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辅导练习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题目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题目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题目练习及答案第一节词语积累1. 拼音:生活语文释义:以生活为素材的语文教学方法造句:我们学校采用生活语文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拼音:蹒跚释义:走路时身体不稳定,摇摇晃晃的样子造句: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常常会蹒跚地走。

3. 拼音:傲慢释义: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造句:他因为成绩好而变得傲慢,不再与其他同学交流。

第二节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明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看各种书籍。

这个星期,他读了一本关于古代科技发明的书。

他通过书中的描述,了解到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小明感叹道:“古人真厉害!”他决定将所读书籍的精彩内容与同学们分享。

问题:小明为什么感叹古人厉害?答案:小明感叹古人厉害是因为通过书籍了解到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2.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小红的爷爷是一位退休的教师,他很喜欢读书。

每次小红到爷爷家时,总是看到爷爷坐在摇椅上看书。

小红问爷爷:“您老人家每天都看这么多书,会不会很累?”爷爷笑着回答:“读书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锻炼大脑,对身体好呢。

”小红听后,也开始爱上了读书。

正误:小红的爷爷每天看书会很累。

答案:错误。

小红的爷爷回答说读书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锻炼大脑,对身体好。

第三节作文练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题为《我的梦想》的作文。

- 描述你的梦想是什么- 解释你为什么有这个梦想- 你将如何努力实现这个梦想范文:我的梦想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自从我小时候开始接触绘画以来,我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画笔在我的手中舞动,每一幅画都能让我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我有这个梦想的原因是因为绘画能够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

当我看到我的作品被别人赞赏时,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练和研究,我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为世界带来更多美丽和艺术。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将努力研究绘画技巧,并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和展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辅导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辅导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辅导题一、积累与运用13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蜷缩②呜咽③愠怒④猝然⑤hān 然入梦⑥liàng qiàng ⑦万lài 俱寂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并将错字圈出改正。

4分A.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期侮瑶民。

”B.他惶惑地望着担架,一时竞不知如何是好了。

C.一个年轻的警卫员牵着一匹驼着文件的战马无力地走来。

D.毛泽东循着歌声走到近前,他驻步静静地倾听。

3.默写。

5分①雪山低头迎远客,。

②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山泉在呜咽,。

③《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当时红军的处境艰难的句子是:二、现代文阅读42分一七律长征10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2分5.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2分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2分7.写出这首诗的韵脚。

2分8.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10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9.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何会“忽然醒来”?为何“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3分10.本段文字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正确理解应是。

2分A.前后矛盾B.以动写静C.静中有动D.动中有静11.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士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套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套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套答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套答案的世界。

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详细、准确的答案,帮助你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 词语辨析(1)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答案:①a ②b ③a ④b(2)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答案:①近义词:a ②反义词:b2. 词语搭配(1)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搭配。

答案:①a ②b ③a ④b(2)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搭配。

答案:①a ②b ③a ④b3. 句子仿写(1)根据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答案:例如:秋天来了,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根据要求,仿写一个句子。

答案:例如: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

4. 修辞手法(1)判断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①比喻②拟人③排比④夸张(2)仿照例句,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答案:例如: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照亮了整个世界。

5. 古诗文默写(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名句。

答案: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根据要求,默写一首完整的古诗文。

答案: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1. 现代文阅读(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答案:例如: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主旨。

答案:例如:文章通过回忆童年生活,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2. 古诗文阅读(1)根据古诗文的字词解释,回答问题。

答案:例如:这句诗的意思是:月亮升上了天空,照耀着整个大地。

(2)根据古诗文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分析古诗文的主题。

答案:例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第三部分:作文1. 作文指导(1)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

答案:例如: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可以选择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作为素材。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九篇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九篇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千百只蝉儿叫个不停,千百只猿猴叫个不断。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读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1*10)子猷.病笃.索舆.奔.丧好.琴掷.琴恸.绝亦卒.不调.了.不悲二、解释加点字(1*25)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便索舆...来奔丧便径.入坐灵床上弦既.不调.掷.地云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语.时了.不悲子敬素好..琴三、填空(1*7)1、本文选自,是记载的笔记小说。

作者,人,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表现了。

四、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8)1、因恸绝良久2、月余亦卒3、子敬素好琴4、便径入坐灵床上5、便索舆来奔丧6、此已丧矣7、何以都不闻消息8、都不哭五、翻译下列句子(2*7)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3、语时了不悲。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6、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7、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六、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1*3)1、何以都不闻()消息?2、()便径入坐灵床上。

3、()月余亦卒。

七、问答:1、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2)2、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2)3、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2)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4)5、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3)7、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2)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

(3)9、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3)10、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2)1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4)诗句:谚语:12、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4)附:答案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1*10)子猷.yóu病笃.dǔ索舆.yù奔.丧bēn好.琴hào掷.琴zhì恸.绝tòng亦卒.zǘ不调.tióo了.不悲liǒo二、解释加点字(1*25)俱.病笃.都(病)重而.子敬先亡表承接。

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训练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训练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训练题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归省(xǐng) 怠慢(dài) 戛然而止(gá)B. 纠葛(gé) 谙熟(ān) 风靡全球(mǐ)C. 蓦然(mò) 瞭望(liào) 济济一堂(jì)D. 寒噤(jìng) 湛蓝(zhàn) 义愤填膺(yī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广袤告罄骇人听闻言简意赅B. 募捐孪生锋芒毕露铤而走险C. 狼藉儒雅相辅相承一张一弛D. 愧怍震憾断章取义一筹莫展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许多父母以此来效尤,期望培养出同样优秀的子女。

B.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 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家庭关系,到了当下已经变化,父亲对子女的教育也须厉行“慈祥为先,父严为次”。

D. 我们班的李明同学,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乐此不疲。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唐诗以来,常以洗尽铅华见称者也。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四时俱备/急湍甚箭B. 沉鳞竞跃/负势竞上C. 从流飘荡/猿则百叫无绝D. 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新课标新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之考点练习+深度解析

新课标新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之考点练习+深度解析

新课标新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考点练习+深度解析本文主要内容是《红星照耀中国》的考点练习与深度解析,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阅读理解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和革命精神。

通过精选的练习题和深度解析,本文强化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分析技巧,适合老师备课,家长辅导,学生备考。

考点练习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主要记录了哪一时期的中国革命?A. 1911年辛亥革命B. 1927年南昌起义C. 1935年长征后的红军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红星照耀中国》被称为“西行漫记”,该书的内容主要描写的是:A. 斯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状况的观察B.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历程C. 红军战士的个人故事D. 中国农村的经济改革3.《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毛泽东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以下哪一特点?A. 毛泽东是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革命领袖B. 毛泽东主张单打独斗,排斥集体领导C. 毛泽东非常保守,不支持任何激进变革D. 毛泽东缺乏军事才能,无法指挥战争4.《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成功因素是:A. 获得了强大的外部援助B. 吸引了大量富裕的农民支持C. 决策正确且革命领导有远见D. 快速的军事装备和良好的补给5.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红星照耀中国》展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B. 该书通过多次采访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C. 斯诺通过本书高度赞扬中国的国民政府D. 《红星照耀中国》反映了毛泽东领导下的革命精神6.《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困境时,主要依靠什么来获得生存和发展?A. 外国资本的支持B. 国民党的帮助C. 人民群众的支持D. 强大的军事力量7.《红星照耀中国》最初的写作动机之一是:A. 反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B. 展现中国与国际共产主义的关系C. 揭示中国革命的真实面貌,帮助外界理解中国D. 批判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8.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对红军士兵的描述,强调了他们的:A. 高度的军事纪律与坚韧不拔的精神B. 优越的装备和先进的军事训练C. 极其艰苦的训练与精神疲劳D. 个人主义和对党指挥的抗拒9.《红星照耀中国》被称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它的主要特点是:A. 完全虚构的革命故事B. 通过采访与亲历的描写来展现真实历史C. 主要通过文学语言来抒发情感D. 集中在战争策略和军事技法上10.《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了:A. 毛泽东的革命精神B. 红军的长征道路C.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D. 对抗日本侵略的抗战精神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2分)11.《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美国记者▲所著,书中记录了他对中国革命的亲身观察和采访。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练习题(含答案)积累与运用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渤海(bó) 澎湃(bài) 桅杆(wéi) 坠毁(zhuì)B. 着舰(zhuó) 浩瀚(hàn) 揪心(jiū) 绽放(zhàn)C. 参数(cān) 低吼(hǒu) 刹那(shà) 咆哮(xiào)D. 娴熟(xián) 镌刻(juàn) 舰艉(wěi) 映衬(chè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操纵淀放湛蓝迎风招展B. 天幕凛洌轨迹震耳欲聋C. 关键凌波循声白首起家D. 承载风采沸腾无怨无悔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雄安新区是一个年轻的城市,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B.青年导演饺子并非世家出身,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白手起家并完成弯道超越,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举跻身30亿导演俱乐部。

C.今天是“一二·九”运动85周年纪念日,班长在班会上讲话时神情凝重,一丝不苟。

D.网络时代,一些网红为了获得点击量,提高关注度,总是殚精竭虑地运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1小时生活圈。

B.为了防止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

C.“广彩”是西关五宝之一,以色彩绚丽、工艺繁复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

D.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提升了科学考察任务。

5、下列对文段中有关标点符号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历经百年奋斗,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英勇斗争,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书写下名为“中国奇迹”的壮丽史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辅导练习题
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辅导练习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梳理
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靖(jìng) 阌(wãn)乡聿(yù) 鄂(â) 豫(yù)
阻遏(â)疟子(yàozi) 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â)歪(wāi)
张皇(huáng)失措尖利
能耐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拂(fú)晓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颤(chàn)巍巍(wēi) 箧(qiâ) 赃物制裁荡然无存纳粹(cuì) 肃穆荒谬(miù) 健忘
二、文学常识
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三、课文知识点归纳
(一)新闻两则*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战线。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
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3、新闻常识:
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②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
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4、①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
②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③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④原因:解放全中国
⑤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
⑥结果:顺利渡过长江
5、①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②地点:南阳
③人物:中原我军
④原因:我军胜利的攻势下
⑤经过:我军击败蒋军,建立了七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
⑥结果: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几乎解放全河南
(二)、芦花荡孙犁
1、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故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
小说《荷花淀》。

孙犁:小说家,散文家,其清新的文风被称为“荷花淀派”。

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韧,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
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核心)。

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

5、重点:①景物描写②人物性格:爱国抗日,自尊自信,爱憎分明,智勇
双全。

(三)蜡烛西蒙诺夫
1、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2、主题: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赞美了跨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深情和战斗的友谊。

3、感动的原因:①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②环境很危险,炮火连天
③点在坟头的蜡烛有特殊意义
④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4、记叙的线索:炮火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国人的疯狂,
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5、黑色大围巾表示了沉痛哀悼的感情
6、老妇人的动作爬跪说明了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选自《雨果文集》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巴特农神庙: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位于雅典卫城之上,原为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庙。

3、伏尔泰:法国思想家,著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

4、雨果的态度、立场: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5、课文结构:1-4段赞美圆明园5-10段谴责侵略者
6、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反语)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
1、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于虚无》等。

2、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渲染氛围,无限悲哀)
3、悲哀:残酷的历史使人悲哀
4、美丽:人民不忘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死者
5、真实:眼前所见一切
6、荒缪:47年前纳粹认为种族有优劣之分,已优等民族自居,要消灭劣等民族。

7、迪桑卡的诗(对德国法西斯暴行的最深刻的控诉)
8、明赫白:真诚的忏悔
9、日本人:自私的狡辩
基础训练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三年五载(zǎi)
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â)觥(gōng)筹交错
C.不啻(dì)皈(guī)依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D.桎梏(kù)船舷(xián)星宿(xiù)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磨炼门可罗鹊怡然毅然决然
B.寒喧立竿见影报怨以德报怨
C.切磋食不果腹慌乱兵荒马乱
D.针灸心悦臣服相亲文人相轻
3、使用标点符合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

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_____ 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______ 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______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富余有关B.核定富余关于
C.核实富裕关于D.核定富裕有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D.老张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小李,然后淡淡一笑,话语中带着一种扪心自问的悔意。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走进九寨沟,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