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混凝土抗渗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混凝土抗渗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混凝土抗渗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检验单位:XXXXXX工程检验检测中心检测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测项目: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一、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评估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确保混凝土结构在使用期间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的渗透和侵蚀。

二、检测仪器设备:1.恒温水槽:用于控制混凝土试样浸泡水的恒温条件;2.压力桶:用于增加混凝土试样受力的压力桶;3.电子天平:用于精确测量混凝土试样的质量。

三、检测材料:1.混凝土试样:使用标准混凝土配合比制备的混凝土试样;2.水:使用清洁自来水。

四、检测方法:1. 样品准备:按照标准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样,制作成圆柱体状,直径为150mm,高度为300mm的试样;2.试样养护:试样在室温下养护28天,并保持表面湿润;3.检测准备:制备恒温水槽,控制水温为20±1℃;4.检测步骤:a.在恒温水槽中放入混凝土试样,确保试样完全浸泡在水中,持续浸泡24小时;b.取出试样并使用纸巾擦拭干净表面水分;c.将试样放入压力桶内,增加压力为0.5MPa,并持续施压15分钟;d.释放压力后,记录试样表面的渗水情况,并用电子天平测量试样质量;e.用计算公式计算混凝土水渗透压强度。

五、检测结果及分析:经过以上检测步骤,得出如下测试结果:试样编号:XXXXX试样质量:XXXg试样水渗透压强度:XXXkPa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混凝土水渗透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水渗透压强度越小,抗渗性能越好。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混凝土试样的水渗透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表明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能。

六、检测结论:根据本次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的结果,混凝土试样具备良好的抗渗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建议在工程中继续使用该混凝土材料,并做好相应的养护和防水措施,确保结构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七、检测评价:本次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测试结果可靠且准确。

但仍需注意,在实际施工中,应密切关注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养护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药品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规范检验记录是保证再现实验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实现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为保证药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标准正确,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3检验依据按国家(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等成册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按单篇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标准复印件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按委托人提供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有关资料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注册检验资料除外)。

1.4检验过程可按检验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如完全按照检验依据中所载方法,可简略扼要叙述),实验条件(如实验温湿度,仪器名称型号和编号),实验结果(不要照抄标准,而应简要记录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并鲜明标出,以便进一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和结果判断等均应及时、完整地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签名。

实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均应详细记录。

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试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

实验数据有效数位的保留原则上与标准规定的有效数位一致。

1.5检验中使用的标准品或对照品,应记录其来源、批号和对照液的处理过程;用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还应注明其含量(或效价)和干燥失重(或水分)(如有含量或水分)。

每个检验项目均应写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或范围,根据检验结果做出单项结论(符合规定或不符合规定)。

钢筋焊接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钢筋焊接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钢筋焊接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检测单位:XXX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日期:YYYY年MM月DD日一、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对钢筋焊接接头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内容1.检查钢筋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2.对钢筋焊接接头进行尺寸测量;3.检测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三、检测方法1.外观检查:采用目测方法,观察焊接接头表面是否有焊缺欠焊、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

2.尺寸测量:采用量具测量,测量焊接接头的长度、宽度、厚度和角度等尺寸参数。

3.力学性能检测:采用力学试验方法,对焊接接头进行强度、韧性和承载能力的测试。

四、检测设备1.目测用眼镜、手持灯;2.量具包括卷尺、千分尺、角度尺等;3.力学试验设备包括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

五、检测过程和结果1.外观检测:按照焊接接头表面缺陷的类型和数量填写相应的记录表。

结果如下:-焊缺欠焊:无;-气孔:无;-裂纹:无;-夹渣:无。

2.尺寸测量:依次测量焊接接头的长度、宽度、厚度和角度,记录并计算出平均值。

结果如下:- 长度:XX mm;- 宽度:XX mm;- 厚度:XX mm;-角度:XX度。

3.力学性能检测:采用拉力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进行测试,记录并计算出相应的参数。

-强度:XXMPa;-韧性:XXkJ/m2;-承载能力:XXkN。

六、检测结论根据上述检测结果,钢筋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良好,尺寸符合要求,力学性能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七、检测人员签字及日期检测人员1:___________检测人员2:___________日期:YYYY年MM月DD日以上就是钢筋焊接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总字数超过1200字。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

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检验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2. 检验原始记录的填写制度2.1 原始记录的定义原始记录是指检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数据、观察记录、操作记录等信息的记录。

原始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检验过程和结果,并需要在检验完成后立即填写。

2.2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应使用规定的填写表格或模板进行记录,确保格式统一、便于阅读和理解。

•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原始记录,记录内容要详细、具体、清晰,不能有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述。

•对于涉及测量、测试等数据的记录,应包括测量设备的标识、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等信息。

•对于观察记录,应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特征等信息,并可以配合相应的照片、示意图等进行说明。

•原始记录应由检验人员本人填写,禁止代填、抄录或修改他人的记录。

2.3 原始记录的保管和归档•原始记录应妥善保管,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原始记录应存放在指定的文件柜或电子系统中,并设置访问权限。

•原始记录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归档,便于查阅和管理。

•原始记录的归档期限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规定进行规定,并按时执行。

3. 检验台账的编制制度3.1 台账的定义检验台账是对进行检验的样品、项目、设备等进行记录和管理的文件。

台账应用于对检验过程中的样品流转、项目进度、设备维护等进行跟踪和监控。

3.2 台账的编制要求•台账应由专人进行编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台账内容应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所属项目、检验进度、检验结果等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台账应定期进行更新,及时记录检验进展和结果,以便于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查阅。

•台账应保密,只能由授权的人员查阅和使用,禁止随意传递、抄录或修改。

3.3 台账的保管和归档•台账应妥善保管,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第一百六十二条 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 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批 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 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第一百六十三条 如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照相技术或其他可靠方 式记录数据资料,应当有所用系统的操作规程;记录的准确性应当经 过核对。
灰分)
渣与坩埚的恒重值,计算与结果。(限度规定为≤0.1%时,
结果符合规定,报告“小于0.1%”或“0.1%”)
项目
记录内容
重金属(或铁盐) 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方法,供试液的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比较结果。
砷盐(或硫化物) 采用的方法,供试液的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比较结果。
异常毒性
小鼠的品系、体重和性别,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及其浓度,给药途 径及其剂量,静脉给药时的注射速度,即时反应,小鼠在48小时 内的死亡数,结果判断。
3 中药材:描述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 味等(附录ⅡB 药材鉴定通则)
4 中成药:描述制剂的色泽、外形,或内容物的色泽、外形,气、 味
项目 溶解度 相对密度
记录内容
天平型号、供试品的称量、溶剂及其用量、测定温度、溶 解情况。
采用的方法:比重瓶法或韦氏比重秤法比重瓶法:比重瓶类 型、天平型号、测定温度、室温、各项称量数据,计算公 式、结果。 韦式比重称法:韦式比重称型号、测定温度、室温、读取 数值(非20℃相对密度为1的比重称)
热原
饲养室及实验室温度,家兔的体重与性别,每一家兔正常体温的 测定值与计算值,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包括稀释过程和所用的溶 剂)与浓度,每1kg体重的给药剂量及每一家兔的注射量,注射后 3小时内每隔30分钟的体温测定值,计算每一家兔的升温值,结 果判断。

产品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检验原始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验员:XXX一、产品基本信息产品名称:XXXXX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生产批次:XXXXX生产线号:XXXXX包装规格:XXXXX二、检验项目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1外观检查外包装应完好无损,内包装应清洁无异味;产品表面应无明显划痕、锈蚀等瑕疵。

2规格尺寸产品尺寸应符合标准规定。

3功能性能产品应具备正常的功能性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4安全性能产品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无伤害人体的物质和设计缺陷。

三、检验步骤和结果1.外观检查-检查外包装:外包装完好无损,无破损,符合要求。

-检查内包装:内包装清洁无异味,符合要求。

-检查产品表面:产品表面无明显划痕、锈蚀等瑕疵,符合要求。

2.规格尺寸-使用测量工具对产品进行测量。

-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规定,确认产品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功能性能-连接电源,进行基本功能测试。

-检查产品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是否满足预期的功能要求。

4.安全性能-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如防火性能、电气安全等。

-检查产品是否存在可能伤害人体的物质和设计缺陷。

四、检验结论根据对产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1.外观检查:合格2.规格尺寸:合格3.功能性能:合格4.安全性能:合格五、总结与建议经过本次产品检验,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具备正常的外观、规格、功能和安全性能。

建议在生产过程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品质控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六、备注七、检验员签名:。

原位密度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原位密度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原位密度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原位密度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用来确定地下岩石的密度,从而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构造。

下面是一份原位密度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

项目:原位密度检验地点:XXX地区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密度计校准1.密度计校准前,检查仪器状态是否正常。

2.密度计校准后,记录密度计的刻度值和相应的密度值。

二、样本采集1. 在采样点附近挖掘一个直径为30cm,深度为50cm的坑。

2.用小铁锹将坑的内侧刮平,并确保坑的内壁光滑。

3. 在坑的中心位置,用手控芯取样器采集直径为2.5cm,深度为20cm的土样。

4.收集样本时避免扭曲、变形和空隙。

三、密度计测试1.将取样器上的土样小心地放入密度计的漏斗中。

2.使用水银柱法进行密度测试。

a. 打开密度计的流量控制阀,使流量稳定在30ml/min。

b.开始测试时,记录测试时间,并观察水银柱的动态情况。

c.当水银柱的高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停止测试,记录测试时间和水银柱高度。

四、数据处理1.根据密度计的刻度值和密度计校准表,将水银柱高度转换为土样的实际密度。

2.计算密度计测试的平均值。

3.根据土样的实际密度和取样体积(通过取样器参数计算),计算得到原位密度。

五、结果分析1.将原位密度结果与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原位密度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原位密度结果,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构造情况。

3.结果分析可能包括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密度变化的异常情况等。

六、结论根据本次原位密度检验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原位密度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2.根据原位密度结果,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为XX,并呈现XX构造情况。

3.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为XX,存在一些异常点,可能是由于地质构造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七、检测人员检测人员:XXX审核人员:XXX以上是对原位密度检验检测的一份原始记录。

这份记录详细记录了整个检测过程的步骤和数据,为后续的结果分析和结论提供了依据。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格式和填写要求。

2 术语2.1 测定值测定时,从仪器仪表或量具上读取的数值。

2.2 给定值为了得到测定值而按标准规定给出的标准试剂(或试样)特性的量值。

2.3 计算值由给定值和测定值经计算公式,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所得到的数值。

2.4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2.5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 基本要求3.1 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记录全过程。

3.2 每一样品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验能够再现。

3.3 原始记录要格式化,每类样品应有固定的格式。

3.4 多个产品的同一检验项目的原始记录不准集中填写。

3.5 填写原始记录最好用钢笔(蓝色或黑色),也可使用碳素笔,禁止用铅笔。

3.6 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

3.7 改正错误的时要用“杠改法”(在需要改正的地方用红色笔划一横杠,在其右上方进行修改),并加盖改正人本人印章或签字确认。

3.8 记录应卷面整齐、洁净。

同一页中不准使用两色或两色以上的墨水。

3.9 原始记录不允许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3.10 对因检测、填写或其他原因造成得失误,使原始记录出现多处错误或卷面不洁欲作废的原始记录,不准撕毁废弃,应加盖“作废”(红色)章,仍与重新填写的原始记录一起存档。

4 填写要求4.1 样品编号样品编号为样品唯一性标识号,由业务室负责编写,原始记录样品编号应与检验报告及送样单编号一致。

4.2 共页第页4.2.1 原始记录总页数等于手填原始记录页数与仪器设备自动记录页数之和。

4.2.2 手填写的原始记录应采用A4幅面纸,并算为1页:仪器设备自动记录纸不小于32开为1页;如小于32开,要粘贴在A4幅面原始记录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校正因子f3
含量X3(g/L)=f3×S3/So×0.352
杂醇油含量X(g/L)=X2+X3
60%杂醇油含量(g/L)
均值(g/L)
相对校正因子f4
含量X4(g/L)=f4×S4/So×0.352
均值(g/L)
检测记录:校对:检测日期:
出厂检验报告书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日期/批号
样品数量/基数
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白酒样品编号
检测地点环境条件
样品状态
共页第页
检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规格型号编号量程准确度
电子天平
电热鼓风干燥箱
恒温水浴锅
pH计
1#
2#
检验依据
总酸
NaOH标液浓度C (mol/L)
GB
10345.4
取样品体积Vo(ml)
样品耗标液体积V (ml)
总酸含量C×V×0.0601×1000
固形物含量X3(g/L)= (M2-M1)×1000/V
均值(g/L)
酒精度
实测值
GB/T
10345
溶液温度
结论
均值
感官:
GB
10345
检测记录:校对:检测日期:
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白酒样品编号
检测地点环境条件
样品状态
共页第页
检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规格型号编号量程准确度
气相色谱仪
1#
2#
检验依据
内标峰面积So
GB/T
5009.4f1
含量X1(g/L)X1=f1×S1/So×0.352
60%甲醇含量(g/L)
均值(g/L)
杂醇油含量
异丁醇
异丁醇峰面积S2
GB/T
5009.48
相对校正因子f2
含量X2(g/L)=f2×S2/So×0.352
异戊醇
异戊醇峰面积S3
样品等级
联系电话
执行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单项判定
检验结论
签发日期:
主管: 审核: 主检:
日期: 日期: 日期:
X(g/L)= Vo
均值(g/L)
总酯
HCL标液浓度C1 (mol/L)
GB
10345.5
滴定耗HCL标液体积V1 (ml)
总酯含量X2 (g/L) =
(C×25.0-C1×V1)×0.088×1000/Vo
均值(g/L)
固形物含量
皿重M1(g)
GB
10345.6
干燥后重M2 (g)
取样体积V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