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政策解读、重点投资项目分析

合集下载

当前经济形势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浅析

当前经济形势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浅析

当前经济形势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浅析自2018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概念,便广受各界的重视。

新基建具有技术门槛高、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带动效应明显等特点,发展新基建需要扩大投资规模,强化综合性配套,从而在发展新基建的同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标签:新基建;政策;特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自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来,广受各界重视。

在政策指导下,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投资计划发展新基建,以期拉动经济增长。

在当前形势下,研究新基建的支持政策,理解其特点,发现其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对推动新基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基建概念新型基础设施,指我国由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为应对经济发展对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和智慧经济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而兴建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为区别于传统铁路、公路、桥梁等“铁公基”建设,业内将上述领域称为新型基础设施(即“新基建”)。

2020年,国内遭遇疫情,中央为刺激经济发展将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纳入到新基建的范疇,但由于新增的新基建在我国已建设多年,业内一般将这三项称为类新基建。

“新基建”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为传统基建补短板,如类新基建;一个是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技术或网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新基建的“新意”所在,强调技术属性及其应用领域。

2015年7月,中央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伴随着供给侧改革,新基建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中央高层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在多轮政策的刺激下,地方政府纷纷制定发展新基建的投资计划。

新基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可见,当前新基建发展正处于有利的政策窗口期。

二、新型基础建社的特点(一)新基建领域的技术门槛高新基建服务于新兴产业发展,从投入初始就需要严格、专业、高效的规划与统筹,需要更专业的研发人才和管理来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运转。

“新基建” 政策解读

“新基建” 政策解读

“新基建” 政策解读作者:产业政策法规研究所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20年第46期国家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强化,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

国家持续密集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在于新型基础设施具备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既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又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转型需求,在补短板的同时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新基建”主要政策和制度一、内涵。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一般而言,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建设,主要包括5G基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七大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新基建划分为三个领域:一是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新基建”的概念早已提出,并持续得到国家关注。

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作为2019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之后,多次被国家或中央的会议提及。

新基建分析与展望

新基建分析与展望

新基建分析与展望1.新基建提出的背景始于 2019 年末至今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和金融乃至全人类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复工复产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

在推进复工复产的各项政策中,“新型(新基建)”成为了各方的热点,环保新基建备受关注。

2018 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要“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

2020 年 1 月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2 月 21 日、3 月 4 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提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在 2020 年 3 月 4 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密集部署新基建,特别是在近多次提及相关内容,新基建必将成为 2020 年中国的重要经济举措,并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并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与原来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的区别。

“新基建”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传统的基础设施—“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工程等)是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而新基建则是基于新兴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是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保障。

严格意义上来讲,新基建并不是全新的概念,特别是其中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已经是相对成熟的技术,并且已经有了较大范围的应用。

国家在这个时间点启动新基建,是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和社会环境下作出的重要应对举措:1中国经济发展下行中国的宏观经济在最近几年,在面临经济周期、去产能、去杠杆和环保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宏观经济出现下行、增速放缓,而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困境,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增长压力骤增。

新基建行业政策解读

新基建行业政策解读

新基建行业政策解读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新基建行业政策这档子事儿。

新基建啊,这可是个挺时髦的词儿,但它到底是啥,这里面的政策又咋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呢,有个表哥,这人可逗了。

他呀,是个小老板,开了个不大不小的公司,做点和网络设备相关的小生意。

以前呢,他那小公司就像一艘在小池塘里晃悠的小船,没啥大风大浪,但也没啥大发展。

有一天,我去他公司玩,一进去就感觉有点不一样。

表哥愁眉苦脸地坐在那儿,周围几个员工也都唉声叹气的。

我就纳闷儿了,咋回事呢?我凑过去问:“哥,你这咋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呢?”表哥抬眼看了我一下,叹了口气说:“你不知道啊,这新出的一些政策,我都还没搞明白呢。

咱这小公司,感觉都要跟不上趟儿了。

”我一听,来了兴趣。

新基建行业政策?这我在新闻上也老看到呢。

我就说:“哥,你给我说说,咋回事儿呗?”表哥就开始跟我倒苦水。

他说:“这新基建吧,说是要搞啥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这些高大上的东西。

这政策是大力支持这些方面发展的,可我就搞不明白,我这小网络设备公司,和这些能有啥关系呢?”我琢磨了一下,然后对表哥说:“哥,你看啊,5G基站建设是不是得需要网络设备啊?你这虽然是小公司,但你做的网络设备要是能符合5G基站的要求,那不就有商机了吗?”表哥眼睛一亮,说:“你这小子,好像有点道理啊。

”旁边的一个员工也搭话了:“老板,是啊,而且这政策支持的话,那些大的通信公司肯定会扩大业务,到时候对我们这种小供应商的需求可能也会增加呢。

”这时候我就想啊,这新基建行业政策就像是一阵风,吹到哪里,哪里就可能有新的生机。

就像表哥的公司,原本觉得自己在边缘晃悠,和这些大政策扯不上关系,其实仔细一分析,还是能找到不少机会的。

从那以后啊,表哥就开始认真研究这些政策了。

他还专门请了个懂行的人来给公司的员工讲解呢。

我又去他公司的时候,发现气氛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都干劲儿十足的,表哥也红光满面的。

我就打趣他:“哥,你这变化可够大的啊。

教育新基建政策 解读

教育新基建政策 解读

教育新基建政策解读
教育新基建政策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一个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和普及
率的计划。

该政策针对学校基础设施、数字化教育和校园安全等方面
进行了投资,并开展了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现代职业教育等相关
项目。

在学校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将加强学校硬件建设,推进学校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学校运行效率。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学校中,政府将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教育方面,政府将通过建设数字化教育平台、普及电子教
材等方式,提高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在校园安全方面,政府将重视学生安全,加强校园安保设施投入,增强学校安全意识。

此外,国家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
业态的运用,推动职业教育和产业融合,培养更多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教育新基建政策是一项改善中国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
化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打造“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对提升中国未
来的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基建项目成本规定财政部新政策解析

基建项目成本规定财政部新政策解析

基建项目成本规定财政部新政策解析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基建项目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基建项目存在成本超支、效益低下的问题,给财政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监管和管理基建项目的成本,财政部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

本文将对财政部新政策进行解析和评价。

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建项目规模越来越大。

然而,一些项目存在工程质量不达标、投资超预算等问题,导致国家财政压力加大。

出于对基建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财政部出台新政策,旨在规范和控制基建项目的成本。

二、新政策的主要内容1. 加强项目审批监管新政策要求基建项目在立项阶段就要进行全面的成本评估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成本控制。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部门将加强对项目财务管理的监管,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

2. 提升项目审计水平新政策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加强对基建项目的审计工作,保障审计的准确性和效果。

审计结果将作为项目是否合规的重要依据,对于违规行为将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追责。

3. 推行综合成本管理新政策提倡推行综合成本管理,将单纯的建设成本拓展到整个项目周期的各个方面,包括运营、维护等费用。

通过全面管理项目的各类成本,可以更好地掌握项目的真实成本,提高效益和财政收益。

4. 加强信息化建设新政策要求财政部门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数据管理和监管的水平。

通过建立全国基建项目成本信息库,可以更好地监控和分析项目的成本情况,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新政策的影响1. 有效控制基建项目成本财政部新政策的出台将更加严格控制基建项目的成本,避免项目因为成本超支而导致浪费。

通过加强审批、监管和审计等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2. 提升财政部门的监管能力新政策要求财政部门加强对基建项目的监管和管理工作,提升自身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这不仅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的财政利益,而且对于整个财政体系的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分析及建议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分析及建议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分析及建议新基建是国家重点支持、代表未来核心竞争力、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投资领域,支持发展新基建,能够为农发行开辟岀全新'优质的业务增长点。

■农发行总行政策研究室课题组2020年以来,中央密集出台政策应对新冠疫情和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启动和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5月22日,新基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本文对新基建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农发行更好地服务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参考。

一、新基建主要任务及领域新型基础设施是相对于传统基础设施而言的。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岀,2019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2月中央深改委会议、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持续密集部署(详见表1)O从中央会议精神看,新基建侧重于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央视3月2日报道了新基建的七大领域,分别是: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其中,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均非信息领域。

国家发改委4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岀新基建的三个领域:一是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2020.04.17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2020.03.0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新基建”的发展现状与中央政策解读

“新基建”的发展现状与中央政策解读

“新基建”国内发展现状(一)中央顶层设计,政策路线明朗从 2018 年至今,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表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强化,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

国家持续密集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在于新型基础设施具备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既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又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转型需求,在补短板的同时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中国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表 1:2015-2020 年“新基建”七大领域重点政策(中央层面)数据来源:赛迪研究院整理(二)地方政府加紧行动,项目引领新基建实施根据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北京等10省份要求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北京等7省份表示要加强工业互联网的建设。

辽宁等6省份提出发展物联网。

1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安徽、河南、四川、广西等至少8省份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湖北要求加快 5G 产业化进程,北京、湖南提出加快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将“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推进5G网络市域全覆盖”。

贵州提出“超前谋划、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湖北将“加快 5G、工业互联网、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内蒙古则“布局 5G 通信应用和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

陕西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020年各省重点建设项目偏重于新基建项目。

3月4日,湖南省发改委公布今年首批10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总投资额近万亿元,清单中共 75个基础设施项目。

3 月 5 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提出 2020 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 1230个,总投资 5.9 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聚焦城际轨道、5G 通信等。

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省公布的重点项目清单均强调城际轨道、高铁、新型信息通信等新基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