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教案课件

合集下载

金融理论与实务PPT课件

金融理论与实务PPT课件

• 第三节 货币制度
• 二、国家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 (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特点:1.通货都是信用货币(现金+银行存 款)

2.通过金融机构进入流通

3.央行控制货币的数量和结构
2020/1/15
31
第一章 货币 与 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货币制度 • 二、国家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三)中国的人民币制度 • 1.法定货币——人民币 • 2.不规定含金量——不兑现信用货币 • 3.浮动汇率制——参考一揽子货币
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 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统一货币。 • 蒙代尔:“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2020/1/15
42
第一章 货币 与 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货币制度 • 四、欧盟与欧元 • 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 • 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1999年1月1日,统一使用欧元
需求。
2020/1/15
20
第一章 货币 与 货币制度
•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 价值尺度 • 流通手段 • 支付手段 • 货币贮藏 • 世界货币
交易媒介 财富贮藏
2020/1/15
21
货币的职能
• 价值尺度: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 流通手段:充当物品交换的媒介; • 贮藏手段: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 支付手段: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 • 世界货币:国际市场上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 定。
2020/1/15
26
货币制度
• 货币制度的含义:国家通过法律确定的货 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前资本主义的 货币制度形成的主要标志是铸币(Coined Money)的出现。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件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件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赋予价格形态 用于购买支付 现实的货币 观念的货币 流通
货币
用于积累保存 价值
图3 货币职能图示
不流通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二节 货币职能
一、价值尺度 (unit of account)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 值尺度职能。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因此能够 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并不需要实际的货币。 2.货币单位的名称 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 的价值表现,即表现为一定的观念上的货币。 由于各种货币商品的价值大小不同,用货币表现 的价格也就不同。 价格单位(unit of currency)也称价格标准, 就是指表现商品价值的货币单位或货币标准。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P54
1.2.1价值尺度: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1.2.2 流通手段:充当物品交换的媒介;
1.2.3 支付手段: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
1.2.4 贮藏手段: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1.2.5 世界货币
金融理论与实务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制度 第四节 案例分析
本章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 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返回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货币形式演变
1.1.1货币的定义 1.1.2 货币的产生 1.1.3 货币的形式演变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1.1.1货币的定义 本质定义:固定充当一般物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 职能定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 法律定义:具有清偿债务的权力 层次定义: M0:基础货币,现金 M1: M0+D M2: M1+Ds+Dt 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M4=M3+L

教学课件 金融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金融理论与实务

知识模块结构图
项目二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职能
项目二 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
• 一、商业信用
特征: 第一,商业信用的主体是生产经营企业。 第二,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第三,商业使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变化是一致的。 局限性 : 第一,商业信用的数量和规模受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的限制。 第二,商业信用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第三,商业信用具有对象上的限制。
马克思的 利率决定
理论
决定利率 水平的因

影响利率 水平变动
的因素
项目三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 马克思对利率决定因素的分析是以其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本质的认识 为基础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 转化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职能资本家把自己的一部分利润以利息的 形式支付给借贷资本家,作为给借贷资本的报酬,这样,利润就分割为两部分: 借贷资本家的利息和职能资本家留下的企业主收入。分割利润的利息率既 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有关,更与资本借贷的性质有关。职能资本家借款 是为了把它当做资本以获取利润,如果利率高到要拿走他的全部利润而使 他无利可图,他就根本不会去借款;同样,借贷资本家也是以增值为目的而贷 放货币的。因此,正常情况下,利率水平应介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马克 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也因此被称为平均利润决定论。
• 五、民间信用
民间信用是指居民个人之间以货币成实物形式所提供的直接借贷。
• 六、国际信用
项目三 信用工具
学习目标
1.掌握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以 及货币制度的演变
2.了解中国的人民币制度 3.重点掌握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知识模块结构图
项目三
货币制度及 货币制度的 中国的人民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学课件 第六章 证 券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学课件 第六章  证  券

27
(二)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
债券市场 的现状
1.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005年第一季度,证券交易所的国债 回购交易额达到了亿元,银行间债券 市场的债券回购结算额为亿元。
3.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我国先后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库券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 《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和法规,初 步形成了较合理的债券市场监管制度与法规体系。
的一个综合分析。
证券投资 的步骤
2.进行证券投资分析
通过各种专业性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对来自 于各个渠道的、能够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的各 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判断其对证券价格发 生作用的方向和力度。
4.对证券投资组合进行修正
指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动,以及政策、法律等 外部因素的改变对证券组合进行合理调整, 以达到在同等风险水平下追求更高收益。
5
二、证券的分类
(一)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分类
政府证券
金融证券
公司证券
政府证券是指政府 为筹集财政资金或 建设资金,利用其 信誉,按照一定程 序向投资者出具的 一种债权债务凭证。
金融证券指商业银 行或其他非银行类 金融机构为筹措信 贷资金向投资者发 行的承诺支付一定 利息并到期偿还本 金的一种有价证券。
2.股票市场的法制化建设
这一时期,随着股票市场的迅速扩容与壮大,我国加快了股 票市场的法制化建设。国家对股市的监管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监管权也由多部门和地方政府逐渐向证监会转移,全国统一 集中的监管框架逐步建立。
25
(三)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和发展(2000年至今)
2000年之后,我国股市进入了深入发展,且制度不断完善、规范的时期。 200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 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质押向商业银行 借款。 3月15日,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 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完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支持大 型国企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

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课件(第5章)

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课件(第5章)

1
2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 金融工具 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1
2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1.流动性 含义: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即转变为现实购买力货币的
能力。 影响因素: (1)偿还期限: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呈反向变动关系; (2)发行人的资信程度: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呈正向变动 关系; (3)收益率水平: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呈正向变动关系。
真题演练
流通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盈利性 D.筹资性 【答案】B
真题演练
按照交割方式的不同可将金融市场划分为( ) A.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B.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C.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 D.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答案】B
2
1 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
1
2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 市场参与主体 ➢ 金融工具 ➢ 交易价格 ➢ 交易的组织方式
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1
2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 市场参与主体 (1)政府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弥补财政预算赤字 (2)中央银行------不是为了盈利,而是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3)各类金融机构------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中介机构 (4)工商企业------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 (5)居民个人------资金的供给者
2
1 金融市场的种类
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
➢ 货币市场:期限在1年以内;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 资本市场:期限在1年以上;中长期资金通融的市场。 ➢ 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票据和证券等金融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四)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 预,以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直接管制政策包括金融管制、财政管 制和贸易管制等。
(五)国际经济合作政策
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措施包括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内 各种经济政策的协调;完善、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 的职能和作用,帮助各成员国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完善、加强世界 贸易组织的职能与作用,加强各国外贸政策的协调,提倡贸易自由 化,消除贸易壁垒;加强各国金融信贷方面的合作等。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1.判断国际收支状况
(一)分析目的
2.分析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3.制定经济政策参考,预测汇率、利率走向
4.预测本国或本地区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趋 势、资金流向
(二)分析方法
1.逐项分析
逐项分析主要是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分 类:货物贸易、劳务、收入、单方面转移、资 本(长/短期)、储备资产和误差与遗漏项等, 按类逐一分析。
EMEX1
(二)J曲线效应—贬值的时滞问题 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经过一 段时间(大约半年到一年半)后才能得以改善。这种货币贬值对贸 易收支的时滞效应,用曲线描述出来呈字母J形,被称为“J曲线效 应”(J-Curve Effect),如图:
小结:
弹性分析法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的片面看 法,指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同 时,该理论为国家实施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 据,适应了政府制定政策的需要。然而,建立在局部分析 基础上的弹性论忽略了汇率调节引起的收入效应和支出效 应,也没有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使其在现实中的运 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然,国际收支3的.自汇动率调机节制机制有其自4身.严收格入的机作制用背景,即只

第一章金融理论与实务PPt

第一章金融理论与实务PPt

世界各国金属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前3000年,黄金在埃及被用来作为计算货币,而白 公元前3000年,黄金在埃及被用来作为计算货币,而白 银则流通于美索不达米亚。到公元前2000年末期支付货币开 银则流通于美索不达米亚。到公元前2000年末期支付货币开 始在中国和安纳托利亚出现。 中国在较晚的时候才发现冶金术,但进步神速。从公元 前11世纪,中国人用铜币代替贝壳作为支付手段。据考古发 11世纪,中国人用铜币代替贝壳作为支付手段。据考古发 现,中国的金属货币自商代就已经出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南方的楚国将其发展为正式的铜铸币。 公元前6 公元前6世纪时,许多希腊城邦都铸造钱币,在吕底亚, 冶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分离金与银的技术。克雷伊斯国王创 立了一种复本位货币制度。包括一个银斯达代尔( 立了一种复本位货币制度。包括一个银斯达代尔(斯达代尔 是重量单位,相当于10.89克 和一个金斯达代尔,重8.17克。 是重量单位,相当于10.89克)和一个金斯达代尔,重8.17克。 1金斯达代尔可换取10枚银斯达代尔。于是,黄金与白银这 金斯达代尔可换取10枚银斯达代尔。于是,黄金与白银这 此种金属的比值便固定在13.33与 之比( 此种金属的比值便固定在13.33与1之比(这个比例后来略有 演变,或金的价值提高,或银的价值提高) 演变,或金的价值提高,或银的价值提高)。
第四阶段:货币形式。 由于金银的自然属性适合于执行一般等 价物价物的职能,因此经过长期的商品交换 活动的演变,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等贵金 属身上,由贵金属来固定充当充当商品交换 的媒介,这就是货币价值形式。所以马克思 说货币形式是商品发展的必然产物。 即:2把石斧 或 1件上衣 或15公斤茶叶 =1克黄金 或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 (价值) (使用价值)
沈瑞杨

经济学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PPT学习教案

经济学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PPT学习教案
3. 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第35页/共46页3. 5 外汇管制 3.5.1 外汇管制的概述
1.外汇管制的含义
一国(或地区)为平衡国际收支危 机、维持其货币汇率的稳定,通过 法律、法令、条例等形式,对外汇 的买卖、外汇汇率、外汇市场和外 汇资金来源与运用进行的干预和控
制。
第36页/共46页
2.外汇管制的类型 严格的外汇管制 部分外汇管制
(4)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 (5)引起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和纠纷
(6)容易形成外汇黑市
第39页/共46页
☼课堂案例讨论
亚洲金融风暴的 罪魁祸首是谁?
第40页/共46页
1997年下半年,一场金融风暴 席卷亚洲,导致这一地发生严重经 济危机,进而波及全球。其发生之 突然,扩展迅猛,动荡之剧烈,危 害之严重,举世瞠目,举世震惊。
望美元大规模贬值。
第5页/共46页
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只 有美元大幅下跌时美国人的商品在国外
才会卖得更便宜。 美国人正在世界范围内制造美元的 通货膨胀。而他们制造的庞大债务中, 很大一块是由世界其他国家负担的,尤 其是持有巨额美元储备和美元债券的亚 洲国家,包括中国。就是说后者不仅冒 着美元贬值、外汇储备被稀释的风险, 还承担着美国债务坏账的危险。
守的。
第43页/共46页
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要恢复到危 机前的水平,要3~5年;泰国舆论认为, 泰国经济可能因此倒退10年。专家认为
这次亚洲金融风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索罗斯暗地作法
2.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失误。 3.政企不分,腐败严重 4.政局不稳定
第44页/共46页
9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陆续开放了金 融市场。 但它却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建立起 必要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吸引资金 成了唯一的目标,使得这一地区成了投机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种类
货币的种类知识扩展 银行卡分类 银行卡按支付功能可分为三大类,即现消费现付款(借记 卡)、先付款后消费(储值卡)和先消费后付款(贷记卡 (准贷记卡)) 从材质角度看,有曾经出现过的金属卡,有目前普遍使用的 塑胶卡。从技术角度分,有磁条卡和芯片卡。 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动出纳(柜员) 机 POS——Point of Sale 销售点终端机 POS——Point of Sells 电子收款机系统
图3 货币职能图示
第四节 货币制度
1.4.1 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的含义:由国家制定并主要通过国家法律强制保障实施的,它体现
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前资本主义的货币制度 形成的主要标志是铸币(Coined Money)的出现。 1.4.2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一个国 家的货币制度主要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 (1)货币种类 (2)货币材料 (3)货币单位 (4)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5)准备制度 1.4.3 货币本位制度的演变 ➢ 银本位制 ➢ 金银复本位制 ➢ 金本位制 ➢ 信用本位制
如牲畜、贝壳、木材、布匹等普通商品。 1.2.2 金属货币
以金、银、铜等金属为币材的货币。 1.2.3 代用货币
是金属货币的代表物,它通常是由政府或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 通使用的纸币。是实物货币的延伸,需要全部准备或部分实物准备1973 年实现黄金与货币脱钩。 1.2.4信用货币
是代用货币的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只作为信用关系的产物,不再作 为金属货币的代表物,是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是一种债务型的货币。 取决于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和发行的立法保障。(纸币、辅币、银行存 款货币) 1.2.5 电子货币
通常是利用电脑或储值卡所进行的金融活动。
第二节 货币的种类
鬼脸钱铜范 布币 刀币 铜贝

称量货币
铸币
四 川 交 子
纸币
电子货币
实物货币
代用货币
图2 货币的种类及演变
信用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种类
货币的种类知识扩展 1. 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行的纸 币,它们的区分及转化。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 定期存款。
简单的价值形式:X量的商品A=Y量的商品B 扩大的价值形式: X量的商品A= Y量的商品B
或Z量的商品C 或W量的商品D 一般价值形式:Y量的商品B = X量的商品A 或Z量的商品C 或W量的商品D 货币价货币 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曾经有许多种非金属商品充当过交易媒介,
第四节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 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图4 货币制度的演进过程
银两本位制 银币本位制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我国现阶段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可交易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定期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 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 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第二节 货币的种类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第四节 货币制度
本章要求: 掌握货币的概念、本质与职能、货币形式以及货币制度 等知识。并对中国的人民币制度有大致的了解。
返回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1.1.1货币的定义 本质定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 职能定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 法律定义:国家通过立法授予某种物品具有清偿债务的合法权力,债券人 不得拒绝接受,不得要求用另外的物品来支付。 层次定义: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可作为交易媒介与支付 工具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均可称为货币。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1.3.1 价值尺度: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1.3.2 流通手段:充当物品交换的媒介; 1.3.3 支付手段: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 1.3.4 贮藏手段: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赋予价格形态
观念的货币
货币
用于购买支付
用于积累保存 价值
现实的货币
流通 不流通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1.1.2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物品,是使用价值(商品的自然形式)和价值(商品的社会 属性)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形式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只能表现在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上。 商品交换使商品内部矛盾得以解决,商品价值得到表现。但商品交换的发展阶段 不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
金融理论与实务
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与货币有哪些联系?
.人们的衣食住行、工资、股权分红、财产性收入 .企业的生产经营 .非经营性机关、团体等职能的发挥 .政府的运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一国与另一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各方面的交往
学习本课程参考书目
《金融理论与实务》,邓超,岳意定等编著,中南大学出版 社,2008,第2版
《金融理论与实务》内容体系
货币理论
金融市场理论
金融中介理论
宏观均衡理论
货币制度、 信用、利 息与利率
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信托、保

图1 金融理论与实务内容体系图
供求与均 衡、通货 膨胀、货
币政策
《金融理论与实务》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四章 金融工具 第五章 金融市场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七章 商业银行业务 第八章 信托与租赁 第九章 保险 第十章 对外金融关系 第十一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