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加试软件工程科目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考试软件工程专业科目三《软件工程学》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考试软件工程专业科目三《软件工程学》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考教育学士学位考试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学》课程考试大纲软件工程学是成人高等教育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考试计划中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重点要求学生学习与软件开发和维护有关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模型、方法与技术、工具与环境、标准与规范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应考者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动向;如何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等。

本考试大纲主要由课程要求、考核要点、参考教材和样卷四部分组成。

一、课程要求通过软件工程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切实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表示工具进行小型项目的开发,特别是实用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具体要求如下:1.从总体上了解软件工程的产生、软件生产发展史、软件生存周期、各种方法和生存周期模型、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

2.系统掌握软件开发最基本的内容:可行性研究和软件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系统掌握这些阶段的目标、任务、特点、步骤和文档。

3.掌握增量模型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运行机制、开发过程和步骤。

4.掌握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步骤,应遵循的原则和准则,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表示工具开发小型软件项目。

5.初步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模型,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实现的任务、内容和步骤,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工具。

6.了解Jackson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步骤、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表示工具。

7.了解软件工程的质量保证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思想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二、考核要点(一)第1章绪论本章总体要求是:从总体上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软件工程过程和生存期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软件开发的各种方法和生存周期模型等。

本章考核要求如下:(1)软件工程的产生①软件的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软件工程》本科课程考试大纲

《软件工程》本科课程考试大纲

《软件工程》本科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软件工程》属于开卷考试课程,这门课程主要研究软件开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于网络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讲是一门核心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课程的考试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工具对实现软件工程的作用,领会一些分析与设计原则的意义;能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动向。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开卷。

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如有答题卡,请注明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二)答题时间
90分钟。

(三)基本题型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与要求
1、从总体上了解软件工程的产生、软件生产的发展史、软件生存周期、各种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及方法和工具。

2、系统掌握软件开发最基本的内容:可行性研究和软件计划、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全面了解这些阶段的目标、任务、特点、步骤和文档和常用工具。

3、掌握增量模型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运行机制、开发过程和步骤。

4、掌握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步骤、应遵守的原则和准则,能够应用相
应的图形表示工具开发小型软件项目。

5、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模型以及统一建模语言UML和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6、了解软件工程的质量保证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方法、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

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软件工程)

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软件工程)

第4章软件工程
【考点1】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如表4-1所示。

表4-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考点2】软件过程
1.软件过程的基本概念
软件过程的基本概念如表4-2所示。

表4-2 软件过程的基本概念
2.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典型软件过程模型)
(1)瀑布模型
①开发流程
实际的瀑布模型是带“反馈环”的,实际的瀑布模型如图4-1所示,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开发过程,虚线箭头表示维护过程,传统的瀑布模型没有下图中的反馈环。

图4-1 实际的瀑布模型
②特点和优缺点
瀑布模型的特点和优缺点如表4-3所示。

表4-3 瀑布模型的特点和优缺点
(2)快速原型模型
①开发流程
快速原型模型弥补了瀑布模型不适用于需求动态变更的缺点,其本质是“快速”,快速原型模型如图4-2所示,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开发过程,虚线箭头表示维护过程。

图4-2 快速原型模型
②优点
快速原型模型是不带反馈环的。

(3)增量模型
①开发流程
增量模型也称为渐增模型,增量模型如图4-3所示,每个增量构件的开发采用瀑布模型。

图4-3 增量模型
②原理和优缺点
增量模型的原理和优缺点如表4-4所示。

表4-4 增量模型的原理和优缺点
③风险更大的增量模型
风险更大的增量模型图4-4所示。

图4-4 风险更大的增量模型
(4)螺旋模型
①开发流程
可以把它看作在每个阶段之前都增加了风险分析过程的快速原型模型,简化的螺旋模型如图4-5所示。

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科目837软件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科目837软件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三、需求分析
1、明确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的区别,掌握如何根据需求建立原型;
2、掌握需求文档的撰写规范;
3、了解需求评审、需求质量、以及如何衡量需求的可测试性。
四、概要设计
1、掌握概要设计过程、设计原理、模块化方法及模块独立性原则、软件结构的确定;
2、掌握系统设计文档的撰写规范。
五、详细设计
1、掌握常用的详细设计工具,包括但不限于:ER图、用例图、时序图、状态转换图、PAD图等;
3、掌握使用度量方法来预测可能的变化并评估变化产生的影响;
4、掌握软件再工程方法。
八、面向对象方法
1、理解应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2、掌握应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
3、掌握UML建模的应用。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
复习参考书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东北林业大学
考试科目代码:837考试科目名称:软件工程基础
考试内容范围:
一、软件工程学概述
1、准确理解什么是软件工程;
2、理解使用系统开发方法进行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3、掌握不同类型的软件过程和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4、掌握相关的建模技术和工具。
二、可行性研究
1、掌握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2、掌握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的用途及建模方法。
2、掌握人机界面设计技术;
3、掌握Jackson结构程序设计技术。
六、编码与测试
Hale Waihona Puke 1、掌握程序设计语言风格,能够根据开发对象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有良好编程习惯;
2、掌握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能够根据问题进行软件测试方法的选择和测试方案的设计。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doc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doc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招生代码:10079)《计算机组成原理》一、考试范围: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工作过程以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定点加减运算、乘除运算以及浮点四则运算,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进位链结构;存储器的分类、层次结构、存储机制和工作原理, Cache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地址映像、替换算法、更新策略;指令的基本格式、功能、寻址方式; 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中央处理器功能和基本结构、指令的执行过程、时序控制方式和多级时序系统,指令流水线,模型机的组合逻辑控制器与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与设计;总线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输入输出系统的作用、功能和组成,输入/输出端口及其编址; CPU对外设的管理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和I/O处理机方式。

二、考查重点: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工作过程以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2、运算器的运算方法及进位链结构设计。

3、存储器的分类与层次结构;存储器的存储机制和工作原理, Cache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半导体存储器的逻辑设计。

4、指令的基本格式;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常见的寻址方式。

5、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指令的执行过程;时序控制方式和多级时序系统,组合逻辑控制器与与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

6、输入输出系统中CPU对外设的管理方式: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和I/O处理机方式。

三、是否需携带计算器(是或否):否《软件工程》一、考试范围:1.概述。

计算机系统的开发过程;软件及其分类;软件工程的由来和发展;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生存期模型。

2.软件计划。

确定软件范围;软件开发中的资源需求;软件成本估算;软件开发进度的安排。

3.软件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规约说明书(SRS);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原型化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同等学力考试科目及大纲对照表

同等学力考试科目及大纲对照表

同等学力考试科目及大纲对照表一、政治学科1.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大纲要求:考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思想体系和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概念、基本内涵和发展成果等。

同时,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纲要求:考生需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潮等。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主要建设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等。

同时,要求考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

二、外国语学科考试科目:英语大纲要求:考生要求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口语和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英语四级和六级水平的基础,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与表达,理解并翻译英语文章,具备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章的能力。

三、经济学科1. 考试科目:经济学基础大纲要求:考生需要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具体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中的数学工具等。

2. 考试科目:经济学专业课大纲要求:考生需掌握经济学专业的核心内容,包括: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分析方法、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学等。

同时,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实践经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法学科1. 考试科目:法律基础大纲要求:考生需要了解法学基本理论,具体包括:法律学的基本概念、法律原理、法律制度等。

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法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法律实务经验。

2. 考试科目:宪法与行政法学大纲要求:考生需熟悉宪法和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度。

具体内容包括:宪法的基本原理、宪法的主要内容和修订程序,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行政法规和行政法律制度等。

同时,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宪法和行政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育学科考试科目:教育学大纲要求: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软件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软件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软件工程》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卷的题型结构1、填空题(10分)2、选择题(10分)3、判断题(10分)4、简答题(20分)5、分析题(50分)6、设计题(50分)三、考试内容第1章软件的本质1.1软件的本质1.1.1定义软件1.1.2软件应用领域1.1.3遗留软件1.2软件的变更本质1.2.1WebApp1.2.2移动App1.2.3云计算1.2.4产品线软件第2章软件工程2.1定义软件工程学科2.2软件过程2.2.1过程框架2.2.2普适性活动2.2.3过程的适应性调整2.3软件工程实践2.3.1实践的精髓2.3.2通用原则2.4软件开发神话第3章软件过程结构3.1通用过程模型3.2定义框架活动3.3明确任务集3.4过程模式3.5过程评估与改进第4章过程模型4.1惯用过程模型4.1.1瀑布模型4.1.2增量过程模型4.1.3演化过程模型4.1.4并发模型4.1.5演化过程的最终评述4.2专用过程模型4.2.1基于构件的开发4.2.2形式化方法模型4.2.3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4.3统一过程4.3.1统一过程的简史4.3.2统一过程的阶段4.4个人过程模型和团队过程模型4.4.1个人软件过程4.4.2团队软件过程4.5过程技术4.6产品和过程第5章敏捷开发5.1什么是敏捷5.2敏捷及变更成本5.3什么是敏捷过程5.3.1敏捷原则5.3.2敏捷开发战略5.4极限编程5.4.1极限编程过程5.4.2工业极限编程5.5其他敏捷过程模型5.5.1Scrum5.5.2动态系统开发方法5.5.3敏捷建模5.5.4敏捷统一过程5.6敏捷过程工具集第6章软件工程的人员方面6.1软件工程师的特质6.2软件工程心理学6.3软件团队6.4团队结构6.5敏捷团队6.5.1通用敏捷团队6.5.2XP团队6.6社交媒体的影响6.7软件工程中云的应用6.8协作工具6.9全球化团队第7章建模指导实践的原则7.1软件工程知识7.2核心原则7.2.1指导过程的原则7.2.2指导实践的原则7.3指导每个框架活动的原则7.3.1沟通原则7.3.2策划原则7.3.3建模原则7.3.4构建原则7.3.5部署原则7.4工作实践第8章理解需求8.1需求工程8.2建立根基8.2.1确认利益相关者8.2.2识别多重观点8.2.3协同合作8.2.4首次提问8.2.5非功能需求8.2.6可追溯性8.3获取需求8.3.1协作收集需求8.3.2质量功能部署8.3.3使用场景8.3.4获取工作产品8.3.5敏捷需求获取8.3.6面向服务的方法8.4开发用例8.5构建分析模型8.5.1分析模型的元素8.5.2分析模式8.5.3敏捷需求工程8.5.4自适应系统的需求8.6协商需求8.7需求监控8.8确认需求第9章需求建模:基于场景的方法9.1需求分析9.1.1总体目标和原理9.1.2分析的经验原则9.1.3域分析9.1.4需求建模的方法9.2基于场景建模9.2.1创建初始用例9.2.2细化初始用例9.2.3编写正式用例9.3补充用例的UML模型9.3.1开发活动图9.3.2泳道图第10章需求建模:基于类的方法10.1识别分析类10.2描述属性10.3定义操作10.4类–职责–协作者建模10.5关联和依赖10.6分析包14。

沈阳建筑大学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计算机应用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沈阳建筑大学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计算机应用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计算机应用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考生应了解当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熟悉计算机各功能部件特点;熟悉逻辑运算、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的运算与转换;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基本组成,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含义,基于不同逻辑结构和不同存储结构的基本算法的实现;掌握数据库相关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掌握关系代数和结构化查询语言进行相关操作;掌握软件工程基本指导,能用结构化方法进行分析与设计,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理解软件测试的意义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组成、分类、网络拓朴结构;了解信息安全的知识。

二、考查内容及要求1、计算机基础知识(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2)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用途;(3)理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4)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5)了解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6) 掌握计算机数制及数制转换方法。

2、操作系统基础(1) 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2)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3)了解典型操作系统;3、算法与数据结构(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2)掌握算法含义及其性质;(3)掌握线性表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4)熟练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算法;(5)了解数组基本知识;(6)熟练掌握树与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性质,遍历等算法实现,树与二叉树的转换;(7)了解图的概念,不同的存储结构特点;(8)掌握静态查找、动态查找、哈希查找的基本思想;(9)掌握内部排序基本算法。

4、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1)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理解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了解数据库发展历程;(2)理解数据模型的含义,以及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意义和作用;(3)掌握关系代数;(4)掌握结构化查询语言;(5)理解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5、软件工程基础知识(1)了解软件工程发展历程,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各阶段的主要作用;(3)掌握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4)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5)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和方法,掌握软件测试方法;(6)了解程序调试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等学力加试软件工程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软件工程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程。

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此,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工程性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建造软件系统的方法、技术、流程、工具及规范等。

该科目主要考查学生能基本上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方向;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掌握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各种开发经验的总结与提炼。

在考查中不仅注重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也应注重方法、技术的实际应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 软件工程概述(5分)
2 可行性分析(5分)
3 需求分析(10分)
4 概要设计(10分)
5 详细设计(10分)
6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30分)
7 编码(5分)
8 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20分)
9 项目计划与管理(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 选择题(40分)
2 名词解释(15分)
3 简答题(20分)
4 分析设计题(25分)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
1 软件工程概述
(1) 软件
软件的发展、软件的定义、软件的特点、软件的种类。

(2) 软件工程的概念
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的目标、软件工程的原则。

(3) 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基于四代技术模型、面向对象与组件模型、混合模型。

2 可行性分析
(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3) 系统流程图
(4) 成本/效益分析
3 需求分析
(1) 需求分析的任务与步骤
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步骤、需求分析的原则。

(2) 需求分析方法
①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基本符号、基于数据流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

②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方法
(3)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4 概要设计
(1) 概要设计的任务与步骤
概要设计的任务、概要设计的步骤
(2) 软件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模块独立性、结构设计的评价原则
(3) 概要设计的方法
①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基本概念、变换分析、事务分析、设计优化原则
②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4) 概要设计文档与评审
5 详细设计
(1) 详细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详细设计的任务、详细设计的原则
(2) 详细设计的方法
程序流程图PFC、N-S图、PAD图、HIPO图、过程设计语言PDL、详细设计方法的选择
(3) 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与评审
6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1)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面向对象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