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
3.3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湘教版)

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数据等分析流域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提高地理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长江流域协作开发的实例,了解合作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运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经济等多角度分析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共识。
4.结合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长江流域的环境现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及对策。
2.教学方法: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总结评价。
3.教学过程: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展开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讨论成果。
(3)教师对各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共识。
(2)结合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长江流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现状。
1.培养学生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激发学生为长江流域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开发条件
中游地区
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2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存在问题
洪涝问题严重。
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③以水 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修建水 利工程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扬长
长江 流域
自然概况 社会经济概况
上中下游优 势的开发
可 持 续
存在问题的 治理
发 展 之
路
避短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上游地区
重点开发任务: 水能资源
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防__洪__!
思考: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有什么影 响?
三峡工程除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 综合效益外,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正面影响: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 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探究3: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 哪些行政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四川
云南
重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湖北 湖南
江 安
苏 徽
上海
江
西
探究3: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 哪些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 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1)地貌 :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千姿百态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网稠密,河湖密布 (4)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何扩大正面效应、缩小负面影响?制定最优方案,合理选址,采取环保建
设措施,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机制,提高环保意识。
2.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但是目前长江航运面临着通航连续性差、
通达性差和航运设施落后等问題。查找有关资料,议一议,如何充分发挥
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
注 : 二 分 日 和二至 日皆就 北半球 而言
豚的柄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白鳍豚生存环境不断恶
化,繁殖能力减弱:过往船只多,船只威胁白鳍豚的生存,人类乱捕乱杀。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二
活动
(62页)
2.说一说长江流域湖泊的重要功能;议一议,保护长江流域的湖泊对整个长江流
域的环境保护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生态价值:调节气候(增加湿地附近地区水汽含量,形成降水,减小气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二
阅 读 (92、93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
2015年4月国家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该城市群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 主体,战略定位是我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 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业基础扎实, 矿产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运输发达,产业基础雄 厚,科技教育资源丰富,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重 要地位。武汉是老工业基地和中部经济中心,产业体系相对 成熟,现已形成以光电信息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 业群。长沙、株洲、湘潭是湖南的“金三角”,综合经济实 力占到湖南的2/5。南昌一九江工业走廊是江西加工制造业 的主要集聚区。
航)、供水(地下水位下降)、水产业(动植物资源减少)等社会经济价值。
注 : 二 分 日 和二至 日皆就 北半球 而言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3)长江航道建设 ①建设原则:“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 ②航道划分:可分为 6 个区域性航道网。 (4)长江水能资源开发:长江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占全国可开发量的 一半以上。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 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 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相继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一 系列水利工程。
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 碳、净化环境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02
提能点一 流域内部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以某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项目或协作开发成果为背景材料,结合流域 分布图,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考查:
角度一: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考查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对水资源的影响。 角度二: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考查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的原因及相应 措施。 角度三: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考查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的综合效益。
课程标准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分布图,描述流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综合思维:从要素与区域综合的角度,理解流域开发的措施与流域生态问 题的治理。 人地协调观:分析流域内开发与治理措施,树立合理的流域开发观,保护 流域生态环境。
01 夯实 必备知识 02 提升 关键能力 03 培育 学科素养
2.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河流的利用方式(经济效益) 修建大坝、水电站、船闸等水利工程,具体利用方式如下:
供水 建坝蓄水,保证农田常年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
养殖
库区发展水产业,增加经济收入
原湿地,以水网良田为主,对水体污染小,且湿地有净化功能;随
着生态环境恶化,滨海滩涂湿地面积锐减
[答案] (1) C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湘教版新教材)作者:谢妙娴来源:《地理教育》2020年第08期摘要:区域地理是通过案例教学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提倡学生自主化、课堂情景化、内容生活化、知识结构化的四化教学。
文章选择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中“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部分内容,以广州流溪河为实例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对流域开发与治理的统筹协调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爱乡情感。
关键词: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广州流溪河;四化教学本文以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中第三章第三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部分内容为例,本着重构有用的、贴近生活中的地理理念,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乡土化设计。
创设情境,彰显生活与教材内容的交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采用学生自主化、课堂情景化、内容生活化、知识结构化的四化教学。
下文以广州流溪河为例对“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部分的内容进行设计,对“四化”教学的课堂实践做出诠释。
一、教学分析1.学习目标①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②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流溪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了解流域内物质和能量的关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③通过了解流溪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内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意义。
2.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流溪河流域的自然背景资料,分析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
難点:形成流域开发与治理的统筹协调思路,并能结合不同案例背景因地制宜具体分析。
3.课标分析该节课对应课标为“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从某一流域的开发自然特征(位置范围、气候、地形、水文水系、矿产资源等)和流域的人文与社会经济基础,分析具体流域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流域的自然特征决定了流域内物质、能量的分布和转移。
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流域内各地区物质和能量的关联与现实中的许多人类活动相关,因此,应当根据具体流域背景条件,因地制宜确定流域内部协调开发的核心,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以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流域水利简史中国有着治水的悠久历史,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场,至今已有4000多年。
公元前221年以前(秦以前),已广兴水利,长江中下游和XX盆地,修建了渠道,以沟通航运和引水灌溉,如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修建的都江堰工程。
公元前214年在XX兴安县修建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联结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587~610年间(隋代)根本上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开通,汉代已开场在荆江和汉江两岸修建堤防。
到唐朝,中国南部的经济开展逐渐超过了北方,长江流域的堤防与灌溉工程也就日益增多。
长江的主要干堤如XX的荆江大堤、XX江堤、黄广阔堤、XX的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等,大局部在明、清时代已经形成。
1912年在XXXX滇池出口螳螂川上修建了石龙坝水电站(最初名“商办耀龙电灯公司〞),装机480kW,到1945年完成三个梯级开发,装机7台,共2920kW。
1948年建成龙溪河下峒水电站,装机3040kW。
到1949年,全流域水电装机仅1.3万kW。
1940年前后,在长江支流綦江上兴建了由6座船闸组成的梯级,渠化了50km的渠道。
其他工程多为沿江排涝灌溉用的涵闸。
1919年中国XX革命先驱XXX先生在他的?实业方案?中提出了改善川江航道,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
1932年原国民党政府建立委员会组织了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对坝址进展了勘测研究,推荐对XX上游的葛洲坝或黄陵庙两处低坝方案进展比拟,拟建一座水头12.8m,装机容量30万kW,设有通航船闸的枢纽。
1944年著名坝工专家美国入萨凡奇查勘三峡,提出了?扬子江三峡方案初步报告?,建议在XX上游南津关至石牌间的坝区建坝,水库最高蓄水位200m,具有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的综合效益。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长江的治理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1950年初成立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从50年代初开场至1990年9月国务院原那么批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到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止,进展了全面、深入的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论证工作。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3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三、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 1.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方针 长江流域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 开发,走出一条__绿_色__低__碳_循__环__发__展__的道路。 2.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目标 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 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把__修_复__长__江__生_态__环__境__摆在首要位置。 3.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只有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有序推进长江流域的发展,才是一条真 正可持续的_绿__色__发_展__之路。
2.在长江流域自然环境条件中,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是( C ) ①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 ②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挡,冬季气温高 ③东南丘陵红壤土质黏重,酸性强 ④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⑤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D ) A.渭河南岸缺少大的、长的支流——地转偏向力影响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发源于高原 C.洛河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D.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 ①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山区 ②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坡耕地和石漠荒山的治理
中东部 平原区
①加强湖泊、湿地保护; ②疏浚水道,降低洪涝灾害风险; ③建设各级自然保护区
①严格立法、科学治污;
长江下 ②坚持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齐抓并举;
游地区 ③坚持“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统筹推进;
④治理水污染
[应用体验] 2018年11月30日举行的“2018长江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国家发 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宪平认为:“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子还在 岸上。”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病了”的“根子”主要是( D ) A.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B.自然灾害多样频发 C.大力发展第一产业 D.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流域的协作开发措施

流域的协作开发措施1. 引言流域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单位,它由一个或多个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和附属水体组成。
流域的协作开发是指流域内多个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制定和执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的过程。
流域的协作开发对于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几种流域的协作开发措施。
2. 流域管理委员会的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是推动流域协作开发的重要机构,它由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利益相关方组成。
流域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流域管理规划、协调流域内各方的利益、监测和评估流域水资源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流域管理委员会还可以组织流域内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各方对流域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3.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流域协作开发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用于收集、管理和分析流域内的水资源数据。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包括水文监测数据、水环境监测数据、水资源利用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远程传输和共享,便于各方对流域水资源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有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策略。
4.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议的签订流域通常涉及多个地方政府和国家边界,跨界水资源管理协议的签订是实现流域协作开发的重要步骤。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议可以确定各方在流域管理和保护方面的职责和义务,明确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原则,并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议的签订有助于解决流域内各方之间的水资源争端和合作问题,推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5. 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的实施流域的生态系统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的保护和调节作用,因此,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是流域协作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包括河流的生态流量调控、湿地保护与修复、水资源污染的治理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性。
6. 水资源利用和冲突调解措施流域内的水资源利用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容易引发水资源的竞争和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下游
开发利用方式
不同河流、同一河流的不同区域,流域水资 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不同
因地制宜、因河制宜
三、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之一
• 【合作探究】: 构建流域命运共同体 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绿色发展 根据材料一,归纳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的责任主体、措施和目标 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 工程、技术手段:建立洄游通道 为切实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宜昌市决 手 定自2018年1月起,宜昌中区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沮漳河特 生物手段 段 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将实施全面禁捕。率先在长 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施全面禁捕。保护区实施全面禁捕后, 措 管理、宣传、法律等手段 保护区从根本上退出渔业生产,实现保护区转型升级,促进长 施 江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助推长江大保护和水域生态文明建设。
• 针对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和“恢复弯曲河道”两种现象,提出
你的观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阐释你的理由。
学以致用
黄河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流 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山 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 里,落差4480米。黄河流域位于东经 96°~119°、北纬32°~42°之间,东西 长约1900公里,南北宽约1l00公里。 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流区 面积4.2万平方公里)。河口镇以上为黄 河上游,河口镇至桃花峪为中游,桃花 峪以下为下游。黄河流域土地、水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丰富, 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潜力很大。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黄河流域不同 河段水资源的主要开发方式,以及流域 协作开发中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长江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
讲课人:李建军
学 校: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中
学
指导意见
习
目
标
以某流域为例,描述该流域不同河段的特征,说明流域内部协作
开发水资源的方式和内容。
1.以长江流域为例,结合该流域的地形图和水系图,描述不同河 段的特征。 (区域认知) 2.以长江流域为例,分析不同河段水资源的重点开发方式。
区 域 协 作
统一管理 分段管理
长江委 各级政府/河长制
经济手段
生态补偿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之二
【合作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长江流域主要的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上游河段、落差大的地方 2.水电站建设带来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哪些协作措施来解决? 不同开发方式(部门)之间的协作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之二
流量 水位 河道形状 流域面积 水系结构 水系 特征
水文 特征
含沙量 结冰期
流程 流向
流速
3.【自主探究】 结合长江流域的地形、水系和气候差异,说明长江不同河段的 水文特征。 上游河段:
中下游河段:
二、
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一般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
上游 发电为主 航运、灌溉、供水为主
水文特征
学 习 目 标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以长江流域为例,探究水资源协调开发的主要内容。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一、
认识长江流域
1.流域
流域:河流的地面集水区域。 分水岭: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
1.流域
流域:河流的地面集水区域。 分水岭: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
2.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小结】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
主体
区域协作 部门(开发方式)协作 管理与经济、法律手段
手段 措施
工程、生物与技术手段
【讨 论】
裁弯取直的作用:缩 短了河流的长度,增 加了河床比降;提高 了泄洪数量和速度; 泥沙沉积减弱,河床 下切,水位降低;洪 水灾害减少。 利于防洪和发展航运
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自然河道、沿岸湿地 等):利于扩展河道宽 度,延长河流长度,降 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 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 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 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 染的净化能力。
谢 谢
【合作探究】:
材料三中的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哪些协作措施来解决?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之二
电力 航运
灌溉
部门(开发 方式)协作
供水 养殖 旅游
水利
……
长 江 委 统 一 管 理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之三
•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四,请从水资源协作开发的角度,探讨如何保护中华
鲟的洄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