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车联网产业链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二手汽车电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二手汽车电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二手汽车电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消费观念的改变,二手汽车市场逐渐成为一个被重视的市场,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二手车电子商务市场开始迅速崛起。
根据专业机构研究统计,在中国,二手车电商市场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自2013年起,中国二手车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10亿元,到2016年达到115亿元,预计至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00亿元以上。
二、市场现状及主要竞争对手目前,中国二手车电子商务市场的主要玩家有瓜子二手车、人人车、优信二手车和车易拍等平台,其中瓜子二手车的市场份额约占60%。
瓜子二手车:是中国领先的二手车电商平台,其主要服务包括二手车搜索、上门检测、车辆定价、车辆收购、退换服务等,在主要城市设有线下门店。
人人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C2C二手交易平台,公司提供在线咨询问答、车源展示、车辆检测、车辆交易等服务,是最早进入二手车电商领域的企业之一。
优信二手车:是中国领先的线上二手车交易平台。
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在全国28个城市开展业务。
公司提供在线咨询问答、车源展示、置换、直卖等服务。
车易拍:是国内领先的二手车电商交易平台,也是汽车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创新的领导者之一。
公司提供在线预约平台、车辆搜索、车辆定价、车辆评估、车辆竞拍、车辆置换等服务。
三、市场主要发展趋势1. 优化车辆验车环节目前,部分二手车电商平台已经采用新技术,例如车联网技术来优化车辆验车环节。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视频记录设备,并结合云计算等技术,对车辆行驶状况、车辆损耗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统计。
这对于提高车辆检测的准确性,同时提升运营效率至关重要。
2. 科技赋能提高用户体验随着人们对网上购车的接受度逐渐提高,二手车电商平台也需要不断挖掘科技的力量,来提升用户的购车体验。
例如,目前一些平台已经开始采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实现自动审核、优化搜索等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让用户更快速地找到合适的车源。
车联网技术及其在我国客车行业的应用

车联网技术及其在我国客车行业的应用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车联网技术也日益成熟和普及。
车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车辆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互和互动,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下面将从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在我国客车行业的应用等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车联网技术主要集中于车载终端、车载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整个产业链逐步成形。
其中,车载终端通过集成GPS定位、GSM/GPRS通信、运行状态监测设备等技术,实现车辆远程监控和管理;车载通信则通过无线通信、蓝牙技术等手段,实现车辆与外部信息的交互;地理信息系统则可为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和路线规划等服务。
此外,车联网技术还应用在智能互联、车辆诊断、智能导航、道路交通管理等领域。
二、车联网技术在我国客车行业的应用1. 车辆管理方面在车辆管理方面,车联网技术可实现在线监测车辆的行驶情况、车速、油耗、发动机温度等运行数据,并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车辆管理部门可通过车联网技术,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和状态,做到全程监控和管控。
2. 乘客体验方面车载WIFI、多媒体娱乐等技术的应用,可提升乘客的舒适感和体验度。
同时,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在线购票、在线服务等功能,也能为乘客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3. 安全保障方面车辆远程监控、车载视频监控等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同时,车联网技术还可与相关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道路交通信息共享,对减少车辆事故、提高道路交通流畅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为我国客车行业带来诸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车联网技术将逐步普及和应用,实现更加智能和便捷的出行体验。
车联网技术早已不再是概念,在国内已经有很多企业和市场已经开展了很多实践。
那么,车联网技术在市场上的运用和效果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将会结合一些数据来进行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研究报告——附112家关联企业介绍照系目录CONTENTS行业概况01领域分析02投资动向0301行业概况微信公众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架构、5G通信、互联网与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并与传统的汽车工业融合创新,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新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将是继新能源汽车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又一制高点,产业潜力巨大。
一汽、上汽、长安、北汽等主要整车企业都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系统战略。
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与上汽合作发布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百度也在积极布局无人驾驶领域并已经开放其阿波罗平台,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微公众:2018年年底,一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文件出台。
12月25日,工信部印发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目标、任务、落实等多方面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出要求,该文件发布后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在汽车领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走向汽车强国的重大机遇;宏观经济层面看,发展智能网联是拉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通道。
智能网联汽车对于汽车产业升级发展至关重要。
智能网联时代到来,自动驾驶汽车离成功实现终极目标更进了一步。
其次,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在向发达国家学习,而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新兴技术,中国汽车或许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实现超越。
第三,从国家战略来说,我们要建智能经济,智能社会,智能国家,智能网联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2024年车载应用程序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车载应用程序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车载应用程序市场是指为车辆提供个性化、便捷和丰富化的应用程序的市场。
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车载应用程序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本报告将对车载应用程序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发展趋势等。
2. 市场规模车载应用程序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了显著的增长趋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车载应用程序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XX%。
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技术进步:汽车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车载应用程序更加先进和多样化,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便捷性和安全性:车载应用程序的出现,使得驾驶者能够在驾驶过程中获得信息、娱乐和导航等服务,提高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消费者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智能化汽车和车载应用程序的认知和需求日益增长,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3. 主要参与者车载应用程序市场的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汽车制造商、技术公司和应用程序开发商。
3.1 汽车制造商许多汽车制造商在车载应用程序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在汽车中预装应用程序或提供应用商店平台来吸引用户。
一些知名汽车制造商如特斯拉、奥迪和宝马等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车载应用程序商店,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选择。
3.2 技术公司技术公司在车载应用程序市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他们提供汽车智能化平台和技术解决方案,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车载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集成。
谷歌的Android Auto 和苹果的CarPlay是目前最知名的车载智能化平台,它们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和连接手机的功能。
3.3 应用程序开发商应用程序开发商是车载应用程序市场的核心。
他们开发各种类型的车载应用程序,包括导航、娱乐、通讯等。
一些知名的应用程序开发商如高德地图、腾讯和网易云音乐等都已经推出了适用于车载环境的应用程序,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车联网的2020年,BAT三足鼎立

312020年“车联网”作为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热点。
回顾整个2020年,国内车联网领域的发展也稳步向前。
车联网的2020年,BA T三足鼎立?商业落地近些年,“联网化”已经被当成汽车真正成为智能化终端的基础,并且据业内人士估算,车联网技术如果得到充分应用,将能够降低20%的能源消耗和25%~30%的尾气排放;缓解60%的交通拥堵,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2~3倍;减少80%的车辆事故率和30%~70%的死亡人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日前,IHSMarkit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中国搭载智能网联功能的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持续增长,并在2025年超过75%,高于全球水平。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车联网已经成为这些年巨头们在互联网下半场竞逐的主要赛道,从市场竞争方面来看,百度最先入局,多年时间在自动驾驶赛道殚精竭虑;阿里巴巴抢入其中,联手上汽打造斑马智行;腾讯当然也没坐以待毙,更是打造出腾讯车联、蘑菇车联和梧桐车联三张牌;在BAT之后,华为不甘示弱,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携鸿蒙OS筹建自身“朋友圈”;2020年车联网赛道战事再升级,京东和字节跳动也先后宣布加入混战,至此巨头云集的车联网迎来“大图Theh文智能相对论 佘凯文Review锐评割据时代”。
巨头混战同样也在加速车联网商业化进程,有专家表示“智能驾驶下的车联网是未来,3到5年可以全面实现。
”而市场数据同样也在印证这一说法。
在《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中,公布了2020年BAT车联网系统的上车情况,具体来看,2020年1~7月的新车销量市场占比中,百度实际搭载新车销量占比高达49%,腾讯占比35%,阿里巴巴占比16%。
技术底座当下车联网技术层面的竞争,包括BAT 在内的玩家都在宣传自家的车联网方案都是一个开放的生态,意在建立一个开源的“技术底座”,但其中也存在不少差异。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车辆领域的变革愈加明显。
车联网技术无疑是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车联网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分析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一、车联网技术的现状1. 市场规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显示,“12.21%的车主已经获得了车联网服务”,车联网用户规模达到5360万,其中智能导航、音乐等功能用户占比较大。
而据富士康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全球车联网总市场规模将达到1412亿美元。
2. 技术发展车联网技术涵盖了车辆自身的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方面,而技术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a)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车联网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在物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下,车联网技术得以涵盖更广泛的范畴,不仅局限于车辆与驾驶者之间的沟通。
b) 5G技术的应用将让车联网技术得到空前发展。
相对于4G网络,5G网络具有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带宽,车联网技术的响应速度和数据传输速度将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将推动无人驾驶等更高级的车载技术的发展。
c)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也让车联网技术更加智能化。
车辆可以通过对驾驶者行为习惯的分析,实现更好的个性化交互体验。
二、车联网技术的未来趋势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随着各种车联网设备的不断普及,将会产生海量数据,而如何高效利用这些数据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大数据将对车联网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利用。
从而,车联网作为数据中心,将会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2.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目前,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依然是车联网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未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无人驾驶将成为更为普及和广泛应用的一项科技。
未来,车辆将不再仅是人的交通工具,而成为可通过远程操控或自主决策的机器人,将在农村、城市、高速公路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计算机行业车联网系列报告(三):商用车有望落地重磅新政策,智能网联迎来量价齐升

商用车有望落地重磅新政策,智能网联迎来量价齐升 行业评级:增持报告日期: 2020-11-09行业指数与沪深300走势比较[Table_Author] 分析师:尹沿技执业证书号:S0010520020001 邮箱:**************联系人:赵阳执业证书号:S0010120050035邮箱:***************** 联系人:夏瀛韬执业证书号:S0010120050024邮箱:**************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1.《华安证券_公司深度_安全环保增效,商用车车联网开拓者》2020-07-092.《华安证券_公司深度_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商用车车联网龙头》2020-09-09 3.《华安证券_事件点评_Q3净利润增速超预期,商用车智能网联确定性强》2020-10-22[Table_Summary] 事件回顾 2020年11月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有效提升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交通部起草了《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2日。
意见稿要求加装智能网联设备,重卡存量约700万,每年新增120多万。
政策要求12吨以上的载货车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和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并接入符合标准的监控平台。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防止疲劳驾驶。
我们认为,乐观估计政策明年上半年正式落地,后装上半年开始启动,前装下半年进入规模化安装。
12吨以上重卡目前国内存量在700万辆左右,2019年新增117万辆,2020年有望突破160万辆,未来几年基本会保持在每年新增120万辆以上,市场空间大。
利用技术手段强化主动安全,新增智能网联设备单车价值量约1800元。
主动安全是商用车智能网联驱动力,商用车智能终端以智能监控和ADAS 为代表。
2019-2024年中国车联网服务行业发展及产业投资空间专项研究报告

2019-2024年中国车联网服务行业发展及产业投资空间专项研究报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网服务行业已经成为中国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并且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投资空间。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2019-2024年中国车联网服务行业的总规模将预计达到5000亿元,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态势。
首先,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智能汽车、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新型车辆技术和服务正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热点。
同时,消费者对于汽车驾驶体验和产品安全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车联网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例如GPS导航、智能驾驶辅助、车身安全控制等。
因此,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车联网服务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机会逐渐增多。
而在技术方面,车联网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很广阔。
未来几年内,车联网技术将不断创新,涌现出更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应用,例如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方面的新型车联网产品和服务等。
与此同时,随着5G技术的逐步普及和不断发展,车联网服务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最后,在产业投资方面,车联网服务行业的投资热度也在不断增加。
虽然车联网服务行业非常新兴,但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和传统汽车企业正开始加大对车联网技术和服务的投资力度,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以鼓励和扶持车联网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预计未来几年内,车联网服务行业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本,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同时也将会带来更多机遇。
总之,2019-2024年中国车联网服务行业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投资空间。
具体而言,未来几年内行业将集中在车联网技术和服务上,新型产品和应用涌现不断,而产业投资方面,也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和资本,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因此,对于有兴趣在该行业投资的投资者而言,需要充分了解市场趋势和行业特点,同时也需要谨慎分析和评估风险,才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车-路,车-云通信,实现导航、道 路状态、交通信号灯等辅助信息的获取 以及车辆行驶与驾驶人操作等数据的上
传
地图、交通流量、 交通标志、油耗、 里程等静态信息
传输实时 性、可靠 性要求较
低
交通信息
提醒、车 载信息娱 乐服务、 ecall等
人
2
网联协同感知
基于车-车、车-路、车-人、车-云通信, 实现获取车辆周边交通环境信息,与车 载传感器的感知信息融合,作为自车决
系统 系统
监视 人 人
系统
系统 系统
失效 应对 人 人 人
典型工,泊车工况。
高速公路及市区无 车 道干涉路段,换 道、 环岛绕行、拥堵 跟车
等工况。 高速公路正常行驶 工 况,市区无车道干 涉
路段。
系统
高速公路全部工况 及 市区有车道干涉 路段。
系统
所有行驶工况。
提供适当的干预。
4(HA)
高度自动驾驶
5(FA)
完全自动驾驶
资料来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市场研究部
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 有驾驶 操作,特定环 境下系统会向驾驶 员 提出响应请求,驾驶员 可以对 系统请求不进
行响应。
无人驾驶系统可以完成 驾驶员 能够完成的所 有道路环境下的 操作, 不需要驾驶员介入。
① 车-云通信
② 车-车通信
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蜂窝网络、卫星通 信等与车联网服务平台通信,传输车 辆数据,接受服务平台下达服务
④ 车-人通信
智能网联汽车通过LTE-V2X、802.11p 与临近车辆进行信息传递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市场研究部
路基设备
⑤ 车内通信
智能网联汽车内部电子器件之间通过总 线等方式进行信息交互
通参与者之间信息进行交互融合,形成 车-车、车-路等各交通参与者之间的协
车-车、车-路、车 -云间的协同控制
信息
传输实时 性、可靠 性要求较
高
列队跟驰 等
人/自车/他车/云
同决策与控制
资料来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市场研究部
8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等级
智能化等级 1(DA) 2(PA)
等级名称 人监控驾驶环境
• 车联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是 5G 垂直应用落地的重点方向。 • 根据华为Cloud BU判断及预测,20世纪末以来,汽车时代从1991-2000年的机械阶段,相继经过电子和通信阶段,走向2009-2014年的网联阶
段和2015年至今的智能阶段,2025年后,汽车将会实现认知和自动驾驶。 • 车联网是实现智能驾驶以及自动驾驶的关键前提。
2020 年车联网产业链市场研究报告 2020 年 11 月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逻辑
政策 技术
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
网联化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落地
智能化
云 管
端 感知+定位 计算+决策
综合平台 以C-V2X协议为主的系列
网络 车载终端OBU
路测单元RSU
传感器
芯片、模组
3
什么是车联网
4
两大发展趋势——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汽车
驾驶辅助
部分自动驾驶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等级
等级定义
控制
通过环境信息对方向和 加减速 中的一项操作 提供支援,其他驾 驶
操作都由人操作。
通过环境信息对方向和 加减速 中的多项操作 提供支援,其他驾 驶
操作都由人操作。
人与系统 人与系统
自动驾驶系统(“系统”)监控驾驶环境
系统
3(CA)
有条件自动驾驶
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 有驾驶 操作,根据系 统请求,驾驶员需 要
车联网应用发展进程和演进方向示意图 目前行业两大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华为官网,市场研究部
5
网络层次包括车内网、车际网、车载移动互联网
车联网网络层次示意图
车内网
• 指具有车内各设备通信、车与车之间通信、车与各终端之间通信的通信终端; • 车内网属于车联网的端系统,即汽车的智能传感器、主要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
的智能信息,用于感知行车状态和环境
车联网
车际网
• 指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网、车与人等的互联互通的通信终端 • 车际网属于车联网的管系统,主要负责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
和漫游
车载移动互 联网
• 车载移动互联网属于车联网的云系统, 主要用于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监 控和管理,主要面向的包括ITS、物流、汽修汽配、汽车租赁、移动互联网等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逻辑结构示意图 驾驶员
控制方面 根据车辆和驾驶员在车辆控制方面的作用和 职责,区分为“辅助控制类”和“自动控制类”,其中 辅助控制类主要指车辆利用各类电子技术辅助驾驶员进 行车辆控制,如横向(方向)控制和纵向(速度)控制 及其组合;自动控制类可分为驾驶辅助(DA)和部分自 动驾驶(PA);自动控制类则根据车辆自主控制以及替 代人进行驾驶的场景和条件进一步细分为有条件自动驾 驶(CA)、高度自动驾驶(HA)和完全自动驾驶(FA)。
策与控制系统的输入
周边车辆/行人/非 机动车位置、信 号灯相位、道路 预警等动态数字
化信息
传输实时 性、可靠 性要求较
高
道路湿滑、
紧急制动 预警、特 殊车辆避
让等
人/自车
基于车-车、车-路、车-人、车-云通信,
3
网联协同决策与 控制
实时并可靠获取车辆周边交通环境信息 及车辆决策信息,车-车、车-路等各交
资料来源:沙利文研究院,市场研究部
6
网联:“两端一云”加以路基设施,实现五大通信场景
车联网以“两端一云”为主体,以路基设施为补充,实现车-云通信、 车-车通信、车-人通信、车-路通信、车内通信五个通信场景,构建 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提高了交通效率,改善驾乘体验,为用户 提供智能、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综合服务。
③ 车-路通信
智能网联汽车通过WiFi、蓝牙或蜂窝 移动通信技术与用户的移动智能终端 进行信息传递
智能网联汽车通过LTE-V2X、802.11p、 射频通信(RFID)等技术与路基设施 进行通信
7
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化等级
网联化等级 等级名称
等级定义
典型信息
传输要求 典型场景 车辆控制
1
网联辅助信息交 互
9
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逻辑主线: “信息感知”&“决策控制”
信息方面 根据信息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和相互关系 分为“驾驶相关类信息”和“非驾驶相关类信息”; 其中,“驾驶相关类信息”包括传感探测类和决策 预警类,“非驾驶相关类信息”主要包括车载娱乐 服务和车载互联网信息服务。传感探测类根据信息 获取方式进一步细分为依靠车辆自身传感器直接探 测所获取的信息(自身探测)和车辆通过车载通信 装置从外部其它节点所接受的信息(信息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