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第8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规范课件

作和形象。
严格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规定 ,不得从事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
。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坚守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底线,自觉抵 制不良风气和诱惑。
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注重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
严于律己,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自觉维护 教育公平和教育形象。
承认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 差异,不歧视任何学生, 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
鼓励学生进步
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 长,鼓励和支持学生不断 进步和发挥潜力。
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
侮辱人格尊
平等待生
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学生进行歧视和 不公平对待。
依法执教
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违法行使职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总结词:全面性
详细描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 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
不得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得以任何名义组织有偿补 课
总结词:减轻负担
详细描述:教师不应违规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作业量,同时不得以任何名义 组织有偿补课,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规 范课件
目 录
• 爱国守法 • 敬业爱生 • 教书育人 • 严谨治学 • 服务社会
01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 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 信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教师职责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严格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规定 ,不得从事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
。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坚守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底线,自觉抵 制不良风气和诱惑。
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注重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
严于律己,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自觉维护 教育公平和教育形象。
承认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 差异,不歧视任何学生, 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
鼓励学生进步
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 长,鼓励和支持学生不断 进步和发挥潜力。
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
侮辱人格尊
平等待生
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学生进行歧视和 不公平对待。
依法执教
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违法行使职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总结词:全面性
详细描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 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
不得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得以任何名义组织有偿补 课
总结词:减轻负担
详细描述:教师不应违规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作业量,同时不得以任何名义 组织有偿补课,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规 范课件
目 录
• 爱国守法 • 敬业爱生 • 教书育人 • 严谨治学 • 服务社会
01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 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 信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教师职责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PPT课件

10
2021/6/20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做到知法、守法和不违法
❖ 第一,知法。教师首先要模范的遵守宪法和法律 是国家、社会组织和公民一切活动的基本行为准 则,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育行为的专门法律。 在宪法的指引下,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教育法、教 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位条 例等法律法规为骨干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我们提供了法律 依据,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 道。
4
2021/6/20
2、教师要树立为祖国教育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一位教师不仅要怀有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持有 深沉的爱,还要把为祖国献身教育事业作为一生的目
标和追求,树立为教育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而 没有灵魂,一切都将成为没有结局的开始,成为权宜
之计,成为得过且过,苟且偷生。也就是说,一个人
❖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动力源泉。一 个教师只有对祖国的爱,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同国 家前途和命运统一起来,才能充分认识到祖国的 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祖国的命 运和个人的命运有着血肉一般不可分割的关系。 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祖国,没有 社会主义,教师的个人价值就无法实现,更不可 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地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祖国的利益、党的利 益、人民的利益看成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把教 育事业看成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甘愿为 此奋斗一生。
教 师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2021/6/20
小学体育与健康 无忧张P兴PT昆整理发布
1
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一
热爱祖国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
教师职业道德PPT课件

?指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个人对学生对学校集体对社会的作用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社会的价值ppt课件25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调节作用教育作用导向作用促进作用调节教师与事业关系促进爱岗敬业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教育氛围调节教师与教师关系形成团结协作教育凝聚力调节教师与学校及社会关系形成教育合力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示范对学生智力发展科学文化水平提升推动对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激励作用控制作用调整作用矫正作用社会职业道德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提高家庭美德形成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形成ppt课件26ppt课件27原则概述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含义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基本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教育民主原则教育公正原则人格示范原则依法执教原则ppt课件28?道德原则
教育民主原则
人格示范原则
可编辑课件
依法执教原则
31
可编辑课件
32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 范 畴:最一般的概念,这些概念反映着客观现实现象的基 本性质和规律性以及规定着一个时代的科学理论思维的特点
•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 1.是指那些概括和反应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 • 2。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并成为教师
28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
•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 •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 1.一定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
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 • 2.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
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 • 3.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处于主导地位。
集体主义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
教育民主原则
人格示范原则
可编辑课件
依法执教原则
31
可编辑课件
32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 范 畴:最一般的概念,这些概念反映着客观现实现象的基 本性质和规律性以及规定着一个时代的科学理论思维的特点
•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 1.是指那些概括和反应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 • 2。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并成为教师
28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
•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 •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 1.一定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
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 • 2.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
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 • 3.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处于主导地位。
集体主义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教材(PPT 36张)

三、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一)理想层面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二)原则层面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辅导学生
• 忙碌的工作暂时告一个段落,难得老板 准你放个长假,你会希望这是个怎么样 的假期? • A、有趣好玩 • B、放松休息 • C、学习丰收 • D、浪漫甜蜜
• - 工作态度测试 -选A: • 你这个人没有野心,属于默默耕耘不问升职只 求加薪的类型。你的工作态度非常好,只要肯 钻研的话一定会得到上司的赏识。
• - 工作态度测试 -选B: • 你好出锋头,就算集体努力的成果你都会争功。 提醍你,千万不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要在 事业上有所成就,良好的人缘是必须的。
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第二节
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内涵与特点
(一)内涵
1.表述
爱岗: 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 的本职工作。
梁启超对“敬业”的阐释
• 敬的含义:忠诚于一件事
• 敬业的原因:只有敬业才能把工作做到圆满
• 敬业的表现:尊重这份工作
• 敬业的方法:聚精会神地完成工作
• 你在工作中处理事情的态度 1. 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 2. 同时处理多件事情 3. 以一件事为主,同时兼顾其他 4. 多多益善
所有渴望的目光
穿过你,便惊喜于
山外的缤纷
其实,你就是一只火把
所有迷茫的心灵 簇拥你,便认准了
脚下的道路
人们终究会懂得
你的日子
其实就是一粒粒希望
从嫩绿到金黄的过程的描述 你的生命
其实就是朗朗的读书声
在青山绿水间 永远的激情飞舞
教师职业道德PPT课件

28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
•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 •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 1.一定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
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 • 2.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
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 • 3.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处于主导地位。
,又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可编辑课件
10
(二)、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和社会意义
• 教 师: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为社 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的人。
• 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 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职业。
• 教师职业的本质: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规定的标准培养人 的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才的事业。
• 是教师原则的生发、展开和具体化,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 体系的基本因素。
可编辑课件
4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在教师集体中的道德规范
可教编师辑课在件自身建设中的道德规范
42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 如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教师威信
可编辑课件
33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教师良心
教师公正
教师义务
教师荣誉
教师信誉
可编辑课件
34
第一节 教师良心
• 良心:是各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使人们 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 评价能力。
第八章 教师职业道德

8.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及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区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是各级教育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体现了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 范,自觉对自己进行搬炼、教育、改造和陶冶的过程,是教师的自我修养。 (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内省性,自主性,实践性,持恒性。
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 含义及意义
8.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及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1)修养:是指人们在理论、知识、艺术自我教育等活动。
(2)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 原则和规范,在椰业活动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政造、自我完善,使自己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 在教育教学活动种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政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 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3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的内容
8.3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包括: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陶治教师职业
道德情感、最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培养教师职业
道德行为和习惯五个方面。
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4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的途径和方法
8.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的目标
8.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ppt

的学习是有个性的、有个体差异的,因而集体 教学与个别辅导必须结合起来。 只有班级教学活动,而没有学生个别辅导,这 样的教学也是不完整的。
5.不得敷衍塞责
这是禁止性的职业行为规定,也是原则性、概括 性的规定。
“不得敷衍塞责”是从禁止性方面强调了教师的 教育教学责任。
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 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爱学生不是不要严格。 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然而严格
并不意味着没有宽容,学生成长总会出现这样那样 的问题。所以,要严慈相济。 严慈相济体现的也是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严格要求是作为教师的责任,倾心帮助是作为朋友 的热诚。 学生在严慈相济、良师益友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
“育人”目标的做法,或者说是应试教育的做 法。 教师头脑中必须明确,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 唯一标准的做法,是教师职业行为明确禁止的。
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 任务。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以之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 要求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 本要求
爱国守法是教师处理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时所应 遵循的原则要求。
教师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教师必须首先面对的关 系,也是在职业行为上必须首先要协调的关系。
《规范》中关于“爱国守法”方面 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一下 几点: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教师是从事国家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员,教师代表国
在处理与家长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如下: (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 (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5.不得敷衍塞责
这是禁止性的职业行为规定,也是原则性、概括 性的规定。
“不得敷衍塞责”是从禁止性方面强调了教师的 教育教学责任。
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 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爱学生不是不要严格。 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然而严格
并不意味着没有宽容,学生成长总会出现这样那样 的问题。所以,要严慈相济。 严慈相济体现的也是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严格要求是作为教师的责任,倾心帮助是作为朋友 的热诚。 学生在严慈相济、良师益友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
“育人”目标的做法,或者说是应试教育的做 法。 教师头脑中必须明确,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 唯一标准的做法,是教师职业行为明确禁止的。
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 任务。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以之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 要求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 本要求
爱国守法是教师处理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时所应 遵循的原则要求。
教师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教师必须首先面对的关 系,也是在职业行为上必须首先要协调的关系。
《规范》中关于“爱国守法”方面 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一下 几点: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教师是从事国家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员,教师代表国
在处理与家长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如下: (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 (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2024年)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PPT课件

03 幼儿教师职业道 德实践要求
2024/3/26
12
建立和谐师幼关系
2024/3/26
热爱幼儿,关心幼儿成长
01
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幼儿,关注他们的情感、认
知和身体发展。
尊重幼儿人格和权益
02
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差异,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维
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建立平等、互动的师幼关系
探索建立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激024/3/26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30
深刻理解幼儿教育的 意义和价值,将教育 事业视为生命的一部 分。
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 教育方法和理念,提 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2024/3/26
积极投入工作,乐于 奉献,用爱心、耐心 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 孩子。
8
关爱与尊重每一个孩子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创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完善学校内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 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职业道 德规范的行为。
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 业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024/3/26
20
05 幼儿教师职业道 德培养与提升途 径
2024/3/26
21
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03
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幼儿,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
受,与他们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13
尊重家长,积极沟通合作
尊重家长的权利和地位
积极参与家园共育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内涵 •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 • 爱岗是对本职工作所产生的一种热爱情绪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 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
学生热情关怀、尽心尽力。 • 爱岗和敬业既要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 从二者的联系来看,爱岗是敬业的前提,竟也是爱岗的体现。 ➢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爱岗更多的事一起情感体验,情感更多的事一种
➢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一生从事国学研究,为东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 了杰出的贡献。贯穿季老一生的是他那坚韧不拔的、忘我的献身学术,报效 祖国的意志力。他是一个坚定的忠实的爱国者,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 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 传抗日爱国。他说,赴德留学也“是为了爱国”。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 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他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 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当他的博士考试各科优秀,毕业论文胜利通过 时,他的感受是:“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季羡林 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就把爱国精神化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 他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做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季羡林是 一个执著的爱国者,他一生都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在他病重住院期间,仍亲 笔书写了“我的中国心”几个铿锵大字赠与后人。
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 ➢ 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守法强调教师要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同时
在教育教学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 学活动合法、规范,做到依法执教。
5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2、爱国守法包含着两种角色要求: ➢ 一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必须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权
态度和行为体现。 ➢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9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三)爱岗敬业的践行要求 • 1、要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 • 2、要甘为人梯,自觉提升精神境界 • 3、要勤业精业,高度负责 • 4、要勇于奉献,杜绝敷衍塞责
10
第二节 关注学生、尊重家长
一、关注学生
• (一)关爱学生的重要意义 • 关爱学生既要教育者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和师生情感神话的体现,又
一、爱国守法
•பைடு நூலகம்(一)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 1、爱国是教师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育使命
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 实践中,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具有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公民。
➢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捷、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 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
➢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我觉得凡是脚站在中国的土地, 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国。 ----------陶行知
3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2、守法是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 必然要求。
• 3、守法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 4、守法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6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三)爱国守法的践行要求 • 1、做爱国守法的模范 • 2、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自觉做到依法治教 ➢ 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 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学校、自身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 3、将爱国守法融于教育活动中 ➢ 第一,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 第二,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会学生明辨是非。
7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二、爱岗敬业
• (一)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 1、爱岗敬业是教师劳动特点的内在要求,是由教师劳动的特点所决
定的。 • 2、爱岗敬业还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 显性的教育功能
即教师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提高教育效果。 ➢ 隐性的教育功能 即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作风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重要 的德育资源,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持久。
4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二)爱国守法的基本内涵 • 1、爱国的基本要求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 一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
统一、尊严和利益; ➢ 二是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力所能及
的贡献; ➢ 三是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
是实现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表现为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给予、尊重、赏识和责任等,这种爱不仅是一种 情感、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 1、师爱是教育的灵魂 • 2、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3、师爱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11
第二节 关注学生、尊重家长
• (二)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 • 1、关心和了解学生 • 2、尊重和信任学生 • 3、严格要求学生 • 4、公平对待学生 ➢ 总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
利和义务。 ➢ 二是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认真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和权利。 • 3、爱国守法对教师提出了两个层面的职业要求: ➢ 一是广泛要求。既没一名教师都要自觉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
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 家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 二是底线性要求。既教师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下篇:教师职业道德
第八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
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2 第二节 关注学生、尊重家长 3 第三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 第四节 乐教敬业、严谨笃学 5 第五节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6 第六节 淡泊名利、自尊自律
2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内涵 •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 • 爱岗是对本职工作所产生的一种热爱情绪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 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
学生热情关怀、尽心尽力。 • 爱岗和敬业既要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 从二者的联系来看,爱岗是敬业的前提,竟也是爱岗的体现。 ➢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爱岗更多的事一起情感体验,情感更多的事一种
➢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一生从事国学研究,为东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 了杰出的贡献。贯穿季老一生的是他那坚韧不拔的、忘我的献身学术,报效 祖国的意志力。他是一个坚定的忠实的爱国者,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 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 传抗日爱国。他说,赴德留学也“是为了爱国”。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 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他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 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当他的博士考试各科优秀,毕业论文胜利通过 时,他的感受是:“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季羡林 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就把爱国精神化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 他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做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季羡林是 一个执著的爱国者,他一生都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在他病重住院期间,仍亲 笔书写了“我的中国心”几个铿锵大字赠与后人。
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 ➢ 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守法强调教师要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同时
在教育教学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 学活动合法、规范,做到依法执教。
5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2、爱国守法包含着两种角色要求: ➢ 一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必须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权
态度和行为体现。 ➢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9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三)爱岗敬业的践行要求 • 1、要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 • 2、要甘为人梯,自觉提升精神境界 • 3、要勤业精业,高度负责 • 4、要勇于奉献,杜绝敷衍塞责
10
第二节 关注学生、尊重家长
一、关注学生
• (一)关爱学生的重要意义 • 关爱学生既要教育者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和师生情感神话的体现,又
一、爱国守法
•பைடு நூலகம்(一)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 1、爱国是教师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育使命
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 实践中,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具有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公民。
➢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捷、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 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
➢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我觉得凡是脚站在中国的土地, 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国。 ----------陶行知
3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2、守法是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 必然要求。
• 3、守法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 4、守法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6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三)爱国守法的践行要求 • 1、做爱国守法的模范 • 2、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自觉做到依法治教 ➢ 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 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学校、自身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 3、将爱国守法融于教育活动中 ➢ 第一,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 第二,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会学生明辨是非。
7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二、爱岗敬业
• (一)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 1、爱岗敬业是教师劳动特点的内在要求,是由教师劳动的特点所决
定的。 • 2、爱岗敬业还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 显性的教育功能
即教师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提高教育效果。 ➢ 隐性的教育功能 即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作风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重要 的德育资源,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持久。
4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二)爱国守法的基本内涵 • 1、爱国的基本要求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 一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
统一、尊严和利益; ➢ 二是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力所能及
的贡献; ➢ 三是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
是实现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表现为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给予、尊重、赏识和责任等,这种爱不仅是一种 情感、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 1、师爱是教育的灵魂 • 2、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3、师爱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11
第二节 关注学生、尊重家长
• (二)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 • 1、关心和了解学生 • 2、尊重和信任学生 • 3、严格要求学生 • 4、公平对待学生 ➢ 总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
利和义务。 ➢ 二是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认真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和权利。 • 3、爱国守法对教师提出了两个层面的职业要求: ➢ 一是广泛要求。既没一名教师都要自觉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
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 家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 二是底线性要求。既教师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下篇:教师职业道德
第八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
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2 第二节 关注学生、尊重家长 3 第三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 第四节 乐教敬业、严谨笃学 5 第五节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6 第六节 淡泊名利、自尊自律
2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