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差保护技术示范

合集下载

母差保护讲稿

母差保护讲稿

设立四套独立的计算机系统和人机接口,分别完成A 、B 、C 三相差动保护、复合电压闭锁、人机接口功能。

WMH-800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总体结构ABC三相差动保护单元各自独立,分别完成各自的模拟量采集及转换、开关量输入、保护逻辑运算、信号及跳令的开出。

电压闭锁装置也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完成电压量的采集及转换、电压闭锁逻辑判断、信号及跳令的开出。

差动保护单元的跳令开出驱动继电器MCJ ,电压闭锁单元的跳令开出驱动继电器YJ ,MCJ 和YJ 的触点串联构成跳闸出口,从而完成保护功能并经电压闭锁有效防止误动。

人机接口完成对保护各单元的综合管理,比如各种报文的处理显示和发送,实现人机友好对话,作为监控系统的智能终端等。

组屏方案:(一面屏方案,连结元件在24个以内) 单母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按两条单母线配置) 单母分段 双母线 双母单分段注:对于双母线及双母单分段,差动A 箱面板装设有母线运行方式显示盘;对于单母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单母分段不需进行运行方式识别,差动A 、B 、C 箱面板一致。

二:保护配置 主要功能:a.具有比例制动特性的分相瞬时值电流差动保护b.复合电压闭锁c.母联(分段)充电保护d.母联过流保护(可选)e.母联非全相保护(可选)f.断路器失灵保护(可选)g.母联失灵及死区保护h.CT 断线闭锁及告警i.PT 断线告 装置辅助功能:a.运行方式自动识别b.CT 饱和鉴别c.定值的整定及CT 变比的设置d.交流电流及电压的实时监测及显示e.开关量输入的实时监测f.故障报告的显示及打印g.事件报告的显示及打印h.具有与发电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接口功能 i.具有完备的自检功能 1:差动保护工作原理差动保护设置大差及各段母线小差大差:作为小差的起动元件,用以区分母线区内外故障 小差:作为故障母线的选择元件大差,小差均采用具有比率制动特性的瞬时值电流差动算法,其动作方程为:式中 Id 为某一时刻差动电流瞬时值,If 为同一时刻制动电流瞬时值,K 为比例制动系数,Idd 为差动电流整定门坎。

母差保护获奖课件

母差保护获奖课件

Uab为母线线电压 3U0为母线三倍零序电压 U2为母线负序电压
•Uset、U0set、U2set分别为各电压闭锁定值。 •三个判据中旳任何一种被满足,该段母线旳电压闭锁元件就会动作,称 为复合电压元件动作。
•本元件瞬时动作,动作后自动展宽40ms再返回。 •差动元件与失灵元件动作出口经相应母线段旳有关复合电压元件闭锁。
该饱和检测元件能够称之为自适应全波暂态监视器。该监视器 鉴别区内故障情况下截然不同于区外故障发生TA饱和情况下 ΔId元件与ΔIr元件旳动作时序,以及利用了TA饱和时差电流 波形畸变和每七天波都存在线形传变区等特点,能够精确检测 出饱和发生旳时刻,具有极强旳抗TA饱和能力。
特点简介
母线分列运营旳考虑
或 与
I母差动复合 电压动作
I母出口
ΔKr1: Kr1: Kz: Kz’:
I母突变量比率差动元件 I母复式比率差动元件 大差比率制动系数 小差比率制动系数
差回路旳构成
并列运营时倒闸操作:
可预先投互联压板; 可预先设定保护控制字中旳“强制母线互联”
软压板,强制母线互联; 或依托刀闸辅助接点自适应倒闸操作; 此时差动回路改为一种母线大差动。
特点简介
抗TA饱和三种措施 1.同步辨认法 母线故障时,母线电压和出线元件上电 流发生变化,产生差流,即工频电压和工频电流变化与 差动元件中旳差流同步出现,当区外故障TA饱和时母 线电压和出电流立即发生变化,但因为故障后35msTA磁路才会饱和,差流才出现,差动元件中旳差 流比故障电流晚出现3-5ms 在母差保护中,当故障电流与差动元件中旳差流同步 出现时,以为是区内故障开放差动;当故障电流比差动 元件中差流早出现时,以为差动元件中旳差流是区外故 障TA饱和产生旳,立即将差动闭锁一段时间

[整理]BP-2B母差保护技术讲课.

[整理]BP-2B母差保护技术讲课.

BP-2B母差保护技术讲课一.保护配置BP-2B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可以实现母线差动保护、母联充电保护、母联过流保护、母联失灵(或死区)保护、以及断路器失灵保护出口等功能。

二.保护原理1.启动元件母线差动保护的起动元件由“和电流突变量”和“差电流越限”两个判据组成。

“和电流”是指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电流的绝对值之和;“差电流”是指所有连接元件电流和的绝对值2.母线保护差动元件由分相复式比率差动判据和分相突变量复式比率差动判据构成。

复式比率差动判据相对于传统的比率制动判据,由于在制动量的计算中引入了差电流,使其在母线区外故障时有极强的制动特性,在母线区内故障时无制动,因此能更明确地区分区外故障和区内故障表示复式比率差动元件的动作特性。

Idset 为差电流门坎定值,K r 为复式比率系数(制动系数)故障分量复式比率差动判据为有效减少负荷电流对差动保护灵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减少故障前系统电源功角关系对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提高保护切除经过渡电阻接地故障的能力,本装置采用电流故障分量分相差动构成复式比率差动判据。

由于电流故障分量的暂态特性,故障分量复式比率差动判据仅在和电流突变起动后的第一个周波投入,并受使用低制动系数(0.5)的复式比率差动判据闭锁。

保护将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的电流采样值输入上述两个差动判据,即构成大差(总差)比率差动元件;对于分段母线,将每一段母线所连接元件的电流采样值输入上述差动判据,即构成小差(分差)比率差动元件。

各元件连接在哪一段母线上,是根据各连接元件的刀闸(隔离开关)位置来决定。

对于本厂来说:各元件TA 的极性端必须一致;一般母联只有一侧有TA,装置默认母联TA 的极性与II 母上的元件一致。

差流计算公式为:以I1,I2,…,In 表示各元件电流数字量;以Ilk 表示母联电流数字量;以S11,S12,…,S1n 表示各元件I 母刀闸位置,0 表示刀闸分,1 表示刀闸合;以S21,S22,…,S2n 表示各元件II 母刀闸位置;以Slk 表示母线并列运行状态,0 表示分列运行,1 表示并列运行;大差电流Id = I1 + I2 + …+ InI 母小差电流Id1 = I1 * S11 + I2 * S12 + …+ In * S1n - Ilk * SlkII 母小差电流Id2 = I1 * S21 + I2 * S22 + …+ In * S2n + Ilk * Slk各元件TA 的极性端必须一致;一般母联只有一侧有TA,装置默认母联TA 的极性与II 母上的元件一致。

母线差动保护调试方法

母线差动保护调试方法

母线差动保护调试方法1、区内故障模拟,不加电压,将CT断线闭锁定值抬高。

选取Ⅰ母上任意单元(将相应隔离刀强制至Ⅰ母),任选一相加电流,升至差动保护动作电流值,模拟Ⅰ母区内故障,差动保护瞬时动作,跳开母联及Ⅰ母上所有连接单元。

跳开Ⅰ母、母联保护信号灯亮,信号接点接通,事件自动弹出。

在Ⅱ母线上相同试验,跳开母联及Ⅱ母上所有连接单元。

将任一CT一次值不为0的单元两把隔刀同时短接,模拟倒闸操作,此时模拟上述区内故障,差动保护动作切除两段母线上所有连接单元。

(自动互联)。

投入母线互联压板,重复模拟倒闸过程中区内故障,差动保护动作切除两段母线上所有连接单元。

(手动互联)任选Ⅰ母一单元,Ⅱ母一单元,同名相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路电流,电流大于CT断线闭锁定值,母联无流,此时大差平衡,两小差均不平衡,保护装置强制互联,再选Ⅰ母(或Ⅱ母)任一单元加电流大于差流启动值,模拟区内故障,此时差动动作切除两段母线上所有连接单元。

任选Ⅰ母上变比相同的的两个单元,同名相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的两路电流,固定其中一路,升高另外一路电流至差动动作,根据公式计算比率制动系数,满足说明书条件。

(大差比例高值0.5,大差比例低值0.3,小差比例高值0.6,小差比例低值0.5,当大差高值或小差高值任一动作,且同时大差和小差比例低值均动作,相应比例差动元件动作。

)2、复合电压闭锁。

非互联状态,Ⅱ母无压,满足复压条件。

Ⅰ母加入正常电压,单独于Ⅰ母任一支路加入电流大于差动启动电流定值,小于CT断线闭锁定值,在差流比率制动动作满足条件下,分别验证保护Ⅰ母的电压闭锁中相电压(40.4V),负序电压(4V),零序电压定值(6V),正常电压,相应母线差动不出口,复合电压闭锁任一条件开放,差动出口。

对于Ⅱ母故障,Ⅱ母单元加入故障电流,正常电压,逐项验证Ⅱ母复压开放。

3、CT断线闭锁差动,默认投入,闭锁三相,在Ⅰ母(或Ⅱ母)上任一单元A相加电流至CT断线闭锁定值,延时5S发“CT断线闭锁”事件,CT断线信号灯亮及信号接点闭合,此时另选一单元,A相加故障电流至差动动作值,此时差动不出口,B相故障电流满足差动条件,差动不出口,C相加故障电流满足差动条件,差动不出口。

母差及失灵保护

母差及失灵保护

母差及失灵保护《母差及失灵保护》⼀、母差保护1、BP-2B 母差保护⼤差电流:不包括母联以外的所有元件电流之和,I d =I 1+I 2+…+I n ;⼩差电流:包括⼀条母线各元件及母联电流之和,I d =I 1+I 2+…+I n +I m 。

(⼤差、⼩差正常差流不应超过0.1 A )差动保护:使⽤⼤差⽐率差动元件作为区内故障判断元件。

即由⼤差⽐率元件是否动作,区分母线区外故障还是母线区内故障。

使⽤⼩差⽐率差动元件作为故障母线选择元件。

即由⼩差⽐率元件是否动作,决定故障发⽣在哪⼀段母线。

跳I 母各单元跳母联跳II 母各单元其⽬的:⼀是防⽌有关⼈员误碰母差(失灵)保护出⼝继电器时,发⽣母差(失灵)保护出⼝继电器时,发⽣母差(失灵)保护误动作。

⼆是为了防⽌电流回路断线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

2、RCS-915母差保护为防⽌母差保护在母线近端发⽣区外故障时CT 严重饱和的情况下发⽣误动作,本装置根据CT 饱和的波形特点设置了CT 饱和检测元件,⽤以判别差动电流是否由区外故障CT 饱和引起,如果是则闭锁差动保护出⼝,否则开放保护出⼝。

由谐波制动原理构成的CT 饱和检测元件。

母差保护的⼯作框图(以I 母为例)⼆、远传/⼤差⽐率差动元件 I I 母⽐率差动元件 I 母1、远传:线路T接⾼抗器、3/2接线开关失灵(或死区故障)时启动远传。

(远传的本质是通过本侧保护利⽤通道将开⼊接点状态反映到对侧对应的开出接点上)。

2、远跳:⼀般母差(失灵)保护动作时,通过光纤差动保护远跳对侧。

(远跳在整定时要经对侧保护启动控制)。

母差(失灵)保护将线路跳闸的同时,向线路对侧发出允许跳闸、解除闭锁脉冲或远跳脉冲,将对侧开关跳闸。

(⽬的是防⽌在线路开关与CT之间发⽣短路时,对侧的保护以Ⅱ段时限跳闸。

)I IIM N 母差(失灵)保护动作后,同时通过纵联保护跳故障母线线路的对侧开关,对于光纤差动保护,通过远跳跳对侧后对侧不重合,对于⾼频闭锁式保护或光纤允许式保护,对侧纵联保护动作后重合闸动作⼀次。

金智iPACS-5761简易母差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V2.04

金智iPACS-5761简易母差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V2.04

iPACS-5761简易母差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版本:V2.04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ACS-5761简易母差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V2.04)目录1 概述 (1)1.1 应用范围 (1)1.2 保护配置和功能 (1)1.2.1 保护配置 (1)1.2.2 保护信息功能 (1)2 技术参数 (2)2.1 机械及环境参数 (2)2.1.1 工作环境 (2)2.1.2 机械性能 (2)2.2 电气参数 (2)2.2.1 额定数据 (2)2.2.2 功率消耗 (2)2.2.3 过载能力 (2)2.3 主要技术指标 (2)2.3.1 过流保护 (2)2.3.2 遥信开入 (3)2.3.3电磁兼容 (3)2.3.4 绝缘试验 (3)2.3.5 输出接点容量 (3)3 软件工作原理 (4)3.1 保护程序结构 (4)3.2 装置起动元件 (4)3.3 过流保护 (5)3.4 装置自检 (6)3.5 装置运行告警 (6)3.5.1 TV断线 (6)3.5.2 TA断线 (6)3.6 对时功能 (7)3.7 逻辑框图 (7)4 定值内容及整定说明 (8)4.1 系统定值 (8)4.2 保护定值 (8)4.3 通讯参数 (9)4.4 软压板 (9)5装置接线端子与说明 (10)5.1 模拟量输入 (10)5.2 背板接线说明 (10)5.3 装置结构及安装参考尺寸 (12)1 概述1.1 应用范围iPACS-5761适用于35kV以下电压等级的非直接接地系统或小电阻接地系统中的母线保护,可组屏安装,也可在开关柜就地安装。

1.2 保护配置和功能1.2.1 保护配置1)三段可经复压闭锁的过流保护。

1.2.2 保护信息功能1)装置描述的远方查看。

2)系统定值的远方查看。

3)保护定值和区号的远方查看、修改功能。

4)软压板状态的远方查看、投退、遥控功能。

5)装置保护开入状态的远方查看。

6)装置运行状态(包括保护动作元件的状态、运行告警和装置自检信息)的远方查看。

母差保护(借鉴实操)

母差保护(借鉴实操)

第六章母差保护母线保护主要是母差保护。

此外,还可以根据母线的型式、重要性及其他要求,配置断路器失灵保护、母线充电保护、母联过流保护及母联死区保护等。

第一节 母线差动保护目前,国内生产及广泛应用的微机型母差保护,全部属于电流式差动保护。

一 基本概念电流式母线差动保护,皆采用A 、B 、C 三相分相电流构成的三个分相差动元件;而对于35kV 及以下的母线保护也可以采用A 、C 两相式电流差动保护。

1 分相差动元件的动作方程dzo nj jI I≥∑=1。

(zdo j I I ≤∑)…………………………………………….(6—1)011≥-∑∑==nj jZ nj jI K I。

(zdo j I I 〉∑)…………………………………….(6—2)式(6-1)及式(6-2)中:I j —第j 支路中的电流; I dzo —初始动作电流; I zdo —拐点电流; K z —比率制动系数。

2 母线差动保护的构成为提高母差保护动作的可靠性,除分相差动元件之外,还采用了启动元件、区外故障TA 饱和鉴别元件及出口闭锁元件(对于一个半开关接线的500kV 母线,母差保护不采用出口闭锁元件)。

⑴ 启动元件采用差流越限及相电流突变量构成的“或门”作为差动保护的启动元件。

⑵ 区外故障TA 饱和鉴别元件通常采用差流越限与相电流突变是否同步,来鉴别差流的产生是由于区内故障还是因区外故障TA 饱和:当两者同时产生时,判为内部故障;而当相电流突变超前差流出现时,则判为区外故障TA 饱和。

⑶ 出口闭锁元件为防止由于差动出口回路误碰或出口继电器损坏等原因而导致误跳断路器,采用复合电压(低电压、负序电压、零序电压及相电压突变)元件闭锁跳闸出口。

另外,对于双母线及单母线分段的差动保护,采用一套大差及两套(或多套)小差。

此时,大差作为启动元件,小差用于选择并切除故障母线。

3 逻辑框图⑴ 单母线母差保护单母线母差保护的逻辑框图如图6-1所示。

母差保护课件PPT

母差保护课件PPT

(二) 母线差动保护
• 2.1.1 母线差动保护由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 • 2.1.2 主接线示意图如下,TA 极性要求支路 TA 同名端在母线侧,母 联 TA同名端在母线 1(即 I 母)侧(装置内部只认母线的物理位置, 与编号无关,如果母线编号的定义与本示意图不符,母联同名端的朝 向以物理位置为准,单母分段主接线分段TA 的极性也以此为原则)。
第一套 母差CT
第二套 母差CT
当发生死区故障时,如图所示,第一套保护认为 是2母故障,发出跳2母及母联的脉冲。 同时,第二套母差保护认为是1母故障,发出跳 1母及母联的脉冲。
• 3.4、220kV港城变I、II母差及断路器失灵保护为双套保护,分两面保 护屏,可单独运行一套保护,也可两套保护同时运行。I、II母差及断
• (一)对母线保护的要求: • 1、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母线保护的拒 动和误动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 2、选择性强、动作速度快。母线保护不但 要能很好的区分区内故障和外部故障,还 要确定哪条或哪段母线故障。 • 3、母线保护应接在专用TA二次回路中,且 要求在该回路中不接入其他设备的保护装 置或测量表计。TA的测量精度要高,暂态 特性及抗饱和能力强。
220kV母线失灵保护装置 基本原理
培训演示稿
220kV母线失灵保护装置基本原理
• 一、母线故障原因及其后果 • 二、对母线保护的要求、母线保护的种类 及与其他保护间的配合 • 三、220kV母差的基本原理 • 四、断路器失灵保护基本原理 • 五、运行注意事项 • 六、母差与线• 当双母线按单母方式运行不需进行故障母 线的选择时可投入单母方式压板。当元件 在倒闸过程中两条母线经刀闸双跨,则装 置自动识别为单母运行方式。这两种情况 都不进行故障母线的选择,当母线发生故 障时将所有母线同时切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母线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护。

为适应河北南网微机型母线保护的应用需要, 结合河北南网运行管理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220kV母线的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在功能设计及使用、组屏设计、运行整定等方面的技术原则。

110kV及以下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的运行和设计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微机型母线保护功能使用原则:包括充电(过流)保护、母联失灵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母联非全相保护功能等。

――微机型母线保护的二次回路:包括刀闸辅助接点的引入、启动失灵接点的引入、失灵回路的压板设置、母差跳主变220kV侧断路器失灵等。

――微机型母线保护的运行规定:包括充电时母差的投退、倒闸操作时的方式和负极性压板的使用等。

――微机型母线保护的保护功能要求:包括母差保护、充电(过流)保护、母联失灵保护、母联死区保护、母联非全相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TV、TA断线判别等。

――微机型母线保护的组屏原则:包括刀闸操作模拟面板、母兼旁切换压板等。

――装置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等。

本标准由河北电力调度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电力调度中心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电力调度中心继电保护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萧彦、周纪录、张洪、曹树江、常风然、赵春雷、孙利强、齐少娟。

感谢在本标准起草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同行!在执行本标准中如有问题或意见,请及时告知河北电力调度中心。

河北南网220kV母线保护技术规范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南网220kV母线的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在功能设计及使用、组屏设计、运行整定等方面的原则。

1.2 上述装置在使用中除满足DL/T670-19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以及国家、行业规定的各种相关技术条件、规程、反措等的要求外,还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2 术语和定义2.1 微机型母线保护指将母线差动保护、母联充电(过流)保护、母联非全相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多功能综合为一体的微机型保护装置。

微机型母线保护中的各个功能共享数据信息和跳闸出口。

2.2 母差保护指微机型母线保护中的母线差动保护功能。

2.3 旁路转代压板用于告知装置母兼旁开关处于转代状态的压板。

2.4 母线互联或单母方式压板用于告知装置各连接元件均接于同一母线的压板。

此压板需在单母线运行方式、刀闸跨接方式或倒闸操作期间投入。

2.5 负极性压板某些装置用于解决母兼旁TA在转代时的实际极性端与装置默认极性端(母线侧)不一致问题的压板,常见于早期的RCS系列装置。

设计中,通常以固定接线形式替代压板。

后期的RCS系列装置中,由负极性控制字取代压板或固定接线所实现的功能。

2.6 无选择方式指通过投入母线互联或单母方式压板,强制装置的母差保护动作后,不选择故障母线,直接跳开母线所有连接元件的出口方式。

2.7 有选择方式相对于无选择方式,指不投入母线互联或单母方式压板,母差保护动作后按既定逻辑切除故障母线的出口方式。

3 配置原则3.1 3/2接线变电站每条母线的保护按双重化配置。

3.2 对双母线接线(含双母单分、双母双分等形式),当无母差运行系统存在稳定问题、继电保护整定配合有困难以及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时,其母线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

3.3 双母线接线的断路器失灵保护按单套配置。

使用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时,由该装置实现失灵保护功能,不单独配置失灵保护。

3.4 双重化配置的母线保护装置,应选用原理有别、不同厂家制造的产品。

3.5 双母双分接线,每套母线保护宜由两台同厂家的同型装置实现。

4 使用原则4.1 母联充电(过流)保护功能不使用装置中的母联充电(过流)保护功能,采用独立的外部充电(过流)保护装置。

【释义】无论是在一、二次设备检修后的恢复操作,还是在新设备的投运过程中,母联充电(过流)保护的使用均很频繁;且新设备投运时,母线保护一般需退出口。

考虑到操作的方便性及运行的安全性,以采用独立的外部充电(过流)保护装置为好。

对于旧母差和充电(过流)保护原为同屏布置,且旧母差改造后,无充电(过流)保护屏位的情况,可暂时采用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内部的相关功能,待独立的母联保护屏投运后再予调整。

现场进行空充母线等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充电(过流)保护投入退出过程中的运行安全问题。

4.2 母联失灵保护功能4.2.1 两套装置中的母联失灵保护功能均使用。

4.2.2 外部启动母联失灵的保护仅为充电保护和过流保护。

4.2.3 外部充电(过流)保护可仅启动带有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的母线保护装置。

【释义】外部充电(过流)保护装置启动母联失灵时,应通过保护动作接点经失灵启动压板启动;充电(过流)保护退出时,其启动母联失灵的压板也应同时退出。

目前已投入运行的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若不具备由外部保护启动母联失灵保护的功能,暂不作要求。

目前已投入运行的微机型断路器保护,若启动母联失灵的动作接点不能区分非全相保护出口还是充电(过流)保护出口,可暂采取仅在充电过程中投入启动失灵压板的办法,以避免正常运行时非全相启动母联失灵。

若断路器保护装置的充电和过流接点是独立的,应注意将两接点并联启动母联失灵。

4.3 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4.3.1 使用装置中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

4.3.2 按双套保护配置的双母线接线变电站,可仅使用其中一套装置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

【释义】传统的模拟型失灵保护回路复杂,采用微机型母线保护内部的失灵功能后,失灵保护可与母差保护共享数据信息和跳闸出口,省去了独立的失灵保护屏,简化了二次接线。

母差和失灵合一的缺点是在保护检验时,母差保护和失灵保护可能会同时停运。

由于失灵保护为线路或主设备故障时保护动作而对应断路器失灵的后备保护,因此母差保护和失灵保护的短时间同时停运与分别停运对系统的影响差别不大,故相比较而言,新建220kV站应采用微机型母线保护中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

使用微机型母线保护内部的失灵保护功能时,断路器失灵保护应采用装置带电流检测元件的方式。

因为使用装置内部的电流检测元件,可实现电流判别到失灵出口的“无触点”连接,避免了因电流检测元件接点粘连或被误碰等原因引起的失灵保护误启动问题,有利于失灵保护的可靠运行。

4.4 不使用装置中的母联非全相保护功能。

【释义】非全相保护由开关本体或独立的断路器保护实现。

5 二次回路5.1 双母线接线装置刀闸辅助接点的开入宜通过强电回路直接取自开关场。

【释义】一方面保证了两套保护回路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取自各间隔电压切换继电器接点时受该间隔保护检修等的影响。

5.2 每套母线保护应接入独立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出口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组跳闸线圈。

5.3 220kV母差保护动作,主变断路器(或旁代主变的断路器)失灵时(发电厂主变和起备变除外):(1)双套装置配置的,每套装置的母差保护提供各自的动作接点,启动失灵保护的主变单元。

(2)主变220kV侧断路器失灵,失灵保护出口除应跳开其所在母线的所有断路器外,还应跳开该主变其他侧的断路器。

【释义】系统环网内的220kV变电站发生母线故障,母差动作跳主变220kV侧断路器失灵时,系统通过主变另两侧传送故障电流,可能会导致多台主变后备保护动作,从而扩大事故损失。

为此,考虑增加失灵保护出口跳该主变三侧断路器的回路,以缩小故障影响的范围。

具体实施:母差提供其动作接点,和其他需启动该断路器失灵的保护接点并联,作为失灵保护中主变单元的开入。

配置双套装置时,两套母差均启动失灵保护的主变单元。

3/2接线母线保护中的失灵功能,主要用以辅助断路器失灵保护实现出口直跳,不是完整的失灵逻辑,因此主变断路器宜设置独立的失灵保护装置,母差向其提供动作接点,由主变的失灵保护跳主变三侧。

5.4 启动失灵保护(含母联失灵保护)的接点应直接引自各保护装置。

【释义】失灵启动开入引自保护装置,回路明晰,中间环节少,且可避免断路器的非全相保护、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等通过操作箱启动失灵。

具体实施中:有三跳或永跳启动失灵开出的线路保护装置,应接至失灵保护的相应位置;对于无三跳开出的线路保护装置,失灵保护可仅接入其分相跳闸开入。

远跳等启动失灵,宜按保护装置对待,即由其提供动作接点接至失灵保护。

3/2接线母差启动母线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回路,一般由母线保护装置向各断路器的失灵保护提供动作接点。

但3/2接线按串设置小室的变电站和3/2接线电厂升压站,也可通过各断路器操作箱中的三跳/永跳接点来启动失灵。

其中变压器操作箱的三跳/永跳接点和非电量接点应分开。

5.5 各保护启动失灵回路的压板应分相设置于保护动作接点之后。

【释义】为防止保护装置有工作时误启动失灵保护,启动失灵的压板不宜仅加在该间隔的正电源侧,保护的各出口接点至失灵保护间均应设置压板。

某保护退出运行时,应同时退其出口启动失灵的压板。

5.6 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非电量保护不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

但单断路器接线及单断路器运行的发变组保护中的非全相保护启动失灵保护。

5.7 3/2接线,失灵保护经母线保护直跳时,应采用独立双接点开入,并在母线保护侧经两个强电中间继电器进行转接。

5.8 失灵启动回路的二次电缆跨保护小室连接时(分小室布置变电站的保护小室之间,发电厂升压站网控室和机组主控室之间),应在失灵保护侧经强电中间继电器转接。

5.9 单断路器主接线的变压器和发变组保护启动失灵保护时,应提供解除失灵电压闭锁的逻辑回路。

6 运行规定6.1 本条如下各款均应在现场运行规程中予以明确。

6.2 由母联或已运行线路向空母线充电时,一般不闭锁微机型母线保护中的母差保护功能,同时母差应投“有选择”方式。

【释义】由母联或已运行线路空充母线时充电保护不闭锁母差(母差投有选择方式)的理由:由母联向空母线充电时(母联TA位于被充母线侧),当母联断路器和TA之间的死区发生故障,若不投入母差保护,母差自然不会动作;充电(过流)保护也将因TA中无电流而不能动作,从而使得母联失灵(靠母差或充电(过流)保护启动)不能被启动,死区保护也不会动作。

这必将延迟故障切除时间,并可能扩大事故停电范围,甚至破坏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由母联向空母线充电,或由已运行线路向空母线充电时,若被充母线有故障,母差在“有选择”方式下,运行母线的小差不会动作,所以不会被误切。

但母差若投“非选择”跳闸方式,由于大差将动作,复压闭锁也可能开放,运行母线将会被误切除。

下列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适时退出母差:母联(母兼旁)断路器串带充新线路(TA)或由新线路空充母线时运行线路充新母联开关或母联TA,且母联TA位于被充母线侧时其他影响母差正确动作或对系统运行不利的情况。

6.3 下列情况母差保护应投“无选择”方式:(1)单母线运行时;(2)母线进行倒闸作业期间;(3)采用刀闸跨接两排母线运行时;(4)母联兼旁路开关代路时;(5)其它需要投入“非选择”方式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