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
玻璃制造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透明、坚硬、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玻璃在建筑、汽车、电子、光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玻璃制造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熔制、成型、退火、切割、磨光、清洗等环节。
二、原料选择玻璃制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
这些原料经过破碎、筛选、混合等过程,制备成合格的玻璃原料。
1. 石英砂:石英砂是玻璃制造的主要原料,占原料总量的70%左右。
它主要来源于天然的石英岩、石英砂岩等。
石英砂的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2. 纯碱:纯碱是玻璃制造中的一种助熔剂,其主要成分是Na2CO3。
纯碱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降低熔点和改善玻璃性质的作用。
3. 石灰石:石灰石是玻璃制造中的一种助熔剂,其主要成分是CaCO3。
石灰石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降低熔点和提高玻璃化学稳定性的作用。
4. 长石:长石是玻璃制造中的一种原料,其主要成分是K2O和Na2O。
长石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改善玻璃性质的作用。
三、熔制熔制是玻璃制造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加热:将原料放入玻璃熔炉中,通过加热使原料熔化。
熔炉类型有电熔炉、燃油熔炉、燃气熔炉等。
2. 熔化: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原料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原料中的杂质会逐渐析出,形成熔渣。
3. 混合:熔化过程中,通过搅拌使熔融的玻璃均匀混合,确保玻璃成分均匀。
4. 调节:根据玻璃成分和性能要求,对熔融玻璃进行成分和温度的调节。
四、成型成型是将熔融玻璃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常用的成型方法有:1. 浇注成型:将熔融玻璃倒入模具中,冷却固化后取出。
适用于制造平板玻璃、瓶罐玻璃等。
2. 拉制成型:将熔融玻璃通过拉丝机拉制成细长的玻璃丝。
适用于制造玻璃纤维、玻璃丝等。
3. 挤压成型:将熔融玻璃通过模具挤压成所需形状。
适用于制造玻璃管、玻璃棒等。
玻璃工艺PPT

玻璃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创新
玻璃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 • 能够体现现代感、科技感
玻璃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 要考虑设计理念、市场需求等因素 • 要注重创新性、实用性的统一
04
玻璃工艺的代表作品与艺术家
古代玻璃工艺的经典之作
古埃及的玻璃金字塔 古希腊的玻璃花瓶 古罗马的玻璃窗
DOCS SMART CREATE
玻璃工艺:历史、技术与艺术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玻璃工艺的历史发展
古代玻璃工艺的起源与传播
古代玻璃工艺的起源
•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开始制 作玻璃制品 • 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人开始研 究玻璃工艺 • 公元前500年,古罗马人开始广泛 应用玻璃制品
玻璃工艺与建筑艺术的融合
• 要考虑建筑风格、地理环境等因素 • 要注重功能性、艺术性的统一
玻璃工艺与装饰艺术的交融
玻璃工艺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
• 可以用于家具、灯具等生活用品 • 能够增加装饰的美感、实用性
玻璃工艺与装饰艺术的融合
• 要考虑设计风格、审美观念等因素 • 要注重工艺特点、材料特性的统一
玻璃制品的设计虑材料特性、工艺特点、市场需求等因素 • 要注重美观性、实用性、创新性的平衡
玻璃制品的制作技巧
• 要掌握火候、成型、冷却等关键工艺 • 要注重细节处理,提高产品品质
03
玻璃工艺的艺术价值
玻璃工艺与建筑艺术的结合
玻璃工艺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
• 可以用于建筑外墙、窗户等部位 • 能够增加建筑的美观性、采光性
中世纪欧洲玻璃工艺的主要特点
• 出现了镶嵌玻璃和彩绘玻璃等新工艺 • 产品种类丰富,包括教堂窗户、花瓶等 • 工艺水平较高,注重细节处理和艺术表现
玻璃生产工艺种类

玻璃生产工艺种类
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具、食品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材料。
玻璃的生产工艺种类较多,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玻璃生产工艺。
1. 熔融法:熔融法是最常见的玻璃生产工艺,其原理是将石英砂、石灰石和碱金属碳酸盐等原料混合后,加热至1500℃以上,使其熔化成液态玻璃。
然后,将液态玻璃注入玻璃成型机中,通过挤压、拉伸或喷射等方式形成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
2. 浮法:浮法是生产平板玻璃的主要工艺。
它是将玻璃熔液在锡液表面浮起,慢慢冷却凝固成连续长带,然后通过加热和冷却等工艺进行修整,最终得到平整、光滑的玻璃板。
这种工艺生产的玻璃板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3. 吹制法:吹制法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形状的玻璃容器,如瓶子、杯子等。
工艺过程是先在一根玻璃管上端吹一个气囊,然后用工具逐渐拉长并形成所需的形状,最后通过快速冷却使其凝固成固体玻璃。
4. 冷却法:冷却法是用于产生特殊玻璃效果的一种工艺。
在玻璃造型结束后,将玻璃制品放入冷却设备中,通过控制冷却速率和温度变化,使得玻璃内部和表面产生不对称的应力分布,从而形成具有特殊纹理、模糊或不透明的效果。
5. 激光法:激光法是一种新兴的玻璃加工工艺,主要用于玻璃雕刻和精细加工。
通过激光束的高能浓度照射,可以在玻璃表
面或内部形成微小的坑洞、刻痕或图案,使玻璃具有更多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玻璃的生产工艺种类繁多且不断创新发展,不同的工艺能够满足各种玻璃制品的需求,并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玻璃产品给人们使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玻璃生产工艺出现。
玻璃成型的工艺流程

玻璃成型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一、压制法
将溶制好的玻璃液注入模型,放上模环,将冲压头压入,在冲头与模环和模型之间压制成型。
二、吹制法
采用吹管或吹头将溶制好的玻璃液在模型中吹制成型。
三、拉制法
将溶好的玻璃液注入模型,经冷却后采用机械的手段拉制成型。
四、压延法
将溶制好的玻璃液在辊轮间或辊板间压延成型。
五、浇筑法
将溶制好的玻璃液注入模具中,经退火冷却,加工成型为玻璃制品。
六、悬浮成型
将溶窑熔融的玻璃液在流入锡槽后在熔融金属锡液的表面上成
型为平板玻璃。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3篇)

2. 原料价格:在保证原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合理的原料。
3. 供应稳定性:原料供应商应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以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4. 环保要求:选择环保型原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三、熔制
熔制是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形成玻璃液的过程。熔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三、原料准备
1. 原料选择:根据玻璃的种类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原料。常见的原料有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硼砂等。
2. 原料粉碎:将原料进行粉碎,使其达到一定的粒度要求。
3. 配方计算:根据原料的性质和玻璃的性能要求,计算出各原料的配比。
4. 混合:将计算好的原料进行混合,确保原料均匀分布。
四、熔制
1. 熔炉加热: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熔炉中,通过加热使其熔化。
六、切割
切割是将退火后的玻璃制品切割成所需尺寸的过程。常见的切割方法包括:
1. 机械切割:使用金刚石刀片、玻璃刀等工具,对玻璃制品进行切割。
2. 热切割:利用高温加热玻璃制品,使其软化后进行切割。
3. 激光切割:利用激光束对玻璃制品进行切割。
七、清洗
清洗是将切割后的玻璃制品表面杂质、油污等清理干净的过程。清洗方法包括:
4. 搅拌:在熔制过程中,对玻璃液进行搅拌,使其均匀熔化,提高玻璃质量。
四、成型
1. 拉制法:将熔融的玻璃液送入拉丝机,通过拉丝机的作用,将玻璃液拉制成一定厚度的玻璃板。
2. 浇铸法:将熔融的玻璃液送入模具,冷却凝固后形成玻璃板。
3. 滚制法:将熔融的玻璃液送入滚筒,通过滚筒的旋转,将玻璃液形成玻璃板。
九、包装
包装是将检验合格的玻璃制品进行封装,以防止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包装方式包括:
玻璃的表面处理工艺

玻璃的表面处理工艺玻璃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透明、坚硬、耐高温等特点。
然而,由于其表面的光滑度和透明度,玻璃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反射光线、指纹和污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发展了各种表面处理工艺,使玻璃更加美观、耐用和易于清洁。
1. 喷砂处理喷砂是一种常见的玻璃表面处理工艺。
它通过高速射出砂粒,使玻璃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纹理,从而增加了其粗糙度。
这样一来,玻璃表面不再那么光滑,能够有效减少反射光线,提高玻璃透明度。
此外,喷砂处理还可以增加玻璃的抗滑性和抗刮擦性,减少指纹和污渍的附着。
2. 化学涂层化学涂层是一种通过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来改变其性能的处理工艺。
常见的化学涂层包括防反射涂层、防紫外线涂层和防污涂层等。
防反射涂层能够减少玻璃表面的反射光线,提高透光率;防紫外线涂层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的侵入,保护室内物品不受紫外线的损害;防污涂层能够减少指纹和污渍的附着,使玻璃更容易清洁。
3. 硅烷偶联剂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是一种将硅烷偶联剂涂覆在玻璃表面的处理工艺。
硅烷偶联剂能够与玻璃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硅氧化物薄膜。
这层薄膜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有效保护玻璃表面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同时,硅烷偶联剂还能够增加玻璃表面的亲水性,使水分在表面形成均匀的薄膜,减少水滴的滞留,从而使玻璃更易于清洁。
4. 纳米涂层纳米涂层是一种利用纳米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纳米级的结构和纳米颗粒的处理工艺。
纳米涂层能够改变玻璃表面的性质,如增加其粗糙度、降低其表面能、改善其耐候性等。
通过纳米涂层处理,玻璃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超疏水或超亲水的薄膜,使水滴迅速飞走或均匀分布在表面,减少水滴的滞留和污渍的附着,使玻璃更易于清洁。
5. 硬质薄膜涂层硬质薄膜涂层是一种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硬质薄膜的处理工艺。
硬质薄膜涂层可以提高玻璃的硬度和耐刮擦性,增加其抗冲击性和耐久性。
同时,硬质薄膜涂层还可以改善玻璃的光学性能,如增加其透光率、改善其反射和透射特性等。
玻璃加工工艺流程

玻璃加工工艺流程在现代建筑、装饰和制造等各个领域中,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和安全,玻璃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玻璃加工的主要过程,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加工工艺。
一、玻璃切割玻璃加工的第一步是切割。
切割玻璃的主要工具是玻璃刀。
在切割玻璃之前,要先在玻璃上涂抹一层切割油。
然后,用玻璃刀在切割线上轻轻划过。
切割线通常是使用定规和直尺先画好的。
一旦切割线完成,用手轻轻敲击切割线的下方,使玻璃沿着切割线断裂。
二、玻璃打磨切割后的玻璃边缘是非常锋利和不平整的。
为了确保安全和美观,需要对玻璃进行打磨。
打磨通常使用砂轮或砂纸来进行。
操作时,将玻璃边缘放在砂轮上或以手掌握住砂纸,使其与玻璃边缘接触,慢慢来回移动以磨平和抛光边缘。
三、玻璃钻孔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对玻璃制品进行钻孔。
钻孔玻璃需要使用特殊的钻头和冷却液。
为了防止玻璃在钻孔过程中爆裂,必须控制钻孔速度和压力。
冷却液用来冷却钻头和钻孔部位,降低摩擦和热量产生。
四、玻璃造型玻璃加工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工艺叫做玻璃造型。
通过加热玻璃片并使其软化,可以将其塑造成各种形状。
这个过程被称为玻璃弯曲或玻璃成型。
玻璃造型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热炉或热炉。
在热炉中,将玻璃加热到特定的温度,并等待其变软。
然后,将玻璃放入模具或用手工来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最后,用冷却装置将玻璃迅速冷却,使其固化并保持所需的形状。
五、玻璃打孔除了钻孔外,还有一种加工玻璃的方法是打孔。
打孔通常使用高压水流或激光来实现。
高压水流或激光能够在玻璃上形成一个小孔,而不会导致玻璃产生破裂。
六、玻璃涂层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对玻璃进行涂层以增强其性能。
涂层可以提供防紫外线、防反射、隔热等功能。
常见的涂层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和磁控溅射。
物理气相沉积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高温,使其蒸发并沉积在玻璃上。
磁控溅射则是使用磁场控制金属材料的溅射,将其沉积在玻璃上形成薄膜。
七、玻璃焊接在一些大型建筑和装饰项目中,需要将多个玻璃制品连接在一起。
玻璃生产工艺(1)

第一节 概述
玻璃生产基本流程
成原 配
分 设 计
料 加 工
合 料 制
熔成 化型
备
缺一
退 火
陷次 检制
验品
二
深 加 工
检 验
次 制 品
第二节 原 料
1、种类
主要原料:在一般玻璃中,它的主要成分有SiO2、Na2O、CaO、 Al203、MgO等五种成分,为引入上述成分而使用的原料称主 要原料。
叶腊石
叶腊石
黄腊石
彩腊石
三、引人Na2O的原料
作用:提供游离氧,从而降低玻璃粘度,使玻璃易于熔
融,是良好的助溶剂。Na2O可增加玻璃的热膨胀系 数,降低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一)纯碱
纯碱是微细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它是一种含杂质少的工业 产品,主要杂质有NaCl(不大于1%)。
纯碱易潮解、结块,它的水含量通常波动在9%~10%之间, 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
在高温放出氧气而起澄清作用。 由于As203的粉状和蒸气都是极毒物质,目前已很少使用。
氧化锑颗粒
纯氧化锑粉
纯氧化砷粉
2.硫酸盐原料
主要有硫酸钠,它在高温时分解逸出气体而起澄清作用。 3.氟化物类原料
以降低玻璃液粘度而起澄清作用。对耐火材料侵蚀大, 产生的气体(HF、SiF4)污染环境,目前已限制使用。
第四节 玻璃的熔制
一、玻璃熔制过程概述
配合料加热时的各种过程
物理过程
化学过程
物理化学过程
1.配合料加热
1.固相反应
1.共熔体的生成
2.配合料脱水
2.各种盐类分解
2.固态溶解、液态 互溶
3.各个组分熔化 3.水化物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反应 M2[SiO4] +Mn+1 [SinO3n+1] = Mn+2 [Sin+1O3n+4 ]+MO
二、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的关系5:1 3:1 3:1 3:1 3:1
结构类型 负离子团 岛状 组群状 组群状 组群状 组群状 链状 [SiO4]4[Si2O7]6[Si3O9]6[Si4O12]8[Si6O18]12∞ ∞ ∞ ∞
1.Na2O--B2O3二元玻璃
*硼氧反常:纯B2O3玻璃中加入Na2O ,各种物 理性质出现极值。而不象SiO2中加入Na2O后性 质变坏。
(八)玻璃熔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glassmelt) 一、硅酸盐熔体的结构
1.熔体中有许多聚合程度不同的负离子团平衡共存
2.负离子团形状不规则,短程有序 3.负离子团的种类、大小随熔体组成及温度变化而变 化。 4.离子半径大而电荷小的的氧化物可使硅氧集团断裂 出现,负离子团变小; 5.硅酸盐熔体中的分相现象是普遍的
1
共氧数 形状 0 1 2 2 2 2 四面体 双四面体 三节环 四节环 六节环 单链 双链 平面层状 骨架
[Si2O6]4-
2.75:1 链状 2.5:1 2:1 层状 架状
1 2 3
[Si4O11]6- 2,3 [Si4O10]4- 3 [SiO2] 2
(九)单元系统氧化物玻璃结构
一、石英玻璃
1.硅氧键与硅氧四面体
(1) Si原子基态
O原子基态
3S2 3P2
2S2 2P4
Si原子SP3杂化后与 O原子SP杂化后键合
Si-O-Si键含 键和p-d 键
(2)硅氧四面体特性 Si原子四个杂化轨道与四面体构型一致 • 四个Si-O键中键成分相同 • Si-O键是极性共价键 (52%) • Si-O-Si键角120°~180° Si-Si距离可变(结构无序原因) • 无极性 • 键强较大 (106千卡/摩尔) • 四面体间以顶角相连
,法国圣戈班11%,美国加迪安公司为9%。旭硝子公司
37条生产线,资产158亿美元,销售额67亿美元。
2.国内浮法玻璃工业发展现状 1965年开始实验室试验,到1971年生产性实验线建成。 1981年, “洛阳浮法”。 2003年,98条,“洛阳浮法” 80余条,拉引量300~700 吨,1.1~25mm,2.13亿重箱/年。
一、性质与其反映的结构情况
性质 黏度 表面张力 密度 机械强度 硬度 结构情况 结构基团的缔合程度 组成原子或离子内聚力的强弱 原子量、摩尔体积、配位关系 键力强弱 键强
热膨胀系数 结构相对紧密度 弹性 原子堆积紧密程度、键强、配位数
比热 热导率 电导率 介电系数 介电损耗 磁性
低温时有序基团的存在 有序无序度及相对紧密度 有序无序对电子、离子迁移造成的势垒大 小,填隙离子与空位多少,载流子迁移能 电子极化、离子弛张程度及结构相对紧密度 与电导和极化相关的结构因素及电场中玻 璃结构变化情况 原子位置、核电荷外层电子自旋特性、配位 数及畴区取向程度 电子跃迁能及配位数 结构基团的迁移变形、配位数变化及不均匀 微区的存在
玻璃工艺学
主讲人:徐旭辉
绪论
玻璃的定义: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在
特定条件下也可能成晶体)无机物。
玻璃的性质:透明、坚硬、耐蚀、耐热和电学、光学
性质;成型和加工方法多样,调整组成改变其质。
玻璃的分类: 日用玻璃:包括瓶罐、器皿、保温瓶、工艺美术品。 建筑玻璃:窗玻璃、平板玻璃、空心玻璃、饰面版和隔声 隔热的泡沫玻璃。 电真空玻璃和照明玻璃:电子管、电视机、电灯。 光学玻璃: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光谱仪和光学仪器 电影放映机、眼镜片。 玻璃化学仪器、温度计:
•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威尼斯,穆兰诺岛,窗玻璃、
瓶玻璃、玻璃镜和装饰玻璃。 •十六世纪:制造技术得到传播。
•十七世纪时:煤代替木柴燃料。 •1790年:狄南(Guinand),搅拌法生产光学玻璃。 •十八世纪后期:路布兰制碱法,发生炉煤气和蓄热室池 炉,氨法制碱和耐火材料。 •十九世纪末:阿贝(Abbe)和肖特(Schott)对光学玻璃进 行了系统研究。 •二十世纪:专门学科。
温变过程中性质产生逐渐连续的变化且可逆
5.可变性(changebility)
性质随成分(一定范围)发生连续和逐渐的变化
(六)玻璃的结构学说 (Structure theories of glass) 一、传统学说 1.过冷液体学说(Tamman) 不同分子混合物
2.聚合物学说(Sockman)
高分子聚集体 [SixO3x+1]-2(X+1) 3.无规则网络学说* (W.H.Zachariasen 1932年)
Hitchcook和Heal浮法玻璃生产雏形。 •20世纪50年代:英国Pilkington兄弟,浮法玻璃。
二、浮法玻璃技术的发展概况 1.国外浮法玻璃生产概况 2003年底,36个国家,140条浮法,3亿吨,80%以上。
0.5~5mm,拉引规模在150~1000t/d。
日本旭硝子21%,英国Pilkington为12%,美国PPG为11%
第一章 玻璃结构(structure of glass)
(一)玻璃及玻璃态 (glass & glass state)
1.狭义的玻璃 由熔融物冷却而不析晶得到的无机物 三条件: 非晶体 熔融物冷却 2.广义的玻璃(玻璃态) 表现出玻璃转变现象的非晶态物质
无机物
转变现象:Tg=1/2~2/3Tm性质突变(比热、等)
2. 二元铅硅酸盐玻璃结构 (1)PbO浓度小 似Na2O做网络外体 (2)PbO浓度大 以[PbO4]四方锥进入网络 Pb处于锥顶,惰性电子被推向一边
[PbO4]与[SiO4]共顶或共边相连成链状 (3)铅玻璃中的金属桥 O2-
金属桥
Pb2+
-
+
1/2Pb0 1/2Pb 4+ 其中1/2Pb0为金属桥
3.浮法玻璃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趋势 (1)浮法玻璃生产技术方面 超薄技术: 在线镀膜技术: 浮法玻璃退火窑辊道技术: 一窑多线: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 节能工艺技术: 环保技术:
(2)发展新品种方面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平板玻璃:
电致变色玻璃:
光致变色玻璃: 自洁净玻璃: 信息产业玻璃: 计算机硬盘用玻璃基板: 折光;防静电抗电磁波干扰;天线玻;蓄光;防盗。
二、玻璃结构新学说 体系模型(保加利亚 I•B Goguv) 理论要点:五种有序区域,不同系统中,各种有序区 有不同比例。 电子有序(化学键是结构单元)
短程有序(多面体是结构单元)
分子有序(有一定化学组成,可用分子式表示) 簇有序 (多氧四面体聚合体是结构单元) 相有序 (多相存在)
(七)玻璃的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2.经液相玻璃化——玻璃
3.由气相制玻璃——无定形薄膜
(五)玻璃态物质的特性 (property)
1.各向同性(isotropy) 质点无序排列而呈统计均匀结构的外在表现 2.亚稳性(metastability) 所有玻璃都有析晶倾向 3.无固定熔点(unfixed melting point) 4.可逆性(reversibility)
玻璃纤维、玻璃棉:电绝缘工业、化工过滤和隔热、隔 声、耐蚀的优良材料。。 新品种玻璃:感光照相和印刷制版玻璃;耐热性好、硬 度大、强度高的微晶玻璃;高折射率、低散射或低折射 、高散射的光学玻璃;透紫外线和透红外线玻璃。
玻璃的发展历史
•五千年前:埃及人,泥罐熔融,捏制或压制,饰物或
简单器皿。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铁管吹制。
O Si
2.石英玻璃的结构模型
(1)[SiO4]是基本结构单元 架状结构 (2)键能大、分布均
3.石英玻璃特性 · 高软化点 · 高粘度 · 膨胀系数小 · 机械强度高 · 化稳性好 · 透紫外、红外线好 · 结构开放 高压透气 d=2.1~2.2 g/cm3
二、B2O3玻璃 1、B-O键与[BO3] (1)硼原子基态
Ca2+的积聚作用使网络加强
• 积聚作用:高场强的网络外体使周围网络中的氧
按其本身的配位数来排列。
离子势 Z/r
Ca2+: 2/0.99 Na+: 1/0.95
• Ca2+的压制作用:牵制Na+的迁移,使化稳 电导率
• Ca2+为网络外体
• 钠钙硅系统是日用玻璃的基础
三、铅硅酸盐玻璃 1. Pb2+的特性 电子构型: 5S25P65d106S2 18+2电子构型 电子云易变形
折射率、反射率 结构相对紧密度,配位数,原子离子极化程度
可见光吸收与颜色
荧光磷光特性 电子跃迁及复合、配位数 内耗
二、结构分析方法与反映的结构信息 结构分析方法:衍射法、电镜法、光谱法
实验手段 X-ray 衍射分析 X-ray 小角散射 电子衍射 结构信息 配位数、键角、区域有序程度、 径向分布函数 有序区域的取向程度
基本观点: [SiO4]是基本结构单元
三维空间作无序排列, R+ R2+填充在 网络空隙
实验证实:Warren
X-ray结构分析数据
学说重点:多面体排列的连续性、均匀性和无序性 4 .晶子学说(列别捷夫)
基本观点: 玻璃有无数晶子组成
晶子有晶格畸变,晶子到无定形介质是渐变 实验证实:X-ray结构分析数据 学说重点:玻璃的有序性、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 * 玻璃态物质结构特点: 短程有序(微观) 长程无序(宏观)
•东周时期:玻璃珠、玻璃壁,氧化铅和氧化钡。
•旧中国:手工生产,设备简陋、生产条件很差,玻璃品
种也不多。
•解放后:生产、科研和技术力量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