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呼吸衰竭的机制

昏 迷。- 而慢性呼衰因CO2潴留发展缓慢,肾减少 HCO3-排出,不致使pH明显降低。因血中主要
阴- 离 子HCO3和CL-之和相对恒定(电中性原理),
当
三、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表现在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COPD初呼吸
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和抽搐均增加氧耗量。 寒战氧耗量可达500ml/min。
严重哮喘时呼吸费力,氧耗量可为 正常的十几倍。氧耗量增加,肺泡氧分 压下降,正常人借助增加通气量以防止 缺O2,但对于有呼吸系统病的患者,氧 耗量增加的同时,如同时伴有通气和/或 换气功能障碍,将出现严重的低O2血 症。
二、病理生理
而促CO2潴留的原因主要为通气功能障 碍,通气不足。因而一旦出现PaCO2增 高,即表明通气严重不足,往往伴有严
重的缺O2(未O2疗的情况下)。
急性衰竭
急呼衰指原呼吸功能正常,因多种 变发因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而发生的呼衰。因病变发展迅速,机体 尚未建立有效的代偿,如不及时抢救, 则危及患者生命。急性呼衰是临床急危 症,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六、急救处理
慢性呼衰多有一定的基础疾病,但急性 发作导致失代偿性呼衰,可直接危及生命, 必须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抢救。呼衰 的治疗 原则为:治疗原发病、保持气道通畅和减低 呼吸阻力,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纠正缺 O2、CO2潴留及代谢功能紊乱,防治多器官
功 能损害。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是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要预防呕吐胃内容
物返流至气管。加强口咽部护理,清除口咽部贮留 物,对于痰多、粘稠难咳出者,要经常鼓励患者咳 痰,多翻身拍背,协助痰液排出或用导管经鼻或经 口腔吸引,帮助排痰。如经上述处理无效,病情危 重排痰障碍者,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 工气道吸引痰液或经纤支镜吸痰。有气道痉挛者, 雾化吸入β激动剂(如0.1%-0.2%沙丁胺醇)或选 择性M受体阻滞剂(如0.01%-0.015%溴化异丙
急性呼吸衰竭及抢救措施

缺氧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同时能量代谢障碍,引 起心肌损伤和心功能不全。
02 肾功能变化
缺氧导致肾灌注不足,同时能量代谢障碍影响肾 小球滤过功能,引起肾功能障碍。
03 消化系统变化
缺氧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引起消化道出 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03
急性呼吸衰竭抢救措施
氧疗及机械通气
氧疗
通过提高吸入氧浓度 来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
机械通气
当患者呼吸肌功能不 足以维持正常通气量 时,采用机械通气来
辅助呼吸。
无创通气
通过面罩等无创方式 连接患者与呼吸机, 无需建立气管插管等
有创连接。
有创通气
通过建立气管插管等 有创连接,将患者与 呼吸机连接,进行机
械通气。
抗感染治疗及痰液引流
抗感染治疗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导致呼吸困难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 气管哮喘等相鉴别,同时需注意与其他导致低氧血症的 疾病如心力衰竭、贫血等鉴别。
02
急性呼吸衰竭病理生理
呼吸系统功能与障碍
01 气道阻塞
由于炎症、分泌物堵塞等原因导致气道阻塞,影 响正常通气。
02 肺组织病变
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等肺组织病变导致肺换气 功能障碍。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吸烟和吸入刺激性气体, 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05
急性呼吸衰竭预防及预后
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COPD、哮喘、肺炎等;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避 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雾、粉尘等;定期检查肺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 况。
急性呼吸衰竭及抢救 措施
呼吸衰竭试题及答案

呼吸衰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吸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呼吸困难B. 紫绀C. 呼吸急促D. 所有上述选项2. 慢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包括: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 肺纤维化C. 肺动脉高压D. 所有上述选项3. 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包括:A. 严重肺部感染B. 肺栓塞C.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 所有上述选项4. 呼吸衰竭时,血气分析显示:A. PaO2降低B. PaCO2升高C. pH值降低D. 所有上述选项5. 呼吸衰竭的治疗措施包括:A. 氧疗B. 机械通气C. 药物治疗D. 所有上述选项二、判断题1. 呼吸衰竭时,患者的PaO2和PaCO2都会降低。
()2.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通常不需要氧疗。
()3.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机械通气。
()4. 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中的pH值通常升高。
()5. 呼吸衰竭的治疗不包括药物治疗。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2. 呼吸衰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3. 呼吸衰竭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四、论述题请论述呼吸衰竭的分类及其各自的临床特点。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4. D5. D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简答题1. 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PaO2低于60mmHg(8kPa)和/或PaCO2高于50mmHg(6.7kPa)。
2. 呼吸衰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紫绀、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
3. 呼吸衰竭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肺性脑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四、论述题呼吸衰竭可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通常由严重肺部感染、肺栓塞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急性事件引起,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慢性呼吸衰竭则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或肺动脉高压等慢性疾病,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可能伴有高碳酸血症。
急性呼吸衰竭名词解释

急性呼吸衰竭名词解释一、呼吸衰竭的概念: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缺氧)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 <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
二、呼吸衰竭名词解释:1.呼吸衰竭: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或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
诊断标准为:PaO2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
2. 呼吸衰竭指数(RFI): 指PaO2与FiO2(吸入气的氧浓度)之比。
当FiO2不是20%,可作为呼吸衰竭的指标。
RFI=PaO2/FiO2,如RFI≤300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限制性通气不足:指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主要原因有呼吸肌活动障碍、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胸腔积液或气胸。
4.阻塞性通气不足: 由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不足。
常见原因有气道痉挛、炎症、水肿、肿瘤及异物等。
5. 等压点:呼气时,气道上有一部位的气道内压与胸内压相等,称为等压点。
正常人等压点位于软骨性气道,气道不会被压缩,某些病理情况(如慢性支气管炎),使等压点下移至无软骨支撑的膜性气道,导致小气道受压而闭合。
6.弥散障碍: 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厚度增加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7.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分两种:一种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VA/Q低于正常,发生功能性分流;另一种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VA/Q高于正常,发生死腔样通气。
都可引起气体交换障碍致呼吸衰竭。
8.死腔样通气:肺动脉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动脉炎、肺血管收缩等,可使部分肺泡血流减少,VA/Q明显高于正常,患部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肺泡通气不能充分利用,称为死腔样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及救治

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及救治急性呼吸衰竭特点为发病急、症状严重,这种疾病危害较大,能够造成患者疲惫乏力、呼吸困难、出现紫绀现象、出现精神异常等,且发病原因较多,与肺部病变、呼吸道阻塞、神经肌肉疾病等均有联系,主要急救方法有人工呼吸、增加通气量、氧气疗法等,下面就由专科医生来向大家介绍下,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和危害、原因、如何预防以及急救的方法。
一、急性呼吸衰竭症状和危害(1)疲惫乏力,患者在呼吸衰竭前期会出现身体疲惫乏力情况,如果身体出现不明乏力情况,有可能就是呼吸衰竭导致。
(2)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患者会觉得呼吸不通畅,喉咙有紧缩的感觉,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因呼吸困难而窒息。
(3)出现紫绀现象,紫绀是呼吸困难造成常见症状之一,属于典型因缺氧而导致的现象,患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疾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从而导致摄入氧气减少,身体中含氧量不足,如果体内含氧量不足,容易引发患者出现紫绀情况,此时患者身体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紫绀症状,如脸上出现紫红色、嘴唇发紫、手部和臂膀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紫绀症状。
此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医,避免因紫绀而呼吸困难,继而出现窒息现象。
(4)出现精神症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容易出现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昏迷、情绪不安,时常会出现烦躁、焦虑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精神症状会逐渐加强,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
(5)晕厥或昏迷,急性呼吸衰竭会有可能会出现晕厥或昏迷现象,这是由于呼吸困难导致,身体和血液中氧含量下降,无法维持大脑氧气供给,从而出现晕厥或昏迷现象。
二、急性呼吸衰竭原因(1)肺部病变,如不同类型的肺炎,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病变等引起的肺炎,或是胃部内容误吸入肺部、溺水等,均会引起呼吸衰竭。
(2)肺水肿类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引起的疾病;②非心源性肺水肿:常见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此类疾病会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从而诱发急性呼吸衰竭。
医师三基复习题与答案

医师三基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急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A、气胸B、胸腔积液C、阻塞性肺病D、过量使用麻醉药、镇静药E、肺部炎症正确答案:D2、低频声波传入耳蜗将引起A、基底膜起始段最大振幅振动B、行波经过最大振动的点后,振幅急剧减小,最后消失C、基底膜起始段振动,然后以行波形式向顶部传递D、基底膜顶段最大振幅振动E、基底膜中段最大振幅振动正确答案:D3、尿中出现何种管型对诊断肾盂肾炎有帮助()A、混合管型B、颗粒管型C、白细胞管型D、红细胞管型E、上皮细胞管型正确答案:C4、男性,22岁,血压19/12kPa,大置尿蛋白,血浆清蛋白25g/L。
下列何种疾病可能性大()A、急性肾炎B、肾病综合征C、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D、慢性肾炎E、隐匿性肾炎正确答案:B5、患者男性,45岁。
因吉兰-巴雷综合征收治入院,治疗期间突发胸闷、呼吸困难,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抢救措施是A、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B、平卧位,高流量吸氧C、静脉滴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静脉用氨茶碱E、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正确答案:A6、为病人进行肛门检查时,应协助病人采取的卧位A、侧卧位B、头低足高位C、头高足低位D、截石位E、俯卧位正确答案:A7、患者男性,55岁。
1小时前因右侧腰背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出冷汗,服颠茄片不见好转,来院急诊。
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
B型超声波检查:肾结石。
患者宜选用的药物是A、阿托品B、哌替啶C、阿托品并用哌替啶D、吗啡E、阿托品并用吗啡正确答案:C8、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是A、两性霉素B、阿昔洛韦C、四环素D、聚肌胞E、酮康唑正确答案:B9、D,C患者出血与下列哪一项因素关系最为密切A、凝血因子合成减少B、凝血因子激活障碍C、凝血因子大量消耗D、抗凝物质增多E、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正确答案:C10、胸腔穿刺术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干咳,考虑哪种可能性最大A、自发性气胸B、肺气肿C、肺炎D、胸膜炎E、肋间神经炎正确答案:A11、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A、引起失血性休克B、破坏血脑屏障C、血液苯乙胺和羟乙胺增加D、脑组织缺血缺氧E、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氨正确答案:E12、子痫首选A、静脉注射硫酸镁B、氯丙嗪C、苯妥英钠D、静脉注射地西泮E、乙琥胺正确答案:A13、心脏向心性肥大的本质是A、心肌细胞数目增加B、肌节的并联性增生C、肌节的串联性增生D、心肌纤维长度加大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4、某休克病人,心率快,测中心静脉压为5cmH2O (0.49 kPa),应采取()A、休克与血容量无关B、迅速补充液体C、控制小量输液D、控制输液量,加用强心药E、心功能不全,立即给强心利尿药正确答案:B15、患者男性,56岁,发热、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可疑急性脓胸。
《急性呼吸衰竭》课件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胃肠道黏膜水肿、糜 烂、溃疡等,导致消化道出血。
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肺通气不足的机制
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肺泡萎陷等导致肺通气量减少。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机制
肺内血流灌注不均、通气不良区域血流灌注过多或过少等引起氧气 和二氧化碳交换障碍。
弥散障碍的机制
呼吸衰竭病理过程包括肺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障碍等,导致机 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衰竭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1 2 3
呼吸衰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心肌收缩力增强等,严重时可引起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呼吸衰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 至死亡。
预防感染
遵循预防接种计划,注意个人 卫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
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患者排痰。
提供舒适的环境
保持室内安静、舒适,提供适宜的温湿度。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情绪。
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泡膜厚度增加等影响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肺泡 膜的弥散速度。
03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02
03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过吸痰、拍背等方式清除呼 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吸氧
根据病情给予不同浓度的氧气 吸入,以改善缺氧状态。
液体管理
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专业知识】

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原呼吸功能正常,由于某种突发原因,例如气道阻塞、溺水、药物中毒、中枢神经肌肉疾患抑制呼吸,机体往往来不及代偿,如不及时诊断及尽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常可危及生命。
但此型呼吸衰竭患者原呼吸功能常大多良好,若及时有效抢救,预后往往优于慢性呼吸衰竭。
但是在临床也可常见到原呼吸功能较差的患者,由于某种突发原因,常见呼吸道感染引起气道阻塞可致PaCO2急剧上升、PaO2急剧下降,临床上习惯将此型呼吸衰竭归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因多种突发因素,如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
分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和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两类加以阐述。
1.急性Ⅰ型呼吸衰竭(1)肺实质性病变:各种类型的肺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炎,误吸胃内容物入肺、淹溺等。
(2)肺水肿: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所引起;②非心源性肺水肿:最为常见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尚有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
此类疾病常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
(3)肺血管疾患:急性肺梗死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此类疾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
(4)胸壁和胸膜疾患: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可影响胸廓运动和肺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和(或)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损害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临床上常见为Ⅰ型呼吸衰竭,但严重者也可为Ⅱ型呼吸衰竭。
以上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早期轻者大多为Ⅰ型呼吸衰竭,而晚期严重者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2.急性Ⅱ型呼吸衰竭(1)气道阻塞: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烧伤、异物、喉头水肿引起上呼吸道急性梗死是引起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2)神经肌肉疾患:此类疾病患者肺本质无明显病变,而是由于呼吸中枢调控受损或呼吸肌功能减退造成肺泡通气不足,而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可损伤周围神经、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等致呼吸肌受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急性呼吸衰竭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杨琳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0期
生活中我们经常會听到“呼吸衰竭”这个名词,说到呼吸我们常常会将其与生命相联系,所以,人们在听到“呼吸衰竭”这个词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惊慌。
其实,我们常常说到的呼吸衰竭,指的就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所导致的肺换气以及肺通气的障碍,以至于患有该病的患者在静息的状态下,仍然不可以做到正常的气体交换,交换时的气体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其患上低氧血症,还有可能会伴随着患上高碳酸血症,从而进一步引发各种各样的生理改变以及病理改变,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综合症。
急性的呼吸衰竭在临床上的表现是缺乏特异性的,一般在对其进行诊断时,如要下明确诊断,那么就要依赖于血气动脉仪分析,该分析指的是让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进行呼吸,如果测得其动脉血氧分压没有超过六十毫米汞柱,同时还有几率伴随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现象,二氧化碳分压超过五十毫米汞柱,并且对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以及心内解剖分流的因素进行排除之后,就可以明确诊断该患者为呼吸衰竭。
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一个正常的呼吸过程,是由外呼吸、气体运输以及内呼吸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同时进行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池,都会导致人们患上呼吸衰竭。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来说,具体会有哪些原因导致其发生呢?
一、导致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
1、导致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肺实质性病变,这里的肺实质性病变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肺炎,而这些肺炎又可以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等原因引起的。
在人们误打误撞将胃内容物吸入肺之中或是受到淹溺等危险时,往往就有发生肺实质性病变、继而产生急性Ⅰ型呼吸衰竭的危险。
2、导致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之一还有肺水肿,肺水肿包括了心源性的肺水肿和非心源性的肺水肿,其中一般来说,心源性肺水肿是由于各类比较严重的心力衰竭所导致的,而非心源性肺水肿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常见的原因。
此外,还有急性高山病和复张性肺水肿等,它们都有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低氧血症,从而导致呼吸衰竭。
3、导致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之一还有肺血管疾病,在肺血管疾病中,急性肺梗死常常都会引发急性呼吸衰竭,如果患上该病,那么此“急性”程度往往是非常强的,一般此病来势都会极其凶猛,非常容易使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