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制取氧气》ppt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氧气(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氧气(共17张PPT)

实验编号 (1)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 (2) 星的木条复燃
(3)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又复燃
分析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 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 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 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 用。
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 未见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 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 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 下: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叫做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 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课件,38张PPT)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课件,38张PPT)
提出猜想
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不是反应物
是反应物
二氧化锰自身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过氧化氢自身反应,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只是加速了反应进行。
通过什么现象判断二氧化锰是否为反应物?请你结合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特点进行思考。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参与反应,质量变小
比较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设计实验
时间:2024年9月15日
m1
称量
m2
反应
分离(洗涤)
干燥 称量
设计实验
m1=m2——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m1>m2——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反应后黑色固体的质量不变,能证明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吗?
m剩余二氧化锰 + m参加反应二氧化锰
不能!
还要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m剩余二氧化锰 + m生成物
思考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氧气的制取
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氧气的工业制法
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反应类型上是否相同?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思考: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吗?
思考:你能修正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的定义吗?
在轮胎中加入炭黑、氧化锌(ZnO)和二氧化钛(TiO2)等物质,可以减缓橡胶老化。
在食用油中加入没食子酸丙酯可以抑制食用油变质。
在化学反应中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人教版教材《制取氧气》上课课件PPT1

人教版教材《制取氧气》上课课件PPT1
新课导入
呼吸机——新冠疫情下的救命稻草
氧气是怎么制得的呢?
氧气袋
氧气能支持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氧气瓶
此次的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肺 炎,导致患者的肺功能受到明显损害, 使用呼吸机对进行追加氧气提供,能够 让病人得肺功能获得最好恢复。
病床供 氧装置
高压氧舱
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内容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2、催化剂、催化作用 3、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MnO2 H2O + O2
2、实验探究:
过氧化氢
有极 少气 泡产 生,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有大 量气 泡产 生
带火 星木 条没 有复 燃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 下分解很慢,产生氧气的 量极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带火 星木 条复 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快速 生成大量氧气,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
区别 相同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特征 形式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多变一
一变多
A + B + … → C C →A + B + …
(都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
注意: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现有以下化学反应: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2、氯酸钾 MnO2 氯化钾 + 氧气
3、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4、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5、甲烷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课件】制取氧气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件】制取氧气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4.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比较
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定义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 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反应物种类 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生成物种类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通式 特点
A— B+C+ 一变多
A+B+.. 多变一
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便于生成的气体顺利导出。
向上排空气法
导管必须 伸入集气 瓶底部, 便于排净 集气瓶内 的空气。
导管伸到集气瓶口即 可,不能伸入太长。
(1)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 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钾
氯化钾+氧气
(KCIO₃)
的气体更为干燥, 但可能不纯净。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 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还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
3
注意
①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 倒流至试管
底部,使试
管炸裂。 ②试剂要平 铺在试管底 部,便于均 匀受热。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处放一团 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中的粉末进入导管。
活塞
过氧化 氢溶液

二氧
化锰
26
6.工业制取氧气是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 列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氧气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 低 (填“高”
或“低”)。
(3)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腿合物 (填“纯净物”

人教版完美课件《制取氧气》精美PPT1

人教版完美课件《制取氧气》精美PPT1
5、实验步骤: 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的相同
总结与归纳: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原理:
⑴ H2O2 MnO2 H2O + O2
⑵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⑶ KClO3
MnO2 △
KCl + O2
请找出以上反应的共同之处
㈣、分解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1、概念: 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

8.放弃春日的百花争艳,才有了腊梅 洁白傲 骨的情 怀;放 弃溪间 的恬淡 幽雅, 才有了 瀑布一 泻千里 的壮观 。生命 在于追 求,在 追求中 彰显自 我的价 值,而 生命还 有它精 彩的另 一面: 勇于放 弃,去 实现更 远大的 理想, 去创造 更加绚 烂的辉 煌!
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征:一变多
3、表示方法:AB A+B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1、分离液态空气法:
⑴、原理: 利用液态氮气和液态氧气的沸点不同
⑵、方法:
加压
蒸馏
空气
液态空气
降温
–196℃
氮气 液氧

1.不 是 每 一 道 江流 都能入 海, 不 流动的 便成了 死湖; 不 是每一 粒种子 都能成 树, 不 生长 的便成 了空壳 。生命 中不是 永远快 乐, 也 不是永 远痛苦 , 快乐 和痛苦 是相生 相成的 。
⑤ 铁夹应夹在离试管的中上部;
⑥ 试管口应放一小团棉花,为了防止氧气 把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⑦ 导管露出橡皮塞少许即可,便于排出 气体; ⑧ 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口,为了收集更多 的气体。
5、实验步骤:
⑴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 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在 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 塞塞紧试管; ⑶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PPT课件34(25份) 人教版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PPT课件34(25份) 人教版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学性质
9
练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习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B

A、 C )
A 、 C、 D )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点燃 四氧化三铁 A. 铁 + 氧气 加热 汞 + 氧气 B. 氧化汞 点燃 二氧化硫 C. 硫 + 氧气 点燃 D.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10
三、比较下列三个实验装置图:
待上述实验没有气泡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4
b、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加快或者减慢
催化剂(触媒):像这种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 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 前后都不变的物质。催化剂在反应中起的作 用叫催化作用。
思考:1.有了催化剂是否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呢? 2.没有催化剂反应能否进行呢?3.在反应进行过程中 催化剂参与反应吗?4.MnO2 是催化剂,这种说法对 吗?
试回答:
产生氧气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B C
装置A与B、C相比较,其优点有:
①可以随时添加药品,不断产生氧气。
②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
③可以控制氧气的产生速率。
11
1、实验药品及颜色: 3、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2、实验原理及装置: 4、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溶液 H O
高锰酸钾 KMnO4 (暗紫色) 氯酸钾KClO3 (白色)
3
二氧化锰 MnO2 (黑色)
(2)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制取氧气 a、观察下列实验并填空: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产生的氧气很少 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

初中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_课件完美版1

初中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_课件完美版1

“一变”:改变其他 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改变≠加快)
“二不变”: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 有改变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_课件完美版 1
初中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_课件完美版 1
①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 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一般指加快) 。
②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 是物理性质版 1
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符号表达式
KClO3
MnO2

KCl + O2
初中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_课件完美版 1
初中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_课件完美版 1
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 复燃,证明是氧气。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 复燃,若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实验步骤是:
(1)组装好装置(2)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先将导 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 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没 有气泡冒出或冷却后导管内 能否形成一段水柱。
实验步骤:
(1)组装好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装药品,固定装置
(4)加热 (5)收集气体 (6)撤装置(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后熄灭酒精灯)。
/v_show/id_XMTc0MDk5 MjExMg==.html?from=s1.8-1-
1.2&spm=a2h0k.8191407.0.0#paction
1、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使药品受热均匀)
2、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精品课件_制取氧气(3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精品课件_制取氧气(30张PPT)

优点:易于收集到较 纯的气体;便于观察 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优点:操作较为方便
导气管伸到集气瓶低
想一想:该如何收集氧气呢?
排水法
验满?
当气泡从集气瓶口 往外冒出时,证明 已收集满
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置 于瓶口,若木条复 燃,则已满
排水法收集 的气体纯净 但不干燥
不混有 空气
排空气法收集 的气体干燥但 不纯净
3、铁+硫酸铜 → 硫酸亚铁 + 铜
4、蜡烛+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点燃
5、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总结
学会分类学习法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基本类型)
剧烈氧化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怎样制取氧气呢?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是防止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如用氯酸钾与二氧化 锰则不需要。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先给试管预热,再用外焰集中加热
⑤收集气体 排水法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Why ?
刚开始冒出气泡是空气,若这时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向上排空气法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 导气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O2 ?
O2的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 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课堂小结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装置的选择: 固—液反应不加热型 (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 固—固反应加热型(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装置①和④组合可以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于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C.装置①和③组合可以用于制取较干燥的氧气 D.装置②制取气体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D ) A.加热二氧化锰 B.加热高锰酸钾 C.加热双氧水 D.分离液态空气
2.有关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利用了液氮比液氧的沸点低 B.制得的氧气为纯氧
C.属于分解反应Leabharlann D.将氧气贮存在黑色钢瓶中
知识点二 实验室制氧气三种方法比较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药品
高锰酸钾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 锰
反应原理 (符号表达式
)
药品状态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固态
KClO3
MnO2

KCl
+
O2
H2O2 MnO2
H2O+
O2
固态+固态
固态+液态
反应条件
加热
加热、催化剂
催化剂
发生装置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 装置漏气的是( D )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C.甲、乙和丙途径中发生化学变化的 基本反应类型都是分解反应
D.工业上采用途径丁制取O2时,O2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知识点二 实验室制氧气三种方法比较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实验装置
将导管伸入水中,用手紧
握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 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
管,或用热毛巾捂住试管) 水至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操作方法 若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若, 一段时间后水柱高度不发
手松开(或停止微热)后,观 生变化
,
知识点一 工业上制取氧气
1.氧气(氮气)工业制法:分离液态___空__气___。 2.原理: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___沸__点___不同的性质,属于___物__理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空气 除尘
除CO2、H2O
降温
-200℃
液态空气
蒸发
-196℃
气态氮气 蒸发
液态氧气 -183℃ 气态氧气
3.测定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如图2):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在___a___端 放一个__量__筒____,进入__量__筒____中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自我提升
1.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O2(反应条件已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甲途径是 实验室制O2的最佳方案
B.为了使甲、乙两种途径更快地得到 O2,还需要加入催化剂
第二单元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工业上制取氧气、制取装置、多功能瓶的使用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知识点三 多功能瓶的使用 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如图1):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如氧气),应从___a___(填字母,下同)端通入;密度 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应从__b____端通入。 2.排水法收集气体(如图2):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气体从__b____ 端通入,水从___a___端排出。
2.下列有关多功能瓶的使用错误的是( B )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察到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第 二单 元 课 题 3 第 3 课时 工 业 上 制 取氧 气、制 取装置 、多功 能瓶的 使用( 10张P 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