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摘要:机械设备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设备故障和管理不善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和成本增加。
因此,研究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通过对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解决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预测和维护优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关键词: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构建引言机械设备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制造业、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的数量和复杂性都在不断增加。
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量也随之增加,包括传感器数据、运行日志、故障记录等。
这些数据蕴含着宝贵的信息,可以用于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维修优化等方面。
然而,由于数据量庞大且多样化,传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对机械设备数据的有效利用。
因此,构建一个高效的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对于实现设备的可靠运行、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性(一)定义和特点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是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对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挖掘,以实现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性能预测和优化等目的。
其特点包括:数据量大、来源广泛、复杂多样、时效性强、价值密集。
(二)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目标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目标是实现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智能诊断,为设备维护、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时监测:通过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因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安全事故。
第二,故障诊断:通过对机械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模型建立,实现对设备故障的快速诊断和定位,提高故障处理响应速度和效率。
基于JAVA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JAVA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摘要: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Java语言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
首先,介绍了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其次,探讨了通过改进Android系统,实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的核心技术;最后,提出了实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并在实验中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煤矿井下定位系统;Java;Android;设计正文:煤矿井下定位系统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和状态的重要装置,它可以有效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
近年来,随着煤矿采矿技术的发展,煤矿井下定位系统也发生了多重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煤矿井下定位系统中去。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改进Android系统,结合Java语言实现一套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
首先,针对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的特点,介绍了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包括定位单元、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等。
然后,讨论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煤矿井下定位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核心技术,包括实时位置传感器的开发和实现、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系统功能扩展性的建立和实现等。
最后,根据上述技术,提出了实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案,并在实验中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文就如何通过改进Android系统,结合Java语言实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还需要考虑到许多其他因素,如节点间的通信协议、定位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及系统安全性等。
为此,我们可以在已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架构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也可以采用加密算法和防护技术来防止系统被攻击,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的设计还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技术,例如无线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从而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基于Java的B/S结构远程在线监测系统

i lme tdbyme n ft eJv r g a mpe n e a so h a ap o r mmigln u g .I hsp p r h i y tm r mei e in d,a ds v r l r be n a g a e n t i a e ,t eman s se fa sd sg e n e e a o lms p
1 2 J V 语言 . A A
随 着 计算 机 网 络 的普 及 和 通信 技 术 的 发展 , 目前
出现 了利 用计 算 机 技 术 和 网络 技 术 , 实现 远 在线 监
测 和诊 断技 术 。 即使 把采 集 系统放 到现 场 , 测人 员 只 监
需 要能 够上 网 , 能 够随 时监测 设 备 的运行 种技 术 就 这
随 着计 算 机技 术 和 网 络技 术 的发展 , 业 对 设备 企
B/ 种结构 。传 统 的软件 是利用 c s结构 实现软件 S两 /
系 统 。所 谓 c s结 构就 是客 户机服 务器 系统 。即是在 /
运行状 态 的监测 和 分析 也提 出 了更 高的要求 尤 其对
现场 条件 恶劣 、 险性 高 的企业 , 危 减少 维护人 员 到现场
既 免去 了维 护人 员 必须 到 现 场 的必 要 , 同时 又能 实 现 在线 实 时监 测 、 远程 监测 。 甚至 于理 论上 可把 监测 范 围 扩展 到 整个 Itr e 。同 时 , 以把 在线 的检测 和对 历 n en t 可
机器学习中的异常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七)

机器学习中的异常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在当今信息时代,大量的数据被生成和积累,这些数据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模式。
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重要任务。
在工业生产和设备运行中,异常检测和故障诊断尤为重要。
机器学习技术在这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制造、汽车行业、能源领域等。
本文将探讨机器学习中的异常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和技术。
一、异常检测方法异常检测是指在数据中寻找不符合正常模式的数据点或者模式。
在机器学习中,异常检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应用包括金融风控、网络安全、工业生产等。
常见的异常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聚类的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等。
基于统计的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异常检测方法,其思想是利用数据的统计特性来判断是否为异常。
例如,均值和方差是常用的统计特征,可以通过设定阈值来判断数据点是否为异常。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聚类的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来判断某个数据点是否属于异常簇。
神经网络方法则是利用神经网络来学习数据中的模式,从而判断出现异常的情况。
二、故障诊断方法故障诊断是指在设备或者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分析数据和监测信号来确定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在工业生产中,故障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生产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机器学习方法在故障诊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健康监测、故障诊断、智能维护等。
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基于模型的方法是指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或者数学模型,来描述设备或者系统的运行特性,并通过比对模型和实际数据来诊断故障。
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则是直接利用历史数据来进行故障诊断,例如利用监测信号和传感器数据来判断设备是否发生故障。
深度学习方法则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来学习大量数据,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故障诊断和预测。
三、结合异常检测与故障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异常检测与故障诊断往往是密切相关的。
基于ELM327的车载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基于ELM327的车载故障诊断系统开发黄晓东;王彪;黄晓华【摘要】随着第二代在线故障诊断(OBD II)标准在不同品牌汽车上的强制应用,针对普通用户如何很好地了解汽车运行状态和故障诊断的需求,系统开发采用ELM327芯片通过OBDⅡ读取汽车ECU的数据,在PC、PDA或Mobile上显示汽车运行状态和进行故障诊断,省去繁杂的通讯协议,为广大普通用户提供一种简单易用的通用汽车故障诊断系统。
%As compulsory application of On Broad Diagnostic System in vehicles,in light of needs of normal users to know more about vehicle running state and breakdown diagnosis,this system adopts ELM327 chips to read ECU data,to indicate vehicle running state and process breakdown diagnosis in PC,PDA or mobiles.This method has left out complicat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s,and provided normal users with a simple,easy-to-use vehicle breakdown diagnosis system.【期刊名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14-15,20)【关键词】ELM327;ECU;故障诊断;OBDⅡ;通讯协议【作者】黄晓东;王彪;黄晓华【作者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332007;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332007;九江6354研究所,江西九江3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72.90 引言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销量超过了1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位。
基于Java的智能电网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智能电网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电网是当今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以实现对电力网络的高效运行和优化调度。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对实时监控的需求,本文将基于Java语言,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Java的智能电网实时监控系统。
1. 系统需求分析智能电网实时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对电力负荷、供电状态、设备运行等信息的监测和实时报警,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和调度等功能。
在此基础上,本系统还要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的功能,以支持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和故障诊断。
2. 系统设计基于Java语言的智能电网实时监控系统,应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以实现代码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2.1 数据采集层在数据采集层,需要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这些数据应该经过处理和转换,使其符合系统的需求,并通过通信协议传输到上层系统。
2.2 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可以选择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或者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技术来存储数据,以满足系统对大量数据的高效存取和管理。
2.3 数据处理层在数据处理层,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可以使用Java的数据处理库和算法,对数据进行过滤、清洗和计算,以得到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2.4 前端展示层在前端展示层,需要设计直观清晰的用户界面,以展示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和运行状态。
可以使用Java的图形化界面开发库,设计交互性强的可视化界面,供用户进行操作和监控。
2.5 远程控制层远程控制层主要负责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和调度。
可以使用Java的网络编程技术,实现与电力系统的通信和交互,以实现遥控和遥测功能。
3. 系统实施与测试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系统设计的各个层次逐步实现和集成,并进行功能和性能的验证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应使用模拟的电力系统数据对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电力行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开发方案

电力行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开发方案第一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 功能需求 (4)2.1.1 基本功能 (4)2.1.2 高级功能 (4)2.2 功能需求 (5)2.2.1 响应速度 (5)2.2.2 系统稳定性 (5)2.2.3 数据处理能力 (5)2.2.4 安全性 (5)2.3 可行性分析 (5)2.3.1 技术可行性 (5)2.3.2 经济可行性 (5)2.3.3 实施可行性 (5)2.3.4 法律法规可行性 (5)第三章系统设计 (5)3.1 系统架构设计 (6)3.1.1 整体架构 (6)3.1.2 技术架构 (6)3.2 模块划分 (6)3.3 数据库设计 (7)3.3.1 数据库表设计 (7)3.3.2 数据库关系设计 (7)第四章技术选型与开发环境 (7)4.1 技术选型 (7)4.1.1 后端开发技术 (7)4.1.2 前端开发技术 (7)4.1.3 数据库技术 (8)4.1.4 通信协议 (8)4.2 开发环境 (8)4.2.1 开发工具 (8)4.2.2 开发环境配置 (8)4.2.3 服务器环境 (8)4.2.4 版本控制 (8)第五章关键技术研究 (9)5.1 机器视觉技术 (9)5.2 人工智能算法 (9)5.3 数据挖掘与分析 (9)第六章系统实现 (10)6.1 系统开发流程 (10)6.1.1 需求分析 (10)6.1.2 系统设计 (10)6.1.3 系统编码 (10)6.1.4 系统部署与调试 (11)6.2 关键模块实现 (11)6.2.1 巡检任务管理模块 (11)6.2.2 巡检数据采集模块 (11)6.2.3 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 (11)6.2.4 异常报警模块 (11)6.3 系统测试与优化 (12)6.3.1 功能测试 (12)6.3.2 功能测试 (12)6.3.3 安全测试 (12)6.3.4 优化与调整 (12)第七章系统部署与运维 (12)7.1 系统部署 (12)7.1.1 部署策略 (12)7.1.2 部署流程 (12)7.2 运维管理 (13)7.2.1 运维团队建设 (13)7.2.2 运维制度 (13)7.3 安全防护 (13)7.3.1 安全策略 (13)7.3.2 安全防护措施 (14)第八章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14)8.1 项目管理方法 (14)8.1.1 水晶方法(Crystal Method) (14)8.1.2 敏捷方法(Agile Method) (14)8.1.3 项目管理工具 (14)8.2 团队协作策略 (15)8.2.1 建立高效沟通机制 (15)8.2.2 跨职能团队协作 (15)8.2.3 项目进度监控 (15)8.3 风险管理 (15)第九章项目成果与应用前景 (15)9.1 项目成果 (15)9.2 应用前景 (16)9.3 发展趋势 (16)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7)10.1 工作总结 (17)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 (17)10.3 未来展望 (18)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出现的电气设备应用高度密集,由此也就导致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机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关注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分析和预防,以更好的促进电气设备的顺利运行。
本文通过对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进行探索,以期加强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图分类号:tp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292-01当前,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计算机广泛普及,而且大量应用在工业生产当中,使得工业设备自动化不断完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但也正是由于电气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导致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便会对整个运行系统造成影响,从而给工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对于企业来说,社会竞争激烈,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通过设计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及时进行故障处理,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工业生产意义重大。
一、设计理念对于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主要以分类型专家系统理论作为基础,对现场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同时结合技术人员的操作经验进行编制,然后根据故障的发生区域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设备系统故障推理机和知识库,通过计算机对现场数据进行监测和采集,并利用知识库和推理机进行深入逻辑分析,以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
此种系统能够根据推理结果进行知识库修改,从而改善专家系统的性能,促使其更好的应用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上。
图1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与传统的专家系统相比,此种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时性,而且通过对人机交互进行改进和创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机对话,对于实时数据信息采集进行自动应答,从而大大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有效缩短了离线诊断时间,并为系统在线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大提高了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Java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作者:梁宏涛来源:《软件》2013年第07期摘要:文章以Java设备故障的诊断为例,对基于JavaWeb技术的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分析,在知识收集方面,专家系统设计方面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层构架技术在与Java技术结合后,体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融合性,为设备故障诊断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Java技术;故障诊断系统;远程;数据库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7.002本文著录格式:[1]梁宏涛.基于Java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软件,2013,34(7):5-60 引言传统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应用面较窄,仅限于该系统拥有者进行使用,换言之该系统就是针对专业部门使用的系统。
传统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由于种种因素,导致本应广泛共享于社会的知识系统的作用并未很好发挥出来,而被限制在较窄的范围内。
对此,研究出结合了英特尔技术的系统。
在全球范围内,英特尔技术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信息传输的主要模式。
终端用户在任何地方,只需要使用浏览器就可以通过网络入手信心,这就是Web技术最显著的特点。
该模式启发了研发人员,将系统创建于网络平台,仅仅需要使用浏览器,任何网络用户就可以对运行中的系统站点进行访问,从而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对知识系统的共享范围进行了扩展。
1 Java技术概述Java是20世纪80年代后流行起来的一种开发语言,Java是一种可以对跨平台应用软件面向对象进行撰写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Java技术应用已经深入到互联网、嵌入式设备、巨型计算机、信息中心、游戏平台、虚拟现实、掌上设备等各个领域。
Java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平台移植性强、通用性强和执行效率高等特征。
Java应用程序接口、Java虚拟机、Java类文件格式、Java编程语言共同组成了Java。
而Java平台则由Java应用编程接口和Java虚拟机构成。
作为扩展部分和基本部分,Java应用编程接口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操作系统。
将Java平台安装与操作系统或硬件后,就可以实现Java应用程序的运行。
而在所有的操作系统中,都签入了Java平台。
在运行各种系统时,只编译一次Java程序即可。
Java7.0是目前最新的版本。
2 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结构一是创建网络分布式协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多系统协作服务,是该模式的目标,怎样实现各个系统间标准的建立、协作以及通信是技术的关键所在;二是在网络上移植传统系统,该技术问题在于要实现传统系统的思想应采用何种网络技术,而并非在于系统自身。
以上这两点是以网络为基础创建的系统应用模式分类。
系统网络化不仅仅是创建分布式协作系统的前提,也体现出传统系统新的活力。
通过研发环境可以看出,初期的故障诊断系统功能有限,采用的工具也较单一,而更关键的问题则在于是否能够实现对外延数据库的访问。
所以,在DBMS中汇集了知识系统,而DBMS的任务既是对数据库的管理,又实现对知识库的管理,DES,即专家数据库系统就基于DBMS与系统的组合。
DBMS和Web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而且拥有强有力的数据管理能力,这就为网络数据库系统的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主要由人机交互界面UI、推理解释器、学习机、推理机、知识库等五个部件构成。
但是由于Web环境的关系,该部件结构关系与传统系统则不相同。
以动态Web 系统为基础的系统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建造系统时以动态Web,系统在三层系统结构中可对程序实施扩展。
以多层分布式环境为前提,结构处于该环境中,任意多的商业服务和各层应用逻辑进行分离,并形成通过网络可以相互通信的各种组件。
从基本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层并不要求是物理上的,而是在逻辑上的,其可以被描述成逻辑上的3层计算模型。
而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客户则共同组成了3层系统模型。
通过业界标准服务、协议,三个逻辑层中应用元素与软件连接器相互接连。
作为HTML文档,人家交互界面由用户通过浏览器请求的。
在浏览器中,用户可将系统主页URL输入,并取得成功连接,就能够对系统进行如咨询等操作了。
在此,Web服务器的作用就是为系统与用户搭接了交流的平台。
推理解释器、学习机、推理机亦是系统核心部件,而系统核心部件在服务器端的运行实际上是一组扩展程序,由相应的HTML文档表单中ACTION属性将该扩展程序激活。
例如:用户在对执行推理程序进行请求时,先将有关问题的初始事实填入表单中,之后,系统会合法性验证提交后的输入信息,若信息无误,会将推理程序启动,搜索知识库,同时将信息传给服务器。
(图1 )3 设计系统3.1设计推理机将留恋其用户传送来的咨询信息及请求接收,为了查找故障原因,可使用SQL语句进行模式匹配子过程与构造知识库搜索,上述为推理机的工作步骤。
因为使用了RDBMS管理知识库,所以推理机应选用结构化查询语言来作为数据操纵语言。
例如MS SQL Server、DB2和Oracle等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具有着完善的控制流程能力,说明SQL语言的操纵数据能力十分强大,且能够达到编写推理程序的标准以及支持函数和丰富的数据类型。
在工作中,推理机还可以涉及动态事实库。
动态事实库对系统当前状况进行反映,其记录了用户与系统的对话结果。
因此,创建动态事实表应与创建知识表相同。
没有必要在推理结束时保留动态事实表,因此,局部临时表十分适合作为动态事实库进行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局部临时表在数据库与用户连接断开时会自动用除,说明了其仅允许建立它的用户进行使用。
3.2创建知识库在整体估值诊断系统中,知识表用于推理中,为了达到推理机符号模式匹配标准,其为与之相对应的符号模式表,而并非知识原文表。
信息通过HTML表单输入,在经过规范化模块的处理,最后转变为规范化数据,在此,数据只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多值逻辑向量和二值逻辑向量,多值逻辑向量也就是与模拟量值相对应的多值逻辑值集合,而二值逻辑向量则为开关量值的集合。
在前述处理的基础上,由于知识库的表示仅有一个结论和两个前提条件,因此,其表示也相对简单,而且,在条件前提的判别中,也不再有结论项的参与。
由一组表明了各种可能的故障信息与它相应的报告形式构成了结论数据,该形式通过知识库与故障号中的结论项进行联系。
4 以Java技术为基础实现系统应用怎样设计和实现推理机和知识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而动态Web技术就是核心技术。
CGI方式是传统访问数据库以及设计Web程序的唯一途径,之后NSAPI、ISAPI等技术方案也相继登场,而近年来这些技术已经逐渐被Java、ASP等技术取而代之。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最具前途的计算平台及语言,以其具有多线程、面向对象、安全性高、面向网络、简单易用和跨平台等特点,Java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广泛应用。
而Java 作为计算平台而言,则完美体现了3层分布式计算架构。
在3层计算中,Java为每层都提供出强悍的技术,而该平台中的客户端技术也为客户图形的开发提供了不二选择。
在网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通过Java技术能记录用户浏览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对话。
用户通过浏览器表单输入数据,提交表单,网络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在服务器上启动执行表单所指定的程序。
通过JDBC接口,Web服务器将嵌入式指令交与相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处理,在扩展名为.jsp的JSP文件中包含了经过处理的输出结果,并同时诞生了动态HTML页面,由服务器解释执行JSP文件。
也可以用RESPONSE对象采用文本的形式将结果传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在获得结果后,Java Applet小程序以各种图表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整个数据库应用模块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所以,在异构数据库平台上以及各种操作系统上运行时,其具有伸缩性强、支持数据库存取的3层、2层架构模式、移植性好等特点,这些特点为今后系统的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
Servlet是在服务器端运行的、采用Java编写的小应用程序,该程序能够完全取代CGI程序,而Java则提供了Servlet技术,在运行时,每个Servlet程序只对系统的一个进程占用,而不像CGI始终都占用一个进程。
因此,与CGI不同,系统一旦装载Servlet程序后,激活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这样就提升了系统的使用效率,已经创建的连接也得以保存。
可以隔开Web程序设计的内容与逻辑处理,因JSP文件能够使用EJB组件技术将动态信息输出,所以,可以说该系统还具有开放性。
使用Servlet程序则为编译的Java类文件,因此,看不见程序的处理逻辑,解释执行由应用服务层Java虚拟机承担,这就加强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与ASP技术相比较而言,通过Java自身的安全机制,有效杜绝了下载程序破坏本地文件系统以及病毒程序的产生,可以说该技术有着更高的安全性。
5 结束语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以Java技术为基础是非常有效的选择,与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环境相适应,采取了3层架构技术,而3层构架技术在与Java技术结合后,体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融合性,从而奠定了其在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1]杨莎莎,杨放春,王蔚. 基于Java安全体系结构的托管PaaS平台安全容器[J]. 电子技术应用,2013(1).[2]刘健,王守选,叶柏龙. 谈JavaFX和RFID技术在钢铁企业采购物流系统中的应用[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3(1).[3]孙永盛,鲁国良,公丕平,潘贵成. 基于神经网络与故障树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2).[4]张顺利,张红春,魏江波. 大型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中实时数据通信均实现[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11).[5]黄赞能,孙金峰. BP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电子设备故障诊断系统[J]. 舰船电子工程,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