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一年级:

1、一般心理特点

1.1独自进入新环境: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种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

1.2娇宠儿在增加:上学以后少数孩子还离不开妈妈,这是心理没有断乳的表现。这种孩子看不见母亲会感到不安,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回到家以后马上换了模样,大喊大叫,恢复本来面目。孩子的心理断乳是普通家长感觉不到的问题。发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只是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学,回家也不准大喊大叫。这种反意志行为恰好给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现实中这种问题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父母溺爱孩子,还应看到社会因素。由于社会安定性较差,孩子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长不得不随时保护孩子。另外,居住环境封闭,活动空间减少,独生子女只能伴随在父母左右,客观上使孩子得到了过多的照顾,造成娇宠儿增多。

1.3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学生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有人认为孩子爱提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这个特点,只不过有的孩子爱说,有的孩子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表达而已。当孩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时候,行为也会发生一些自觉变化。让他帮忙做一些事会很积极地响应,表明孩子开始明白一些社会责任了。

2、入学后的适应期

2.1以什么心态对待入学:孩子到了新环境中会拘谨或害怕。对待孩子的情绪变化,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除了学习用具和礼仪方面的准备,还有孩子自我清洁、自我保护等自理能力的锻炼。如果这方面不过关,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2.2认识老师:“老师可怕吗?”许多孩子都关心这个问题。

2.3熟悉学校环境。

3、学习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的知识,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重要。这在发达国家已是共识。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

愉悦的学习情趣。不论成绩如何,孩子首先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学习情趣。不要把学习知识当作负担。

4、不愿意上学的孩子。

开学以后两三个月左右,大部分孩子都习惯了学校生活,但有少数孩子不愿意上学。原因可能有:

其一,被小朋友欺负。由于家长的粗心,或经济拮据,在衣服文具饰物等方面比同学们差,被人瞧不起,自己想得到可家长又不允许,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被欺负或自卑感。

其二: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自己又不敢发问,呆在那里,慢慢造成恐惧心理。

其三:活动缓慢而落后于人。这一般是家庭溺爱造成的。由于家长总是帮助孩子做事,使孩子的手脚和感官接受锻炼的机会很少,等到和其他动作准确快捷的小朋友一起做某件事时,就显出活动不协调,速度缓慢。

其四:为上厕所而为难。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人际关系;认识角色任务,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建立良好行为习惯。

主题:适应

心理辅导课内容例举:

学习辅导:我是一个小学生、和好习惯交朋友、提高你的观察力等。

人格辅导:我是你的朋友、快乐的小精灵、分享快乐等。

生活辅导:我们也有一双灵巧手*、我们的学校真美丽、迷途羔羊等。

二年级:

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

1、一般心理特点

1.1心理渐趋稳定: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1.2出现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这是较早出现的竞争心理。

二年级学生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例如开运动会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运动员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自己班级运动员赢了,他们会欢天喜地,如果对方赢了,他们会默不作声。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比如擦桌子,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擦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2、学习

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许多家长、教师认为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有的家长甚至施以过分的教育手段。其实,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二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可。

3、应掌握的行为习惯

3.1不打扰别人:孩子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就会出现一些令老师家长难堪的场合。应该利用多种场合让孩子理解:家庭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组成的,每个人都要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一下,不要只想着自己。家里来了客人,或其它事需要安静,应自觉和同学们小声说话或先学习,等客人走后再

大声玩闹。孩子也不能总是安静沉闷,那也不利于孩子成长。要让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二年级学生应该理解和自觉运用这些规则和习惯。大声说话令人不愉快,因为影响他人的交谈或者办事。说话时能够让对方听到便可以了。孩子从小就要在这方面加以培养。

3.2外出应注意的问题:离家时间稍长时,要给家长打电话,告诉自己的情况,以便让家长放心。

3.3不说谎话: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学生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学生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形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做一个好学生”的意识;学会体谅他人,诚实待人。

主题:合群

心理辅导课内容例举:

学习辅导:我喜欢的课程、我的兴趣爱好等。

人格辅导:烦恼的小妖怪、1+1=?*、遇到困难怎么办?*等。

生活辅导:礼仪小学生、我家来客人了等。

三年级:

在学校表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三年级学生看来是最重要的事。

1、一般心理特点

1.1外向性-活泼、开朗

三年级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积极做事,什么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干一干,但又缺乏耐心。愿意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开朗活泼。这是求知欲旺盛、身体发育迅速的表现。与二年级孩子明显不同的是,朋友“突然”多起来了,互相联系,成群结队地玩耍,看上去他们的关系非常好。

1.2受批评也不生气

由于行为多变好动,对什么都想看个究竟,所以去什么地方手脚都不稳当,按铃、看相册、摆弄人家的玩具等等,因此常常受到指责和批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指责只起短时间作用,孩子不生气,过一会儿就故态复萌。

1.3初步懂得趋利弊害

三年级学生开始表现出趋利弊害的心理特点,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做,有利的话就说,不利的事就躲避。这是道德观念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时期。与同学吵架时,当老师询问吵架的理由,双方只拣对自己有利的说,不利的话则不说。这个阶段还不懂得如何合理反驳。这个特点比二年级时故意说没有作业,想出去玩的表现还要不好,因为二年级时的动机很简单,而且不是有准备的、恶意的,是单一的眼前动机造成说假话。三年级学生是有意识地回避对自己不利的一面。所以,不管是家里人之间发生争执,还是和别人吵架,家长、老师一定要听双方的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做完一件事时,要从失败的地方开始总结,告诉孩子: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世界上最不勇敢的人。

1.4推崇有力量的英雄

三年级学生绝对崇拜有力量的英雄人物。除了动画片中的英雄之外,电影,电视中的主人公形象、影视明星、体育明星、歌星舞星,都会成为他们的偶像。这个阶段推崇学者、科学家的孩子很少,对于自己班级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并不崇拜。对崇拜的人物有时会达到入迷的程度。在高年级有力量、个头高的学生面前,表现出服服帖帖,孩子们对这种“孩子王”言听计从,经常聚在一起活动,仿佛是校园小团伙。

2、学习

三年级学生的压力感相当明显,老师的授课量很大,又有许多家庭作业。指导孩子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便成为家长老师共同的义务和责任。三年级学生有一定观察能力,要提示孩子观察自然生物和地貌、河流等景观,写出自己的体会,提高孩子的综合观察思考能力。三年级学生已经表现出创造力倾向,家长和老师应有意识地注意孩子的创造性活动,必要时可以按照测量表来测试一下创造力情况,以便鼓励孩子更好地成长。三年级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是一个难关。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还增加了一些过去高年级出现的内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学习语文课时,需要记忆、背诵大量的汉字和诗词,应采用灵活实用的方法。关于学习方法,目前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听觉手段进行灌输式教学。据调查,学生中有70%是用听觉学习,30%用视觉学习。一旦改变方式,大部分内容用电视或图片演示给学生时,反而无所适从。三年级时,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开始产生,家长、老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变化,不要随意改变孩子的行为。要从他的角度体会当时的心理状态,协助孩子解决存在的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打电话求助他人,也不能总是等着老师第二天的讲解。

3、应具备的习惯

三年级学生应该懂得并能够做到帮助大人做一些辅助劳动。这个年龄的孩子兴趣很难持久,只能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马上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花费时间较多时,告诉他怎么做或者让他干一会儿就可以了,不能作为劳动力长时间使用。三年级学生不懂得自己的真实力量有多大,有时候在别人面前逞能。在大人面前会成为笑话,但是在比他小的孩子面前或在家看门时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总之,三年级学生应当全面学习作为普通人应该掌握的教养和习惯。

应注意的问题: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加上空间和时间概念的模糊不清,容易发生离家远走或丢失事件。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计划地提高注意品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在班队活动中善与更多的同学交往,萌发集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养成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全面学习作为普通人应该掌握的教养和习惯。

主题:乐学

心理辅导课内容:

学习辅导:动手又动脑、聚焦——训练注意力*等。

人格辅导:和尚抬水、与你同行、优点轰炸、缺点轰炸、你勇敢吗?*、烦恼来了怎么办?*等。

生活辅导:好邻居、打电话的学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热闹的商店等。

四年级:

四年级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具体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观性较强,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认真分析。在作文中分析一件事情,开始有了条理,尽管许多看法显得幼稚,但是这种分析方法是可贵的。在心理学上,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的前提。分析问题就是独立认识问题的过程。相对比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这是女孩子生理发育特征决定的。

1、一般心理特点

1.1难以引导时期。

公认四年级学生非常难以引导,有些专家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十多年里,四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别最大。一方面身体发育表现出明显的高矮、胖瘦差别,发育快的已接近中学生的指标,发育最慢的还像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心理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家庭环境和其它条件的差异,孩子对事物的体验差距很大。心理发育较快的孩子,小时侯看不懂、听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快就可以搞明白,视野开阔、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去的地方多、见识多的孩子甚至表现出老成的样子。而

条件不好,每天仅限于家庭、学校活动的孩子显得孤陋寡闻。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经开始阅读成人书籍,由此,个人知识面也迅速拉开差距,可以对老师的指导提出更深的要求。有的老师感叹:这些孩子根本管不了,知道的事比我还多呢!

四年级学生在读书方面表现出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他们不只是寻找热闹的漫画或故事书,而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书籍,对理科感兴趣的孩子开始注意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类读物。意志行为中体现出比较完善的选择性。这时候表现出来的爱好还不稳定,无论是学习科目还是游戏项目。说明四年级学生总体上没有达到成年人所具有的稳定的自主能力。

1.2开始意识到“自己”。

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四年级学生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如,这样不合适,那样又有妨碍。在反复比较、衡量的过程中开始认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关系,并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等同于他人。这个“自己”常常站在主观愿望的对立面。在处理事物时,能够说服自己,调整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日常生活之外,文具的准备,与他人的交往,整理内务等,应完全独立完成。过去由家长打扮,现在则愿意自己打扮;过去买东西要跟随妈妈一起去,现在则自己独自去,或者和同学一起去,不受大人意见的左右。三年级以前,在外面见到什么事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回家都要和大人讲,大人不听还不高兴,但是四年级学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把在外面发生的事讲述给家长,有时自己经历的事也不告诉家长。显示出独立的个性。

1.3作假——学会欺骗。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这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例如,让孩子在家看门,他表面答应很好,等大人走了,他可能把门锁上去商店买吃的去了;家长让他去买洗衣粉,他可能买比较便宜的一种,而把剩下的钱买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回来后隐瞒实情。三年级学生不太会寻找理由自我掩盖,在遇到理屈的时候沉默不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寻找对自己有利的理由替自己辩护。与小时侯直来直去的表达方式相比,四年级学生知道选择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有时隐瞒真实的情况。这是小时侯发现孩子偶尔说假话时没有及时纠正所带来的恶果。这个年龄段是培养和塑造性格的重要时期,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一些不良习惯,选择一些正当有意义的行为方式是家长、老师和同学本身都应该争取的目标。

2、学习

从四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级之前,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四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落下来。当然,落后一段时间可以再追赶上去,但那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是否应该努力,怎样下工夫去学习,四年级学生应该明白这些道理。这个学年的成绩将会影响五、六年级学习,进一步会影响到中学的成绩。四年级的课程增加了,老师也开始像对待“大人”一样要求学生学习,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四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数学中的四则运算,应用

题的分析、理解等,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多了。语文教学中开始注重记忆与阅读的结合,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阅读知识。可以运用学习参考书,检索、查阅图书资料时也可以运用图书馆。字写得很干净,这和他们注意事物细节的心理特点有关,琢磨字的结构和组成,从中发现技巧甚至乐趣。四年级学生的作业量继续加大,平时的疲劳紧紧束缚着少年儿童活泼的天性。

3、生活

3.1自己的事自己做

3.2容易受伤的年龄

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身体发育很快,灵活性和协调性不够稳定,所以,皮肉受伤的事经常发生。根据统计,在学校实行对孩子安全指导教育之前,各种伤害发生率随年级升高上升明显;实行安全指导教育以后,其它年级组下降明显,而四年级和五年级组下降不明显。说明四年级、五年级组受伤最难控制。解决这些问题的重点在于:家庭、学校、社会媒体要注意宣传安全防范,让孩子保护自己。此外,对孩子的被动保护不能过分,要让孩子增加活动机会,学会运动中的保护技巧。

3.3学会正确打扮自己

四年级学生自己有选择和分析对比的经验,所以,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观衣着形象设计。这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让他们学会正确打扮自己。首先,穿衣服要干净、整洁。特别是女孩子,要重视自己的形象。应选择样式简单、大方、明快的,布料容易洗涤的衣服,保持清新的气息。也可以教孩子使用电烫斗,整理自己的衣服。其次是颜色。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体型和肤色的衣服颜色,朴素的颜色如浅、浅灰、灰白、淡绿等适合各种性格的学生。同时,一些艳丽明快的颜色装饰在男孩子的衣服上也不难看。服装颜色以自己喜欢的样式为主,不必过于追求特殊的风格。服饰和行为礼仪是一个整体,仅靠好的服饰无法证明一个人的个性,必须在平时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懂得一般社会礼仪。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主题:自信

心理辅导课内容例举:

学习辅导:塑造成功的自我、给头脑充电、学做小医生、思维训练等。

人格辅导:我最喜欢的人、我最讨厌的人、多变的情绪、学会说“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克服自卑心理*、跌倒了,爬起来!*、做事未成功怎样分析原因*、大声地说:“我行!”*等。

生活辅导:用好零花钱、拥抱大自然、音乐是我们的好朋友*等。

五年级:

五年级学生可以很完整地画完一张画,有些机灵的学生可以按照大人的意图出色地完成一件事。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但是五年级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有时受特殊因素影响过于现实化,缺乏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心理,发现孩子过于务实的表现,家长应鼓励他出去玩耍。

1、一般心理特点

1.1竞争意识增强

五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如果说四年级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做作业,那么,五年级学生则是为了不负于同学而积极学习。动力不一样,比照对象变成了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在竞争中伤和气,容易过于疲劳。家长要注意调整孩子作息时间,增加身体锻炼。

1.2敬佩优秀同学

五年级学生非常关心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的心理。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培养非常重要,让孩子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先进与落后,避免把羡慕变成嫉妒,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一时的落后就灰心丧气;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优秀就骄傲自满。

1.3自己组织团体活动

独立能力增强,放学以后几个同学可以自发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带有一些普通社会团体活动特点,而且这些小团伙不轻易解散。

1.4不轻信吹捧

五年级学生已经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所以,哄骗方法用在五年级学生身上已经无效了。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家长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当活动。这是家长和孩子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互相尊重的体现。

2、学习要领

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2.1加强预习

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并不大,没有必要进行预习。四年级学生稍有不同,一些成绩稍差、反应较慢的学生应该进行预习。不过,五年级学生如果通过单元复习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也不一定要进行复习。

2.2接触自然、社会

学习中会遇到许多自然和社会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经验,很难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应利用可能的机会接触自然界的生物和社会中的人和事,增加实践感受。

接触社会的另一个好处是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有利于迎接更复杂的挑战。

2.3练习写书信

五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写书信。这是一生中运用最频繁的一种书写文体。

3、应注意的问题

3.1完整地做一件事

五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整地做一件事,家长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去做。在学校学习,有时老师为了赶进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把一些单元内容省略不讲,或有重点地介绍一下,剩下部分让学生自己理解,这也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考验。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先易后难,彻底完成。如果不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孩子会出现类似虎头蛇尾的做事习惯。要把将来成为什么人、应该怎么做、不准做什么这样的概念和想法隐含在行为中,让孩子在独立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去体会。

3.2嘲弄人

五年级学生嘲弄人的“本事”增长很快。有一句俏皮话开头,后面就会层出不穷。这是学会开玩笑以后形成的一种语言习惯,引导好了,会形成许多幽默体裁的“作品”。

一年级学生不懂得开玩笑,遇到什么事都是一种很认真的模样。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听明白笑话和一般对话的区别,但是自己不会用,常常张冠李戴。五年级学生不仅会开别人的玩笑,而且对事情喜欢用“不正经”的语气描绘一番,自己创作笑话。有时很平常的一件事,到了他们那里则能渲染得天花乱坠。不过,由玩笑引出对他人的嘲弄就不值得提倡。要提醒孩子:不能因为开玩笑而伤害他人的感情。例如身体有缺陷,体胖或着装等。

3.3偷窃行为

偷窃行为在五年级学生中开始出现。一般人们认为,偷窃行为与个人的贫穷有关,但是在学生中不是这样。从心理上分析,五年级学生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但同时,善于夸张,敢于冒险的个性也开始显露。甚至一些家庭条件很好的女孩子也有这种行为,和常识中认为她们胆小不敢做事的想法不同。北京市的超级市场中失窃率较高,在这些偷窃活动中,不少人就是五六年级或初中学生。除了心理原因之外,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致使孩子见到什么新奇东西都想据为己有,某些家长纵容孩子贪小便宜,也容易诱发偷窃行为。

4、性成熟

五年级学生出现性成熟现象,尤其是女孩子。这同社会文化传播、营养改良、人文行为观念进步的刺激有直接关系。

4.1初潮及准备

性成熟现象在五年级学生中主要体现在女学生身上。月经是普通女性都会遇到的生理现象,它是女性生理发育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一次重大转变。根据1991年中国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城市女学生的初潮期要早一些,大约为12.5岁。全国平均的初潮年龄则为14.16岁。从调查情况看,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中根本不知道生理现象的几乎没有,但是对于初潮来临时怎么处理,却有不少学生表示恐慌,心中无数。说明家长在这方面对孩子缺乏引导。没有注意到孩子可能较早地出现的生理现象。

4.2变声及保护

变声是由于喉头的快速生长,声带拉长变粗形成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是男孩子的性特征。一般要经过两三年时间才会稳定。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变声,什么时候结束,本人往往感觉不到。男女学生都有变声期,但是男生能比较明显地感觉到,女生几乎不等发现便悄悄地完成了变声期。变声期经常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

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主题:进取

心理辅导课内容例举:

学习辅导:学习的苦与乐、奇特的联想、想象力训练等。

人格辅导: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学会合作*、你能接受的批评方式、“太好了”*、正确对待挫折*、我是谁?——认识自我*等。

生活辅导:快乐的双休日、服装的信息等。

六年级:

六年级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但是对自己本身个性的认识不是很清楚。

1、一般心理特点

1.1重视叙述理由

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六年级学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

1.2记忆力迅速增强

六年级学生的短时记忆力不低于成年人。记忆准确率也比较高。记忆力增强,使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迅速增加,孩子可以进行比较复杂地推理和运算。记忆力增强也是辨证思维的一大前提。

1.3对报刊感兴趣

六年级学生一般都关心报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讨论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追踪社会热点,崇拜偶像,表现出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心和浪漫色彩。

六年级学生应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在参与社会事务过程中,逐渐理解自己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地位和角色,开始确立理想中“我”的位置,他们开始明白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大部分学生懂得应做适合自己能力的事情。

1.4学会讨价还价

班级选班干部时大多数人会立即表态:“我可不愿意当班干部,累死了”,“选上我也不干”。如果真选上了,他内心会很高兴,而且会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什么东西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其它手段与对方达成交换条件,“换取”所希望的东西。

六年级学生容易短时间失去自信,这是进入青年期的心理恐慌。要正确理解自己的身份、位置、任务和将来的作为,把生活目标与这些有目的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力所能及”作为自己的行为座右铭,不要因为困难太多而失去进取的勇气。

六年级学生马上要进入中学,学习压力很大。生活方面也不那么随便,受到更多的约束。城市六年级女学生中大约有一半都出现了月经现象,心理活动更复杂。这些都表明,六年级学生实际上已开始进入青年时期。

2、学习要点

2.1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课程增加,六年级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占有许多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显得十分重要。

2.2主动扩大知识面

除了主要课程之外,六年级学生还应涉猎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作为以后学习的基础。有精力的学生可以对接触到的新知识进行主动的钻研。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疑难题目,不要轻易地寻求一个答案就放过去。

六年级学生注意社会新闻事件,对于社会动态、自然灾害、交通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对历史上一些重要时期和名人轶事也比较关心,有些学生可以运用查阅的资料写作,正面评论社会事件,对此,老师、家长应积极提高帮助。

3、应注意的问题

3.1学会合作

六年级是小学生活最后一年,所以这些学生是小学生中的大哥哥、大姐姐,集体观念比较起来应该最强。在家里也是小大人,应该理解大人做出的选择,同时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应该懂得集体合作的意义。

3.2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让六年级学生敢于承担责任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前面提过的力所能及。整理房间、擦拭家具用品、清洗衣物等内务应该主动及时地做好。购买粮食、维修电器、劝阻成年人吵架等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力范围,不要勉强去做。

为了指导孩子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事情让他做一做看,判断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可以让胆大的孩子收敛一些,另方面可以让胆小的孩子增强自信心,在许多事情上并不比别人差。另外,也让孩子明白,通过多次训练,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在尝试做新的事情时,失败是难免的,不过多次失败会伤害自尊心,应注意保护孩子的积极心态。

3.3耍心眼儿

五年级后半学期开始,学生们变得伶牙利齿,能说会道,学会耍心眼了。六年级学生懂得一些游戏规则和行为准则了,有时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者制造假象迷惑家长或老师。六年级学生也学会指挥比自己小的孩子做事。坐在一边等着让小同学给自己买吃的,或者让人家做事,自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指挥。也有的故意挑逗小同学之间打架,在一边看热闹。这是受社会不良现象和电视动画片影响,开玩笑寻求刺激带来的行为结果。喜欢指挥别人,凌驾于他人之上,也许表现出领导才能,但是如果孩子总是出坏主意,让比他小的孩子做事,就要注意引导,必要时严厉制止,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3.4集体做坏事

六年级形式的团体意识很强,在集体活动中可以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但是由于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常常为了团伙的利益冒险做坏事。

根据对几百名儿童行为的跟踪调查,发现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特别事假期成帮结伙的很多。在9——12岁的小学生中帮派意识很重,一些家庭条件好、身强体壮、喜欢支使他人的男孩子;模样漂亮、家里管教很松、有钱有物、行为自由散漫的女孩子都永远成为帮派的小头目。十岁左右的孩子价值观念本来就不稳定,加上小头目的胡乱指挥,使孩子们手足无措,心理偏激,经常盲目做事。一些胆小的孩子害怕受欺负,故意加入一个团伙给自己壮胆,但在团伙内又不敢说话,盲目服从。

3.5对过错不宜公开张扬

六年级学生发生偷窃或其它过火的违法事件,处理方法以内部说教的冷处理为好,不宜公开张扬。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获取“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愉悦感;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克服不良的小团体意识,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适当态度;进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主题:独立

心理辅导课内容例举:

学习辅导:计划导向成功、考试心理调节等。

人格辅导:我最崇敬的人、欣赏自己、做个快乐的少年*、就让我来帮助你等。

生活辅导:怎样对待长辈的唠叨*、中学遐想、美好的祝愿等。

根据各年级目标安排相应的心理辅导内容,但是各年级的内容安排不是绝对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叉的,只是各期重点略有区别,对于有关心理能力、个性心理品质培养需要渗透于各项教育内容之中,在各年级都要注意加强。具体课程可分为三大块: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打开孩子的心结 基本资料:陈小雅,活泼好动、精明能干,在班里大小也是个班干部。这孩子打一入学,就有点不合群了。从班长、值日小班主任、周边同学的“告状语”里,我感受了她的无处不在:管不住自己的嘴,课上课下喜欢讲话;与同学关系紧张,朋友少;时不时任性妄为、污秽话语常绕于口。特别是这一学期,在我期初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班干部自约条例”下屡屡越轨而行,这难免让我心生疑惑:为何其它班干部都能付之实践,而偏偏她不行呢?我找到了她,她低着头,不言语。但从她天真的眼睛里,我知道她有话要说。于是,我真诚而友好地与她攀谈起来,她渐渐地打开心结,向我坦露心扉。在她的一封信里,我感到非常的惊讶。信内容为: 尊敬的老师: 你好! 我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因为我连自己的尊严都保护不了。而且在家里常常被妈妈打,加上这种压力,我的头脑里就产生了一种念头:我真想死。没错,我的确很想死,可是一想到死去的外公外婆就放弃。老师我觉得自己四周都是魔鬼,因为,小裕和小聪他们一直在害我,我不敢去害他,我觉得自己也有错,但是他们更有错,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一个受伤的学生小雅 为了解开心中疑惑,我与她交谈了几次,才探知事情的来龙去脉:话说四年前,小雅可以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手里呵着,心里疼着,听说小时候还就读过南安实验幼儿园呢(这是从她一直炫耀的幼儿园毕业证书中得知)。后来,弟弟降生了,父母把所有的关爱都转移到弟弟的身上。恰巧那年,小雅读了小学一年级,父母对小雅的态度也变了:回家不仅要求她煮饭,还要喂鸡鸭,时不时还要洗洗衣服,照看弟弟。当时的小雅并没有意识到父母对她的态度的改变,而默默地做着事。后来,为了生计而忙碌的父母时不时把埋怨情绪抛之小雅身上,动不动粗言秽语,简单暴力。时间长了,她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心想:“为何落差怎么这么大呀?”委屈与无助包围着她,脾气越来越妄任而为;同时渴望友情的小雅这时在同学们的眼中已不再是个好伙伴,很多同学远离了她。看着她,心酸与感慨涌上心头,因为这让我想起类似的经历:我出生在一个封建传统思想禁固的家庭里,重男轻女的爷爷,不疼我,家人也不太喜欢我。我懵懵懂懂地长大,无助的我情绪越积越多,甚至还产生过极端想法。幸好无意中的老姑的一声喊叫,让我缩回了那只可能走上不归路的脚,所以才有现在身为教师、略懂点心理学的我。我向孩子道出自己的孩提时的这段经历,她惊奇地望着我,想听听她眼中尊敬的老师是如何走出那段日子的。我首先从她自身谈起,如何适时调控自己的心理:1、学会用心与朋友交流 在与同学交往中遭到拒绝后,学会控制自己,并想想:“我对还是他对?哪里又做得不够好?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 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 水平令人担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 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过分夸大 当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身心发展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容易形成某些不健康的心态。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夸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小学 生的心理问题似乎己经到了耸人听闻的严重地步,也是值得怀疑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奇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小学生身上确实存在养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但其中的许多问题 是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是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川。同时,由于人 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把握不一,使用的检测工具不一,加之 统一取样不当,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统 计结果有许多是相互矛盾的,这不利于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20042221315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一、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 1、我的价值观——价值观探索 3 2、人生水晶球 5 3、欣赏与赞美 9 4、自我暗示的魔力 11 5、消除自卑,增强自信——扬起自信的风帆 18 6、扬起自信的风帆 23 7、挥洒青春色彩 25 8、心灵健身31 二、性心理教育 1、被“爱”打扰的日子 34 2、青春期性心理发展揭秘 41 3、男生vs女生 51 4、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58 三、学习指导 1、轻松上阵——焦虑辅导 61 2、中学生考试焦虑 63 3、正对高考,明确目标,树立信心,轻松应考——高考前一个月励志辅导 65 4、做时间的主人 69 5、学习归因 72 6、个人声明书 75 7、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管理78

8、管理好“时间”财富 80 9、华山论"学" 85 10、合理归因 87 11、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记忆效率 93 四、协调人际关系 1、让世界充满爱【活动主题】:人际关系中的友爱和互助 96 2、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98 3、紧握我的手 101 4、ELLO!FRIEND! 103 5、另类公式: 1+1>2 105 6、路上有你,真好! 108 7、摆渡 110 8、人际交往艺术探索 112 9、做个受欢迎的人 117 10、沟通 119 五、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 1、合宜的情绪表达——新生心理辅导活动课专题六,情绪管理 123 2、我的心态我作主 125 3、挫折与成长 128 4、验风险,超越自我--背摔训练 131 5、做一个乐观的人,让每一天都充满欢乐 134 6、坐在快乐的驾驶座上 136 7、雨后彩虹 139 8、一起来幽默 142

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关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关系 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观世界”,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一定的世界观原则在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则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根据,世界观以自身对人们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指导意义而取得存在的价值。哲学方法论离不开世界观,自然科学方法论也必须以自然观和科学观为前提。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归根结柢也受一定世界观的制约。这种制约以不同层次的方法论为中介。各层次的方法论不直接同一,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别。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致性不是简单的同一,懂得世界观并不等于掌握方法论。方法论是运用世界观的理论,但运用世界观、掌握方法论均需要作专门研究。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也叫玄学。 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 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 认识论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马克思主义中的认识论 综述 又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与继承马克思主义以前哲学史中各种认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后又由列宁、毛泽东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所发展。它消除了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对立,也结束了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使认识论问题同社会存在、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相脱离的状况。它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把认识的发展同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把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同客观实在过程的辩证法统一起来,成为彻底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 反映论的观点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因此,反映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

关注细节成就完美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体会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字:小学、心理健康、学校、教师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环境之一的学校及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应该首当其冲去为他们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值得我们去探讨。

首先,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水平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偏执,真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 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 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 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实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 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水准。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 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能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

化抽象为形象,协助学生理解。我们还能够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 实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 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 了知识。 树立榜样,陶冶性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 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 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 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 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理解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 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 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 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能够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 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 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课后能够让学生搜集相关总理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资料,欢迎阅读。 篇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欣赏自己》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学生特长的小结和肯定,以及同伴的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消除自卑,同时也感受被同伴欣赏的快乐。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演示:一列火车徐徐开出,师谈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上火车到光明城去旅行,好不好?不过有个条件,先请大家学习案例、阅读[咨询台],回答几个问题,只要开动了脑筋,就可以去旅行了。 1、学生自由阅读案例和[咨询台],思考:

1)、你对范军和高晶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 2)、你对范军的所思所想有什么看法? 老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它们。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非常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乘上《欣赏自己》的列车,在旅行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已吧! 二、活动过程: 一)、我的优势在那里 1、课件演示:火车来到第一站,站牌上一面写着我的优势在那里,一面出示测试表,让同学自我评评。

学生填后师作简单评析,让学生初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他们大声说说自己的优势。 二)、别人眼中的我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二站,站牌一面写着别人眼中的我,一面是要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 2、班内交流,师问:你同意同学对你的评价吗?愿意说出来吗?并对敢于说出自己缺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小结后课件出示: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齐读) 三)、讨论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般情况下,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着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如果忽视了教学心理卫生,学生智能发展不但受到影响,其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长期疲劳就会造成学生视力减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失眠、心情忧郁、情绪不安、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轻生。学校教育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日常管理中去。这就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的教师所带的学生也存在不小差异,教师正是用自己的一切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教师的心理常态应是不卑不亢,不愠不哀,宽严适度,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各种竞争的压力、社会生活的延伸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中小学生的健康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新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1.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性格孤僻,不适应集体生活。 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面对家长,而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交流,或因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能与孩子很好交流,导致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解决,造成小孩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不愿与人交往或不善于与人交往,对集体生活出现严重排斥心理。 (2)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照料,容易形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另一方面学校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时时处处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 (3)逆反心理严重。 有的孩子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一切,自傲心理严重,听不进老师及家长的意见,

对老师及家长采取敌意态度。有的孩子不能够正视别人好的成绩或优越的家庭状况,即使是好朋友,他也会想方设法攻击他们,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途径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有效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小学生的人格目的? (1)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支持帮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子女的态度和要求,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的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影响。指引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2)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中。 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除与教材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以借助活动课、班队活动、专题讲座、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3)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个别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心里困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和研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服务。缺少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也就谈不上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共6篇) (一)做家务的能手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 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 经常做家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做家务的能手 主动、经常做家务 (二)不要明日复明日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好,下面教师给大学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寒号鸟》。 二、教师讲故事(音乐配音) 听完故事,大家想一想,寒号鸟最后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个故事听了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情境表演 1.舞台一分为二,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学生冬冬的家。冬冬坐在中间,左边可够到教室里的课桌,右边可够到家里的书桌。 2.一学生用手举一日历,分别用大挂历形式展示,星期一、……;一学生扮演冬冬的同学,轮流找冬冬去玩,日历从星期一开始展示。 同学们,今天的课外作业是第一课的练习题。 (冬冬从教室的书桌里取出一本练习册,放在家里的书桌上。) 同学甲:冬冬咱们出去打球吧! 冬冬:我的作业还没做呢!(想了一会儿,好吧,放在家里的书桌上)跟同学甲下场,然后回到舞台中间。 日历翻到星期二

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

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得迅猛进展,健康得范畴在扩大,社会对劳动者素养得要求,也在不断得提高,不仅要 求领导者有着健康得躯体,更要有良好得心理素养,健康得心理 .而小学生正是心理进展、性格养成得关键时期 ,做好小学生得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得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 对实施素养教育 ,培养合格得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 学性、实践性非常强得教育工作,尤其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十一、二岁得学生.他们差不多进入 “心理断乳期”,主体意识增强 ,认为自己经长大成人了 ,成熟了 .另外 ,受心理因素得作用,他们得 情绪会躁动不安 ,需要同学、老师、家长得理解、赏识与沟通.结合自己多年得教学实践,就农 村小学生得心理健康教育浅谈笔者得看法: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得咨询题 随着社会得进展变化,农村小学生生活得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也在慢慢地妨碍着他们得生活.家庭方面: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得增多,非常多农村小 孩成了“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得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给农村小学生得心理产生了较大得 妨碍 ,一些小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方面得咨询题. 从我校得情况来看,现在农村小学生 在心理方面存在得咨询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看电视成瘾,迷恋上网 ,玩电子游戏 由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由祖辈监管 ,一方面 ,因为爷爷奶奶对小孩得监管不严, 另一方面 ,祖辈得溺爱,致使一部分小孩沉迷于看电视,甚至有得小孩放学后偷偷到网吧去上 网、玩电子游戏.Wm 这些对小孩都产生了较坏得妨碍.去年 ,我县就有几名小学生在双休日里 在自家平房(一层)顶上玩游戏,他们模仿武侠剧中得情境,有一名小孩讲他是“大侠”,他会飞, 他能从屋顶上飞下去,他纵身一跳,幸亏跳到地上没有造成严峻得事故,这确实是他们沉迷于 电视武侠剧所给他们带来得不良得思维方式酿成得后果. 2.任性、娇纵、以自我为中心 经常有老师告诉我,现在得小孩真是太难管了,有得小孩太任性了,犯了错误不愿认错,不服管教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年 ,在本地区就发生了如此一件惨痛得事件:一名小学生因留着 非常长得指甲,老师和家长劝其剪去,但是那个小孩却讲那是他自己得生活方式,不人干涉不 了 ,在受到家长严厉批判后 ,结果离家出走几天 .发生如此得惨剧 ,一方面 ,是家长、老师得教育方式有 咨询题 ,没有非常好得对小孩进行心理疏通 ,另一方面 ,是那个小孩任性、偏执等不健康 得心理所造成得 ,如此得情况发人深省 ,教训告诉我们要更加关注小学生得心理健康教 育.3.自卑、自闭、交往能力差 有得学生由于家庭得特别情况,或自己得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总认为不人看不起自己,心理上自卑 ,行动上自闭 ,在班级活动中表现不踊跃,课外不愿和其他学生玩耍,身上缺少了儿童 爽朗好动得天性,与他人交往能力不强,如此得学生在幼小得心灵上产生了障碍,这就要求教 师在平常得工作中,要多观看、多开导、多鼓舞、多关心这些小孩,让他们与其他小孩一样具 有阳光得心理 ,欢乐得童年 . 农村小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咨询题得缘故,笔者认为:一方面 ,是社会缘故 ,社会应更加关注农村小学生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关注“留守儿童”,努力为小孩制造健康成长得良好得社会环 境;另一方面 ,是学校教育方面得缘故,农村学校教育要把对小学生得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 认真做好小学生得心理健康教育.此外 ,还有家庭方面得缘故,农村家长对小孩得教育缺乏科 学得教育方式和教育知识,忽视了小孩得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留守儿童”精神上对父爱、母 爱得需求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我是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标: 教师: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 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授新课 教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三、课堂活动 1. 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兰兰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明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在全班发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2. 谈一谈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问题:你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漂亮吗?你在同学面前炫耀过自己的能力吗?你是否不自己长得不漂亮而自卑?你喜欢自己的性

格吗?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想一分钟,最后请四位同学们自由发言。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3. 请你选择 教师将纸板挂在黑板上,板上有两道选择题:当同学给你做出正确的评价时,你应该怎么办?立刻行动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过得去。我的优点比缺点多,自己很知足了。请将你的选择填在()里。ii. 当同学给你提出不完全正确的评价时,你怎么办? 1. 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缺点辨解。 2. 与同学进行心灵交流,坦诚相待。请你将你的选择填在()中。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把你的选择填在括号内。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同学的评价。 目的是了解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实践指导 a) 演讲比赛 教师将演讲题目写在黑板上:认识我自己,并向同学宣读演讲要求。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b) 老师教你认识自己 五、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评价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六、课外活动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知、体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的表现;通过设计问题,围绕情景材料,引导学生学会处理相关信息; 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归纳、分析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并且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填一填: 将表格中的现象的相应的观点填入表格中 提问:这些成语的说法是对还是错? 归纳:对的,发展的、联系的和全面的观点就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也就是矛盾的观点。 提问:这些成语的说法对不对?不对在哪里? 归纳:错的,这种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课题: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一辩:

三个苹果改变世界;其中,夏娃的苹果让人有了道德,牛顿的苹果让人有了科学,而乔布斯的苹果让人有了生活。 提问:你对乔布斯、乔布斯的死、苹果产品想说些什么? 提问:他的离去对世界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世界来说是坏事更是好事。乔布斯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有他,世界从此不同。因为有他枯燥的世界有了鲜活,因为有他沉闷的世界有了创意,因为有他单调的世界有了色彩。在他创新的心中更有一个博大的心,让每一个人的手中都包容了世界并用新的眼光认识世界。《华尔街日报》盛赞乔布斯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将硅谷改造成为科技行业的创新中心,与微软比尔·盖茨以及甲骨文埃里森等人为现代高科技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改变了消费者与科技互动的方式。他将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改变了PC、电子以及数字媒体行业,推动苹果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 所以乔布斯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是,毫无疑问,没有乔布斯的时代仍会英雄辈出。就像没有了牛顿、没有了爱因斯坦、没有了爱迪生,人类社会仍然会前进。回忆乔布斯的一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毅力是成功的关键!追求完美是创新的动力!面对乔布斯的离去,我又想起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世界级的领军人物?这个问题不能只由教育界回答,更是抛向全中国的“大问号”!我想,我们的社会只有建立起自由、信任、包容、崇尚真理的保障制度,回归勤奋务实的民族传统,不媚俗、不媚权、不媚钱,下一个“乔布斯”才有可能在中国产生。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尽量避免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评一评: 小明是一位高三学生,他对历史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有意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历史专业。小明爸爸则认为: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法律等人才需求巨大,金融、会计、对外贸易、法律等专业一直会是热门专业,将来也容易找到就业岗位,收入也会很高,因此,小明应该选择金融、会计、对外贸易、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教师都会感叹:“唉,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这句话从某个程度上说,有其合理性。因为现在的不少学生的心理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心理上的问题比以前的学生都要复杂多了。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引导学生走上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要能正确引导学生走出心理上困境,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困境是如何形成的。我觉得当代学生的心理困境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由于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至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问题。 第二,是由人际关系引起。由于教师、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伤害。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令他们十分苦恼。 第三,家长疏于管教子女。很多家长由于本身婚姻的不和谐,或者为了生计,经常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以为有钱给子女用就是疼子

女、爱子女,从没想过,子女需要倾诉、关心、支持,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忙很辛苦了,再加上中国的家长本来就比外国的含蓄,从不轻易透露自己对子女的疼爱,所以,当子女需要家长关心时,总有一种缺失感。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学校,你们教师就必须帮我教好我的儿子(或女儿),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看着他(她),我忙都忙死了。家长管教的缺失使得教师的教育更为重要。 第四,现在在校学生有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成了家长的“小太阳”,家长对子女往往有求必应。而且由于家中只有这么一个小孩,所以这些独生子女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别人合作交流。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现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难度加大了很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简要地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面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素质就难以发展到较高水平。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这个素质教育就是不完整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做法:1、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师,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1、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2018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什么? 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和谐家庭 3、有人说身体健康不算真正的健康,对么? 对。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宪章中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科学研究已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因此,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4、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 5、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6、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为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悦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7、正常人会出现哪些异常心理现象?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神经病的标签。 (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考试,并随着时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4)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5)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或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6)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1 活动主题:培养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 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 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 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 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 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老师指导 五、写感受 小结: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 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 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 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关系 一、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形式。哲学一词,在希腊文中,是由‘爱’和‘智慧’这两个词构成;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普遍具有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而不系统的,没有上升到理论形态。哲学一理论的形态对世界观问题做出系统的回答和必要的论证。哲学既是世界观有时方法论。哲学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自觉按照这种最一般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就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注: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二、关于世界观的论述 (一)什么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什么叫总的根本性的看法和观点呢?就是说它具有最大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最普遍的适用性。例如:自然观的原理、观点既适用于机械运动、又适用于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原理,既适用于奴隶社会、又适用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既适用于自然界,又适用于人类社会、人类思维领域。 (二)世界观具有阶级性 世界观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要归属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世界观: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资产阶级世界观崇尚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无产阶级世界观所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这两种世界观总是在不断斗争,总是相互对立的。各种不同的世界观,归根到底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注:世界观确实有很强的阶级性,但唯物和唯心,和阶级不能直接挂钩,如在劳苦大众中,也有唯心和唯物的不同世界观存在) (三)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文化,政治制度,社会风俗,生产力水平,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缺乏理论论证的; 哲学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