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阅读指导》课程简介
高中语文古诗词课程教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所选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2. 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若干首,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介绍每首诗词的作者及其生平。
3. 分析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
4. 详细讲解诗词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
5. 指导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诗词朗诵视频、名家讲座等。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安排诗词创作或改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古风音乐或展示一幅与诗词相关的画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为学生理解诗词打下基础。
3. 诗词赏析:逐句逐字地分析诗词的内容和形式,指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词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讨论:围绕诗词的主题思想、文化价值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 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练习,或者尝试自己创作简短的诗句。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强调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方法。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所学诗词,或完成一篇关于诗词的短文写作。
五、评价方式1. 通过课堂表现和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通过诗词背诵和短文写作来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期末考试中的诗词赏析题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教材与教学实施情况介绍ppt精品课件

一、指导思想
本选修课的定位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 着眼于课程的鉴赏陶冶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较深 入的探索研究,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素养
本选修课是“选读”,不是必修的补习,也不是 应试的辅导,更不能照搬大学选修模式,而应根 据各校的具体学情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在深度、 广度进行适度的拓展,倡导研究性,重视自主学 习,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选修课教学方案和策略, 建设多样性的学科评价体系。
三、教材内容及其定位
首先是“选读”,即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 情感和思维的积累; 其次是“欣赏”,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 美之处能“看好处”、“说好处”; 再其次,如有可能,则可向“鉴别”方向延展,能 对诗词作品评判优劣高下。
三、教材内容及其定位
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 需要,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 素,精选了唐诗31首、宋词32首(其中39 首精读,24首自读),分12个专题。
3、诗歌鉴赏活动二:李贺诗歌比较阅读(自读比较、合 作探讨)1课时 ※ 五、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4课时 1、小李杜的诗歌(研读作品、 把握特色)2课时 2、诗歌鉴赏活动一:赵、温等作品中的晚唐风格 (自读比较、合作探讨)1课时 3、诗歌鉴赏活动二:李商隐无题诗研究(自读比较、 合作探讨)1课时 △ 4 、各类诗歌的鉴赏方法小结(补充)时间另定 六、活动、总结及评价 4课时 1、唐诗背诵比赛 2课时 ※2、古诗词写作指导 时间另定 3、唐诗鉴赏检测评价 2课时 宋词部分(20课时)
三、教材内容及其定位
1、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 词人的代表作品; 2、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 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 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 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 富的审美感受 4、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 新阅读鉴赏的空间。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1)教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作业布置:
1.阅读理解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词,仔细阅读并理解其内容,回答相关问题,以加深对古诗词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和鉴赏能力。
2.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短文,可以是一篇赏析、读后感或者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讨论与反思:要求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并撰写一篇反思报告,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通过学习《念奴娇过洞庭》(1),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领会古诗词的美学特点,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同时,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文化元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能够加强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念奴娇过洞庭》(1)的诗意和美学特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领会古诗词的美学特点,包括诗歌的意象、语言、情感等方面。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把握诗中的景、物、人、情,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审美情感。
(2)鉴赏《念奴娇过洞庭》(1)的艺术特色:本节课的重点还包括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文的艺术特色,包括诗歌手法、结构、语言等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和讨论,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意象运用、韵律节奏等,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分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启发;
-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借助图像、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文的意境;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代诗词的阅读与鉴赏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代诗词的阅读与鉴赏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代诗词的阅读与鉴赏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备课教案旨在帮助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古代诗词的阅读与鉴赏的教学活动。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韵律形式;2.掌握古代诗词的阅读技巧和鉴赏方法;3.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古代诗词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古代诗词的韵律形式和修辞手法;3.古代诗词的阅读技巧和鉴赏方法;4.经典古代诗词的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选择一首经典的古代诗词进行朗诵,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描述他们对古代诗词的印象和感受。
2.知识讲解2.1 古代诗词的定义和基本特点教师通过教材或多媒体幻灯片的展示,向学生介绍古代诗词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包括诗词的构成、主题常见的艺术手法等。
2.2 古代诗词的韵律形式和修辞手法教师结合具体的古代诗词例子,讲解古代诗词的韵律形式和修辞手法。
如平仄、押韵、比喻、夸张等。
3.阅读与鉴赏3.1 阅读技巧和鉴赏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古代诗词的阅读技巧和鉴赏方法。
引导学生从意境、修辞、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3.2 经典古代诗词的欣赏和分析教师选择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发表自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4.巩固与拓展4.1 学生练习教师将一些经典古代诗词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后进行个人练习。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首诗词进行抄写和鉴赏,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2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古代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以及上述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对古代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掌握情况。
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教材: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讲解和活动设计。
古诗词诵读整体学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知识方面: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诗词体裁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这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差异化教学。
(2)能力方面:学生在古诗词朗读、分析、创作等能力方面发展不均衡。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古诗词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古诗词中的韵律特点有哪些?”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古诗词知识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古诗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诗词创作等,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情感升华:
结合古诗词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古诗词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诗词分析、创作等,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2)深入了解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诗词创作中。
(3)探究古诗词的意境美,分析不同诗人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4)搜集与古诗词相关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首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高中生古诗阅读部分教案

高中生古诗阅读部分教案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面对枯燥的课本和考试的压力,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份针对高中生的古诗阅读部分教案范本,以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这份教案中,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古代诗歌的意境与韵味,掌握基本的古诗词阅读技巧,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作。
接下来,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不同朝代、风格各异的古诗词,如杜甫的《春望》、李白的《静夜思》等,这些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注重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的结合。
通过讲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作者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句的理解与感受,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古风音乐、相关画作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此外,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还可以通过口头报告、诗词朗诵会等形式,考察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更能激励他们深入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忽视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仿写或创作属于自己的诗句,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深刻地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最后,教师应当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活动既有趣又有效。
总的来说,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认同感。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在古诗的海洋中遨游,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为未来的人生旅程增添一份诗意。
这份教案范本只是一个起点,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高中古诗文朗读指导教案

高中古诗文朗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学习并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水平的古诗文篇章,如《静夜思》、《岳阳楼记》等,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挑选。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兴趣。
2. 示范朗读: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文的节奏和韵律。
3. 分角色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角色进行朗读练习。
4.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朗读表现,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示范:教师朗读或播放专业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魅力。
3. 讲解分析:深入讲解诗文的内容、形式和艺术特点。
4. 学生实践:学生尝试朗读,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朗读练习,互相学习交流。
6. 课堂小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强调朗读的重要性。
五、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成果,评价其对诗文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自己的朗读表现和进步空间。
4.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阅读向导》

高考古典诗词复习举一反三之咏物言志诗阅读教学设计潮安区凤凰中学曾瑞莹教学内容1考前对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的回顾。
2考前对古典诗词选择题干扰项设置的回顾。
3考前对古典诗词做题顺序的回顾。
4 考前对古典诗词主观题在审题、答案设计方面要求的回顾。
教学重点考前重温古典诗词鉴赏的做题次序、细节,起到举一反三。
教学难点收到举一反三效果,帮助考生在临考前对古典诗词鉴赏拥有清晰的解题思路。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和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2021年高考即将进行,今天,我将通过对咏物言志诗的鉴赏,最后一次提起大家对古典诗词有关知识、做题顺序、选择题干扰项的设置、主观题审题以及答案设计等的回顾,希望大家能把这些做题经验推及到其他题材诗词的鉴赏里边,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回忆古典诗词八大题材诗歌。
1羁旅思乡诗2咏史怀古诗3山水田园诗4送别怀人诗5咏物言志诗6爱情闺怨诗7边塞征战诗8政治讽喻诗三.阅读《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廿三)陈子昂》,判断此诗所属题材,并分析判断依据。
题目前一天已发下去)1朗读一次2此诗为咏物言志诗3依据:整首诗表面都是在写翡翠鸟,实际上作者是在写自己,而且主观题题干也有这样的提示。
4分析正确快速判断原因。
5回忆咏物言志诗常见感情及手法。
6利用所有有效信息,分析文本。
7开始做题。
(1)提问选择题干扰项常规设置。
a错解词语意思b曲解诗句意思c景物特征(气氛)概括不当d思想感情分析错误e典故解释错误f主旨意图理解偏差g脉络梳理不当h艺术手法辨析错误i忽视序注致误文学文体常识解说不当(2)对各项选择题进行判断。
方法:a结合文本b结合干扰项的设置C选项之间的对比(3)审读主观题意,回忆主观题情感考查的几种题型。
a通过分析表现手法考查诗歌情感b通过分析事物(人物)形象考查情感c通过分析字、词、句考查情感d通过分析景物考查情感e通过分析名家评价考查情感(4)咏物言志诗常用的手法a修辞手法上,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古诗文阅读指导》课程简介
——杭州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
【编写目的】
古诗文的阅读鉴赏,首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
在义务教育和高中必修课阶段,学生在古诗文的阅读面和数量上已有相当积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也有一定的数量,这是提高诗歌散文阅读鉴赏能力的良好基础。
但积累量还远远不够,再加上学生普遍缺少古诗文的知识网络以及解题的基本方法,所以,学生在高考中古诗文的得分并不理想。
为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阅读量,拓展阅读面,让学生熟知古诗文的基本知识以及解题的基本方法,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众多作品的相互联系中、在多角度的比较中,在纵向和横向的“作品之链”中进行阅读鉴赏。
鉴于此,我们语文组委托孙柏青老师编写了《高中古诗文阅读指导》一书。
【教学目标】
1、熟悉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古诗文的分类、表达方式、关键词(包括诗眼)的特点、特殊句式、古汉语语法、常见主题、常见意象、常见修辞、常见风格、常见表现手法等等,让学生对古诗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掌握运用相关知识理解古诗文的主旨、鉴赏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3、感受古诗文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对古诗文的语言的感受能力。
4、通过自读、指导、演练、竞赛、评析,强化学生的对古诗文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基本内容】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阅读指导,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常识篇,先介绍古代诗歌常识;第二层次方法篇,介绍怎样欣赏古诗词,内容包括鉴赏十法、意象解析、领悟古诗的语言美、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比较阅读等,说理简洁,内容具体,容易操作,考虑到一些同学缺乏古诗文的知识网络以及解题的基本方法,还特别提供了典型示例,以供学生参考,让学生掌握鉴赏古诗文的基本方法;第三层次赏析篇,一是唐诗分类赏析,二是宋词元曲赏析,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对古诗文的语言的感受能力;第四层次是大量的训练题,先诗歌、词曲,然后是比较阅读训练,最后是2004—2011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编,以强化学生的对古诗文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指导,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方法篇,包括人物传记、古代散文的基本写法,文言实词、虚词词义的推断,古代汉语语法以及文言文句读与翻译。
第二层次演练篇,由浅入深地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先是50则高中文言短文断句与翻译训练,编入的短文材料比较浅显,学生容易上手,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思想性。
再是热身训练的高考题:2004年—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阅读,最后是选用了近年全国各地文言文高考试题(共17套)。
【课程特点】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基础。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指导方法,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稿的出发点。
我们对古诗文的素质要求作了归类,定出细则纲目,在此基础上编选资料,使读本更具科学性。
在知识与能力问题上,我们取“鱼”、“渔”并授的方法。
知识疏理,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阅读则分成若干逐级递升的层次。
知识作了带有规律性疏理归类,阅读中作了不同层次要求的阐述和方法指导。
二、序列科学。
全书从知识疏理到方法指导,从赏析示例再到阅读演练。
基础知识比较全面,阅读与训练循序渐进,层次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便于操作。
本书实用价值较高,将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演练与高考要求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
全书通过“阅读”渗透素质教育,构建知识网络,又通过“演练”,达到高考考纲的要求。
全书就是通过“读”“练”结合,以训练促进阅读,夯实基础知识,掌握方法途径,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水平,形成综合阅读能力。
本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督促指导为辅,使用时希望老师能摆正其中的关系。
因为如果嚼得太细,喂得太饱,往往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如果放任自流,不加检查,学习往往会半途而废,事倍功半。
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是将学生在必修阶段习得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整合、迁移、强化与提高。
据此,我们建议:教学目标应特别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整合与运用,提高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富阳中学语文组
2013-3-6
附:目录
序言/1
古代诗歌阅读指导部分
【常识篇】
第一节古代诗歌概况/2
第二节古代诗歌常见人物形象举隅/5
第三节古代诗歌的常见风格/6
第四节古代诗歌常用典故汇总/8
【方法篇】
第一节诗词鉴赏十法/15
第二节体悟意象解析形象/19
第三节领略古代诗歌的语言美/26
第四节熟悉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31
第五节领悟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41
第六节掌握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45
【赏析篇】
一、唐诗分类赏析
1、咏史怀古诗金谷园杜牧/54 金陵怀古刘禹锡/55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56
2、托物言志诗蜂罗隐/57 赠柳李商隐/57 孤雁杜甫/58
3、山水田园诗雨过山村王建/59 田园乐(其六)王维/60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61/
4、边塞征战诗塞下曲许浑/62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63
5、行旅闺怨诗商山早行温庭筠/63 闺怨王昌龄/65
6、赠友送别诗湖口送友人李频/ 66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67
7、忧国伤时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68 8、建功报国诗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69 9、即景抒怀诗漫成一首杜甫/70 10、借景抒情诗村夜白居易/71
11、哲理诗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71 12、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72
二、宋词元曲赏析
1、蝶恋花晏殊/73
2、浣溪沙姜夔/74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74
4、青玉案辛弃疾/75
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76
6、江城子·记梦苏轼/76
7、卜算子·咏梅陆游/77 8、木兰花宋祁/78
9、踏莎行欧阳修/78 10、渔家傲范仲淹/79
11、蝶恋花柳永/80 12、醉花阴李清照/81
13、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82 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82
15、〔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83 16、[越调]天净沙·秋白朴/83
17、驻马听·吹白朴/84 18、碧玉箫关汉卿/85
19、四块玉·别情关汉卿/86 20、卖花声·怀古张可久/87
【演练篇】
1、诗歌阅读/87
2、词曲阅读/91
3、比较阅读/95
4、2004—2011年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编/99
文言文阅读指导部分
【方法篇】
第一节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102
第二节古代散文的基本写法/105
第三节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理解/108
第四节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13
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116
第五节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语法/135/
第六节文言文句读和翻译/139
【演练篇】
1、高中文言短文断句与翻译训练50则/142
2、2004年—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阅读汇编/149
3、201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7套)/159
参考答案部分
1、诗歌阅读/181
2、词曲阅读/183
3、比较阅读/185
4、2004—2011年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编/187
5、高中文言短文断句与翻译训练50则/189
6、2004年—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阅读汇编/203
7、201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213
审定:章益安季丰校对:语文组老师
封面设计:陈玉骥字数:25.8万
编写时间:二○一二年十一月生活充满了色彩,但是蒙着一层雾需要你的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