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数学建模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试卷及答案_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_人教A版

《数学建模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试卷及答案_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_人教A版

《数学建模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选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某公司每小时生产零件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哪个函数模型来表示?每天工作8小时,且生产数量随着工龄增加而增加。

A、f(t) = 100 + 2tB、f(t) = 100 + 2t^2C、f(t) = 100 + 2t^3D、f(t) = 100 + 2e^t2、一个城市为了改善交通状况,计划拓宽一条现有道路。

现有道路的宽度为10米,经过调查发现,道路的宽度每增加1米,道路的日均车流量会减少100辆。

设道路宽度从10米增加到x米,日均车流量减少的辆数为(100(x−10))。

根据上述情况,下列哪个函数模型描述了道路宽度与日均车流量之间的关系?A.(y=1000x)B.(y=1000(10−x))C.(y=1000(x+10))D.(y=1000(10−x))3、已知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每增加一个工人的工作效率,每天能多生产50个产品。

现有10名工人,每天能生产1000个产品。

设工人人数为x,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为y,根据题意可建立函数模型为()A. y = 50x + 1000B. y = 50x + 100C. y = 50x + 50D. y = 50x - 10004、某次数学建模活动中,参与者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建立一个线性函数模型来描述某种商品的销售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已知当价格为10元时,销售量为200件;当价格为15元时,销售量为150件。

若设销售量为y,价格为x,则建立的线性函数模型为()。

x)A、(y=200−53x)B、(y=−200+53C、(y=−200+5x)D、(y=−200+10x)5、在研究某种商品的需求关系时,研究人员得到一组数据如下:商品价格(元)为10, 15, 20, 25, 30,商品销售量(件)为500, 450, 400, 350, 300。

为了建立商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最适合采用的数学模型是:A. 二次函数模型B. 线性函数模型C. 几何模型D. 对数函数模型6、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以下哪个函数模型最适合描述某城市人口随时间的变化?A、一次函数模型C、对数函数模型D、幂函数模型7、若一家工厂每天生产x件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为c元,售价为p元,每天的固定成本为f元,则该工厂的日利润y与x的关系式为:A)y = x(p - c) - fB)y = x(c - p) - fC)y = x(c - p) + fD)y = x(p - c) + f8、已知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每增加一个工时,产品的合格率增加2%,生产x个工时后,产品的合格率为y%,那么函数模型可以表示为:A、y = 2x + 1B、y = 2x² + 1C、y = x + 2D、y = 2x² + 2(x + 1)二、多选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以下哪些函数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A. 线性函数模型B. 二次函数模型C. 指数函数模型D. 对数函数模型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

数学建模题目及答案

数学建模题目及答案

09级数模试题1. 把四只脚的连线呈长方形的椅子往不平的地面上一放,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放不稳,然后稍微挪动几次,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放稳了。

试作合理的假设并建立数学模型说明这个现象。

(15分)解:对于此题,如果不用任何假设很难证明,结果很可能是否定的。

因此对这个问题我们假设 :(1)地面为连续曲面(2)长方形桌的四条腿长度相同(3)相对于地面的弯曲程度而言,方桌的腿是足够长的(4)方桌的腿只要有一点接触地面就算着地。

那么,总可以让桌子的三条腿是同时接触到地面。

现在,我们来证明:如果上述假设条件成立,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以长方桌的中心为坐标原点作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方桌的四条腿分别在A 、B 、C 、D 处,A 、B,C 、D的初始位置在与x 轴平行,再假设有一条在x 轴上的线ab,则ab 也与A 、B ,C 、D 平行。

当方桌绕中心0旋转时,对角线 ab 与x 轴的夹角记为θ。

容易看出,当四条腿尚未全部着地时,腿到地面的距离是不确定的。

为消除这一不确定性,令 ()f θ为A 、B 离地距离之和,()g θ为C 、D 离地距离之和,它们的值由θ唯一确定。

由假设(1),()f θ,()g θ均为θ的连续函数。

又由假设(3),三条腿总能同时着地, 故()f θ()g θ=0必成立(∀θ)。

不妨设(0)0f =,(0)0g >g (若(0)g 也为0,则初始时刻已四条腿着地,不必再旋转),于是问题归结为:已知()f θ,()g θ均为θ的连续函数,(0)0f =,(0)0g >且对任意θ有00()()0f g θθ=,求证存在某一0θ,使00()()0f g θθ=。

证明:当θ=π时,AB 与CD 互换位置,故()0f π>,()0g π=。

作()()()h f g θθθ=-,显然,()h θ也是θ的连续函数,(0)(0)(0)0h f g =-<而()()()0h f g πππ=->,由连续函数的取零值定理,存在0θ,00θπ<<,使得0()0h θ=,即00()()f g θθ=。

数学建模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数学建模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2.优点:中期预报比较准确;缺点:理论上很好,实用性不强;原因:预报时假设固有人口增长率以及最大人口容量为定值。实际上这两个参数很难确定,而且会随着社会发展情况变化而变化。
3.动态模型:描述对象特征随时间(空间)的演变过程,分析对象特征的变化规律,预报对象特征的未来性态,研究控制对象特征的手段;微分方程建模:模根据函数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函数,根据建模目的和问题分析作出简化假设,按照内在规律或用类比法建立微分方程。
4.按照你的观点应从那几个方面来建立传染病模型。
5.叙述Leslie人口模型的特点。并讨论稳定状况下种群的增长规律。
6.试比较连续形式的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和离散形式阻滞增长模型,并讨论离散形式阻滞增长模型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第二部分
1.优点:短期预报比较准确;缺点:不适合中长期预报;原因:预报时假设人口增长率为常数,没有考虑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制约作用。
(4)你能提出其他的方法吗。用你的方法分配上面的名额。
2.在超市购物时你注意到大包装商品比小包装商品便宜这种现象了吗。比如洁银牙膏50g装的每支1.50元,120g装的3.00元,二者单位重量的价格比是1.2:1。试用比例方法构造模型解释这个现象。
(1)分析商品价格C与商品重量w的关系。价格由生产成本、包装成本和其他成本等决定,这些成本中有的与重量w成正比,有的与表面积成正比,还有与w无关的因素。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博弈比较明确可以预测的结果有这样几种情况:
(1) ,此时本博弈的结果是乙在第一阶段不愿意借给对方,结束博弈,双方得益
(1,0),不管这时候b的值是多少;(2) ,此时博弈的结果仍然是乙在第一阶段选择不借,结束博弈,双方得益(1,0);(3) ,此时博弈的结果是乙在第一阶段选择借,甲在第二阶段选择不分,乙在第三阶段选择打,最后结果是双方得益

数学建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函数 $y = 2x^3 - 5x^2 + 3x - 7$,求导数函数 $y'$ 的值。

A) $6x^2 - 10x + 3$\B) $6x - 10x^2 + 3$\C) $6x - 10x + 3$\D) $6x^2 - 10x^2 + 3$答案:A2. 设矩形的长为 $x$,宽为 $y$,满足 $x^2 + y^2 = 25$。

当矩形的面积最大时,求矩形的长和宽。

A) 长为 4,宽为 3\B) 长为 5,宽为 3\C) 长为 4,宽为 2.5\D) 长为 5,宽为 2.5答案:A3. 一条直线过点 $A(1,2)$ 和点 $B(3,-1)$,与另一条直线 $2x + y - 4 = 0$ 平行。

求该直线的方程。

A) $2x - y + 3 = 0$\B) $2x - y - 3 = 0$\C) $-2x + y - 3 = 0$\D) $2x - y - 5 = 0$答案:B4. 已知函数 $y = e^x$,求 $y$ 的微分值。

A) $e^x$\B) $e^x + C$\C) $e^x - C$\D) $C \cdot e^x$答案:A5.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60 公里的速度行驶,途中经过两座相距 60 公里的城市。

假设两座城市间有一辆以每小时90 公里的速度行驶的列车,两车同时出发。

求两辆车首次相遇的时间。

A) 0.5 小时\B) 1 小时\C) 1.5 小时\D) 2 小时答案:A二、填空题6. 已知函数 $f(x) = \sin(x)$,求函数 $g(x) = f^{\prime}(x)$。

答案:$g(x) = \cos(x)$7. 若直线 $3x + ky = 2$ 与直线 $2x - y = 3$ 相垂直,则 $k$ 的值为\_\_\_。

答案:$k = 6$8. 设抛物线 $y = ax^2 - 3x + 2$ 的顶点为 $(2,1)$,则 $a$ 的值为\_\_\_。

数学建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 试卷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15分)1、一般情况下,建立数学模型要经过哪些步骤?(5分)答: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包括: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构成、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2、学习数学建模应注意培养哪几个能力?(5分)答:观察力、联想力、洞察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3、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有什么特点?(5分)答:(1)可处理非线性;(2)并行结构.;(3)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4)对数据的可容性大;(5)神经网络可以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实现。

二、模型求证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1、 某人早8:00从山下旅店出发,沿一条路径上山,下午5:00到达山顶并留宿.次日早8:00沿同一路径下山,下午5:00回到旅店.证明:这人必在2天中同一时刻经过路途中某一地点(15分) 证明:记出发时刻为t=a,到达目的时刻为t=b,从旅店到山顶的路程为s.设某人上山路径的运动方程为f(t), 下山运动方程为g(t),t 是一天内时刻变量,则f(t),g(t)在[a,b]是连续函数。

作辅助函数F(t)=f(t)-g(t),它也是连续的,则由f(a)=0,f(b)>0和g(a)>0,g(b)=0,可知F (a )<0, F(b)>0,由介值定理知存在t0属于(a,b)使F(t0)=0, 即f(t0)=g(t0) 。

2、三名商人各带一个随从乘船过河,一只小船只能容纳二人,由他们自己划行,随从们秘约,在河的任一岸,一旦随从的人数比商人多,就杀人越货,但是如何乘船渡河的大权掌握在商人们手中,商人们怎样才能安全渡河呢?(15分)解:模型构成记第k 次渡河前此岸的商人数为k x ,随从数为k y ,k=1,2,........,k x ,k y =0,1,2,3。

将二维向量k s =(k x ,k y )定义为状态。

安全渡河条件下的状态集合称为允许状态集合,记做S 。

数学建模试题(带答案)

数学建模试题(带答案)

数学建模试题(带答案)第一章4.在1.3节“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吗”的假设条件中,将四脚的连线呈正方形改为长方形,其余不变。

试构造模型并求解。

答:相邻两椅脚与地面距离之和分别定义为)()(a g a f 和。

f 和g 都是连续函数。

椅子在任何位置至少有三只脚着地,所以对于任意的a ,)()(a g a f 和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

不妨设0)0(,0)0(g >=f 。

当椅子旋转90°后,对角线互换,0π/2)(,0)π/2(>=g f 。

这样,改变椅子的位置使四只脚同时着地。

就归结为证明如下的数学命题:已知a a g a f 是和)()(的连续函数,对任意0)π/2()0(,0)()(,===⋅f g a g a f a 且,0)π/2(,0)0(>>g f 。

证明存在0a ,使0)()(00==a g a f证:令0)π/2(0)0(),()()(<>-=h h a g a f a h 和则, 由g f 和的连续性知h 也是连续函数。

根据连续函数的基本性质,必存在0a (0<0a <π/2)使0)(0=a h ,即0)()(00==a g a f 因为0)()(00=•a g a f ,所以0)()(00==a g a f8第二章7.10.用已知尺寸的矩形板材加工半径一定的圆盘,给出几种简便有效的排列方法,使加工出尽可能多的圆盘。

第三章5.根据最优定价模型 考虑成本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减少,则设kx q x q -=0)( (1)k 是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成本的降低 ,销售量x 与价格p 呈线性关系0,,>-=b a bp a x (2) 收入等于销售量乘以价格p :px x f =)( (3) 利润)()()(x q x f x r -= (4) 将(1)(2)(3)代入(4)求出ka q kbp pa bp x r --++-=02)(当k q b a ,,,0给定后容易求出使利润达到最大的定价*p 为bakb ka q p 2220*+--=6.根据最优定价模型 px x f =)( x 是销售量 p 是价格,成本q 随着时间增长,ββ,0t q q +=为增长率,0q 为边际成本(单位成本)。

《数学建模》练习题库及答案.doc

《数学建模》练习题库及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1.Table命令的使用格式;2.Solve命令的使用格式;3.Do命令的使用格式;4.Plot命令的使用格式;5.ListPlot命令的使用格式;6.Reduce命令的使用格式;7.Expand命令的使用格式;8.FindRoot命令的使用格式;9.Switch命令的使用格式;lO.ConstrainedMin命令的使用格式;11 .Factor命令的特点与几种使用格式。

12.Clear命令的特点与使用格式二、计算题1. 1959年8月4日是星期几,这一天与2001年12月4日之间共有多少天?2.求我国北京市的地理经纬度。

3.北美地区有几个国家?写出它们的名字。

4.求解递归关系式a” = 3% _2a”_2,ao =1,4 = 2。

5.求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Fibonacci[n]从n=l至【Jn = 50的值。

6.分别以0.1、0.01、0.001为误差上限,将J方化成近似分数。

7 .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与对应的特征向量:13•求解方程7% -和"—张+ 1X 14.求1+ 28+38+...+n 8的简洁表达式。

15.求Pell 方程.r 2 -234y 2 -1的最小正整数解。

16.将16进制的数字20转化为10进制的数字。

17.求下列矩阵的行列逆矩阵与转置矩‘1 2 3、A= 2 3 1、3 1 2,8.求多项式 f=( X1 + X2 +X3 + X4 + X5严中 Xi 3 x 23 X35 X42 X55 的系数。

9•求208素因子分解。

10. 用Lindo 求解下列整数线性规划问题。

max / = 20 兀 1 +10%兀1 +兀2 +兀3 = 30y, + y 2 + = 2020x l +10% = 30X 2 + 20y 2 = 25 x 3 + 15y 3s.tA 20兀i +10% <20*30 + 10*2030兀2+20y2 <30*30 + 20*20 25兀3+15儿 <25*30 + 15*20 x t , y j > 0,integers11. 求中国香港的地理经纬度。

数学模型考试题及答案

数学模型考试题及答案

数学模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线性方程的一般形式?A. ax + by = cB. ax^2 + by^2 = cC. ax^3 + by^3 = cD. ax + by + cz = d答案:A2. 矩阵的行列式表示为:A. det(A)B. rank(A)C. trace(A)D. transpose(A)答案:A3. 以下哪个函数是周期函数?A. f(x) = x^2B. f(x) = sin(x)C. f(x) = e^xD. f(x) = ln(x)答案:B二、填空题1. 微分方程 y'' + 2y' + y = 0 的通解是 y = ________。

答案:C1e^(-t) + C2te^(-t)2. 矩阵 A = [1 2; 3 4] 的逆矩阵是 ________。

答案:[-2 1; 1.5 -0.5]3. 函数 f(x) = x^3 - 3x 在区间 [0, 2] 上的极值点是 ________。

答案:1三、计算题1. 计算定积分∫ from 0 to π of sin(x) dx。

答案:22. 求解微分方程 y' + 2y = e^(-2x) 的通解。

答案:y = -1/2e^(-2x) + C*e^(2x)3. 证明函数 f(x) = x^2 在区间 (-∞, +∞) 上是凸函数。

答案:f''(x) = 2 > 0,因此 f(x) 在整个实数域上是凸函数。

四、证明题1. 证明函数 f(x) = x^3 在区间 (-∞, +∞) 上是严格递增的。

答案:f'(x) = 3x^2 ≥ 0 对所有x ∈ (-∞, +∞) 成立,且仅在 x = 0 时取等号。

因此,f(x) 在整个实数域上是严格递增的。

2. 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 n,n^2 - n 总是偶数。

答案:n^2 - n = n(n - 1)。

由于 n 和 n - 1 必定有一个是偶数,因此它们的乘积 n(n - 1) 必定是偶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级数模试题1. 把四只脚的连线呈长方形的椅子往不平的地面上一放,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放不稳,然后稍微挪动几次,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放稳了。

试作合理的假设并建立数学模型说明这个现象。

(15分) 解:对于此题,如果不用任何假设很难证明,结果很可能是否定的。

因此对这个问题我们假设 : (1)地面为连续曲面(2)长方形桌的四条腿长度相同(3)相对于地面的弯曲程度而言,方桌的腿是足够长的 (4)方桌的腿只要有一点接触地面就算着地。

那么,总可以让桌子的三条腿是同时接触到地面。

现在,我们来证明:如果上述假设条件成立,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以长方桌的中心为坐标原点作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方桌的四条腿分别在A 、B 、C 、D 处,A 、B,C 、D 的初始位置在与x 轴平行,再假设有一条在x 轴上的线ab,则ab 也与A 、B ,C 、D 平行。

当方桌绕中心0旋转时,对角线 ab 与x 轴的夹角记为θ。

容易看出,当四条腿尚未全部着地时,腿到地面的距离是不确定的。

为消除这一不确定性,令()f θ为A 、B 离地距离之和,()g θ为C 、D 离地距离之和,它们的值由θ唯一确定。

由假设(1),()f θ,()g θ均为θ的连续函数。

又由假设(3),三条腿总能同时着地, 故()f θ()g θ=0必成立(∀θ)。

不妨设(0)0f =,(0)0g >g (若(0)g 也为0,则初始时刻已四条腿着地,不必再旋转),于是问题归结为: 已知()f θ,()g θ均为θ的连续函数,(0)0f =,(0)0g >且对任意θ有00()()0f g θθ=,求证存在某一0θ,使00()()0f g θθ=。

证明:当θ=π时,AB 与CD 互换位置,故()0f π>,()0g π=。

作()()()h f g θθθ=-,显然,()h θ也是θ的连续函数,(0)(0)(0)0h f g =-<而()()()0h f g πππ=->,由连续函数的取零值定理,存在0θ,00θπ<<,使得0()0h θ=,即00()()f g θθ=。

又由于00()()0f g θθ=,故必有00()()0f g θθ==,证毕。

2.学校共1000名学生,235人住在A 宿舍,333人住在B 宿舍,432人住在C 宿舍。

学生 们要组织一个10人的委员会,试用合理的方法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

(15分)解:按各宿舍人数占总人数的比列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

设:A 宿舍的委员数为x 人,B 宿舍的委员数为y 人,C 宿舍的委员数为z 人。

计算出人数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最大的整数进1,其余取整数部分。

则x+y+z=10; x/10=235/1000;y/10=333/1000;z/10=432/1000;0x100y10,x,y,z为正整数;0z10解得:x=3y=3z=43.一饲养场每天投入5元资金用于饲料、设备、人力,估计可使一头80公斤重的生猪每天增加2公斤。

目前生猪出售的市场价格为每公斤8元,但是预测每天会降低0.1元,问该场应该什么时候出售这样的生猪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15分)解:设在第t天出售这样的生猪(初始重80公斤的猪)可以获得的利润为z元。

每头猪投入:5t元产出:(8-0.1t)(80+2t)元利润:Z = 5t +(8-0.1t)(80+2t)=-0.2 t^2 + 13t +640=-0.2(t^2-65t+4225/4)+3405/4当t=32或t=33时,Zmax=851.25(元)因此,应该在第32天过后卖出这样的生猪,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4. 一奶制品加工厂用牛奶生产A1,A2两种奶制品,1桶牛奶可以在设备甲上用12小时加工成3公斤A1,或者在设备乙上用8小时加工成4公斤A2。

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的A1,A2全部能售出,且每公斤A1获利24元,每公斤A2获利16元。

现在加工厂每天能得到50桶牛奶的供应,每天工人总的劳动时间为480小时,并且设备甲每天至多能加工100公斤A1,设备乙的加工能力没有限制。

(1)试为该厂制订一个生产计划,使每天获利最大。

(2)33元可买到1桶牛奶,买吗?(3)若买,每天最多买多少?(4)可聘用临时工人,付出的工资最多是每小时几元? (5)A1的获利增加到30元/公斤,应否改变生产计划?(15分)解:设:每天生产将x桶牛奶加工成A1,y桶牛奶加工成A2,所获得的收益为Z元。

加工每桶牛奶的信息表:(1)x+y<=5012x8y48003x100y0Z=24*3x + 16*4y=72x+64y解得,当 x=20,y=30时, Zmax=3360元则此时,生产生产计划为20桶牛奶生产A1,30桶牛奶生产A2。

(2)设:纯利润为W元。

W=Z-33*(x+y)=39x+31y=3360-33*50=1710(元)>0则,牛奶33元/桶可以买。

(3)若不限定牛奶的供应量,则其优化条件变为:12x8y48003x100y0W=39x+31y解得,当x=0,y=60时, Wmax=1860元则最多购买60桶牛奶。

(4) 若将全部的利润用来支付工人工资,设工资最高为n元。

n=Wmax/480=3.875(元)(5)若A1的获利为30元,则其优化条件不变。

Z1=90x+64y解得,当x=0,y=60时,Z1max=3840(元)因此,不必改变生产计划。

5. 在冷却过程中,物体的温度在任何时刻变化的速率大致正比于它的温度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这一结论称为牛顿冷却定律,该定律同样用于加热过程。

一个煮硬了的鸡蛋有98℃,将它放在18℃的水池里,5分钟后,鸡蛋的温度为38℃,假定没有感到水变热,问鸡蛋达到20℃,还需多长时间?(15分)解:题意没有感到水变热,即池水中水温不变。

设:鸡蛋的温度为T,温度变化率就是 dT/dt 其中t为时间,水的温度为T1,则鸡蛋与水温差为 T-T1 由题意有:T- T1=kdT/dt (其中k为比例常数) (1)方程(1)化为: dt=kdT/(T- T1)(2)对(2)两边同时积分之后并整理一下就得到:t=k*ln(T- T1)+C则 k*ln(98-18)+ C=05=k*ln(38-18)+ck5ln20ln80t1=k*ln(20-18)+c-[k*ln(38-18)+c]=8.3(min)所以,还需8.3(min)。

6. 报童每天清晨从报社购进报纸零售,晚上将没有卖完的报纸退回。

设每份报纸的购进价为,零售价为,退回价为,应该自然地假设。

这就是说,报童售出一份报纸赚,退回一份报纸赔。

报童如果每天购进的报纸太少,不够卖的,会少赚钱;如果购进太多,卖不完,将要赔钱。

请你为报童筹划一下,他应该如何确定每天购进报纸的数量,以获得最大的收入。

(15分)解:设:报纸具有时效性每份报纸进价b元,卖出价a元,卖不完退回份报纸c元。

设每日的订购量为n,如果订购的多了,报纸剩下会造成浪费,甚至陪钱。

订的少了,报纸不够卖,又会少赚钱。

为了获得最大效益,现在要确定最优订购量n。

n的意义。

n是每天购进报纸的数量,确定n一方面可以使报童长期以内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报社确定每日的印刷量,避免纸张浪费。

所以,笔者认为n的意义是双重的。

本题就是让我们根据a、b、c及r来确定每日进购数n。

基本假设1、假设报童现在要与报社签定一个长期的订购合同,所以要确定每日的订购量n。

2、假设报纸每日的需求量是r,但报童是一个初次涉足卖报行业的菜鸟,毫无经验,无法掌握需求量r的分布函数,只知道每份报纸的进价b、售价a及退回价c。

3、假设每日的定购量是n。

4、报童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多赚钱。

建立模型应该根据需求量r确定需求量n,而需求量r是随机的,所以这是一个风险决策问题。

而报童却因为自身的局限,无法掌握每日需求量的分布规律,已确定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但是要得到n值,我们可以从卖报纸的结果入手,结合r与n的量化关系,从实际出发最终确定n值。

由常识可以知道卖报纸只有赚钱、不赚钱不赔钱、赔钱会有三种结果。

现在用简单的数学式表示这三种结果。

1、赚钱。

赚钱又可分为两种情况:①r>n,则最终收益为(a-b)n (1)②r<n,则最终收益为(a-b)r-(b-c)(n-r)>0整理得:r/n>(b-c)/(a-c) (2)2、由(2)式容易得出不赚钱不赔钱。

r/n=(b-c)/(a-c) (3)3、赔钱。

r/n<(b-c)/(a-c) (4)模型的求解首先由(1)式可以看出n与最终的收益呈正相关。

收益越多,n的取值越大。

但同时订购量n又由需求量r约束,不可能无限的增大。

所以求n问题就转化成研究r与n的之间的约束关系。

然后分析(3)、(4)两式。

因为(3)、(4)分别代表不赚钱不赔钱及赔钱两种情况,而我们确定n值是为了获得最大收益,所以可以预见由(3)、(4)两式确立出的n值不是我们需要的结果,所以在这里可以排除,不予以讨论。

最后重点分析(2)式。

显然式中r表需求量,n表订购量,(b-c)表示退回一份儿报纸赔的钱。

因为(a-c)无法表示一个显而易见的意义,所以现在把它放入不等式中做研究。

由a>b>c,可得a-c>a-b,而(a-b)恰好是卖一份报纸赚得的钱。

然后采用放缩法,把(2)式中的(a-c)换成(a-b),得到r/n<(b-c)/(a-b) (5)不等式依然成立。

由(5)式再结合(1)式可知收益与n正相关,所以要想使订购数n的份数越多,报童每份报纸赔钱(b-c)与赚钱(a-b)的比值就应越小。

当报社与报童签订的合同使报童每份报纸赔钱与赚钱之比越小,订购数就应越多。

7. 谈谈你对数学建模的认识,你认为数学建模过程中哪些步骤是关键的。

(10分)简单地说:数学模型就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表述。

具体一点说: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为某种目的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

更确切地说:数学模型就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标,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结构可以是数学公式,算法、表格、图示等。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见数学建模过程流程图)。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数学建模的几个过程1 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

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2 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