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PPT课件

合集下载

《谁是最可爱的人》ppt课件

《谁是最可爱的人》ppt课件

第10
肖像描写,淳朴可爱。

他长着一幅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 那样的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 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在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 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岗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又在山里搭了个窝 棚,但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到步兵连去,因为步兵连 的需要,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 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思想觉悟高
第11

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
……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
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和我们祖国
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
你哩!’ ……”
心理描写
第一人称叙事真实细腻,感情真挚;第三人称讲述事情情节清晰,文字简洁 明快。交替使用能避免平铺直叙,又能真实生动,有重点地介绍清楚事件的 经过,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从朝鲜回来是1951年的2月了,此时已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前方将士那 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 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我们眼前这平平常常的一切,都是他们鲜血的代价,这绝不 是一句空话。
在朝鲜时,他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20多个他认为最 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 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 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最后只选取了这三个事例来写。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六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六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
形式:单调 环境:压抑

自由快乐的乐园对比 枯燥无味的书塾
通过对比,表达思想感情。 准确地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
(第二节、第七节)
12/7/2021
课外阅读
鲁迅家世
鲁迅本姓周,名樟寿, 后改为树人;字豫才。1881 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 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 周介率出身翰林,在京城担 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 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 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 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12/7/2021
有序 多角度 形容词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油蛉
低唱 (声音)
蟋蟀
弹琴 (声音)
蜈蚣 斑蝥
翻 按 啪 ﹙声音﹚

物情
单是…… 就有…… 何首乌藤
木莲藤
喷 ﹙动作﹚ 缠络 ﹙形状﹚
景 交 融
木莲果 何首乌根 拔 覆盆子 摘
像莲房﹙形状﹚ 植 臃肿 ﹙形状﹚ 物
像小球 ﹙形状﹚
12/7/2021
第六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7/2021
关于作品
12/7/2021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 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 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 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 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 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 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忆 起少年时代的事。
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 ,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12/7/2021
“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 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
三个“也许”,他在反复揣测,认为可能 是做错了事所受的惩罚。可见他对百草园是 多么的留恋。预示着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将是 截然不同的一块天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54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54张PPT)

二、生 词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 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 烈的潮流。
【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屏障】像屏风那 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体魄】体格和精力。 【滋长】生长;产生 (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③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④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 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 的渴望祖国语言的难舍。
重点语句理解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 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河北省
光化县,1927年参加革命,1935年创作”五月 的鲜花“歌词,1939年在延安创作歌颂中华民 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 “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 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 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刻 画了黄河母亲的伟大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 的真实场面。
泛滥(làn) 呻吟shēn yín)镐头(ɡǎo) 碾niǎn 辘lù 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 啾(jiū) 朔(shuò) 柝(tuò)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
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 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 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 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 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 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 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 的光荣称号。

第二单元单元整合课件(共59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单元整合课件(共59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任务三 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1、阅读“批注”小贴士,画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 (参考课后三、四题),自主批注,记录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2、小组内分享交流成果,并推选一名同学在班内分享。
三、 1. 从“照着习惯”和“躲”,可以看出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瑶民家男主人不 知道经过的队伍是红军,以为是以前那样的部队,所以躲起来。 2. “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 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奇观”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陡峭,反映 出红军丝毫没有被这样的艰险吓倒,换句话说,“奇观”不仅是指向眼前之景,更 指向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指向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奇观”蕴含着 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3. 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嘲讽国民党反动派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不去抗日,却专 门对付红军,这种反动行径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4. “笨重”一词,表明翻越老山界的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队伍里有伤员、 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由此更突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 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 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彩线。在记叙文中,线索极为重要,它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它 能将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另外,有一 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即明线和暗线。
任务一 复述课文内容,完成课后一题
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表现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词句, 以此为线索,用自己的话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人物活动)。
任务二 梳理典型事件,概括人物精神
阅读课文,梳理文章所记述的典型事件以及事件中人物的表现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统编版)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统编版)
经过雨季的洗礼,花季的熏陶,我敢肯定那份似曾相识 的感觉真的是自信,我终于找回了那位被我拒之千里之外的 朋友——自信!
幼虫,破茧成蝶,在无边的花海上飞舞,周围包裹着花 的芬芳、草的清新。化作彩蝶的我在自信的花海中蹁跹,相 信自己经得住风雨的考验,经得住雷电的袭击,自信在为我 加油,为我呐喊:“你一定会做一个阳光男孩!”
写作 学习抒情
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 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 情的表达效果。
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能选 择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必须得有一种凭借,即要有一种“附着 物”作为依托: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议 论中,或叙述时,将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 合,创造一种诗意的意境,让你去感受、去品味。
天空引出对故乡 的思念。
一支小夜曲,悠久,绵长;童年,是一幅山水画,让你永远欣赏;童
年,是一片奇异的星空,神秘无穷;童年,是一汪清泉,洁白无瑕;
童年,是一种心情。回忆童年,像咂摸一瓶陈年老酒,时间越久,味
儿越浓。
袅袅青烟在家乡的上空飘荡着,屋檐边的瓜架上倒挂着丝丝未出
藤的小瓜苗,几只鸭子迈着方步,在院子里觅食。那时的我,总是坐
丽。⑤我把头埋进柔软的枕头,心里是从未有过的轻松和高兴。因为,
我争回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⑥
⑤环境描写:衬 托“我”的愉快 心情。
⑥直接抒情:与 开篇对比,首尾 呼应。
写作:学会抒情
直接抒情
运通用 用过感 修句情 辞式词
间接抒情
借融借 物情景 抒于抒 情事情
适度抒情
在在抒 描叙发 写述真 中中情
中考真题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

苛(kē )捐杂税 骨碌(ɡū lu ) 蜷缩(quán suō ) 矗立(chù ) 落( là)得很远了 咀嚼( jǔ jué) 军阀( fá ) 欺侮( wǔ )
3.重点词语
惊惶:惊慌,害怕慌张。惶,恐慌。
呜 咽 : 低 声 哭 泣 或 形 容 凄 切 的 水 声 或 琴 声 。 本 文 形 容 凄 切 的 水 声 。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4、内容梳理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或技巧来表达对故土的深情?
① 运 用 拟 人 的 手 法 , 以 “ 她 ” 相 称 , 隐 含 将 故 土 比 做 “ 母 亲 ” , 直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作者 陆定一 5 怎样理解“抢了一碗吃”?
如:“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嗥(háo)鸣(mínɡ) 山涧(shānjiàn) 高粱(ɡāoliánɡ)
5 怎样理解“抢了一碗吃”?
苛 捐 杂 税 2、揣摩景物描写(22自然段)
点缀( )
矗立(
:)












(4)“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景致:风景。 20世纪30年代 “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之一。
(4)“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 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 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 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5)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课件PPT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课件PPT
【交流点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 人们对黄河的敬仰,更表达人们对黄河深情的依 恋。
5.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举出一二例吗?
【交流点拨】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 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 、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处处以“啊,黄河 ……”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 充满雄浑豪迈之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3.作者在文中细致地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 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 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 屏.障.( píng zhàng ) 狂澜.( lán )
劈.(pī) 哺.( bǔ )育
澎.湃.( péng pài )
九曲.连环( qū ) 榜.样( bǎng) 流 xiè( 泻 )
发 yuán( 源 ) zhuó(浊 )流 wǎn ( 宛 ) 转
第1层:(2—11)山脚访瑶家。
第2层:(12—32)红军翻越老山界
第三部分(33):简写作者的感受。
1.在“之”字拐的路上; 2.山腰露宿; 3.攀登雷公岩; 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 5.山顶所思; 6. 快速下山。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内容, 理清了脉络。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一 下这篇记叙文的叙事方法。记叙文首先要 叙事清楚,同时还要生动形象,如何才能 生动呢?这就要求我们注意描写,将记叙 和描写相结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章的 写法吧!
【交流点拨】
时间

下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全单元)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全单元)

知识备查
黄河之源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知识备查 壶口瀑布
九曲黄河
知识备查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敌部队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岸边行 军。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 感,准备创作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时,作者接受冼 星海等人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者的创作 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 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广阔的 历史画卷,刻画了黄河母亲的伟大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 战的真实场面。
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 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 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 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 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 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 曲后风行全国。
预习检查 读一读
pài
澎湃
wǎn
宛转
diān
山巅
zhuó
浊流

臂膀

劈成
bǎng
榜样
dàng
浩浩荡荡
预习检查 读一读
lán
狂澜
píng
屏障


哺乳 气魄
预习检查 多音字
qiǎng 勉强 强 qiáng 强迫
jiàng 倔强
píng 屏风 屏
bǐng 屏除
预习检查 形近字
哺 bǔ 哺育 捕 bǔ 捕捉
泄 xiè 水泄不通 泻 xiè 一泻万丈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 喂养。 【九曲连环】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黄河有九个重大的弯)。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阔浩大,也形容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篇,积累文
能力的培养,
言词语,了解
指导写作与批
文言常识。
改。逐步养成
学生搜集资料
阅读
口语交际
、筛选信息、 研究问题的能
综合力性。学习
识字与写字
习作
教学建议
识用结合,让 学生形成良好的 习惯,如组词造 句,课外做好辅 导与过关。
用好随笔化写作, 倡导说真话说实话; 小组合作,自我修 改、相互修改
课程标准
观点、材料
古诗词、文言文 感情真挚 观察生活、创意表达
领悟内涵 说出体验 品味语言
议论文 文学作品
名著每年 2-3部总量
内容具体
修改、互评
不少于260
万字
写作
专注倾听、自信表达 即席讲话、主题演讲
表达方式 朗读、默读、 读 略读、浏览
阅读
口语交际有中心、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组织文学活动
会写正楷、 识字写字
讲读课文
木兰诗
口语交 际
综合性学习
单元内容结构
小说
诗歌 文体
古代 现代 中国 区域
当代 外国
散文
祖国
内容结构
闻一多先生的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孙权
多芬
土地的誓言
邓 稼
艰难的国运与 先 雄健的国民
名人伟人
社戏
文化艺术
口技
竹影
短文 两篇
最后一课 黄河颂
热爱祖国
漫步探险
伟大的悲剧
试卷结构分 析
三 说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
阅读教学,能 抓住主要信息, 积累好词佳句, 捕捉作品亮点, 吸纳思想精髓; 比较各类文体的 不同,掌握基本
的文体知识。
对于文言文
教学,要以读读 背背为主,借 助注释弄懂文 意,背诵名家
情境设置 形式多样 活学活用
在综合性学 习中,加强口 语交际与写作
教材 特点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 互评
多学种科形的式维度
学生自评
课围程绕目标 的维度
终结性 评价
两学的生个维生度结活合
形成性评价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
各大教育网站:人教网、 无忧无虑语文网、中学
语文教育资源网
网络资源
文本资源
课本引领,以点带面, 发挥校园文化、阅览室 校本课程的作用
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的
用好多媒体,发挥 音像资料在调动学生积极性
方面的作用
多媒体资源
社会资源
实地考察地域风情
图像
音频
多媒体信息
文字资料、 FLASH动画 等辅助资源
视频
社会资源
乐学
高情意 高认知 高参与
智慧
扎实、厚实
活力
课堂 高效
乐教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学写行楷, 体会审美价值
综合性学习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搜集整理资料
七—九年级 学段目标
认识3500个, 会写3000个
学会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 说教材
编排特点 编写体例
内容结构 知识整合
编排特点
学科的整合语 文素养的提高
对学生的情 感体验和人
文关怀
自身的艺术 性和内在的
实用性
注重
编排特点
学生的合作 探究和综合
学习
课外阅读 和课外活

读一读 写一写
综合性 学习
单元提 示
研讨与练习
阅读提示
选文
每单元五篇 课文
单元
共六单元
名著 导读
《童年》 高尔基
《昆虫记》
法布尔
课外古诗词
共十首
附录
编写体例
本册内容结构
热爱祖国
名人伟 人
成长足迹
七年级下
文化艺 术 漫步探险
人与动物
《成长 的烦恼》
在沙漠中心
真正的英 雄
登上月球之巅
木兰 诗
伤仲永 诗两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丑小鸭
人与动物
马 狼
猫 斑羚飞渡 华南虎
教材横向整合
以 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为线索,将能力培养与 知识传授、科学育人与 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
附录
文体知识,丰 富积累。
名著推荐与阅读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美文欣赏,拓宽 视野。
成长足迹
《黄河, 母亲河》
热爱 祖国
《我也 追星》
名人伟人
《戏曲 大舞台》
文化艺术
漫步 探险
《漫话 探险》
《马的 世界》
人与动物
成长足迹
戏曲大 舞台
漫话 探险
《童年》 《昆虫记》
名著与古诗词
十首《古 诗词》
黄河颂
自读课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土地的誓言
课文
单元提 示
单元编写体例
最后一课
色。
读、理解、体会作者
九上六
是如何通过多种形式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抒发情感,表达哲理
的。九下三
学习美的散文语言

了解《墨子》《庄 子》《孟子》散文的不
,学会如何描写景
物。七上三

同特色。读懂并了解所 选课文中表达的思想观
点及表达方法。
九下五
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分析
古诗文阅读 (约占12% )
现代文阅读 (约占30%)
记叙文
第二阶 段八上
议论文
第一阶 段七上

第三阶段 九上下
戏剧
现代文阅读
阅读散文、浅易文言文的 能力,贯穿全书始终
关系:相互衔接 简—繁 浅—深 易—难
具体以散文为例说整合
了解抒情散文的特 点,学习抒情散文 的写法,掌握直接 抒情和间接抒情两
种基本的方法。
八下二
了解史传散文
,分析理解文章的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议论性散文单元阅
千年耕耘 只为聆听 花开的声音……
绘制知识树 把握新课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 元说课标说教材 户家初中 胡敏
研研说流说程 流程
教材编写特点、 体例及内容结构
立体式整合
教材
教学建议
本册目标 学段目标
说课标
说教材
评价建议
说建议

基本理念

课程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
一 说课标
新课标基本理念 学段目标 本册目标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丰富语 言积累 重视品 德修养
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
新课标 的基本 理念
重视语 文实践 关注价 值取向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法 定教法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 的语文课程
生活处 处皆语

课程目标
背诵、理解 、提高品位
每学年不少于14次, 练笔不少于1万字
与单元阅读相照应,听说 读写能力综合发展,语文 与其他学科沟通,课堂与 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阅读
优化整合,发展阅读能力, 主要环节:整体感悟、理清 思路、体验情景、把握意韵、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教材纵向整合
写人叙事的 一般阅读能力
在写人叙事基础上 增加了说明文
说明文

拓展议论文、戏剧,增小说篇目 结合文学作品和议论文的文体 语体的特点,培养欣赏文学作 品和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