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广汉中学实验学校向忠巧

[目标概说]

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和常识;识记并理解每篇课文的生字、生词;了解每篇传记中传主的性格特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掌握传记的常识和写法;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的出处和含义。[内容概说]

《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他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是臧克家。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音乐巨人贝多芬》作者是何为。文章通过女佣的角度、客人的角度以及主人公的自述,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了他的内心痛苦和对命运的顽强抗争精神。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文章通过肖像、行动和语言描写,刻画了福楼拜、都德、左拉、屠格涅夫四位大作家的不同性格,展示了一代文学大师的风采。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文章记叙了孙权身体力行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故事,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学法概说]

这是一个名人单元。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第四篇写的是群像,有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学习这些课文,应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面确定目标,这样学习才能有所得。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说,应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能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有超凡的能力外,还有在精神和品格

上的超凡脱俗。学习他们,首先要学这一点。

从过程和方法说,名人都有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也应在这方面向名人学习。

从知识和能力说,这些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都值得揣摩、感悟和积累。例如,《邓稼先》平实的语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诗一般的语言,《音乐巨人贝多芬》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描写生动,词藻富丽,应认真学习。

学习古文,最重要的是背诵,要当堂准确无误地背下来。

综合性学习共设置了三个活动可以任选其中一个,应突出自主性。

[学案示例]

《邓稼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放入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录像,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在班上交流关于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

三速度训练: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内容

1、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人民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2、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3、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的贡献的原因。

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5、写邓稼先在极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敢奉献的精神。

6、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四、思考: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六、文中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情深,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作出简要分析。

如:第二部分的9、10节,第五部分的52节

第二课时

一、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二、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发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

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的介绍?

三、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写着?

四、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邓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五、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拍《邓稼先传》,建议采用五四年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深刻含义:(见课后练习一3)

1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2 “如果邓稼先在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是说明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你还能从文中找到表现邓稼先优秀品质的语句吗?朗读课文片段,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请举例证明。(见课后练习二)(句式多变,句式整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