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002材料指标(1)
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构件编号: B-1二、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三、计算参数1.几何参数:计算底面积分布形状: 四边矩形局部受压区长度: a=300mm局部受压区宽度: b=300mm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 Aln=Al2.材料信息: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c=14.3N/mm2间接钢筋种类: HPB235 fy=210N/mm2间接钢筋间距: s=50mm3.配筋信息:焊接网片长度: L1=500mm方格网沿L1方向的钢筋根数: n1=8方格网沿L1方向的单根直径: d1=8mm As1=50.3mm2 焊接网片长度: L2=500mm方格网沿L2方向的钢筋根数: n2=8方格网沿L2方向的单根直径: d2=8mm As2=50.3mm2 4.荷载信息:局部压力设计值: Fl=2000.000kN5.设计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四、计算过程1.计算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Al=a*b=300*300=90000mm2Ab=(a+2b)*3b=(300+2*300)*3*300=810000mm2Aln=Al=90000mm22.计算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βl=sqrt(Ab/Al)=Sqrt(810000/90000)=3.0003.验算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7.8.1-1】1.35*βc*βl*fc*Aln=1.35*1.0*3.000*14.3*90000/1000=5212.350kNγo*Fl=1.0*2000.000=2000.000kN≤1.35*βc*βl*fc*Aln=5212.3 50kN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符合规范要求4.计算间接钢筋体积配筋率Acor=(L1-sqrt(4*As2/π))*(L2-sqrt(4*As1/π))=(500-sqrt(4*50.3/π))*(500-sqrt(4*50.3/π))=242064mm2ρv=(n1*As1*L1+n2*As2*L2)/(Acor*s)=(8*50.3*500+8*50.3*5 00)/(242064*50)%=0.032%5.计算配置间接钢筋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βcor=sqrt(Acor/Al)=sqrt(250000/90000)=1.6676.验算局部受压承载力【7.8.3-1】0.9*(βc*βl*fc+2*α*ρv*βcor*fy)*Aln=0.9*(1.0*3.000*14.3+2*1.00*0.032%*1.667*210)*90000/100 0=5298.934kNγo*Fl=1.0*2000.000=2000.000kN≤0.9*(βc*βl*fc+2*α*ρv*βc or*fy)*Aln=5298.934kN 局部受压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规范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标

算结果符合更好。但是并不适用于受力全过程的
非线性分析。
2019/1/21 27
等效矩形应力图及其参数
• 现以偏心受压构件()为例说明等效矩形应力图的等效条 件和参数值的确定。 • 规范假定:截面应变保持平面,不考虑混凝土受拉作用。
(a)应变分布
2019/1/21
(b)压应力分布 图B-3
关于表A-1中数据的说明
• 我国规范规定:对用于结构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应按试件混 凝土的强度加以修正,取修正系数为0.88。 • 令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为:
f cm fck c1 f cu,m fcu,k
• 对于普通混凝土(≤C50),取c1=0.76; • 对于高强混凝土C80 取c1=0.82; • 介于C50~C80之间按线性插值。
• 如果强度值取为34.42-1.645×4.67=26.74N/mm2时,就可
保证95%试件的强度超过此值,或称强度保证率为95%。 • 应用上述统计特征值,规范规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k即为在28天龄期用标准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 的抗压强度为:
2019/1/21
fcu,k (1 1.645 ) fcu,m
2019/1/21
16
应用说明
• 规范附录C为新增内容,专门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 析和二维、三维结构的承载能力验算。 • 附录C明确指出,上述公式的适用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
级C15~C80,质量密度(2200-2400)kg/m3,正常温
度、湿度环境和加载速度等。当结构或构件的受力状态或 环境条件不符合此要求时,例如混凝土受有横向和纵向应
• 则曲线方程可改写为: • x≤1 • 1<x<cu/0 y=1-(1-x)n y≡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 总则1.0.1为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1.0.3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1.2素混凝土结构plain concrete structure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2.1.3钢筋混凝土结构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2.1.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2.1.5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re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并通过粘结力传递而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6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在结构上锚固而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7现浇混凝土结构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1.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基本设计和规定 1.1. 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2..1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1.1.3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ƒck 、ƒtk 应按表4.1.3采用。
表4.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 2)c t 表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 2)于300mm ,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 2.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1.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ƒyk 表示。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ƒptk 表示。
普通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2-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2-2采用。
各种直径钢筋、钢绞线和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按附录B 采用。
表4.2.2-1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 2)2 当采用直径大于40mm 的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表4.2.2-2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mm 2)钢绞线》GB/T5224中的公称直径Dg,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直径d均指公称直径;2 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d为4~9mm,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d为4~8mm。
4.2.3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y应按表4.2.3-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py 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py应按表4.2.3-2采用。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002材料指标(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施工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必读条文与理解应用注意事项2002·12·28 上海《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施工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必读条文与理解应用注意事项前言我国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经历4年半的修订,已由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02月20日联合发布,自2002年04月01日起施行。
一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较原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1989改动的主要内容有:1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1)增加了有关耐久性的规定;(2)提高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并调整了设计参数(3)规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热轧带肋HRB400(III)级钢筋为主导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强低松弛钢丝和钢绞线为主导钢筋、各种冷加工钢筋(冷拉、冷拔、冷轧、冷扭)不再列入规范而交由行业规程管理。
(4)增加了混凝土结构分析的有关内容2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1)预应力构件的计算要求(2)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3)受压构件设计方法的改进(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5)其他承载力计算3 基本构造要求及构件规定(1)伸缩缝和保护层厚度(2)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3)钢筋的最小配筋率(4)钢筋延伸长度的确定(5)板、梁、墙中的裂缝控制措施(6)框架节点设计方法的完善(7)深受弯构件的设计4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1)提高了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安全储备(2)调整了轴压比限值及抗震构造措施二针对许多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系统研习设计规范的实际,编撰了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必读条文与相关资讯”。
期望本文在帮助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学习理解和运用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方面有所帮助,正是编者所企盼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方案》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基本设计和规定1.1.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2..1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1.1.3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ƒck、ƒtk应按表表4.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c t表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2.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1.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ƒyk表示。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ƒptk表示。
普通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各种直径钢筋、钢绞线和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按附录B采用。
表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2 当采用直径大于40mm的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表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称直径Dg,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直径d均指公称直径;2 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d为4~9mm,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d为4~8mm。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p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ƒ′py应按表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
表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300 N/mm2取用。
表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除应根据使用条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抗裂、裂缝宽度和应力验算外,尚应按具体情况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其设计值在本规范有关章节计算公式中给出。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不利时应取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九章~第十一章主讲:白绍良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主要起草人国际混凝土学会(fib)抗震设计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混凝土》、《抗震》、《高规》协调组成员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咨询委员会委员9. 构造规定10.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11.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有关的主要修订特点一、在综合国力有所提高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结构质量,从安全性角度调整了涉及各本结构规范的一系列偏弱、偏紧的规定,使结构设计可靠度水准与修订前相比适度提高。
二、为了提高结构质量和投资效益,使建筑物在更长时间内保有其使用价值,减小维修费用,提高了对结构耐久性的重视,并给出了一系列基本要求。
三、根据我国主导结构形式的变化和发展,提高了对结构整体设计思路、设计措施以及各类构造措施的重视,并给出了相应建议和规定。
四、反映了近年来已经逐步成熟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设计方法。
9.1伸缩缝本节实质性内容是尽可能减少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结构开裂。
越向远端,结构构件(主要是竖向构件)中的弯矩、剪力越大;越向中间,水平构件(楼、屋盖)中的拉力或压力越大。
混凝土收缩与温度降低有类似效果。
•收缩内力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初期;•温度内力主要发生在使用阶段(每年周期性,每天周期性);•原规范伸缩缝间距主要着眼于控制温度内力,也可以起控制正常收缩内力的作用。
多年工程经验证明, 控制效果良好。
•近年来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水泥标号提高或用量增大,早强(后期强度增长明显减小)、高发热量、高收缩。
构件混凝土体量增大,周边约束增强,进一步加大收缩内力。
•若采取措施(材料、施工)降低收缩内力到正常水平,原规范规定仍可用。
故表9.1.1保持原规范规定未变,但注意已将“可”改为“宜”。
•局部条文变动:1、增加了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伸缩缝间距规定(短肢剪力墙—核心筒?);2、增加了外露结构伸缩缝间距的规定;3、强调了有必要减小伸缩缝间距的情况。
《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强制性条文内容提要

4.2.钢筋
4.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
6
4.2.3.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设计值
7
8.
构造规定
8.5.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8.5.1.钢筋砼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8
10.预应力砼结构构件
10.1一般规定
10.1.1预应力砼构件,尚应验算施工阶段
9
11.
砼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11.1.一般规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强制性条文(共14条)
序号
章
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条款内容
1
3.基本设计规定
3.1.一般规定
3.1.7.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
2
3.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3.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3
4.
材料
4.1.混凝土
4.1.3.砼的轴心抗压和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4
4.1.4.砼的轴心抗压和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11.1.3.砼结构的抗震等级
(同《抗规》6.1.2条)
10
11.2.材料
11.2.3.框架纵向受力钢筋的要求
(同《抗规》3.9.2.2.2)条)
11
11.3.框架梁
11.3.1.梁端砼受压区高度要求
(同《抗规》6.3.3.1条)
12
11.3.6.框架梁的钢筋配置要求
13
11.4.框架柱和框支柱
11.4.12.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要求
14
11.7.剪力墙及连梁
11.7.14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002材料指标(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施工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必读条文与理解应用注意事项
2002·12·28 上海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施工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必读条文与理解应用注意事项
前言
我国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经历4年半的修订,已由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02月20日联合发布,自2002年04月01日起施行。
一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较原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1989改动的主要内容有:
1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1)增加了有关耐久性的规定;
(2)提高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并调整了设计参数
(3)规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热轧带肋HRB400(III)级钢筋为主导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强低松弛钢丝和钢绞线为主导钢筋、各种冷加工钢筋(冷拉、冷拔、冷轧、冷扭)不再列入规范而交由行业规程管理。
(4)增加了混凝土结构分析的有关内容
2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
(1)预应力构件的计算要求
(2)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3)受压构件设计方法的改进
(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5)其他承载力计算
3 基本构造要求及构件规定
(1)伸缩缝和保护层厚度
(2)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
(3)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4)钢筋延伸长度的确定
(5)板、梁、墙中的裂缝控制措施
(6)框架节点设计方法的完善
(7)深受弯构件的设计
4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1)提高了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安全储备
(2)调整了轴压比限值及抗震构造措施
二
针对许多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系统研习设计规范的实际,编撰了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必读条文与相关资讯”。
期望本文在帮助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学习理解和运用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方面有所帮助,正是编者所企盼的。
必读条文的选取主要是材料指标和基本构造要求及构件规定,这些个内容既是施工工程师和施工监理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又是施工验算规范没有给出的,也是这次修订的重头戏。
三
凡例:条文前提示(普通)规范条文原文对条文的理解与应用注意事项
凡例:条文前提示(强制性)规范条文原文对条文的理解与应用注意事项
四
限于编者水平,对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理解不一定能切中要义,也难免产生理解方面的偏差,这是需要读者批评指正的。
条
文的正式解释,已随规范条文一起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专此说明。
第一篇材料指标
3.1.8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认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2.1 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表3.2.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4.1.1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4.1.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当采用HRB400和RRB400级钢筋以及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注:当采用山砂混凝土及高炉炉渣混凝土时,尚应符合专门标准的规定。
4.1.3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ck、f tk应按表4.1.3采用。
表4.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 / mm2)
4.1.4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c、f t应按表4.1.4采用。
表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 / mm2)
4.1.5 混凝土受压或受拉的弹性模量E c应按表4.1.5采用。
表4.1.5 混凝土弹性模量(×104N / mm2)
4.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也可采用FPB235级和RRB400级钢筋;
2 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
注:1 普通钢筋系指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钢筋;
2 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系指现行
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
GB1499中的HRB400和HRB335钢筋;
FPB235级钢筋系指现行国家标准《钢筋
混凝土用热轧钢筋》GB13013中的Q235
钢筋;RRB400级钢筋系指现行国家标
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中的KL400钢筋。
3 预应力钢丝系指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
凝土用钢丝》GB/T5223中的光面、螺旋
肋和三面刻痕的消除应力的钢丝;
4 当采用本条未列出但符合强度和伸长率
要求的冷加工钢筋及其他钢筋时,应符合
专门标准的规定。
4.2.2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95%的保证率。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f yk表示。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f ptk表示。
普通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 4.2.2-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2-2采用。
各种直径钢筋、钢绞线和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按附录B采用。
表4.2.2-1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 / mm2)
注:1 热轧钢筋直径d系指公称直径;
2 当采用直径大于40mm的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表4.2.2-1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 / mm2)
注:1 钢绞线直径d系指钢绞线外接圆直径,即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5223中的公称直径D g,钢丝和热处理
钢筋的直径d均指公称直径;
2 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d为4~9mm,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d为4~8mm。
附录B 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表B.1 钢筋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表
注:表中直径d=8.2mm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仅适用于有纵肋的热处理钢筋。
表B.2 钢绞线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B.3 钢丝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4.2.3 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f yˊ应按表4.2.3-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p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f pyˊ应按表4.2.3-2采用。
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
表4.2.3-1 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 / mm2)
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 N /
mm2时,仍应按300 N / mm2取用。
表4.2.3-2 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N / mm2)
注:当预应力钢绞线、钢丝的强度标准值不符合表4.2.2-2的规定时,其强度设计值应进行换算。
4.2.4 钢筋弹性模量应按表4.2.4采用。
表4.2.4 钢筋弹性模量(×105 N / mm2 )
注:必要时钢绞线可采用实测的弹性模量。
6.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使用条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抗裂、裂缝宽度和应力验算外,尚应按具体情况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到时候,其设计值在本规范有关章节计算公式中给出。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不利时应取1.2。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