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知识归纳第5章-项目范围管理doc资料
计算机水平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分类真题项目范围管理(二)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分类真题项目范围管理(二)一、单项选择题1、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的过程,依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
A.范围定义→范围计划制订→范围确认→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变更控制B.范围计划制订→范围定义→范围确认→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变更控制C.范围定义→范围计划制订→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变更控制→范围确认D.范围计划制订→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认→范围变更控制2、关于项目范围的陈述,正确的是______。
A.在项目早期,项目范围包含某些特定的功能和其他功能,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添加更详细的特征B.项目范围在项目章程中被定义,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必要的变更C.项目范围在项目的早期被描述出来,并随着项目的进展而更加详细D.项目范围在项目的早期被描述出来,并随着范围的蔓延而更加详细3、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______。
A.描述并记载了范围基准计划,以帮助范围决策的制定B.分解了项目的可交付成果C.描述了如何在项目中实现范围变更,以及如何管理项目的范围D.描述了成本和时间估算如何成为项目范围变更的组成部分4、______描述了项目的可交付物和产生这些可交付物所必须做的项目工作,就此在所有项目干系人之间建立了共识。
A.SOW B.配置管理计划 C.详细的范围说明书 D.工作分解结构5、某项目经理在公司负责管理一个产品开发项目。
开始时,产品被定义为“最先进的个人运输工具”,后来被描述为“不需要汽油的先进个人运输工具”。
最后,与设计工程师进行了整夜的讨论后,被描述为“成本在15000美元以下,不需要汽油、不产生噪声的最先进的个人运输工具”。
这表明产品的特征正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调整,但是应注意将其与______协调一致。
A.范围定义 B.项目干系人利益C.范围变更控制系统 D.客户的战略计划6、小王所在单位的项目管理委员会每月开一次项目评审会,负责对任何预算在100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
高级信息系统管理师-【5】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题型:选择,2-3分;案例,3-25分;论文,75分;)教材知识点:1、项目范围管理需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明确项目边界(2)对项目执行工作进行监控(3)防止项目范围发生蔓延(★)2、产品范围是指产品或者服务所应该包含的功能,项目范围是指为了能够交付产品,项目所必须做的工作。
(★★★★★)3、产品范围是项目范围的基础,产品范围的定义是产品要求的描述;而项目范围的定义是产生项目管理计划的基础。
(★★★★★)4、项目的范围基准是经过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
(★★★★★)21年11月案例5、判断项目范围是否完成,要以范围基准来衡量。
而产品范围是否完成,则根据产品是否满足了产品描述来判断。
(★★★★★)21年11月案例6、产品范围描述是项目范围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产品范围变更后,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项目的范围。
(★★★★★)7、范围管理各过程(★★★★★)8、规划范围管理是编制范围管理计划,书面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中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9、范围管理计划包含如下内容(★★★★★)21年11月第29考题(1)如何制订项目范围说明书。
(2)如何根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
(3)如何维护和批准WBS。
(4)如何确认和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5)如何处理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变更,10、范围管理计划描述如何管理项目范围,项目范围怎样变化才能与项目要求相一致等问题,所以它也应该对怎样变化、变化频率如何,以及变化了多少等项目范围预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范围管理计划也应该包括对变化范围怎样确定,变化应归为哪一类等问题的清楚描述。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可能在项目管理计划之中,也可能作为单独的一项。
根据不同的项目,可以是详细的或者概括的,可以是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
(★)21年5月第29考题11、需求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它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明确需求,并使项目团队和用户达成共识,即建立需求基线。
R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点分析之十八:项目范围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点分析之十八:项目范围管理(连载)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点分析之十八:项目范围管理项目的范围管理在历年考试中题量在2-4道左右,考题一般比较简单但容易混淆,认真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一、知识点归纳1、主要过程:(from 组织过程资产、环境与组织因素、初步范围说明、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范围计划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范围定义—(详细范围说明书)—>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 及其字典)—>范围确认—(范围及WBS的更新)—>范围控制——>(to 综合管理控制)2、范围计划编制【输入】项目章程、初步范围说明、环境组织因素、组织过程资产、项目管理计划;【输出】范围管理计划(范围说明书的准备过程—WBS创建过程—交付物确认过程—控制需求变更的落实);【工具】专家判断、模板表格和标准;3、范围定义:制定详细范围说明书,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依据【输入】PAL、charter、初步范围说明书、范围管理计划、批准的变更请求(from 项目工作)【工具】产品分析(SA/VE/SE/VA/FA/PD)、其他方案识别(头脑风暴/横向思维[非常道])、专家判断、干系人分析(将need/want/expectation 转化为requerment,排序、量化、文件化)【输出】项目范围说明书、请求的变更、范围管理计划更新。
4、详细范围说明书之【内容】:项目目标和范围(量化标准)、产品范围、项目边界(做什么不做什么)、可交付物、产品可接受的标准(验收标准)、项目约束(里程碑、时间、合同等等)、项目的假定、初始组织、初始识别的风险、项目要求说明、里程碑、量级成本估算、配置管理需求、已批准的请求。
●作用:描述可交付成果及要做的工作;干系人之间达成共识;指导未来项目规划和执行;提供变更请求的变更基准。
●项目目标通常自上而下定义;目标明确后,团队需要去寻找最佳方法,编制详细计划通常是自下而上的。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

5.6项目范围控制
项目范围变更控制
谢 谢!!
5.3 范围定义
5.3 范围定义
范围定义的典型工具 1、产品分析 将项目目标变成有形的可交付成果和要求说明书。 产品分析包括诸如产品分解、系统分析、系统工程、 价值工程、价值分析和功能分析等技术。 2、其他方案识别 其他方案识别是用来提出执行与实施项目工作的不同 办法的一种技术。通常使用各种各样的通用管理技术,最 常用的是头脑风暴法与横向思维。
5.4 制作工作分解结构
WBS和WBS字典
WBS 字典是WBS的配套文档,描述每个WBS元素 ①编号。 ②名称。 ③工作说明. ④相关活动列表。 ⑤里程碑列表。 ⑥承办组织。 ⑦开始和结朿日期。 ⑧资源需求、成本估算、负载量。 ⑨规格。 ⑩合同信息. ⑪质量要求和有关工作质量的技术参考资料。
5.4 制作工作分解结构
5.4 制作工作分解结构
分解步骤: 1、识别可交付成果和工作 2、确定分解结构 3、将上层分解为下层 4、分配标识号 5、核实工作的分解的程度是否必要而又足够 不能分解:很远的将来要完成的成果
5.4 制作工作分解结构
• 常见的WBS结构
5.4 制作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原则
1、在各层次上保持项目的完整性,避免遗漏必要的组成部分。 2、—个工作单元只能从属于某个上层单元,避免交叉从属。 3、相同层次的工作单元应有相同性质。 4、工作单元应能分幵不同的责任者和不同工作内容。 5、便于项目管理进行计划和控制的管理需要。 6、最低层工作应该具有可比性,是可管理的,可定量检查的。 7、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和分包出去的工作。 8、WBS的最低层次的工作单元是工作包。
可能出现的问题: 目标不明确 范围特别大、特别广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学习笔记【范本模板】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目录1.项目管理概述 (4)1.1 系统集成资质评定条件 (4)1.2 项目和项目管理 (4)1.3 项目组织结构 (5)1.4 大型复杂项目管理(高项) (7)2.九大知识领域 (7)2.1 立项管理 (7)2.2 整体管理 (9)2.3 范围管理 (13)2.4 进度管理 (14)2.5 成本管理 (15)2.6 质量管理 (16)2.7 人力资源管理 (18)2.8 沟通管理 (20)2.9 风险管理 (21)2.10 合同与采购管理 (23)2.11 配置管理 (25)3.法律法规 (26)3.1 合同法 (26)3.1.1 一般规定 (26)3.1.2 合同的订立 (26)3.1.3 合同的效力 (27)3.1.4 合同的履行 (27)3.1.5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27)3.1.6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28)3.1.7 其他规定 (28)3.2 招投标法 (28)3.2.1 总则 (28)3.2.2 招标 (28)3.2.3 投标 (29)3.2.4 开标、评标和中标 (29)3.3 政府采购法 (29)3.3.1 总则 (29)3.3.2 政府采购当事人 (30)3.3.3 政府采购方式 (30)3.3.4 政府采购程序 (30)3.3.5 政府采购合同 (31)3.4 著作权法 (31)3.5 专利法 (32)3.5.1 总则 (32)3.5.2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32)3.6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32)3.6.1 范围 (32)3.6.2 制订文档编制标准和指南 (32)4.信息技术 (33)4.1 信息化基础 (33)4.1.1 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背、考 (33)4.1.2 信息系统集成 (33)4.1.3 信息系统建设 (33)4.1.4 电子政务 (33)4.1.5 电子商务 (33)4.1.6 ERP (34)4.1.7 CRM(客户关系管理) (34)4.1.8 SCM(供应链管理) (34)4.1.9 物联网 (34)4.1.10 电子支付 (34)4.1.11 商业智能 (34)4.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35)4.2.1 监理(部分高项) (35)4.2.2 ITIL与IT服务管理 (35)4.2.3 信息系统审计 (35)4.3 专业技术知识 (35)4.3.1 云计算 (35)4.3.2 软件需求 (36)4.3.3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36)4.3.4 CMM和CMMI ★背、考 (36)4.3.5 中间件★ (36)4.3.6 Web Services ★ (36)4.3.7 工作流 (36)4.3.8 J2EE技术 (36)4.4 软件工程基础 (37)4.4.1 开发模型 (37)4.4.2 图 (37)4.4.3 UML图★背、考 (37)4.5 信息技术专题 (38)4.5.1 网络技术 (38)4.5.2 网络存储技术 (39)4.5.3 磁盘阵列 (39)4.6 信息安全管理 (39)4.7.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原则 (40)4.7.2 信息系统安全方案★ (40)4.7.3 数字签名和PKI ★ (40)4.7.4 密码算法和密钥★ (41)4.7.5 哈希算法 (41)4.7.6 密码等级及使用范围★背、考 (41)4.7.7 入侵检测与安全审计 (41)4.7.8 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等级★背、考 (41)4.7.9 TCP/IP网络安全协议★ (41)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42)5.1 总则 (42)5.2 术语 (42)5.3 机房分级标准 (42)5.4 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42)5.5 环境要求 (42)5.6 建筑与结构 (42)5.7 人流及入口★ (42)5.8 防火和疏散★ (43)5.9 室内装修 (43)5.10 空气调节 (43)5.11 气流组织 (43)5.12 系统设计 (43)5.13 设备选择 (44)5.14 电气技术 (44)5.15 静电防护 (44)5.16 接地 (44)5.17 电磁屏蔽 (44)5.18 网络布线 (44)5.19 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 (45)5.20 消防 (45)6.附录 (46)6.1 九大过程域&五大过程组(PMBOOK2008) (46)7.疑问 (47)7.1 立项管理 (47)7.2 整体管理 (47)7.3 网络技术 (47)7.4 配置管理 (47)7.5 风险管理 (47)1.项目管理概述【注】重点内容➢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干系人的定义➢项目生命周期的定义、特点、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管理过程与技术过程的互相影响1.1系统集成资质评定条件1.2项目和项目管理1.1.1项目的定义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分类真题项目范围管理(二)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分类真题项目范围管理(二)(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9,分数:80.00)1.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的过程,依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
(分数:2.00)A.范围定义→范围计划制订→范围确认→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变更控制B.范围计划制订→范围定义→范围确认→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变更控制C.范围定义→范围计划制订→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变更控制→范围确认D.范围计划制订→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认→范围变更控制√解析:[考点]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的过程,依先后顺序的排列是:①范围计划制订(或称为范围规划);②范围定义;③创建工作分解结构;④范围确认;⑤范围变更控制。
2.关于项目范围的陈述,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2.00)A.在项目早期,项目范围包含某些特定的功能和其他功能,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添加更详细的特征B.项目范围在项目章程中被定义,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必要的变更C.项目范围在项目的早期被描述出来,并随着项目的进展而更加详细√D.项目范围在项目的早期被描述出来,并随着范围的蔓延而更加详细解析:[考点] 选项C体现了项目的渐进明细特点。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不能随意“添加”更详细的特征,也不必一定要变更,同时渐进明细与范围蔓延是不同的。
通常将未得到控制的变更称为项目“范围蔓延”。
3.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______。
(分数:2.00)A.描述并记载了范围基准计划,以帮助范围决策的制定B.分解了项目的可交付成果C.描述了如何在项目中实现范围变更,以及如何管理项目的范围√D.描述了成本和时间估算如何成为项目范围变更的组成部分解析:[考点]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规定了如何定义、检验和控制范围,如何在项目中实现范围变更,以及如何创建与定义WBS。
4.______描述了项目的可交付物和产生这些可交付物所必须做的项目工作,就此在所有项目干系人之间建立了共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五章常考内容解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五章常考内容解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指在信息系统项目运行过程中,负责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监控和终止的专业人员。
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熟悉和掌握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了解项目管理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中,第五章的内容是常见的考点之一。
本文将对第五章的常考内容进行解析。
一、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是指明确、界定和控制项目的具体目标和可交付成果。
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项目目标的设定:明确项目的主要目标、次要目标和终极目标,确保项目目标与组织战略的一致性。
2. 项目可交付成果的确定:明确项目可交付成果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建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和工作包(WP)。
3. 项目需求的规划与收集:确定项目所需的各类资源和要求,编制项目需求规划书和需求收集矩阵。
4. 项目范围的确认和控制:根据项目目标和需求,确定项目的详细范围,并及时跟踪和控制范围变更。
二、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项目进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项目工期的估算: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资源限制,对项目的工期进行估算,并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2. 项目时间控制:根据进度计划,有效地组织和分配资源,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进度偏差。
3. 关键路径方法(CPM):通过确定项目中的关键路径,找出项目进度的潜在风险点,提前预判和解决项目进度问题。
4. 项目里程碑和关键节点:在项目进度计划中,设置项目里程碑和关键节点,用于标志项目的重要阶段和关键任务。
三、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是指规划、估算、预算、控制和决算项目的成本。
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项目成本估算:通过建立成本估算模型,对项目的人力资源、物资采购和其他成本进行估算。
2. 项目成本预算:根据成本估算和项目风险,制定项目的成本预算,并进行成本控制。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word版

项目系统项目管理师颜色曾经考过的填空的地方;粗体+下划线增加考过的句子,考的空在句子中★重要程度●1 第1章绪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什么是项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 项目的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 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3 项目与日常运作...............................................................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4 项目和战略.......................................................................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项目管理的定义及其知识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 项目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领域...................................................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错误!未指定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项目范围管理1.项目范围(Scope):是为了达到项目目标,交付具有某种特质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所规定要做的工作。
2.项目范围管理需要做的工作:●明确项目边界(即明确哪些工作是包括在项目范围之内,哪些工作是不包括在项目范围之内的)●对项目执行工作进行监控(确保所有该做的工作都做了,而且没有多做。
对不包括在项目范围内的额外工作说不,杜绝做额外工作)●防止项目范围发生蔓延(范围蔓延是指对为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3.产品范围与项目范围产品范围:是指产品或者服务所应包含的功能项目范围:是指为了能够交付产品,项目所必须做的工作产品范围是项目范围的基础,产品范围描述是项目范围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产品范围变更后,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项目的范围。
4.项目的范围基准(Scope Baseline):是经过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
5.范围管理的过程:①规划范围管理、②收集需求、③范围定义、④创建WBS、⑤确认范围、⑥控制范围6.项目范围管理的各过程:7.项目范围管理各过程的输入、输出、工具与技术8.规划范围管理(Plan Scope Management):输入有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章程、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使用的工具与技术有专家判断和会议,输出有范围管理计划和需求管理计划。
9.范围管理计划:是项目或项目集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定义、制定、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
▲10.范围管理计划的内容:●如何制订项目范围说明书●如何根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如何维护和批准WBS●如何确认和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如何处理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变更11.WBS的编制指南包括:●确定WBS满足职能和项目的要求,包括重置和非重置成本●检查WBS是否为所有的项目工作提供了逻辑细分●保证每一个特定层的总成本等于下一个层次构成要素的成本和●从全面适应和连续角度来检查WBS●所有的工作职责需分配到个人或组织单元12.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可能在项目管理计划之中,也可能作为单独的一项。
根据不同的项目,可以是详细的或者是概况的,可以是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
13.需求:是软件项目成功的核心之所在,它为其他许多技术和管理活动奠定了基础。
14.需求管理计划(Requirements Managemene Plan):描述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需求。
需求管理计划包括的内容:●如何规划、跟踪和汇报各种需求活动●需求管理需要使用的资源●培训计划●项目干系人参与需求管理的策略●判断项目范围与需求不一致的准则和纠正规程●需求跟踪结构(即哪些需求数学将列入跟踪矩阵,并在其他哪些项目文件中追踪到这些需求●配置管理活动15.收集需求(Collect Requirement):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其作用是为定义和管理项目范围(包括产品范围)奠定基础。
16.需求的分类:●业务需求●干系人需求●解决方案需求●过度需求●项目需求●质量需求17.焦点小组:将预先选定的干系人和主题专家集中在一起,了解他们对所提议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期望和态度焦点小组是一种群体访谈而非一对一访谈,可以有4~6个被访谈者参加18.引导式研讨会(Facilitated Workshop):通过邀请主要的跨职能干系人一起参加会议,对产品需求进行集中讨论与定义。
19.群体创新技术(Group Creativity Technique):是指可以组织一些群体活动来识别项目和产品需求,群体创新技术包括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概念/思维导图、亲和图、多标准决策分析。
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BS):集思广益名义小组技术(Nominal Group Technique):通过投票来排列最有用的创意,以便进行进行进一步的头脑风暴或优先排序德尔菲技术(Delphi Technique):是一种组织专家就某一主题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信息收集技术。
德尔菲技术的步骤:●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和邀请做过相关研究或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家,请他们各自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写成书面材料●主持人收集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
●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德尔菲技术的典型特征:●吸收专家参与预测,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学识●采用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能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做出自己的判断●预测过程几轮反馈,使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同●有助于减轻数据的偏倚,防止任何个人对结果产生不恰当的影响德尔菲技术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能将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德尔菲技术又能避免专家会议法的缺点,即:●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20.群体决策技术群体决策(Group Decision-Making)就是为达成某种期望结果而对多个未来行动方案进行评估。
21.收集需求的工具与技术:●访谈●焦点小组●引导式研讨会(Facilitated Workshop)●群体创新技术(Group Creativity Technique)●群体决策技术(Group Decision-Making)●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 and Survey)●观察 (Observation)●原型法 (Prototype)●标杆对照 (Benchmarking)●系统交互图(Context Diagram)●文件分析(Requirements Documentation)收集需求过程的主要输出有需求文件(Requirements Documentation)和需求跟踪矩阵。
22.需求文件:描述各种单一的需求将如何满足与项目相关的业务需求需求文件的内容包括:●业务需求●干系人需求●解决方案需求●项目需求●过度需求●与需求有关的假设条件、依赖关系和制约因素23.五类需求可跟踪24.需求跟踪矩阵包括:●业务需求、机会、目的和目标●项目目标●项目范围(WBS可交付成果)●产品设计●产品开发●测试策略和测试场景●高层级需求到详细需求应在需求跟踪矩阵中记录每个需求的相关属性,这些属性有助于明确每个需求的关键信息。
需求跟踪矩阵中记录的典型属性包括:唯一标识、需求的文字描述、收录该需求的理由、所有者、来源、优先级别、版本、当前状态和状态日期。
25.定义范围(Define Scope):是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明确所收集的需求哪些将包含在项目范围内,哪些将排除在项目范围外,从而明确产品、服务或成果的边界。
26.定义范围过程的主要工具:专家判断、产品分析、备选方案生成和引导式研讨会27.项目范围说明书(Project Scope Statement):作为定义范围的过程的主要成果,是对项目范围、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的描述。
28.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内容:●产品范围描述●验收标准●可交付成果●项目的除外责任●制约因素●假设条件项目范围说明书的作用:●确定范围●沟通基础●规划和控制依据●变更基础●规划基础29.WBS的分层特点:○每层中的所有要素之和是下一层的工作之和○每个工作要素应该具体指派一个层次,而不应该指派给多个层次○WBS需要有投入工作的范围描述,这样才能使所有人对要完成的工作有全面的了解。
30.里程碑(Milestone):在每个分解单元中都存在可交付成果和里程碑工作包(Work Package):是位于WBS每条分支最底层的可交付成果获项目工作组成部分。
8小时<工作包<80小时控制账户(Control Account):是一种管理控制点。
在该控制点上,将范围、预算(资源计划)、实际成本和进度加以整合,并将它们与挣值进行比较,以测量绩效规划包(Planning Package):是指在控制账户之下,工作内容已知但尚缺详细进度活动的WBS组成部分。
WBS词典:在制作WBS的过程中,要给WBS的每个部分赋予一个账户编码(Code of Account)标识符,它们是成本、进度和资源使用信息汇总的层次结构。
WBS词典包括:账户编码标识、工作描述、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负责人和组织单元、进度里程碑、相关的进度活动、所需资源、成本估算、质量要求、验收标准、技术参考文献、协议信息。
31.分解要将整个项目工作分解为工作包,通常需要开展以下活动:●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确定WBS的结构和编排方法●自上而下逐层细化分解●为WBS组件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恰当的▲分解的原则:●功能或者技术原则●组织结构●系统或者子系统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可以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分解:●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作为分解的第二层,产品和项目可交付成果放在第三层●主要可交付成果作为分解的第二层●整合可能由项目团队义务的组织来实施的各种组件32.创建工作分解结构注意事项:●WBS必须是面向可交付成果的●WBS必须符合项目的范围●WBS的底层应该支持计划和控制●WBS中的元素必须有人负责,而且只由一个人负责,尽管实际上可能需要多个人参与●WBS指导●WBS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WBS的编制需要所有项目干系人的参与,需要项目团队成员的参与●WBS并非是一成不变的▲33.WBS的作用●明确和准确说明项目范围●清除第定义项目的边界●为各独立单元分派人员●针对独立单元,进行时间、成本和资源需求量的估算●将项目工作和项目的财务账目联系起来●确定工作内容和工作顺序●有助于防止需求蔓延34.确认范围(Validate Scope):是正式验收项目已完成的可交付成果的过程确认范围的步骤:●确定需要进行范围确认的时间●识别范围确认需要哪些投入●确定范围正式被接受的标准和要素●组织范围确认会议35.项目干系人进行范围确认时,一般需要检查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可交付成果是否是确定的、可确认的●每个可交付成果是否有明确的里程碑●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审核和承诺是否有清晰的表达●项目范围是否覆盖了需要完成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的所有活动●项目范围的风险是否太高36.控制范围(Control Scope):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范围管理基准变更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
▲范围变更的原因:●政府政策的问题项目范围的计划编制不周详,有一定的错误和遗漏市场上出现了或是设计人员提出了新技术、新手段或新方案项目执行组织本身发生变化客户对项目、项目产品或者服务的要求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