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应用现状及发展
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生物制药行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医药市场上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药物,其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具有使用范围广、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来看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生物制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猛。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药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生物制药在肿瘤治疗、免疫治疗、罕见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也是推动生物制药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其次,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革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随着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正朝着更加高效和精准的方向发展。
例如,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应用,为个体化药物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对个体基因的分析,可以精确预测患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情况,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
生物制药的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
传统的生物制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限制了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然而,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超滤膜技术等的应用,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逐渐趋于规范化和自动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未来,生物制药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生物制药在慢性病治疗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例如,生物制药在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生物制药技术不断涌现。
如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能够精确改动基因序列,为疾病的治疗和基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此外,药物输送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生物制药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如纳米技术和基因传递技术等,有望使药物更加高效地靶向治疗。
最后,生物制药的国际化合作也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生物制药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跨国合作能够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这些技术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培养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等,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生物制药已经成为国际药物研究和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趋势:
1、定制化药物
随着个体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普及和降低成本,生物制药的研发将越来越注重个体化、定制化。
这些药物将根据患者的基因特征和生理状况进行量身定制,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
该技术可用于定制化医疗器械、细胞培养装置、药物载体等方面。
未来,3D打印技术将为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生物制药研发和生产提供更多的支持。
例如,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药物分子设计、数据分析、药物筛选等。
4、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可精准修改DNA序列,将为药物开发和生产带来更多可能性。
例如,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生产更安全、更有效的生物制药品。
5、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可以制造出尺寸非常小,但体积大、功能强大的复合材料或纳米颗粒,应用于药物研发和生产可大大提高药物的效果和治疗效果。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制药技术将不断发展创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生物制药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和开发用于医疗用途的药物。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1.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生产技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成为了新近药物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生物大分子药物包括蛋白质、抗体、多肽等。
其生产技术相比传统的合成小分子药物而言更为复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现在的生物制药技术中,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蛋白质是较为普遍的方法之一。
以干扰素产业为例,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干扰素,成本显著降低。
2.质量和合规性质量和合规性是生物制药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和合规审查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现在大多数的生产厂商都需要采用符合GMP规范的设备、工程、操作和文化制度。
同时,也需要进行完整的产品质量保证和检验。
如此一来,可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3.生物制剂和吸入制剂的发展如前所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生产技术较为复杂。
因此,相较于其他药物,这些药物的售价较高。
为了提高生物制剂的吸收效率,开发吸入制剂成为了一项研究方向。
这种吸入制剂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治疗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哮喘、慢阻肺等疾病的治疗。
二、生物制药技术的未来趋势1.单剂量疗法取代长期注射在过去,治疗慢性病常常需要经过长期注射药物。
长期注射存在很多问题,如疼痛、感染,以及不良反应的风险。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自从首个生物粘贴片面世以来,将药物通过贴片给予患者的疗法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
这种疗法可以减少药物的剂量,也不需要注射药物,因此备受欢迎。
2.生物仿制药的兴起生物仿制药的开发是另一个发展趋势。
仿制药不仅可以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还能在过期后,迅速提供患者所需的治疗药物。
另外,也可以提高生物制剂的可及性,让更多的人可以获得治疗。
但是,仿制药的生产过程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储备。
生物制药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制药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药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化学合成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生物制药逐渐成为医疗领域的新宠。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品,是以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多肽、抗体等)为活性成分的制药产品。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生物制药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生物制药的技术现状1. 生物制药生产技术目前,生物制药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制备体积较小的肽类药品和蛋白质药品的首选技术。
2. 生物制药药物分子生物制药的药物分子主要由蛋白质、多肽和抗体构成。
蛋白质是复合的,这就使得制定药剂时需要考虑非常复杂的因素。
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制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合成、纯化和赋予特定的功能。
多肽药物分子相对较小,制备流程也更简单。
3. 生物制药药剂类型生物制药药剂类型包括注射剂、冻干剂和口服制剂等。
注射剂是生物制药的主要剂型,且药剂质量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二、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趋势1. 个体化定制药物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特定的基因组,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药物。
基于基因组分析,药物可以被设定为适合特定个体的药物,有效性得到提高,副作用得到减小。
这能够促进生物制药的进一步发展。
2. 特异性制剂特异性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药,在制备和使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利用抗体结合特定的分子靶点,可以设计出仅对特定细胞或组织起作用的生物制药,从而提高药物效果,减少副作用。
3. 开发新的制药方法传统的生物制药制剂生产方法,如发酵、细胞培养等,存在一些问题。
最近几年,利用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现代 biotech 技术,可能会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药物发现和创新领域。
比如,利用人类肠道微生态研究,可以发现一些新的、优异的蛋白质药物产品。
总体来看,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生物制药将会为全球的医药产业带来更多的前景和机会。
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与未来生物制药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学知识,通过培养或改造微生物、细胞、组织等生物体,制造出针对疾病的治疗性蛋白质或抗体类药物。
其研究和开发历经多年,已经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现在的生物制药技术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规范,成为医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1.技术实现生物制药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生物反应器的工程化设计,以及对微生物、细胞等生物体的培养、寄生和提取技术的研究。
其中,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控制反应温度、氧气分压、营养成分的供应等。
2.药物生产生物制药技术的核心在于药物生产,生物制药药物的生产过程分为发酵、纯化和制剂三个环节。
发酵是制造生物制药的主要过程,将基因工程菌种在发酵罐中培养,按照特定的生产工艺条件培养,使其产生目标蛋白质或抗体。
然后将生产的蛋白质或抗体经过纯化处理,去除杂质,最后加工制成药物。
3.应用领域生物制药技术主要应用于临床医学和生物科技领域。
目前,生物制药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风湿、心血管等疾病的治疗上。
针对严重疾病如癌症,生物制药技术所研发的抗体药物的能力是超越传统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的。
二、生物制药技术的未来1.多样化随着生物技术、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生物制药技术也将进一步多样化。
现阶段的生物制药技术主要关注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和开发,未来生物制药技术将更多关注其他类型的蛋白质、胜肽等的开发和生产,以满足更多疾病的需求。
2.人体基因组计划成本的下降和技术的提高,将使得个性化医疗由理论变为可行,人体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分析人类基因组,标明对应位置、功能和编码,将有可能对近期和长期的治疗产生着力点。
比如,通过对基因变异的研究可以坚定针对性制药的方法。
3.创新未来的生物制药技术将越来越关注创新。
目前,生物制药技术主要关注特定疾病和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未来的生物制药技术将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深入探索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和代谢机制,以实现更高层次的药物研发和生产。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生物制药作为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被广泛应用和快速增长的特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
1.发展现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生物制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围绕着生物制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链。
首先,在研发方面,我国生物制药公司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我国已经发展起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药企业,例如我国首家生物制药研究所有限公司华大基因,在生物药物的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同时,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国的医药高新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其次,我国生物制药的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拥有高质量的生物制药工艺和设备,可以生产各类生物制药产品。
同时,我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还在加大投入,提升生产能力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再次,在销售方面,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稳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且在国际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采购我国生物制药产品。
同时,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国际竞争力。
2.优势首先,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遗传资源,这为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我国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这些资源为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研发和生产材料。
其次,我国生物制药技术实力强大。
我国在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专家。
这些科研力量为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生物制药技术愈发展壮大。
今天我们生活中的诸多医疗药品,都是得益于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
从单克隆抗体到重组蛋白质,生物制药一直在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革命”,其发展前景十分明确和广阔。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角度探讨,生物制药的局面。
一、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人们的健康问题更加突出。
生物制药技术所能研制的药品,在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同时,又不产生副作用问题,广受市场欢迎。
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空间很大,未来市场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2、研发难度较高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是比较复杂和难度较高的。
一般需要多学科交叉,包括生物学、医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
同时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因此制药企业只有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生产环节管控需要精细生物制药技术根据药品种类不同,生产环节的工艺链也不尽相同。
因此,针对不同工艺链需求,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对生产环节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精细的管控,以确保生产出的药品质量有保障。
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1、定制化创新不断壮大生物制药技术的创新发展使药品制造监管和市场变得更加严格和复杂。
因此,药品生产企业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环境,必须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定制化创新,保持研发活力。
定制化创新是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2、若干领域切入生物制药技术的惊人之处在于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除了适用于生产人类药品以外,也适用于生产动物药品,例如兽药。
为找到更多的适用领域,生物制药技术也在向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拓展,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有利。
3、智能技术更加普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在制药企业中,智能化技术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药物分子的发掘和筛选,有望大大加速生物制药技术的研发效率。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物制药技术在当今世界卫生事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制造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具有高效、高质量、高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强等优势。
本文将对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二、生物制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生物制药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生产制备药品的一种新型技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基因工程、微生物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不断推进,生物制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利用细菌、真菌等生长直接制取天然物质来制药,如青霉素的生产。
第二阶段:生物制药的生产开始使用大肠杆菌等细胞进行重组DNA技术,大量生产人类生长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蛋白质类药物。
第三阶段: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细胞表达的人源化蛋白质开始商业化,如Fusion蛋白、表达单克隆抗体。
第四阶段:基础科学新技术为生物制药开发奠定了积极基础,蛋白质组、组学技术、单细胞分析等技术为生物制药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1、抗体药物市场日趋旺盛目前,世界范围内制药公司逐渐将转向生物技术制药研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抗体药物研究。
现如今,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中的“明星产品”。
其具有作用特异、高效、低毒性、小剂量、长效等特性,成为免疫性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成熟和新兴市场中,抗体药物的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单克隆抗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物相比,单克隆抗体成本较高。
但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单克隆抗体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且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确立,一些重要单克隆抗体已悄然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千亿级“明星产品”。
3、新型生物制药技术应用不断扩大在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新型制备技术如CRISPR、基因光开关技术、基因修饰技术等不断涌现。
这些技术拥有基因精准定位和修改能力,能够对人或动物基因进行精确调整或调控,将进一步丰富生物制药技术的手段和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应用现状及发展
摘要:生物技术制药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工程,即利用基因工程技
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研究和开发生产出传统制药技术难以获得的生物药品。
生物制药业是目前生物技术发展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1世纪是生物制药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
关键字:生物技术制药;研究进展;现代生物技术;新技术
1 生物技术制药现状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基因为源头,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工程为主导技术,与其他高技术相互交叉、渗透的高新技术。
生物技术制药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生化药物,主要是运用生物化学方法从生物体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酶、核酸、激素等;另一类是生物医药,主要是以微生物、生物组织、人或动物的血液等原料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化学工艺制得的生物活性制剂、血液制品、抗血清、抗毒素等。
1.1 非基因工程生化物
此类药物有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玻璃酸钠、分子肝素钙、分子肝素钠、促肝细胞生长素、蚓激酶、甘糖酯等共97种。
1.2 先导化合物
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组合化学技术合成大量结构相关的物质,建立有序变化的化合物库,供药物筛选和药效关系研究用。
1.3 生化制药中先进分离分析技术的运用
多种层析(如亲和层析、高效液相层析)、超速离心等技术的运用,可成功地制得高纯度的生化药物。
如尿激酶、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激肽释放酶、辅酶A、肝素钠等都是通过这种技术使药效得到较大的提高。
1.4 应用生物技术、化学合成、结构后修饰研究开发新药
应用上述技术系统综合研制开发的新药,主要有以下各类药物:1)多糖类,如玻璃酸钠、香菇多糖、低分子肝素等;2)酶及酶抑制剂类,如门冬酚胺酶、葡激酶、人胰蛋白酶抑制剂、胶原酶、降纤酶等;3)多肽类,如人降钙素、鲑鱼降钙素等;4)细胞因子类,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血小板生成素等;5)结构后修饰类,如修饰门冬酚胺酶、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1.5 应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
微生物发酵是制药工业生产微生物药品的重要手段。
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特异酶完成特定的生化反应,使有机物转变成工业产品。
由于生物药品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且可大规模生产、利润极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受到
各国政府重视,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1.6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方向:
1.6.1肿瘤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
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
1.6.2神经退化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
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
1.6.3 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
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
如 Genentech 公司研究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E用于治疗哮喘,已进入Ⅱ期临床。
1.6.4 冠心病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冠心病,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
Centocor′s 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
2生物制药研究新进展
2.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发展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利用了计算机快速、全方位的逻辑推理功能、图形显示控制功能,并将量子化学、分子力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和信息科学结合起来,研究受体生物分子与药物结合部位的结构与性质、药物与受体复合物的构型和立体化学特征、药物与受体结合的模式和选择性、特异性、、药物分子的活性基团和药效构象关系等,从药物机理出发,改进现有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快速发现并优化先导化合物,使其尽早进入临床前研究,减少传统的新药研究的盲目性,缩短。
2.2 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技术发展
组合化学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合成大量化合物的新方法,它是建立在高效平行的合成之上,在同一个反应器内使用相同条件同时制备出多种化合物,建立各类化合物库的策略。
组合化学通常采用操作、分离简便的固相化学合成。
液相化学合成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和完善中。
2.3 药物手性合成技术发展
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
在生物体手性环境,如酶、受体、离子通道、蛋白质、载体中,分子之间手性匹配是分子识别的基础,受体与配体的专一作用,酶与底物的高度、区域、位点和立体催化专一性,抗原与抗体的免疫识别都与手
性有关,同时药物的生物应答常受到手性影响,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转运、分配、位点活性的作用以及代谢和消除。
2.4 药物生物技术发展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或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它生物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类药物,它是目前生物技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给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生物制药工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3 未来生物技术的展望
研究和发展方向: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研发方向要结合传统医药的优势,发展重点应针对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系统、艾滋病及免疫缺陷等重大疾病的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乙肝基因疫苗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开发、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如基因治疗、生物人基因芯片、干细胞等。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政府从上到下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和政策扶持;国内各大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对生物技术的关注和资金投入;我国金融界积极参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许多有实力的公司都参与了生物技术的开发;而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目前已经汇集了一批自己培养和从国外归来的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这四方面的因素对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回报周期为5 年至8 年,而我国进人生物工程领域的时间尚短,回报的周期尚未到来。
预计到二十一世纪的前几年将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收获季节。
参考文献:
[1] 沈铁军.提高中草药市场竞争几点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 1999, 10(11):9-10.
[2] 刘诒.治疗抑郁及相关病症的植物提取物制剂[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7, 22(5):223-225.
[3] 姜倩倩, 刘京贞, 苏瑞强.单克隆抗体药物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 2005, 12(4):270-274.
[4] 胡显文, 陈惠鹏, 汤仲明, 等.生物制药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 25(1):86-89.
[5] 徐明波, 何玮, 马清钧.生物技术药品产业化的现状及前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35-43. [6[ 王立新.徐薇.关东庆C3d-P28增强乙肝病毒基因免疫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期刊论文]-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3(03)
[7] 米力.陈志南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蛋白的工艺选择[期刊论文]-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07)
[8] 张学文.章怀云干扰素γ诱导细胞抗病毒的分子机制[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