将动物或植物组织进行酶解,游离出单细胞后再进行培养C用小牛血清配制培养基进行动物细胞培养D培养过程可用倒置显微镜进行观察2.贴壁细胞分裂方式属于 ( B )A.无丝分裂B.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D.增殖调节唾液腺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因素,没有以下哪一个:DA.细胞因子B. 激素C. 细胞外基质D. 白介素-8E. 钙离子以下哪句话是错误:BA.牙周膜是致密结缔组织构成B.颌面部软骨细胞培养多见于上颌骨髁突软骨培养C.鳞状细胞癌是口腔最常见恶性肿瘤D.成釉细胞是一种常见良性上皮源性肿瘤,因其易复发、可能恶变等特性,而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E.体外培养腺泡上皮细胞多成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1.牙周膜不具有以下哪种功能:(D)A.分泌功能B.矿化功能C.收缩功能D.防御功能2.唾液腺细胞不包括以下哪种:(C)A.导管上皮细胞B.,腺泡上皮细胞C.唾液腺肿瘤细胞D.肌上皮细胞1.从体内去除组织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阶段称为(A)A.初代培养B.传代期C.衰退期D.以上均不对2.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研究一个完整生物体所表达全体蛋白质特征称为(A)A蛋白质组学 B蛋白质鉴定 C模式生物学 D生物信息学1. 按照培养细胞主要形态,可包括哪些类型:(E)A.上皮型细胞B.成纤维型细胞C.游走型细胞D.多形型细胞.E.以上全是2复苏是以一定复温速率将冻存培养物恢复到常温过程。

在冷冻复苏中应遵循什么原则:(C)A.速冻速溶B.慢冻慢溶C.慢冻速溶D.速冻慢溶.E.以上都不是组织工程三要素E:A.种子细胞B.生物支架材料C.细胞活性因子D.A和BE.A、B和C 细胞培养一代中,进行各项试验最好阶段是DA.游离期B.贴壁期C.潜伏期D.指数生长期E.停滞期1、有关上皮型细胞说法错误是(A)A 一定来源于外胚层B 形态类似体内上皮细胞C 生长易相连成片D 铺路石状2、那种细胞是悬浮型细胞(D)A 心肌细胞B 平滑肌细胞C 成骨细胞D 白细胞1、以下哪项不是培养细胞生长过程:(A)A、分裂期B、原代培养期C、传代期D、衰退期2、培养细胞生存环境及条件不包括:(A)A、竞争菌群B、细胞营养需要C、温度条件D、液相环境下列哪项不是正常细胞体外培养调解下生存过程阶段D3.原代培养期 B.传代期 C.衰退期 D.潜伏期细胞培养常用底物E2.玻璃基质 B.塑料 C.饲养细胞 D.金属 E.以上都是1.以下哪项是培养细胞生存首要条件DA 基质B 气体环境和氢离子浓度C 液相环境D 培养环境无毒无菌2.以下哪项不是培养细胞一代生存期中阶段DA 潜伏期B 指数生长期C 停滞期D 传代期1.细胞冻存跟复苏基本原则是(B)A 快冻快融B 慢冻快融 C快冻慢融 D慢冻慢融2.大多数细胞培养适宜pH是(B)A 6.9—7.1B 7.2—7.4C 7.4—7.6D 7.8—8.0测药物较好实验对象是() DA.传代期B.原代培养期C.衰退期D.指数生长期1. 下列属于贴壁型细胞是(E)A.上皮型细胞B.成纤维细胞C.游走型细胞D.多形型细胞E.以上都是2. 下列说法关于细胞培养错误是(D)A.贴附型和悬浮型细胞性质可以相互转化B.由于原代培养细胞和体内细胞性状相似性大,是检测药物较好实验对象C.衰退期时细胞可发生转化D.恶性细胞也有接触抑制现象2、以下对于培养细胞生存环境及条件说法错误是(B)A、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最常用温度是37℃B、气相环境都是采用5% CO2及95%O2混合气体C、最适宜pH值范围是7.2~7.4D、体外培养正常细胞耐酸能力要强于耐碱能力2 悬浮型细胞特点有 DA于悬浮状态下即可生长 B不需要贴附于支持物表面 C多见于血液淋巴细胞 D ABC以下关于体外细胞培养说法错误是(D)A.原代培养,也称初代培养,即从体内取出组织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阶段,一般持续1-4周B.细胞转化标志之一是细胞可能获得永生性,也称不死性C.指数生长期是细胞进行各种实验最好和最主要阶段D.停滞期细胞不增殖,也没有代谢活动E.接触抑制存在及否可作为区别正常及肿瘤细胞标志之一1.以下关于培养细胞体外生长环境说法正确是(D)A.培养环境无毒和无菌是保证培养细胞生存首先条件B.开放培养时,一般要把细胞置于95%空气加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环境中C.培养细胞主要利用是左旋氨基酸,右旋氨基酸不能被利用D.体外培养细胞用水没特殊要求E.培养细胞温度和渗透压标准分别为(36.5±0.5)℃和290-320mOsm/kg1.下列哪项不属于口腔组织特有干细胞( B )A、牙髓干细胞B、脱落恒牙牙髓干细胞C、牙周膜干细胞D、根尖牙乳头干细胞1.下列说法正确是(C)、A贴壁型细胞中成纤维型细胞即我们所说成纤维细胞B细胞培养出来细胞及人体细胞相同C细胞冻存及复苏基本原则是慢冻快融D细胞培养停滞期最适合进行实验研究E细胞转化标志之一是细胞获得永生性,体外人工诱导无法达成(2)调节唾液腺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因素有(E)A细胞因子 B激素 C细胞外基质 D钙离子 E以上都有(3)一下哪项属于破骨细胞区域(E)A皱褶缘 B清亮区 C小泡及空泡区 D细胞基底部 E以上都有1.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须符合以下哪项要求(E)A.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B.具有生物可降解性C.具有良好表面活性D.具有多孔性,具有可塑性E.以上都是2.有关天然培养基描述错误是(B)A. 以天然成分作为培养液B. 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糖类、无机离子和一些其他辅助物质C. 包括血清、组织提取液、水解乳白蛋白等D. 营养成分丰富,培养效果良好E. 成分复杂,来源受限1.下列不属于粘附型细胞是(D)A、上皮型细胞B、成纤维型细胞C、游走型细胞D、血细胞2.有关培养细胞下列说法错误是(B)A.细胞传代经过顺序为游离,贴壁,潜伏期,生长,停滞期B.金属不可做为基质C.细胞耐酸性比耐碱性强些D.氧气参及细胞能量代谢1体外培养包括(D)A.细胞培养B.组织培养C.器官培养D.以上全是2.粘附型细胞按照培养细胞主要形态,可分为以下类型(E)A.上皮型细胞B.成纤维型细胞C游走型细胞D.多形型细胞E.以上全是牙髓细胞体外培养时生长较为稳定是:DA 、第10-20代 B、第1-5代C 、第5-10代 D、第5-15代E、第10-15代1、下列不属于上皮型细胞生长特点是(D)A、易相连成片B、相靠—紧密相连—成薄层—铺路石状C生长时呈膜状移动,很少脱离细胞群而单个活动 D、排列成放射状、漩涡1.体外细胞培养中培养细胞一代生存期不包括DA潜伏期 B指数生长期C停滞期D衰退期2.体外细胞培养成功首要前提和关键是CA适宜温度B适宜渗透压C无污染环境D气体环境2.细胞培养成功关键及首要条件是(A)A无菌操作 B温度 C气相环境 D液相环境 E培养液酸碱度1、根据细胞形态,体外培养牙髓细胞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 B )。

口腔生物学试题

口腔生物学试题

口腔生物学(总分:3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32,分数:32.00)1.负责骨基质形成和钙化的细胞为∙A.前成骨细胞∙B.破骨细胞∙C.骨衬里细胞∙D.成骨细胞∙E.骨细胞(分数:1.00)A.B.C.D. √E.解析:2.多从牙本质深龋中检出的为∙A.变形链球菌∙B.乳杆菌属∙C.放线菌属∙D.血链球菌∙E.消化链球菌(分数:1.00)A.B.C. √D.E.解析:3.RNA的生物合成-转录是∙A.在R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的过程∙B.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的过程∙C.在R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的过程∙D.在RNA和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的过程∙E.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的过程(分数:1.00)A. √B.C.D.E.解析:4.在加速龋病的发展中可能起主要作用的菌属是∙A.变形链球菌∙B.乳杆菌∙C.韦荣菌∙D.类杆菌∙E.放线菌(分数:1.00)A.B. √C.D.E.解析:5.关于获得性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细菌附着牙釉质表面的必需条件∙B.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C.由菌斑微生物所分泌∙D.乃菌斑形成初始,在牙面上覆盖的一层均匀无细胞的薄膜∙E.来自唾液糖蛋白结构(分数:1.00)A.B.C. √D.E.解析:6.影响口腔pH的因素不包括∙A.唾液的缓冲能力∙B.细菌发酵碳水化合物∙C.摄入食物的种类∙D.牙菌斑∙E.牙石(分数:1.00)A.B.C.D.E. √解析:7.组成牙本质主要的无机物为∙A.碳和磷酸钙矿物质∙B.铁和锌∙C.钙和磷∙D.氟和氯∙E.镁和钠(分数:1.00)A. √B.C.D.E.解析:8.唾液维持口腔PH是由于唾液的∙A.清洁作用∙B.保护作用∙C.消化作用∙D.稀释作用∙E.缓冲作用(分数:1.00)A.B.C.D.E. √解析:9.被认为乃成人牙周炎的重要病原菌的为∙A.梭杆菌属∙B.牙龈卟啉单胞菌∙C.放线菌属∙D.牙髓卟啉单胞菌∙E.消化链球菌(分数:1.00)A.B. √C.D.E.解析:10.人类口腔正常菌群中的主要致龋菌不包括∙A.梭形菌∙B.乳杆菌∙C.内氏放线菌∙D.黏性放线菌∙E.变形链球菌(分数:1.00)A. √B.C.D.E.解析:11.生物矿化的定义为∙A.无机离子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难溶性盐∙B.无机离子与有机基质结合∙C.磷灰石晶体与非晶体化磷酸盐形成难溶性盐∙D.钙磷等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矿化组织∙E.无机离子通过反应形成矿化组织(分数:1.00)A.B.C.D. √E.解析:12.进行骨吸收的主要细胞为∙A.骨衬里细胞∙B.破骨细胞∙C.前成骨细胞∙D.骨细胞∙E.成骨细胞(分数:1.00)A.B. √C.D.E.解析:13.唾液中主要免疫球蛋白为∙A.SIgG∙B.SIgB∙C.SIgD∙D.SIgE∙E.分泌型IgA(SIgA)(分数:1.00)A.B.C.D.E. √解析:14.被认为是重要的致龋菌的为∙A.消化链球菌∙B.变形链球菌∙C.血链球菌∙D.乳杆菌属∙E.放线菌属(分数:1.00)A.B. √C.D.E.解析:15.关于特异性免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维持个体健康的重要功能之一∙B.是人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与病原微生物等抗原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免疫∙C.在机体出生后形成的∙D.可遗传∙E.具有特异性(分数:1.00)A.B.C.D. √E.解析:16.被认为乃牙固有益菌的为∙A.消化链球菌∙B.变形链球菌∙C.放线菌属∙D.血链球菌∙E.乳杆菌属(分数:1.00)A.B.C.D. √E.解析:17.被称为"龋标志菌"的为∙A.血链球菌∙B.变形链球菌∙C.消化链球菌∙D.乳杆菌属∙E.放线菌属(分数:1.00)A.B.C.D. √E.解析:18.在口腔这个特殊环境中,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成分不包括∙A.细菌代谢产物∙B.龈沟液∙C.腔淋巴组织∙D.唾液∙E.口腔黏膜(分数:1.00)A. √B.C.D.E.解析:19.唾液维持口腔pH是由于唾液中含有∙A.免疫球蛋白∙B.黏蛋白∙C.大量的可产酸的细菌∙D.如重碳酸盐缓冲系的多种缓冲体系的存在∙E.淀粉酶(分数:1.00)A.B.C.D. √E.解析:20.下列中产生黑色素、恶臭味及不发酵碳水化合物的为∙A.密螺旋体∙B.放线菌属∙C.普氏菌属∙D.梭杆菌属∙E.卟啉单胞菌属(分数:1.00)A.B.C.D.E. √解析:21.存在于钙化的骨基质陷窝内的细胞为∙A.成骨细胞∙B.骨细胞∙C.骨衬里细胞∙D.破骨细胞∙E.前成骨细胞(分数:1.00)A.B. √C.D.E.解析:22.关于非特异性免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机体出生时即有∙B.一般不因与同一物质接触的次数的多少而有所递减∙C.在口腔这个特殊环境中,主要由口腔黏膜、口腔淋巴组织、唾液、龈沟液等组成∙D.是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卫功能∙E.针对某一抗原物质(分数:1.00)A.B.C.D.E. √解析:23.骨改建中与骨吸收有关的主要细胞为∙A.成骨细胞∙B.骨衬里细胞∙C.前成骨细胞∙D.骨细胞∙E.破骨细胞(分数:1.00)A.B.C.D.E. √解析:24.龈下菌斑通常为∙A.光滑面菌斑与点隙裂沟菌斑∙B.舌侧菌斑与颊侧菌斑∙C.点隙裂沟菌斑与根面菌斑∙D.光滑面菌斑与邻面菌斑∙E.附着菌斑与非附着菌斑(分数:1.00)A.B.C.D.E. √解析:25.一岁婴儿口腔中优势菌为∙A.奈瑟菌∙B.葡萄球菌∙C.链球菌∙D.乳杆菌∙E.放线菌(分数:1.00)A.B.C. √D.E.解析:26.口腔生态系包括∙A.厌氧菌与需氧菌∙B.衣原体与原虫∙C.宿主与微生物∙D.细菌与病毒∙E.病毒与真菌(分数:1.00)A.B.C. √D.E.解析:27.菌斑内的矿物质转换主要是菌斑与下列哪项之间的矿物质转换∙A.牙本质∙B.牙骨质∙C.龈沟液∙D.牙髓∙E.牙釉质(分数:1.00)A.B.C.D.E. √解析:28.被认为乃牙髓感染的病原菌的为∙A.消化链球菌∙B.放线菌属∙C.牙髓卟啉单胞菌∙D.牙龈卟啉单胞菌∙E.梭杆菌属(分数:1.00)A.B.C. √D.E.解析:29.唾液中IgA的主要来源为∙A.大涎腺∙B.舌下腺∙C.腮腺∙D.小涎腺∙E.颌下腺(分数:1.00)A.B.C.D. √E.解析:30.龈上菌斑通常为∙A.光滑面菌斑与邻面菌斑∙B.点隙裂沟菌斑与根面菌斑∙C.光滑面菌斑与点隙裂沟菌斑∙D.附着菌斑与非附着菌斑∙E.舌侧菌斑与颊侧菌斑(分数:1.00)A.B.C. √D.E.解析:31.组成牙骨质主要的无机物为∙A.钙和磷∙B.氟和氯∙C.镁和钠∙D.铁和锌∙E.碳和磷酸钙矿物质(分数:1.00)A.B.C.D.E. √解析:32.牙釉质表面主要的无机物为∙A.氟和氯∙B.镁和钠∙C.钙和磷∙D.铁和锌∙E.碳和磷酸钙矿物质(分数:1.00)A.B.C. √D.E.解析:二、B1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A.基底层B.中间层C.表层D.内层E.交界层(总题数:4,分数:2.00)33.结构较疏松,细菌组成复杂,变化较大,同时含有食物残渣、上皮细胞等的为(分数:0.50)A.B.C. √D.E.解析:34.牙菌斑靠近口腔的一层为(分数:0.50)A.B.C. √D.E.解析:35.由丝状菌、球状菌、杆菌形成的栅栏状结构为(分数:0.50)A.B. √C.D.E.解析:36.牙菌斑紧靠牙面的一层无细胞的均质性结构为(分数:0.50)A. √B.C.D.E.解析:四、X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37.影响口腔生态系的主要因素有(分数:1.00)A.宿主因素√B.营养因素√C.物理化学因素√D.居住地因素E.细菌因素√解析:。

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单选1、最早在口腔定居的链球菌是:(A)A.血链球菌B.唾液链球菌C.变异链球菌D.轻链球菌2、以下有一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D)A.营养B.温度C.pH D.唾液流量3. 导致龋病最重要的口腔细菌是:(B)A.韦荣菌B.变异链球菌C.奈瑟菌D. 放线菌E.乳杆菌4. 一般情况下,成熟菌斑的标志是:(D)A.谷穗样结构染色为粉红色C.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D.栅栏状结构E.菌斑表面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短杆菌5.儿童口腔龈沟内不存在以下哪种菌群(D)A.奈瑟菌B.链球菌C.乳杆菌D.螺旋体E.韦荣菌6.成熟菌斑的标志是(A)约出现在菌斑形成的第5-6天A.栅栏状结构B.产生覆盖牙面的获得性薄膜C.放线菌附着D.海绵状结构E.多种细菌附着7.黏附在牙表面的细菌团块成为(A)A.牙菌斑B.生物膜C.细菌沉积物D.软垢8.目前可以从口腔中分离出( B )种不同种的细菌。

~300 ~700 ~3000 ~50009. 口腔正常微生物的有益作用( E );A.保护性生物屏障B.合成维生素C.拮抗有害菌群D.刺激宿主免疫.E.以上全是10.口腔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E )A.相互凝集作用B.相互营养关系C.竞争与拮抗D.通讯与遗传多样性.E.以上全是11.以下哪一项,有助于抑制龋病发生:(D )A.变异链球菌B.乳酸杆菌C.放线菌D.唾液链球菌E.螺旋体12.口腔内部PH值(A )A B C D 口腔内菌丛有(D )A 固有菌丛B 增补菌丛C 暂时菌丛D 以上都是14.龋齿标志菌为(A )A、乳杆菌属B、棒杆菌属C、丙酸杆菌属D、梭菌属15.可产生黑色素的菌类是(B )A、卟啉单胞菌B、普氏菌C、棒杆菌属D、丙酸杆菌属16.以下哪项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 D )A 温度B 氧张力C pHD 以上都是17.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有(E )A 物理化学因素B宿主因素C细菌因素D宿主可控制因素E以上均是18.成熟菌斑的标志是(C )A 泥鳅样结构B 波浪样结构C 栅栏状结构D雪花样结构E糖霜样结构19. 口腔生态系包括(E )A.颊粘膜生态系B.舌背部生态系C.龈上牙菌斑生态系D.龈下牙菌斑生态系E.以上全是20. 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不包括(D )A.微需氧菌B.兼性厌氧菌C.厌氧菌D.绝对厌氧菌21.下列哪个细菌不属于龋病相关微生物(C )A、乳酸杆菌B、放线菌C、福塞斯坦纳菌D、变异链球菌22.下列哪种细菌不能酵解糖(D )A、乳酸杆菌B、放线菌C、变异链球菌D、牙龈卟啉单胞菌23.红色复合体不包含下列哪种细菌:(D )A牙龈卟啉单胞菌B福塞斯坦纳菌C齿垢密螺旋体D变异链球菌24.下列不属于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中物理化学因素是:(C )A.温度B.氧张力C.唾液黏蛋白25.下列不属于G+菌的是:( B )A.衣氏放线菌B.黏液奈瑟菌C.迟钝真杆菌D.变异链球菌26.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宿主因素(C )A.抗体B.中性白细胞C.细菌D.唾液蛋白质E.溶菌酶27.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变异链球菌致龋的依据(C )A在龋病患者牙齿上,龋病发展与菌群计数呈正相关B.在低pH环境中,变链菌仍可维持生长并继续产酸C.变链菌产生直接致龋的毒素D.变链菌能产生糖原等胞内多糖作为储备能量E.变链菌在代谢糖类后能快速地产生乳酸等有机酸28.龋病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微生物有关( D )A变异链球菌B.乳酸杆菌C.放线菌。

2008年口腔专业理论考试试题

2008年口腔专业理论考试试题

1.记录全口义齿颌位关系时,关于托的错误说法是A.托是由基托和堤组成B.基托有暂基托和恒基托之分C.用基托蜡片做的基托称为暂基托D.用自凝塑料做的基托称为恒基托E.暂基托最后为加热成型塑料所代替正确答案:D2.产生IL-2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肥大细胞C.T淋巴细胞D.B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3.可导致戴上颌义齿后恶心、唾液增多的是A.义齿基托后缘欠密合B.颊侧系带处基托缓冲不够C.磨光面形态不佳D.后牙排列偏颊侧E.义齿基托后缘过短正确答案:A4.设计修复体龈缘的位置时不必考虑A.患牙的形态B.修复体的固位C.患牙的牙周状况D.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E.咬合力的大小正确答案:E5.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癌是A.乳头状腺癌B.滤泡状腺癌C.未分化癌D.髓样癌E.甲状腺瘤恶性变正确答案:C6.可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是A.硝苯吡啶B.甲硝唑C.螺旋霉素D.二甲胺四环素E.青霉素正确答案:A7.根据以往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根面龋最多B.面龋最多C.颊舌面龋最多D.近中面龋最多E.远中面龋最多正确答案:B8.脑脊液耳漏多见于A.LeFortⅠ型骨折B.LeFortⅡ型骨折C.LeFortⅢ型骨折D.颧骨骨折E.颧弓骨折正确答案:C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人体内作用的靶细胞是A.CD4+T淋巴细胞B.CD8+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NK细胞E.CTL细胞正确答案:C10.在酵解过程中催化产生NADH和消耗无机磷酸的酶是A.乳酸脱氢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醛缩酶D.丙酮酸激酶E.烯醇化酶正确答案:B11.翼突支柱将咀嚼压力传导至颅底是通过A.蝶骨翼突,上颌牙槽突的后端B.上颌骨腭突,腭骨垂直部C.颧牙槽嵴,上颌牙槽突的后端D.腭骨垂直部,颧牙槽嵴E.蝶骨翼突,上颌骨腭突正确答案:A12.不属于Spee曲线特点的是A.为下颌牙列的纵拾曲线B.形成一条向下凹的曲线C.连接下颌切牙嵴、尖牙牙尖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D.在切邪恶段较平E.自尖牙起向后逐渐降低,到第二磨牙远中颊尖处最低正确答案:E13.以下情况会加大基牙的负担,除了A.缺牙数目多、缺牙间隙长B.基托下黏膜松软、移动度大C.卡环与基牙牙冠表面接触面大,卡环刚性大D.牙槽嵴丰满E.义齿欠稳定,咬合不平衡正确答案:D14.耳屏前形成的皮肤盲管可能是由于A.第一鳃沟发育异常B.第三鳃弓发育异常C.第三鳃沟发育异常D.第四鳃弓发育异常E.面突发育异常正确答案:A15.年轻恒牙的X线牙片显示未发育完成的根尖开口区有界限清晰透影,周围有完整骨硬板围绕,临床无异常症状。

口腔生物学练习题

口腔生物学练习题

口腔生物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口腔黏膜的主要细胞类型是:A. 鳞状上皮细胞B. 柱状上皮细胞C. 立方上皮细胞D. 扁平上皮细胞2. 以下哪个不是口腔黏膜的功能?A. 保护B. 感觉C. 分泌D. 运动3. 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是:A. 链球菌B. 乳酸菌C. 葡萄球菌D. 螺旋体4. 口腔黏膜的屏障功能主要依赖于:A. 黏膜的厚度B. 黏膜的湿润度C. 黏膜的pH值D. 黏膜的微环境5. 口腔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A. 纤维瘤B. 粘液瘤C. 脂肪瘤D. 血管瘤6. 口腔黏膜的再生能力主要依赖于:A. 基底细胞B. 棘层细胞C. 颗粒层细胞D. 角质层细胞7. 口腔癌的早期症状不包括:A. 溃疡B. 疼痛C. 肿块D. 牙齿变黑8. 口腔黏膜的免疫防御功能主要依赖于:A. 唾液B. 黏膜屏障C. 淋巴细胞D. 巨噬细胞9. 牙周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定期洗牙B. 正确刷牙C. 吸烟D. 饮食均衡10. 口腔黏膜的血管丰富,主要功能是:A. 营养输送B. 废物排出C. 温度调节D. 所有上述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口腔黏膜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层构成。

12. 口腔黏膜的保护功能主要通过______和______实现。

13. 牙周病的发病机制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4. 口腔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5. 口腔黏膜的再生能力较强,主要依赖于______的增殖和分化。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口腔黏膜的生理功能。

17. 描述牙周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18. 解释口腔癌的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40分)19. 论述口腔黏膜屏障功能的重要性及其在口腔健康中的作用。

20. 分析口腔黏膜病变的常见类型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口腔生物学题库2-0-8

口腔生物学题库2-0-8

口腔生物学题库2-0-8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非特异性免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卫功能B.在机体出生时即有C.针对某一抗原物质D.一般不因与同一物质接触的次数的多少而有所递减E.在口腔这个特殊环境中,主要由口腔黏膜、口腔淋巴组织、唾液、龈沟液等组成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特异性免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人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与病原微生物等抗原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免疫B.在机体出生后形成的C.具有特异性D.可遗传E.是维持个体健康的重要功能之一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人类口腔正常菌群中的主要致龋菌不包括()。

A.变形链球菌B.黏性放线菌C.内氏放线菌D.乳杆菌E.梭形菌/ 赛车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加速龋病的发展中可能起主要作用的菌属是()。

A.变形链球菌B.放线菌C.韦荣菌D.乳杆菌E.类杆菌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菌斑内的矿物质转换主要是菌斑与下列哪项之间的矿物质转换()。

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龈沟液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口腔这个特殊环境中,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成分不包括()。

A.口腔黏膜B.腔淋巴组织C.唾液D.细菌代谢产物E.龈沟液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负责骨基质形成和钙化的细胞为()。

A.成骨细胞B.前成骨细胞C.破骨细胞D.骨细胞E.骨衬里细胞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存在于钙化的骨基质陷窝内的细胞为()。

A.成骨细胞B.前成骨细胞C.破骨细胞D.骨细胞E.骨衬里细胞。

口腔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口腔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口腔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口腔生物学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外显子2. 质粒3. 转录4. 兼性厌氧菌5. 牙本质非胶原蛋白6. 粘蛋白Mucins7. 细胞培养8. 组织工程9. 转录10. 口腔生态系11. 束状骨12. 中心法则13. 细胞因子14. 免疫系统15. 公共粘膜免疫系统16. 抗原17. 极期群落18. 均相成核19. 遗传密码 20. 组织工程21. 核酸疫苗22. Intron23. Indigenous flora 24. Remineralization 25. In situ hybridization26. Internal signal systems27. DNA vaccine28. Supplemental flora 29. Remineralization 30. Gene mapping31. Adhesion molecule 32. Bacteriophage33. Proteomics34. Facultative Anaerobes二、填空题1. 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为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

2. 关于口腔细菌粘附的机制研究颇多,已被阐明的学说有钙桥学说、脂磷壁酸-葡聚糖-葡糖及转移酶复合体学说、识别系统学说、3. DNA复制的方式具有和特点。

4.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通过反应在体外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

5. 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变链菌群、唾液链球菌群、咽峡菌群和轻链球菌菌群。

6. 根据蛋白的来源不同,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分为、、、。

7. 生物矿化的种类包括、和再矿化,其中再矿化分为、和。

8. 牙本质胶原以型胶原为主,牙周组织的胶原蛋白以、型胶原为主,口腔黏膜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基底膜带的胶原蛋白以、为主。

9. 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分为四个阶段、、、。

10. 组化染色成骨细胞酶呈强阳性。

11. 是骨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的一个标志。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练习题】腔定居的链球菌是:(a) a.血链球菌b.唾液链球菌 c .变异链球菌d.轻链球菌2 、以下有一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d)a.营养b.温度c.ph d .唾液流量1. 导致龋病最重要的口腔细菌是a. 韦荣菌b.变异链球菌c. 奈瑟菌d. 放线菌e.乳杆菌答案:b2. 一般情况下,成熟菌斑的标志是da. 谷穗样结构b.he 染色为粉红色c. 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d. 栅栏状结构e.菌斑表面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短杆菌儿童口腔龈沟内不存在以下哪种菌群?(d)a. 奈瑟菌b.链球菌c. 乳杆菌d.螺旋体e.韦荣菌1. 成熟菌斑的标志是?(a)约出现在菌斑形成的第5-6 天a. 栅栏状结构b.产生覆盖牙面的获得性薄膜c. 放线菌附着d.海绵状结构e. 多种细菌附着一.黏附在牙表面的细菌团块成为a。

1. 牙菌斑b.生物膜c. 细菌沉积物d.软垢二.目前可以从口腔中分离出b 种不同种的细菌。

a. 100~300b.500~700c.1000~3000d.3000~50001. 口腔正常微生物的有益作用e;a.保护性生物屏障b.合成维生素c.拮抗有害菌群d. 刺激宿主免疫.e. 以上全是 2 口腔微生物之间的关系:ea.相互凝集作用b. 相互营养关系c.竞争与拮抗d.通讯与遗传多样性e.以上全是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a ) a. 37 度 b.42 度 c. 25 度 d.0 度以下哪一项,有助于抑制龋病发生:(d)a.变异链球菌 b. 乳酸杆菌 c.放线菌 d. 唾液链球菌 e.螺旋体1、口腔内部ph 值(a)a 5.0-8.0b 6.0-7.0c 5.0-7.0d 6.0-8.02、口腔内菌丛有(d )a 固有菌丛b 增补菌丛c 暂时菌丛d 以上都是1 、龋齿标志菌为(a )a 、乳杆菌属b、棒杆菌属c、丙酸杆菌属d、梭菌属2、可产生黑色素的菌类是(b)a、卟啉单胞菌b、普氏菌c、棒杆菌属d 、丙酸杆菌属2. 下列哪项不是口腔菌丛的分类da 固有菌丛b.增补菌丛c.暂时菌丛d.感染菌丛3. 在细菌黏附和聚集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为_________ 等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口腔生物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外显子
2.质粒
3.转录
4.兼性厌氧菌
5.牙本质非胶原蛋白
6.粘蛋白Mucins
7.细胞培养
8.组织工程
9.转录
10.口腔生态系
11.束状骨
12.中心法则
13.细胞因子
14.免疫系统
15.公共粘膜免疫系统
16.抗原
17.极期群落
18.均相成核
19.遗传密码
20.组织工程
21.核酸疫苗
22.Intron
23.Indigenous flora
24.Remineralization
25.In situ hybridization
26.Internal signal systems
27.DNA vaccine
28.Supplemental flora
29.Remineralization
30.Gene mapping
31.Adhesion molecule
32.Bacteriophage
33.Proteomics
34.Facultative Anaerobes
二、填空题
1.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为菌、菌、菌。

2.关于口腔细菌粘附的机制研究颇多,已被阐明的学说有、
、、
3.DNA复制的方式具有和特点。

4.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通过反应在体外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

5.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和菌群。

6.根据蛋白的来源不同,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分为、、
、。

7.生物矿化的种类包括、和再矿化,其中再矿化分
为、和。

8.牙本质胶原以型胶原为主,牙周组织的胶原蛋白以、型胶原为主,口腔黏
膜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基底膜带的胶原蛋白以、为主。

9.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分为四个阶段、、、。

10.组化染色成骨细胞酶呈强阳性。

11.是骨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的一个标志。

12.破骨细胞有两个与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独特结构,即和。

13.牙菌斑中细菌进行糖转运的途径有、、、。

14.生物矿化的结晶过程包括、、、。

15.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有、、、、。

16.根据微生物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生长,可分为、、。

17.根据细菌对氧的敏感程度可分类为、、、
、。

18.Walter J. Loeshe将口腔菌丛划归为、、三种类
型。

19.目前已知的非釉原蛋白包括、、、。

20.体外培养细胞根据其能贴附在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将其分为和两大类。

21.根据胞壁多糖抗原的血清学反应,变形链球菌可以分为个血清型,根据细菌菌体
中DNA G+C mol%含量的不同被分为个菌种。

22.唾液分泌有分泌和分泌。

23.分子克隆的主要步骤是、和。

24.口腔免疫体系由、和组成。

25.口咽淋巴组织环由、、、、
、组成。

26.近来研究表明天然免疫系统中存在着。

27.口腔内淋巴结(口咽淋巴结)包括、、
、。

28.固有口腔屏障包括、、、。

29.组化染色成骨细胞酶呈强阳性。

30.是骨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的一个标志。

31.破骨细胞有两个与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独特结构,即和。

32.细胞传一代后,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和。

33.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即、、
34.采集龈上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菌。

采集龈下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与
疾病相关的细菌。

35.糖蛋白氨基己糖含量占4%以上者称,小于4%者为。

36.根据蛋白的来源不同,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分
为、、、四大类
37.口腔第一道防线由、、、等组成。

38.免疫球蛋白在体内具有的生物活性功能包括①与特异性结合;②激
活;③结合;④可穿过;⑤抗体的作用⑥抗体的免疫原性。

39.破骨细胞来源于,主要功能是吸收骨、和。

40.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通过反应在体外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

41.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和菌群。

42.变形链球菌至少能产生、、三种GTF,控制它们的基因
为、、,分别合成、、
43.生物矿化的种类包括、和再矿化,其中再矿化分
为、和。

44.核酸是一种化合物,它的单体是。

三、问答题
1.简述Oral streptococci 的分类,Mutans streptococcus 的分类,S. mutans的血清型
是什么?S. mutans在MS培养基的特性是什么?
2.变形链球菌GTF和FTF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
3.简述变链菌群产生的胞外酶及其作用。

4.成熟牙菌斑在光镜下的组织结构是什么?
5.牙周病中牙龈胶原的改变有哪些特点?
6.简述中心法则。

7.简述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原理和步骤。

8.酸性富脯蛋白的功能是什么?
9.牙本质胶原的特点是什么?
10.什么是质粒,质粒的特点是什么?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宿主因素有哪些?
12.变形链球菌的表面蛋白主要有哪些,有什么功能?
13.牙本质有机成分中胶原和非胶原蛋白的特点是什么?
14.牙釉质生物矿化的过程是什么?
15.牙本质生物矿化的过程是什么?
16.氟对生物矿化的作用是什么?
17.质粒的特点和构成是什么?
18.简述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关系。

19.简述力在骨改建中的作用。

20.简述贴壁型细胞的分类及其特点。

21.简述体外培养牙髓细胞和牙周膜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

22.简述粘膜物理屏障作用。

23.简述SIgA功能。

24.试述菌斑附着的过程。

25.釉质晶体的表面化学作用是什么?
26.DNA复制的方式和特性是什么?
27.简述Ⅱ型限制性内切酶的特征。

28.试述成熟菌斑的标志及结构。

29.唾液中的主要蛋白质及其生物学意义。

30.试述釉基质蛋白在釉质发育中的作用。

31.试述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32.试述你所了解的免疫防龋。

四、论述题:
1.请问normal flora有何作用?
2.釉质晶体生物矿化的机制和过程是什么?
3.试述固有口腔屏障的组成。

4.常用的免疫疫苗包括哪几类,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5.试述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方法。

6.试述Embden-Meyerhof-Paras(EMP)途径的特点。

7.试述釉质及牙本质的生物矿化步骤。

8.试述变形链球菌GTF特性、种类及与致龋性的关系。

五、附加题:
1.列举你所知道的细胞因子名称。

2.简述前列腺与骨吸收的关系。

3.列举你所知道的口腔特有的成体干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