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微生物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土壤污染是目前全球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针对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中,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并着重讨论其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的背景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和活动特性来恢复受污染土壤的功能。

与传统土壤修复技术相比,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更好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在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吸附重金属离子、还原酸性土壤等方式来修复受污染土壤。

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领域微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领域。

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成不易溶解的形态,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在有机污染修复中,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如石油烃类和农药等。

此外,微生物修复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业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促进等领域。

三、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机制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机制复杂多样。

例如,菌根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提供对抗污染物的生物防御机制,增加土壤的保育能力。

此外,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泌酶类,降解污染物为无害的物质。

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协同作用,有效减轻土壤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

四、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对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需求的增长,微生物修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者们通过筛选出具有高降解水平和耐受性的微生物菌株,并对其在土壤修复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此外,一些基因工程技术也被应用于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中。

然而,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修复效果不稳定、修复周期较长和成本较高等。

五、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前景尽管微生物修复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其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

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如能适应多种环境、能够修复多种污染物等。

随着对环境保护需求的增长和新技术的发展,相信微生物修复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土壤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污染的现状入手,介绍相关防治与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一、土壤污染的现状目前,土壤污染种类繁多,主要分为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农药污染等。

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不仅影响作物生长和品质,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超过3亿公顷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二、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进展1.污染源控制技术污染源控制是土壤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务。

通过加强废水处理、工业排放控制以及农药农化品的安全使用等措施,减少有害物质对土壤的直接输入,达到预防土壤污染的目的。

2.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稳定在土壤中,以达到修复土壤环境的目的。

比如利用微生物菌剂对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3.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依靠土壤中的物理性质变化来修复污染土壤,如电动修复技术、热解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

4.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去除或转化。

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土壤酸碱调整、氧化还原修复和吸附剂修复等。

这些技术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效果。

三、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挑战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系列挑战。

首先,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不同地区的土壤污染类型和程度各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修复方法。

其次,修复技术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加强研究。

目前一些高效修复技术的成本较高,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降低成本。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引言概述:土壤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项重大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不断增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主要依赖于物理化学处理,以去除或稀释污染物质。

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探讨其原理、应用和前景。

正文内容:1.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1.1微生物降解机制1.2微生物促进污染物转化的作用1.3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2.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2.1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2.1.1原位微生物增殖技术2.1.2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2.2有机污染物修复2.2.1微生物吸附技术2.2.2微生物降解技术2.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2.3.1微生物吸附技术2.3.2微生物沉淀技术3.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因素3.1适宜的微生物菌株选择3.2适宜的环境条件3.3适宜的修复流程和操作方式4.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挑战与进展4.1微生物菌株选择与改良4.2修复效率与速度的提升4.3创新修复技术的研究5.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前景与应用前景5.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友好5.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3与其他修复技术的结合应用总结: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降解和转化污染物质,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恢复土壤的生态系统功能,并减轻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

微生物修复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微生物菌株选择与改良、修复效率与速度提升等。

未来,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微生物修复技术有望在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目标做出贡献。

微生物菌剂用于农田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菌剂用于农田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菌剂用于农田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摘要:微生物菌剂可以调控土壤微生态平衡和改善农产品品质,也是提升农田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方式。

本文总结了微生物菌剂在农田土壤改良中发挥的作用,指出了微生物菌剂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微生物菌剂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土壤改良;农产品安全;高效利用近年来,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微生物菌剂可以改良农田土壤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提高农产品产量,对有机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微生物菌剂包含各种有益的功能微生物,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肥料。

现阶段,微生物菌剂较多应用于经济作物种植中,在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科学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使农作物高产,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微生物菌剂在农田土壤改良中的作用1.1提升土壤肥力微生物菌剂施入农田土壤中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机质经过矿化和腐殖化后形成了腐殖酸,能够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数量,有助于土壤节水保肥,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和土壤肥力[2]。

微生物菌剂能够改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农田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孔隙度,施用微生物菌剂还能够降低土壤容重。

微生物菌剂添加到土壤中后,其中含有的有益功能性微生物,可以有效活化钾、磷等养分元素,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土壤的肥力[3]。

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细菌对碳源的利用率,显著增加农田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菌群的数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的营养物质条件,提高微生物的多样性。

微生物菌剂还能够增加土壤根际微生物的丰度,改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提升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多样性。

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保持土壤微生物的较高活性,微生物菌剂还可以促进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等多种酶类的活性[4]。

1.2缓解连作障碍,促进植物生长农田土壤连作障碍会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案例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案例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案例土壤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各种治理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

一、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的代谢活动来修复污染土壤的一种方法。

其中,微生物修复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

通过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可以分解、转化或吸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从而降低土壤污染程度。

例如,国内某研究团队在某工业废弃场进行了微生物修复试验。

他们通过添加一种特殊的细菌,成功降解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土壤恢复了一定的生态功能。

二、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手段对土壤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或减少污染物的目的。

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热解、超声波和电动力场等。

热解技术是通过加热土壤,使污染物蒸发或分解,从而达到治理的效果。

超声波技术则是利用超声波的震荡作用,使污染物颗粒分散,增加其与土壤颗粒的接触面积,加速污染物的迁移和分解。

电动力场技术则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力,推动污染物的运移和迁移,达到去除的效果。

这些物理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氧化、还原和沉淀等。

化学氧化技术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降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化学还原技术则是通过添加还原剂,使污染物发生还原反应,降低其毒性和迁移性。

化学沉淀技术则是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污染物与沉淀剂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去除污染物。

这些化学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

四、综合修复技术综合修复技术是将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理方案,以提高治理效果。

例如,某地区的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研究人员采用了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土壤是地球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储存水分,维持生物多样性,并且在水循环和碳循环中具有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快速发展,土壤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研究和开发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和工程措施来清除或减少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从而恢复土壤的健康和生产力。

现代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大类。

物理方法是通过物理处理来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渗透抽提、原位热处理和原位气体提取。

渗透抽提是通过水或其他溶剂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抽出。

原位热处理利用热能将污染物挥发或破坏。

原位气体提取则是利用气体将污染物抽取并气化。

物理方法能够快速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但对土壤结构和生物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化学方法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化学方法通常包括氧化还原、酸化碱化和配位沉淀等处理。

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来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从而实现清除的目的。

酸化碱化则是通过改变土壤的pH值来改变污染物的溶解度,促进其去除。

配位沉淀利用添加配位剂使得污染物生成稳定的沉淀,并将其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化学方法特别适用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修复,但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引入新的环境问题。

生物方法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来清除污染物。

生物方法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植物修复等。

生物降解是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吸附则是利用微生物表面的活性物质吸附污染物。

植物修复则是通过植物的吸收、转运和降解作用来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生物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修复效果不稳定。

除了这三大类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其中包括电化学修复技术、超声波修复技术和纳米材料修复技术等。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挑 战。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微生物修复机理,加强微生物与物理、化学等修复手段 的结合,同时注重开发高效、稳定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提高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 稳定性。此外,加强实验室与实际应用的衔接,开展更多工程实例验证,有助于 推动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 壤的研究进展
基本内容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具有致癌性和基因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广 泛存在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土壤是PAHs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因此,修复PAHs污 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修复技术, 在PAHs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次演示将介绍固定化微生物 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微生物修复技术得到了广泛。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基因 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快速发展,微生物修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中,基因工程、生物传感器、植物修复和微生物联合应用等方面是研究的前沿 和热点。然而,这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例如,基因 工程菌的稳定性、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植物修复的效率以及微生物联合应用的 效果等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研究现状
微生物修复技术按作用方式可分为接种微生物、促进微生物和生物反应器三 大类。接种微生物是通过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具有分解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促进 其生长繁殖,从而实现污染物降解。促进微生物则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营养物质, 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著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
生物反应器是将污染土壤置于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实现污染物 降解,同时对降解产物进行回收和利用。这些方法在重金属、有机物和复合污染 土壤修复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导致了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还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致力于探索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本文将介绍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土壤污染是生态环境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农业、工业和民生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废弃物和污染物以及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将很容易导致土壤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如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热解修复、电化学修复等。

其中,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其代谢产物来分解、转化和去除污染物。

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污染物物质的残留量和毒性,改善土壤的环境质量和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受污染的土壤逐步恢复到原来的生态环境。

二、水污染修复技术水资源也是生态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人们的过度开采和排放污水会给水资源带来重大威胁。

目前,全球水污染是一项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水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在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最常用的技术是生物修复技术和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工程方法去除污染的技术。

它可以利用生物体进行水中有机物、无机物质的能量转换或通量转换,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而在物理化学修复技术领域,光催化技术又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氧化过程令 contaminant转化成低毒的物质。

它具有高效、节省能源、环境友好等特点。

在造纸厂废水处理、印染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空气污染修复技术空气污染修复技术是另一个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量的燃烧排放、工业排放、交通运输排放等活动导致了空气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 技术研究进 展
于 鲁 宁
( 中国石化新疆煤 制天然 气外输管道有限责任公 司, 北京 3 0 0 0 2 0 )
摘 要: 以土壤 中重金属及有机 污染物 为对 象, 阐明 了土壤 污染 的微 生物修 复机理 , 系统地综述 了国 内外土壤 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 术的应 用, 并对 未来微 生物修复技术的研 究方向进行展 望。 关键词 : 土壤 污染; 微 生物 ; 修复机理 ; 修复技 术 土壤是人类赖 以生存 的主要 自然 资源 , 是人类生产生活 的物质 用 。 段云霞D l 等通过模拟地下土壤环境 , 对不饱和 区甲苯的两种 污染 基础 。随着社会 经济的高速发展 , 土壤污染 已经成为全球性 的环境 形式的去除进行 了研究 ,发现在修复初期主要是依靠通风修复 , 在 问题 。2 0 0 5年 4月至 2 0 1 3年 1 2月 , 我 国首次开展全 国土壤污染状 修复后期 主要 由微生物 的降解来完成 的。 S u i H o n g 等嗵 过研究通风 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我 国土壤环境状况 总体不容乐观 , 部分地区 对不饱 和状态下 的甲苯 的修复效果 , 发现较低 的通风速率更有利于 土壤污染较重 , 耕地 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 工矿业废 弃地土壤 环境问 甲苯的生物降解 。 题 突出。 在这一形势下 , 开展 土壤污染 的修复活动 , 对促进土壤的保 2 . 2 生 物 强 化法 护 和可持续利用 , 实现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生物强化法是直接 向污染土壤 中接人 高效 降解菌 , 同时提供接 目 前 土壤污染 的修 复方法主要有物 理化学修 复技术和生 物修 人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 , 以增强污染土壤 中微生物的降解活性和强 复技术[ I j 。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虽然在土壤污染修复中有一定 的效果 , 度 。许增德【 6 J 从含油污泥 中分离出假单胞杆菌和芽孢杆菌用于脱油 但是 费用较高且操作 复杂 , 容 易造成二次污染 , 无法进 行大面积修 实验 , 取得 明显 的降解石油效果。杨旭[ 7 ] 以从污染环境中筛选分离 复, 因此该技 术局限性较大 。生 物修 复技术包 括植 物修 复技 术和微 得到并构建 了能够高效修 复多环芳烃 复合 污染体系 的菌群 , 发现该 生物修复技术 。其 中,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 的代谢功 能达 菌群能够发挥高效稳定 的降解作用 。段晓芹阁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 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 的生物修复技术 。 由于该 离 出的鞘脂菌属 ( S p h i n g o b i u m s p .) 可用于 降解 甲氰菊酯 , 在其 基 技术 的作用范 围广 , 操作简单 , 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是 目前 土壤污染 础上构建 的新 型工程菌株 S p h i n g o b i u m s p .B A 3 ~ p y t H 对 甲氰 菊酯 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 的降解效果更为 明显 。MI S H R A等嘲 过生物强化对含油污泥进 行 1微 生物修复机理 1 2 0天的处理后 , 总石油烃 的去除率达到 9 0 . 2 %。 由于微生物具 有种类多 、 数量大 , 比表面大 、 带 电荷且代谢活动 2 . 3 土地耕作法 旺盛的特点 , 使其不仅参与土壤 中污染物 的循 环过程, 还可作为环 土地耕作 法是 通过天 然过程将污染 物转化为无 害 的土 壤成分 1 O l 并且在传 统地耕法 的基础上 添加 了高效降解菌剂 , 提高 了土壤 境载体吸持重 金属 等污染物 。 微生物修复的作用机理按 照污染物质 [ 的属性 , 可分为重金属污染物修 复机理和有机物污染物修复机理翻 . 。 中微生物活性,更能促进 有机 物的生物 降解 。关 月明 等 采用土地 1 . 1 重金属污染物修复机理 耕作法对含油污泥 的降解进行研究 , 发现石油降解 率可达到 6 0 %以 A R I N等[ ・ 唰 用土地耕作法对炼油厂含油 污泥进行处理 , 发现 土壤微生物 以及代谢产物都可 吸附重金属 , 主要表现在胞外络 上。M 合、 沉淀 以及胞 内积累 3种形式 。微生物可通过带 电荷 的细胞表面 在前 3个 月内可降解半数 的石油烃 , 到1 1 个月 时 , 石油烃 的去除 吸附重金属离 子 ,或通过摄取必 要的营养元素 主动吸收重金 属离 率 可 以达 到 8 0 %。 一 2 . 4生物预制床法 子, 将重金属离子富集在细胞表 面或 内部 。 其作用方式有 以下几种 : ① 金属磷 酸盐 、 金 属硫化 物沉淀 ; ② 细菌胞外 多 聚体 ; ③ 金属硫 蛋 生物预制床修复是土地耕作法 的延续 , 它可 以使污染 物的迁移 并加入营 白、 植物螯合肽和其他金属结合 蛋 白; ④铁载体 ; ⑤真菌来源物质对 量减 至最低 。该技术将 樗染 土壤 平铺 在不 泄露 的平 台上 , 通 过定 期翻动供氧来促使 土壤微 生物 的生长 , 并将 处 重金 属的去除 ; ⑥衍生 、 诱导或分 泌的微生物产物 与金 属去 除。另 养液 等物质 , 外, 一些特殊的微 生物类群还可 以对 重金 属进行生 物转化 。其 主要 理过 程中流出 的渗滤液 , 及时 回灌 于土层 , 达到彻底 清除污染物 的 u l l i s等[ 1 3 ] 采用具有滤液收集和水循环系统 的预制 床对 污 的作用机理包括微生物对重金属 的生物氧化和还原 、 甲基化 与去 甲 目的。E 染过土壤进行修复 , 发现土壤 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明显下降。张建 等 基化 以及重金属 的溶解和有机络合配位降解转化重金属 , 改变其溶 解性 、 移 动性 以及生态毒性 , 从而 达到微生物对重金属 污染 的修 复 用石 油烃 降解 菌菌剂对 油田污水处理 产生的含油污泥进行生 物 预制床修复 , 含油污泥 中总石油烃降解率可达 5 0 %以上。刘 五星 的 目的 。 1 . 2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机理 等采用多种方式对 油田的含油污泥进行预制床生物修复 , 发现不 同 同时也 改善 了油 泥的理化性 土壤微生物可以将土壤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 处理的油泥中的油 和脂含量均有降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