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成分训练(含答案版)

合集下载

句子成分练习题(含答案)

句子成分练习题(含答案)

句子成分练习题(含答案)句子成分指句子中各部分的构成要素,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通过练习句子成分,可以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句子成分的练习题,每题均配有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昨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有趣的小说。

答案:主语:我;谓语:在图书馆看了;宾语:一本有趣的小说;时间状语:昨天。

2. 小猫正在屋子里玩耍。

答案:主语:小猫;谓语:正在玩耍;地点状语:在屋子里。

3. 她给我带来了一份礼物。

答案:主语:她;谓语:带来了;间接宾语:我;直接宾语:一份礼物。

4. 明天我们要一起去郊游。

答案:主语:我们;谓语:要去;状语:明天;状语:一起。

5. 风吹落了树叶。

答案:主语:风;谓语:吹落了;宾语:树叶。

通过以上练习题,相信大家对句子成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愿大家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好的成绩!。

语文画句子成分练习题

语文画句子成分练习题

语文画句子成分练习题一、选择题1. 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主语和谓语。

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

C. 老师布置了作业。

正确答案:A. 主语“春天”,谓语“来了”。

2. 下列句子中的宾语是哪个?A. 我喜欢吃苹果。

B. 他经常去图书馆。

C. 她喜欢唱歌。

正确答案:A. 宾语“苹果”。

3.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状语。

A. 他慢慢地走。

B. 她高兴地笑了。

C. 我们明天去公园。

正确答案:A. 状语“慢慢地”。

4. 下列句子中补语是什么?A. 这本书很有趣。

B. 他跑得很快。

C. 她唱得非常好。

正确答案:A. 补语“有趣”。

5.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定语。

A. 那座古老的桥。

B. 那个高大的男孩。

C. 那些美丽的花。

正确答案:B. 定语“高大的”。

二、填空题6. 请在句子中填入适当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和补语。

- 他()地完成了作业。

- 填空:他(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 孩子们()在公园里玩耍。

- 填空:孩子们(快乐地)在公园里玩耍。

- 那()的小狗很可爱。

- 填空:那(毛茸茸)的小狗很可爱。

7. 根据句子结构,填入适当的成分。

- ()的春天,花儿()。

- 填空:(温暖的)的春天,花儿(盛开)。

- 她()地看着窗外。

- 填空:她(静静地)地看着窗外。

三、改错题8.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

- 错误句子:他因为迟到了,所以被老师批评了。

- 修改后:他因为迟到,所以被老师批评了。

9. 指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成分错误。

- 错误句子: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非常喜欢读。

- 修改后: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非常喜欢。

四、句子成分分析题10.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成分,并说明各成分的功能。

- 句子: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难题。

- 主语:老师- 谓语:讲解- 状语:耐心地- 定语:难题- 补语:了11. 分析并说明下列句子中各成分的功能。

- 句子: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

- 主语:孩子们- 谓语:玩耍- 状语:快乐地- 定语:操场上五、综合应用题12. 请根据所给句子,写出一个包含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的完整句子。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及答案_分辨语文句子中的成分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及答案_分辨语文句子中的成分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及答案_分辨语文句子中的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

那么你知道怎么区分一句话当中的成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充裕发明了造纸术。

2.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3.藤野先生总是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5.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6.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带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7.在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尖叫声惊醒了。

8.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9.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10.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11.我们班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课文。

12.同学们都跑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里,从学校的每个角落里。

13.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14.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15.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16.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答案1 经过反复的试验(状语),蔡伦(主语)终于(状语)发明了(谓语)造纸术(宾语)。

2 全世界的(定语)科学家们(主语)都在努力(状语)探索(谓语)地震灾害的(定语)规律(宾语)。

3 藤野先生(主语)总是(状语)夹着(谓语)一叠大大小小的(定语)书(宾语)。

4 科学技术(主语)是(谓语)人类本性精神的(定语)最高(定语)成就(宾语)。

5 派出所的(定语)警察们(主语)寸步不离地(状语)守卫(谓语)在洞口周围(补语)。

6 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定语)记者(主语)一声不响地(状语)解了(谓语)系在自己腰带里的(定语)那条结实的粗(定语)绳子(宾语)。

7 在一天夜里(状语)他(主语)被一阵尖叫声(状语)惊醒了(谓语)。

8 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定语)帝国大厦(主语)今晚(状语)熄灭了(谓语)灯光(宾语)。

2024年语文句子成分知识点基础练习题三年级下册(含答案)

2024年语文句子成分知识点基础练习题三年级下册(含答案)

2024年语文句子成分知识点基础练习题三年级下册(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语的是:A. 小明在跑步B. 跑步的小明C. 小明跑得很快D. 小明的跑步姿势2. 下列句子中,属于谓语的是:A. 我喜欢看书B. 看书的习惯C. 我的书D. 书的封面A. 快乐地玩耍B. 玩耍的孩子们C. 孩子们的快乐D. 快乐的孩子们4. 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的是:A. 妈妈给我讲故事B. 讲故事的妈妈C. 妈妈的故事D. 我听故事5. 下列句子中,属于补语的是:A. 他跑得很快B. 跑步的他C. 他跑步D. 他的跑步姿势6. 下列句子中,属于状语的是:A. 早上起床B. 起床的闹钟C. 闹钟响了D. 闹钟的声音7. 下列句子中,属于并列关系的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B. 他虽然聪明,但是懒惰C. 他之所以聪明,是因为勤奋D. 他如果不是聪明,就不会成功8. 下列句子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A. 小猫捉老鼠B. 聪明的孩子C. 快乐地玩耍D. 高兴地笑了9. 下列句子中,属于动宾关系的是:A. 妈妈照顾我B. 照顾我的妈妈C. 妈妈的照顾D. 我照顾妈妈10. 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宾关系的是:A. 孩子们在玩耍B. 玩耍的孩子们C. 孩子们的玩耍D. 玩耍的孩子二、判断题:5道1.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2. 一个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

()3. 定语和状语都是用来修饰名词的。

()4. 并列关系是指句子中的两个部分地位相等,可以互换位置。

()5. 动宾关系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宾语通常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三、填空题:20道1. 在句子“春天的花园里,百花争艳”中,“春天”是________成分。

2. “她的笑容很温暖”中,“很温暖”是________成分。

3. 在句子“他每天早上跑步锻炼”中,“每天早上”是________成分。

4. “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中,“在操场上”是________成分。

划分句子成分习题(含答案)

划分句子成分习题(含答案)

划分句子成分习题(含答案)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祖父[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一大早],(勤奋的)同学们[就[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各门)功课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会变色的)花[很]多。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一斤)苹果[五角]钱。

小李这个兽性格非常好。

爷爷一句话都没说。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今天星期六。

今天是星期六。

说话[要]简约〈一些〉。

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鲁迅《一面》)他[身体]健康。

(长颈鹿)脖子[很]长。

[这时分],(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昨天],(全班)同学‖〔都〕做〈完〉了(语文)功课。

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鲁班是[我国现代][年龄期间][一名][著名的][建筑]工匠。

(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研究的)榜样。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峰峦[方才][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完整版)划分句子成分练习集合及答案

(完整版)划分句子成分练习集合及答案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一、划分句子成分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所处)的时代‖[距现在] [已经]好〈几千年了〉。

3、(那个时候))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4、鲁班‖接受﹤了﹥((建筑工程)任务。

5、鲁班‖发现这种草叶的两边都长着锯齿状的刺。

6、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7、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 [在一棵小树树干上] [来回]拉﹤了﹥﹤起来﹥。

8],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9、[后来],鲁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10、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11],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12、蔡伦‖[苦苦]地思考﹤改进)的方法。

13] [几乎] [每时每刻] [都在]发生﹤着﹥地震。

(存现句、非主谓句)14、(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 [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5、[当时]()灾害‖[十分]频繁。

16、[一天],(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17.我‖[从此] [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18.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19.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20.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1.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22)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23.我‖[默默]地站﹤﹥。

2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25.这‖是()(别开生面)的场面。

26.(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27.(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28.(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29.(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20.(一位)()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21.[许多原子能发电场] [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划分练习及答案 一、把下面各词填入下表: 校园繁忙北京积蓄三万豁亮诚实中间哪里瞻仰战场颓唐 夜晚二分之一斤朵驾驶那里自己坚固起来大伙政治希望 词类 词语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二、用符号法标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1)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2) 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3) 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4) 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5) 他们对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乡人民坚持不懈的治沙精 神所感动。 (6) 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 素了。
(8) 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9)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10)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 (11)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12)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 优越。 (13)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14) 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 (15)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若干主要的关节。 (16) 他们是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17)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 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8) 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19)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0) 一切活的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21) 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22)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23) 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24) 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形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 (25) 那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阶级关 系。

语文句子成分训练含答案版

语文句子成分训练含答案版

句子成分与句子主干一、句子成分: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短语之间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叫做句子成分。

①分析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着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6、峰峦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二、句子的主干各种句子成分在句子的构成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都一样的。

其中有的起主干作用的如:主谓宾。

有的是对主干起修饰、限制、补充作用的“枝叶”成分,即定状补。

因此所谓的句子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

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1、句子的主干并不等于全句。

2、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没有”“没”等在句中充当状语,在找否定句的主干时,要将否定词保留。

练习:划分句子成分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成分与句子主干
一、句子成分: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短语之间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
句子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叫做句子成分。

1.
2.
①分析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
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着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6、峰峦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二、句子的主干
各种句子成分在句子的构成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都一样的。

其中有的起主干作用的如:主谓宾。

有的是对主干起修饰、限制、补充作用的“枝叶”成分,即定状补。

因此所谓的句子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

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
1、句子的主干并不等于全句。

2、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没有”“没”等在句中充当状语,在找否定句的主干时,要将否定词
保留。

练习:划分句子成分
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实词和虚词
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
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
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
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
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
(二)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代词类别
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
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
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
(三)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动词类别
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
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
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⑤判断动词:是
(四)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修饰(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形容词类别
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带程度性):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突然
(五)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数词类别
①基数:一、二、十、百、千、万、亿
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十、千分之二十
④倍数:一倍、二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约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六)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这点那点、这种那种、这个那个)。

②单音节量词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个个条条,即每个每条的意思)
量词类别
①名量词(物量词):一个(人)、一把(镰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
②动量词: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吃一口
二、虚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①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

②一般不能和名词结合。

副词类别
①程度副词:很、最、极、太、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几乎、略微、过于、尤其
②范围副词:都、全、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净、光、一齐、一概、一律、单
单、就
③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刚才”是名词)、正、在、正在、将、将要、就(我就来)、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水、赶紧、仍然、还是、屡次、屡屡、频频、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连、一连、连连
④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未、没有(“没有看见”中的“没有”是副词,“没有车了”中的”“没有”是动词)、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
⑤语气副词:偏偏、也许、简直、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就(就这么一点点)、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
⑥方式副词:如: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突然”是形容词)、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亲自
⑦处所副词:如: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二)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连词类别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连词: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三)介词
起介引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介词类别
①表对象、关系的介词: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介词:在、向、从(从前面数起)、往、朝
③表示状态方式的介词:用、以、按照、根据
④表示原因的介词:由于、因、因为
⑤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为着
⑥表示比较的介词:比、跟、同
⑦表示排除的介词:除了
(四)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

①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②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助词类别
①结构助词:的、地、得
【注意结构助词“的”“地”“得”用法,“的”前面是定语;“地”前面是状语;“得”前面是谓语,后面是补语。

例如:(伟大)的人民。

[勇敢]地前进。

激动得<留下了眼泪>。

故要用得正确,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补语用“得”】
②时态助词: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吗、呢、吧、啦
(五)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只单用,独立成句。

助词类别
①表示喜悦的叹词: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叹词:唉、哎哟
③表示愤怒的叹词: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叹词: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叹词:喂
⑥表示答应的叹词:嗯、唉
(六)拟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①经常充任修饰语。

②能单说。

例如: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嘟嘟!摩托车开来了。

唉,太令人失望了!
哼,他的话,信不得!
哼哼唧唧,不知嘴里说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