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正交实验优化牛蒡子的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法优化炒牛蒡子的炮制工艺

正交设计法优化炒牛蒡子的炮制工艺
王平;韩丽妹;王建新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10(032)004
【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炒牛蒡子的炮制工艺.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含量为指标,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没计优选炒牛蒡子炮制工艺.结果:随着炒制温度的升高和炒制时间的延长,牛蒡苷的含量下降,牛蒡苷元的含量增加.优化得到的炮制工艺为:加热至300℃清炒
4-5 min.结论: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炒牛蒡子的生产.
【总页数】4页(P607-610)
【作者】王平;韩丽妹;王建新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2012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
【相关文献】
1.正交设计法优化炒酸枣仁的炮制工艺 [J], 耿欣;李廷利
2.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提取工艺* [J], 蔡恩博;王薇;贾彩霞;赵岩;王大龙;刘享享;叶丁荣;杨利民
3.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炒赤芍炮制工艺 [J], 许天阳; 董坤园; 宋凤媛; 钱圳; 熊金璐; 于澎
4.响应曲面法优化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研究 [J], 吕辰子;何美菁;王勃;孟祥龙;刘丽婷;
张朔生
5.正交设计法优化酒萸肉炮制工艺条件 [J], 宋崎;周小初;宋英;王冰;樊敏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从牛蒡子中分离提取牛蒡子苷的工艺[发明专利]
![一种从牛蒡子中分离提取牛蒡子苷的工艺[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d997f10941ea76e59fa044d.png)
专利名称:一种从牛蒡子中分离提取牛蒡子苷的工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江兵
申请号:CN201810077524.9
申请日:20180126
公开号:CN108341846A
公开日:
2018073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牛蒡子中分离提取牛蒡子苷的工艺,涉及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牛蒡子预处理,(2)醇提,(3)脱色,(4)浓缩,(5)水沉除杂,(6)结晶。
本发明通过脱色操作以有效脱除提取液中所含有色杂质,并通过以自制脱色剂替代常规脱色剂活性炭来牛蒡子苷的脱色损失量;再通过水沉除杂操作以避免混合有机溶剂除杂存在的有机溶剂用量大且回收能耗高的问题,同时保证杂质去除率,并通过助沉剂的辅助作用来进一步降低杂质含量,提高所制牛蒡子苷粗提物中的纯度。
申请人:江兵
地址:246100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汪洋村江庄组3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牛蒡子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范围及责任1.1、目的:建立牛蒡子饮片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1.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牛蒡子炮制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1.3、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品名:牛蒡子汉语拼音:Niubangzi2.2药材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2.3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宜肺透疹,解毒利咽。
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2.4性味与归经:辛、苦,寒。
归肺、胃经。
2.5性状: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0.5-0.7cm宽0.2-0.3cm。
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
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
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2.6商品名:牛蒡子2.7 等级/规格:统2.8 包装规格:聚乙烯袋装, 250g/500g/袋。
2.9 复验期:暂定12个月。
2.10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3、法定制法和依据3.1法定制法:除去杂质。
3.2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3.3批量:30kg3.4所用的原辅料清单和处方量:4、 生产工艺流程图5、生产操作过程 5.1领料车间领料人根据生产指令开具领料单,经车间主任审批签字后,领料人凭领料单去仓库领料,领料时应同发料人一起复核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质量,然后双方在领料单上签字。
外包装应无破损、受潮、水渍、霉变、鼠咬等现象,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可拒绝领料,并向有关质量人员反映,待解决后领5.2 净选5.2.1净选准备5.2.1.1仔细阅读批生产指令;5.2.1.2检查净选间清场状态标志;5.2.1.3检查设备状态标志;5.2.1.4检查生产用容器、用具清场状态标志;5.2.1.5领取净选牛蒡子并核对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生产指令一致;5.2.1.6以上各项检查合格后,将清洁状态标志清除,悬挂生产状态标志;开始净选操作。
正交法优法牛蒡茎总黄酮提取工艺

02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牛蒡茎
01 选购新鲜、无病虫害、无变色的牛蒡茎。
乙醇
02 用于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蒸馏水
03 用于提取过程。
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
用于称量牛蒡茎和乙醇。
榨汁机用Biblioteka 破碎牛蒡茎。离心机用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用于测定总黄酮的含量。
恒温水浴锅
用于加热和保温。
实验管和试管架
展望
深入研究机理
进一步深入研究牛蒡茎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机理,明确各工艺参数对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机制。
扩大应用范围
将优选的牛蒡茎总黄酮提取工艺应用于其他植物材料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扩大其应用范围。
完善生产工艺
进一步完善牛蒡茎总黄酮提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大规模生产提供支持。
06
参考文献
用于提取和分离过程。
03
实验方法与步骤
正交试验设计
选取因素
01
在牛蒡茎总黄酮提取工艺中,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
比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
制定正交表
02
根据三个因素和三个水平,选择L9(3^3)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
试验操作
03
根据正交表进行试验操作,记录每个试验条件下牛蒡茎总黄酮
的提取量。
数据记录
记录每个试验条件下牛蒡茎总黄酮的提取量,以及各因素 在不同水平下的总和。
01
数据处理
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的数据处理方法,计 算各因素的极差、方差等统计指标。
02
03
结果分析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各因素对牛 蒡茎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程度和影 响规律,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牛蒡资源调查及牛蒡子苷元制备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牛蒡资源调查及牛蒡子苷元制备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牛蒡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疗瘀消肿等病症。
随着对中药材的研究不断深入,牛蒡的药理活性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研究发现,牛蒡子内含有丰富的牛蒡子苷元,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长期以来,牛蒡子苷元备受关注,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药物等领域。
在此背景下,开展对牛蒡资源的调查及制备牛蒡子苷元的工艺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牛蒡的生物活性成分,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研究目的1、开展对牛蒡资源的调查,了解其国内外种植情况、类型、产量和内容量等情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2、研究制备牛蒡子苷元的工艺,探究其最佳加工方式、提取方法、纯化技术等,以达到高效、经济、绿色的生产;3、对牛蒡子苷元进行理化性质和药理活性测试,探究其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牛蒡资源调查(1)国内外牛蒡种植情况的调查研究对国内外流行的牛蒡品种进行调查,描述其栽培过程,包括不同时期的生长变化、不同栽培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
(2)收集牛蒡样品并测定其含量对采集的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牛蒡进行其含量分析。
2、牛蒡子苷元制备工艺研究(1)最佳加工方案的研究以焙干牛蒡子为原料,通过不同加工工艺的处理,分析最佳加工方案。
(2)牛蒡子苷元提取技术的研究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探究牛蒡子苷元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制备牛蒡子苷元。
(3)牛蒡子苷元纯化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不同纯化技术的探究,制备高纯度的牛蒡子苷元。
3、理化性质和药理活性测试(1)理化性质测试采用现代测试技术,如GC-MS,HPLC等对牛蒡子苷元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
(2)药理活性测试采用现代测试技术,如细胞培养技术和药效学模型等,对牛蒡子苷元进行生物活性和药理学测试。
四、研究预期成果1、牛蒡资源的调查分析,总结牛蒡分布情况、类型、产量等数据,可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牛蒡子渗漉提取工艺研究

试 药 : 蒡 子 药 材 ( 自武 汉 心 连 心 大 药 房 , 检 验 符 牛 购 经
合 20 0 5年版《 中国药典》 一部正 文 4 8页该药材项下规定 ) ;
牛 蒡 苷 对 照 品 ( 号 10 1— 0 6 6 中 国药 品生 物 制 品检 批 18 9 2 0 0 ,
取工艺优化 , 为其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
3 讨 论
 ̄ 963 > 4 8 9 8G A和  ̄ 2 5 4A G三位点等位基 因频率分 布 985 >
在 不 同人 群 中存 在 明显 差 异 , 而这 种差 异 又 不 完 全 相 同 , 提 示 除 了遗 传 因素 外 , 同 的 环 境 、 活 方 式 等 因素 也 可 能 起 不 生 着 举 足 轻重 的 作 用 。本 研 究 为 今 后 深 人 探 讨 E 基 因多 RB 态 性 与 疾 病 的关 系 提 供 了基 础 数 据 ,并 为 进 一 步 了解 不 同
21 0 0年 1 2月上 第 2卷 第 3 4期
De e e 2 0 c mb r 01 Vo . 12 No un l fC i r dt n l ie eMe iieIfr t n o ra hnaT a io a n s dcn nomai o i Ch o ・7 ・ 3
1 仪器 与试 药
定所 ) 甲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 ;
2 方 法 与 结 果
京 人 (2 %) 日本 东 东 京 人 (3 %)差 异 均 具 有 统 计 学 1. 和 2 1. , 3
位 基因 G频率 ( .%) 4 3 高于非洲 人(.%)差异具有统计 学 0 67 ,
意 义 (< . ) 以上 结 果 显 示 ,RB 基 因 r15 0 9G A, P 00 。 5 E s2 6 4 >
正交实验法优选牛蒡子威灵仙的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法优选牛蒡子、威灵仙的提取工艺潘激扬1倪健1尹兴斌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摘要】目的探讨牛蒡子、威灵仙提取的优化条件。
方式以牛蒡子苷含量、齐墩果酸含量为指标,确信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刻为阻碍因素,并以L9(43)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
结果牛蒡子、威灵仙最优工艺为:提取两次,每次用60%乙醇,10倍量,提取小时。
结论优选的提取条件效率高,可增加药材的利用率。
【关键词】牛蒡子威灵仙提取工艺正交实验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Great Burdock Achene and Root ofChinese ClematisPan Jiyang Ni Jian(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102)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Fructus Arctii and Radix Clematidis. Methods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to apply extract yield of Fructus Arctii and Radix Clematidis and the extract amount of arctiin and oleanolic acid as observing indexes. Result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s,adding 10 times of 60%alcohol into coptis meal,refluxing and extracting for 2 times,half and an hour every time. Conclusion This optimized process is simple,stable and efficient.KEY WORDS Fructus Arctii ; Radix Clematidis; Extraction process; Orthogonal design.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疾病,它的要紧特点是体内尿酸盐生成过量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从而引发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升高,临床上称为高尿血酸症。
牛蒡子中牛蒡苷闪式提取的工艺研究

法n ¨ 等, 而采用闪式提取牛蒡苷的 温 ; 检 测波长 : 2 8 0 n l l q ; 进样 量 : 2 . 2 . 1 因素水 平 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 应 不 低 于 2 0 0 0。
行研究 。现报道 如下 。
参考
1 2 _ 1 4 ] ,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 A r c t i u m l a p p aL .的 干 燥 成 熟 果 实 ,味辛 、 1 实验材 料
密称定 , 置5 0 m l 容量瓶 中 , 加 甲
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 即得 。 苦, 性寒 ; 归肺 、 胃经 。牛 蒡 子 为常 1 . 1 仪器 J H B E 一 5 0 S闪式提取 器 2 . 1 . 3 供 试 品溶 液 的 制 备 精 密 河 南金 鼐 科 技发 展 有 限公 司 ) ; 高 吸取 提 取 液 2 m l ,置 5 0 m I 量 瓶 用 中药 ,在 我 国应 用 历史 悠 久 , 古 ( 代 很 多本 草著 作 中也早 有记 载 。 效液相色谱仪( A g i l e n t 1 1 0 0 ) ; 色谱 中 , 加 甲醇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即得 。 K r o ma s i l - C 1 8 柱( 1 5 0 mi n x 4 . 6 I T I m, 2 . 1 . 4 线 性 关 系 的考 察 精 密 称 《 名医别录》 记载其“ 明目补中, 除风 柱 : 伤”, 《 本草纲 目》记载其 “ 消斑疹 5 m) 。 取 干燥 至 恒 重 的 牛 蒡 子 苷 对 照 品 1 . 2 试 剂 与 药 品 牛 蒡 子 药 材 2 6 . 5 0 mg , 置5 O ml 量瓶 中 , 加 甲醇 毒”, 《 本草拾遗 》 记 载其 “ 主风毒 肿 ”。 具有疏散风热 、 宣肺透疹 、 解 ( 购 于 四川 新荷 花 中药 饮 片 有 限公 溶 解并 稀 释至刻 度 。 精 密量取 对照 . 5 , 1 . 0 , 2 , 3 , 4 , 6 m 1分 别 毒 利 咽 的功效 ,用 于风 热 感 冒 、 咳 司, 由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品 溶 液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作者简介:卢来春(1973~),男,在读博士,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降血糖药物的研究,E -mail :Lulaicq @ 。
通讯作者:周世文,药理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降血糖药物的研究。
正交实验优化牛蒡子的提取工艺卢来春,张 蓉,周世文,蒋学文(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 400037)[摘要]目的:优选牛蒡子乙醇提取的最佳工艺。
方法:采用L 9(34)正交试验筛选醇提工艺条件,用HP LC 法测定牛蒡苷的含量。
结果:牛蒡子的最佳醇提条件为:乙醇浓度70%,加8倍溶剂量,回流3次,回流时间1h 。
结论:采用本工艺牛蒡子的活性成分牛蒡苷提取率达95.43%,工艺可行。
[关键词]牛蒡子;牛蒡苷;正交设计[中图分类号]R94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8X (2007)01-0010-02Optimiz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fructus arctii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 2signLU Lai 2chun ,ZH ANG R ong ,ZH OU Shi 2wen ,et al (Xinqiao Hospital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 sity ,Chongqing 40003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optimize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fructus arctii.Methods :HP LC was used to analyze thecontent of Arctinin ,and the L 9(34)orthog 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conditions of the ethanol extraction technology.R e 2sults :The conditions of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the constituents from Fructus arctii were 70%ethanol ,1hour of reflux ,82fold s olvent and 3times of extraction.Conclusions :With the extraction rate of arctiin as 95.43%,the optimized technology is stable and practical and w orthy of a trial in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K ey w ords ]Fructus arctii ;Arctinin ;Orthog 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Arctium lappa L.的果实,味辛、苦,性凉,其富含牛蒡苷(arctinin )、牛蒡苷元(arctige 2nin )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牛蒡子醇提物有降血糖的作用,且治疗效果确切[1,2]。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专门供糖尿病儿童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物。
牛蒡子为传统中药,毒副作用非常低,我们拟将其开发成供儿童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采用正交设计,以牛蒡苷为指标,优选出牛蒡子乙醇回流法的提取条件,为牛蒡子的工业化生产作研究。
1 仪器与材料岛津LC 210AT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牛蒡子药材为菊科植物Arctium lappa L.的果实(购自重庆桐君阁中药批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家为宜宾中药饮片厂,产地四川,批号050901,由重庆市药检所鉴定);牛蒡苷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19-200404,供含量测定用);重蒸水自制,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含量测定方法2.1 色谱条件[3]Diam onsil T MODS C 18色谱柱(5μm ,4.6mm ×250mm );流动相为甲醇∶水(1∶1.1);测定波长280nm ;流速1m L Πmin ;进样量10μL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24h的牛蒡苷对照品13.92mg ,精密称定,置25.0m L 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556.8μg Πm L 的牛蒡苷对照品贮备液,于冰箱4℃保存备用。
2.3 线性范围考察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1.0、2.0、4.0、6.0、8.0m L ,置10m L 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照上述色谱条件,进样10μL ,记录色谱图,以样品浓度C 为横坐标,峰面积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得回归方程为:A =36369+211719.6C ,r =0.9993,线性范围为0.557~4.456μg 。
3 牛蒡子提取方法的选择各取牛蒡子药材100g,石油醚脱脂后,分别按水煮、水煮醇沉及70%乙醇回流提取法处理(加溶媒量8倍,提取时间1h,提取两次),浓缩,以牛蒡苷含量为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70%乙醇回流提取牛蒡苷效果最好。
表1 不同提取方法牛蒡苷含量的比较提取方法牛蒡苷含量(%)水煮 3.89水煮醇沉 3.4570%乙醇回流 5.563.1 醇提正交实验3.1.1 因素水平的确定 根据醇提法的常规,选择了乙醇浓度、回流次数、提取时间、溶媒用量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选三个水平,以牛蒡苷含量为考核指标,按L9(34)正交实验表设计实验,其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见表2。
表2 因素水平表水平因素乙醇浓度A(%)回流次数B(次)提取时间C(h)溶媒用量D(倍)1501262703 1.58 39021103.1.2 正交实验方法 称取牛蒡子适量,石油醚脱脂后,分别按正交因素表制备各样品,滤过,浓缩至每毫升含0.5mg牛蒡子,并精密吸取各正交实验样品1 m L,挥去乙醇,分别用甲醇溶解至2m L,摇匀,滤过,备用。
3.1.3 牛蒡苷含量测定 分别吸取上述各样品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牛蒡苷的含量,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
表3 正交试验安排表及试验结果(n=3)试验A B C D牛蒡苷含量(%)11111 4.2521222 5.8231333 5.0742123 4.3252231 5.9362312 6.0173132 4.5583213 6.0293321 5.72Ι 5.047 4.373 5.427 5.300Ⅱ 5.420 5.923 5.287 5.460Ⅲ 5.430 5.600 5.183 5.137R0.383 1.5500.2440.323 注:Ι、Ⅱ、Ⅲ、R为牛蒡苷含量由表3可知,因素C的极差最小,数据处理时作为最小误差项。
由表4值可知,各因素对牛蒡子醇提工艺影响的程度依次为:B、A、D、C,即因素B对牛蒡子醇提工艺有较大影响,因素A其次,因素D再次之,而因素C的影响不大。
根据直观分析,乙醇浓度90%,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加8倍溶剂量为最佳工艺,但是为了节省大生产成本和操作的方便,选定了牛蒡子醇提工艺为:A2B2C3D2,即乙醇浓度70%,回流3次,回流时间1h,加8倍溶剂量。
表4 方差分析表误差来源偏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P值显著性A0.2862 3.21319.000B 4.012245.07919.0003C0.0892 1.00019.000D0.1572 1.76419.000误差0.092 注:3表示该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0.1=19.00,F(2,2)0.01= 99.003.1.4 验证实验 称取牛蒡子500g,共计3份,石油醚脱脂后,每次加8倍70%乙醇,每次1h,回流3次,重复3次,测定牛蒡子中牛蒡苷的含量,试验结果见表5。
结果表明,采用本工艺牛蒡苷收率较高,重现性好,工艺稳定,成本较低,满足大生产的要求。
表5 牛蒡子醇提验证实验结果实验牛蒡苷含量(%)收率(%)1 5.7995.322 5.8496.153 5.7694.83平均值 5.8095.434 讨论牛蒡苷是牛蒡子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故本研究选择牛蒡苷的含量作为醇提正交工艺研究的评价指标。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在新药研究中应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确保有效成分充分提尽,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
因素C对醇提工艺的影响最小,故采用回流1h工艺,以节省生产成本。
本试验表明,乙醇浓度70%,回流3次,回流时间1h,加8倍溶剂量为牛蒡子提取稳定可行的最优工艺。
参考文献:[1]徐朝晖,李 婷,邓 毅,等.牛蒡子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J].中草药,2005,36(7):104321045.[2]王海颖,陈以平.牛蒡子及其提取物对大鼠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3):48251.[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0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8249.(编辑:余佳芮)(收稿日期:2006211202 修回日期:20062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