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医务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培训课件ppt(66张)

医务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培训课 件(PPT6 6页)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当病情变化时,家属往往第一反 应是,是不是用错药了或者手术做错了,更有甚者他们 还用现代化的设备监视医生的行为,比如摄像机、照相 机、录音笔记录你的一举一动,为了告状准备证据,医 生边抢救边要防备授人以柄,结果是越紧张越出错,最 终结果吃亏的还是患者,不少医生都有如履簿冰之感, 终日诚惶诚恐,特别是低年资的医生,压力甚至导致医 生在处理问题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
医务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培训课 件(PPT6 6页)
医学是个不完善的学科, 不能像数学物理那样精确, 最好的医生也不能计算出 一个病人什么时候死亡, 甚至我们都不能计算出来 一个感冒的病人什么时候 痊愈,一种药物用到一个 病人身上会有什么后果, 常常是我们在一些病人的 身上的得到的经验用在另 一些病人身上。
心理反应为主
医务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培训课 件(PPT6 6页)
医务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培训课 件(PPT6 6页)
压力的心理模型
潜在的压力
环境因素 经济、政治、技 术的不确定性
组织因素 任务要求、角色 要求、人际关系、 组织结构、组织 领导作风、组织 生命周期
个人因素 家庭问题、经济 问题、个性特点
医务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培训课 件(PPT6 6页)
2、社会压力: • 患者期望值过高,媒体推波
助澜,甚至先误报再道歉。 • 事故、索赔、“医闹”、红
包、药品高额利润、回扣等 ,影响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公 众形象,挫伤了医务人员的 自尊和积极性。 • 弃医从商(医药代表、医疗 器械代表等对比而产生的心 理落差。
2、自信心不足;
3、习得性无助;
行为反应为主
医护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学习体会

医护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学习体会
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良好的压
力管理和心理调适对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研究如何
应对和管理压力的过程中,我深受以下几点启发。
1. 了解压力来源
首先,我意识到了压力源的多样性。
医护人员常常面临工作压力、责任压力、时间压力等多个方面的压力来源。
通过深入了解这
些压力源,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和管理它们。
2. 寻求支持和交流
在应对压力过程中,我学会了积极寻求支持和进行合理的交流。
与同事、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压力和困惑,有助于减轻负担,并
获得支持和理解。
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发现自己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
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并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4. 研究放松和调整策略
研究如何放松和调整策略对于医护人员尤为重要。
通过冥想、呼吸练、音乐疗法等方法,我能够迅速放松身心,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5. 培养积极的心态
最后,我认识到培养积极的心态对于应对压力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乐观、自信的心态,我能够更好地看待问题,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对于压力的影响。
在学习压力管理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需求并学会了有效的应对方法。
通过了解压力源、寻求支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放松和调整策略,以及培养积极的心态,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管理压力和调适心理,提升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某医院医护人员的压力与情绪管理

某医院医护人员的压力与情绪管理摘要:医护人员做为特殊群体,工作时间长、强度高,每天面对大量的病人,背负着很大的责任感和压力,再加上紧张的医患关系,在这样的重负之下,如何调节心态,以阳光的心态积极面对工作,是很值得迫切探讨的。
压力是无处不在的,没有人能生活在没有压力的空气之中,但是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的心理,能从正面引导情绪,使压力得到有效的化解。
医护人员应积极的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改善与人沟通的方式和技巧,这对促进医患和谐发展,缓解工作压力、这对快乐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医护人员压力情绪管理【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77-01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现代社会的工作压力逐渐加大,几乎每个人都感受到不少压力。
医务人员作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救治患者责任重大,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抑郁以及狂躁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作绩效,情绪的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1调查方法与数据在某医院内部局限网设立的压力情绪调查问卷表,真正有效回复142名医护人员,数据显示,80%的医护人员有疲劳感、40%以上的医护人员缺乏工作中的成就感、25%的医护理人员有焦虑感、烦躁感,还有12%的医护人员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了医护人员的患慢性病,尤其是消化性疾病的人多。
2医护人员压力来源原因分析2.1在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导致医护工作异常繁重。
具体为:2.1.1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医疗纠纷日益尖锐导致精神压力大。
2.1.2长期中夜班导致生物钟紊乱,三餐不准时导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疾病。
2.1.3护理技术含量的提高,护士缺编,劳动强度增加,“累”已成为行业的普遍状态。
2.2医护人员工作遭遇信任危机,医患关系紧张。
医学面对的是生命与健康,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在医疗科学水平限制下,面对疾病、死亡会产生一种长期的压力,而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的不理解,容易产生纠纷。
医务人员心里疏导工作总结

医务人员心里疏导工作总结
医务人员心理疏导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心理疏导工作成为了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
在与患者交
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所了解,比如焦虑、抑郁、恐惧等,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帮助患者解决。
其次,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比如愤怒、悲伤、绝望等。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这些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性,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
此外,心理疏导工作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耐心和同理心。
有些患者可能会因
为心理问题而表现出情绪波动大、不合作等行为,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耐心地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最后,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医疗团队中,我们
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在心理疏导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与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
总的来说,心理疏导工作是医务人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需要我们具
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情绪管理能力,耐心和同理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重拾信心和希望。
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的压力管理

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的压力管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精神卫生专业工作的医护人员,常常面对着来自繁重的工作压力、情感疲劳和患者的挑战。
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压力,保持工作状态和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压力管理的方法首先,医护人员需要认清自己的工作特点,了解工作性质和工作压力来源。
针对不同的工作需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比如,面对人员较多的服务场所,要保持一种客观冷静、热情周到的态度,让患者感到温暖和关心;而对于工作任务较多的化验室,需要规划好每天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并制定好高效的工作方法,以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其次,医护人员还需要学习一些简单易行的心理调节技巧,如深呼吸、舒展伸展等。
当压力大到无法自我调节时,可以采用寻找帮助方式。
比如咨询心理咨询师、聊天室、朋友或家人,分享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崩溃,让自己有机会宣泄情绪、得到理解和支持。
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建立个人的兴趣爱好,保持生活平衡。
可以选择唱歌、跳舞、旅行等以提升自我愉悦感,自我放松。
当然,如果感到自己需要帮助,可以选择寻求心理咨询或专业治疗。
如何营造压力轻松的工作氛围为了保证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精神专科医院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营造一种压力轻松、彼此支持的氛围。
1、领导要重视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医务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平衡。
2、医院应该通过培训、录用、福利等方式向医务人员传达压力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医务人员认识到压力问题,并知道如何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
3、在工作岗位上,医院要为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自主性和决策权,支持他们做出合理的工作决策,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和支持,减轻工作压力。
4、在患者与医务人员的交流时,医院应该采取积极热情的态度,给患者传达温暖和信任,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上的紧张和疲劳感。
结论精神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情感疲劳,为了保障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心理健康,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他们的压力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和患者的医疗质量。
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健康状态及人格特质特征

培训与教育
医疗机构应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关的培 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工作压 力的能力。
改善工作环境
医疗机构应努力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 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压力影 响。
02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的表现
情绪耗竭
医务人员表现出情绪疲惫,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兴 趣。
开放性
神经质性
开放型医务人员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善 于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他们通常 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神经质型医务人员容易感到紧张、不安和 焦虑。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容易受到挫折 和压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医务人员健康状态的影响
01
生理健康
具有焦虑型和神经质型人格特质的医务人员容易受到生理上的影响,如
心理调适
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改善方法 包括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学习放松技巧、培养积极心态 等。
04
医务人员人格特质特征
人格特质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关系
坚韧型人格特质
焦虑型人格特质
外向型人格特质
神经质型人格特质
这类医务人员通常表现出较强 的心理韧性,能够更好地应对 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他们通 常能够积极应对挑战,调整自 己的情绪,适应不同的工作环 境。
失眠、头痛、消化系统问题等。这些健康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
心理压力和工作负担。
02
心理健康
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等人格特质通常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这
些医务人员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
发生。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宜人性、尽责
性和开放性等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焦虑型和
从容应对优秀医务人员的压力管理

从容应对优秀医务人员的压力管理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而医务人员由于其工作特点,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优秀的医务人员能够从容应对这种压力,并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
本文将从身心调适、职业素养、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四个方面,探讨从容应对优秀医务人员的压力管理。
一、身心调适名言“万事如意者,必从容者谋之”,说明从容是一种心理状态相较紧张和焦虑更有助于应对压力。
因此,优秀的医务人员应注重身心调适,使自己处于平和的状态。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运动锻炼、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来放松自己,舒缓压力。
二、职业素养医务人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需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
他们应该始终保持专业的态度,坚守医德道德底线,充满责任心和好奇心。
无论面对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还是遭遇工作的各种不顺利,优秀医务人员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并时刻以病人的需求为重心,积极帮助和支持他们。
三、自我管理从容应对压力,离不开良好的自我管理。
优秀医务人员要主动梳理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和优先级,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同时,他们需要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能力,合理安排时间,掌握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四、团队合作医疗工作是一个高度团队合作的过程,优秀医务人员应懂得合理地分配工作和资源,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良好的团队合作可以减轻每个人的工作压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团队中,优秀医务人员要乐于帮助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总结而言,从容应对优秀医务人员的压力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
身心调适、职业素养、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是实现从容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
在压力面前,优秀医务人员应以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如何更好地应对压力,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保障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医药师心理调适方法

医药师心理调适方法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药师在药物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面对病人痛苦和压力,医药师也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因此,他们需要学习一些心理调适方法来保持身心健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首先,医药师应该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源。
他们可以通过日记或情绪记录来分析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并找出应对压力的策略。
此外,学会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和缓解紧张情绪也是很重要的。
二、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医药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要学会在工作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在面对患者时。
积极的心态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表达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与同事和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更积极的心态。
三、寻求支持和帮助当医药师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寻求支持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可以与同事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情感,相互支持和理解。
此外,专业的心理咨询也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医药师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
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医药师往往会面临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问题。
为了保持身心健康,他们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确保获得足够的休息和放松。
此外,培养兴趣爱好和参与社交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帮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五、继续学习与提升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医药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持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他们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医药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与压力,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医药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持身心的健康。
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足够的睡眠都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适度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的压力。
总结起来,医药师在面对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时,需要学习一些心理调适方法来保持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 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 直走过去了。
2.你的语言就是你的魔咒 3.寻找幸福的按钮
酸葡萄心理
从认知心理看—— 92%的压力是不必要承受的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数担 心烦忧的事情—— 可能发生的,占总数的40%; 已经发生的,占总数的30%; 不可预知的,占总数的22%; 必须承担的,只有总数的8%。
将“生气水”注射到白老鼠身上,老鼠居然死了。
由此可见,生气对健康的危害非同一般。
• 1、深呼吸 • 2、放松肌肉 • 3、想象法
5、沉淀转移法
• 1、腹有诗书气自华 • 2、公益事业 • 3、走出去,看见阳光
祝 大 家 笑 口 常 开 哦
37 36 35 31 30 29 29 29
迁居 转学 娱乐活动的变化 宗教活动的变化 社会活动的变化 少量借贷 睡眠习惯的改变 家人离合
饮食习惯改变 度假 节日 轻度违法事件
20 20 19 19 18 17 16 15
15 13 12 11
45 杰出的个人成就 28 44 爱人开始或停止工作 26 40 入学或毕业 26 39 生活条件变化 25 39 个人习惯改变 24 39 与上级发生矛盾 23
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 应的直接原因。
※
改变策略
A
(事件)
B
(认识、观念)
C
(情绪或行为反应)
D
劝导干预、自我辩论 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 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
E
效果(不良情绪或行为消除或者减弱)
• • • •
不合理信念: 绝对化:必须、应该 过分概括化:总是、所有 糟糕至极
二、医务人员主要的压力源
职业压力
角色冲突
压力源
人际关系
• • • • • •
(一)职业压力 1、期待过高 2、负载过重 3、职称 5、过度暴露于负性刺激 3、社会诱惑增多
• (二)角色冲突 • 一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 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 态。
• • • •
(三)人际关系压力 1、同事关系 2、夫妻关系 3、医患关系
• 热身小游戏:
• 《乌鸦和乌龟的事》
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尹娟娟
主要内容
一、认识压力
二、医务人员主要的压力源 三、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一、认识压力
(一)什么是压力?
压力:个体对某一没有足够能力应对的重 要情景,所产生的情绪与生理上的紧张反 应。
压力=(期望-现实)*弹性系数
(二)适度的压力:精彩人生不可或缺的力量 1、给生命加压:向压力要动力
2、给生命加压:别让压力损害健康
压力曲线
表现
压力适中
最佳表现
压力少沉闷 缺乏动力
压力大紧张
情绪低落 压力
• (三)压力过大的表现
• 生理、心理、行为
(1)负性生理反应:
①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头晕、心悸、心慌等 ②四肢乏力、容易疲劳; ③经常头痛,特别是偏头痛; ④睡眠质量差,失眠。
• (2)负性心理反应: • ① 紧张和焦虑 • ② 退缩和抑郁
• 2012年11月29日13时30分左右,1名中年男子冲进天津中 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楼诊室,用斧头砍伤1名当班医生, 该医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 2012年9月17日凌晨6时许,两名酒后到同仁医院就诊的患 者,因对医生处理意见不满,将医生打伤。 • 2012年4月1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一名主任医 师被扎伤。 • 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一男子李某某因“医生不给看 病”,用水果刀将4名医生捅伤。
3、肢体运动减压法
体育锻炼—— 培养健全人格的心理训练方法
3、建立你的支持系统
你的支持系统
请设想,当你遇到灾难或是无意名 状的忧郁、危机之际,你将和谁情形交 谈?你能得到谁的帮助?请在标号下写 出他们的名字。
4、情绪放松训练法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美生理学家艾尔玛将玻璃管插在摄氏零度、冰和
水混和容器里,收集人在不同情绪呼出的“气水”。 结果发现:悲痛时呼出的水汽冷凝后则有白色沉 淀;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凝成的水澄清透明、无色、 无杂质。如果生气,则会出现紫色的沉淀。
• ③习得性无助 :指个体屡遭失败,并将失 败归因于能力,最终产生个体无能为力、 动机缺失、认知情绪缺失,并产生失败无 法避免的观念。 • 塞里格曼的小狗实验
(3)负性行为反应 ① 饮食过度; ② 工作拖拉、效率低; ③ 冒险行为增加; ④ 攻击性行为;
直接攻击:
间接攻击:指桑骂槐、踢猫反应
挫折——侵犯理论
• 1、同事关系
• 小游戏:夸夸我
2、夫妻关系
• 3、医患关系 •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统计,自2002年9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 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中国医 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每所 医院年平均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约27次。
• 2014年3月5日中午,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发生一起医患 纠纷。因一名患者饮酒呕吐后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者 亲友纠集数十人到医院“讨说法”,一度包围值班医生。 • 2014年2月25日,微博爆料,因为床位问题,南京口腔医 院护士被官员夫妇殴打。 被打护士目前下肢瘫痪。 • 2014年2月18日15时许,一名男子在河北省易县县医院普 外科办公室内用刀将医生李某某割颈。 • 2014年2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富拉尔基区的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过 程中,被突然冲来的一名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经抢救无 效死亡。 • 2013年10月25日上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伤人 事件,3名医生被一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 2013年4月29日晚,河北馆陶县人民医院,一名女医生王 某从三楼坠下后不治身亡。医院医务人员称,王某疑为受 患者家属过激行为惊吓而坠楼。
压力指数
生活事件 指数
10 0
生活事件
指数
生活事件
指数
配偶死亡
经济状况变化
38 工作时间条件改变
20
离婚 夫妻分居 拘禁 亲人死亡 受伤或患病 结婚 解雇 复婚
退休 家庭成员患病 怀孕 性生活不协调 家庭添丁 业务上的调整
73 65 63 63 53 50 47 45
好友死亡 换工作 夫妇不和多次争吵 中等负债 赎回抵押 职务变化 子女离家出走 司法纠纷
• 2、自我认知减压法
• 不是事情本身使你不快乐,而是 你对事情的看法让你不快乐!
1、艾利斯的ABC理论
A(诱发事件) B(主观认识) C(心理行为反应)
※ 观点:艾利斯认为人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
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
因此,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
• 如果其心理健康长期失衡,健康状况不佳, 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则会影响到医疗服务 质量,进而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1、精神分析疗法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 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能够挖掘 出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 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 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 • 自由联想法
(四) 自我检测的方法 霍尔姆斯的压力理论 • 生活里大大小小的变化,都会给人带来压 力,叫生活变化单位。 • 如果一个人在一年所积累的变化压力的分 数总分超过300,今后两年可能发生重大的 心理、生理疾病;累计分数在150-300之间, 今后的生活处于一种临界状态;累计分数 不超过150,健康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