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全部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 PPT

二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 y=ax2+bx+c(a、b、c为常数 ,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a,b,c分别是函数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 项系数和常数项.
(1)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_直__线__,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_双__曲__线___. (2) 通常怎样画一个函数的图象? 列表、描点、连线
|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xyxy 增 增增减 大 大大小
1、函数y=2x2的图象的开口 向上,对称轴
,顶点是y轴 ;
(0,0)
2、函数y=-3x2的图象的开口 向下,对称 轴 ,顶y轴点是 ; (0,0)
已知 y =(m+1)xm2+是m二次函数且其图象开 口向上,求m的值和函数解析式
m+1>0 ①
的图象,并考虑这些抛物
x ··· -4 -3 -2 -1 0 1 2 3
y
1 2
x2
···
-8
-4.5
-2 -0.5
0
-0.5
-2 -4.5
4 ··· ···
-8
x
·· -2 -1.5 -1 -0.5 0 0.5 1 1.5 2 ···
y 2x2 · -8 -4.5 -2 -0.5 0 -0.5 -2 -4.5 -8
1
2
3 ···
y = x2 ··· 9 4 1 0 1 4 9 ···
2. 根据表中x,y的数值在坐标平面中描点(x,y)
3.连线 如图,再用平滑曲线顺次
9
连接各点,就得到y = x2 的图象
.
6
y=x2
3
-3
3
二次函数 y = x2的图象是一条曲线,它的形状类似于投篮球时球在空中 所经过的路线,只是这条曲线开口向上,这条曲线叫做抛物线 y = x2 ,
一般地,形如 y=ax2+bx+c(a、b、c为常数 ,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a,b,c分别是函数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 项系数和常数项.
(1)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_直__线__,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_双__曲__线___. (2) 通常怎样画一个函数的图象? 列表、描点、连线
|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xyxy 增 增增减 大 大大小
1、函数y=2x2的图象的开口 向上,对称轴
,顶点是y轴 ;
(0,0)
2、函数y=-3x2的图象的开口 向下,对称 轴 ,顶y轴点是 ; (0,0)
已知 y =(m+1)xm2+是m二次函数且其图象开 口向上,求m的值和函数解析式
m+1>0 ①
的图象,并考虑这些抛物
x ··· -4 -3 -2 -1 0 1 2 3
y
1 2
x2
···
-8
-4.5
-2 -0.5
0
-0.5
-2 -4.5
4 ··· ···
-8
x
·· -2 -1.5 -1 -0.5 0 0.5 1 1.5 2 ···
y 2x2 · -8 -4.5 -2 -0.5 0 -0.5 -2 -4.5 -8
1
2
3 ···
y = x2 ··· 9 4 1 0 1 4 9 ···
2. 根据表中x,y的数值在坐标平面中描点(x,y)
3.连线 如图,再用平滑曲线顺次
9
连接各点,就得到y = x2 的图象
.
6
y=x2
3
-3
3
二次函数 y = x2的图象是一条曲线,它的形状类似于投篮球时球在空中 所经过的路线,只是这条曲线开口向上,这条曲线叫做抛物线 y = x2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课件

当a=0时,这个函数不是 二次函数,有可能是一次函数.
自主探究
问题: (3)b或c能为0吗?
当b≠0时,是一次函数, 当b=0时, 是常数函数关于x的函数 y m 1 xm2m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分析:若 y m 1 xm2m 是二次函数,须满
足的条件是 m2 m 2, m 1 0.
自主探究
1.问题探究 (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如果 正方体的棱长为x,表面积为y,那么y与x的关 系可以怎样表示?
y 6x2
(2) 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d与边数n之间有怎
样的关系?
d 1 n2 3 n
2
2
自主探究
(3)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 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 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 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定,y与x之间的关 系应怎样表示?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1.1 二次函数
情境引入
欣赏下面两幅图片:
姚明一次精彩的投球
情境引入
广场前喷水池喷出的水珠
情境引入
篮球和水珠在空中走过一条曲线, 在曲线的各个位置上,篮球(水珠)的 竖直高度h与它距离投出位置(喷头)的 水平距离x之间有什么关系?上面问题中 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
y 20x2 40x 20.
自主探究
2.视察思考
请视察下面三个式子,它们的变量对应规律可
用怎样的函数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请
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1) y 6 x2 ;
(2)d
1 2
n2
3 2
n;
具有
自主探究
问题: (3)b或c能为0吗?
当b≠0时,是一次函数, 当b=0时, 是常数函数关于x的函数 y m 1 xm2m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分析:若 y m 1 xm2m 是二次函数,须满
足的条件是 m2 m 2, m 1 0.
自主探究
1.问题探究 (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如果 正方体的棱长为x,表面积为y,那么y与x的关 系可以怎样表示?
y 6x2
(2) 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d与边数n之间有怎
样的关系?
d 1 n2 3 n
2
2
自主探究
(3)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 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 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 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定,y与x之间的关 系应怎样表示?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1.1 二次函数
情境引入
欣赏下面两幅图片:
姚明一次精彩的投球
情境引入
广场前喷水池喷出的水珠
情境引入
篮球和水珠在空中走过一条曲线, 在曲线的各个位置上,篮球(水珠)的 竖直高度h与它距离投出位置(喷头)的 水平距离x之间有什么关系?上面问题中 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
y 20x2 40x 20.
自主探究
2.视察思考
请视察下面三个式子,它们的变量对应规律可
用怎样的函数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请
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1) y 6 x2 ;
(2)d
1 2
n2
3 2
n;
具有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 课件PPT

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注意
(1)等号左边是变量,右边是关于自变量的整式;
(2), , 为常数,且 ≠ ;
(3)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 2,可以没有一次项( = ², =
² + )和常数项( = ² + , = ² ),但不能没有二次项、
知识讲解
2、二次函数的应用
1、 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
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 = + (, 是常数, ≠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 = 时,一次函数 = 就叫做正比例函数、
第 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
质 22、1、1 二次函
数
学习目标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其一般形式、(重
2 点)
会解决跟二次函数的概念有关的问题、
3 从实际问题出发列二次函数解析式,体验用函数思想去
描述、研究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意义、(重、难点)
2
温故知新
队数n有什么关系?
填空:
− 个球队各比赛一场,甲队对乙队的比赛与乙队
( − )
对甲队的比赛时同一场比赛,所以比赛的场次数
、
每个球队n要与其他
解: = ( − )
= −
此式表示了比赛的场次数与球队数n之间的关系,对于n的每一个值,y都有
唯一确定的一个对应值,即y是n的函数、
30(1+x)2
是_________t,即两年后的产量
注意
(1)等号左边是变量,右边是关于自变量的整式;
(2), , 为常数,且 ≠ ;
(3)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 2,可以没有一次项( = ², =
² + )和常数项( = ² + , = ² ),但不能没有二次项、
知识讲解
2、二次函数的应用
1、 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
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 = + (, 是常数, ≠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 = 时,一次函数 = 就叫做正比例函数、
第 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
质 22、1、1 二次函
数
学习目标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其一般形式、(重
2 点)
会解决跟二次函数的概念有关的问题、
3 从实际问题出发列二次函数解析式,体验用函数思想去
描述、研究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意义、(重、难点)
2
温故知新
队数n有什么关系?
填空:
− 个球队各比赛一场,甲队对乙队的比赛与乙队
( − )
对甲队的比赛时同一场比赛,所以比赛的场次数
、
每个球队n要与其他
解: = ( − )
= −
此式表示了比赛的场次数与球队数n之间的关系,对于n的每一个值,y都有
唯一确定的一个对应值,即y是n的函数、
30(1+x)2
是_________t,即两年后的产量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
根有什么关系?
抛物线y=ax2+bx+c(a≠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
(a≠0)的根的情况
b2-4ac>0
有两个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有一个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P(2,-2)
重复上述过程,不断缩小根的范围,根所在两端的值就越来越
接近根的值.因而可以作为根的近似值。
尝试求出方程y = 2 − 2 − 2两个根的近似值?
课堂练习
1. 抛物线 = 2 + 2 − 3与轴的交点个数有(
. 0个
. 1个
C.2个
C ).
D.3个
【分析】解二次函数 = 2 + 2 − 3得1 =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 2 . 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前 言
学习目标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三种位置关系。
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它的实数根。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难点:让学生理解函数图象交点问题与对应方程间的相互转化,及用图象求方程
x1=x2 =-
x
2
与x轴没有
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的根
x
没有实数根
新知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2
一般地,当a<0时,抛物线y=ax2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轴,顶 点是原点,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顶点都是原点(0,0),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 高点;
增减性相同: 当 x<0时,y随x增大 而增大;当x>0时, y随x增大而减小.
y O -3
3x
开口都向下; 对称轴都是y轴;
y = ax2(a<0)
(0,0) y轴
在x轴的下方(除顶点外) 向下
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当x = 0时,最大值为0.
Thank you!
A.y1<y2<y3 C.y3<y2<y1
B.y1<y3<y2 D.y2<y1<y3
综合应用
3.已知y=(m+1)xm2+m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且当x>0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求m的值; (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解:(1)∵y=(m+1)xm2+m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m2+m=2且m +1≠0.则m=-2或m=1.又∵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m+ 1<0,m<-1,故m=-2 (2)画图略
单调性
当x<0 (在对称轴 的左侧)时,y随
着x的增大而减小.
y 9 6 3
-3 O 3 x
当x>0 (在对
称轴的右侧) 时,y随着x的
猎豹图书
增大而增大.
例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 1 x2 ,y =2x2的图象.
2
解:分别列表,再画出它们的图象,如图.
x ··· -4 -3 -2 -1 0 1 2 3 4 ···
函数 y=1 x2,y=2x2 的图象与函数y=x2 的图象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一般地,当a<0时,抛物线y=ax2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轴,顶 点是原点,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顶点都是原点(0,0),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 高点;
增减性相同: 当 x<0时,y随x增大 而增大;当x>0时, y随x增大而减小.
y O -3
3x
开口都向下; 对称轴都是y轴;
y = ax2(a<0)
(0,0) y轴
在x轴的下方(除顶点外) 向下
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当x = 0时,最大值为0.
Thank you!
A.y1<y2<y3 C.y3<y2<y1
B.y1<y3<y2 D.y2<y1<y3
综合应用
3.已知y=(m+1)xm2+m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且当x>0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求m的值; (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解:(1)∵y=(m+1)xm2+m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m2+m=2且m +1≠0.则m=-2或m=1.又∵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m+ 1<0,m<-1,故m=-2 (2)画图略
单调性
当x<0 (在对称轴 的左侧)时,y随
着x的增大而减小.
y 9 6 3
-3 O 3 x
当x>0 (在对
称轴的右侧) 时,y随着x的
猎豹图书
增大而增大.
例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 1 x2 ,y =2x2的图象.
2
解:分别列表,再画出它们的图象,如图.
x ··· -4 -3 -2 -1 0 1 2 3 4 ···
函数 y=1 x2,y=2x2 的图象与函数y=x2 的图象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课件(共22张)

解:因为第1档次的产品一天能生产 95 件,每件利润 6 元,每 提高一个档次,每件利润增加 2 元,但一天产量减少 5 件, 所以第 x 档次,提高了(x−1)档,利润增加了 2(x−1)元. 所以 y=[6+2(x−1)][95−5(x−1)], 即 y=−10x2+180x+400(其中 x 是正整数,且1≤x≤10).
2.一个圆柱的高等于底面半径,写出它的表面积 S 与底面半径 r 之间的关系式.
解:由圆柱的表面积=2×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得 S=2πr2+2πr•r=4πr2.
3.如图,矩形绿地的长、宽各增加 x m,写出扩充后的绿地的面 积 y 与 x 的关系式.
解:由图可得,扩充后的绿地的面积y(m2)与 x(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0+x)(20+x)=x2+50x+600, 即 y=x2+50x+600.
这个函数与我们学过的函数不同,其中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2. 这类函数具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二次函数.
合作探究
n 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的场次数 m 与球队数 n 有什么关系?
分析:每个球队要与其他 (n-1) 个球队各比赛一场,甲队对乙队的比赛与乙
队对甲队的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比赛的场次数为
形如 y=ax²+bx+c (a,b,c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a,b,c 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等号左边是变量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 (2)a,b,c为常数,且a≠ 0; (3)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 2,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 不能没有二次项.
2.一个圆柱的高等于底面半径,写出它的表面积 S 与底面半径 r 之间的关系式.
解:由圆柱的表面积=2×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得 S=2πr2+2πr•r=4πr2.
3.如图,矩形绿地的长、宽各增加 x m,写出扩充后的绿地的面 积 y 与 x 的关系式.
解:由图可得,扩充后的绿地的面积y(m2)与 x(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0+x)(20+x)=x2+50x+600, 即 y=x2+50x+600.
这个函数与我们学过的函数不同,其中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2. 这类函数具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二次函数.
合作探究
n 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的场次数 m 与球队数 n 有什么关系?
分析:每个球队要与其他 (n-1) 个球队各比赛一场,甲队对乙队的比赛与乙
队对甲队的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比赛的场次数为
形如 y=ax²+bx+c (a,b,c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a,b,c 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等号左边是变量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 (2)a,b,c为常数,且a≠ 0; (3)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 2,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 不能没有二次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2: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质课件 (共46张PPT)

例1:指出抛物线:y x2 5x 4
的开口方向,求出它的对称轴、顶点坐 标、与y轴的交点坐标、与x轴的交点坐 标。并画出草图。
对于y=ax2+bx+c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开口 方向,求出它的对称轴、顶点坐标、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与x轴的交点坐标(有交 点时),这样就可以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方法归纳
② c=0 <=>图象过原点;
③ c<0 <=>图象与y轴交点在x轴下方。
⑷顶点坐标是( b , 4ac b2 )。
2a
4a
(5)二次函数有最大或最小值由a决定。
当x=- —2ba 时,y有最大(最小)
值 y= 4ac-b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例2、已知函数y = ax2 +bx +c的图象如 下图所示,x= 1 为该图象的对称轴,根
的平方
整理:前三项化为平方形 式,后两项合并同类项
a x
b
2
4ac
b2
.
化简:去掉中括号
2a 4a
函数y=ax²+bx+c的对称轴、 顶点坐标是什么?
y ax2 bx c的对称轴是:x b 2a
顶点坐标是:( b , 4ac b2 ) 2a 4a
1. 说出下列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 点坐标:
D. 4ac-b2 >0-1 o 1 x 4a
5.若把抛物线y = x2 - 2x+1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
下平移3个单位,得抛物线y=x2+bx+c,则( B )
A.b=2 c= 6
B.b=-6 , c=6
C.b=-8 c= 6
D.b=-8 , c=18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PPT课件全文

你还记得如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吗?
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如下:
描点法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
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抛物线y=ax2的图象性质:
(1)抛物线y=ax2的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原点.
(2)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3)|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课堂练习
1.填表:
抛物线
y = ax2(a>0)
y = ax2(a<0)
顶点坐标
你能通过这种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吗?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2 的图像
通过描点法画出 = 的图像?
【列表】
在 = 中,自变量可以取任意实数,列表取几组对应值:
…
-2
-1
0
1
2
…
…
4
1
0
1
2
…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2 的图像
y
通过描点法画出 = 的图像?
9
【描点】
事实上,二次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它们的开口或者
3
向上或者向下.一般地,二次函数 y =ax2+bx +c(a≠0)
的图象叫做抛物线y=ax2+bx+c.
-3
O
3
x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2 的性质
观察 = 2 的图像,它有对称轴在哪里?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哪里?
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如下:
描点法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
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抛物线y=ax2的图象性质:
(1)抛物线y=ax2的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原点.
(2)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3)|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课堂练习
1.填表:
抛物线
y = ax2(a>0)
y = ax2(a<0)
顶点坐标
你能通过这种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吗?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2 的图像
通过描点法画出 = 的图像?
【列表】
在 = 中,自变量可以取任意实数,列表取几组对应值:
…
-2
-1
0
1
2
…
…
4
1
0
1
2
…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2 的图像
y
通过描点法画出 = 的图像?
9
【描点】
事实上,二次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它们的开口或者
3
向上或者向下.一般地,二次函数 y =ax2+bx +c(a≠0)
的图象叫做抛物线y=ax2+bx+c.
-3
O
3
x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2 的性质
观察 = 2 的图像,它有对称轴在哪里?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