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诗歌鉴赏
席慕容作品赏析

席慕容作品赏析第一篇:席慕容作品赏析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一首《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流露着淡淡的忧伤,一丝一缕,然后缠绕于我心。
戏看人生,充满嘲讽,对自己的嘲讽。
一首诗或者说是一个人生:淡了、暗了、怨了、乱了,是散了,淡了,是倦了,又暗了!原来这样走着就散了!我喜欢席慕蓉的文字,喜欢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情画意,没有矫情的修饰,一切都归于平淡,在平淡中却提炼出一种至真至诚来。
或有忧愁,有快乐,有着小小的哲理,经她那细腻的笔触,仿若置身与一个乡村的傍晚,阳光是迷蒙昏黄的,周围很静,有人轻轻哼着一首很古老很遥远的歌。
歌声美如天籁,无一不拨动人心最底处的那根弦。
她常说,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
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
看她的诗,读她的散文是一件最最轻松而愉悦的事。
有人说:她的作品蒙上了一层遥远、空灵的气息,深深吸引着读者的心。
蒋勋说:她的诗,是以快捷的方法说委婉的感受。
诗人萧萧说:“她自生自长,自图自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诗国里一处独立自存的桃花源。
”人世间的经历、选择、磨难、悲伤、从容、激情……仿佛这位生活的智者就在在你的耳边娓娓道来,用她的情愫牵动着你的情愫,用她的智慧找寻出着你清澈年轻的心,用她广泛的忧愁流淌出你血管里的宽容,为你解开人生路程里的一个又一个迷茫,坚定着你对生活的信仰。
我喜欢读她的诗,纤细而纯洁,悲壮而激情,有年少时的朦胧,有苦涩的乡愁,还有成长里的忧愁。
想家时,她有了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成长中或多或少品尝到了无花果的青涩,她会说:“五百年的期盼为了你的一次回眸,我是你前世口袋里的一颗弹珠,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朦胧的爱情却有着苦涩淡淡的乡愁。
诗歌赏析 席慕容

诗歌赏析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一、作者介绍席慕容(1943年-),原名陈维昌,四川成都人,祖籍湖南。
中国著名诗人、作家、画家、文化名人。
1979年开始创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情的诗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二、席慕容的诗歌风格席慕容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以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而著称。
他善于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爱情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引发读者共鸣。
席慕容善于运用典故、修辞手法和寓言等修辞手段,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富有哲理。
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物为素材,通过细腻而准确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三、席慕容的代表作品赏析⒈《雨巷》梧桐更典雅,雨巷更幽深。
雨巷是街头小巷的一种独特景观,作者通过细腻描写雨巷的氛围和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青春岁月的怀念之情。
⒉《梦里乡愁》我的心里有一片田,那里有一个小小的家园。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渴望,通过描写作者的心境和家园的美好,传递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⒊《再别康桥》航班飞过康桥,我再次回顾着那段曾经的爱情。
通过对康桥的描述和自己的情感抒发,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追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幸福的不舍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四、附件本文档包含席慕容的诗歌作品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解读,请查阅附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作品享有的独占性权力,包括复制、发行、展览等权利。
⒉著作权:指作者对其著作享有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改编权等权利。
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

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乡愁是席慕蓉写的一篇散文,小面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来阅读!【诗歌全文】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歌赏析】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评价席慕容评论家沈齐认为,对“席慕蓉诗歌现象”的重新解读,旨在对整个常态诗歌写作的重新正名与定位。
长期任运不拘、一味移步换形的中国新诗,正在逐渐清醒中认领一个守常求变的良性发展时期,而常态写作的重要性,也正日渐凸显。
从这一观点重读席慕蓉,便可读出一点尴尬中的启示──市场将前卫姿态由主流推向边缘,时代又将一抹“边缘光影”推为市场的热点;市场无罪,时代无常,席慕蓉只是被动充当了大众诗歌选民们的“最爱”,并无意中开启了人们对常态诗歌写作价值的重新认识──而在这一价值领域中,席慕蓉诗歌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并非错爱与误会。
席慕蓉《送别》赏析

席慕蓉《送别》赏析席慕蓉《送别》赏析席慕容的这首《送别》,道出了我们内心的矛盾,内心的挣扎,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对于余生,我们用行为来书写在自己的篇章。
我们送别了过往,但要珍惜今朝,我们不能总是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席慕蓉《送别》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别》原文: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内疚和悔恨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後的心中尽管他们说世间种种最後终必成空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可是我一直都在这样做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又要错过今朝今朝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馀生将成陌路一去千里在暮霭里向你深深地俯首请为我珍重尽管他们说世间种种最後终必终必成空《送别》赏析1:即将分别,诗人首先感受到的是遗憾、内疚、悔恨。
也许是因为之前相聚的日子没有好好珍惜,至今心有不甘。
然而,聪明人总是善于自我调节的。
诗人写到:“世间种种,后终必成空。
”错过之后,有对己方的反省、问责,更有给对方的祝愿:珍重。
因为过去生活存有缺憾,离别时放大这种情绪。
自我安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否定人生的实在,或是从对别人的祝福里获得某种救赎。
离别让人对己对他形成反省。
情感的不完满、人生的.缺憾,这些具有悲剧品质的东西,此刻得到突出表现。
赏析2:白居易的“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无限哀愁,竟要因离别而愁断肠,这夸张的说法,却也正是许多人离别时的真实心情。
高适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董大共勉,读来让人为之一振,如若离别都能如此从容,人生还剩忧伤几何?而席慕容一笺短诗,不是送别友人,而是送别时光,送别纷飞思绪,送别一切想挽回却已成定局的旧事。
席慕容的诗读起来从来是有着清浅哀思的,但在这首诗里却不尽然,而是从第一句就透露出了深深的无奈——“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内疚和悔恨,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一字一句里尽是遗憾,一字一句都重重的叩在读者的心弦上——人生得意须尽欢,而失去的呢?失去的若已不再,那就永远不会在了。
席慕容《青春》赏析

席慕容《青春》赏析席慕容《青春》赏析席慕容以诗歌出名,而散文也给了我们许多的道理,席慕蓉诗选青春为我们展现了她的青春情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席慕容《青春》赏析,欢迎参考!席慕容《青春》赏析篇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走过青春之后,回首缅怀那逝去的美好而潸然泪下、感慨万千的情景。
第一节开头两句就殿定了全诗的基调,当未来的或孤单或抑郁与过往的美好同时在头脑中清晰可见时,泪水便汪洋恣肆——诗歌用一个动人的拟人句“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看似轻松的语气,细细品读,会意识到其中孕育了多少无可奈何。
模糊的视线中,已经不记得曾经的曾经,美好怎样流淌进自己生命的河流中,只记得,那么古老,那么晴朗,只是夏日已不再来。
第二节诗人开始了追索往事,想尽力去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和“年轻的你”曾经有过的共同记忆,只是,是不是“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我”已经不记得那曾经了,只有“你”的影像那么飞快地穿梭过我的思绪,不容“我”挽留。
抑或,诗人已经泣不成声,模糊的视线中“你微笑的面容”若隐若现,逐渐地消失,像华美绚丽的晚霞——日落后的群岚,淡淡地,淡淡地,退出我的视野。
同时,如果更深地探索一下,冒着牵强附会的危险,从若“云影掠过”到“日落后”,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诗人端坐了整整一下午或者一整天,凝思,沉迷,痛苦,快乐,欲罢不能,直至最后的迷迷糊糊,一切都变得不再清晰,影影绰绰如晚霞渐渐褪去天边,情感已达到了高潮,为下节做情感铺垫。
第三节以一个暗喻开头,“发黄的扉页”可能是诗人记载青春的一本日记,也可能只是记载时光流逝的一本普通日历,但不管怎样,她是诗人回顾从前的一个载体,勾起了诗人怅惘失落。
但是今不如昔,扉页也变黄,时光不给人遐想,逝去的就是美好,剩下的,只是悲凉。
因此诗人埋怨“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只因心中有结,无心欣赏。
终于热泪满眶,一遍一遍,不忍卒读,只是读出了更深的伤感,或者是顿悟——青春,如此仓促。
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感叹。
席慕容诗歌的赏析

席慕容诗歌的赏析 席慕容诗歌 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下面是小编想跟 大家分享的席慕容诗歌的赏析,欢迎大家浏览。
席慕容诗歌的赏析【1】 在中国古典美学里,“莲”的意象是朦胧多义的,莲是中国文学 作品 中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最早进入诗歌是在《诗经 》中。
《诗经》中的莲原型奠定了莲和女子之间的隐喻、类比关系。
莲既是 爱情的象征,也能指人格的高洁和清爽,早在古代,莲就被赋予了“花中君子” 的美誉,正气、高傲、洁身自好、脱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席慕容的这首诗里, 作者除了赋予“莲“传统的君子品格外, 还以女性独 有的眼光和笔法, 给“莲”赋予淑女般的气质和神秘的情感内涵。
“我”是一朵 盛开的夏荷, 倾尽一生, 早在含苞欲放的时候, “我”积攒了多少的期待与心事, 只为夏之来临,花开灿烂,等待你的经过,这般心事都付与你说。
可是,你在哪 里?如何在我最美的时刻遇见你?“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在“我”盛 开的美丽时刻,却没有你的欣赏。
在诗歌中,“我”是莲,是亭亭玉立的女子; “你”是采莲人,是“我”默默放在心里的郎。
一阵夏风徐徐而来,吹过水面泛起涟漪,拂过茕茕独立的莲,她轻轻地摇曳 着自己曼妙轻盈的身体,轻轻地叹息。
也许你每天都会经过这里,看过我,可是 你不知道,我一直在期盼着你的注视,默默地在看着你。
就是你那无意间的一回 眸, 令我多么惊慌失措。
或许这就是青年少女遇见自己梦中情人时的微妙的心理 吧,欲诉还羞,带着少女所独有的羞涩、温婉和忧伤。
秋雨风霜都还没到来, 可是属于夏莲期盼独自开放的季节也已经远去。
告别 青涩,少了许多梦幻般的设想,莲已经在风雨中成长起来。
还是那株亭亭玉立的 水中莲,风姿绰约,散发着独有的馨香,淡雅,朴质,不卑不屈。
依然每天看着 你经过,没有言语。
可是,面对你的欣赏,再也不会如曾经般的慌乱。
因为,在 你眼里, 我只是一株值得欣赏的植物, 你, 不懂莲的心事啊! “我已亭亭 不忧 亦 不惧”把一个成熟女子的洒脱、淡然、脱俗的气质写得淋漓尽致,无可奈何,带 着淡淡的哀怨与愁绪。
席慕容经典诗歌及赏析五篇

席慕容经典诗歌及赏析五篇第一篇:席慕容经典诗歌及赏析席慕容的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这是她的诗的最显著的特点。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席慕容经典诗歌及赏析,欢迎查看。
一、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赏析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
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这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位美丽端庄,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倾泻而出,鲜明动人。
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最美丽”三字把少女追求纯洁,神圣,伟大,美好的爱情之心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淋漓尽致,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诚的自然流露。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强,是徒劳白费,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缘在天意,那么,份在人为。
诗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经的路旁”“慎重地开满了花”,是爱的宣言,是积极成就与其意中人“份”的举动。
“慎重”一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眺望爱情的心理活动。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当意中人“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泪,是血,是失落,如泣如诉,其凄凉之状况,催人泪下;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落了一地的更是少女心之无愧,情之无悔,生之无憾,其情之真,意之切,追求之心之执着,倒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了!二、雨后生命,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静静盼望,搜寻怀带着逐渐加深的幕色经过不可知的泥淖在暗黑的云层里终地流下了泪为所有错过或者并没有错过的相遇生命,其实到最后总能成诗在滂沱的雨后我的心灵将更为洁净如果你肯等待所有漂浮不定的云彩到了最后,终于都会汇成河流赏析诗中“前行”“盼望”“搜寻”等动作行为应该是“生命,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的前提,如果能够在希望中探寻,那麽不管是泪是笑是悲是喜,都有是可欣慰的。
《席慕蓉诗两首》赏析

《席慕蓉诗两首》赏析
席慕蓉诗两首
(一)茉莉
茉莉好像
没有什么季节
在日里在夜里
时时开着小朵的
清香的蓓蕾
想你
好像也没有什么分别
在日里在夜里
在每一个
恍惚的刹那间
训练提示
1.这是一首爱情小诗,短短几句,便将一种深深的浓浓的挥之不去的爱,质朴地表现出来了。
2.朗诵时,应把握内在、质朴与细腻的情感,用声应轻柔。
(二)禅意
当一切都已过去
我知道我会
慢慢地将你忘记
心上的重担卸落
请你请你原谅我
生命原是要
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
世界仍然是一个
在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
天这样蓝树这样绿
生活原来可以
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训练提示
1.这也是一首爱情小诗,所不同的是它所表现的不是正在恋爱着的情感,而是恋情已逝的内心感觉。
因而,诗中透出几许 ... 与哲理。
2.朗诵不能太消沉,应有几分理性意味,语言有内涵及内在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
——席慕容的诗
汉教3班冯晓玲20100511472
摘要:席慕容七十年代在台湾诗坛崛起的一个新诗人,她的诗歌作品自出版以来大受欢迎,尤其是在广大的年轻人中更是掀起了经久不衰的“席慕容热”。
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生命的主题,语调温柔哀婉,风格多写甜蜜的忧愁,但是又不因事物的不可改变而变得消极沉沦,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
关键词:席慕容;诗歌;青春;内容风格;
认识席慕容,源于她的诗,缠绵悱恻、哀婉美丽,打动人心。
不得不说,席慕容是一个擅长写情的高手,她的诗总是能够引起很多人源自内心深处的感动,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我也很喜欢席慕容的诗,经常感动于其中美妙动人的故事,不止爱情,还有青春。
席慕容写的诗大多归为三类,爱情、乡情、时光。
在这些诗里面,我最爱的还是有关爱情和时光的句子,毕竟现在我还体会不到思乡是一种什么样强烈的感觉,而青春和爱情,却正是我们这个年纪所特有的白日梦。
那就先来说说情诗。
在席慕容的作品中,很多都是关于爱情的写作,读完她的诗集,你会发现作者好像是个爱情的绝对信仰和崇拜者,她倡导真爱和纯爱,即使没有长相厮守,没有天长地久,只要有爱情的种子在心里边发芽,那么她就是矢志不渝忠贞不移的爱情,漫溢着缠绵悱恻、哀思美丽。
而在席慕容所有的诗作里,《一棵开花的树》受
到很多人喜爱,也曾经真真切切的感动过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的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时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的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只是百字,却以千言。
凄美的爱情故事油然纸上,跃于心中,勾引得泪腺蠢蠢欲动。
为了能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你,我向佛虔诚的祈求了五百年,五百年的夙愿,五百年的痴痴等待,最后,佛成全了我,他把我变成了一棵树,长在了你必经的路旁,我尽力的展现出自己最美的样子,满怀期待的想要与你相遇,是不是我这五百年的等待就会有所回应?是不是我们的尘缘即将展开?然而,你终于无视的走过,你没有看见我的等待,我的爱情,甚至,你没有看见在你路旁的我的存在,心,也因此碎了。
凄婉的故事,别样的感触,一股忧伤的情绪百转千回的浸润笼罩于每一个字里行间。
席慕容的爱情就是这样的爱情,有时甚至是称不上爱情的爱情,没有两人刻骨铭心的相爱,有的只是一个女子的单相思和独自等待,就像是一出自编自演的戏剧,没有对手,没有看客,只是自己的独自欢喜或落泪,这样的真心付出,不被任何人所知晓。
但是在这之中,却从来没有仇恨,没有抱怨,这也是席慕容诗歌所表现的一大特色,当错过的错过了,失去的失去了,有的也只是淡淡的惆怅,不管是最后得到,抑或失去,只要经历过的,就是人生。
诗人对
于爱情的定义不局限于时间,也无关于空间,而只是淡淡的一瞬所绽放出的光华,“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吧”。
这是《抉择》里的一部分,表现的也是无怨无悔的爱情,无怨无悔的人生,当然,还有无怨无悔的青春。
《无怨的青春》,这也是席慕容发表的一部诗集,正如诗名,表现的是作者无怨无悔的青春感受,里面包含很多作者对于时光的描述,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受。
和爱情诗一样,这里面也充满了淳朴感伤的格调,如《青春之一》里就写到: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著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青春是什么?懵懂年少,大好年华,可以无忧无虑的猖狂,肆无忌惮的放肆,开心的笑,放声的哭,饱含热情,拥有梦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青春就应该是这样的充实而美好,溢满苦乐忧愁和奋斗。
然而,就是在这体味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却往往忘记了时光本身,忽略了青春,忽然的忘记了是怎样一个开始。
青春流逝太快,还没来得及好好的感受,年轻的你就如云影掠过,回头再看来时路,再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历了青春,那个时光也已过去,曾经错过了的,淡忘了的好多东西都一起涌上心头。
眼泪流过,多想抓住时
光,把他扣留,留下青春的美好,挣脱时空的束缚,然而,青春已不再,即使伤感,却也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多么的抒情而又无奈,这是一种伤感,亦是一种怀恋,却无怨。
这就是席慕容的诗,淡泊悠远,直指人心,总是能触碰到心里面最为柔软的那一个角落,她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表达爱情,描述时光,更以一个画家的视角构图写作,使作品充满了画面感,充满了诗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种宁静悠远、若有似无的气质。
不仅是如诗如画,席慕容的诗还像一本本经书,充满了禅意,在唤醒人们回忆和向往的同时,也引起人们深邃的思索。
“生命原是要/不断的受伤和不断的复原/世界仍然是一个在温柔的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在这样淡淡的文字中,蕴含的是一种哲理的思考,一种禅意。
她的诗作大多都有这么一种韵味,好像是经过禅宗哲学与美学的净化,不食人间烟火,禅意盎然。
现在,我仍然在读席慕容的诗,在青春的年纪里,体会青春的甜蜜的忧愁,也让我更加的珍惜青春。
华兹华斯说,诗是一切情感的自然流露,席慕容的诗歌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青睐的自然声音,表达的是我们对于初心的渴望,我想,这或许也就是她的诗歌如此受年轻人欢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