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完整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公开课教案范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公开课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元素,如意象、节奏、韵律等。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生,提升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海子及其诗歌创作背景介绍。
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2.2 诗歌文本分析: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韵律等基本元素。
解读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播放海子的诗歌朗诵,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2 诗歌朗读与讨论: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感。
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3.3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个人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诗歌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诗歌的创作方法,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和发展水平。
4.2 学生讨论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的深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诗歌主题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生活的启示和影响。
5.2 诗歌创作延伸:鼓励学生继续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引导学生参加诗歌朗诵和诗歌比赛等活动,提升诗歌素养。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材料:准备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文本。
准备海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
准备诗歌朗诵的音乐和相关的视频资料。
6.2 教学环境: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室,适合学生进行诗歌朗读和讨论。
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能够播放音乐和视频。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朗读法:利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教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背景及作者。
2. 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 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表演方法。
4.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诗歌的意义和情感。
2.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利用图片和问题导入话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引发学生对海洋和春天的感受和情感。
Step 2:理解诗歌1. 教师进行诗歌朗读,让学生仔细听。
2. 学生分小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3. 教师给予学生理解和解读的指导。
Step 3:了解背景和作者1. 教师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郭沫若。
2. 学生了解郭沫若的一些主要成就。
3. 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和郭沫若创作此诗的意义。
Step 4:学习朗读技巧1. 教师教授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如抑扬顿挫、停顿和语气的运用等。
2. 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练习,并互相评价和改进。
Step 5:诗歌表演1. 学生分小组进行诗歌的表演,可以配以身体语言和音乐等形式。
2. 每个小组展示,并互相评价和鼓励。
Step 6:总结和欣赏1. 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
2. 学生进行诗歌的欣赏评价,并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诗歌进行朗读和表演。
2. 学生可以自己创作一首与海洋和春天相关的诗歌。
五、课堂延伸1. 深入探究诗歌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自己对海洋和春天的感悟。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绘画等形式来进行表达。
2. 配乐创作:让学生选择适合诗歌的音乐,并结合朗读进行合成。
可以使用数字音乐软件或者其他音乐创作工具,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诗歌的综合艺术欣赏能力。
3. 诗歌展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诗歌展览活动,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读经典诗歌或者相关艺术品。
通过展览,让学生的诗歌作品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认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完整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完整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作者,通过对关键诗句的理解解读诗人笔下的华蜜观2.实力目标:学会鉴赏诗歌,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实力3.情感目标:剖析诗人困难冲突的心理世界,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对关键诗句的理解解读诗人笔下的华蜜观教学难点:剖析诗人困难冲突的心理世界,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探究法、讲授法教学手段:黑板、播音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听完刚才播放的歌曲,不知大家有没有一种亲切感,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诗歌:海子的佳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朗读诗歌1.找学生朗读(自荐未主)2. 老师范读3. 集体朗读三、诗歌分析:通过朗读,我们对诗歌已有了初步的感性相识,现在我们将进入理性分析阶段。
我们运用在本单元学到的有关诗歌意境的学问来赏析这首诗。
透过诗歌的意象,我们看一看:1. 海子认为,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华蜜的?或者说,诗中哪些事物是作者对华蜜的说明?明确: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切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 海子向我们所展示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他怎样的一种华蜜观呢?(支配学生探讨,自己总结答案)明确:(1)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切粮食和蔬菜)(2)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3)隐逸诗人般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分析:①比尔盖茨会不会去关切粮食和蔬菜?什么样的人会去关切粮食和蔬菜?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明确: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②那奥巴马会不会去喂马,劈柴?萨达姆又能不能去周游世界?什么样的人能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明确:自由闲散人的生活。
③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明确:隐逸诗人般的生活。
3. 以上这些就是诗人笔下的华蜜观,那诗人在设想这一生活图景时,他接下来想怎么做?此时他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请找出详细诗句分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海子的生平。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2 教学内容:诗歌的背景介绍:时代背景、作者生平。
诗歌的结构分析:诗句、韵律、意象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学生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理解。
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
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学生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诗歌意象分析2.1 教学目标: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理解意象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大海、春暖花开、幸福等。
意象与主题的关系:通过分析意象来理解诗歌的主题。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分享自己对于意象的理解。
教师进行总结,解释意象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
理解程度:通过学生对于意象的分析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学生对意象与主题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诗歌情感表达3.1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3.2 教学内容:诗歌中的情感:喜悦、向往、孤独等。
情感共鸣:通过诗歌的情感表达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分享自己对于情感的理解。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情感共鸣的重要性。
3.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
理解程度:通过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学生对诗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诗歌创作与分享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享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诗歌创作:学生根据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诗歌创作。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第一章:诗歌欣赏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欣赏海子的诗歌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海子,当代著名诗人,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诗歌原文解析:字词、句式、意象、情感等。
3. 诗歌主题探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原文解析。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主题,分享感悟。
3.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诗歌意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海子及诗歌背景。
2. 原文朗读:学生齐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3. 文本解析:分析诗歌字词、句式、意象等。
4.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诗歌主题,分享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的感悟文章。
第二章:口语表达与训练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诗歌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朗诵技巧培训:语音、语调、节奏等。
2. 口语表达训练:即兴演讲、角色扮演等。
3. 诗歌创作实践:仿写、改编诗歌。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诵技巧,学生跟随模仿。
2. 实践法:分组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互相评价。
3. 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朗诵技巧讲解:讲解语音、语调、节奏等。
3. 口语表达训练:即兴演讲、角色扮演等。
4. 诗歌创作实践:学生仿写、改编诗歌。
五、课后作业1. 练习诗歌朗诵,准备课堂展示。
2. 完成一首自己的诗歌创作。
第三章:绘画与审美培养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情感的能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第一章:引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大海和春天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大海和春天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海和春天的景象。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大海和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和春天的感受和经历。
3. 引导学生思考大海和春天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希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能力。
2. 记录学生的分享和思考。
第二章:春天的花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花朵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春天的花朵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春天的花朵。
1. 向学生展示春天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花朵的感受和经历。
3.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花朵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希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能力。
2. 记录学生的分享和思考。
第三章:大海的广阔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广阔和神秘。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的探索兴趣。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大海的广阔和神秘。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海的景象。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的感受和经历。
3. 引导学生思考大海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希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能力。
2. 记录学生的分享和思考。
第四章:大海的生命1. 让学生了解大海中的生物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大海中的生物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海中的生物。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大海中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中的生物的感受和经历。
3. 引导学生思考大海中的生物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希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能力。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3)了解诗人海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尝试创作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2)理解诗人的理想与追求,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勇气和信心。
(3)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人的幸福与成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分析。
(3)诗歌主题和意境的探讨。
难点:(1)诗歌中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诗歌创作技巧的掌握。
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海子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分析诗歌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诗歌的感受。
(2)引导学生珍惜生活、热爱大自然。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和意境的短文。
3. 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第一章:诗歌欣赏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欣赏现代诗歌的美感。
2. 通过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生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背景介绍。
2. 诗歌的逐句解析与欣赏。
3. 诗歌意象的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和意象。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诗人海子的背景和诗歌创作的背景。
2. 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诗歌。
3. 解析: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和美感,强调诗歌对人生的启示。
第二章:绘画创作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大海和春天的感受。
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绘画与诗歌的相互补充。
二、教学内容1. 绘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绘画出大海和春天的场景。
3. 欣赏和讨论学生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手法。
2. 创作法:学生自主创作绘画作品。
3. 欣赏法:学生互相欣赏和讨论绘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展示大海和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2.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手法,讲解如何表达感受。
3.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绘画出大海和春天的场景。
4. 欣赏:学生互相欣赏和讨论绘画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绘画作品,强调绘画与诗歌的相互补充。
第三章:摄影技术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
2. 通过摄影作品感受大海和春天的美。
3. 培养学生的摄影技术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摄影创作。
3. 欣赏和讨论学生的摄影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完整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通过对关键诗句的理解解读诗人笔下的幸福观
2.能力目标:学会鉴赏诗歌,提高对诗歌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剖析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世界,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关键诗句的理解解读诗人笔下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剖析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世界,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黑板、播音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听完刚才播放的歌曲,不知大家有没有一种亲切感,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海子的佳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朗读诗歌
1.找学生朗读(自荐未主)
2. 教师范读
3. 集体朗读
三、诗歌分析:通过朗读,我们对诗歌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现在我们将进入理性分析阶段。
我们运用在本单元学到的有关诗歌意境的知识来赏析这首诗。
透过诗歌的意象,我们看一看:
1. 海子认为,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或者说,诗中哪些事物是作者对幸福的解释?
明确: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关心粮食和蔬菜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海子向我们所展示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他怎样的一种幸福观呢?(安排学生讨论,自己总结答案)明确:(1)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
(2)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3)隐逸诗人般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分析:①比尔盖茨会不会去关心粮食和蔬菜?什么样的人会去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明确: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
②那奥巴马会不会去喂马,劈柴?萨达姆又能不能去周游世界?什么样的人能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明确:自由闲散人的生活。
③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明确:隐逸诗人般的生活。
3. 以上这些就是诗人笔下的幸福观,那诗人在设想这一生活图景时,他接下来想怎么做?此时他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请找出具体诗句分析。
①“和每个亲人通信”“告诉每一个人”----洋溢着难得的温馨和愉快。
②“幸福的闪电”-----诗人的幸福来的突然、强烈,使他狂喜、震动。
③“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愿你…..愿你….”-----几句被世人用滥了的祝词在海子的笔下却有一种特别的震撼力。
4. 师小结:诗人如此震撼、欣喜是因为此时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幸福图景,内心异常的激动,幸福、爱、温暖的感觉充溢着他,使他迫不及待的要和他人分享。
诗人都要和那哪些人或哪些事物分享呢?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幸福观?
明确:与亲人、陌生人、自然万物分享,体现了海子博爱的幸福观。
5. 到此为止,对诗歌的意象的理解已经基本到位了,但有人说过: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读一首诗可以读出一个人的整个世界。
现在我们再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诗人幸福吗?他会获得他所描绘的幸福吗?
明确:①“从明天起”—说明他现在还没有做到,或许今天过的很暗淡很潦倒,这像是一种决心,表达的是诗人对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
②“幸福的闪电”---说明幸福短暂而又突然,虽强烈却不持久。
③“愿你….愿你…..我只愿…..”----笔锋一转,就像说:你们去享受尘世的幸福吧,
我不会与你们为伍,我继续沉湎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6. 海子肯定、向往尘世世俗的生活,却又不甘堕入尘世成为俗人。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矛哪?我们来看看海子的生平:海子,原名査海生。
1964年出生于安徽,15岁就考入了北大法律系,19岁就在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他生活贫苦,他的性格孤僻,与现实格格不入,他不会跳舞、不会骑车、不会交友、甚至不会谈恋爱。
他沉迷于诗歌的创作,短短7年就写下了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
在这首诗里,开始了他的心向世人敞开,内心洋溢着无与伦比的幸福,但在这背后,他的思想矛盾而复杂,既有对世俗幸福的向往,又有不愿与众人混同的清高。
生活中的海子陷入了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
而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上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四、布置作业
如此看来,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在死亡前绽放的最后一个微笑。
这首诗读来平静朴素,温暖清淡,是海子诗歌中最有温情的。
最后,我想请每人都说一句最有感触的话,作为学习本诗的心得。
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
博爱的幸福观★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隐逸诗人般的生活(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