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娥简介
《卖报歌》教学设计一等奖

《卖报歌》教学设计一等奖1、《卖报歌》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1.聆听乐曲《国歌》、《金蛇狂舞》。
2.学唱歌曲《卖报歌》。
教学目标1.学唱《卖报歌》,感受与体验活泼、凄苦、乐观的小报童形象。
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的形象。
3.知道人民音乐家聂耳和他的三首作品。
教学理念及思路《卖报歌》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歌曲,创作于1933年底,描绘了一个为了生计四处奔跑叫卖的小报童形象。
如何让现在的'儿童感受、理解、体验、表现当年的小报童,是需要我们探索的问题。
本课设计旨在抓住“小毛头”这个音乐形象,让学生走进“小毛头”的生活,融歌唱、教学于音乐活动和生活化的情境中。
通过听故事、看n人SH等手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体验、表现不同情境下的音乐形象。
在演唱实践活动中运用想象,逐步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使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形象。
教学方式体验感受式、情境诱导式、合作互学式。
课前准备录音机、报纸、打击乐器、空白磁带、VCD。
课型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当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时候,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我们学校在周一升国旗的时候,我们的耳畔都会响起那首雄壮的《国歌》。
那升国旗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呢?1.聆听《国歌》,学生敬队礼。
师:你知道《国歌》是谁写的吗?2.通过报纸,了解聂耳报纸一:聂耳叔叔是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报纸二:聂耳叔叔从小爱音乐,小学时能演奏笛子、三弦、月琴等多种乐器……报纸三:聂耳,原名聂守信。
因为他的耳朵特别灵敏……报纸四:聂耳叔叔一共创作了37首歌曲和4首乐曲……3.通过S报和1a报练习气息师:于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奇怪的报纸,谁来念一念。
【最新推荐】柯蓝个人资料及柯蓝背景-范文模板 (2页)

【最新推荐】柯蓝个人资料及柯蓝背景-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柯蓝个人资料及柯蓝背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爆红,也让剧中的女演员柯蓝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
柯蓝身世背景资料被网友扒皮,本文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柯蓝个人资料及柯蓝背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简介柯蓝,1972年7月25日出生于北京,演员、主持人、模特。
1994年加入卫视音乐台,成为第一代亚洲VJ。
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中文台,成为《音乐无限》节目的主持人。
201X年离开了奋斗8年的凤凰卫视,同年参演由张建栋执导的电视剧《靠近你,温暖我》。
201X年柯蓝辞别主持工作,专职演艺事业。
201X年在龚若飞执导的《国歌》中饰演安娥,同年10月获得201X粉红音乐盛典粉红宣传大使奖,同年11月13日获得华鼎奖近代革命题材类最佳女演员。
201X年,创建了自己的官方电子杂志《好三八》。
201X年在《健康女性》当杂志封面模特。
201X年12月在潘军执导的谍战剧《虎口拔牙》出演阿金一角。
最近火爆剧《人民的名义》中,柯蓝扮演的是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一处处长陆亦可,对于柯蓝在剧中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演技备受肯定。
光是顶着一身制服出场的柯蓝就非常抢眼,与铁面女检察官陆亦可形象非常符合。
柯蓝在《人民的名义》扮演的“陆亦可”背景不一般,然而现实中柯蓝的背景资料更是吓人,柯蓝原名叫钟好好,柯蓝是上将钟期光长孙女,柯蓝的爷爷钟期光1955年就是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上将。
钟期光,(1909.1.2-1991.5.22)湖南省平江县东乡肥田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开始参军,参加了《坚持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等,为中国的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55年,钟期光被授予上将军衔,1991年5月22日在北京逝世。
据了解,柯蓝的奶奶凌奔,原名黄明英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柯蓝的爸爸钟德苏是武警某部原副参谋长,而柯蓝的爸爸的兄弟姐妹的背景也不一般。
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卖报歌》人教版

歌曲学习
歌曲分析
饥寒交迫的小报童
2、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 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歌曲学习
歌曲分析
饥寒交迫的小报童
1.小毛头卖报时发生了什么事? 滑到了 2.她的心情是怎么样? 悲伤的 3.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 凄凉的
故事导入
聂耳回到住处,对这段事难以忘却,他十分同情小姑娘的遭遇,便想为她做些 什么。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他约朋友一起出去走走,他对朋友说:这条路上 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得名字很动听!当他们走到吕班路,果然看到了小 毛头正在用清脆嘹亮稚嫩的童音叫卖着报纸。他们过去买了几份报,并与小毛头聊 了起来,在得知她的困难情况之后,一首关于卖报儿童的歌便在聂耳的脑中酝酿起 来。回去的路上,聂耳对朋友说“我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邀请田汉 (国歌词作者)或者安娥(田汉的夫人)写词!”
卖报歌
故事导入
在20世纪30年代,“小毛头”是众 多卖报儿童中的一员,当时的她只有 13岁。有一天她饿得头昏眼花摇摇晃 晃的时候,一辆电车靠站,一批人从电 车上涌了下来,她被撞倒在地,头上起 了血泡,手上的报纸散落了一地,她无 助地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故事导入
这时,一位陌生的叔叔帮她拾起了报 纸,扶她起来,擦去了她脸上的泪水,把 弄脏的报纸都买走了。这位好心人,就是 聂耳。
歌曲学习
歌曲分析
这首歌歌词分为3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同:旋律相同,第一句歌词相同 异:歌词不同,演唱情绪不同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完整演唱一遍: 、、、
歌曲学习
有感情的唱
歌曲学习
1、拿出我们的小乐器,大家一起来想想什么应该在歌词的哪 些地方合适? 例: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2、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在什么演唱到其它地方的时候可不 可以用一些动作来表达呢
《渔光曲》歌曲简介

《渔光曲》歌曲简介
《渔光曲》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歌曲,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王人美首唱。
它创作于1934年,同年6月14日作为同名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歌上映。
1935年2月,这部电影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渔光曲》的歌词简明质朴,描绘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渔民的生活景象,真实地再现了长年漂泊在海上的穷苦渔民的愁苦和困顿,深切地反映了渔民们网破租重的无奈和悲愤。
音乐合着歌词的节奏,旷远而压抑,舒缓而忧伤,写出了渔船在海浪中的颠簸,描出了渔民捕鱼劳作的艰辛,唱出了渔民凄凉而悲惨的命运。
1934年6月14日影片首映后,《渔光曲》迅速传播开来。
第二年,因影片获得莫斯科展出汇演荣誉奖而蜚声海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过这首歌,醇厚的声音也把那个时代渔民的人生百味表现得回味无穷。
《渔光曲》已流传了近一个世纪,早已跨过了时代和政治的藩篱,以其内在的音乐魅力,至今仍然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的抒情歌曲。
《渔光曲》赏析

《渔光曲》赏析一、艺术歌曲《渔光曲》思政知识《渔光曲》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创作于1934年,是同年上映的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
任光为做此曲特赴渔民区观察渔民生活与劳动。
质朴真实的歌词的委婉惆怅的旋律鲜明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
音乐中饱含了渔民的血泪,感情真挚,展示了旧中国渔民苦难生活的悲惨遭遇,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的怨恨情绪。
这首歌以起伏的旋律,悠长的节奏,徐缓的速度,表现了渔民们在海波荡漾中从事艰苦劳动的沉重心情,诉说着广大渔民生活的痛苦与忧愁,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的对黑暗社会的怨恨心情。
这首歌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有力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产生了动人的艺术力量。
聂耳在《一年来之中国音乐》(1934年)一文中写到:“《渔光曲》一出,其轰动的影响甚至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够卖座的一个潮流,”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侥幸”,而是由于“内容的现实,节调的哀怨,曲调的组织化”和“配合这影片的现实题材”。
歌曲是单一形象的三段结构,虽然各段音调有所变化,由于节奏型的统一和用同一乐句写成的引子和间奏,使各段之间联系得以加强,成为统一的整体。
徐缓的速度和贯穿全曲的特定节奏,描绘出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颠簸起伏的形象;虽然曲调采用了宫调式五声音阶,却没有一般大调明朗的色彩,而在旷远中露出压抑和哀愁,这些都使这首歌曲具有特殊的魅力。
这首歌旋律抒情、流畅,节奏从容、舒缓,第一乐段平静自然,仿佛远远看到蔚蓝的大海上渔船在海浪中微微颠簸。
第二乐段,描写风起浪涌,渔船由远而近,轻撒网,紧拉绳,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情景。
第三乐段,词曲作者进一步描写了渔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音乐舒缓而忧伤。
70年代著名歌唱家朱逢博重新演绎了这首30年代经典歌曲,她虽然采用了宫词式,但调性色彩并不明朗,似乎是在旷远之中表露出一丝哀愁和压抑。
她还通过贯穿全曲的舒缓和节奏,刻画出渔船在海上颠簸起伏的形象,这些都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卖报歌》教学设计9篇

《卖报歌》教学设计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卖报歌》教学设计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小学音乐《卖报歌》说课稿篇一《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
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二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卖报歌》说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小学音乐《卖报歌》说课稿一、设计说明: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新课标中对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
我设计的这堂音乐课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在听中辩,听中学,听中想,听中演。
真正做到了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达到感受美、体验美这一效果。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
歌曲中旳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二年级学生旳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
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旳内容。
除了情感上旳适合外,在内容上隐含着许多旳教育价值,既有前一课旳乐理知识旳深化应用,又有心得节奏型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旳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旳提升。
2、学生分析:新课标中指出: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适合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体会歌曲快乐的情绪,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①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卖报歌》教学设计(优秀5篇)

《卖报歌》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卖报歌》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安娥与田汉的旷世情缘——田大畏回忆父母一生爱得艰难

田汉一 生最爱三个人
田汉原名寿 昌, 88 出生在湖南 19 年 长沙一个小 山村 。 6 他 岁时 , 父亲去世 , 母亲易克勤带着 3 个孩子艰难生活。田 汉 曾在 《 三叶集 》 中提 到,自己最爱 的 人有 3 :一位是母亲 , 位 一位是他 的舅 父兼岳父易象 , 另一位就是 自己的妻子 易漱瑜。田汉的母 亲是—位坚强倔强 的 女性 , 到困难从不低头。 遇 看到 田汉从 小聪慧好学 , 为了供他读书 , 亲把 家 母 里唯一的被单也 当掉了 , 长期盖着破棉
一
莫斯科 中山大学学 习。 在那里 , 第一 她 次接触到了情报工作 , 由此开始了特 也 工生 涯。 她做特 工 时有许 多化 名, 安 “
娥” 就是其 中之 一 , 后来成 了她 的正式
名字。
憬着新 的 , 捉牢这 一个 , 又舍不 得丢那
一
位来 自莫斯 科的 “ 红色女 郎”出现在
个过 渡人 物。田汉在给 日本友人 、 著
名作家村松梢风 的信 中说 :“ 妻子去世 后又 有了 恋人 , 是无 论如何 没有 以 可 前 的滋味 。我深切 地感 到人 生的春 天 只有一次。 ” 不过 , 97 , 12 年 田汉还是与黄大琳
结了婚。 但与此 同时, 他开始和一位远
由任光谱曲 、 安娥作词的同名 电影主题
光 。这名男子 , 是后来创作 中华人民 ” 就 共和 国国歌《 勇军进 行曲 》 义 的著 名剧
作家田汉 。 然 而 ,田汉 与安娥 之 间的爱 情 故 事, 不是这短短二十几 个字能够说清楚
找一位有文化的丈夫。 她大胆地给 田汉
写 了一封信 , 坦承 自己的爱 慕之情。 就 这样 , 刚再婚一年 的田汉与林维 中凭着 传递信件 和照片 , 情一发不 可收拾。 感 田汉天性浪漫 , 他在给 日本作家谷崎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娥简介
(1905—1976)
安娥,原名张式源,曾用名何平、张菊生,河北获鹿人。
民国14年(1925年),肄业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
翌年,在大连从事宣传、女工工作。
民国1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民国18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并开始诗歌创作。
民国21年,因中共机关遭破坏,安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民国22年至26年,她在上海参加进步文艺运动,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主任。
抗日战争期间,安娥任战地记者,随丈夫田汉辗转武汉、重庆、桂林、昆明等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民国35年起,在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执教。
民国37年,赴解放区,次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安娥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任创作员。
1956年,因病失去工作能力。
主要作品有诗集《燕赵儿女》,诗剧《高粱红了》《洪波曲》《战地之春》等,儿童剧《假佬佬》《海石花》,戏曲剧本《情探》(与田汉合作),歌词《卖报歌》《渔光曲》《三个姑娘》《节日的晚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