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数据处理制度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数据处理制度

一、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

减;

二、原始记录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记录表,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

规格;产品编号、生产单位;抽样地点;检测项目、检测编号、检测地点;温度、湿度;主要检测仪器名称、型号、编号;检测原始记录数据、数据处理结果;检测人、复核人;试验日期等;

三、工程试验检测原始记录一般不得用铅笔填写,应用钢笔或圆珠笔

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应有试验检测人员和计算人员的签名; 四、原始记录如果确需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水平横线,将正确数据

填在上方,盖更改人印章;原始记录应集中保管,保管期一般不得少于两年;保存方式也可以用计算机软盘;

五、原始记录经过计算后的结果即检测结果必须有人校核,校核者必

须在本领域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校核者必须在试验检测记录和报告中签字,以示负责;校核者必须认真核对检测数据,校核量不得少于所检项目的5%;

六、数据处理应注意:检测数据有效位数的确定方法;检测数据异常

值的判定方法;区分可剔除异常值和不可剔除异常值;整理后的数据应填入原始记录的相应部分;

七、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不足部分以

“0”补齐,以便测试数据位数相等;

八、同一参数检测数据个数少于3时用算术平均值法;测试个数大于

3时,建议采用数据统计方法,求代表值;

九、测试数据异常值的判断,对于每一单元内检测结果中的异常值用

格拉布斯Grabbs法,检测各试验室平均值中的异常值用狄克逊Dixon法;

十、对比检测应使用三台与检测仪器准确度相同的仪器对检测项目进

行重复性检验;若检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相符,则证明此异常值是由产品性能波动造成的;若不相符,则证明此值是因仪器设备造成的,可以剔除;

试验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程序

试验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程序 1 总则 1.1为了加强工程试验管理,规范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程序,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分公司所有项目。 2 原始记录 2.1原始记录是记述试验过程中的各种试验现象及检测数据的原始资料,必须详细记录,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2.2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相关试验的原始记录。 2.3原始记录按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填写,按统一的编号规则编号。 2.4原始记录应注明试验检测时所采用的标准号,记录使用主要仪器的型号、编号、量程等。对有温、湿度要求的检测项目应记录测试过程的温度、湿度。 2.5原始记录各项内容应逐项填写,没有内容的地方填“/”。所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和计算公式必须按有关规定、规范要求执行。 2.6原始记录应真实地记录试验现象、数据及情况,不准转抄。仪器自动记录数据应剪下贴在原始记录纸上,同时应有试验人员应签名。 2.7原始记录必须用黑色中性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完整,不得任意涂改、贴盖。如数据确需更改时,应在错数上划两条平行横线,在其上方填写正确的数据,并加盖更改人员名章。

2.8原始记录应由专人校核,校核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测试数据、仪器精度、计量单位、数据处理、计算公式及结果等。 2.9原始记录必须有试验、计算、复核人签名,不得漏签或代签。 2.10原始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借阅或抄录。 3 数据处理 3.1检测数据有效位数的确定 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不足部分以“0”补齐。 3.2数据计算 同一参数检测数据个数少于3时用算术平均值法、个数大于3时用数据统计方法求代表值。 3.2区分可剔除异常值和不可剔除异常值 应使用三台与检测仪器准确度相同的仪器对检测项目进行重复性检验,若检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相符,则证明此异常值是由产品性能波动造成的;若不相符,则证明此值是因仪器设备造成的,可以剔除。 3.3数值修约 3.3.1拟舍弃的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 3.3.2拟舍弃的数字大于5或等于5且其后还有非0的数字时,则进1,即保留的末位数再加1。 3.3.3拟舍弃的数字为5且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则进1,为偶数则舍弃,即保证末位数字为偶数。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数据处理制度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数据处理制度 一、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 减; 二、原始记录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记录表,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 规格;产品编号、生产单位;抽样地点;检测项目、检测编号、检测地点;温度、湿度;主要检测仪器名称、型号、编号;检测原始记录数据、数据处理结果;检测人、复核人;试验日期等; 三、工程试验检测原始记录一般不得用铅笔填写,应用钢笔或圆珠笔 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应有试验检测人员和计算人员的签名; 四、原始记录如果确需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水平横线,将正确数据 填在上方,盖更改人印章;原始记录应集中保管,保管期一般不得少于两年;保存方式也可以用计算机软盘; 五、原始记录经过计算后的结果即检测结果必须有人校核,校核者必 须在本领域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校核者必须在试验检测记录和报告中签字,以示负责;校核者必须认真核对检测数据,校核量不得少于所检项目的5%; 六、数据处理应注意:检测数据有效位数的确定方法;检测数据异常

值的判定方法;区分可剔除异常值和不可剔除异常值;整理后的数据应填入原始记录的相应部分; 七、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不足部分以 “0”补齐,以便测试数据位数相等; 八、同一参数检测数据个数少于3时用算术平均值法;测试个数大于 3时,建议采用数据统计方法,求代表值; 九、测试数据异常值的判断,对于每一单元内检测结果中的异常值用 格拉布斯Grabbs法,检测各试验室平均值中的异常值用狄克逊Dixon法; 十、对比检测应使用三台与检测仪器准确度相同的仪器对检测项目进 行重复性检验;若检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相符,则证明此异常值是由产品性能波动造成的;若不相符,则证明此值是因仪器设备造成的,可以剔除;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精选4篇)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精选4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渐渐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 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当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订立的具有法规性或引导性与管束力的应 用文。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的我细心为您带来了试验检测管理 制度(精选4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 伙伴。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篇一 (一)试验检测环境是影响检测结果精准率和有效性的紧要因 素之一,工区试验室用于试验检测的环境条件必需足够相应的检测 项目和相关的试验规程、法律法规要求。 (二)试验室应配备必需的`量测器具(如温度计、温度仪等)对 环境条件进行监控。 (三)开展试验检测工作时,试验人员应对环境条件进行测量 并记录,测量频次执行相应的标准规范。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篇二 1、技术资料管理应由专人负责。 2、各类资料的。分类应科学合理,便于查找。、 3、技术资料包含:检测规程规范、大纲、细则,操作规程和方法:议器设备说明书,仪器设备明细表和台帐;各类原始记录;各 类检测报告;样品登记本。 4、检测人员需借阅技术资料,应办理借阅手续。

5、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经准许不准查阅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 6、资料室应做好防火、防盗、防蛀工作,以防资料的损坏。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篇三 1检测报告是检验机构检测水平高处与低处的集中反映,必需 保持内在和外观的质量。 2检测报告应适时填写,数据要与记录表中对应项目一致,统 一采纳法定计量单位。 3检测报告应按工程建设单位要求使用统一格式。检测试验报 告一律用微机打印。 4出具的报告不准许有更改内容,凡有更改情况的`报告一律作 废重写。 5报告要做到内容完整,字迹清楚,数据精准。结论做到文字 简练,公正确实。 6报告要严格签字手续,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要分别签字,严禁一人代签。 7报告须经过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或授权负责人签发,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与认证标志章,以保证报告的法律效力。 8试验检测报告应适时提交,除对试验周期有特别要求的项目外,一般项目各级试验室应于接受委托后的48小时内,出具试验检 测报告。 9建立试验报告发放登记台帐,写明试验报告名称、发放份数、发放人、领取人、领取日期;发放人、领取人和领取日期,要求手签。

试验检测制度

试验检测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依据及目的 执行国家和铁道部领布的标准,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有效性,对试验检测各个方面实施有效控制,使对检测的影响量降至最低,特制定本试验检测制度。 第二条管理目的 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保质保量的完成检测任务。 第二章试验检测管理 第三条项目部设中心试验室,分部设工地试验室,负责工程试验检测工作。 第四条工地试验室负责施工过程中对各项试验项目进行试验和抽检,出具有效的检验报告,并及时报验。 第五条凡用于工程的物资、成品、半成品等都必须经过检验,经检验合格,报监理组审批,审批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六条按要求填写各类检验台帐,记录内容完整,字迹清楚,无涂改,所有签字齐全。 第七条原始记录填写要求数据真实、项目齐全,书写一律采用碳素或蓝墨水,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红色笔。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如有记错时,应对错于数据划双道横线杠改,将正确数据写在边上,并加盖更改人印章。检测记录的相关信息应齐全,空白栏目应划斜杠。 第八条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允许划改。报告应严格签字手续,试

验、审批、批准人应签字齐全,并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严禁代签。试验检测资料要统一编号。试验检测报告应及时填写,数据应与记录表中对应项目一致,采用法定计量单位。试验检测报告应及时提交,除对试验周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一般项目试验室应接受委托后48小时内,出具试验检测报告。试验室检测报告均应按《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试验检测报告一律用微机打印。 第九条试验室应建立试验报告发放登记台帐,写明试验报告名称、发放份数、发放人、领取人、领取日期;发放人和领取日期一栏要手签。 第十条参加试验人员应各自签字,不得漏签或代签。 第十一条试验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劳动纪律。 第十二条试验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及铁道部颁发标准进行。 第十三条试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方能单独上岗。 第十四条各室人员应团结互助,并服从试验室负责人的统一安排。 第十五条试验人员应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器具的完好精确。 第十六条试验人员必须维护试验场地的整洁,禁止随地吐痰,禁止吃东西,禁止将无关的物品带入试验室,试验每告一段落,必须清理场地。 第十七条试验人员应定时对贵重的仪器设备进行保养、检查。 第十八条化学试剂、有毒物品、易燃品、放射性试验仪器应存

管理制度:检验检测机构的数据处理

管理制度:检验检测机构的数据处理 介绍 本文档旨在阐述检验检测机构在数据处理方面的管理制度。数据处理对于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营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建立清晰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合规性。 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制定一套简单、无法律复杂性的管理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我们作为检验检测机构的优势,并确保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法律问题。 数据处理流程 以下是检验检测机构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1. 数据收集:收集来自各种检验检测活动的原始数据,包括实验结果、测量数据等。 2. 数据录入:将原始数据录入到系统中,确保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存储:将数据存储在安全的数据库中,确保数据的机密 性和防止数据丢失。 4. 数据分析:根据需要,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提 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报告。 5. 数据报告:生成报告,将分析结果和相关信息以易于理解和 传达的方式呈现给相关人员。 数据处理管理制度 为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我们将采取以下管理制度: 1. 数据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录入的数据准确、完整和一致。定期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校正,纠正任何错误或 不一致之处。 2. 数据安全保护: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限制数据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处理数据。 同时,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

3. 法律合规性:遵守适用的数据保护法律和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隐私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确保数据处理过程中不涉及任何非法或违规行为。 4. 培训和意识提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数据处理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和内部审核,以提高员工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意识。 结论 通过建立简单、无法律复杂性的管理制度,我们可以有效管理检验检测机构的数据处理过程。这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合规性,提高我们的运营效率和信誉度。同时,持续的培训和意识提升将帮助我们跟上数据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并不断优化我们的管理制度。

试验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试验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背景及目的 试验原始记录是指试验成功进行的前提,是试验管理的重要依据,影响着试验工作的质量。本文旨在建立和完善试验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规范试验原始记录的管理,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试验原始记录的定义 试验原始记录是指试验工作中获取的所有数据原始记录、计算、 分析、判定、审核、签名、认可等所有环节的文件和证书。 管理制度的建立 试验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包括建制、试验名册管理、试验记录管理、检查管理、保管管理、销毁管理等方面。 建制 制度的建立应遵循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章可循的原则。制度 的适用范围包括参加试验的所有人员,所有试验相关领域都应遵守该 制度。制度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方便地被管理、使用和监控。 试验名册管理 试验名册是在试验前列出的任务计划书,由试验主管部门根据需 要组织编制,以便于试验的策划、管理和组织。试验名册管理是指对

试验名册的管理,包括试验的计划、制度、人员和试验部门的安排, 以及试验现场的管理等。 试验记录管理 试验记录管理是指管理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记录,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操作、试验数据、试验分析和试验报告等内容。试验记录应该遵 循科学、规范、准确、真实的原则,并与试验名册相一致。试验有关 人员应当主动、勤奋、认真地进行试验工作,不得随便毁坏记录。 检查管理 试验记录的检查工作要重视,应该定期进行检查,保证记录的准 确性和真实性。试验记录的检查应该具体、细致和实际,要严格按照 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检查。如发现记录不实、不准确等问题,应及 时纠正,并提出相应措施,逐步提高试验管理水平。 保管管理 试验记录的保管管理应当严格控制,防止保管失误。试验记录应 当采用电子格式保管。保管人员应当熟悉规定的保管流程,按规定时 间和地点予以保管。试验记录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记录的保密工作, 对涉及国家和军事机密的记录,应特别加强保密管理。 销毁管理 试验记录应当按照规定的销毁期限及方式进行销毁。不准随意私 自销毁试验记录,不准随意泄露试验记录。销毁过程应当严格按被销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从检测操作程序、检测原始记录到检测报告的出具,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检测原始记录是检测的重要记录凭证,是出具检测报告的依据。检测报告的质量往往受检测原始记录真实性、完善性和准确性的影响,因此要保证检测原始记录的规范、准确。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1)原始性要求 原始记录应体现检测过程的原始性。观察结果和数据应在产生的当时就予以记录,不得事后回忆、另行整理记录、誊抄或无关修正,但后续可根据需求再实施具体的计算步骤。 (2)可操作要求 制定原始记录文件时,应充分考虑记录的可操作性。通过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检测依据的规范描述语句、简单易用、尺寸合适的数据表格、给每个检测数据留出足够的填写空间等,可保证原始记录的可操作性。应依据检测项目特点,按照检测流程顺序或标准条款顺序安排各检测项目在原始记录中的位置顺序,提升原始记录的可操作性。 (3)真实性要求 原始记录的数据必须是真实的,数据的表达应真实无误的反应测量仪器的输出,包括数值、有效位数、单位,必要时还需要

记录测量仪器的误差。记录必须在检测全过程按操作程序步骤及时记录,不许事后补记或眷抄更改。备份电子形式储存的记录应防止未经授权的侵人或修改。 (4)有效性要求 实验室应确保使用的原始记录格式为有效的受控版本。 (5)溯源性要求 原始记录中应完整记录检测中各种方法条件,包含足够充分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测试环境信息、测试条件、使用仪器、仪器设置、每项试验测试日期和人员、审查数据结果的日期和负责人等,以便在可能时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确保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整改后合格的试验项目,记录中仍须保留原不合格的原始数据以及整改的方法。 (6)完整性要求 原始记录的内容是检测报告的重要来源。为了方便检测报告的生成,原始记录内容应完整地体现检测依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数据和必要的过程数据。 2.如何设计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原始记录文件应为受控文件,一般设计为表格的形式,以便于检测人员(包括抽样、采样人员)在每次检测过程中都能准确无误地填写这些基本要素。 检测原始记录文件所涵盖的内容应包括任务编号或样品编号、检测项目/参数、所依据的标准、检测样品(产品)及其相关信息、抽(采)样过程信息、检测及相关人员信息、检测环境条件信息、检测仪器设备信息、检测时间等,以及检测过程产生的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管理规范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管理规范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是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对于实验室的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可追溯性和结果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检测原始记录能够满足质量管理要求,以下是一些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管理规范的建议。 一、记录格式规范 1.定义清晰的记录格式,包括记录表头、记录列标题、检测项目、检测条件等。 2.使用标准单位和符号,确保统一和准确的记录结果。 3.标明记录的时间、日期和操作人员等关键信息。 二、记录内容规范 1.记录详细的采样信息,包括样品的标识、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方法等。 2.记录详细的检测过程和结果,包括实验操作步骤、仪器型号和参数设置、样品编号、测量数据等。 3.记录详细的质量控制信息,包括仪器校准、标准曲线、质控样品和加标回收等。 三、记录流程规范 1.清晰明确的记录步骤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被追溯和验证。 2.执行记录的人员应该有相应的培训和资质,熟悉记录操作流程。

3.强调记录时的细节和注意事项,避免遗漏和误操作。 四、记录保密规范 1.严格管理和保护实验室的检测原始记录,确保机密性和防止数据被篡改。 2.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制度,对记录的访问、修改和导出进行控制。 3.建立备份和存档制度,确保记录的长期保存和安全性。 五、记录审查和审批规范 1.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人员负责检查和审核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确保记录的签字、日期和审核的人员信息完整和规范。 3.对于有疑问的记录,及时进行整改和说明。 六、记录变更管理规范 1.所有记录的修改和变更必须有合理的依据和授权。 2.记录修改应有明确的修改记录和日期,并注明修改的原因。 3.记录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确保变更后的记录能够与原始记录进行对应。 七、记录保存规范 1.建立合理的记录保存期限,根据法规和管理要求进行保存。 2.确保记录的保存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湿度、尘埃等因素的控制。 3.建立适当的索引和归档系统,方便查找和检索。

检验原始记录管理规程

质量文件 目的:规范质控部检验原始记录的管理。 范围:适用于质控部的所有检验原始记录。 职责:质控部相关人员对本规程负责 内容: 1.记录的填写 1.1检验原始记录使用统一打印封面,应在封面上注明该记录的使用起止 年月。 1.2凡中药材、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以及送检小样的 检验均需在检验原始记录上,用黑墨水或碳素笔逐项填写原始检验记录;检验人员在填写原始记录时应及时、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1.3原始记录不应有空白区域或空白页,如确认空白区域或空白页不需要 填写,应用斜线划掉并签上姓名和日期,必要时标注没有填写原因。 1.4若填写内容与前项内容相同,应重复填写,不得使用“…”或“同上” 等形式表示。 1.5活页文件必须系统收集,不得将原始数据随意写在零散的纸片、记事 贴或另一面已使用的废纸上。 1.6如检验设备具备打印的功能,应尽可能采用检验设备自动打印记录, 图谱和曲线图等应标明产品名称、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操作人签

注姓名和日期,打印出的原始记录可将其贴在相关检验记录的前面或背面,便于管理,以防丢失。 1.7如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方可输入或更改数据, 更改和删除情况应有记录,应使用密码和其他方式在控制系统的登录,关键数据输入后,应由他人独立复核。 2.记录的复核 2.1原始数据需由第二个有资质的人进行复核,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2.2检验记录和报告的复核必须根据批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复 核时要特别注意对项目、数据计算、结论等逐项的核对,复核过程中如发现错误,由检验人员进行更正,并签注姓名和日期,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理由。核对完毕后,检验人员和复核人员均应在检验记录和报告单上签字。检验人员和复核人员需对检验和复核结果负责。 2.3实验室日志(包括仪器使用和维护记录、色谱柱使用记录等)可由小组长 或责任人员定期复核。 3.记录的更改 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在错误的地方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辩,不得擦抹涂改,在原数据上方或一旁空白处写上正确数据,并应在修改处签名,注上修改日期,必要时,应当说明修改理由;记录如需重新誊写,需经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原有记录不得销毁,而应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同时说明重新誊写的原因。原则上记录不应当进行重新誊写。 4.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 4.1原始记录表头内容:品名、批号、来源[必要时注明供应商和(或)生产 商]、数量、规格、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取样人、请检日期、报告日期等应逐一填写,若有缺项用斜杆处理,不应有空格出现。 4.2检验方法:按照质量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可简略扼要叙述。 4.3检验条件:如检验用的仪器或设备的型号和编号、校准情况,必要的 实验温度等。 4.4检验过程

关于原始记录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的

关于原始记录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的 关于原始记录、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的- 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和测试报告的规定 1、原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必须按规定格式填写,要求字迹清晰,不得铅 笔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应有检测人员和符合人员签名。 2.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更改。如果需要修改,应为无效数据绘制两条水平线,并将正确 的数据I+57ljt:I--t book-hn'rimflag--A 3、始记录在试验中不允许外单位查阅,试验完毕后归档,如需借阅,按资料管理{伟」度办理手续。数据处理 4.如果有测试数据的原始记录,应如实记录所需的准确度数据,不得进行舍入。统一 计算时,一次只能四舍五入一项。5.词语的四舍五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 继续,即保持数字不变。例如,将13.145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一位,得到13.1。 2》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5时,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的数字时,则进一,即保留的末位数字加一。例:将12.68修约到个位数,得13;将10.502修 约到个位数,得11。3》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后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 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一,为偶数(2,4,6,8,0)则舍弃。例:将 0.350修约到一位小数,得0.4;将0.325修约到两位有效数字,得住咒。 4))修约负数时,先按前三项规定进行修约,然后在修约值前加减号。示例:将36.5四舍五入到两个有效数字,得到36;将一个235位数四舍五入到十位数,得到一个 24*l0a 5》当试验结果数字及其后一位计两位数的大小:若小于25则舍去,末位 数和写?0';如果大于或等于25且小于75,则最后一位改为5;如果大于或等于75,在最后一位数字前加上\,最后一位数字写为?0’,。 6》、当试验结果要求末尾精度位?i?时,则考察末尾数后数字的大小;当末尾数后第 一位等 在5岁时,所有后续数字都是?当0'时,在处理前检查最后一个数字的情况;如果最后一个数字是偶数,它将被丢弃,最后一个数字是原始偶数;当结束数为奇数时,结束数 增加?1',这是一个偶数。测试报告 i、检测报告是检测质量优劣的集中反映,必须保证其内在和外在质量。

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管理规范(6篇)

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管理规范 1.记录 记录是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记录的作用主要是为检测工作的质量效用提供客观证据,为预防和纠错溯源提供依据。 1.1记录的基本要求 ⑴检测测试过程的基本步骤和依据; ⑵参加检测人员的资格; ⑶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场地; ⑷检测实验环境条件; ⑸检测分析的数据; ⑹检测分析结果的判断; ⑺检测实验的结论等。 1.2记录种类 凡对检测工作质量和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有关的、需要证实的所有方面,都必须认真做好记录。 与检测质量有关的记录分为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两类。 ⑴技术记录 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和信息的积累。包括检测过程的原始记录、导出数据(简称原始记录)、合同、任务单,以及与检测工作相关的技术方案、采样点设置图等说明资料。 ⑵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是客观反映质量或质量体系运行过程的信息载体,主要包括质量体系内审和质量管理评审的记录与报告、质量监督、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仪器设备和计量标准档案、人员培训记录档案、申诉以及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 1.3记录管理 ⑴所有的记录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⑵制订各类记录的保存期限; ⑶涉及客户的记录应制定保密措施,以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 ⑷记录应保存在适宜的环境及设施中,有效防止污损、变质、虫蛀和丢失; ⑸记录的维护管理、查阅或借阅应符合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程序要求; ⑹超过保管期限的记录,由管理人员造册,经批准后,按有关程序予以处理。 1.4检测原始记录规范 原始记录是编制检测报告的主要依据,也是必要和可能时再现试验的依据,因此必须记录完整、真实、清楚,对涂改应作出统一规定。原始记录除试验数据和观察记录外,还要对所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环境条件、试验参数、样品编号及其状态、测试过程中的异常现象进行如实记录。 检测原始记录是检测工作活动轨迹的客观证据,是形成检测报告的原始凭证,因此必须规范化。 ⑴原始记录信息要完整。 原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a)检测的方法依据; b)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 c)检测时的被测样品标识; d)检测时的环境条件;

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管制制度1.doc

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管理制度1 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管理制度 一、关于原始记录的规定 1、原始记录应由检测员如实填写并盖章,不得由他人代笔; 2、原始记录应采用规定表格在现场填写,不得事后补填; 3、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晰,数据正确,内容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4、原始记录需要修改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a)用两条横线划去需要修改的部分; b)若是原始内容有误,应将正确的内容填写在横线的上方; c)若是要填写复测结果,应将新的结果填写在横线的下文; d)在修改处加盖更改人印章; 5、原始记录由技术负责人复核,签署意见后作为编写检测报告的依据; 6、原始记录应由专人整理,随同检测报告按时装订成册,交由资料员存档备查。 二、关于检测报告单的规定 1、检测报告单应采用规定表格,以原始记录为准,如实填写,

不得随意更改或涂写; 2、检测报告单应打印清晰,内容完整,结论确切,全部数据单位均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检测报告单应与原始记录一同交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加盖单位印章后方可生效; 4、对有异议的检测报告单,应按有关规定由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处理; 5、审核后的检测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交受检单位(个人), 一份随同原始记录按时装订成册,交由资料员存档备查。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管理制度1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管理,防止原始数据记录与检验报告损坏、变质和丢失,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所有质量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 三职责 1检验人员应按规定正确规范书写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2资料员应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四管理规定 1原始记录 ①原始记录应由检测员如实填写并盖章,不得由他人代笔; ②原始记录应采用规定表格在现场填写,不得事后补填; ③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晰,数据正确,内容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④原始记录需要修改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a)用两条横线划去需要修改的部分; b)若是原始内容有误,应将正确的内容填写在横线的上方; c)若是要填写复测结果,应将新的结果填写在横线的下文; d)在修改处加盖更改人印章; ⑤原始记录有技术人员复核,签署意见后作为编写检测报告的依据; ⑥原始记录应由专人整理,随同检测报告按时装订成册,交由资料员存档备查,食品原始记录应至少保存5年。

原始数据和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数据和记录管理制度 (一)原始记录 1. 原始记录是记述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实验现象及检测数据的原始资料,因此,必须详细记录,以保证其科学性,严肃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原始记录的填写字迹要工整、活晰、完整,不得任意涂改、贴盖。如数据确需更改时,应在错数上划两条平行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正确的数据加盖更改人员名意。 3. 原始记录各项内容应遂项填写,若有缺项,应在格内划一斜线,所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和计算公式必须按有关规定、规范要求执行。 4. 测量数据记录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不能超过检测 方法最低检出限有效数字的位数,允许保留一位可疑数字,不足的部分以“0” 补齐。 5. 原始记录应真实地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及情况,不准转抄。仪器自动记录数据应剪下贴在原始记录纸上,工作完毕后,测试人员应签名。 6. 凡需用微机处理的测试数据必须履行详细的原始处理记录,数据贮存硬件,复制(磁带、磁盘)并作出标记,分类登记编号,不准个人保管或转借他人或受检单位。 7. 原始记录保管期至少二年,需用原始记录本的用完后必须交档案室统一分类保管,不得随意损坏。 8. 原始记录未经技术负责人或本人许可不得借阅、翻阅或抄录。 (二)数据处理 1. 测定结果报出的位数,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核对测试质量以及数据资料的整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分析测试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测试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在记录测试数据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2. 采用标准曲线时,至少有5个点,最高点和空白要双样平行,绘制标准曲线或直接用回归方程计算。 3. 各种仪器,设备及玻璃量器的校正值均参与数据处理。

4. 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进行。 a、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而后根据数字的修约规 则决定取舍。 b、加减运算时,得数修约以小数位数最小为准。 c、乘除运算时,得数修约的有效位数应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小位数相同。 d、对数计算中,对数的有效数字位数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e、进行平方、立方或开方运算时,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原数相同。 5. 数据异常值的判断和剔除:监测数据离群值的判断与剔除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整理的数据应填入原始记录的相应部分。

管理制度:检验检测机构的数据处理

管理制度:检验检测机构的数据处理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管理制度,以规范检验检测机构对数据的处理。通过建立明确的流程和规范,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和信誉度。 目标 - 确保检验检测机构对数据的处理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 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数据泄露。 - 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错误和重复工作。 数据收集与存储 1. 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应当通过可靠的方法进行收集,并及时进行校验和核实。 2. 数据应以电子形式存储,并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存储设备应定期进行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可恢复性。 数据处理流程 1. 数据处理应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数据清洗、分析、报告生成等环节。 2. 数据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 3. 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记录操作日志,以便追溯和审计。 数据保密和访问权限 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数据保密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 数据访问权限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分级管理,并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3. 数据应仅限授权人员访问,禁止非授权人员复制、传播或使用数据。

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 1. 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可恢复性。 2. 数据备份应分散存储,避免单点故障,同时备份设备应定期测试和维护。 违规处理和整改措施 1. 对于违反数据处理规范的行为,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依法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整改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改进。 以上制度为检验检测机构数据处理的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数据处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制度,检验检测机构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数据处理能力,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