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压强专题选择题训练

合集下载

压强和浮力专题(附答案)

压强和浮力专题(附答案)

压强和浮力专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16kg,边长为20cm的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A放在水平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也置于水平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200cm2,内盛在6kg的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方体A的密度为4×103kg/m3B.容器B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3×104PaC.若沿竖直方向将A切去5cm,则A余下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小D.若沿水平方向将A切去5cm,则A余下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等于容器B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站立时对水平面的压强约1000Pa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19o CC.日光灯的电流约1.5AD.军用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探测敌方飞机3.王娟同学坐车途中观察到一些现象,依据你的物理知识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路边装有测速摄像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C.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退,是以树为参照物D.街头路口的反光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它是面积很大的平面镜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用b物质制成实心长方体,并将其放入水中,则物体在水中最终()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是航母舰载飞机训练时的图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过程,飞机受到平衡力B.飞机飞离航母时,惯性将消失C.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浮力变小D.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流速差产生的6.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有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前后轮安装在滚动轴承上,可以增大摩擦B.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C.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D.短跑运动员在到达终点后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7.电动自行车因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综合题8道(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综合题8道(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综合】8道精选题(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B.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C.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D.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答案:D.解析:A.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根据公式F=pS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不变,故A错误.B.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故B错误.C.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的重力和浮力之差,故C错误.D.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说明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故D正确.故选D.考点:力学——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2.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答案:C.解析:A. 由题意可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V 甲<V 乙.根据ρ=m v 可知ρ甲>ρ乙.故A 错误.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图可知h 甲<h 乙.根据p =ρgh 可知ρ甲> ρ乙.故B 错误.C. 液体压强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等.由p =F S 可知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F 甲=F 乙·····①. 采用割补法(如下图所示),分别把容器两侧半球部分补上同种液体,此时液体为圆柱形.割补后深度不变,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又因为容器底面积不变,所以割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且此时液体为圆柱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总重力).所以,F甲=G甲总·····②,F乙=G乙总·····③.两容器完全相同,则补上的液体体积相等,设补充的液体体积为V.由①②③可得:G甲总=G乙总.即m甲g+ρ甲gv=m乙g+ρ乙gv·····④.由B选项可知ρ甲>ρ乙,所以由④式可得m甲−m乙=(ρ乙−ρ甲)V<0.所以m甲<m乙,故C正确.D. 由A选项可知ρ甲>ρ乙,由割补法可知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m甲g+ρ甲gv.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乙=m乙g+ρ乙gv,而m甲=m乙,ρ甲>ρ乙,所以F甲>F乙.又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公式p=FS 可知p甲>p乙,故D错误.故选C.考点:力学——压强——液体的压强.3.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 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B. 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C. 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D. 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答案:D.解析:A. 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的气压减小,气球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大,故A错误.B. 堵上小孔,瓶子里的水由于受到外界气压的作用倒不出来,故B错误.C. 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试管内的空气会变冷,气压减小,水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试管,故C错误.D. 连通器里面的水不流动时,水面保持相平,不能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故D正确.故选D.考点:力学——压强——大气压强.二、填空题4.一艘航母的总质量为6.4×104吨,当航母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N,此时航母排开水的体积为m3(g=10N /kg,ρ=1.0×103kg/m3).答案:(1)6.5×108.(2)6.5×104.解析:(1)航母的重力为:G=mg=6.5×104×103kg×10N/kg=6.5×108N.因为航母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F=G=6.5×108N.(2)由F浮=ρ液gV排可得此时航母排开水的体积:V 排=F浮ρ水g= 6.5×108N1×103kg/m3×10N/kg=6.5×104m3.故答案为:6.5×108,6.5×104.考点:力学——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5.“背漂”是儿童练习游泳时常佩戴的一种救生装置.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背漂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底部装有定滑轮的圆台形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再静放在水平台秤上(如图甲),台秤的示数m1为6kg,然后把质地均匀的长方体背漂浸入水中,用一轻质的细线通过定滑轮缓慢地将背漂拉入水中,拉力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如图乙),台秤的示数m2为5kg,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台秤的示数m3与m2相比变化了2kg,则(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在整个过程中水始终没有溢出,背漂不吸水、不变形,且未与容器接触,取g=10N/kg,ρ水=1.0×103kg/m3).(1)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为N.(2)台秤的示数m3为kg.(3)为确保儿童游泳时的安全,穿上这种背漂的儿童至少把头部露出水面,若儿童头部的体积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儿童的密度取1.08×103kg/m3,则穿着此背漂游泳的儿童体重不能超过kg(结果保留整数).答案:(1)60.(2)3.(3)21.解析:(1)图甲中台秤的示数m1为6kg,即容器、水和滑轮的总质量为6kg.则容器、水和滑轮的总重力:G1=m1g=6kg×10N/kg=60N.故答案为:60.(2)由于台秤的示数显示了物体对其产生的压力,把容器、水、滑轮和背漂看做一个整体,则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G背漂+G1,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和支持力F支的作用.如图所示: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背漂+G1=F拉+F支.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背漂受到的浮力变大,则通过定滑轮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变大,所以支持力减小,即容器对台秤产生的压力变小,台秤的示数减小,故m3<m2.已知m3与m2相比变化了2kg,所以m3=5kg-2kg=3kg.故答案为:3.(3)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台秤的示数m2为5kg,则容器受到的支持力:F 支=F压=G2=m2g=5kg×10N/kg=50N.设背漂的重力为G背漂,体积为V.当背漂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以背漂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绳子的拉力:F1=F浮1−G背漂=ρ水gV排1−G背漂=ρ水g12V−G背漂·····①.把容器、水、滑轮和背漂看做成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则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G背漂+G1,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1和支持力F支的作用.由于容器静止,则:G 背漂+G 1=F 1+F 支·····②.①代入②可得:G 背漂+G 1=ρ水g 12V −G 背漂+F 支.代入数据有:G 背漂+60N =ρ水g 12V −G 背漂+50N . 整理可得:2G 背漂=ρ水g 12V −10N ····· ③.当背漂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则容器受到的支持力:F′支=F′压=G 3=m 3g =3kg ×10N/kg =30N .由图2可得,此时的拉力:F 2=F 浮2−G 背漂=ρ水gV 排2−G 背漂=ρ水gV −G 背漂·····④.此时整体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G 背漂+G 1,竖直向上的F 2和支持力F ’支的作用.由于受力平衡,则:G 背漂+G 1=F 2+F′支·····⑤.由④、⑤并代入数据可得:G 背漂+60N =ρ水gV −G 背漂+30N .整理可得:2G 背漂=ρ水gV −30N ·····⑥.联立③⑥解得:V =4×10−3m 3,G 背漂=5N.设儿童的最小质量为m 人,由于儿童和背漂的整体漂浮,所以F 浮总=G 总.即:F 浮人+F 浮背=G 人+G 背漂.则:ρ水g (1−110)V 人+ρ水gV =ρ人gV 人+G 背漂.整理可得: V 人=ρ水gV−G 背漂ρ人g 910ρ水g = 1.0×103kg/m 3×10N/kg×4×10−3m 3−5N 1.08×103kg/m 3×10N/kg×910×1.0×103kg/m 3×10N/kg =1759×10−3m 3.则儿童的最小质量:m 人=ρ人V 人=1.08×103kg/m 3×1759×10−3m 3=21kg 。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再发生的是()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B.水往低处流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2.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A.p a=p c>p b B.p a=p c<p b C.p a>p b>p c D.p a<p b<p c4.下列有关压强与浮力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具有压强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升空时,飞机机翼的升力和热气球的升力产生的原理相同D.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沉入水里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5.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6.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①F1>F2;②ρ1>ρ2;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8.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B.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220HzC.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鸡20kgD.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2×104Pa9.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ρ水>ρ酒精)()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10.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

压强与浮力综合训练 练习题(含答案)

压强与浮力综合训练 练习题(含答案)

压强与浮力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竖放在水平面上。

若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切去后,余下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依次为p A、p B、p 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 A > p B > p C B.p A > p B > p C C.p C > p A > p B D.p B > p A > p C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甲液体中物体沉底,乙液体中物体悬浮,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B.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C.物体受到的浮力:F甲=F乙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3.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 ,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

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乙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A物体的密度为ρA、受到的浮力为F A,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B物体的密度为ρB、受到的浮力为F B。

已知S乙等于4S甲。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1=p2,F1=4F2B.4p1=p2,4F1=F2C.F A=2F B,ρA=2ρB D.2F A=F B,2ρA=ρB4.关于图中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运动员穿的滑雪板很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B.乙图的拦河大坝建造得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C.丙图中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的轿车,受到的重力等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D.丁图中拔火罐治病利用了分子间的引力5.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桌子的边缘被推到中间。

此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压力增大,压强增大B.压力减小,压强不变C.压力不变,压强增大D.压力不变,压强减小6.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图钉尖很尖锐B.书包背带较宽C.铁轨下铺设枕木D.穿滑雪板滑雪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B.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C点的压强小于D点的压强C.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D.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8.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压路机上质量很大的滚子B.冬奥会上滑雪板长而宽C.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形D.盲道砖的条纹凸起9.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C.图钉的头部做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对墙壁的压强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拖拉机有两条很宽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压强C.物体质量用天平测量,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D.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其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11.正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是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将甲如图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专题训练

初二物理《压强、浮力》专题训练
《压强、浮力》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 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与其他三个装置工作的物理原理明显不同的是( )
2.2010 年 8 月 26 日,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 3759m, “蛟龙号”从刚入水至下潜到 最深处的过程中,所受的海水压强 p 和浮力 F 浮随下潜深度 h 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甲、丁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 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C. 壁虎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不会掉下来 D. 深水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4.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5∶3,密度之比是 10∶3,若将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 到的浮力之比是( ) A.5∶3 B.10∶3 C.2∶1 D.1∶2 5.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 A 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 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 A 管吸气,烧瓶将会( ) A.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6.一试管中装有水,当试管从竖直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 ,水对管底的压强( ) A. 增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7.将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重力之比是 4:3,两物体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 2:3,则 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2:1 B. 1:2 C. 9:8 D. 8:9 8. 如图所示的容器, 上部横截面积为 S1, 底部横截面积为 S2, 容器上下两部分高分别为 h1、 h2,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 F,使边长为 a 的正方体木块上表面恰 好与水面相平时静止,这时物体的下表面受到水竖直向上的压力为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水 ga B.物体受到 F 与 F’的合力等于 G C.物体受到的 F 与 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撤消压力 F 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少了 S2F/S1 9.若给你一只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和一个正方体的金属块,下列实验①测金属块的质量;②测金属 块的重力;③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④测金属块的体积;⑤测金属块的密度。你能完成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专题10浮力(真题训练)-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资料(原卷版)

专题10浮力(真题训练)-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资料(原卷版)

专题10 浮力一、选择题1.(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把一块石头和一个西红柿同时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西红柿漂在水面上,而石头沉入了水底,如图所示。

石头和西红柿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相比较()A.石头受到的浮力更大些B.西红柿受到的浮力更大些C.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大小2.(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我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延安”号。

该舰满载时,排水量约12000吨,吃水深度6.6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B.“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重力小于浮力C.“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D.“延安”号不能与其他舰船近距离并排航行,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3.(2022·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成语“沉李浮瓜”的意思是吃在冰水里浸过的李子和瓜,形容夏天消暑的生活。

“李子在水里下沉,瓜浮在水面”,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李子的质量大于瓜的质量B.李子的体积小于瓜的体积C.李子受到的重力大于瓜受到的重力D.李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大于瓜的密度4.(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用硬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不计进排气管体积),然后将模型放入水中,使其上浮或下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B.向瓶中充气时,瓶内气体压强变大,模型将下沉C.从瓶中抽气时,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D.让原本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应使瓶内的水先增加后减少5. (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将兵乓球压入水底,松手后乒乓球上浮过程中经过位置1和位置2,最终在位置3静止,如图所示。

则乒乓球()A.在位置1时处于悬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B.从位置1至位置2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C.从位置1至位置2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变大D.在位置3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位置1时受到的浮力6.(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一般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挑选种子,如图所示。

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

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

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液体压强的公式是:A. P = ρghB. P = ρvC. P = ρgh^2D. P = ρv^2答案:A2.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A. 物体本身的重力B.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C. 物体的体积D. 物体的密度答案:B3.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B. 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C. 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D. 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答案:C二、填空题1. 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P = ________,其中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

答案:ρgh2.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是 F_浮 = ________,其中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答案:ρgV3. 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 ________。

答案:重力三、计算题1. 一个体积为0.02立方米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答案:首先,计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即木块的体积,V = 0.02立方米。

然后,使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F_浮= ρgV,其中水的密度ρ约为1000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g约为9.8米/秒^2。

所以,F_浮 = 1000千克/立方米× 9.8米/秒^2 × 0.02立方米 = 196牛顿。

2. 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的重量为15牛顿,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需要用多少力才能使其保持在水下不浮上来?答案:首先,计算金属球在水下的浮力,F_浮= ρgV,其中水的密度ρ为1000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g为9.8米/秒^2。

假设金属球的体积为V,那么F_浮 = 1000千克/立方米× 9.8米/秒^2 × V。

金属球在空气中的重量为15牛顿,所以需要的力F = F_浮 - 重力 = 1000千克/立方米× 9.8米/秒^2 × V - 15牛顿。

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

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

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压强是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其单位是:A. 牛顿(N)B. 帕斯卡(Pa)C. 千克力(kgf)D. 米/秒²(m/s²)答案:B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A. P = F/SB. P = ρghC. P = Fg/SD. P = gh答案:B3.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体积B. 液体的密度C. 物体的密度D. 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答案:D二、填空题4.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液体压强的特点是在液体内部向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__。

答案:帕斯卡;各个方向;增大5.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________。

答案:重量三、简答题6. 为什么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答案: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向上的压力差产生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而液体的重量又与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因此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7.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浮力测量物体的密度。

答案:首先将物体浸入水中,记录物体完全浸没时水位的变化,从而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然后,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从而得到物体的质量。

最后,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密度 = 质量/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四、计算题8. 一个长方体金属块,其长、宽、高分别为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密度为7800千克/立方米。

求该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量和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答案:首先计算金属块的体积:V = 10cm × 8cm × 6cm = 4800立方厘米 = 0.0048立方米。

然后计算金属块的质量:m = ρV = 7800 kg/m³ × 0.0048 m³ = 37.44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盛满水的甲乙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容器中漂浮一物块,物块
密度ρ物=0.9ρ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B.将物块全部压入水中时,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C.漂浮的物块,受的重力与浮力平衡,且有1/9体积露出水面
D.将物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压力和浮力的合力不变
2、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物体,同时轻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最终A悬浮在水中,B
沉入水底,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密度等于1.0×103kg/m3
C.对杯底有压力作用
D.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
3、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A. △p甲一定大于△p乙
B. △p甲一定等于△p乙
C. △p甲一定小于△p乙
D. △p甲可能小于△p乙
4、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00 c㎡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
未知金属体,先将金属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7N,再将金属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2N(不计金属体带出的水).下
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金属体的质量是2.7kg
B.金属体的体积是500cm3
C.金属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0N
D.从甲到乙,烧杯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了500Pa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其中甲容器内
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有一个装有铝块的平底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塑料盒底始终与容器底平行,且塑料盒的底面积等于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的一半;
丁容器中用细线悬吊着一个实心的铝球浸没在水中.已知四个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ρ铝=2.7×103kg/m3,对于这一情景,有如下一些说法:
①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②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大;
③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离的增大值等于水面
下降高度的数值;
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
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7、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A. 沉在水槽的底部
B. 悬浮在原位置
C. 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
D. 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
8、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3:1.将A 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 (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204N;
②物块A的密度为1.2×l03kg/m3;
③图乙中,B对A的压强为6000Pa;
④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1/3;
A.只有①、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