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种质资源
植物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02
植物资源在环境保护中 作用
改善空气质量
01
02
03
吸收大气污染物
植物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净 化空气。
释放氧气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 放氧气,提高空气中氧含 量,改善空气质量。
创新植物资源利用技术
改进植物提取分离技术
研发高效、环保的植物提取分离技术,提高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 产品附加值。
加强植物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植物资源的多层次、多途径利用,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推广植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研究植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促进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 持续发展。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
分类
根据植物资源的用途和特点,可将其 分为药用植物资源、食用植物资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防护和改造环境的 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等。
植物资源特点与价值
特点
植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可再生性、地域性、可更新性等特点 。
价值
植物资源在医药、食品、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 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具有特殊功能的植物资源
积极寻找和开发具有药用、食用、工业用等特殊功能的植物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 求。
加强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针对濒危植物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同时研究其潜在利用价值,实现保护与利 用的良性循环。
拓展植物资源的应用领域
探索植物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植物资源利用向更高层次 发展。
浅谈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

2015年2月防 护 林 科 技F e b .,2015第2期(总137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2(S u m N o .137)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2-0055-02收稿日期:2014-11-26作者简介:王臣(1963-),男,辽宁建平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业科研工作.浅谈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王臣(哈尔滨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9)摘 要 林木种质资源作为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它在生物多样性㊁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林木育种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㊂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与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与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经济利益不可分割㊂只有做好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才能够为优质㊁多样化的木材和林产品的生产提供保障,从而真正实现国家林业战略目标和发展大局㊂文章主要分析了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㊂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 759.9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5.02.023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大工程㊂近年来,国家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视㊂在世界著名刊物‘时代周刊“上曾经有预言指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是生物经济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生物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国家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㊂如果从国家的高度来说,种质资源拥有量越多,在未来的发展中则会占据更大的优势㊂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具有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㊂要想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研究㊂1 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全球植物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人为活动以及全球地理和气候变化的剧烈影响所致㊂在全球植物结构调查中,中国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因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担负着沉重的责任㊂当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植物多样性保护就更加受到全球的关注㊂现在经常采用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手段主要有2种:一种是就地保护,其中包括有生物多样性走廊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另一种是迁地保护,主要包括建立植物园㊁种质库等㊂其中前者是最为理想的保护方法,后者则是对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只有在前者不适用的情况下才会被作为唯一的方法[1]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始终是围绕遗传多样性展开的,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的保存㊁评价和利用3个方面㊂从现阶段全球环境生物多样性发展来看,面临着森林面积缩减㊁森林适应性下降㊁森林功能衰退㊁濒危物种加速消失等严重问题㊂我国环境发展和生态灾难的治理也与林木种质资源形成了更加密切的联系㊂林木遗传多样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和改善,将在未来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㊁更久的危害㊂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建设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要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㊂由此可见,国家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全面实施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深层次上的保护策略,对我国珍贵㊁稀有㊁濒危以及特有树种种质资源开展保护和抢救㊂2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 没有充分认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由于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社会民众并不重视这项工作,并且缺乏积极性,保护意识普遍薄弱,难以为林木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可靠的保障㊂2.2 珍稀林木种质资源濒危对于珍贵的林木种质资源要对其进行重点的保护和繁育,但是从现阶段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现状来看,珍稀林木种质资源濒危,具体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珍贵阔叶树种在不断减少㊂从当前我国珍贵阔叶树种种质资源数量来看,处于不断减少的趋势,甚至有些种类已经濒临灭绝,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珍贵树种的人工造林数量太少,加之人类在对林木的取用中存在乱砍滥伐的现象,其中珍贵阔叶树种也遭到了掠夺式的乱砍滥伐,再加上对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的改造利用,从而破坏了森林资源的平衡[2]㊂二是,优良的针叶树种种质资源越来越少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从而使林木的砍伐数量大增,大量针叶树种用材林也被采伐利用,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珍贵树种,最终导致优良种质资源丧失㊂这种问题的出现与生产方式落后㊁环境恶化,未制定有效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长期规划及其发展计划,森林大量砍伐和不合理利用,以及缺乏完善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法律㊁法规等因素有关㊂3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分析3.1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宣传以及相关管理首先,要通过多种宣传工具,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作用和保护的意义进行大力宣传,促进广大林业工作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责任感和紧迫感的提高,同时帮助广大公民树立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意识,从而在资源的利用中能够更加科学[3]㊂其次,要从行政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来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管理㊂各级领导要积极组织成立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小组开展普查工作,对本辖区内的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㊁数量㊁分布以及濒危状况进行调查,并制订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树种名录,明确重点保护的林木品种,建立档案,对资源的消长动态进行有效的掌控㊂然后,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对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进行科学化规范㊂保护和利用是林木种质资源的2个重要工作,保护是手段,而利用则是目的,合理的利用能够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4]㊂我们要根据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的规律,对不同的植物资源及其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并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安全预警机制,以确保每一种种质资源群体的可持续发展㊂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植物的非法采集㊁掠夺以及贸易等进行禁止,并通过引进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来加强国内的种质资源保护,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㊁设备和成果,以促进我国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的提高㊂3.2积极寻找新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方法除了传统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种子保存的方式㊂种子保护是迁地保护措施中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种子的超低温冷冻方式来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㊂这种方式与就地保护和其他迁地保护方法相比,资金投入比较少,保存时间比较长,并且保存的效率高,因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㊂通过种子保护,不仅能够为成千上万个物种提供有效保存,同时还可以通过种子库的建立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减缓物种的灭绝[5]㊂不过鉴于现阶段大部分林木种质的贮藏特性都还不明确,因此种子保护还不能得到广泛的实施㊂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种质种子保存优化技术的研究,对于那些存在于脆弱生态环境下难以实施保护的种质资源,可根据种子的贮藏特性,选择最为适合的保存方法㊁保存温度以及保存周期,从而实现对种质资源的长期㊁安全保存,以保证保护行动的持续性㊂4结语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言,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还可以成为国家生态竞争的重要手段㊂因此这不仅是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㊂在今后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我们要以保护为出发点,树立科学的利用促进保护工作的观念,并正确行使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制管理权利,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科学化㊁规范化管理,从而最终实现其可持续发展㊂参考文献:[1]郑殿升,杨庆文,刘旭,等.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4):497-500,506[2]王红梅,王乾宇.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与构想[J].防护林科技,2014(2):69-70[3]赵罕,宗亦臣,郑勇奇,等.中国林木遗传资源保护现状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14(5):80-85[4]王玉玲,解孝满,韩彪,等.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护中的问题与思考[J].山东林业科技,2013,43(3):107-109[5]王红梅.构建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新平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3-8565防护林科技2015年。
植物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植物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植物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手段,对植物进行基因的工程改造和调控,以达到改良植物种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性、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等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植物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植物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一、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农作物中,使其具备特定的性状或功能。
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案例非常广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转基因抗虫作物和转基因抗草作物。
1. 转基因抗虫作物转基因抗虫作物是指通过导入特定的抗虫基因,使农作物对虫害的抵抗能力得到加强。
例如,转Bt基因的棉花能够产生一种叫做Bt毒素的蛋白质,可以有效地抑制棉铃虫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转基因抗草作物转基因抗草作物是指通过导入特定的抗草基因,使农作物对杂草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例如,转基因抗草稻具有对除草剂耐受的特点,可以在除草剂处理下存活和生长,减少了对田间除草工作的依赖,提高了农田的管理效益。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将植物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通过调节培养条件,使其生长和发育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繁殖、育种和种质保护等方面。
1. 离体培养繁殖离体培养繁殖是指将植物的茎段、叶片等组织切割下来,通过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激素和营养物质,使其在无土环境下生根、分化、生长为完整的植株。
这种繁殖方式可以快速大量繁殖优质无性状的植株,提高繁殖效率和繁殖材料的遗传稳定性。
2. 植物遗传转化植物遗传转化是指向植物细胞导入外源DNA片段,通过细胞再生和选择筛选培养出转基因植株。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对植物的基因工程改造。
例如,通过介导基因组整合位点,将抗病、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转基因植株。
植物资源

鱼 藤
当归,能补血调经、活血 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 体、延年益寿 。
红 花
• 工业用植物资源
1.木材资源。松树,杉树,红木等。 2.纤维资源。主要利用禾本科、鸢尾科、香蒲科、龙舌兰科、棕榈科等 单子叶植物的杆叶及榆、桑、荨麻、锦葵、木棉、罗布麻等的根、茎、 皮部或果实的棉毛,用以纺织、造纸、编制等。 3.芳香油资源。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香精的主要原料,中国种子植 物中约有60 余科含有芳香油植物。木姜子、樟树、枫茅、香草、依 兰香、金合欢、安息香等都是中国目前用于生产的香料植物。 4.植物胶资源。包括富含橡胶、硬胶、树脂、水溶性聚糖胶等的植物。 5.工业用油脂资源。油桐、漆树、乌桕、风吹楠属植物等。 6.工业用植物性染料。如桑色素、苏木精、红木靛叶、姜黄等。
• 9.加强海洋药物和食品的开发研究。海洋有“ 第 二粮库”之称, 海藻年产量为小麦产量的倍, 水面 的海藻经加工后可获蛋白质, 相当耐的大豆。辽宁 省有种海藻, 已生产多种褐藻系列产品, 如治心脑 血管病和癌症等药物、多种试剂、保健食品、化 妆品等。 • 10.加强科普、宣传与教育工作。采用各种宣传教 育形式, 使广大人民与学生重视和喜爱生物科学, 掌握人类依存的粮食、植物资源利用、保护及生 态平衡的动态,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推动生物 学科的发展。
讨论一下: 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来解决我国资源利用 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高我国植物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案
1.加强信息资源的工作。信息是工作的命脉, 建 议编制中国植物资源数据库。这对广泛开展植 物资源利用, 多学科基础研究, 向社会提供咨询 和预报等具有战略意义。 2.加强大宗植物和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如 用脱脂大豆等制成蚕饲料,豆渣制食品包装纸, 花生壳提取木犀草素作治气管炎药等。
万佛山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初探

万佛山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初探万佛山森林公园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是一座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森林公园,面积达到1300多亩,其中有400多亩的梧桐树、1500多亩的松柏、近千亩的竹林。
万佛山森林公园的植被类型多样,自然环境优美,是一处林相多样、生态丰富的风景胜地。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开展了林相改造初探工作。
一、林相改造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自然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植被面临着破碎化、减少化、贫化、老化等趋势,导致了植被生态系统的功能下降。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需要进行植被的恢复和改造,有效提升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平衡。
万佛山森林公园作为温州市的一处重要自然风景区,为了进一步提升其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林相管理和保护,保护植被的多样性,有必要进行林相改造的初步探索。
1. 种植优良乡土树种在进行林相改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选取并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乡土树种,进行优良树种的种植。
在万佛山森林公园的林相改造中,选择当地适宜生长的乡土树种,如椴树、栎树、榉树等进行种植,以增加公园内的植被多样性,提升景观品质。
2. 调整梧桐树的密度因梧桐树的种植密度过高,造成了植被的单一性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在林相改造中,需要对梧桐树的种植密度进行调整,适当稀疏梧桐树的分布,以增加梧桐树之间的间隔,减少树冠之间的相互竞争,提升梧桐树的生长环境。
3. 建设苗圃和引种园在进行林相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建设苗圃和引种园,培育和繁育当地优良乡土树种,以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通过引种园的建设,可以收集、保存并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乡土树种的利用率,促进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建设。
4. 林地修复和整治在林相改造的过程中,需对林地进行修复和整治,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为乡土树种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5. 生态观赏功能区建设在林相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建设生态观赏功能区,以提高公园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品质。
冬虫夏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

一、简介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补肾益精、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
然而, 由于采集和消耗过大,冬虫夏草的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冬虫夏草种质资源保护1. 野生资源的保护在野生冬虫夏草的分布地区,应加强对其生境的保护和恢复,严格管控野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加强对野生冬虫夏草的监测和调查。
2. 人工种植通过种植冬虫夏草来减轻对野生资源的依赖,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研究人工种植技术,推广种植模式,提高人工种植冬虫夏草的产量和质量。
三、冬虫夏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1. 加强研究与开发加强对冬虫夏草药理、化学成分以及人工培育等方面的研究,拓展冬虫夏草的应用领域。
开发新的冬虫夏草制品,如冬虫夏草口服液、药膏、保健品等,满足市场需求。
2. 促进冬虫夏草产业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冬虫夏草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冬虫夏草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四、冬虫夏草国际合作1. 加强国际交流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促进我国冬虫夏草产业的发展。
开展与其他国家在冬虫夏草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合作项目,共同推动冬虫夏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国际市场拓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广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提升冬虫夏草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地位。
同时加强冬虫夏草产品的出口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五、冬虫夏草产业可持续发展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保护意义和发展前景,引导公众树立保护和合理利用冬虫夏草的意识。
2. 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冬虫夏草资源的监管与保护政策,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
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冬虫夏草产业,推动冬虫夏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药材中的珍品,保护好冬虫夏草的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冬虫夏草产业发展,更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实现冬虫夏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种质资源相关知识点总结

种质资源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之为生物资源的核心。
种质资源既包括野生的天然生物资源,也包括人工繁育培育的农作物、果树、蔬菜及树种等。
种质资源的定义有多种,广义上种质资源泛指与生物体有关的一切遗传物质,狭义上指能用于植物育种和植物遗传改良的全部生物遗传物质。
二、种质资源的分类与特点1. 分类(1)按来源不同,种质资源可分为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品种种质资源、地理种质资源等。
(2)按形态和功能不同,种质资源可分为种子、嫩枝、幼苗、花药、花粉、受精卵、幼胚、胚乳、根、茎、叶、果实等。
2. 特点(1)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涵盖了各种生物的遗传成分,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适应性广泛:不同的种质资源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态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生态可塑性。
(3)耐性抗病:一些野生种质资源中富含耐病性、耐逆性等重要的抗性基因。
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保护和管理好种质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建立健全的种质资源库:建立全国性或地区性的种质资源库,对各种生物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鉴定。
2. 加强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禁止乱砍滥伐,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
3. 建立生物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生物资源管理制度,确保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 推动生物资源现状调查:加强对各类生物资源现状的调查工作,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种质资源的利用种质资源的利用是充分发挥生物资源的潜在优势,促进农业生产、改良品种、改良品质的必然要求。
种质资源的利用涉及到植物遗传资源、动物遗传资源、微生物遗传资源以及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资源等。
生物资源的利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新品种选育:利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选育具有抗逆性、高产性和抗病性的新品种。
植物组织培养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植物组织培养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的种质资源日益减少。
而作为基础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植物自身的生命形式,同时也涵盖了植物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为了保护和发扬生态文明的基础,同时利用这些植物的种质资源,探究植物的科学本质,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
在此,本文将探究植物组织培养在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在空气污染、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等多方面的压力下,许多植物种质资源面临严峻的威胁。
这也是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运而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特定培养条件生长、分化和再生的过程。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将已经消失或快要消失的植物进行培养,并成功地进行保护和保存。
这种新的生物技术可以将植物的基因保存到冰箱中,以保证其能够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被复活和利用。
同时,植物是我们生活的重要资源。
我们可以从中提取药物、食品、化妆品等,并利用这些植物为我们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的帮助。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使得我们将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并探究这些成分的作用方式和机理。
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生物活性物质,并制作高效的药物。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用来改良和选育植物,以进一步提高植物的生产力、产量和可持续性。
二、植物组织培养子技术随着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一些相关的子技术也逐渐涌现出来。
例如愈伤组织培养、单细胞培养、小麦离体培养等。
虽然这些子技术的实施方法和条件略有不同,但是其根本的作用是类似的。
1.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是植物受到机械、物理或生物性损伤后产生的增生性细胞。
利用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加速植物的发育和增长,使得植物生长得更加健康。
2.单细胞培养单细胞培养是指将一个具有分化潜力的细胞通过培养条件生长、分化和再生的过程。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新的植物材料。
3.离体培养离体培养是指将植物的某一器官或部分体,如茎、叶和根,分离出来以进行单独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水植物
吸收氯化物、 芦 苇——吸收氯化物、有机氨、磷 吸收氯化物 有机氨、 酸盐、氨等有毒物。 酸盐、氨等有毒物。 凤眼莲——吸收Zn 凤眼莲——吸收Zn 吸收 浮萍、菹草、金鱼藻 吸收Zn 浮萍、菹草、金鱼藻——吸收Zn、 吸收Zn、 Hg。 砷、Hg。
凤眼莲
又名水戎芦 雨久花科
菹草
净化大气
黄杨
女贞
概念: 概念: 某些植物对有害气体十分敏感, 某些植物对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人未 感觉到时,它们已能表现出受害症状, 感觉到时,它们已能表现出受害症状,这些 敏感植物,称监测植物。 敏感植物,称监测植物。 来监测预报大气污染程度,是很有效的。 来监测预报大气污染程度,是很有效的。
净化植物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植物能够吸收有毒物质,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植物能够吸收有毒物质,并能 顽强生活,起到净化环境, 顽强生活,起到净化环境,防止或减少污染的作 这些植物被称为净化植物。 用,这些植物被称为净化植物。植物的净化作用 可分为大气净化、水域净化两个主要方面。 可分为大气净化、水域净化两个主要方面。 净水植物 净化大气
龙胆类
龙胆科,与杜鹃、 龙胆科,与杜鹃、报春花合称中国三大高 山名花,我国有200多种,龙胆类的花几 多种, 山名花,我国有 多种 乎没有引入庭园观赏。 乎没有引入庭园观赏。 EX:高山龙胆 草原龙胆
乌头类、翠雀类 毛茛科 EX:草乌
铁线莲 翠雀
防治绿化植物
在环境保护方面,植物起着积极的作用, 如净化作用、监测作用,我们把这类植物 统称为防污化植物。 1.净化植物 2.监测植物
防治绿化植物
在环境保护方面,植物起着积极的作用, 如净化作用、监测作用,我们把这类植物 统称为防污化植物。 1.净化植物 2.监测植物
净化植物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植物能够吸收有毒物质,并 能顽强生活,起到净化环境,防止或减少污染 的作用,这些植物被称为净化植物。植物的净 化作用可分为大气净化、水域净化两个主要方 面。(1)净水植物 (2)净化大气
监测植物
紫花苜蓿、 对SO2敏感 SO2敏感——紫花苜蓿、芝麻、向日葵、 敏感 紫花苜蓿 芝麻、向日葵、 地衣等 HF敏感 敏感——唐菖蒲、杏、郁金香、雪 唐菖蒲、 郁金香、 对HF敏感 唐菖蒲 松等 Cl2敏感 敏感——萝卜、白菜、桃、波斯菊 萝卜、 对Cl2敏感 萝卜 白菜、 对氮氧化物敏感——烟草、蕃茄 烟草、 对氮氧化物敏感 烟草 矮牵牛、 对O3敏感 O3敏感——矮牵牛、烟草、燕麦 敏感 矮牵牛 烟草、
紫花苜蓿
地衣
叶状地衣
唐菖蒲
波斯菊
烟草
燕麦
其他
吸收SO2 合欢、 吸收SO2——合欢、糖胶树、紫穗 SO2 合欢 糖胶树、 侧柏、枸树、樟树、 槐、侧柏、枸树、樟树、山楂 吸收氯气——糠胶树、菠萝蜜、枸 糠胶树、菠萝蜜、 吸收氯气 糠胶树 山茶、 树、山茶、美人蕉 吸收氟——山茶、美人蕉、樟树、 山茶、美人蕉、樟树、 吸收氟 山茶 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女贞
蝴蝶兰 春兰 大红蕙兰
报春花类
仅次于杜鹃的著名高山花卉, 仅次于杜鹃的著名高山花卉,是报 春花科,报春花属及独花报春花属植物, 春花科,报春花属及独花报春花属植物, 全世界500种,我国有 全世界 种 我国有390种。 种 EX:报春花 狼尾花 多花报春,西洋樱草
百合类
百合科各地均有,我国种类也很多, 百合科各地均有,我国种类也很多, 仅云南可供观花的约40多种 多种。 仅云南可供观花的约 多种。 EX:萱草郁金香 郁金香
四、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
观赏植物
概念 指供人类观赏的一种植物。从广义上讲, 指供人类观赏的一种植物。从广义上讲, 指具有观赏价值一些野生和人工栽植的植物, 指具有观赏价值一些野生和人工栽植的植物, 包括园林植物、花卉植物、绿色植物等。 包括园林植物、花卉植物、绿色植物等。 我国素有“花园之母”的美称,野生资 我国素有“花园之母”的美称, 源非常丰富。世界花卉市场销售: 源非常丰富。世界花卉市场销售:100亿美 亿美 亿美元/年 西班牙、 元/年,美国消耗 亿美元 年;西班牙、瑞 年 美国消耗20亿美元 法国、英国消耗50, 亿美元 亿美元/年 士、法国、英国消耗 ,60亿美元 年;荷 兰是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年出口达11亿 兰是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年出口达 亿 美元/年; 美元 年
我国野生资源种类
(1)杜鹃类 ) (2)木兰类 ) (3)兰花类 ) (4)报春花类 ) (5)百合类 百合类 (6)龙胆类 龙胆类
杜鹃类 “杜鹃花的王国”,云南有250种, 杜鹃花的王国” 云南有 种 四川有144种,西藏有 四川有 种 西藏有177种,贵州有 种 贵州有80 余年. 余年 EX:照山白 和蔼杜鹃
木兰类 全世界15属 全世界 属、240种,我国产 属,130多 种 我国产11属 多 云南、 种,云南、两广是木兰科植物的现代分布 中心,而我们常见仅几种。 中心,而我们常见仅几种。
兰花类 兰花素有“王之香”的美称, 兰花素有“王之香”的美称,世界上 有兰花协会,就资源而言, 有兰花协会,就资源而言,我兰科植物有 166属、1019种,南、北均有,以云南、 北均有,以云南、 属 种 台湾、海南最盛。云南产兰属就有33种 台湾、海南最盛。云南产兰属就有 种, 而一般也仅见极少的种。 而一般也仅见极少的种。 EX:彩云兜兰 长瓣兜兰 美花兜兰 杏黄兜兰 紫纹兜兰 紫纹兜兰.
净水植物
芦苇:吸收氯化物、有机氨、磷酸盐、氨 等有毒物。 凤眼莲:又名水戎芦(雨久花科)、吸收 Zn 浮萍菹草、金鱼藻:吸收Zn、砷、Hg。
净化大气
吸收SO2:合欢、糖胶树、紫穗槐、侧柏、 枸树、樟树、山楂 吸收氯气:糠胶树、菠萝蜜、枸树、山茶、 美人蕉 吸收氟:山茶、美人蕉、樟树、大叶黄杨、 女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