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素质拓展教案

素质拓展教案

拓展训练教案(一)一、教学对象及分析:职专新生职专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6-20岁左右,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同时,职专学生需要为将来的工作掌握各种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掌握技术、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协调配合能力等;拓展训练是一种“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集体能活动、游戏于一身,既能给教学带来趣味性,又能给学生带来思考、体验和行动的改变,因此,拓展训练也是提升学生素质效果最好的一种培训方法。

二、教学目的1、通过参与与讨论,训练其主动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2、通过“心”的体验,训练思维方式的转变,改善其心智模式;3、通过破冰游戏、同起同坐等项目,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工作配合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

三、教学目标:l 了解拓展训练与提升学生素质的意义;l 参与两个以上个人和团体项目;l 参与项目讨论与分析,并进行自我总结,找出差距,提升自我。

四、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

五、教学课时分配4学时实训。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项目实训及其讨论和总结。

七、教学说明本教学内容为拓展训练的初步阶段,以破冰游戏和场地项目为主,不涉及野外复杂项目。

项目一:教官自我介绍及提出对拓展训练的要求(预计时间5分钟)执行过程:8:40—8:45我是XXX,是今天拓展训练的教官。

这是我的助教XXX。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拓展训练。

在今天的拓展训练中,我们将带领各位踏上一段无比艰辛,无比困苦的旅程,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仅仅认为今天的拓展无非就是玩场游戏,游戏过后依旧笑声一片,那现在请你离开我们的队伍,因为,我们不需要这样不认真的队员,请将你宝贵的时间投注到更有意义的事件中。

在场的各位有需要退出的吗?(等待学员的回答。

要求回答声音洪亮有力,否则再次询问。

)好,既然在场各位都愿意将你们的今天交给我,那么为了保证今天能取得成果,让你不枉此行,你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绝对服从指令,“没有错误的指令,只有错误的执行”,不要质疑教练及活动规则;二全力以赴,“没有做不到,只有配合不到”不遗余力地去达成目标;三是群策群力,“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学校素质拓展教案模板范文

学校素质拓展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初中/高中素质拓展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领导潜力。

4. 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课程对象初中/高中学生四、课程时间1-2天,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五、课程地点学校操场或户外拓展基地六、课程内容1. 开场介绍- 简要介绍课程目的、内容和流程。

- 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团队组建- 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

- 每组选出一个队长。

3. 素质拓展活动- 活动一:信任背摔目标:增强团队信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流程:队员轮流站在高台上,由其他队员背对高台,队员从高台上倒下,由背摔队员接住。

- 活动二:盲人方阵目标:培养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流程:队员戴上眼罩,通过沟通协作,将绳子拉成方形。

- 活动三:翻山越岭目标:锻炼团队意志,提高心理素质。

流程:队员手牵手,排成一列,依次穿越障碍物。

- 活动四:同心协力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流程:队员站在绳子两端,通过协作将绳子拉成圆形。

4. 活动总结- 各小组分享活动感受,总结经验教训。

- 教师点评,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5. 结业典礼- 颁发结业证书,表彰优秀团队和个人。

- 集体合影留念。

七、课程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参与程度。

2. 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观察团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协作能力。

3. 个人成长: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和变化,评估课程效果。

八、课程注意事项1. 确保场地安全,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伤。

2. 活动前进行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3.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九、课程资源1. 素质拓展活动方案2. 安全保障措施3. 活动器材4. 活动场地布置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素质教育拓展教案模板范文

素质教育拓展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素质教育概述2. 团队协作活动3. 沟通能力训练4. 创新能力培养5. 心理素质拓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二)团队协作活动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

2. 每组进行一项团队协作活动,如:拔河、接力跑、搭积木等。

3. 教师观察各小组的表现,并给予点评。

(三)沟通能力训练1. 教师讲解沟通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有效的沟通技巧。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沟通场景。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创新能力培养1. 教师讲解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2. 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如:设计一个新颖的物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等。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创新成果,并给予鼓励。

(五)心理素质拓展1. 教师讲解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心理调适方法。

2. 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如:自信心训练、抗压能力训练等。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并给予指导。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

2. 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活动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等。

2. 教师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开展素质教育拓展活动提供借鉴。

六、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教材、教学课件等。

2. 教师准备团队协作活动所需的器材、场地等。

3. 教师准备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所需的材料、场地等。

七、教学时间1. 每个环节安排40-50分钟,共约3课时。

2.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时间。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小学四-六年级主题班会通用版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小学四-六年级主题班会通用版

小学班会教案《素质拓展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毅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2.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3. 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4. 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毅力的培养5.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毅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毅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 学生分享自己对素质拓展训练的了解和期待。

2. 讲解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 教师详细讲解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包括团队合作、自我认知、勇气和毅力、创新精神等方面。

- 学生通过实例和故事,理解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3.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 学生分享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

4. 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5. 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毅力的培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毅力。

-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成长。

6.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成果和体会。

7.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素质拓展训练的收获和体会。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教案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

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地点:校园内操场或室内活动室课程对象:大学全体学生教学准备:1. 活动器材:气球、绳子、接力棒、眼罩等。

2. 活动场地布置:根据活动需求进行场地布置,确保安全。

3. 教学课件: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素质拓展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

二、活动一:气球传递(15分钟)1. 活动规则:每组学生站在起点,用头部顶住气球,从起点传到终点,再返回起点。

2. 活动要求:不得用手接触气球,传递过程中气球不得落地。

3. 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活动二:盲人方阵(20分钟)1. 活动规则:每组学生中随机选出一人蒙上眼睛,成为“盲人”,其余学生作为“向导”。

2. 活动要求:“盲人”在“向导”的引导下,从起点走到终点,完成指定任务后返回起点。

3. 目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活动感受。

2.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第一节课的内容。

2. 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

二、活动一:接力赛(15分钟)1. 活动规则:每组学生依次完成接力任务,包括跳绳、跑步、投篮等。

2. 活动要求:接力过程中,每个队员必须完成规定的动作,不得中途放弃。

3. 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活动二:团队拼图(20分钟)1. 活动规则: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幅拼图,拼图过程中,每个队员必须积极参与。

2. 活动要求:拼图完成后,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3. 目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活动感受。

素质拓展训练教案

素质拓展训练教案

素质拓展训练教案素质拓展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默契和协作精神;2.提高沟通能力,学会倾听和表达;3.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体验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与信任,提升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各种拓展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团队合作、沟通、创新和信任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克服心理障碍,敢于尝试和挑战。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一些简单的热身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的拓展训练做好准备。

2.团队建设: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如“破冰游戏”、“拼图比赛”等,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3.拓展训练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拓展训练项目,如“信任倒退”、“盲人摸象”、“过河”等。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创新和信任能力。

4.分享与讨论: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让他们总结活动中的得失,加深对拓展训练意义的理解。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团队合作、沟通、创新和信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这些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拓展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展示、图片资料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在拓展训练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作业:布置一些与拓展训练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心得体会、设计一个团队建设方案等,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器材:如绳索、帐篷、泡沫垫等拓展训练所需器材。

2.教具:如拼图、模型等用于团队建设活动的教具。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教案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1. 团队合作游戏2.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3. 创新思维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素质拓展课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组,每组6-8人,选出一个组长。

二、团队合作游戏1. 游戏名称:盲人方阵2.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一个“盲人”,其他成员作为“向导”,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口头沟通,将“盲人”带到指定位置。

3. 游戏时间:20分钟4. 游戏结束后,各小组分享游戏心得,总结经验教训。

三、心理素质拓展活动1. 活动名称:信任背摔2. 活动规则: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一个“背摔者”,其他成员作为“接应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背摔任务。

3. 活动时间:20分钟4. 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分享感受,讨论如何提高心理素质。

第二课时一、创新思维实践1. 活动名称:创意市集2. 活动规则: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创意产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展示和销售。

3. 活动时间:1小时4. 活动结束后,评选出最佳创意产品,颁发奖品。

二、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素质拓展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个人感悟,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学生在团队合作、心理素质、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对素质拓展课的满意度。

教学资源:1. 团队合作游戏道具2.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道具3. 创意市集活动场地及道具备注:1. 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时间。

2.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指导和帮助。

高中军训素质拓展教案模板

高中军训素质拓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4.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教学对象高中新生三、教学时间为期一周的军训期间,每天安排1-2课时进行素质拓展训练。

四、教学内容1. 团队破冰活动2. 团队协作游戏3. 个人挑战项目4. 队列训练5. 军事知识讲座五、教学步骤(一)团队破冰活动1. 目的:消除学员之间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2. 内容:进行“抓手指”、“找朋友”等破冰游戏。

3. 时间:1课时(二)团队协作游戏1. 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 内容:a. “毛毛虫竞速”:每组6人坐骑在充气毛毛虫道具上,通过团队协调配合带动疯狂毛毛虫,在跑道上快速行驶,交接往返速度最快者获胜。

b. “袋鼠跳”:每组起点的同学钻进布袋,用跳跃的方式移动,跳到终点把布袋交给队友,然后队友用一样的方式,从终点接力返回起点,速度最快者获胜。

c. “乒乓球接力”:每支队伍有序排成两列,发令后第一名队员用筷子夹起乒乓球后运往另外一边盆子内,由另外一名队员接力,以最快完成队伍为胜。

3. 时间:2课时(三)个人挑战项目1. 目的:培养学生的个人挑战能力和抗压能力。

2. 内容:设置攀岩、穿越电网等个人挑战项目。

3. 时间:1课时(四)队列训练1. 目的: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和组织纪律性。

2. 内容:进行立正、稍息、跨立、正步走等基本队列训练。

3. 时间:2课时(五)军事知识讲座1. 目的: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2. 内容:邀请教官进行军事知识讲座,包括轻武器常识、军体拳等。

3. 时间:1课时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团队协作精神等。

2. 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在各项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如速度、技巧、团队协作等。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素质拓展活动的满意度及改进建议。

七、教学总结1. 教师总结:对本次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或外展训练( Outward bound), 这项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运动,由于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被不断推广开来。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

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这种人格力量的驾驭下,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素质拓展应运而生。

素质拓展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对运动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培养人际交往品质与能力。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课的拓展训练内容,主要以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培养团队精神为主;同时,通过个人在游戏中的参与,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个人的责任感。

本课的素质拓展游戏包括:《我是最棒的》、《急速60 秒》、《两军对垒》三个游戏。

《我是最棒的》主旨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行动力,拉近师生距离。

《急速60 秒》则主要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熔炼团队及良好的组织应变能力。

最后《两军对垒》主要培养学生的目标责任感及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现实生活中学会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三、学练目标
1、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完成所有游戏,提高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2、敞开胸怀,放下矜持,让全部的参与者都能融入集体体验团队精神。

3、提高团队精神,在游戏中共同协作,克服困难,学会沟通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本课以素质拓展游戏贯穿全课,以培养团队意识和精神为目的,促进学生沟通交流及团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1、课的激趣导入部分:
介绍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拓展宣誓•自我激励的意义及本课所要开展的内容和目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游戏名称:《我是最棒的》游戏内容:教师宣布活动规则,全体同学共同完成。

规则要求:全班同学以老师为圆心手拉手肩并肩,围成一个圆五秒钟完成。

游戏目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行动力,拉近师生距离。

游戏提示:活动时一定要强调规则,有效的组织积极参与和带动,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投入游戏。

2、课的挑战参与部分:(1)、《急速60 秒》
游戏内容: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人数相等。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30 组图片,每张图片代表一个数字从1-30. 每组同学必须指定一人在规定的60秒时间范围内把散落在地上的30 张图片按顺序收集起来。

游戏目的:使队员挑战自我,培养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程度及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提高团队意识。

(2)、《两军对垒》游戏内容: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选派10 人参加活动。

其余的同学担任指挥员。

每组每次各上场一人比赛。

上场队员蒙住双眼,听场外指挥的同学指挥。

捡起场地内的羽毛球击打对方场上队员的身体。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游戏提示:教师用情境导入游戏,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失败后的总结很重要,启发学生讨论如何选择更适合于本队完成任务的方法。

3、课的放松体验部分口令放松,在一段轻松的音乐下围坐在一起,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

拓展宣示
我有无限潜能,我为成功而来。

相信自己,信任伙伴,不抱怨队友。

时刻与团队在一起,因团队有我而自豪,相信自己,敬重他人,严守纪律。

服从教练指导。

从现在开始,我将勇敢的面对挑战,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做一名卓越团队的优秀队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