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精)
活性污泥系统的观察与评价

活性污泥系统的观察与评价(一)现场观察——感官指标操作管理人员每班数次定时登上处理装置作一观察,了解系统运行的状况。
主要观察内容如下。
①色、嗅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
在曝气池溶解氧不足时,厌氧微生物会相应滋生,含硫有机物在厌氧时分解释放出H2S,污泥发黑、发臭。
当曝气池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低时,污泥中微生物可因缺乏营养而自身氧化,污泥色泽转淡。
良好的新鲜活性污泥略带有泥土味。
②二沉池观察与污泥性状活性污泥性状的好坏可从二沉池及后面述及的曝气池的运行状况中显示出来,因此,管理中应加强对现场的巡视,定时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脸色”进行观察。
二沉池的液面状态与整个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有密切关系,在巡视二沉池时,应注意观察二沉池泥面的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漂泥的有无、漂泥泥粒的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形状良好上清液混沌负荷过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SVI高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该处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泥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③曝气池观察与污泥性状在巡视曝气池时,应注意观察曝气池液面翻腾情况,曝气池中间若有成团气泡上升,即表示液面下曝气管道或气孔有堵塞,应予以清洁或更换;若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尤应注意四角有无积泥。
此外,还应注意气泡的形状。
a.气泡量的多少在污泥负荷适当、运行正常时,泡沫量较少,泡沫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
污泥负荷过高、水质变化时,泡沫量往往增多,如污泥泥龄过短或废水中含多量洗涤剂时,即会出现大量泡沫。
b.泡沫的色泽④泡沫呈白色且泡沫量增多,说明水中洗涤量较多;⑤泡沫呈茶色、灰色,这是因为污泥泥龄太长或污泥被打碎而吸附在气泡上所致,这时应增加排泥量;⑥气泡出现其他颜色时,则往往因为是吸附了废水中染料等类发色物质的结果。
c.气泡的黏性用手沾一些气泡,检查是否容易破碎。
在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时,气泡较黏,不易破碎。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实用PPT文档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4.污泥絮粒中丝状细菌数量测定 (1) 制作样片 用滴管取制好的污泥混合液一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盖上盖玻片,制成活性污泥标本。
(2) 标本镜检 随机选择视野,用低倍、高倍和油镜观察污泥絮粒中的丝 状细菌数量。
(3) 丝状细菌数量分级 按活性污泥中丝状细菌与菌胶团细菌的比例,将 丝状细菌分成五个等级: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5.微型动物计数
(1)取样 用洁净(1滴)管取,样取一滴用(1/洁20m净L)污滴泥混管合,液到取计数一板滴中央(的1/方2格0内m,L加)上污一块泥洁混净的合大号液盖到玻片计,使数其板四周中正好央搁在计数板凸起 的边框上的。 方格内,加上一块洁净的大号盖玻片,使其四周正好搁在计数板 凸起的边框上。 4.污泥絮粒中丝状细菌数量测定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三、实验原理
污泥(或生物膜)生物相较为复杂,以细菌和原生动物为主,也有真 菌和后生生物等。当水质条件或曝气池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相 也会随之变化。
一般认为: 原生动物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时,污水处理系统运转正常; 后生动物轮虫大量出现则意味着污泥已经老化; 缓慢游动或匍匐前进的生物出现时,说明污泥正在恢复正常状态; 丝状菌占据优势,甚至伸出絮体外,则是污泥膨胀的象征。 发育良好的污泥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稠密,沉降性能好。因此,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水处理微生物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
知识点
观察
李双石 副教授
污水处理知识--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污水处理学问——活性污泥的生物相活性污泥的生物相察看在废水的生化处理中起着极其紧要的作用。
它不仅反映了微生物培育和污泥驯化的程度,而且直接反映了废水的处理情况。
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构成的混合体。
细菌具有高增殖率和强有机物分解功能,真菌也具有分解有机物的本领。
原生动物重要以游离细菌为食,进一步净化水。
后生动物重要是原生动物。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察看丝状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生物相。
通过对丝状真菌种类和数量的察看和鉴定,可以判定污泥的质量和处理后的水质。
因此,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被称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生物。
除了活性污泥的宏观指标外,污泥的微生物指标,即污泥的生物相,可以用一般光学显微镜察看。
生物量观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察看指示性生物(如原生动物和元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
活性污泥中存在不同质量的指示生物。
通过对指示性生物的察看,可以间接评估活性污泥的质量。
另一部分是察看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
不同质量的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是不同的,通过测量丝状菌的数量,也可以间接反映活性污泥的质量。
(1)指示性生物察看:对于特定的污水处理系统,当活性污泥系统正常运行时,生物相基本稳定。
假如有变化,表明活性污泥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应实行进一步的察看和治疗措施。
微生物种类繁多,命名方法也非常多而杂。
从实际启程,操作人员应娴熟把握活性污泥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指示菌:阿米巴、鞭毛虫、草履虫、钟虫、线虫等。
这些微生物中是否有一个或多个是占主导地位的,其比例将取决于该过程的运行状态。
在活性污泥培育的早期阶段,活性污泥很少或没有。
这时,在显微镜检查中会显现大量的变形虫。
当变形虫占优势时,对污水基本上没有处理效果。
超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中以鞭毛虫为主,出水水质较差。
然而,在活性污泥培育过程中,鞭毛虫的显现和优势表明活性污泥已经形成并向良性方向进展。
中负荷活性污泥中以草履虫为主。
此时活性污泥处理效果良好。
显微镜的使用和污泥生物相观察

5~35℃。
轮虫温度溶解氧 2~7mg/L ,最佳pH 值8~8.2,温度15~30℃。
生物相观察结果的指示作用
丝状菌过度生长的情况下,使污泥结构松散,质量变轻,沉降性下降, 沉淀压缩性能变差,产生污泥膨胀。
生物相观察结果的指示作用
跳侧滴虫 波豆虫 小口钟虫(净化效果良好) (净化效果较差) (净化效果较差)
显微镜
一个或几个透镜组合成的一种光学仪器,用 于放大微小物体为肉眼所看到。
显微镜结构及各部位名称
目镜
物镜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夹片夹 镜臂 粗准焦螺旋
聚焦镜
底光源 底座
细准焦螺旋 纵向移动手轮
横向移动手轮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污泥微生物玻片的制备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观察顺序:
先低倍镜观察:主要观察微生物的全貌。
后高倍镜观察:注意微生物外形和内部结构。
影响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活性污泥运行良好的条件:溶解氧>2mg/L,最佳pH值 6.5~8.5 ,温度20~30 ℃。主要有钟虫类、楯纤虫、盖纤虫、
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丝状菌能长时间忍受缺氧状态 ,最佳 pH 值 7.7~8.0 ,温度 28~30℃。 钟虫溶解氧1~3mg/L,最佳pH值6~9,温度25~35℃。 鞭毛虫、纤毛虫等厌氧微生物 ,最佳 pH 值 2.2~9.2 ,温度
谢谢大家!
生物相观察结果的指示作用
大量纤毛虫出现,且活性高,净化作用不好,出水浊度上升。
游仆虫
楯纤虫草履虫生来自相观察结果的指示作用累枝虫大量出现,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生物相观察结果的指示作用
过量的轮虫出现,且活性高,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环境工程教研室实验一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掌握用形态学的方法来判别菌胶团的形态、结构,并据此判别污泥的形态;2、掌握识别原生动物的种属以及用原生动物来间接评定活性污泥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各种微生物组成混合体——菌胶团,细菌是菌胶团的主体,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和菌胶团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活性污泥菌胶团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当运行条件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原生动物种类和形态亦随之变化。
若游泳型或固着型的纤毛类大量出现时,说明处理系统运行正常。
因此,原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来指示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
通过菌胶团的形状、颜色、密度以及有无丝状菌存在还可以判断有无污泥膨胀的倾向等。
因此用显微镜观察菌胶团是监测处理系统运行的一项重要手段。
三、实验步骤1、调试显微镜。
2、取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混合液一小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少,可待其沉淀后.取沉淀的活性污泥一小滴放在载玻片上;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多.则应稀释后进行观察)。
3、盖上盖玻片,即制成活性污泥压片标本。
在加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否则会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4、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标本放在圆孔正中央,转动调节器,对准焦距,进行观察。
5、观察生物相全貌,注意污泥絮粒的大小、结构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丝状菌必立即生长情况,并加以记录和必要的描述,观察微型动物的种类、活动状况。
进一步观察微型动物的结构特征。
如纤毛虫的运动情况、菌胶团细菌的胶原薄厚及色泽、丝状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等,画出所见原生动物和菌胶团等微生物形态草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记录观察所取污泥的形状、结构、有无丝状菌、原生动物的情况。
2、分析环境因素对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影响。
活性污泥性能与生物相=实验指导书

实验活性污泥性能与生物相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水中的颗粒物交织凝聚在一起形成的絮状绒粒,是由细菌为主体包含多种微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
对活性污泥生物性能的了解,可以迅速对污泥的活性及其沉淀性能做出判断。
活性污泥生物相包括微生物的种类、菌胶团形态与质地、微生物的活动情况,是反映污泥生物性能的重要特征。
通对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污泥沉降性能的简单测定,了解污泥生物相与污泥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实验,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掌握污泥中常见的微生物的种类和辨别方法、微生物数量的测算和污泥性能的测定方法。
二、仪器与材料
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滤纸、100ml量筒
三、实验内容
1.显微镜的使用;
2.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的活体观察;
3.污泥沉降体积比测定。
四、实验步骤
1.用滴管将污泥混合液从血球计数板的盖玻片边缘注入计数区,1-2分钟后在
显微镜下观察与计数;或者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活性污泥混合液,盖上盖玻片(压滴法),在显微镜下观察。
2.污泥生物相描绘。
通过与微生物图谱比较,辨识观察到的各种微生物种类,
并对生物相进行详细的手工描绘。
3.测定污泥沉降体积比。
将摇匀的污泥混合液100ml倒入量筒,静置30min,
观测污泥所占体积。
比较不同污泥的生物相与它们的污泥沉降体积比。
五、实验结果
1.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特点
2.活性污泥中生物相详细的手工描绘
六、思考题
1.原生动物中各纲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如何起指示作用?
2.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与微生物的种类及活动情况有没有相关性?。
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

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一、实验原理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
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3),当含有细菌的溶液滴在槽里时,通过水的表面张力扩散到计数室里,细菌也被分散到不同的格里,通过计算不同的格里的细菌数,最后就可以计算出,溶液里所含的细菌数量。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比较好照样,以细菌和原生动物为主,还有真菌、后生动物等。
在正常的成熟污泥中,细菌大多集中于菌胶团絮绒体中,游离细菌较少,此时,污泥絮绒体可具有一定状、稠密、扩光率强、沉强性能好。
原生动物常作为污水净化指标;当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时,一般认为污水处理池运转失常;当后生动物轮虫等大量出现时,意味着污泥极度衰老。
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原生动物,来评价活性污泥的状况,而且原生动物也较微生物要大,容易观察。
二、实验器材活性污泥样品、菌种:浓缩酵母菌液仪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三、实验步骤1.检查与清洗血球计数板:在正式计数之前,如果沾有杂质或菌体要用95%乙醇轻轻擦洗计数板的计数室,然后蒸馏水彻底清洗血球计数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调整好显微镜找到计数板刻度,检查有没有损坏。
2.加样: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滴一滴已稀释好的菌液于盖玻片边缘即是旁边的板槽里,让菌液自行渗入,多余的菌液用滤纸吸去;稍等片刻,待酵母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进行计数。
3.计数: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板的大格位置,然后将其移到视野中间,然后转到高倍镜,适当调节光亮度,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然后将计数室要计数的格子移到视野中进行计数。
可以先用手机拍下,在手机里进行点数,另一个人就可以继续移动计数板到另一计数区域,这样就可以更快、更轻松地完成计数。
4. 计数:本实验用的是25*16型的计数板,所以应该要选择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中间五个中格计数,如果有菌体落在双线上时,只计算一边,对应的另一边不算,对每个样品重复计数3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每毫升菌液中所含酵母菌的细胞数。
八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

波豆虫属等快速游泳型种属 当后生动物轮虫等大量出现时,意味着污泥极度衰老。2.100mL量筒、载玻片、盖玻片、玻璃小吸管、橡皮吸头、镊子。 3.显微镜、目镜测微尺。
(2)丝状微生物
贝日阿托氏菌
球衣菌
发硫菌
(3)微型动物 变形虫
太阳虫 线虫
固着型纤毛虫
游泳型纤毛虫
栉毛虫
轮虫
寡毛虫 累枝虫
桡足虫
吸管虫(特征是带有 几根细长的吸管)
喇叭虫
钟虫 漫游虫
实验报告
❖ 观察、描述活性污泥的外观包括颜色、沉降性 能等
❖ 绘图说明菌胶团的整体形态、结构组成。难以 绘图的用文字说明。
❖ 观察活性污泥中各种生物相,记录观察到的种 类,对其中至少三种绘图说明。(最好是三种 不同门类,如纤毛虫、鞭毛虫、轮虫、藻类等 等,以观察为准,无法定名者不必写名称,注 明大类)
注意事项
❖ 水浸片长时间观察后,可能会变干,影响观察,要 及时更换
❖ 原生动物以纤毛虫为主,游泳型和固着型都很多, 若游泳速度很快,调低物镜倍数观察
菌胶团在10倍倍物镜下较好观察整体形态2丝状微生物贝日阿托氏菌球衣菌发硫菌变形虫3微型动物太阳虫线虫固着型纤毛虫寡毛虫栉毛虫累枝虫轮虫游泳型纤毛虫漫游虫桡足虫吸管虫特征是带有几根细长的吸管喇叭虫钟虫实验报告?观察描述活性污泥的外观包括颜色沉降性能等?绘图说明菌胶团的整体形态结构组成
活性污泥中生物相比较复杂,以细菌、原生动物为主,还有真菌、后生 动物等。某些细菌能分泌胶粘物质形成菌胶团,进而组成污泥絮绒体(绒 粒)。在正常的成熟污泥中,细菌大多集于菌胶团絮绒体中,游离的细菌 较少,此时,污泥絮绒体可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稠密、折光率强、沉降性 能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观察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及其生物相的方法。 2.初步掌握根据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及其生物相,推断污水生物处 理系统工作状态的技能
二、实验器材
1.样品 取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至少2种)。 2.染色液 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3.仪器及相关用品 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或1:1的乙醚酒精溶 液),擦镜纸,微型动物计数板,目镜测微尺,台镜测微尺。 4.其他用品 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火柴,接种环, 镊子,滴管。
观察活性污泥絮体及其生物相,可初步判断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转状况, 有助于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保证生物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四、实验步骤
1.制片镜检
(1)样品准备 取曝气池活性污泥或生物滤池生物膜。 (2) 制作样片
①水浸片 ②染色片 (3) 水浸片观察 ①低倍镜观察 ②高倍镜观察 (4) 染色片观察 ① 低倍镜观察 在视野中找到丝状细菌并移至中央。 ② 高倍镜观察 观察丝状细菌的形态特征 ③ 油镜观察 观察丝状细菌的假分支和衣鞘,菌体在衣鞘内的排列情况, 菌体内的贮藏物质
①大粒污泥 絮粒平均直径>500μm ②中粒污泥 絮粒平均直径150~500μm; ③细粒污泥 絮粒平均直径<150μm。 根据絮粒直径,计算三个粒级所占的比例。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3.污泥絮粒形状和结构分析 (1) 制作样片 用滴管取制好的污泥混合液一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 央。 (2) 观察絮粒形状和结构 随机取视野中50颗絮粒,用低倍或高倍镜观 察污泥絮粒的形状和结构。 (3) 污泥絮粒分型 按形状和结构,污泥絮粒可分成三种类型: ①圆形紧密絮粒 圆形或近似圆形;菌胶团排列致密,沉降性较好; ②不规则疏松絮粒 形状不规则,菌胶团排列疏松,沉降性较差; ③不规则松散絮粒 形状无规则,絮粒边缘与悬液界限不清晰,沉降性 极差。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三种类型所占的比例。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4.污泥絮粒中丝状细菌数量测定 (1) 制作样片 用滴管取制好的污泥混合液一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盖上盖玻片,制成活性污泥标本。
(2) 标本镜检 随机选择视野,用低倍、高倍和油镜观察污泥絮粒中的丝 状细菌数量。
(3) 丝状细菌数量分级 按活性污泥中丝状细菌与菌胶团细菌的比例,将 丝状细菌分成五个等级: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计数 (1)取样 用洁净滴管,取一滴(1/20mL)污泥混合液到计数板中央 的方格内,加上一块洁净的大号盖玻片,使其四周正好搁在计数板 凸起的边框上。 (2) 记数 所加的污泥混合液不一定布满100个小方格,用低倍镜 计数时,只要计数存在污泥混合液的小方格。遇到群体,则须将群 体中的个体逐个记数。 (3) 计算 假设在稀释1倍的一滴污泥混合液中,测得钟虫50只, 则每毫升活性污泥混合液含钟虫数为:50×20×2=2000(只)。
① 0级 污泥絮粒中几乎看不到丝状细菌; ② ±级 污泥絮粒中可见少量丝状细菌;
③ +级 污泥絮粒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丝状细菌,但总量少于菌胶团细菌; ④ ++ 级 污泥絮粒中存在大量丝状细菌,总量与菌胶团细菌大致相等; ⑤ +++级 污泥絮粒以丝状细菌为骨架,数量超过菌胶团细菌。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样品所属的丝状细菌数量等级。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水处理微生物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
知识点
观察
李双石 副教授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主要内容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1.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 2.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相对污水处理效
果的指示作用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2.污泥絮粒大小测定 (1)制作样片 用滴管取制好的曝气池混合液1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2)校正目镜测微尺 (3)测定絮粒直径 随机取视野中50颗絮粒,用经校正的目镜测微尺测量絮粒直径。 (4)污泥絮粒分级 按平均直径,污泥絮粒可分成三个粒级: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三、实验原理
污泥(或生物膜)生物相较为复杂,以细菌和原生动物为主,也有真 菌和后生生物等。当水质条件或曝气池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相 也会随之变化。
一般认为: 原生动物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时,污水处理系统运转正常; 后生动物轮虫大量出现则意味着污泥已经老化; 缓慢游动或匍匐前进的生物出现时,说明污泥正在恢复正常状态; 丝状菌占据优势,甚至伸出絮体外,则是污泥膨胀的象征。 发育良好的污泥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稠密,沉降性能好。因此,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活性污泥性能及生物相观察
小结
1.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 2.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相对污水处理效
果的指示作用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业教教学学资资源源库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