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球上生物的起源

合集下载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原始生命的诞生,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假说(如原始汤假说、热液喷口假说等),以及生命起源与生物圈的关系。(1)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掌握原始生命的诞生条件;
(2)掌握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假说,能对其进行简要阐述;
(3)理解生命起源与生物圈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3.教师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生命起源的科普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生命起源为中心,辐射出化学进化过程、生命起源假说、生物圈关系等主要知识点。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以图形、箭头等符号表示知识间的联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关键信息。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3.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生命起源的科普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地球早期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化学进化过程:通过PPT展示,讲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原始生命的诞生条件。
2.生命起源假说:介绍原始汤假说、热液喷口假说等,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假说的基本观点。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有机大分子物质 (蛋白质、核酸等)
原始生命
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
生命诞生的摇篮是:_原__始__海__洋__。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其代谢类型最可能是_异__养_厌__氧__型_。
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 始生命?为什么?
答:不会。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 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 续不断的雷电等。另外,现在的海洋成分 也发生了变化。
课堂反馈
1.原始的地球大气与现在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明显的差别,那时的大气成分主要
是( A )
A.水蒸气、氨、甲烷等 B.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C.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D.水蒸气、氧气、氮气等
2.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B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森林 D.原始陆地
3.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氨基酸的科学家是( B)
A.爱因斯坦
B.米勒
C.爱迪生
D.牛顿
4.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了实验,其结果说明( A )
A.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够形成有机物 B.原始生命来自星际空间 C.原始地球上的有机物来自陨石 D.原始生命产生热沸腾
肉汤仍澄清
一天后
打断瓶颈, 放置
肉汤浑浊
3.宇生论
彗星
陨石坑
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
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部分学者认为,
地球上生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4.热泉生态系统论
20世纪70年代未,科学家在东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附近发现了几处深海热泉,在这些热泉里生活着众多的生物。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经典PPT教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经典PPT教学
内部构造极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
讲授新课
火山不断爆发形成原始大气
讲授新课
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哪些?与现在地球上的大 气层相比,原始大气的成分有什么特点? 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没有氧气
2.原始地球上具有什么能量条件? 紫外线、闪电、高温、宇宙射线等
3.原始海洋在生命的起源中起什么作用?
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科学的是( ) A.病菌抗药性逐渐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之一是由陆生到水生 C.人类共同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 D.长颈鹿颈变长是努力伸长颈去吃树上叶片的结果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生物的进化是自然 选择的结果;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随堂训练
2.原始的地球大气与现在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明显
的差别,那时的大气成分主要是( A.水蒸气、氨、甲烷等
A)
B.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C.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D.水蒸气、氧气、氮气等
随堂训练
3.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B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陆地上
D.大气层中
4.在原始的地球表面,首先形成的生命的基础物质是
4.如图进化树显示了目前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 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你认为和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小熊猫
B.熊
C.浣熊
D.北极熊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生物的进化及亲缘关系的认识。 通过对图的分析可知,大熊猫和浣熊、小熊猫在4 000万 年前有共同的祖先,而大熊猫和熊在1 000万年前有共同 的祖先,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选B。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课件(3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课件(39张PPT)
A.由无机物生成有机物 B.由非细胞结构发展成为细胞结构 C.由简单有机物形成复杂有机物 D.由无生命物质演变为有生命物质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
等气体。
( ×)
⑵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
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命体的蛋白
质等有机物。
( ×)
2.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下地球上会不 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3.宇生说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 物,来自于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
彗星
陨石坑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经 常 受 到 陨 石 等 的 撞 击 。 1969 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 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 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另外, 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 数十种有机物。
小行星撞击地球(想象图)
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 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 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 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另外 现在的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3.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 于有,有生于无”。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 命起源的观点是不谋而合还是大相径庭?说说 你的看法。
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 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 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 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 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想一想
2.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 球上1.会米不勒会的再实形验成证原明始了生什命么??为什么?
米勒实验向人们证明了原始地球上 尽管在不现能在形的成地生球命环,境但条能件产下生,构地成球生上 物 不体会的再有形机成物原。始因的此生,命生,命因的为起不源存从在 无 原机始物生生命成形有成机时物所,需这的一环阶境段条是件完,全如 能 原够始实大现气的、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

人教版八下生物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

人教版八下生物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

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 生物进化的历程:(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教材分析有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和乐于参与的话题,而且很多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体,对生命的起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根据教师所掌握的材料以及学生获取信息的程度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多媒体课件,以及精心设计疑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从中体验探索生命起源的乐趣。

科学总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作出各种假设,经过重重关卡,最后寻找到真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命起源的猜想和讨论,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生命的起源,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难点: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进行分组互动讨论教学。

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多媒体视频和分析资料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教师: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学生: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展示有关生命起源的多媒体视频资料,进而导入本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新课教学:一生命起源的过程地球生命的诞生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学者还是同意“化学进化学说”。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40亿年前的地球状况,并让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思考题。

学生活动:通过视频和课本了解原始地球的状况。

思考题(课件):1.地球产生的年代?2.原始地球的状况如何?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
斯巴兰让尼的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出苍蝇 ——否定了“自然发生论”。
1860年巴斯德用实验证明肉汤不能生出微生物——彻 底否定“自然发生论”。
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 者巴斯德
鹅 颈 烧 瓶 的 实 验
宇生论 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
小资料: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经常受到陨石的撞 击。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 亚默奇森镇的陨石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等 有机物。另外,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 现了数十源说认为,生命是 在地球温度逐渐下降以后,在极 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 一步地演变而来的。
不同学说 自然发生说 宇宙起源说 神创论 化学起源说
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对于生命起源的观点
依据
生命物质是从 非生命的物质 中自然发生的
“腐肉生蛆”实验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
➢神创论 ➢自然发生论 ➢宇生说 ➢热泉生态系统 ➢海洋化学起源说
神创论
神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以及天和大地, 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出来的。
中国的传说: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生物 上帝创造万物,最后造人
自然发生论
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依据
命 的 起
原始地球为生 命起源提供的 条件
(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 能量条件:高温、紫外线、雷电等

生命起源的化学 无机小分子
有机小分子
进化过程
有机大分子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
——《生命简史》
➢ 生命——众所周知——就是一场赌博。际遇或许是动力,或许是阻力,这取决于历 史。赌博游戏中的排列变化相当于基因突变——基因序列的自发变化。和大部分拉 斯维加斯的赌客空手而归一样,绝大多数基因突变徒劳无用。少数触发优势的变异 必将获得惊人的回报——中了头奖。这种奖励不是当时兑现了多少,而是后代得到 了多少。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课件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课件

③原始大气
水蒸气、氢气、氨、甲烷、 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 成了原始的大气层
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 的区别是什么?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
④原始海洋 推测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越积累越 多,随着地球温度逐渐下降,水蒸气 凝结成雨天,降落下来形成回流,越 积越多,最终汇聚成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生命的“摇篮”
腐肉生蛆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否定了这一假说
腐草为萤
③热泉生态系统
研究发现,海底热泉喷口附近 的环境不仅可以为生命的出现 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 的能量和物质,而且还可以避 免地球外物体撞击地球时所造 成的有害影响,因此热泉生态 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
(3)生命起源的过程 ①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 无机小分子物质
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
人类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
几亿年前乃至几十亿年前,地球 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最原始 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
生命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水和 适宜的温度,大多数生物还需要氧气
一、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科学推测
1.科学推测
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 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
自别处。推测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外界因素的干扰,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证据二:斯帕兰扎尼的实验
推测
肉汤中的微生物不是自发 产生的,而是来自瓶外
是否严密

分析
设计了对照组,考虑了其 他因素的干扰,能证明微 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
证据三:巴斯德的实验
肉汤中的微生物不是自发 推测
产生的,而是来自瓶外
是否严密 是
b.原始生命来自其他星球,并在 地球上进化,形成了现在丰富多 彩的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难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方法:
1、教法:描述、讨论、资料分析;
2、学法: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证据和逻辑做出推测。

学生活动:
资料分析
教具准备:
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引自《太平御览》卷七八)
哪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
说开天辟地以来,地球上本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泥人。

那么什么叫“剧务”,又什么是“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呢?
大概是太劳累了,就用绳子浸在泥里,再举起来,甩出的泥点变成人。

看来我们的同学们知识很渊博呀,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介绍“宇宙起源”的内容。

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这是目前一般接受的学说),15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爆炸喷射出了由氢和氦组成的星云,星云旋转运动着,并且缓慢地收缩,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

由于收缩时磨擦产生的热量,温度继续上升,直到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

在恒星周围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它们彼此吸引、碰撞而聚合成为小的团块。

这就是行星的形成。

介绍原始地球的情况:地球逐渐收缩过程中温度很高,所以当地球表层温度逐渐下降时就表现为频繁的火山活动。

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层。

这个大气层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没有氧气、氮气的,但有很多的水蒸汽。

随着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冷却形成雨水降落到地面上,雨水在地壳下陷及低落处聚集而成原始的海洋。

原始海洋盐分很低,但溶解了大量的甲烷等火山喷发出的物质。

学生观察资料,分析讨论题
1、地球上的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
体,但是没有生物体赖以生存的气体---氧气,而现在的大气中,氧气的
含量占百分之二十一左右。

2、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火山爆发,熔岩横流,大气中缺少氧气,所以不
存在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3、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可以为生物体起源于太空这
一观点作证据之用。

4、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
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生命的起源是从无机物开始的这一说法就被
印证了。

小结:
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