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范晔》试题及答案
赠范晔 阅读理解

赠范晔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人②。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
【注释】
①驿使:古代驿站传递公文,书信的使者。
②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
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③聊:姑且。
1、写出诗歌情景发生的季节及你的依据。
2、诗人托付“驿使”带给友人的是什么,包含的意思是什么?
3、诗人所在地:,友人所在地:
【答案】
1.春季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2.梅花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
3.南方梅岭北方陕西陇县。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陆凯《赠范晔》汪中《梅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陆凯《赠范晔》汪中《梅花》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下面三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三首(其二)王维(唐代)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赠范晔陆凯(三国)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梅花汪中(清代)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19.以上三首古诗均用____________(意象)表达了____________之情。
20.赏析每首诗最后两句的抒情艺术。
阅读答案:19.梅花/寒梅思念/怀念20.①王诗中,梅花象征故乡,诗人借问故乡的梅花是否开放,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②陆诗运用借代,用“一枝春”借代梅花,也象征春天的来临,陆诗借折梅赠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意。
③汪诗以故乡梅花已落,反衬客馆的梅花刚刚开放,突出作者客居他乡的孤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从“君自故乡来……寒梅着花未?”可知,王诗中的主人公久居他乡,忽然遇到来自故乡的旧友,借询问家乡的梅花是否开放,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从“折花逢驿使……聊赠一枝春”可知,诗人与友人远隔千里,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
而这一次,诗人传送的不是书信却是梅花,诗人用“一枝春”借代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从“孤馆寒梅发……江上一枝开”可知,汪诗以故园和客馆梅花开放的早迟不同,表现出诗人客居异地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王诗“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是说“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这株寒梅,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陆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是说“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吧”,诗人用“一枝春”借代梅花,也象征春天的来临,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情的思念和良好的祝愿。
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船行(宋)李浩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①任天理【注】①《论语》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行藏”一词,后来指行迹、出处。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歌首联写东船因为遇到顺风,扬帆前进,瞬息千里,舟行轻快,仿佛风送鸿毛。
B. 颔联写西船的篙师一边讥笑东船一边辛苦撑船,汗流浃背,甚至折断了许多船篙。
C. 诗歌颈联写第二天风向转变,波涛流势也随之変化,西船因处于顺境又讥笑东船。
D. 这首宋诗主要运用对比方法,语言平白如话,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却引人深思。
(2)这首宋诗蕴含哲理,启迪人生,请分析其带给人的哲理启迪。
【答案】(1)B(2)①人生不会总是处于顺境或者逆境。
处顺境不可自骄,处逆境不必自馁。
②遇到顺境,洋洋自得讥笑他人,一旦困境来临,其下场比平时处于逆境者更惨。
③操纵的主动权应在自己手中,无论处境顺利与否,顺其自然,便能怡然自适。
【解析】【分析】(1)B项,“颔联写西船的篙师一边讥笑东船一边辛苦撑船”分析错误,颔联“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意为“却笑那西去的船夫,汗流如雨,不知撑折了多少竹篙”,联系首联“东船得风帆席高”,即“东行的船遇到顺风,帆席高挂”,上下对比理解,答案应是东行的船只笑那西去的船。
故选B。
(2)首联“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表现出遇到顺风,扬帆前进,瞬息千里,舟行轻快的状态;颔联“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展现出逆风行使的船只,艰难而上,辛苦撑船,汗流浃背,甚至折断了许多船篙。
顺风,逆风好比人生的顺境与逆境。
颈联“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第二天风向转变,波涛流势也随之変化,西船因处于顺境又讥笑东船。
这就好比人生的境遇,否极泰来,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也无永远的坎坷迷茫,重要的是不管处于人生何种境地都要“我但行藏任天理”,保持怡然自适的姿态,不要嘲笑他人遭遇。
南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

南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说明:1.本卷为闭卷考试试卷,共五大题, 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①的2022年,这些闪亮的名字令人动容、催人奋进,请记住他们,致敬向上的力量!钱七虎,他为祖国“铸盾”,为国家和人民安全②尽心血;邓小岚,把自己留给小小山村,把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银发知播”群体,这群爷爷奶奶锲.而不舍,以欢脱幽默的形式传授硬核知识。
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人民的心里,更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1.(1分)文中加点字“锲”的读音正确的是()A.qìB.qìng C.qièD.xiè2.(1分)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呕B.历C.沥D.怄3.(2分)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A.浩如烟海B.波澜壮阔C.一泻万丈D.细水长流4.(2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更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B.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也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C.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并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D.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并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5.(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
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__。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A.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B.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C.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D.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6.(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星期日,又是一个大热天。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序号:姓名.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名句。
“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A.《采桑子》B.《天仙子》C.《生查子》D.《鬼谷子》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A.荣誉B.盛装C.光阴D.女子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A.蓬莱、峨眉、方丈B.蓬莱、方丈、瀛洲C.瀛洲、峨眉、九华D.峨眉、方丈、九华6.《书愤》的作者是:()A.王维B.杨万里C.陆游D.杜甫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A.河南境内B.湖南境内C.安徽境内D.山东境内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A.李商隐B.秦观C.周邦彦D.元稹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A.大海B.渡口C.湖泊D.道路14.《狱中赠邹容》的作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章炳麟D.顾炎武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A.《浣溪沙》B.《雨晴》C.《谒金门》D.《定风波》1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A.六一居士B.易安居士C.青莲居士D.东坡居士17.“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A.心有灵犀一点通B.走马兰台类转蓬C.分曹射覆蜡灯红D.画楼西畔桂堂东18.“莫谴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A.草地B.苔藓C.浮萍D.爬山虎1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A.断肠人在天涯B.月是故乡明C.愁见河桥酒幔青D.独怆然而涕下2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刘备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21.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2020-2021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2)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广陵赠别(唐)李白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本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2)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诗的一项是()A. 含蓄委婉B. 雄奇瑰丽C. 高亢豪放D. 明俊(3)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感情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答案】(1)C(2)D(3)本诗前两联写饮酒送别,“数里送君还”中的“数里”,写出别情的深厚。
第三联借景抒情,以壮阔的景色写出送别时的洒脱。
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不须因离别而醉酒,也体现了洒脱的情怀。
【解析】【分析】(1)本题是一首律诗,一般是偶数句押韵,即二、四、六、八句的尾字,即“还”“间”“山”“颜”,这几个字都是an韵。
(2)这是一首赠别诗,但李白的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惜别而不伤别,语言平易自然,意象开阔疏朗,情调昂扬乐观,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
尤其是颈联“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这是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因有了对前景的展望,故尾联中说“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显得极为豁达。
A项,“含蓄委婉”不当,所谓“含蓄委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
这与尾联不合。
B项,“雄奇瑰丽”,所写风景雄伟壮观异常美丽,这与诗歌中的景物特点不合。
C项,“高亢豪放”,“高亢”指声调或情绪高昂、激动,这与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不合。
D项,“明快俊逸”,明白通畅,明亮明朗;洒脱优美超群拔俗。
这与诗歌所写之景“渌水”“青山”相合,故选D项。
(3)首联“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是写携酒送别。
开篇未写送别先说沽酒:精美的玉瓶里盛着新买的香醇的美酒,送君数里,终于到达分别的地点。
以“数里”写出别情之深厚。
颔联“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紧承上句,写作者与朋友在长满垂柳的大路边下马停留,临别再饮上几杯饯行的酒。
江苏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每日一练 四月第3周(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天一、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A .殷.勤—殷.红 高潮迭.起—跌宕.起伏B .缥.碧—漂.洗 伫.立—贮.蓄 C .兖.州—翻滚. 九曲.连环—山路崎岖. D .请帖.—字帖. 名校.—校.补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哺育 叵测 鞠躬尽瘁B .彷徨 追塑 迫不急待C .妨碍 难堪 再接再励D .气概 元霄 心无旁骛【答案】一、B 二、A【解析】一、A .殷勤y īn q ín —殷红yānhóng 高潮迭起g āoc h áo d iéq ǐ—跌宕diēdàng 起伏q ǐf ú B .缥piǎo 碧b ì—漂洗p i ǎo x ǐ 伫立z h ùl ì—贮zhù蓄x ùC .兖州yǎnzhōu —翻滚fāng ǔn 九曲j i ǔq ǔ连环liánhuán —山路s h ān l ù崎岖q íq ūD .请帖qǐngtiě—字z ì帖t i è 名míng 校xiào —校jiào 补b ǔ二、 A. 正确;B. 追溯,迫不及待;C. 再接再厉;D. 元宵。
第二天一、阅读《骆驼祥子》中的两段内容,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
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证据。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
——节选自《骆驼祥子》第二章【材料二】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賍的低等车夫。
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
2025届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仓颉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仓颉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末,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 。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 。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范晔》试题及答案
《赠范晔》试题及答案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8分)
赠范晔①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②。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①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此诗。
②陇头人,指身在关中的范晔。
陇,陇山,天水附近。
(1)请分析首句中的“逢”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
(2)“聊赠一枝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试题答案:
14.答案:(1)首句用一“逢”字,推动全诗情节的发展,(2分)作者由驿使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
(2分)
(2)这一句使用了借代与象征的表现手法。
(2分)“一枝春”,借梅花代指江南的春天,也象征了他们之间纯洁的友情,诗句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