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6分)1.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4分)学完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我们掩卷思索,各种感觉涌上心头。
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风采;可以和同学一起漫步于苏州园林,欣赏眼前一幅幅由匠师dān( )精竭虑凝结成的完美图画;还可以感受朱德对一生都劳lù()、仁慈的母亲的殷殷情怀;在父亲蹒跚的背影中回味浓浓的爱,想回报父爱的情愫潜.滋暗长;每逢骤雨猝至,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我们感动于她的炽.热情怀;而走进罗素的世界,则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涤,思考青年人是肆无忌惮的挥霍青春,还是积蓄力量,为减轻社会之不幸而略尽绵薄之力……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副其实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ān(______)精竭虑劳lù(_____)②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潜._____滋暗长炽.热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B.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发展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
C.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了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D.这件精美器具的设计真是巧妙绝伦....,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3.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使中国广大农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八年级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iàng)B. 迸溅(bèng)C. 应接不暇(xiá)D. 恣意(zì)答案:C2.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类似错误。
D. 他因为迟到,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 “床前明月光,________。
”(李白《静夜思》)-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答案:疑是地上霜;会当凌绝顶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 他_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________,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案:悄无声息;退缩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的风,轻轻地吹过,带着一丝丝凉意。
树叶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念的季节。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远方的亲人,想起那些温暖的记忆。
1. 文章中“秋天的风”象征着什么?答案: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作者对亲人的思念。
2. 文章中提到的“温暖的记忆”可能包含哪些内容?答案:温暖的记忆可能包含与亲人共度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件或者亲人给予的关爱和支持。
四、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略(作文部分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创作,因此不提供具体答案。
)五、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请解释“政通人和”的意思。
答案:“政通人和”意味着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一、选择题1.下面是小圳为考试复习所做的积累,请帮他选出知识准确无误的一项()A.张老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处心积虑,废寝忘食。
B.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强调时效性与现场感;新闻特写则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C.《与朱元思书》语言很精美,“夕日欲颓”与“沉鳞竞跃”形成对仗,都是主谓结构。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夸张,“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怎么踢球”不是夸张,而是比喻。
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列子》是道家学派著作,这部著作中有大量的寓言,例如我们熟悉的《杞人忧天》和《两小儿辩日》等。
B.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科普巨著《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C.司马迁,字子长,东汉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字演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和”的古体形态里,它是一个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分别写作“龢”,秦统一中国规范文字后,篆体的“龢”被简化为“咊”,汉代隶书流行以后,“和”字的写法变为左“禾”右“口”,一直传承至今。
B.“一食或尽粟一石”,石是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C.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小旦”“小丑”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
D.《诗经》中的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用于宴会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指《大学》《国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从来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huáng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钟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fú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辉huáng( )条fú( ) 迸溅(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3)“端”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文中“发端”的“端”意思应为( )。
(只填序号)A.正,不歪斜B.正派,正直C.事物的一头D.用手很平正的拿(4)本段文字,作者使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二、诗歌鉴赏③四、名著阅读(1)品读划横线句A,分析老马复杂的情感。
(答出两点即可)(2)品读划浪线句B,试着描述祥子的心理,并结合全书说说这一细节的作用。
五、现代文阅读①略:_______________②详:______________③我:____________1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的“神”表现在哪里?13.请从第④段或第⑨段中,选择一处画横线的句子赏析。
14.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跑到民间学击鼓,但得其真传者无几。
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得其真传者无几”的原因。
链接材料:安塞位于陕北高原。
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具有①198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出现在国人面前。
从那时到现在,近30年过去了,国内的物价一直在上涨,原来100元可以买很多东西,而今拿这张票子去菜市场逛一圈就花完了。
虽然人们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商业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但是央行始终没有发行面额更大的纸币,这是为什么呢?经济学家给出了以下解释。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组合训练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专项复习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组合训练含参考答案组合训练(一)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②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⑤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⑧《野望》中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诗句是“徙倚欲何依”。
(2)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后四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
cháng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遂。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璀璨(càn) 心弦(xián) cháng(徜)徉(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拔”改为“拨”“遂”改为“邃”(3)“潜移默化”的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孜孜求索”中,“孜孜”的意思是勤勉,不懈怠。
(4)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横线处续写一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一】她像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示例二】她像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作者后来修改的名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古诗文默写类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情境默写类试卷1.默写(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若出其里。
(《观沧海》)(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2.理解性默写填空。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1)表现词人因景色迷人流连忘返的句子是“,”。
(2)描写鸟儿被惊动,抒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
(3)古人写舟有不同的意义。
“闲来垂钓碧溪上,”是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的行舟;“春潮带雨晚来急,”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的孤舟;“,”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归舟。
3.根据提示默写。
(1),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2)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3)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青松的雄健挺拔的诗句:,!(4)岂不罹凝寒?。
(刘《赠从弟(其二)》)(5),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6)剧哉边海民,。
(曹植《梁甫行》)(7)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5),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其二)(6)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5.古诗文名句填空。
古典诗文别有洞天,藏有无数美景,也蕴含无限思绪。
孟浩然望洞庭湖,“①,②”,描绘了水天合一的奇妙景象;《诗经》中,男子面对眼前的“③,④”,感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女子痴迷地思念心中的恋人,只好“挑兮达兮,⑤”,抒发自己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⑥,⑦。
(诗经《关雎》)⑧,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八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遐想B. 徜徉C. 恣意D. 缱绻答案:D(缱绻应为“缠绵”)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蹴而就,从不拖泥带水。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
C. 他总是不学无术,却喜欢班门弄斧。
D. 他总是夸夸其谈,却很少付诸行动。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起,读书,锻炼,从不懈怠。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白了。
C. 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D.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B.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努力?因为他有梦想。
C.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这是个谜。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优秀?因为他勤奋。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优秀?因为他勤奋。
C.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这是个谜。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努力?因为他有梦想。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B. 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C. 他像一颗星星,照亮了我们的道路。
D. 他总是那么优秀,让我们羡慕不已。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知识像海洋一样深。
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类 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类试卷(含答案解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类试卷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厄尔尼诺的前兆①2001年入冬后,由于北半球“经向"环流发展,偏北气流加强,使我国12月份的气温明显偏低。
今年1月份,大气环流发生了明显转折,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而南方暖空气随之加强,使我国很多地方暖气融融。
②大气环流之所以发生阶段性调整.乃至出现异常,是与天体活动、火山、地震、大陆积雪触化、海洋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厄尔尼诺则为其中的一个因素。
③厄尔尼诺是指处于赤道区域的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暖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位于南美厄瓜多尔、秘鲁以西的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比位于印尼附近的太平洋西部要高8-9℃。
但在特定条件下,如赤道附近由东向西吹的信风减弱,甚至出现西风,则太平洋西部的暖海水将被吹向东岸,使厄瓜多尔、秘鲁附近的海水持续上升一段时间,这就叫厄尔尼诺.由于海温变化对大气温度影响甚大,如100米厚的海水升温0.1℃所释放的热量足以使其上空5000米厚的大气升温6℃,所以厄尔尼诺所引起的气象异常可波及全球。
④从去年秋冬开始,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西风渐渐加强,而东太平洋的东风不断减弱,使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面50米以内的水温上升。
至今年1月中旬,厄瓜多尔以西部分海面的温度已出现正距平(比多年均略高)。
国际上一般将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大面积海温比同期平均高出0.5℃,且持续6个月以上,才称为一次厄尔尼诺。
但目前已出现厄尔尼诺的某些前兆。
⑤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设置在环太平洋沿岸的监测器近日显示,今年1月份这一海城的海水出现了反常升温,说明这一地区海城上空的气流出现了异常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
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是2至7月,每次强度和时间都不同,有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有时则会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
资料记载,发生厄尔尼诺的当年容易干旱,而次年则有洪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1954、1969、1998年等大涝年,都是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复习卷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淳( chún )朴招徕( lái ) 馈( kuì )赠炽(chì)热藏污纳垢 (gòu) B.蜿( wān )蜒禁锢 ( gù ) 吞噬( shì ) 稽(jī)首众目睽睽( kúi ) C.缄(jiān )默狩( shǒu )猎发怵(chù) 黝(yóu)黑龙吟凤哕( hùi) D.媲(pǐ )美笃( dú )信干涸(gù ) 执拗(niù)相形见绌(zh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矫健葱笼园满成功难以置信 B.憔悴藉贯重峦叠嶂谈笑风声C.晒笑殉职杳无消息莫忠一是 D.门楣执拗痛心疾首顾名思义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C.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是俄国着名文学家,茨威格.纪伯伦.星新一.利奥波德分别是奥地利、美国、日本、黎巴嫩作家。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B “是一只老鼠。
”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C 在这个星球上,一切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而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会想方设法去自杀呢!D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6.下面古诗句描写的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B.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语意最连贯的是( )(3分)①我对一只空中的蝴蝶说,啊,好大的浪呀。
②透明的空气在蝴蝶看来,象海浪一样,是浩浩荡荡的。
③蝴蝶象遇到知音一样,频频扇翼。
④于是你看到蝴蝶小姐在飞翔中起伏,躲闪。
⑤没有什么生物比蝴蝶了解空气。
A.(5)(2)(4)(1)(3)B.(5)(2)(1)(3)(4)C.(4)(5)(2)(1)(3)D.(2)(4)(1)(3)(5)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9.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2分)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中秋 B.重阳 C.端午 D.除夕10.下列与课题对应的作者或朝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B.《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代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11.下列句中加黑部分句子成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偏正短语作主语)B.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无法遮遮掩掩。
(介宾短语作主语)C.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
(主谓短语作宾语)D.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介宾短语作补语)12.下列加黑词语在句中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B.小时候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文绉绉:形容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C.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
哂笑:讥笑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高傲:形容海燕意气风发.身形矫健。
13.填入下列句中划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________着乌云。
(2)倘使有一双翅膀,我________做人间的飞蛾。
(3)我母亲________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A.卷积愿意管制B.卷集甘愿管束C.卷积甘愿管束D.卷集愿意管制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写出了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B.《雷电颂》想象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运用象征手法,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含蓄.深沉.凝练。
C.《马说》中作者先从反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从正面展开议论,由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归结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食马者“其真不知马也!”。
D.《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二、积累与运用(一)填写古诗词的上半句或下半句。
(13分)15.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16.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17.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天涯若比邻。
20.《岳阳楼记》中点明全篇主旨的千古名句是:,。
21.常言道“春雨贵如油”,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
2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人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三)名着导读以及语言运用(14分)23.《海底两万里》是(国家)的作品,他被誉为“”。
24. 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传记。
其中,__________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共3分)25.补写句子,要求语意顺畅.(2分)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青春,可以得到丰硕的金秋;26.自习课上,吴明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
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数学尖子赵聪,而赵聪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
吴明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不超过40字,2分)吴明说: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选段,回答问题。
(14分)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2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字的意思。
(2分)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潭中鱼可百许头()以其境过清()()28.下列成语中的“过”字与“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思不同的是()(1分)A.过犹不及 B.矫枉过正 C.文过饰非 D.言过其实2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0.《与朱元思书》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分)《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趣,《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绪。
(2分)31.语言品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一句是写溪身的,若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换成“曲曲折折”好不好为什么(2分)(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50题。
(10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2.下面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遇其叱咄b 当余之从师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无从致书以观d未至,道渴而死色愈恭,礼愈至33.翻译下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