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学第六章
玻璃工艺学

广义的玻璃包括单质玻璃、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狭义的玻璃仅指无机玻璃。
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有一定的耐热性能,透明而质硬,可以用多种成型方法和加工方法制成形状多变、大小不一的玻璃制品,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玻璃的化学组成改变其性能,以满足不同使用条件的需要。
制造玻璃的原料易于获得,价格低廉。
因此,玻璃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轻工、交通、医药、化工、电子、航天等各个领域。
一.平板玻璃概况平板玻璃是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极为重要的原材料和生活资料。
机制平板玻璃自 20 世纪问世以来,有诸多的生产方法,如:有槽法、无槽法、平拉法、对辊法和格拉威伯尔法,总称为传统工艺。
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平板玻璃统称为普通平板玻璃。
1957 年,英国人匹尔金顿 (Pilkington) 发明了浮法工艺 (PB 法 ) ,并获得了专利权。
匹尔金顿公司于 1959 年建厂,生产出质量可与磨光玻璃相媲美的浮法玻璃,拉制速度数倍乃至十数倍于传统工艺,生产成本却相差无几。
1963 年美国、日本等玻璃工业发达的国家,争先恐后地向英国购买 PB 法专利,纷纷建立了浮法玻璃生产线,在极短的时间内,浮法玻璃取代了昂贵的磨光玻璃,占领了市场,满足了汽车制造工业的要求,使连续磨光玻璃生产线淘汰殆尽。
随着浮法玻璃生产成本的降低,可生产品种的扩大 (O . 5 ~ 50ram 厚度 ) ,又逐步取代了平板玻璃的传统工艺,成为世界上生产平板玻璃最先进的工艺方法。
1975 年,美国匹兹堡公司 (PPG) 发明了新浮法 (LB 法 ) ,并获得了专利权。
浮法工艺的出现,使世界平板玻璃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 1960 年的 434 万 t 增长到 1990 年的2300 万 t ,折合 2mm 厚玻璃 46 亿 m 2 ,平均年增长率%,其中浮法玻璃约占 80 %, 1994 年世界平板玻璃的产量约为 2500 ~ 2600 万 t 。
玻璃工艺学复习资料

玻璃⼯艺学复习资料第⼀章玻璃的定义与结构1、解释转变温度、桥氧、硼反常现象和混合碱效应。
转变温度:使⾮晶态材料发⽣明显结构变化,导致热膨胀系数、⽐热容等性质发⽣突变的温度范围。
⾮桥氧:仅与⼀个成⽹离⼦相键连,⽽不被两个成⽹多⾯体所共的氧离⼦则为⾮桥氧。
桥氧:玻璃⽹络中作为两个成⽹多⾯体所共有顶⾓的氧离⼦,即起“桥梁”作⽤的氧离⼦。
硼反常性: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加⼊氧化硼时,往往在性质变化曲线中产⽣极⼤值和极⼩值,这现象也称为硼反常性。
混合碱效应:在⼆元碱玻璃中,当玻璃中碱⾦属氧化物的总含量不变,⽤⼀种碱⾦属氧化物逐步取代另⼀种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是出现明显的极值。
这⼀效应叫做混合碱效应。
2、玻璃的通性有哪些?各向同性;⽆固定熔点;介稳性;渐变性和可逆性;①.各向同性玻璃态物质的质点总的来说都是⽆规则的,是统计均匀的,因此,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向都是相同的。
这⼀点与液体类似,液体内部质点排列也是⽆序的,不会在某⼀⽅向上发现与其它⽅向不同的性质。
从这个⾓度来说,玻璃可以近似地看作过冷液。
②.⽆固定熔点玻璃态物质由熔体转变成固体是在⼀定温度区域(软化温度范围)内进⾏的,(从固态到熔融态的转变常常需要经历⼏百度的温度范围),它与结晶态物质不同,没有固定的熔点。
③.介稳性玻璃态物质⼀般是由熔融体过冷⽽得到。
在冷却过程中粘度过急剧增⼤,质点来不及作有规则排列⽽形成晶体,因⽽系统内能尚未处于最低值⽽⽐相应的结晶态物质含有较⾼的能量。
还有⾃发放热转化为内能较低的晶体的倾向。
④.性质变化的渐变性和可逆性玻璃态物质从熔融状态到固体状态的过程是渐变的,其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是连续的和可逆的,其中有⼀段温度区域呈塑性,称“转变”或“反常”区域。
3、分别阐述玻璃结构的晶⼦学说和⽆规则⽹络学说内容。
答:(1)玻璃的晶⼦学说揭⽰了玻璃中存在有规则排列区域,即有⼀定的有序区域,这对于玻璃的分相、晶化等本质的理解有重要价值,但初期的晶⼦学说机械地把这些有序区域当作微⼩晶体,并未指出相互之间的联系,因⽽对玻璃结构的理解是初级和不完善的。
玻璃复习题#(精选.)

玻璃工艺学课后答案第1章:1、名词解释硼反常: 由于Na2O的加入,氧化钠所提供的氧使【BO3】三角体变成【BO4】四面体,导致B2O3玻璃结构由两度空间转变为三维的架状结构。
混合碱效应:在二元碱硅玻璃中,当玻璃中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不变时,用一种碱金属氧化物取代另一种氧化物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而是出现明显的极值。
这一效应叫做混和碱效应。
压制效应:在含碱硅酸盐中随RO的升高,使R﹢在扩散中系数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压制效应。
铝反常:氧化铝的结构状态依氧化铝和碱金属相对含量的不同而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铝反常现象。
金属桥:认为在铅四方椎体中,在靠近4个氧离子的一面,因惰性电子被推开,相当于失去两个电子,可以把一面近似看作是零价的铅离子,这样,四方锥体中铅离子。
这样,四方锥体中的铅离子可以“1/2Pb4+-1/2Pb0”称为“金属桥”。
2、简答(1)、玻璃的热历史对玻璃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答:玻璃的热历史是指玻璃从高温热态冷却,通过转变区域和退火区域的经历。
对于玻璃的成分来说,热历史必然有其对应的结构状态,而一定的结构状态必然反应在外部的性质上。
急冷淬火玻璃较慢冷淬火玻璃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较小的黏度。
在加热过程中淬火玻璃加热到300~400℃ 时,在热膨胀曲线上出现体积收缩,伴随着体积还有着放热效应。
(2)、硅酸盐玻璃结构中氧化物的分类及作用?答:当加入碱金属氧化物时,石英玻璃中原有的“大分子”发生解聚作用,这是由于碱金属提供氧使硅氧值发生变化所致。
当加入碱土金属时,钠钙硅玻璃的性质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结构的加强和一系列的物理性质的变好。
(3)、含铅玻璃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答:铅是元素,核外电子层多,离子半径大,电子云易变形,这些都决定了铅玻璃电阻大,介电损耗小,折射率和色散高以及吸收高能辐射等性能。
第3章:1、在硼硅酸盐玻璃中,分相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答:在硼硅酸盐玻璃的生产中,必须注意分相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玻璃工艺学学习绪论

绪论
(2)空心玻璃
• 玻璃瓶罐
• • • • 玻璃器皿 电真空和电子玻璃 仪器玻璃 医用玻璃
(3)块玻璃
• 玻璃砖 • 建筑构件玻璃 • 光学玻璃
• 眼镜玻璃
绪论
(4)玻璃管和玻璃棒
• 厚壁玻璃管
• 薄壁玻璃管
• 毛细管
• 玻璃棒
(5)玻璃纤维
• 连续玻璃纤维
• 定长玻璃纤维 • 空心玻璃纤维 • 玻璃棉
绪论
(6)玻璃球和玻璃微珠
• 实心和空心玻璃球 • 实心和空心玻璃微珠 • 玻璃珠宝
(7)多孔玻璃
• 多孔玻璃 • 泡沫玻璃
(8)玻璃薄膜和涂层
• 鳞片玻璃 • 功能薄膜和涂层 • 装蚀薄膜和涂层
(9)纳米玻璃
绪论
综合分类
传统玻璃
新玻璃(特种玻璃) 信息用玻璃 生物玻璃
新玻璃
能源和新能源用玻璃
航天和航空用的玻璃
绪论
3、玻璃分类
广义玻璃
狭义
无机玻璃 有机玻璃 金属玻璃 无机玻璃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
按形状
平板玻璃及其深加工制品 空心玻璃 块玻璃 玻璃管和玻璃棒 玻璃纤维 玻璃球和玻璃微珠 多孔玻璃 玻璃簿膜和涂层 纳米玻璃
绪论
(1)平板玻璃及其深加工制品
• 平板玻璃:未加工的平板玻璃称原片,按厚度分
普通平板玻璃 简称平板玻璃 厚度4-8mm 薄玻璃 厚度1.8-3mm
核技术用玻璃
海洋科学和工程用玻璃
绪论
4、新玻璃
(1)新玻璃的内涵与功能
(2)新玻璃生产
(3)新玻璃产业的特点
(4)新玻璃的增长趋势 (5)新玻璃的发展方向
绪论
(1)新玻璃的内涵与功能
玻璃工艺学第六章

含硼矿物:主要有硬硼酸钙、细晶硼酸钙、硼酸钠方解石、硼 镁石、硅钙硼石等; 挥 发: 比硼酸和硼砂少。
2015-6-30
11
(3)引入Al2O3的原料:
1.性质和作用: 结构状态 [AlO6] ≒ [AlO4] ,具有两种作用:
游离氧
补网、提高粘度、抑制析晶;回避原则、铝反常 \强场强离子干扰 。
粒度要求:一般 0.1-0.5mm占90-95%
2015-6-30
21
III、硝酸钠和氢氧化钠 1.硝酸钠: 无色或淡黄色六角形结晶,能吸湿潮解,可溶;可作氧化剂 (如用于铅玻璃)、低温澄清剂和脱色剂,代替部分碳酸钠提高 气体率;侵蚀性较大。 质量要求:NaNO3 >98%、 NaCl<1%、Fe2O3<0.01% 2.氢氧化钠: 白色结晶固体,极易吸水潮解,可溶;可配成溶液加入中充
第六章 玻璃的原料 及其作用
本章内容: 6-1 概述 6-2 主要原料 6-3 辅助原料 6-4 碎玻璃
2015-6-30
2
6-1
概述
2015-6-30
3
一、原料分类
2015-6-30
4
另外,按照来源形式, 玻璃原料还可以分为:
2015-6-30
5
二、原料的选择原则
条件允许时,尽量选用易于加工处 理的原料,以降低设备投资,减少生 产费用。
质量要求: Al203>60%、 Fe2O3<0.05%
2015-6-30
14
(4)引入P2O5的原料
性质与作用:网络结构、化稳性较差,透紫外性好
应 用:光学玻璃、透紫外玻璃、生物玻璃(如CaOMgO-SiO2- P2O5 系统微晶玻璃)等
玻璃工艺学-130425

本章重点:离子着色、硫硒化物着色、金属胶体着色、x-y颜色图、脱色。
本章难点:配位体理论、x-y颜色图。
第十章 原料及原料选择
基本要求:
1.掌握原料分类、及原料的选择原则。
2.掌握玻璃所用的主要原料、辅助原料。
3.了解碎玻璃、稀土元素在玻璃中的应用。
3.了解玻璃的脱片现象、生物发霉以及金属蒸汽对玻璃的侵蚀。
4.了解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本章重点:侵蚀介质对玻璃的侵蚀机理、影响化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本章难点:水、碱及大气对玻璃的侵蚀机理。
第七章 玻璃的电学及磁学性质
基本要求:
1.掌握玻璃的导电机理。
2.了解电导率(体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导率与组成、温度及热处理的关系。
4.了解原料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均化技术。
本章重点:原料的选择原则、玻璃所用的主要原料、辅助原料。
本章难点:原料的选择原则及均化技术。
第十一章 配合料制备
基本要求:
1.掌握玻璃组成的设计和确定。
2.熟练掌握配合料的计算。
3.了解配合料的制备工艺,熟练掌握配合料的质量要求。
本章重点:玻璃组成的设计和确定、配合料的计算、配合料的质量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材料的理论强度及实际强度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玻璃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
2.了解玻璃弹性模量、硬度及脆性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玻璃弹性模量、硬度及脆性的主要因素。
3.掌握玻璃密度影响因素,学会利用玻璃密度控制生产工艺过程。
4.了解热膨胀系数的基本概念及测定方法,掌握影响热膨胀系数的主要因素。
本章难点:玻璃封接。
第十七章 玻璃表面处理技术
玻璃工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

玻璃工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玻璃吹管的使用是玻璃制造工艺的第一个变革。
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网络形成体氧化物。
()答案:Al2O32.晶子学说从微观上解释了玻璃的本质,即玻璃的微不均匀性,()与有序性。
答案:不连续性3.非桥氧的存在,使硅氧四面体失去原来的完整性和(),使玻璃性能变差。
答案:对称性4.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网络外体氧化物。
()答案:CaO5.从热力学方面来讲玻璃是稳定的,从动力学方面来讲玻璃是不稳定的,所以说玻璃具有亚稳性。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根据键强判断属于玻璃形成氧化物(网络形成体)的是()。
答案:键强大于80kcal/mol2.下列哪种键型容易形成玻璃()答案:离子共价键3.含有一种F(网络形成体)的三元系统有()种类型。
答案:154.三元系统玻璃形成区共有()类型。
答案:215.从动力学观点看,生成玻璃的关键是熔体的冷却速度(即黏度增大速度)。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稳定分相(稳定不混溶性)是液相线以下出现相分离现象。
()答案:错2.碱金属氧化物与二氧化硅的二元系统出现的分相属于稳定分相。
()答案:错3.MgO-SiO2系统中液相线以上出现的分相属于亚稳分相。
()答案:错4.在不稳区,分相后第二相为高度连续性的蠕虫状颗粒。
()答案:对5.凡是侵蚀速度随热处理时间而增大的玻璃,一般都具有孤立滴状结构。
()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结构对称则结构缺陷较少,粘度较小。
()答案:错2.碱土金属氧化物降低高温粘度,升高低温粘度。
()答案:对3.奥霍琴法计算某黏度值对应的温度时,以1%MgO代1%CaO时,会降低相应温度。
()答案:错4.熔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愈大,则表面张力也愈大。
()答案:对5.奥霍琴法计算某黏度值对应的温度时,公式中的D(随黏度值而变化)表示下列哪种物质的特性常数。
()答案:SiO2第五章测试1.淬冷属于化学钢化法,能提高玻璃的强度。
玻璃工艺学复习材料

玻璃工艺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狭义的玻璃定义为:玻璃是一种熔融物冷却、凝固的非结晶(在特定条件下也能成为晶体)无机物质,是过冷的液体。
广义的玻璃定义是:结构上完全表现为长程无序的、性能上具有玻璃转变特性的非晶态固体。
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
玻璃具有如下的特性:1、各向同性;2、无固定熔点;3、亚稳性(介稳性)4、变化的可逆性;5、可变化性。
晶子学说是由门捷列夫于1921年提出的。
晶子学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解开了玻璃是我微观结构不均匀性和近程有序的结构特性。
无规则网络学说:其排列是无序的,缺乏对称性和周期性重复,因而其内能大于晶体。
无规则网络学说宏观上强调了玻璃中多面体相互排列的连续性,统计均匀性和无序性。
晶子学说以玻璃结构的近程有序为出发点,而无规则网络学说则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统计均匀性和无序性。
准晶是具有准周期平移格子构造的固体,其中的原子常呈定向有序排列,但不做周期性平移重复,其对称要素包含与晶体空间格子不相容的对称(如5次对称轴)。
液晶:在一定温度范围出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传晶的物质。
从宏观物理性质看:液晶既有液体的可流动性、粘滞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从微观结构上看,晶体具有一定的长程有序性,即分子按某一从优方向排列,这是其物理性质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
然而,液晶又是平移无序或部分平移无序的,因而也具有某些类似液体的性质。
网络形成体(玻璃形成体)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网络外体(玻璃整体)氧化物不能单独形成玻璃。
网络中间体(玻璃中间体)氧化物一般不能单独生成玻璃。
第二章玻璃的主要性质粘度是度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
粘度的物理意义是指面积为A的两平行液层,以一定的速度梯度dv/dx移动时需要克服的摩擦力。
石英颗粒的溶解、扩散速度加快,有利于玻璃的快速形成。
在璃的澄清过程中,气泡在玻璃液中的上升速度与玻璃液的粘度成反比。
在玻璃的均化过程中,不均质体的扩散速度也与玻璃的粘度成反比关系,因此玻璃粘度的降低,可加速不均物质和气泡的扩散,加快玻璃液的均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6-30
16
纯碱的水化特性:
不同的温度下,纯碱具有不同的吸湿程度,生成含有不同 数量的结晶水的水化物的特性。
温
度
结 晶 水 10
32℃以下
32-35.4 ℃
35.4℃以上
7
1
2015-6-30
17
使用纯碱的注意:
需要保持纯碱库干燥、通风,否则很容易吸水结块, 受热时又放出水分时配和料成糊状,另外,低温时, 若纯碱本身比较潮湿,吸附有结晶水,则配料时可用 蒸汽或热水处理,将结晶水析出,并保持在 35.4℃以 上,否则纯碱会迅速地吸收水分成结晶水时配合料胶 结,阻碍配合料的输送。
粒度要求:一般 0.1-0.5mm占90-95%
2015-6-30
21
III、硝酸钠和氢氧化钠 1.硝酸钠: 无色或淡黄色六角形结晶,能吸湿潮解,可溶;可作氧化剂 (如用于铅玻璃)、低温澄清剂和脱色剂,代替部分碳酸钠提高 气体率;侵蚀性较大。 质量要求:NaNO3 >98%、 NaCl<1%、Fe2O3<0.01% 2.氢氧化钠: 白色结晶固体,极易吸水潮解,可溶;可配成溶液加入中充
质量要求: Al203>60%、 Fe2O3<0.05%
2015-6-30
14
(4)引入P2O5的原料
性质与作用:网络结构、化稳性较差,透紫外性好
应 用:光学玻璃、透紫外玻璃、生物玻璃(如CaOMgO-SiO2- P2O5 系统微晶玻璃)等
原
料:工业磷酸产品如磷酸二氢铵、磷酸铝、磷酸钙等
2015-6-30
2015-6-30
33
原料:硫酸钡和碳酸钡
硫酸钡(重晶石):
性状:白色晶体,分解温度高(可加还原剂),可做澄清剂,
其加入BaO量一般不超过5%,其余用碳酸钡加入。天然重晶 石中石英、铁、粘土较多,不用于高质量玻璃。
质 量 要 求 : BaSO4>95% 、 SiO2<1.5 % 、 Fe2O3 <
第六章 玻璃的原料 及其作用
本章内容: 6-1 概述 6-2 主要原料 6-3 辅助原料 6-4 碎玻璃
2015-6-30
2
6-1
概述
2015-6-30
3
一、原料分类
2015-6-30
4
另外,按照来源形式, 玻璃原料还可以分为:
2015-6-30
5
二、原料的选择原则
条件允许时,尽量选用易于加工处 理的原料,以降低设备投资,减少生 产费用。
2015-6-30
19
ii. 芒硝(硫酸钠)
性状:无水芒硝 白色或温度高(1120-1220 ℃),需要
加入本身重量的4%的还原剂(如煤粉,焦碳),能
吸收水分,另外芒硝又是一种高温澄清剂。 挥发:Na2O挥发约6%(纯碱的两倍左右)
但是,因为:
24
(3)引入氧化锂的原料 性质作用:网络外体、断网并强烈助熔(桥氧多时),积 聚(非桥氧多时),少量引入时降低析晶能力,过多则增加析 晶能力;
应用:在电气玻璃、微晶玻璃含量约为3-4%,一般玻璃
中可引入0.1-0.5%.
原料:碳酸锂、含锂矿物。
2015-6-30
25
碳酸锂:无色或白色结晶,较纯净,价高。
(高温时极化桥氧,削弱Si-O键,降低玻璃粘度,低温时相反,
增大粘度,类似Li,B),有积聚作用,过多引入容易析出硅灰 石晶体(CaO· SiO2),玻璃发脆。 应用:氧化钙是常用氧化物,一般玻璃中引入量不超过12.5%, 容易分相的玻璃中少用或不用 。
2015-6-30
27
原料:方解石、石灰石、白垩、工业碳酸钙等。 方解石 性状:白色(或淡黄、灰色、浅红)岩石,纯度比石灰石 高,适于成分要求高的玻璃;透明结晶体为冰洲石,用于光学 玻璃;
2015-6-30
18
纯碱
质量要求:Na2CO3>98%、 NaCl<1%、 Na2SO4<0.1%、
Fe2O3<0.1%
粒度要求:一般为0.1-1mm>90%、0.1以下<5%、 0.075以下无;轻质) 0.1以下<28%、1-1.5mm<1%、 1mm以上<1% 天然碱:常含有氯化钠、硫酸盐等杂质,侵蚀性较大。
15
2、引入碱金属氧化物的原料
(1)引入氧化钠的原料 I. 性质和作用:网络外体、助熔、降低粘度 II. 应用:一般玻璃中引入量不超过18%-15% III. 原料:纯碱、芒硝、硝酸钠、氢氧化钠、纯碱等。
纯碱(一般用煅烧纯碱)可分为轻质碱和重质碱 性状:白色粉末、易溶、极易吸水潮解和结块,须及时进 行水分测定(水分在9-10%间),Na2O在熔化过程中容 易挥发,约本身重量的0.5-3.2%,需考虑补挥 发。
含锂矿物: 锂云母:淡紫色、灰色、白色的宽片和小鳞片组成;易溶,含
铁量低,是较好原料。
锂辉石(Li2O· Al2O3· 4SiO2):白色或淡绿色菱形晶体较难熔。
2015-6-30
26
3、引入碱土金属氧化物和其它二价金属氧化物的原料: (1)引入氧化钙的原料: 性质作用:网络外体,增加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缩短料性
2015-6-30
10
硼砂
含 水:
( Na2O·2B2O3 ·10H2O) ( Na2O·2B2O3 ·5H2O)
性 挥 性 挥
状:色白、菱形结晶、易溶,易失水 发:B2O3为自重的5-15% 状:无色、玻璃状小块 发:比硼酸和含水硼砂少
无 水:
( Na2O·2B2O3)
质量要求:B2O3>35% Fe2O3<0.01% SO42-<0.02% 粒度要求:0.1mm以下 <13%、 0.1-1mm>84%
0.1mm以下22%、0.1-0.3mm>76%
0.3-0.5mm<2%、0.5-1mm<1% 1-1.5mm<1%
2015-6-30
13
高龄土(瓷土、粘土) 性 状:色白、易碎、常含铁杂质和有机物用于陶瓷和高铝 玻璃及乳浊玻璃
质量要求: Al203>30%、 Fe2O3<0.4% 粒度要求:一般 0.1-0.5mm占90-95%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化工产品) 性 状:白色结晶粉末,氧化铝熔点高,氢氧化铝较易熔 但易溢料(需加氟化物);多用于高性能玻璃。
2015-6-30
31
白云石(CaCO3· MgCO3):
性状:蓝白色或淡灰色,伴生矿有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 能吸水;同时引入CaO和MgO 。 质量要求: MgO >20% CaO<32%Fe2O3<0.15% 粒度要求:1.5-2.0mm 2.5 % 、1-1.5mm 6%、 0.5-1 mm8.5 %、 0.3-0.5mm 10 %、 0.2-0.3mm 15 %、 0.1-0.2mm 31 %、 0.1mm以下 27 %
2015-6-30
6
2015-6-30
7
三、常用的原料
(一)主要原料 1、酸性氧化物原料
(1)引入SiO2的原料
SiO2的熔点为1713℃。SiO2在玻璃中能够降低玻璃的热膨 胀系数,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硬度、机械强度, 以及粘度等。但是,含量高时,需要较高的熔融温度,而且可 能导致析晶。
1.热耗大,难分解; 2.侵蚀性大(包括芒硝蒸汽、硝水);
3.需加入适量的还原剂:量不足时不分解的芒硝易生
成侵蚀性较大的硝水;过量时会还原Fe2O3、Na2SO4 生成FeS、Fe2S3和硫化物,并生成 硫铁化物,最终导致
2015-6-30
着色,而还原剂的实际用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0
4.运费高,储存加工费用大。
2.使纯碱优先与石英砂反应,生成初生液相;
3.大颗粒石灰石、方解石间缝隙易于初生液相顺利通过, 对石英砂进行均匀湿润包围,加速反应,颗粒较小优先与初
生液相反应生成高粘度的硅酸盐复盐,阻碍初生液相进一步
侵蚀石英砂;
2015-6-30 29
4.大颗粒的石灰石、方解石不易完全分解,会在高温下放出 一些气体,有助于澄清;但过大时易造成配合料均匀差,一般大 于2mm的不超过50%。 (2)引入氧化镁的原料 性质作用:配位数6或4但属网络外体,部分取代CaO时,料 性加长、密度降低、硬度减小(形成[MgO4]进入网络)、易 脱片,降低玻璃液相线温度和熔制温度,降低析晶倾向。
石灰石
性状:多为灰色,淡黄或淡红色,很少白色(视含铁量不 同)常含石英、粘土、氧化铁等杂质。
白垩
性状:白色,含有水分,须经烘干处理,其它杂质较少。
2015-6-30
28
工业碳酸钙
性状:白色,纯度高(含量在98%以上),适用于:高级器皿 玻璃、光学玻璃等。 钙原料质量要求:CaO ≧50%,Fe2O3≦0.15% 粒度要求:宜用大颗粒,原因: 1.可以减少飞扬;
2.应用:一般玻璃中为1-7%(如瓶罐玻璃3-5%)、光色玻璃、
磷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 特殊玻璃等 。
3.原料:长石、高龄土、叶蜡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等。
2015-6-30
12
长石
性状 : 钾长石( 淡红) 钠长石(白) 钙长石(白)、解理面明显, 能 引入碱从而减少纯碱用量且易熔化。 质量要求:Al203>16%、 Fe2O3<0.3% R2O>12% 粒度要求:
5.容易导致芒硝泡(硝水进入成形流,在冷却时熔融的 硫酸盐硬化而析出白色的结晶状小滴)和硫酸盐结石(硫酸盐
在玻璃中的溶解度很小);
所以,一般选择氧化钠的原料时,可优先选择纯碱,在纯
碱供应紧张时或为降低成本,可引入适量的芒硝(2-3%)。
质量要求:
Na2SO4 >85%、CaSO4 < 4%、 NaCl<2%、Fe2O3<0.3%、H2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