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合集下载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书写要求1. 记录表格使用炭素,蓝黑墨水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必须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字体要书写工整,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纯蓝墨水填写;分析结果报告单要求必须打印。

所有打印的记录不能手工改错,如果改错,须重新打印。

2.每项监测任务的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表格,均应使用同一个编号,即本次监测任务的唯一性标识。

3.手写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则划斜线和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打印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不得手划斜线,在最后一个监测分析数据下方如有空格,应在紧邻下一空格内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或手填“以下空白”。

4.记录表格整体框架和要素原则上不得变动,但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列宽、行高,也可进行个别相邻格的合并或拆分等。

如使用者认为整体框架和要素确需变动或修改,应按照有关程序规定进行。

5.原始记录填写应在一格中的下半部,不得涂改、刀刮。

如需修改,应在错误处划一斜线(应能看清原记录数据),并加盖本人私章,并在此格上部书写正确的数据,每页原始记录改错地方不应超过三个。

6.所有落款应签姓名不得盖章,签姓名用全称,签名字体工整、消晰、整齐原始记录单“分析人”一栏,未持证人员不能单独签名,应将姓名签在持证人员之后:分析人员只有1人时,该分析人员不得在校核或审核处签名。

7.原始记录中相对偏差取一位有效数字或整数,修约规则为只入不舍,加标回收率取整数。

8.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报告单中,当测试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时,应填报为“未检出”,并在记录中注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

容量及重量分析项日,如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氯化物、石油类,全盐量。

矿化度、溶解性总固体等低于检测下限时,以“<L”的形式填报,“L”为检测下限值。

9.气相色谱,液相(离子)色谱,GC-MS色质联用仪、原子荧光仪、测汞仪测试气态、固态样品原始记录可参照相应水质测试原始记录填写。

检测原始数据的填写、校核、更正、修改和保管制度

检测原始数据的填写、校核、更正、修改和保管制度

试验检测原始数据的填写、校核、更正、修改和保管制度
凡是纳入质量保证体系的样品接收、保管、分析、检测记录,均属试验检测原始记录,必须按本规定进行管理。

一、原始记录的填写
1、填写原始记录,不得用铅笔书定,字迹清楚,纸面整洁。

2、填写原始记录,应特别注意试样(件)的顺序编号、制作或抽取日期、试验检测日期。

3、检测所用主要设备名称、规程及完好状况填写测试环境,如温度、湿度、天气或实际工作量和工作状况,应在原始记录单上作出记录。

4、试验检测报告及其原始记录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二、原始记录的校核
1、原始记录的填写完后,应由本专检测室负责人进行校核。

2、校核主要查对测试样品的记录内容与送样委托单、检验通知单、样品标记和顺序编号是否完全一致。

3、校核后签上记录者和校核者的姓名,以示负责。

三、更正和修改
1、原始记录不准涂改、刮、擦、改,只准划改,划改外由划改人盖上红印私章。

2、校核中发现错误时,由原始记录填写人进行修改并盖修改人私章。

3、因试样委托单或委托人错误,需要改原始记录时,一律由具有委托单位负责任签字的单位证明,并由送样人向中心主任提出申请,经领导研究同意后,通知原始记录人进行更改。

四、原始记录的保管
1、原始记录一律采用与检验报告相同的编码。

2、原始记录与试验报告单一起,交由室资料员登记保存在资料档案室(柜)里。

保管期为本工程竣工后三年。

3、记录本不准撕毁和缺页,发现此情况,保管者应负责任。

4、原始记录应保存在合格的档案室里,防止霉烂虫蛀。

5、原始记录查阅须经技术负责人(或质保负责人)同意并登记后方进行。

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第一百六十二条 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 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批 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 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第一百六十三条 如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照相技术或其他可靠方 式记录数据资料,应当有所用系统的操作规程;记录的准确性应当经 过核对。
灰分)
渣与坩埚的恒重值,计算与结果。(限度规定为≤0.1%时,
结果符合规定,报告“小于0.1%”或“0.1%”)
项目
记录内容
重金属(或铁盐) 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方法,供试液的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比较结果。
砷盐(或硫化物) 采用的方法,供试液的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比较结果。
异常毒性
小鼠的品系、体重和性别,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及其浓度,给药途 径及其剂量,静脉给药时的注射速度,即时反应,小鼠在48小时 内的死亡数,结果判断。
3 中药材:描述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 味等(附录ⅡB 药材鉴定通则)
4 中成药:描述制剂的色泽、外形,或内容物的色泽、外形,气、 味
项目 溶解度 相对密度
记录内容
天平型号、供试品的称量、溶剂及其用量、测定温度、溶 解情况。
采用的方法:比重瓶法或韦氏比重秤法比重瓶法:比重瓶类 型、天平型号、测定温度、室温、各项称量数据,计算公 式、结果。 韦式比重称法:韦式比重称型号、测定温度、室温、读取 数值(非20℃相对密度为1的比重称)
热原
饲养室及实验室温度,家兔的体重与性别,每一家兔正常体温的 测定值与计算值,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包括稀释过程和所用的溶 剂)与浓度,每1kg体重的给药剂量及每一家兔的注射量,注射后 3小时内每隔30分钟的体温测定值,计算每一家兔的升温值,结 果判断。

卫生检验理化检测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卫生检验理化检测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卫生检验理化检测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按照计量论证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检测样品的原始记录即显得非常重要。

既要真实地记录检测时的各种数据,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情况下能够复现,还需保证测量溯源性,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检测原始记录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也为广大基层实验室原始记录规范化,日后申请参加实验室认可奠定此环节的基础。

1原始记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a基本信息a.1标题检测机构及检测类别原始记录。

a.2样品名称产品性质样品指商品名;非产品性质样品指被测场所所采集的气体、水、餐饮、疑似中毒样品等具体名称。

a.3样品编号(由样品受理处或质管科统一编号) 写全样品编号的全部编码,此是该样品的唯一标识。

a.4检测项目检测某项目的具体名称。

a.5检测依据指检测方法所在的标准(应优先采用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编号或书刊名称及检验方法名称,具体到所在条目。

此为所用方法的标识。

a.6检测起止日期指检测某一项目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此是对结果有效性至关重要的日期。

a.7仪器名称及使用条件指检测某一项目所具体使用的仪器型号、名称、出厂编号(此是仪器的唯一标识) ,以及该仪器使用时的条件要求(例:高温电炉使用温度、分光光度计波长等)。

a.8环境条件标明与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

a.9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指作质量控制所用的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需标明标准物的来源、级别、定值期及有效期。

a.10标准溶液实验中所用的标准溶液。

例:分光光度法中作标准溶液用,需标明标准物的名称、来源、浓度、定值期及有效期;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需标明名称、标定后浓度、标定日期。

a.11计算公式各项目分析方法的最终计算公式。

a.12检测者检测数据全部记录完毕后,检测该项目的人员签名。

该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或经过专业培训的长期签约人员。

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按照计量论证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检测样品的原始记录即显得非常重要。

既要真实地记录检测时的各种数据,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情况下能够复现,还需保证测量溯源性,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检测原始记录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也为广大基层实验室原始记录规范化,日后申请参加实验室认可奠定此环节的基础。

qU51;61原始记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7oxa基本信息9vYua.1标题检测机构及检测类别原始记录。

2^1>ra.2样品名称产品性质样品指商品名;非产品性质样品指被测场所所采集的气体、水、餐饮、疑似中毒样品等具体名称。

rNLa.3样品编号(由样品受理处或质管科统一编号) 写全样品编号的全部编码,此是该样品的唯一标识。

ta.4检测项目检测某项目的具体名称。

`[/a.5检测依据指检测方法所在的标准(应优先采用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编号或书刊名称及检验方法名称,具体到所在条目。

此为所用方法的标识。

ra.6检测起止日期指检测某一项目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此是对结果有效性至关重要的日期。

]Va.7仪器名称及使用条件指检测某一项目所具体使用的仪器型号、名称、出厂编号(此是仪器的唯一标识) ,以及该仪器使用时的条件要求(例:高温电炉使用温度、分光光度计波长等)。

3Hv$a.8环境条件标明与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

zS:a.9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指作质量控制所用的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需标明标准物的来源、级别、定值期及有效期。

}5[V)?a.10标准溶液实验中所用的标准溶液。

例:分光光度法中作标准溶液用,需标明标准物的名称、来源、浓度、定值期及有效期;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需标明名称、标定后浓度、标定日期。

xa.11计算公式各项目分析方法的最终计算公式。

_;:*a.12检测者检测数据全部记录完毕后,检测该项目的人员签名。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一.书写要求1. 记录表格使用炭素,蓝黑墨水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必须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字体要书写工整,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纯蓝墨水填写;分析结果报告单要求必须打印。

所有打印的记录不能手工改错,如果改错,须重新打印。

2.每项监测任务的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表格,均应使用同一个编号,即本次监测任务的唯一性标识。

3.手写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则划斜线和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打印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不得手划斜线,在最后一个监测分析数据下方如有空格,应在紧邻下一空格内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或手填“以下空白”。

4.记录表格整体框架和要素原则上不得变动,但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列宽、行高,也可进行个别相邻格的合并或拆分等。

如使用者认为整体框架和要素确需变动或修改,应按照有关程序规定进行。

5.原始记录填写应在一格中的下半部,不得涂改、刀刮。

如需修改,应在错误处划一斜线(应能看清原记录数据),并加盖本人私章,并在此格上部书写正确的数据,每页原始记录改错地方不应超过三个。

6.所有落款应签姓名不得盖章,签姓名用全称,签名字体工整、消晰、整齐原始记录单“分析人”一栏,未持证人员不能单独签名,应将姓名签在持证人员之后:分析人员只有1人时,该分析人员不得在校核或审核处签名。

7.原始记录中相对偏差取一位有效数字或整数,修约规则为只入不舍,加标回收率取整数。

8.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报告单中,当测试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时,应填报为“未检出”,并在记录中注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

容量及重量分析项日,如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氯化物、石油类,全盐量。

矿化度、溶解性总固体等低于检测下限时,以“<L”的形式填报,“L”为检测下限值。

9.气相色谱,液相(离子)色谱,GC-MS色质联用仪、原子荧光仪、测汞仪测试气态、固态样品原始记录可参照相应水质测试原始记录填写。

10.质控措施在任务通知单中下达,应具体到每个监测因子:采样原始记录单和分析项目原始记录中“质控措施”一栏填写实际质控情况。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首先,填写的内容应该详细具体。

原始记录应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参数、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条件等详细的实验过程记录。

例如,对于
化学实验来说,应该包括化学试剂的名称和用量、溶液配制方法、实验仪
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等信息。

对于生物实验来说,应包括样本准备、实验
动物的品种和数量、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信息。

其次,填写的内容应该准确无误。

在原始记录中,应该准确记录实验
数据,包括定量结果和观察结果。

对于定量结果来说,应该尽量使用精确
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并将测量结果保留到足够的有效数字。

对于观察结果
来说,应根据实际观察情况,通过文字描述或者绘制图表的方式清晰记录。

此外,填写的内容应该有时间和日期的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时间
和日期有助于追溯和核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需要重新分析或评估
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可以提供实验过程中的时间和条件。

最后,填写的内容应保持连续性。

原始记录应尽量按照实验过程的顺
序进行记录,并确保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异常或特殊情况也应该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总之,正确填写原始记录对于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详细具体、准确无误、有时间和日期记录、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
和保持连续性等要求,可以确保原始记录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数据
分析和结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格式和填写要求。

2 术语2.1 测定值测定时,从仪器仪表或量具上读取的数值。

2.2 给定值为了得到测定值而按标准规定给出的标准试剂(或试样)特性的量值。

2.3 计算值由给定值和测定值经计算公式,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所得到的数值。

2.4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2.5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 基本要求3.1 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记录全过程。

3.2 每一样品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验能够再现。

3.3 原始记录要格式化,每类样品应有固定的格式。

3.4 多个产品的同一检验项目的原始记录不准集中填写。

3.5 填写原始记录最好用钢笔(蓝色或黑色),也可使用碳素笔,禁止用铅笔。

3.6 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

3.7 改正错误的时要用“杠改法”(在需要改正的地方用红色笔划一横杠,在其右上方进行修改),并加盖改正人本人印章或签字确认。

3.8 记录应卷面整齐、洁净。

同一页中不准使用两色或两色以上的墨水。

3.9 原始记录不允许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3.10 对因检测、填写或其他原因造成得失误,使原始记录出现多处错误或卷面不洁欲作废的原始记录,不准撕毁废弃,应加盖“作废”(红色)章,仍与重新填写的原始记录一起存档。

4 填写要求4.1 样品编号样品编号为样品唯一性标识号,由业务室负责编写,原始记录样品编号应与检验报告及送样单编号一致。

4.2 共页第页4.2.1 原始记录总页数等于手填原始记录页数与仪器设备自动记录页数之和。

4.2.2 手填写的原始记录应采用A4幅面纸,并算为1页:仪器设备自动记录纸不小于32开为1页;如小于32开,要粘贴在A4幅面原始记录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1.目的:
为了规范检测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格式及基本要求和填写要求,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承检检测的原始记录。

3.依据:
本公司《质量手册》
4.工作职责:
4.1检测人员对原始记录中的每一项进行填写。

4.2检测车间主任对原始记录进行审核。

4.3技术负责人对原始记录进行核对。

5.工作程序:
5.1基本要求:
5.1.1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检测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记录检测全过程。

5.1.2每一项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测能够再现。

5.1.3原始记录要表格化,并且各种检测应有固定格式。

5.1.4填写原始记录应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严禁使用铅笔。

5.1.5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
和计量单位的书写,应为仿宋体。

5.1.6改写错误的填写项目时要用“杠改法”,每份原始记录涂改处不得多于两处。

5.1.7原始记录卷面整齐、洁净。

5.1.8原始记录不准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5.2格式:
原始记录格式见《检测原始记录》。

5.3填写要求:
5.3.1基本信息项目应按照“委托、任务卡”的内容如实填写。

5.3.2检测项目应按照实际检测原始数据填写,并根据标准
要求进行数据处理,不书写计算过程,填写得出数据,但应能够反映计算全过程。

5.3.3环境条件:
指检测时检测场所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5.3.4签字:
检测人员在“检测员”一栏内签字,检测车间主任在“复核员”一栏内签字。

5.3.5没有内容的空白格,应作统一标记“/”;但“检测员”和“复核员”一栏必须完整填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