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应急处理措施

中暑的应急处理措施
中暑的应急处理措施

中暑的应急处理措施

中暑:中暑(heatstroke)就是指在高温与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

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中暑-临床表现

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与热射病。

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与饮用低张液体)与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与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与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与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与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就是热痉挛与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

就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与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与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与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与非劳力性(或典

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就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就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诊断及分级标准

中暑先兆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与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一、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就是在高温环境中

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二、热痉挛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三、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处理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预防措施: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就是平时的10倍!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就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3、饮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与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与学习,也就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就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就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