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新技术
汽车涂装的最新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汽车涂装的最新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引言汽车涂装作为汽车制造中的重要工艺环节,不仅能够保护车身免受外界环境侵害,还能赋予汽车更加美观的外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汽车涂装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汽车涂装的最新工艺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水性涂料技术传统的汽车涂装工艺使用有机溶剂型涂料,但这种涂料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水性涂料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水性涂料基于水作为溶剂,不含有机溶剂,环保性能更好。
此外,水性涂料还具有涂装过程中的低VOC排放、干燥时间短和高附着力等优点。
因此,水性涂料是当前最受关注的汽车涂装技术之一。
粉末涂装技术粉末涂装技术是另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涂装技术。
它使用粉状颗粒涂料,通过静电吸附在汽车表面上,并在高温下熔化和固化。
与传统的液体涂料相比,粉末涂料不含有机溶剂,不产生废气和废水,具有更高的利用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此外,粉末涂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能够更好地保护汽车表面。
自修复涂层技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细微的划痕和瑕疵,这不仅降低了汽车的美观度,还可能导致车身锈蚀和损伤。
自修复涂层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自修复涂层技术利用特殊的材料和配方,使涂层能够在受损后自动修复。
一旦涂层受到划痕,涂层中的微胶囊材料会自动释放填充物质,填充划痕并提高涂层的表面质量。
自修复涂层技术不仅减少了维修成本,还延长了涂层的使用寿命。
光学效果涂装技术光学效果涂装技术可以为汽车表面赋予特殊的光学效果,使汽车在不同的角度和光照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光学颜料,可以制造出金属感、珍珠光泽、磨砂质感等效果,提升汽车的外观质感。
光学效果涂装技术让汽车具有更大的个性化空间,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外观的个性化需求。
纳米涂装技术纳米涂装技术通过使用纳米颗粒材料,在汽车表面形成一层纳米涂层。
这种涂层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还能增强涂层的附着力和硬度。
客车行业涂装新技术及趋势展望

客车行业涂装新技术及趋势展望
涂装车技术发展
薄膜前处理
硅烷或锆盐前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储备和反复酝 酿,已经在整车电泳线顺利推广应用。
很多地方环保政策或法规已强制明确要求,凡新建汽 车生产线必须要废除磷化处理。
采用硅烷处理,若底层焊灰、氧化皮过多可能会严重 影响电泳漆的附着力和耐蚀性。
传统的磷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工艺过程管控、材 料适应性、涂层配套性等诸多环节中,薄膜前处理仍 然无法完全与其相媲美。
客车行业涂装新技术及趋势展望
涂装车技术发展
高耐溶型涂料应用
当采用强溶剂擦拭或浸泡已干燥的漆膜,漆膜能表 现出较强抵御被溶解的能力,而不产生发粘、失重、 膨胀、甚至完全破坏,称为高耐溶剂型涂料。
凡耐溶剂性优异的漆面其致密性、屏蔽性、耐刮擦 性、耐老化性一般也非常优异。
对国外某款高端车辆的漆面进行测试,表面喷洒脱 漆剂并且反复擦拭十几余次仍然保持着原有本色。
客车行业涂装新技术及趋势展望
客车行业涂装新技术及趋势展望
客车行业涂装新技术发展背景 维护民族品牌和中国名片的良好国际形象 满足高使用寿命和高装饰性的涂装功能需求 “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助推产业升级
客车行业涂装新技术及趋势展望
主题提纲
• 车身冲压件占比增加 • 车身焊缝隐藏式处理 • 蒙皮粘接工艺推行 • 车身基材防腐新材料
客车行业涂装新技术及趋势展望
钣金车技术发展
热变形
应力变 形
焊渣
焊瘤
飞溅
焊穿
优势
无热变形及应力变形
蒙
皮 粘
国外
高端车辆应用成熟接国内主要应用于玻璃钢及铝蒙皮车身
客车行业涂装新技术及趋势展望
精选汽车涂装新技术概述

2-3 g/m2 氧化锆转化膜重 : 附0着.0力2-0和.2耐g蚀/m性2 能与 磷化膜相当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2)省去表调、钝化处理,可在脱脂清洗 或酸洗后处理,磨层耐酸碱、机械性 能和热稳定性能良好,与原有涂装工 艺和设备基本相容,无需进行大的设 备改造
(3)槽液非常稳定且容易控制,平时生产 中只需控制好温度和pH值,而锌系磷 化每天都要定期检测总酸、游离酸、 促进剂以及锌、镍、锰的含量等许多 参数,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工艺管理 费用
应用:范围广,大多数零部件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静电喷涂 概念:在喷涂设备上加一定电压的静电电量, 使喷出涂料带有一定电压的静电,利用 静电吸附原理将涂料涂布于被涂物表面 的涂装方法
特点:涂料浪费较少、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 求不高、对喷涂设备要求较高、对环境 影响较小
应用:大多数零部件
汽隔离雨水作用-雨淋后集聚的水珠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2)装饰作用 汽车涂装的装饰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色彩 、光泽、鲜艳程度和外观等。
不同角度变色漆的不同颜色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特殊标识作用 标识作用通过涂料的颜色来体现。 在汽车上涂装不同颜色和图案以便区别不同 的用途。例如: 消防车涂成大红色; 邮政车涂成橄榄绿,字号车号为白色; 救护车为白色并做红十字标记等; 工程车涂成黄黑色相间的条纹,字号车号 用黑色等。
涂装的定义
涂装是指各种车辆的车身及其零部件的涂漆 装饰。根据涂装对象不同,汽车涂装可分 为新车涂装和修补涂装两大体系。
具体地说:涂装是将涂料涂覆于经过处理的 基底表面上,经干燥成膜的一种表面处理 工艺。已经固化的涂料膜称为涂膜或漆膜 ,有两层以上涂膜组成的复合层称为涂层 。汽车表面涂装就是典型的多涂层涂装。
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涂装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涂装技术不仅仅能够保护汽车表面,还能够起到美化汽车外观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1.传统喷涂技术传统喷涂技术是汽车涂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其涂装原理是将喷涂材料均匀地喷涂在汽车表面,将安装在喷枪上的喷嘴喷出的气体喷射到喷枪下的喷嘴上,从而产生气流,将高压喷枪内的涂料喷出并喷涂到汽车表面。
在喷涂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喷嘴、气压、喷涂距离、喷涂角度等参数,来调整涂层的厚度和质量。
2.电泳涂装技术电泳涂装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汽车涂装技术。
其涂装原理是在电解质溶液中,将汽车钢板表面带电,通过正负极和电源的作用,将带电的汽车钢板吸附在阳极上,再将涂料放入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涂料直接沉积在汽车钢板表面上。
电泳涂装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涂层的厚度和性能,还能够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烤漆涂装技术烤漆涂装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烘烤涂料,使其变硬、附着牢固的技术。
其涂装原理是先在汽车表面喷涂涂料,然后将汽车送入专门的烤漆室,将汽车表面的涂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干燥、固化,并形成坚硬、耐磨的漆膜。
二、汽车涂装技术发展趋势1.绿色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涂装技术也需要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绿色涂料需要具备低挥发性、低污染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智能化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涂装行业的趋势。
智能化涂装技术可以实现精确、高效、自动化的涂装过程,提高涂装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在传统涂装线的基础上,可以加装传感器、自适应控制、人机交互等系统,实现全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涂装生产模式。
3.定制化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个性化,汽车定制化也成为了当前的潮流。
汽车涂装技术需要向定制化方向发展,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厂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多种可选的色彩、材质。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尾气排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需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汽车制造工艺中,涂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采用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涂装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
传统的汽车涂装工艺中常常采用有机溶剂型油漆,这种油漆在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同时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通过新的涂装工艺技术,降低VOCs排放,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成为了当前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新工艺技术上,水性涂料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替代品。
相比起传统的有机溶剂型油漆,水性涂料具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低、环境友好、对作业人员安全、对涂装设备腐蚀小等诸多优点。
水性涂料的使用还能够显著降低涂装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水性涂料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比如涂料的附着力、光泽度、硬度等方面的要求可能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
在此背景下,一些汽车涂料和涂装设备的生产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型的水性涂料产品和涂装工艺技术。
另一个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是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是一种无溶剂、无VOCs排放的环保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和表面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相比水性涂料,粉末涂料还具有携带和储存方便、不受温度影响、遮盖力强等优势,因此在一些汽车生产线上已经开始广泛采用。
值得一提的是,光固化涂料技术也是一项能够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
光固化涂料是指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或电子束辐射下,利用光引发剂催化引发反应,实现涂料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
与传统的热固化涂料相比,光固化涂料的固化时间短,能耗低,不需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固化剂,因此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VOCs排放。
在汽车涂装工艺中,适用光固化涂料技术也需要相应的设备改造和调整。
{汽车行业}客车最新涂装技术

(汽车行业)客车最新涂装技术
前言
本教材结合近年来典型市场质量案例、新生产线工艺布局设置、涂装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在内容深度与广度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内容主要包括:漆前处理技术与发展(除油、酸洗、磷化、喷砂与抛丸、硅烷与锆盐技术)、客车电泳漆工艺(工作原理、控制项目)、腻子刮磨及常见质量问题、图案设计、涂膜缺陷机理分析、漆面修补漆技术、涂装设备(电泳、喷烘房、机器人喷涂、静电喷涂、喷枪)以及涂装专业英语等。
jixuegang@
2012-07-10
第一章涂装概论2
第二章漆前表面处理技术3
第一节除油脱脂4
第二节钢铁除锈6
第三节酸洗中和及表调10
第四节磷化11
第五节钝化16
第六节塑料件前处理16
第七节客车典型涂装前处理工艺17
第八节四合一磷化液的使用17
第九节前处理废水治理17
第十节硅烷技术的技术特点以及应用现状和前景18
在生产中还有一些简便快速实用的评价方法,在涂装行业用得最普通的是水膜法,通过观察水膜连续破裂情况,判定除油情况。
第二节 钢铁除锈
化学除锈
除锈方式
机械除锈
一.化学除锈
酸洗除锈、除氧化皮的方法是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利用酸对氧化物溶解以及腐蚀产生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达到除锈和除氧化皮的目的。酸洗中使用最为常见的是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由于在酸洗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一般很少应用。盐酸酸洗适合在低温下使用,不宜超过45℃,使用浓度10%~45%,还应加入适量的酸雾抑制剂为宜。硫酸在低温下的酸洗速度很慢,宜在中温使用,温度50~80℃,使用浓度10%~25%。磷酸酸洗的优点是不会产生腐蚀性残留物(盐酸、硫酸酸洗后或多或少会有少会有Cl-、SO42-残留),比较安全,但磷酸的缺点是成本较高,酸洗速度较慢,一般使用浓度10%~40%,处理温度可常温到80℃。在酸洗工艺中,采用混合酸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盐酸-硫酸混合酸,磷酸-柠檬酸混合酸。
汽车涂装用几种最新涂料与涂装工艺

1 耐候性阴极电泳底漆阴极电泳漆具有涂装效率高、经济安全、污染少、防腐蚀性能好、可完全实现自动化管理等特点,在汽车涂装上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应用。
近几年围绕节能和环保的要求,阴极电泳漆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
无铅、无锡阴极电泳漆,低温烘烤型阴极电泳漆,高泳透力、低溶剂含量的阴极电泳漆,高锐边防腐性的阴极电泳漆等已经在涂装生产线上得到成熟应用。
但由于现用阴极电泳漆主体树脂(环氧树脂)的耐候性能差,随着汽车产品种类的增多及质量要求的提高,有些只涂电泳漆的零部件及总成不但要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还要具有一定的耐候性能(比如商用车车架总成等),因此国外涂料开发商开发了耐候性阴极电泳漆。
目前有两种技术路线可以提高电泳漆的耐候性能。
1.1 耐紫外线(UV )阴极电泳漆 耐UV 阴极电泳漆通过调整涂料配方,将原有的芳香族异氰酸酯改换成脂肪族异氰酸酯,并加入UV 稳定剂和UV 稳定的颜料来提高耐候性能。
涂料开发商用不同方法(包括大气曝晒、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测试了该涂料的耐UV 性能,结果都证明该阴极电泳漆耐UV 性能达到了与粉末中涂相当的水平。
耐UV 阴极电泳漆的开发是一个技术进步,已在国外某生产线上得到了应用。
耐UV 阴极电泳漆与现用阴极电泳漆性能的不同点列于表1中。
1.2 分层阴极电泳漆分层阴极电泳漆的主体树脂是环氧树脂和耐候性树脂的混合。
在漆膜烘烤过程中,不同的成分通过分层电沉析体现各自的机能,上层具有高耐候性能,下层具有高防腐性能(见图1)。
主要通过控制树脂特性Sp 值,使环氧树脂和耐候性树脂在涂膜固化时发生分离。
分层阴极电泳漆膜能耐400 h 人工老化试验,保光率为80%,漆膜的耐腐蚀性能与现用电泳漆相当,已在日本轻型车和商用车生产线上得到了应用,国内某商用车车架涂装线在3年前也应用了该种电泳漆。
目前,国内高档商用车和面包车采用金属漆涂装工艺,为降低涂装成本和V O C 排放,可以将中涂层取消。
要保证达到原有涂层质量,有两种技术措施:一是改变底色漆和罩光漆的性能,采用新的中汽车涂装用几种最新涂料与涂装工艺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颁布实施及汽车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加快了汽车涂装材料和涂装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步伐。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涂装工艺也逐渐向着更加环保、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汽车涂装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
1. 水性涂料技术
水性涂料相对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来说,具有环保、无毒、无味、易清洗等特点,减少了挥发有机物的排放。
此外,水性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减少粉尘和静电的生成,降低了安全隐患。
2. 紫外线固化技术
紫外线固化是一种环保的涂装技术,它可以通过紫外线灯的辐射,将涂料瞬间硬化固化,快速提高涂料的表面硬度和耐化学性。
相比传统的烤漆工艺来说,紫外线固化无需使用高温干燥设备,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同时还能缩短涂装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3. 粉体喷涂技术
粉体喷涂是指将固体颗粒颜料通过电极式喷枪形成静电场,然后将颜料吸附在车身表面上。
相比液体涂料来说,粉体涂料无需稀释剂,也不会产生挥发有机物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并且可以重复利用未喷涂过的颜料。
4. 表面预处理技术
汽车涂装前需要进行表面预处理,以确保涂层牢固附着在车身表面上。
传统的表面预处理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和化学品,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新型的表面预处理技术采用了超声波、等离子体等技术,取代了传统的腐蚀和水洗工艺,实现了对表面油污和覆盖物的彻底清洗,同时也降低了水耗和废水排放。
综上所述,汽车涂装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如水性涂料技术、紫外线固化技术、粉体喷涂技术、表面预处理技术等,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未来汽车涂装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温干燥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轿车涂装过程示意图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传统汽车涂装工艺
第二节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 目前使用的磷化处理技术
概念:钢铁在含有锌、铁、锰的磷酸盐溶液中,由 于金属和溶液在界面上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 水的磷酸盐,使钢铁表面形成一层附着良好的保护 膜(磷酸锌、磷酸铁等)。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涂装的功能
(1)保护作用 使汽车车身或零部件表面免受水分、微生 物、紫外线和酸碱气体或液体的侵蚀,延 长汽车使用寿命。
保护作用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使汽车零部件表面与大气环境相隔离, 防止生锈腐蚀; 二是有些涂料对金属基材起到缓蚀作用,例 如磷化底漆使金属表面钝化,提高防腐能力。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是最典型的工业涂装 许多涂装新工艺、新技术都源于汽车工业, 新涂料的设计开发也大部分是由汽车工业促 进的。
典型的涂装机械化生产线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4)涂装件产品一般为多涂层涂装
单涂层 (缺陷)
装饰性差——色彩不够饱满,且 干涩
保护性差——厚度较薄,抗冲击 能力下降
多涂层
底涂层——防锈底漆层
• 汽车涂装的特点
(1)属于高级保护性涂装(耐蚀性和耐候性) a. 耐沥青、油污、酸碱和鸟粪等侵蚀;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b. 涂层能够适应寒冷地区、工业地区、沙漠 戈壁、湿热地带和沿海等气候条件。
(2)属于中、高级装饰性涂装 涂层的装饰性主要取决于色彩、光泽、鲜艳 性、丰满度和涂层外观等。例如:
运动型跑车多采用明快的大红色、明黄色 等,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高级轿车多采用较深的色调,给人以庄重、 稳健的感觉。
应用:范围广,大多数零部件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静电喷涂 概念:在喷涂设备上加一定电压的静电电量, 使喷出涂料带有一定电压的静电,利用 静电吸附原理将涂料涂布于被涂物表面 的涂装方法
特点:涂料浪费较少、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 求不高、对喷涂设备要求较高、对环境 影响较小
应用:大多数零部件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4)刮涂 概念:用刮板将涂料刮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装 方法
特点:涂料浪费较少、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要求较高、对设备要求低
应用:汽车修补涂装中的凹陷填充与外形 修复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涂装流程
(1)涂装前的预处理(清洗和磷化处理)
磷化前清洗处理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磷化处理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4)底盘部件涂装 作用:耐水、耐油、抗冲击和耐久性,尤其 底漆应具有良好的附着能力
(5)发动机部件涂装 作用:耐热、耐水、耐油
(6)电气设备涂装 作用:防水、防腐蚀和绝缘,对于蓄电池附 近构件要求耐酸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汽车涂装的三要素
(1)涂装材料 (2)涂装工艺
包括涂装技术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涂装设 备和工具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涂装环境条 件和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等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隔离雨水作用-雨淋后集聚的水珠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2)装饰作用 汽车涂装的装饰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色彩、 光泽、鲜艳程度和外观等。
不同角度变色漆的不同颜色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特殊标识作用 标识作用通过涂料的颜色来体现。 在汽车上涂装不同颜色和图案以便区别不同 的用途。例如: 消防车涂成大红色; 邮政车涂成橄榄绿,字号车号为白色; 救护车为白色并做红十字标记等; 工程车涂成黄黑色相间的条纹,字号车号 用黑色等。
第二讲 汽车涂装新技术
2009.06.18
主要内容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涂装的功能、特点、分类以及新车制造过程中的 涂装流程简介
汽车涂装预处理新技术
硅烷技术和氧化锆转化膜技术
电泳技术及PVC密封技术的发展
新型CED涂料和PVC涂料
汽车涂装中涂面漆技术及喷涂设备的发展
环保型涂料、中涂和面漆新工艺、无中涂体系的 开发应用及喷涂新设备
(3)涂装管理 包括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工艺纪律管理、 质量管理、现场环境管理和人员管理等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常用的汽车涂装方法
(1)电泳涂装 概念:将被涂物侵于涂料中,并给被涂物和 涂料加以不同极性的电荷,利用电荷 移动的原理进行涂装的方法
特点:对附属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自 动化程度高、膜厚易于控制、涂装质 量高
中间涂层——提高上下涂膜结合,提供 整体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面涂层——赋予表面多彩的颜色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汽车涂装的分类(根据汽车类型和结构)
(1)车身外表涂装 作用:装饰、耐腐蚀和耐久性
(2)车厢内部涂装 作用:满足装饰性和居住性要求,给人以舒 适、赏心悦目的感觉
(3)车身骨架的涂装 作用:抗腐蚀、保护基本材料;对于车架以 下部分,应耐水、耐油和抗冲击;对 车身应隔音、隔热和起密封作用
第一节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涂装的定义
涂装是指各种车辆的车身及其零部件的涂漆 装饰。根据涂装对象不同,汽车涂装可分 为新车涂装和修补涂装两大体系。
具体地说:涂装是将涂料涂覆于经过处理的 基底表面上,经干燥成膜的一种表面处理 工艺。已经固化的涂料膜称为涂膜或漆膜, 有两层以上涂膜组成的复合层称为涂层。 汽车表面涂装就是典型的多涂层涂装。
磷化处理后清洗、干燥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2)电泳涂装底漆
涂装电泳底漆
沥干电泳底漆 沥干后冲洗
加热干燥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3)车身内外密封剂和车底保护涂料的涂装
(4)中涂漆涂装 作用:增强底漆与面漆间的附着力、提高面 漆的机械强度、保证面漆表面平整度
流程: 静电喷涂中涂漆
涂装后静置ຫໍສະໝຸດ 打磨并冲洗(5)面漆涂装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4)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应用涂料的特殊性能,使汽车具有特殊功 用来完成特种作业或适应特定的使用条件。 例如: 化工物品运输车,要在车体表面和内部 涂上耐化学腐蚀和防渗漏的涂料; 军用汽车要采用保护色达到隐蔽作用等。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 汽车涂装的目的
(1)优良的耐蚀性; (2)高雅的装饰性外观; (3)延长使用寿命; (4)提高商用价值。
应用:新车制造中底层涂料的涂装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电泳分类:根据被涂物所加电荷不同,分为 阴极电泳和阳极电泳
电泳涂装生产线
汽车涂装技术概述
(2)喷涂 概念:用特制的喷涂设备(喷枪)将涂料雾 化,并涂布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
特点:节省涂料、涂装质量较好且易于控制、 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喷 涂设备要求比较严格、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