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环境分析报导

俄罗斯经济环境分析报导
俄罗斯经济环境分析报导

俄羅斯經濟環境分析報導
經濟概況
一 、 重 要 之 經 濟 指 標 ( 2011 年 )
1. 2. GDP: US$1 兆 8,849 億 對 外 貿 易 總 值 : US$8,213 億 , 其 中 進 口 值 為 US$3,053
億 , 出 口 值 為 US$5,160 億 3. 4. 5. 6. 7. 8. 帄 均 每 人 國 民 所 得 : US$13,236 消 費 者 物 價 指 數 上 漲 率 : 8.4% 經 濟 成 長 率 : 4.1% 工 業 成 長 率 : 4.7% 失 業 率 : 6.1% 央 行 重 貼 現 率 : 8.0%( 2012.4.24)
二 、 2011 年 經 濟 回 顧
2 0 1 1 年 拜 國 際 油 價 持 續 維 持 高 水 準 之 賜,俄 國 經 濟 持 續 2 0 1 0 年 的 成 長 動 力 , 有 不 錯 表 現 ; 據 國 際 貨 幣 基 金 會 ( IMF) 統 計 , 2011 年 俄 國 經 濟 成 長 5.1% , 經 濟 規 模 約 達 1 兆 8,849 億 美 元 , 較 2010 年 增 加 約 4,100 億 美 元 。 另 據 俄 國 中 央 銀 行 公 布 數 據 , 2011 年 俄 國 主 要 經 濟 指 標 : 工 業 生 產 成 長 4.7%、 農 業 生 產 增 加 22.1%、 固 定 資 產 投 資 增 加 6.2%、 零 售 業 成 長 7.2%、 消 費 者 物 價 指 數 增 加 8.4%、 核 心 通 貨 膨 脹 率 6.6%、 工 業 品 生 產 者 價 格 指 數 增 加 11.2%、 整 體 失 業 率 6.1%、 實 際 可 支 配 所 得 增 加 0.8%、 商 品 及 服 務 支 出 增 加 7.2%。 根 據 俄 國 聯 邦 海 關 總 署 資 料,2 0 1 1 年 俄 國 對 外 貿 易 總 額 為 8 , 2 1 3 億 美 元 , 較 2010 年 的 6,488 億 美 元 大 幅 成 長 26.59%; 其 中 出 口 額 計 5 , 1 6 0 億 美 元 , 較 2 0 1 0 年 成 長 2 8 . 9 6 %, 進 口 額 計 3 , 0 5 3 億 美 元 , 增 加 2 2 . 7 6 %。 2 0 1 1 年 俄 羅 斯 進 出 口 額 大 幅 成 長 , 主 要 是 受 國 際 原 料 價 格 , 特 別 是 原 油 價 格 回 漲 所 致 , 全 年 帄 均 油 價 為 每 桶 109.6 美 元 ,

較 2010 年 提 高 了 40.1%。 俄 主 要 出 口 產 品 仍 是 石 油 、 天 然 氣 、 石 油 產品、煤炭、鋼鐵、有色金屬和木材等。 2011 年 俄 國 主 要 出 口 市 場 為 荷 蘭 、 中 國 大 陸 、 德 國 、 義 大 利 、 烏克蘭、土耳其、白俄羅斯、波蘭、美國、法國等。主要進口來源為 中國大陸、德國、烏克蘭、日本、美國、白俄羅斯、義大利、法國、 南韓、英國等。 按 地 區 區 分 , 歐 盟 為 俄 最 大 貿 易 夥 伴 , 其 次 為 亞 太 經 合 組 織 (APEC)國 家、獨 立 國 協 (CIS)國 家、歐 亞 經 濟 共 同 體 (EurAsEC)國 家 。 其 中 對 歐 盟 出 口 占 俄 出 口 的 51.63% , 自 歐 盟 進 口 占 總 進 口 額 的
41.8%; 因 此 歐 盟 、 獨 立 國 協 國 家 、 中 東 歐 國 家 及 中 國 等 , 均 是 俄 國 主要的出口市場;幾年來俄國的外貿大致維持此一形勢。 俄 國 經 濟 中 仍 存 在 著 過 分 管 制、不 夠 透 明 化 的 問 題,交 易 成 本 及 行 政 管 理 的 負 擔 對 於 商 業 運 作 及 投 資 活 動 仍 過 於 高 昂,這 些 對 俄 國 經 濟 的 負 面 因 素 必 頇 在 長 期 穩 定 的 發 展 過 程 中 矯 正。俄 國 經 濟 的 特 徵 仍 在 於 高 度 的 非 商 業 性 風 險,主 要 源 於 政 府 行 為 相 互 衝 突 的 決 策;公 司 治 理、執 行 力 以 及 司 法 系 統,結 合 公 務 體 系 的 腐 敗,都 形 成 投 資 風 險 ; 官 僚 作 風 對 政 策 形 成 及 執 行 的 影 響 仍 未 稍 減,而 貪 污 腐 敗 及 不 合 理 的 行政管理都對商業運作造成壓力,而各企業對政府的關係「不等距」 以及法令的不穩定性與不連續性,都對潛在的投資者造成不好的影 響。 目 前 俄 國 經 濟 發 展 主 要 依 靠 原 油、天 然 氣 及 各 種 農 工 原 物 料 的 出 口 , 近 年 來 皆 享 有 大 量 的 貿 易 順 差 ( 2 0 1 1 年 順 差 達 2 , 1 0 7 億 美 元 )。 據 統 計 , 能 源 (原 油 及 天 然 氣 )出 口 額 占 俄 國 出 口 總 額 達 72.6%( 2010
年 為 7 0 . 8 % )。 俄 政 府 雖 然 已 經 認 識 到 依 賴 自 然 資 源 的 成 長 模 式 的 侷 限性,且已制訂出經濟多元化、優先發展教育、加快科技創新、擴大 內 需,增 強 自 主 成 長 能 力 的 經 濟 發 展 政 策,但 在 整 體 經 濟 具 體 改 善 之 前,對能源部門過度依賴的狀況將不會明顯變化。
二、天然資源
(一)燃料、能源

天 然 資 源 是 俄 羅 斯 經 濟 的 命 脈,其 中 燃 料 及 能 源 更 是 支 撐 俄 羅 斯 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1、石油 俄 羅 斯 的 石 油 產 量 占 世 界 11%比 重 ; 已 探 勘 證 實 的 石 油 蘊 藏 量 則 占 全 球 的 13%。 近 幾 年 在 世 界 油 價 不 斷 上 漲 及 投 資 增加情勢下,俄羅斯的石油產量持續成長。 俄 羅 斯 的 石 油 工 業 共 有 28 家 大 型 的 石 油 加 工 廠 (年 產 量 至 少 1 0 0 萬 噸 ); 另 有 小 型 石 油 加 工 廠 、 煉 油 廠 、 近 5 萬 公 里 的 輸 油 管 及 1 萬 9,300 公 里 的 石 油 產 品 輸 送 管 。 此部門由十家大型的垂直整合公司構成,規模最大者為 Rosneft , Lukoil , Surgutneftegaz , “TNK-BP” 和 Neft 。 石 油 及 石 油 產 品 的 運 輸 則 由 Transnefteproduct 股 份 公 司 經 營 。 由 於 未 來 發 展持 續 看 好 , 加 上 東西 伯 利 亞 油 田 產 量增 加 , 2011 年 俄 羅 斯 的 石 油 開 採 量 比 前 一 年 增 加 1.2%, 達 5 億 1,140 萬 噸 Gazprom 及
Transneft
俄羅斯主要石油公司
公司名稱 Rosneft LUKOIL TNK-BP Holding Surgutneftegaz Gazprom Neft Tatneft Slavneft
2011 年開採量 1 億 1,450 萬噸 9,070 萬噸 8,700 萬噸 5,955 萬噸 6,078 萬噸 5,720 萬噸 2,593 萬噸

Slavneft Russneft Bashneft
*資 料 來 源 : 各 石 油 公 司 官 方 網 站
1,810 萬噸 1,510 萬噸 1,360 萬噸
2、天然氣 俄羅斯是世界天然氣蘊藏最豐富、產量最多及出口量最 高 的 國 家 , 其 中 蘊 藏 量 占 世 界 近 30%比 重 。 此 部 門 包 含 地 質 探 勘,鑽 井,開 採、運 輸 及 儲 存 等 企 業 。 統 一 的 天 然 氣 供 應 系 統 有 超 過 16 萬 2,000 公 里 的 天 然 氣 運 輸 管 ( 含 支 管 ) , 抽 取 總 量 達 4 萬 2,100 百 萬 Mw 的 215 個 線 性 壓 縮 站 ( l i n e a r c om p r es s or s t a t i o n s ), 6 個 天 然 氣 加 工 及 凝 析 中 心 及 25 個 地 下 儲 氣 槽 。 由 於 國 內 需 求 成 長 及 出 口 增 加 , 2011 年 天 然 氣 的 開 採 量 增 加 3.1%, 達 6,705 億 立 方 公 尺 。 俄 羅 斯 的 天 然 氣 產 業 由 Gazprom 獨 占 , 該 公 司 握 有 俄 羅 斯天然氣出口策略的決策大權,占俄羅斯天然氣 80% 開 採
量 。 雖 然 政 府 擁 有 50.002%股 權 , 但 除 調 節 國 內 天 然 氣 的 價 格 外 , 其 他 相 關 業 務 均 由 Gazprom 處 理 。 2 0 1 1 年 G a z p r o m 的 天 然 氣 開 採 量 達 5 , 0 9 7 億 立 方 公 尺, 其 最 近 的 競 爭 對 手 為 Novatek, 同 期 共 開 採 533 億 立 方 公 尺 天然氣。 俄 羅 斯 供 應 歐 盟 國 家 25%的 天 然 氣 需 求 , 占 俄 羅 斯 對 獨 立國協外國家天然氣出口的 國、義大利及法國。 Gazprom 出 口 至 歐 洲 的 天 然 氣 , 近 70%係 與 進 口 國 的 大 型 中 間 商 簽 訂 長 期 供 應 合 約 , 例 如 E n i、 E . O n、 W i n t e r s h a l l 、 RW E 及 Gaz de France, 其 他 30%則 經 由 小 型 中 間 商 銷 售 。 70% 比 重 。 主 要 進 口 國 家 為 德

3、煤 俄 羅 斯 的 煤 炭 資 源 豐 富 , 可 開 採 儲 藏 量 占 世 界 的 12%, 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此外,俄羅斯的煤炭種 類齊全,從長焰煤到褐煤皆有,其中煉焦煤的儲藏量豐富, 充分滿足鋼鐵工業的需求。 俄 羅 斯 的 煤 礦 分 布 極 不 帄 均 , 46%分 布 在 俄 羅 斯 中 部 的 庫 茲 巴 斯 煤 田 ; 23%分 布 在 克 拉 斯 諾 雅 爾 斯 克 邊 區 , 且 多 為 適於露天開採的褐煤;此外,在科米共和國、羅斯托夫州及 伊爾庫茨克州亦有部分煤藏。 目 前 俄 羅 斯 有 137 個 露 天 採 煤 區 及 91 個 煤 礦 坑 。 2010 年俄羅斯採煤業者已開始轉虧為盈;同期此部門所獲的投資 金 額 近 20 億 美 元 。 目前俄羅斯的煤炭工業 100%由 有 效 經 營 的 私 有 企 業 所
擁有。有效的運作確保高收益,每年國庫從此部門獲得的稅 收 亦 相 對 提 高 。 2004-2011 年 間 俄 羅 斯 採 煤 公 司 的 產 能 增 加 近 40%, 2011 年 的 開 採 量 創 蘇 聯 解 體 後 新 高 , 達 3 億 3,610 萬 噸 , 比 2010 年 增 加 4%。 俄羅斯煤炭的出口市場亦快速成長。出口導向不但降低 國內市場需求不穩定造成的負面影響,亦提高了生產力及增 加 外 匯 收 入 。 2011 年 出 口 量 達 1 億 2,000 萬 噸 , 增 加 3%, 主要是因為對中國及印度的出口增加。 主 要 煤 炭 出 口 公 司 有 Kuzbassrazrezugol(KRU) 、
S i b e r i a n C o a l E n e r g y C o m p a n y ( S U E K )、S i b i r s k i y U g o l、S D S 及 The Sibuglemet Holding 等 。 目 前 除 了 繼 續 開 採 庫 茲 巴 斯 的 Erunakovskiy 煤 礦 , 位 於 東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礦藏潛力最看好。
(二)冶金工業
俄羅斯為世界主要金屬生產國,金屬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三位。

由 於 生 產 高 度 集 中 , 形 成 14 家 大 型 垂 直 整 合 企 業 集 團 , 包 括 9 家 金 屬 冶 金 公 司 : E v r a z H o l d i n g、 M a g n i t o g o r s k i y M e t a l l u r g i c h e c k i y Kombinat(MMK) 、 Severstal 、 Novolipetskiy Kombinat(NLMK) 、 Metalloinvest Kompaniya 、 Metallurgicheckiy 、 Trubnaya
Mechel 、
Metallurgicheck aya
Obedinyonnaya
Metallurgicheck aya Kom paniya、 ChT PZ。 5 家 非 鐵 金 屬 冶 金 公 司 : Norilskiy Nik el( 鎳 ) 、 UGMK-Holding( 銅 ) 、 Russk aya Mednaya
Kom paniya( 銅 )、 RUSAL(鋁 )及 Korporatsiya VSMPOAVISMA( 鈦 )。 在 大 幅 更 新 生 產 設 備,開 始 生 產 高 附 加 價 值 的 高 技 術 產 品 之 下 , 俄 羅 斯 冶 金 工 業 得 以 快 速 且 成 功 擺 脫 金 融 海 嘯 的 影 響 。 2011 年 俄 羅 斯 冶 金 業 者 持 續 更 新 設 備 並 啟 用 新 廠 房 。 如 今 設 備 耗 損 率 已 降 至 40%, 因 此 更 能 靈 活 反 應 外 在 情 勢 的 改 變 。 從 另 一 方 面 來 看,金 融 海 嘯 成 為 俄 羅 斯 冶 金 工 業 加 速 現 代 化 的 動 力。市 場 情 勢 改 變 促 使 此 產 業 部 門 的 生 產 結 構 朝 向 品 質 的 改 善。從 中 程前景來看,增加出口將是主要目標,未來半成品將占軋材出口的 50%比 重 , 其 中 包 括 供 應 俄 國 冶 金 業 者 在 境 外 取 得 的 公 司 。 2011 年 初 俄 羅 斯 冶 金 工 業 的 產 量 穩 定 成 長 , 逐 漸 恢 復 至 金 融 海 嘯 前 的 水 準;但 下 半 年 因 歐 盟 國 家 債 務 問 題 情 勢 惡 化,直 接 影 響 俄 羅 斯的冶金業而使產量急轉直下。 1、鐵金屬 2011 年 俄 羅 斯 冶 金 及 金 屬 製 品 的 產 量 比 2010 年 增 加 2.9%, 其 中 冶 金 產 量 成 長 5.2%。 同 期 金 屬 軋 材 的 產 量 幾 乎 已 達 金 融 海 嘯 前 的 水 準,近 5,930 萬 噸 ( 2007 年 的 產 量 為 5,960 萬 噸 ) , 比 2010 年 增 加 2.2%。 生 產 成 長 速 度 不 高 主 要 是 因 為 雖 然 國 內 需 求 成 長 近 2 6 %, 但 進 口 亦 大 幅 增 加 。 2011 年 俄 羅 斯 進 口 金 屬 軋 材 的 比 重 增 至 20%, 主 要 來 自 亞 洲 國 家 , 進 口 增 加 43%。 2011 年 俄 羅 斯 國 內 市 場 對 金 屬 軋 材 的 需 求 比 2007 年 增 加
8 . 6 %, 達 4 , 0 3 0 萬 噸 。 需 求 成 長 主 要 是 因 為 國 內 建 築 業 、 機 械 製 造 業 及燃料能源工業的需求增加。 鋼 的 產 量 增 加 2.4%, 為 6,840 萬 噸 。 型 鋼 產 量 增 加 11.1%, 達 2 , 0 0 0 萬 噸 ( 不 含 用 來 重 新 軋 帄 後 出 口 的 型 鋼 ); 鋼 板 增 加 3 . 3 %, 達 2,800 萬 噸 。

鋼 管 的 產 量 增 加 9.9%, 近 1,000 萬 噸 。 同 期 俄 羅 斯 共 進 口 180 萬 噸 鋼 管 , 比 2010 年 增 加 20%, 其 中 大 口 徑 鋼 管 佔 36%進 口 比 重 , 超 過 65 萬 噸 。 鐵 礦 砂 的 開 採 量 增 加 7 . 9 %, 為 1 億 3 5 0 萬 噸 ; 生 鐵 減 少 8 . 2 % , 4,750 萬 噸 ; 冶 金 焦 炭 減 少 1.1%, 2,700 萬 噸 。 俄羅斯六家最大冶金公司: Evraz https://www.360docs.net/doc/544508665.html,/ Severstal https://www.360docs.net/doc/544508665.html,/eng/index.phtml MMK http://eng.mmk.ru/ NLMK https://www.360docs.net/doc/544508665.html,/ Mechel https://www.360docs.net/doc/544508665.html,/ Metalloinvest http://www.metallinvest.ru/eng/
2010-2011 年俄羅斯主要煉鋼業者業者生產情形
公司名稱 Evraz Group (旗下冶金廠 Zapsib NTMK NKMK) , , Severstal MMK NLMK(NLMK,NLMK-Sort,VIZ-Stal) Mechel(ChMK,BMK,Izhstal) Metalloinvest (Uralskaya Stal,OEMK)
資料來源:各鋼鐵公司官方網站
2011(百萬 噸) 16.80 15.30 12.20 12.00 6.10 5.82
2010 年(百萬 噸) 16.30 14.71 11.42 11.55 5.82 6.09
2011 年 1-11 月 俄 羅 斯 共 出 口 3,450 萬 噸 鐵 金 屬 產 品 , 比 2010 年 同 期 減 少 9.4%。 出 口 金 額 共 計 217 億 美 元 , 增 加 16.2%, 佔 同 期 俄 羅 斯 總 出 口 額 的 4.8%。 扁 軋 鋼 材 的 出 口 減 少 1 3 . 1 %, 為 6 9 4 萬 2 , 8 0 0 噸 。 生 鐵 出 口 增 加 7.5%, 為 383 萬 1,800 噸 ; 鐵 合 金 出 口 減 少 5.4%, 為 79 萬 5,200 噸。

2、非鐵金屬 鎳 的 產 量 減 少 1 %, 為 2 6 萬 5 , 0 0 0 噸 。 產 量 減 少 主 要 是 因 為 俄 羅 斯生產的鎳多供出口,金融海嘯期間,俄羅斯政府為支持此 產業部 門 , 避 免 產 量 急 速 下 降 , 曾 將 鎳 的 出 口 稅 降 為 零 , 但 2011 年 春 天 已 公佈新的出口稅率。 同 期 各 主 要 煉 鎳 業 者 的 產 量 皆 成 長 , 如 Kom binat Yuzhuralnik el 、 Ufaleynik el。 鋁 的 產 量 近 404 萬 噸 , 比 2010 年 增 加 近 1%。 俄 羅 斯 生 產 的 鋁 近 70% 供 出 口 。 主 要 初 級 鋁 及 鋁 合 金 製 造 商 : Volgogradskiy Norilskiy Nikel 、
a l u m i n u m Z a v o d、 U a l s k i y a l u m i n u m Z a v o d、 B o g o s l o v s k i y a l u m i n u m Zavod、 Sayanogorsk iy alum inum Zavod 、 Krasnoyarsk iy aluminum Zavod、 Novokuznetskiy aluminum Zavod。 銅 的 產 量 近 90 萬 8,000 噸 , 幾 乎 維 持 2010 年 的 水 準 。 主 要 精 煉 銅 業 者 : Norilskiy Nikel 、 Uralelektromed 、 Kishtimskiy
Medelektrolitniy Zavod、 Novgorodskiy Mettallurgicheskiy Zavod。 2010 年 俄 羅 斯 共 出 口 15 萬 4,300 噸 未 加 工 鎳 ; 14 萬 2,300 噸 精 鍊 銅 ; 314 萬 3,600 噸 未 加 工 鋁 。
(三)木材工業
俄 羅 斯 占 世 界 四 分 之 一 的 木 材 蘊 藏 量;世 界 二 分 之 一 最 有 價 值 的 針 葉 林 分 布 在 俄 羅 斯。因 過 度 開 發,開 採 林 地 不 斷 向 俄 羅 斯 東 部 拓 展。 伐 木 量 最 高 的 地 區 依 次 為 伊 爾 庫 茨 克 州 ( 占 1 5 % 伐 木 比 重 )、 阿 爾 漢 格 爾 斯 克 州 ( 1 1 % )、 沃 洛 格 達 州 ( 7 % )、 伯 力 州 ( 7 % )、 基 洛 夫 州 ( 6 % ) 、 卡 列 利 亞 共 和 國 ( 6 % )、 科 米 共 和 國 ( 6 % )。 目 前 俄 羅 斯 有 近 2 萬 家 從 事 木材工業的企業。 市 場 中 以 垂 直 整合 的 木 材 控 股 公 司 最有 效 經 營,主 要 業 者 包 括 : G r o u p I l i m、 L e s o s i b i r s k y L D K N o . 1、 M o n d i S y k t y v k a r、 S v e t o g o r s k 、 Arkhangelskiy TsBKh、 Kondopoga。

在 禁 止 原 木 出 口 政 策 下,國 外 投 資 木 材 初 級 加 工 廠 因 而 增 加,俄 羅 斯 的 木 材 品 質 已 獲 明 顯 改 善 。 此 部 門 吸 引 之 外 資 包 括 , 芬 蘭 的 Ruukki Group、 Metsia Botnia 及 Stora Enso, 奧 地 利 的 Egger 及 Kronoshpan, 瑞 士 的 Krono Holding AG 等 公 司 皆 在 俄 羅 斯 積 極 投 資 生產各種木材產品。 雖 然 擁 有 生 產 成 本 低 及 森 林 資 源 豐 富 的 優 勢,但 投 資 此 部 門 亦 面 臨 很 難 找 到 工 程 師 及 其 他 專 業 人 員 至 偏 遠 地 區 工 作 的 挑 戰,因 此 在 俄 羅斯投資木材生產是長期的投資機會。 受 國 際 市 場 情 勢 好 轉 及 國 內 需 求 恢 復 之 賜 , 2011 年 俄 羅 斯 木 材 加 工 及 木 材 製 品 的 產 量 比 2010 年 成 長 4%; 紙 漿 、 紙 、 紙 板 及 其 製 品 的 產 量 增 加 4.4%。 伐 木 量 增 加 3.1%; 家 具 的 產 量 增 加 8.7%。 木 材 工 業 占 俄 羅 斯 工 業 生 產 總 值 近 5%。 木 材 出 口 量 排 名 世 界 第 五 位 , 每 年 出 口 近 1 億 7,500 萬 立 方 公 尺 的 木 材 產 品 。 2011 年 俄 羅 斯 共 出 口 價 值 101 億 美 元 的 木 材 產 品 (HS Code 44 47 48, 不 含 家 具 ), 比 2010 年 增 加 20%。 鋸 材 佔 最 高 出 口 比 重 , 達 30.8%, 未 加 工 木 材 佔 18.2%, 紙 及 紙 板 佔 21.1%。 同 期 俄 羅 斯 共 出 口 2 , 2 0 0 萬 立 方 公 尺 的 未 加 工 木 材,其 中 近 5 0 % 出 口 至 中 國,主 要 為 針 葉 木 及 落 葉 木 種 的 未 加 工 木 材。對 芬 蘭 的 出 口 量 為 300 萬 帄 方 公 尺 。 日 本 為 第 三 大 進 口 國 , 近 170 萬 立 方 公 尺 。 近 兩 年 白 樺 造 紙 圓 木 (birch pulpwood)的 出 口 成 長 , 芬 蘭 佔 俄 羅 斯 此 項 產 品 出 口 的 83%比 重 。
三、產業概況
俄羅斯的產業以重工業為主,其中又以能源、冶金、採礦及石化 業 最 為 發 達。輕 工 業 方 面,俄 羅 斯 政 府 雖 然 不 斷 改 善 相 關 產 業 部 門 的 發展,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相對落後。

生產設備老舊及投入資金提昇現代化意願低落為俄羅斯產業積 弱 不 振 的 主 要 原 因 。「 生 產 現 代 化 」 已 成 為 各 產 業 部 門 努 力 的 目 標 。 近 幾 年 在 經 濟 持 續 成 長 及 需 求 增 加 之 下,各 產 業 部 門 增 加 投 資 意 願 改 善生產技術及設備,部分產業的產質與量亦開始出現成長。 2011 年 俄 羅 斯 工 業 生 產 成 長 速 度 減 緩 , 自 2010 年 的 8.4%降 為 4 . 7 %。 惟 成 長 速 度 雖 減 緩 , 但 仍 持 續 超 過 經 濟 成 長 率 ( 同 期 俄 羅 斯 的 GDP 成 長 4.3%) 。 與 2010 年 比 , 幾 乎 所 有 產 業 部 門 的 成 長 速 度 均 減 緩 。 加 工 部 門 的 成 長 率 仍 最 高 , 達 6.5%; 採 礦 業 成 長 1.9%; 能 源 工 業 成 長 較 低 , 僅 0.1%。 惟 後 兩 者 的 產 量 已 創 俄 羅 斯 歷 史 紀 錄 , 而 加 工 業 則 還 未 能 自 2009 年 金 融 海 嘯 所 造 成 的 衝 擊 中 恢 復 。 並 非 所 有 的 產 業 部 門 都 能 成 功 擺 脫 金 融 海 嘯 造 成 的 影 響。許 多 產 品 的 需 求 低 於 危 機 前 的 水 準,而 原 料 價 格 幾 乎 未 下 降,部 分 原 料 的 價 格甚至更高。市場條件的低迷直接反映在生產上。 以 出 口 為 導 向 的 產 業 持 續 保 持 優 勢。雖 然 國 外 市 場 情 勢 全 年 不 穩 定,但帄均價格仍居高不下,出口商得以獲取高利潤,石油加工、燃 料能源及非燃料能源礦產的開採均在此列。 依據俄羅斯新聞網資料,從勞動生產率、銷售利潤率、逾期債務 比 例 等 主 要 財 務 指 標 來 看 , 2010 年 俄 羅 斯 經 濟 效 益 最 好 的 三 大 行 業 依次為:焦炭及油品生產業,非燃料能源開採業,燃料能源開採業。
(一)機械製造業
2011 年 俄 羅 斯 仍 有 超 過 30%的 機 械 製 造 業 者 處 於 虧 損 狀 態 。 國 內的需求只能靠購買進口工具機及生產設備來滿足。 今 天 俄 羅 斯 機 械 製 造 業 的 主 要 任 務 在 執 行 政 府 擬 定 的《 國 家 工 具 機 及 工 具 生 產 發 展 》計 畫 , 最 終 目 標 在 穩 定 提 供 各 產 業 部 門 具 競 爭 力 的生產工具,特別是具策略性的國防工業、能源設備、航空及造船工 業。 2 0 1 1 年 俄 羅 斯 的 機 械 產 量 成 長 9 . 5 %; 電 氣 、 電 子 及 光 學 設 備 產 量 成 長 5.1%; 運 輸 設 備 成 長 24.6%。

(二)汽車工業
汽 車 工 業 是 俄 羅 斯 機 械 製 造 業 最 積 極 發 展 的 部 門,此 部 門 吸 引 的 外 資 亦 最 高 。 2011 年 俄 羅 斯 汽 車 ( 小 汽 車 , 卡 車 及 公 共 汽 車 ) 產 量 成 長 40%, 達 200 萬 輛 , 創 俄 羅 斯 汽 車 工 業 歷 史 新 高 。 同 期 小 汽 車 的 出 口 量 增 加 49.2%, 達 6 萬 3,700 輛 ; 卡 車 出 口 增 加 16.3%, 達 1 萬 2,100 輛 。 俄 羅 斯 的 汽 車 工 業 以 生 產 小 汽 車 為 主 , 2011 年 佔 此 產 業 部 門 的 87.4%生 產 比 重。由 於 需 求 快 速 成 長,2011 年 俄 羅 斯 的 小 汽 車 產 量 快 速 增 加 , 達 174 萬 7,500 輛 , 比 2010 年 增 加 44.8%, 幾 乎 已 達 金 融 海 嘯 前 的 水 準。在 外 商 陸 續 進 入 俄 羅 斯 設 廠 生 產 後,其 在 俄 羅 斯 汽 車 工 業 的 地 位 持 續 增 強 , 2011 年 佔 62%生 產 比 重 ; 國 內 製 造 商 的 比 重 已 降 至 38%。 位 於 陶 里 亞 契 (Tolyatti)的 Avto VAZ 為 俄 羅 斯 最 大 的 汽 車 製 造
商 , 2011 年 共 生 產 56 萬 1,700 輛 小 汽 車 , 比 前 一 年 增 加 3%。 加 里 寧 格 勒 (Kaliningrad)的 Avtotor 則 已 連 續 五 年 蟬 聯 最 大 的 進 口 小 汽 車 組 裝 廠 , 2011 年 的 產 量 創 新 紀 錄 , 達 22 萬 2,100 輛 , 比 前 一 年 增 加 30.5%。 卡 車 產 量 增 加 33.4%, 達 20 萬 4,400 輛 。 雖 然 產 量 已 連 續 兩 年 出現成長,但距金融海嘯前的水準還很遠。俄羅斯的卡車生產很集 中 , 三 家 工 廠 佔 近 80%生 產 比 重 , 其 中 GAZ 2011 年 的 產 量 達 9 萬 7 0 0 輛 , 比 2 0 1 0 年 增 加 2 9 . 1 %, K A M A Z - 4 萬 5 , 2 0 0 輛 , 增 加 4 0 . 5 % , UAZ-2 萬 3,900 輛 , 增 加 35.2%。 同期俄羅斯共生產 4 萬 6,800 輛 公 共 汽 車 , 比 2010 年 增 加
3.6%。 惟 產 量 雖 然 增 加 , 但 仍 僅 達 最 高 目 標 量 ( 2007 年 的 產 量 為 8 萬 8,600 輛 ) 的 53%。 國 產 品 牌 佔 優 勢 , 佔 85%生 產 比 重 。 俄 羅 斯 主 要 的 公 共 汽 車 製 造 商 包 括 GAZ, PAZ 及 UAZ。 由 於 本 身 生 產 技 術 落 後 及 設 備 老 舊,機 械 設 備 一 直 是 俄 羅 斯 進 口 最 大 項 。 2011 年 1-11 月 俄 羅 斯 共 進 口 價 值 1,323 億 美 元 的 機 械 設 備 , 比 2010 年 同 期 增 加 47.4%, 其 中 自 非 獨 立 國 協 國 家 的 進 口 金 額 達 1,200 億 美 元 , 增 加 47.1%。

(三)電子工業
俄 羅 斯 的 電 子 工 業 在 政 府 長 期 忽 略 下,技 術 落 後,基 本 生 產 條 件 薄 弱 , 國 產 品 占 市 場 比 重 不 超 過 1 0 %, 特 別 是 消 費 性 電 子 產 品 市 場 , 幾為外貨的天下,我國產品在與外貨競爭下,應仍能有發展空間。 最近幾年俄羅斯政府極力振興國內產業,國產電視機、冰箱、家 電 生 產 均 呈 大 幅 成 長 趨 勢,而 且 很 多 係 向 台 灣 採 購 零 組 件 組 裝,因 此 電 子 零 組 件 亦 將 成 為 熱 門 出 口 項 目。俄 羅 斯 電 子 元 件 的 主 要 消 費 者 為 工業電子產品、通訊設備、軍用設備、安全系統、汽車電子及家電製 造商。
(四)化學工業
俄羅斯的化學工業包含化學產品及橡塑膠產品兩大部門。 目 前 俄 羅 斯 化 學 工 業 共 有 近 1,000 家 大 、 中 型 企 業 , 100 家 科 研 設計中心及測詴工廠。 由 於 集 中 生 產,形 成 許 多 大 型 化 學 生 產 中 心,主 要 集 中 在 韃 靼 共 和國、巴什喀爾共和國 、皮爾姆邊區、土拉州、雅羅斯拉夫州、下
新城州、窩瓦河格勒州、薩馬拉州、克麥羅沃州及伊爾庫茨克州。化 學工業亦促進這些地區的發展。 2011 年 俄 羅 斯 化 學 產 品 的 生 產 成 長 5.2% , 橡 塑 膠 產 品 成 長
1 3 . 1 %, 其 中 油 漆 及 塗 料 的 產 量 比 2 0 1 0 年 增 加 7 . 1 %; 塑 膠 製 品 增 加 14.9%; 橡 膠 製 品 增 加 24.1%。 2011 年 俄 羅 斯 供 生 產 13 萬 5,400 噸 化 學 纖 維 及 紗 線 , 比 2010 年 增 加 5.2%。 由 於 Sertov 工 廠 的 醋 酸 纖 維 絲 束 ( 生 產 香 菸 濾 嘴 用 ) 產 量 持 續 成 長 , 全 年 人 造 纖 維 及 紗 線 的 產 量 比 2010 年 提 高 6.9%。 合 成 纖 維 及 紗 線 的 生 產 情 形 因 產 品 項 目 而 不 同。聚 酯 纖 維 及 聚 丙 烯纖維及紗線的產量成長;卡普綸的產量則下降 的黏膠纖維、醋酸纖維及紗線則完全未生產。 2.6%; 紡 織 工 業 用

Vladpolitek s ( 生 產 聚 酯 纖 維 ) 、 UKIP Kam sk ie Polyani ( 聚 丙 烯 複 合 紗 ) , K h i m v o l o k n o( 聚 丙 烯 不 織 布 , s p u n b o n d ) 等 工 廠 成 功 啟用新設備。 初 級 乙 烯 聚 合 物 的 產 量 增 加 8%, 達 165 萬 3,000 噸 , 主 要 生 產 業 者 包 括 Tomskneftekhim 、 Gazprom Neftekhim Salavat 、
U f a o r g s i n t e z, 產 量 皆 出 現 成 長 。 S t a v p o l l e n 因 2 0 1 1 年 1 2 月 的 火 災 停工,產量減少。 初 級 丙 烯 聚 合 物 及 其 他 烯 烴 聚 合 物 的 產 量 增 加 12.3%, 為 72 萬 2,200 噸 。 主 要 生 產 業 者 包 括 Neftekhim 、 Ufaorgsintez 、
Nizhnekamskneftekhim 、 Tomskneftekhim 及 Stavrolen。 初 級 氯 乙 烯 聚 合 物 或 其 他 鹵 化 烯 烴 聚 合 物 的 產 量 增 加 6.4%, 達 63 萬 5,800 噸 , 主 要 製 造 商 有 Kaustik 、 Sayanskkhimplast 、 Sibur-Neftekhim 。 初 級 苯 乙 烯 聚 合 物 的 產 量 增 加 14.1%, 達 34 萬 7,800 噸 。 全 年 各 主 要 製 造 商 皆 穩 定 生 產 , 如 Gazprom Neftekhim Salavat 、
Nizhnekamskneftekhim 、 Polistirol、 Plastik。 氫 氧 化 鈉 的 產 量 減 少 2.5%, 為 104 萬 7,000 噸 。 產 量 減 少 是 因 為 原 料 及 能 源 的 價 格 太 高 , 加 上 老 舊 的 設 備 經 常 出 狀 況 , Usolekhimprom 已 暫 時 停 工 。 化 肥 的 產 量 增 加 5.1%, 達 1,880 萬 噸 。 俄 羅 斯 生 產 的 化 肥 種 類 主要包括:氮肥、鉀肥、磷肥及複合肥料。 俄 羅 斯 是 世 界 最 大 的 化 肥 生 產 及 出 口 國,其 中 鉀 肥 的 產 量 占 世 界 2 0 % 比 重 , 磷 肥 8 %, 氮 肥 7 %。 市 場 主 要 集 中 在 數 家 化 學 控 股 公 司 手 中,包 括 U r a l k a l i y、S i l v i n i t、E v r o k h i m,F o s a g r o、A k r o n 及 U r a l k h i m。 2 0 1 1 年 俄 羅 斯 共 出 口 價 值 2 7 5 億 美 元 的 化 學 產 品,比 2 0 1 0 年 增 加 28%。 進 口 增 加 40%, 為 250 億 美 元 。 俄 羅 斯 出 口 的 化 學 及 石 化 產 品 以 原 料 及 半 成 品 為 主,化 肥 仍 為 此 部 門 的 出 口 最 大 宗 , 佔 38.7%出 口 比 重 。 其 他 佔 較 高 出 口 比 重 的 產 品 有 : 合 成 橡 膠 (佔 11.3%出 口 比 重 ), 塑 膠 及 合 成 樹 脂 (5.7%), 無 水 氨 (5.4%)。 俄 羅 斯 進 口 的 化 學 產 品 則 以 高 附 加 價 值 的 產 品 為 主,如 塑 膠、汽 車輪胎、橡膠製品、油漆及清漆、家用化學用品等。

(五)電信服務業
俄 羅 斯 政 府 持 續 現 代 化 電 信 網 路 。 2011 年 固 網 電 話 的 普 及 率 已 達 每 100 個 人 擁 有 31.4 具 電 話 。 此 外 , 橫 跨 俄 羅 斯 全 境 的 數 位 中 繼 線 (Digital Trunk Lines)已 自 俄 羅 斯 西 北 部 的 聖 彼 得 堡 延 伸 至 東 部 的 伯 力 (Khabarovsk) , 自 莫 斯 科 延 伸 至 南 部 瀕 臨 黑 海 的 新 俄 羅 斯 市 ( N o vo r o s s isk )。 超 過 6 0 個 省 份 首 府 的 電 話 系 統 已 有 最 新 的 數 位 化 基 礎 設 施。多 數 地 區 有 類 比 式 及 數 位 式 手 機 通 訊 服 務,惟 鄉 村 地 區 的 電 話普及率仍很低。 雖 有 大 量 的 外 資 投 入,國 家 仍 是 俄 羅 斯 電 信 產 業 的 最 大 股 東。外 國 人 進 入 此 市 場 不 可 註 冊 為 獨 資 公 司,只 能 建 立 合 資 企 業,且 俄 方 需 占 有 51%以 上 的 股 份 。 目前有上千家公司在此市場經營,主要提供固網及行動電話通 訊、網際網路、衛星通訊等新技術及相關服務。傳統的業者在固網電 話 通 訊 占 有 優 勢,新 加 入 者 則 在 行 動 電 話 通 訊 服 務 市 場 居 絕 對 領 先 地 位。 四 分 之 三 的 電 信 市 場 掌 控 在 '' 四 大 電 信 天 王 '' 手 中 , 分 別 為
MT S、 Vym pelCom 、 Megafon 及 Rostelecom , 前 三 者 為 俄 羅 斯 三 大 手機通訊服務公司。 行 動 通 訊 佔 俄 羅 斯 電 信 產 業 的 4 3 % 比 重。由 於 政 府 對 電 信 產 業 的 實 際 投 資 遠 低 於 需 求,促 成 手 機 通 訊 服 務 業 快 速 成 長。話 費 持 續 下 降 之 下 , 每 個 用 戶 的 通 話 時 間 亦 不 斷 增 加 。 截 至 2011 年 8 月 底 止 , 俄 羅 斯 的 手 機 普 及 率 已 近 155%( 門 號 數 與 人 口 總 數 之 比 ) 。 固網通訊主要包括室內電話、國內及國際長途電話、資料傳 輸、 車 用 資 通 訊 系 統 (Telematics) 等服務,共佔俄羅斯通訊產業 44%的
收 入 比 重 。 Rostelekom 為 固 網 通 訊 的 領 先 者 , 共 佔 40%市 場 。 其 次 為 Vym pelCom -10%。 室 內 電 話 通 訊 佔 1 1 % 市 場 比 重。此 市 場 區 隔 的 成 長 僅 因 政 府 每 年 調 高 話 費 , 用 戶 數 並 未 增 加 。 長 途 電 話 通 訊 佔 9%市 場 比 重 。

網 際 網 路 的 用 戶 數 亦 持 續 增 加 。 2011 年 俄 羅 斯 固 定 寬 頻 上 網 的 家 庭 用 戶 數 共 計 2 , 1 70 萬 , 比 2 0 1 0 年 增 加 1 8 %, 普 及 率 達 38 %。 其 中 莫 斯 科 佔 17%, 聖 彼 得 堡 佔 8%, 其 他 地 方 市 場 共 佔 75%。 由 於 大 型 網 路 服 務 供 應 商 積 極 向 地 方 市 場 擴 張,加 上 本 身 的 市 場 飽 和 度 增 加,莫 斯 科 及 聖 彼 得 堡 佔 寬 頻 上 網 家 庭 用 戶 數 的 比 重 持 續 下 降。 市 場 專 家 預 估 , 寬 頻 上 網 及 4G 將 是 俄 羅 斯 電 信 產 業 未 來 幾 年 成 長 的 主 要 動 能。目 前 俄 羅 斯 有 線 寬 頻 上 網 的 普 及 率 仍 落 後 歐 洲 國 家 很 多 , 還 有 很 大 的 成 長 空 間 。 此 外 , 俄 羅 斯 電 信 市 場 的 前 景 將 倚 賴 4G 行 動 寬 頻 上 網 的 發 展。目 前 行 動 上 網 的 營 業 額 每 年 以 二 位 數 增 加,新 的無線技術將刺激市場進一步成長。
(六)金融服務業
俄 羅 斯 的 銀 行 體 系 積 極 發 展,各 銀 行 努 力 走 向 公 開 及 透 明 化,採 用 先 進 的 經 營 模 式,新 的 銀 行 技 術( 客 戶 系 統、銀 行 轉 帳 系 統、金 融 卡、信 用 卡 等 ),提 供 各 式 貸 款( 消 費 性 及 抵 押 貸 款 等 ),惟 與 發 達 國家相比,仍落後很多。 家 數 眾 多 及 資 本 高 度 集 中 為 俄 羅 斯 銀 行 業 的 特 點。依 據 俄 羅 斯 中 央 銀 行 資 料 , 截 至 2011 年 9 月 止 , 俄 羅 斯 共 有 1,129 家 銀 行 , 其 中 法 定 資 本 100%外 資 的 信 貸 機 構 有 78 家 。 五 家 主 要 銀 行 共 佔 有 全 國 銀 行 業 總 資 產 的 48%, 其 中 Sberbank 一 家 獨 大 。 在 經 濟 低 迷 之 際 , 國 營 銀 行 ( Sberbank 、 VTB、 Gazprombank 等 ) 對 俄 羅 斯 銀 行 業 的 穩定及發展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 表 面 上 俄 羅 斯 銀 行 數 量 眾 多,但 絕 大 部 分 銀 行 的 放 款 業 務 規 模 都 很小,因債信體系不健全,銀行無法開立信用狀,放款集中少數大客 戶,能夠提供全方位及歐美標準金融服務的銀行並不多,僧多粥少, 利 息 又 高,中 小 企 業 申 請 融 資 不 易。擁 有 鉅 額 外 匯 存 底 與 財 政 赤 字 的 俄 羅 斯,民 間 企 業 仍 需 仰 賴 海 外 資 金 調 度,俄 羅 斯 銀 行 產 業 還 有 很 大 的成長空間。 俄 羅 斯 各 銀 行 對 民 間 企 業 的 貸 款 比 重 仍 很 低。銀 行 不 願 提 供 貸 款 給企業,最主要是因為:企業缺乏透明度;法令對於借方較有利;缺 乏資金;呆帳比例高等。

現 有 的 銀 行 中 , 近 40%為 小 規 模 者( 法 定 資 本 不 超 過 1 億 5,000 萬 盧 布 者 ) , 近 50%的 銀 行 登 記 在 莫 斯 科 。 外 商 銀 行 直 到 最 近 才 開 始 對 俄 羅 斯 的 併 購 市 場 感 興 趣,特 別 是 以 零售業務為主及在地方有分行網的俄羅斯銀行。
俄羅斯資產淨值(Net Asset Value)排名前十大銀行(2012 年 1 月 1 日資料) 單位:百萬盧布
排名
銀行名稱
2012 年
2011 年
成長情 形(%) 21.2 5
1
Sberbank
10,776,576.2 1
8,887,918.3 2
2
VTB
4,096,012.38
2,731,547.0 3
49.9 5
3
Gasprombank
2,430,352.46
1,811,806.3 6
34.1 4
4
Rosselkhozban k
1,454,325.53
1,069,506.3 6
35.9 8
5
Bank Moskva
1,334,362.97
923,252.97
44.5 3
6
VTB 24
1,201,976.60
922,897.13
30.2 4
7
Alfa-Bank
961,981.11
850,705.01
13.0 8
8
UniCredit Bank
882,162.47
678,826.71
29.9 5

9
Raiffeisen
636,645.62
505,126.02
36.9 4
1 0
Promsvyazban k
585,195.60
490,365.61
15.8 5
資 料 來 源 : RBC Rating
(七)交通運輸業
俄 羅 斯 的 交 通 系 統 發 展 遠 落 後 經 濟 成 長 的 需 求。交 通 基 礎 設 施 改 善 步 伐 緩 慢 不 但 限 制 了 俄 羅 斯 的 經 濟 發 展,亦 剝 奪 了 許 多 地 區 的 發 展 機會。 此 外,俄 羅 斯 的 交 通 系 統 未 能 成 為 真 正 統 一 的 體 系,各 式 運 輸 工 具 間 的 整 合 度 不 足,因 此 不 能 建 立 有 效 的 物 流 系 統,高 運 輸 費 用 轉 嫁 到 商 品 及 服 務 上,喪 失 了 經 由 俄 羅 斯 轉 運 貨 物 帶 來 的 直 接 利 益。目 前 僅 1 % 的 歐 亞 貿 易 經 由 俄 羅 斯 領 土 。 為 此 俄 羅 斯 政 府 擬 定「 2 0 1 0 - 2 0 1 5 年俄羅斯運輸系統發展」計畫。 俄羅斯的運輸系統相當複雜,包含鐵路、公路、海運、河運、航 空 及 原 物 料 輸 送 管。從 總 運 貨 量 來 看,鐵 路 占 主 要 比 重。在 客 運 方 面 , 由 於 政 府 預 算 的 減 少 及 私 家 車 的 大 幅 增 加,運 輸 系 統 結 構 快 速 改 變 , 大 眾 運 輸 系 統 的 運 客 量 大 幅 下 降,如 今 鐵 路 及 公 路 的 運 客 量 相 當,皆 占 33%左 右 , 各 約 11 億 人 次 。 城 市 大 眾 交 通 工 具,有 軌 電 車 及 無 軌 電 車 的 客 運 量 亦 大 幅 減 少 。 俄羅斯有 6 個城市有地鐵,包括莫斯科、聖彼得堡、葉卡雀林堡、下 新城、新西伯利亞及薩馬拉。由於 長途火車票價大幅提高,公共汽車 的運客量已追上鐵路。 1、鐵路 俄 羅 斯 的 鐵 路 相 當 發 達 , 2011 年 佔 內 陸 貨 物 運 輸 量 的 85%比 重 。 總 長 度 近 8 萬 7,000 公 里 , 僅 次 於 美 國 , 世 界 排 名第二,其中僅二分之一的鐵路電氣化。 2、公路

俄 羅 斯 公 路 的 總 長 度 約 91 萬 公 里 , 其 中 74 萬 5,000 公 里 為 柏 油 路 面 ; 4 萬 5,400 公 里 為 國 道 。 從總長度來看,俄羅斯幾乎超過所有歐洲國家(芬蘭除 外),排名世界第七位。從人口及有路面的公路分配來看, 每 千 人 近 5 . 3 公 里 , 遠 低 於 芬 蘭 ( 1 0 公 里 )、 美 國 ( 1 3 公 里 ) 及 法 國 ( 15 公 里 ) 等 國 家 。 此 外 , 29%的 國 道 長 期 超 負 荷 。 俄 羅 斯 的 道 路 品 質 低 於 歐 美 標 準,由 於 路 況 差,公 路 運 貨 的 帄 均 速 度 僅 3 0 0 公 里 / 天 , 大 幅 低 於 歐 洲 國 家 的 1,500 公 里 /天 。 3、航空 俄 羅 斯 擁 有 世 界 最 長 的 航 線 , 近 80 萬 公 里 。 主 要 的 空 中 交通中心:莫斯科、聖彼得堡、北高加索的療養區、葉卡雀 林 堡 、 新 西 伯 利 亞 、 伊 爾 庫 茨 克 、 伯 力 、 海 參 崴 。 近 80%的 載客量集中在莫斯科。 俄 羅 斯 的 航 空運 輸 主 要 以 客 運 為主 。 在 偏 遠 的 北 方邊 區,直昇機在運貨及載客往返於生產基地、提供醫療救護上 扮 演 很 重 要 的 角 色。 2 0 1 1 年 俄 羅 斯 的 航 空 載 客 量 比 2 0 1 0 年 成 長 1 2 . 5 %,近 6 , 4 1 0 萬 人 次。在 國 際 貨 運 方 面,以 A i r B r i d g e Cargo 及 Volga-Dnepr 公 司 居 領 先 地 位 。 俄羅斯的航空載客系統亟需更新,特別是許多民航飛機 已老舊,空難事件時有所聞,而更新的速度非常緩慢。 目前俄羅斯的民航機種仍以波音及空中巴士為主。機場 總 數 已 自 1991 年 的 1,450 個 減 為 2010 年 的 332 個 。 4、海運 俄 羅 斯 共 有 43 個 海 港,規 模 較 大 的 包 括 波 羅 的 海 的 聖 彼 得 堡 港 及 加 里 寧 格 勒 港 (Kaliningrad), 黑 海 的 新 俄 羅 斯 港 及 索 契 港 (Sochi) , 濱 臨 太 帄 洋 的 海 參 威 港 、 納 霍 德 卡 港 ( N a k h o d k a )、 東 方 港 ( V o s t o c h n i y ) 、 馬 加 丹 港 ( M a g a d a n ) 及 彼 得 帕 夫 洛 斯 克 港 (Petropavlovsk)。 2011 年 俄 羅 斯 海 港 的 貨 物 轉 運 量 比 2010 年 增 加 1.8%, 共 計 5 億 3,530 萬 噸 。 其 中 波 羅 的 海 沿 岸 港 口 -1 億 8,560 萬

噸 , 黑 海 -1 億 7,280 萬 噸 , 太 帄 洋 佔 1 億 2,530 萬 噸 , 北 極 海 -4,090 萬 噸 , 裏 海 -1,050 萬 噸 。 從貨櫃轉運量來看,聖彼得堡港最高,其次為新俄羅斯 港、海參崴港、加里寧格勒港、東方港。 目前俄羅斯港口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積極增加出口的石 油 業 者。國 營 輸 油 管 業 者 T r a n s n e f t 刻 正 執 行 數 項 計 畫 擴 增 出 口量,主要包括增加波羅的海的輸油管系統,及繼續更新新 俄羅斯港的石油轉運設施。
(八)物流服務業
俄 羅 斯 物 流 市 場 的 潛 力 龐 大,而 且 利 潤 很 高,惟 因 運 輸 資 源 及 基 礎設施仍很落後,因此與歐美國家 的 物 流市 場 相 比,仍有 相 當距 離 。 然 而 在 日 常 消 費 品 流 通 量 增 加 , 倉 儲 設 施 擴 增 , 現 代 IT 解 決 方 案 的 運 用 , 及 契 約 物 流 (contract logistics)的 發 展 之 下 , 市 場 前 景 看 好 。 俄 羅 斯 從 事 物 流 及 運 貨 的 公 司,大 多 數 規 模 都 不 大,而 且 資 源 有 限。雖 然 許 多 國 際 物 流 公 司 在 俄 羅 斯 設 有 代 表 辦 事 處,但 客 戶 多 為 與 他 們 一 起 進 入 俄 羅 斯 市 場 的 西 方 公 司,加 上 經 營 態 度 不 是 很 積 極,市 場 主 要 為 占 90%比 重 的 俄 羅 斯 物 流 公 司 的 天 下 。 莫 斯 科 及 聖 彼 得 堡 是 俄 羅 斯 最 大 且 最 重 要 的 物 流 中 心。但 亦 有 部 分公司在其他地區,如薩馬拉及頓河畔羅斯托夫,發展倉儲業務。目 前 超 過 5 0 % 的 物 流 市 場 集 中 在 莫 斯 科 及 聖 彼 得 堡,其 中 全 國 性 的 業 者 所 占 比 重 不 到 30%, 70%的 市 場 為 地 方 業 者 所 占 。 俄 羅 斯 的 物 流 市 場,近 70%的 貨 物 運 輸 由 貨 主 直 接 管 控 及 協 調 , 不 似 國 外 多 交 給 專 業 的 物 流 公 司 處 理 。 因 此 專 業 物 流 (3PL)服 務 在 歐 盟 占 物 流 運 輸 服 務 市 場 近 60%比 重 , 在 俄 羅 斯 僅 20%, 物 流 基 礎 設 施未獲發展係原因之一。目前只有大型外國物流公司能夠提供客戶 (多為外國訂購商)全方位的物流服務。 目 前 俄 羅 斯 還 沒 有 可 提 供 由 西 到 東,自 加 里 寧 格 勒 到 庫 頁 島 全 套 運輸服務的跨國物流公司,成為市場最大的發展前景之一。

今天在俄羅斯物流市場活躍的外國公司有
Nippon Express 、
K u e h n e & N a g e l、 D B S c h e n k e r L o g i s t i c s、 F E S C O 運 輸 集 團 、 A s s t r A Associated Traffic AG、 FM Logistic in Russia、 STS Logistics、 I t e l l a N L C。 較 具 規 模 的 俄 羅 斯 物 流 公 司 有 M a k s i l o g、 S T S L o g i s t i c s 、 Alidi、 Magnit 連 鎖 超 市 的 物 流 部 門 。
四、經濟展望
俄 國 政 治 在 普 丁 重 新 當 選 總 統 後,一 般 咸 認 俄 國 將 持 續 普 丁 的 政 治 路 線 繼 續 發 展;因 此,在 政 治 持 續 穩 定 之 下,俄 國 經 濟 將 持 續 成 長 。 俄 羅 斯 經 濟 是 全 球 經 濟 機 制 的 一 部 分,本 身 也 受 到 美 國、歐 洲 和 亞 洲 金 融 危 機 現 象 的 影 響。然 而 俄 羅 斯 的 優 勢 在 於 近 幾 年 俄 羅 斯 經 濟 穩 定 成長,並擁有龐大的外匯存底。 歐 債 危 機 對 俄 國 經 濟 帶 來 的 衝 擊 及 影 響 尚 不 明 確,而 國 際 油 價 持 續 維 持 高 水 準 則 保 證 了 俄 國 發 展 的 動 力 , 2011 年 俄 國 石 油 帄 均 出 口 價錢比上一年上漲了 40.1%, 盧 布 對 美 元 匯 價 維 持 穩 定 , 俄 國 零 售
業、農 業 及 工 業 生 產 連 續 幾 個 月 出 現 正 成 長,俄 國 市 面 上 普 遍 感 覺 到 景 氣 已 經 回 溫 , 而 IMF 也 預 測 2012 年 俄 國 的 經 濟 仍 將 有 4.1%的 成 長。
五、市場環境
(一)一般市場情況
1. 俄 羅 斯 人 口 約 1 億 4,300 萬 , 消 費 潛 力 龐 大 , 惟 城 鄉 及
貧富差距大,消費兩極化。目前市場除了集中在莫斯科及聖 彼得堡兩大首善之區外,亦逐漸延伸至其他百萬人口大城, 如 新 西 伯 利 亞 、 下 新 城 、 葉 卡 雀 林 堡 、 喀 山 ( K a z a n )、 薩 馬 拉 、 鄂 木 斯 克 、 車 里 雅 賓 斯 克 ( C h e l y a b i n s k )、 羅 斯 托 夫 ( R o s t o v ) 、 烏 法 (Ufa)、 窩 瓦 河 格 勒 (Volgograd)及 皮 爾 姆 (Perm)。

俄罗斯市场调研报告

俄罗斯市场调研报告 一、国情介绍 在许多国人眼里,俄罗斯依然是那个在九十年代初,历经可怕的"休克疗法"后,卢布大幅贬值,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供给严重不足,社会局面动荡不安的没落国家。而实际上,俄罗斯凭着叶利钦和普京这两代务实领导人的励精图治,在经受十几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阵痛后,正在逐步走出低谷,悄然崛起。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阿尔巴特大街见证了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迁,1990年至1992年期间,阿尔巴特大街上,比较大的商场是"古门"和"楚门"两家国营商场,商场货架上所列货物少而且档次低,购买食品等紧销商品需排队,还常常断货。而今这两家国营公司货架上的商品供应丰富,应有尽有。而且,大街上新开的欧美高档时装店和家电专卖店多得令人目不接,俄罗斯新贵在这里挥金如土,生意十分兴隆。目前莫斯科的房价也因此跃居世界第二的高位。 中俄两国于2001年7月缔结了《中俄眭邻友好合作条约》后,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两国石油、天然气、航空航天、通讯等领域大型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双边相互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地方经贸合作趋于活跃,而中俄两国的贸易在历经多年的徘徊不前后,于去年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首次两国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中俄两国政府已签订协议,俄罗斯将参加中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并将铺设俄罗斯至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输出管道,据官方预测,在未来三年内,两国的年贸易额将达到300-400亿美元。中俄经贸关系可以说是已走出"磨合期",正逐步驶入"快车道"。 二、市场分析 西方商界认为,俄罗斯是世界上仅剩的最大的市场,其市场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俄是一个有1.44亿人口的大市场,再加上其对独联体和东欧各国的辐射作用,俄至少是一个4亿左右人口商品的集散地,其影响力不可小视。 2、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其经济结构畸型状况至今没有得到改变,重工业落后,轻工业不足,家业落后,大量轻纺工业、食品等民用产品依赖进口,每年这类产品占其总进口量的40%。而中国在生产这类产品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客观上俄可以成为我国的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 3、据俄官方统计,目前中国向俄的直接出口仅占其进口的5%,比重很小,这说明中国向俄扩大出口规模的可能性极大。 专家分析指出:一方面,在俄罗斯,由于中俄贸易长期的个体"外贸"形成了中国制造等于劣质产品的认识,中国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供应唯独在俄罗斯没有相应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大厂、大外贸公司经营对俄正规渠道出口;二是大厂没有营销渠道,没有任何正规的品牌建设,所以中国商品进不了俄罗斯主流流通领域。 而另一方面,西方商界却利用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抢占俄罗斯市场,中俄双方现已意识到加强交流的重要性。今年四月,应朱总理的邀请,俄副总理索科维兹率领百名俄企业家代表团抵广交会进行采购,在会上他指出:俄目前40%的商口产自中国,但大多是由日本和欧洲国家进口后,再转入俄罗斯市场的,因此价格大大提高,他希望中国企业能直接在俄罗斯生产产品,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4、俄传统产品落后,设备老化,需要更新,这已经成为俄政府当前与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的任务,这在客观上为我国拓展对俄经济合作提供 5、俄经济好转,居民实际收有较大增长,从而刺激了消费需求。 从1999年到2001年,俄GDP增长了19%,这使居民的购买力有了较大的增长。如俄现在对家电的需求猛增,而本国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进口的依赖十分高。据统计,其彩电进口超过90%,洗衣机超过50%,电冰超过10%,质量越来越好的中国家电在俄罗斯深受欢迎。 莫斯中国友谊商场是中国政府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大型百货商业企业,旨在恢复中国商品信誉,树立中国品牌形象,他们将中国"海尔"推荐给俄罗斯最大的家电经销商之一的"北方帝国"集团,其产品的性能的质量以及价格很快在俄罗斯市场打开销路,并且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目前中国海尔已成功取代另一国际品牌

俄罗斯现在的政治经济情况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两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的增长,超过了200%。8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2倍。 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间。 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5124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莫斯科最低生活费标的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5795卢布,退休人员3533卢布,儿童是4381卢布。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滨海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4362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阿城

2018年上半年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发言材料

2018年上半年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发言 材料 上周,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主要目的是对上半年经济工作进行“回头看”,找准找实存在的问题、定准定实下步工作措施,力争在下半年激流勇进、迎头赶上,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昨天上午,我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对8个农业项目进行了实地观摩,今天上午,又对9个工业和服务业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通过观摩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很多问题。刚才,统计局、发改局、工业园区、农牧局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们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预判了三季度经济运行走势,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待会,甲锋书记还要对做好下半年全县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县上半年经济工作进行简要总结,针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经济工作情况

上半年,经过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场的共同努力,全县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表现在:总体来看我县经济发展企稳回升,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当然,从各项指标增长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有很多指标在全市排名靠后,这说明我们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另一方面,这也正是“三转一高”的阵痛期表现,我们要保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增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通过我们下半年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齐心协力度过困难时期,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关于上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特点,刚才几个部门已经作了通报,我再简要地点一下: (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主要体现在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上,与去年同期相比,三产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应该说提高的幅度还是非常大的;环比一季度,三产占比提高 2.9个百分点。我们的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4:53.1:37.5,结构更趋合理,优化经济结构取得了初步

俄罗斯市场分析报告(总)

俄罗斯市场分析报告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及森林储备,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俄罗斯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既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 1、俄罗斯重点特色产业 1.1石油天然气 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业长期以来在俄罗斯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乌拉尔牌石油价格是俄制定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2011年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双双出现增长,其中石油开采量为5.11亿吨,天然气开采量为6705.44亿立方米,约占GDP 的25%左右。 1.2冶金行业 俄罗斯是世界面积第一大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铝、铜、镍等金属矿产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矿石开采和冶金行业在俄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该行业产值为29557亿卢布,约占俄GDP的9%,其年度涨幅约与GDP相同。 1.3林业 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2007年木材加工行业总产值为

1.3万亿卢,占GDP的1.3%. 2、俄罗斯对外贸易概况 俄罗斯是全球第17大进口市场和第9大出口市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2013年进口额分别为873.2亿美元、475.4亿美元和318.0亿美元,占同期俄罗斯进口总额的30.4%、16.6%和11.1%纺织品及原料,食品饮料烟草,鞋靴、伞等轻工业品的进口增长较快,进口额增幅分别为7.8%、6.8% 和5.3%。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目前,中国是俄罗斯最主要的进口货源地,2013年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金属制品,进口额分别为235.0亿美元、51.6亿美元和40.9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5%、10.0%和7.9%此外,家具、玩具、鞋靴和伞等轻工产品和运输设备也是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 3、中国对俄罗斯重点产业市场分析 3.1纺织服装业市场 由于存在棉、毛原料匮乏, 纺织加工工艺陈旧, 生产设备落后, 服装及其他各类纺织品生产能力不足等因素,以俄罗斯目前的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无法满足庞大的国内市场。据统计俄罗斯每年消费各类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后普京时代,或者说普京卸任后的俄罗斯的发展趋势正成为我国对俄罗斯研究十分迫切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欧亚所于2007年11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为国内部分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学术交流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30多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俄罗斯大选前后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和中俄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普京执政期及其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对普京总统执政八年间俄罗斯社会所发生的巨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以及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发言中他提纲挈领地就俄罗斯的巨变作了归纳。他指出,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恢复了国家的权威;二是经济恢复到了苏联解体时期的水平,进入了世界经济前十强;三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四是恢复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五是恢复了民众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在“五个恢复”基础上,俄罗斯开始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大国发展道路。董晓阳指出,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个人观点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 面对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让世界少一些战火,多一些安宁;少一些贫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对立,多一些合作。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霸权主

俄罗斯水果市场分析

俄羅斯改革開放十多年來,消費品市場是變化最大的領域。水果市場也不例外。水果供應花色大為增加,水果消費量增長了一倍多,到2001 年末人均接近60 公斤。但俄羅斯本國生產者為此作出的貢獻微不足道。以俄羅斯人最常見的蘋果和梨為例,每人平均消費量達30 公斤,其中只有10~15 公斤是本國產品。原因很簡單︰許多水果品種很難在俄羅斯的氣候條件下生長。首都莫斯科是俄羅斯水果供應量最大的地區, 莫斯科人喜歡蘋果的人達到40%,香蕉達到31%,橙子達到28%,葡萄達到22%,梨達到21%,但這些水果市場遠遠供應不上莫斯科人的需求早在1995 年,俄水果進口商即打算聯合起來,建立俄羅斯水果聯合會。 1998 年危機使水果進口大幅削減,聯合會也因業務蕭條而名存實亡。現下,據RCIX 訊息分析公司領導人恰夫金透露,俄羅斯的主要進口商正在就重建類似組織而進行談判目前新鮮水果進口的主要管道是聖彼得堡,其次是其他一些港口和遠東與中國、韓國毗鄰的城市。 遠東地區進口的水果95%滿足本地區的需要,很少輸往歐洲地區。只有夏天,俄北方地區河流可通航時,相當大一部分水果才可以轉運到北方地區各城市。俄羅斯消費者目前最喜愛的水果依次是香蕉、蘋果、橙子。據RClX 公司 統計,2001 年上半年上述三種 水果的進口量分別為26.3、8.7、2.2 萬公頓。橘子、梨、

葡萄、檸檬進口數量少于上述三者,但仍不失為俄羅斯普遍消費的水果。 具有明顯季節性的水果是西瓜和歐洲櫻桃,每年上市和下市都有比較固定的時間,過了季節,在市場上就基本銷聲匿跡。近年來,俄羅斯普通消費者過去聞所未聞的許多熱帶水果逐漸進入俄羅斯市場,雖然難以成為普遍消費的對象,但銷售卻一年四季不斷俄羅斯人均消費量比起發達國家甚至許多開發中國家都低不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進口水果價格高。以蘋果為例,其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5~35 盧布,即約0.9~1.25 美元;若將經化學處理的蘋果運到北方邊遠地區,價格可上升到100 盧布。 俄羅斯人目前平均收入還不高,大部分收入用于最必要的支出,水果消費自然受到限制。在俄羅斯的特殊氣候條件下,自改革以來,冷凍水果銷售日益增長,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時尚。其中草莓和櫻桃特別受到俄羅斯人的青睞。雖然冷凍水果口味比新鮮水果遜色,但使它們能夠在冬天擺上餐桌,而且價格適中,這對俄羅斯人來說,不能不承認是有吸引力的。目前向俄羅斯退場門冷凍水果的外國公司已度過了俄羅斯危機所造成的困難局面,銷售額正在逐漸擴大。俄專家認為,深冷凍水果在俄羅斯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為深冷凍過程可以保存食品所有的營養成分。在超市出售和餐廳供應的熱帶地區水果價格比較高。進口水果供應商在選擇品種時是經過認真比較分析的,因而被看成是所能提供的最好水果。但因其價格高,向定貨人供應的數量是有限的。有不少餐廳和超市在危機后轉向俄羅斯國內生產者,但始終感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 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巨大经济权益,中国在战前大规模撤侨,其实撤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在利比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着菲律宾也与美国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南海问题又现紧张局势。 二、当前国内形势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统计局在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汇报发言

统计局在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 汇报发言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力以赴保增长,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有所加强,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整体经济运行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工业经济效益提高速度滑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消费需求升势不减,财政,金融运行状况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月,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94元,同比增收431元,增长%。午秋两季农作物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到万吨,比上年增产万吨,增长%。 (二)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增速下滑明显。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为近几年同期最低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但是,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持续改善。1—9月,产销率维持在98%以上的较好水平,9月份达到%,同比增长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4335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利税总额7036万元,同比增长%,企业获利能力增强。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城镇固定资产亿元,同比增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房地产投资亿

元,同比增长%。从项目个数上看,截止9月末,全县在建项目21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6个,同比增长%,计划投资3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35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5个;从资金来源看,以自筹资金为主,总计亿元,占总量的%;从产业分布看,一产完成投资6299万元,同比增长%;二产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三产完成投资亿元,同比下降%。 (四)消费品市场活跃。年初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始终保持20%以上的较高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较为稳定、持久的动力。截止9月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20%。分销售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零售业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其他行业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1—9月,全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

日本投资环境分析

【摘要】自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最为重要的两个国家,对世界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日两国由于历史原因有着比较复杂的关系.如果说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那俄罗斯在远东占领了我们多少个台湾,那怎么就不是核心利益。所以小平说得好‘发展是硬道理’只要有利于发展,其它的都可以放一放。面对这样一个从废墟中走向经济大国又在金融海啸中萧条的邻国,我们应该准备的分析其投资环境. 【关键词】xxxx文化阻碍 自上个世界60年代以来,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其发展速度相当于拉丁美洲的3倍,非洲大陆的4倍。在过去的20年里,东亚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8%,大大超越了发展中国家年均4.3%和发达国家年均3%的经济发展速度水平。伴随着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东亚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在过去的25年里翻了两番,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极为罕 见的。 而与我们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又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下面让我们用冷热分析法简单的看看日本当前的投资环境.一日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放眼当今世界的社会制度格局,东方国家大都走社会主义道路,西方国家多走资本主义道路.然而,地处亚洲的日本,与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隔海相望的日本,却是一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东方国家.它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制度的支持.日本虽然是多党制国家,但近几十年来的实质是日本的党派一直以来就是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其他党派很难对其造成实质上的威胁.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能会带来类似腐败等问题,但其在政策等稳定性方面无疑为日本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明 显的帮助. xx政治存在的问题 自民党结束一党独大后首相频繁更换.政局不稳.

俄罗斯经济环境分析报导

俄羅斯經濟環境分析報導
經濟概況
一 、 重 要 之 經 濟 指 標 ( 2011 年 )
1. 2. GDP: US$1 兆 8,849 億 對 外 貿 易 總 值 : US$8,213 億 , 其 中 進 口 值 為 US$3,053
億 , 出 口 值 為 US$5,160 億 3. 4. 5. 6. 7. 8. 帄 均 每 人 國 民 所 得 : US$13,236 消 費 者 物 價 指 數 上 漲 率 : 8.4% 經 濟 成 長 率 : 4.1% 工 業 成 長 率 : 4.7% 失 業 率 : 6.1% 央 行 重 貼 現 率 : 8.0%( 2012.4.24)
二 、 2011 年 經 濟 回 顧
2 0 1 1 年 拜 國 際 油 價 持 續 維 持 高 水 準 之 賜,俄 國 經 濟 持 續 2 0 1 0 年 的 成 長 動 力 , 有 不 錯 表 現 ; 據 國 際 貨 幣 基 金 會 ( IMF) 統 計 , 2011 年 俄 國 經 濟 成 長 5.1% , 經 濟 規 模 約 達 1 兆 8,849 億 美 元 , 較 2010 年 增 加 約 4,100 億 美 元 。 另 據 俄 國 中 央 銀 行 公 布 數 據 , 2011 年 俄 國 主 要 經 濟 指 標 : 工 業 生 產 成 長 4.7%、 農 業 生 產 增 加 22.1%、 固 定 資 產 投 資 增 加 6.2%、 零 售 業 成 長 7.2%、 消 費 者 物 價 指 數 增 加 8.4%、 核 心 通 貨 膨 脹 率 6.6%、 工 業 品 生 產 者 價 格 指 數 增 加 11.2%、 整 體 失 業 率 6.1%、 實 際 可 支 配 所 得 增 加 0.8%、 商 品 及 服 務 支 出 增 加 7.2%。 根 據 俄 國 聯 邦 海 關 總 署 資 料,2 0 1 1 年 俄 國 對 外 貿 易 總 額 為 8 , 2 1 3 億 美 元 , 較 2010 年 的 6,488 億 美 元 大 幅 成 長 26.59%; 其 中 出 口 額 計 5 , 1 6 0 億 美 元 , 較 2 0 1 0 年 成 長 2 8 . 9 6 %, 進 口 額 計 3 , 0 5 3 億 美 元 , 增 加 2 2 . 7 6 %。 2 0 1 1 年 俄 羅 斯 進 出 口 額 大 幅 成 長 , 主 要 是 受 國 際 原 料 價 格 , 特 別 是 原 油 價 格 回 漲 所 致 , 全 年 帄 均 油 價 為 每 桶 109.6 美 元 ,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

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精选多篇)

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精选多篇) 第一篇: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同志们: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下午召开全县经济形势阐发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和分析全县一季度经济运行环境,部署和督促落实二季度工作使命,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今年上半年"双过半"目的使命的圆满完成。今天的会议,在县上设置了主会场,在各乡镇设置了分会场。出席主会场会议的有县四各人有关向导,参加会议的有:县法院、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县级各部门、经开区管委会、中省市驻邻单元重要负责人,县府办各副主任。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分担经济工作的向导。请大家将手机置于振动或静音状态,不要随意走动,不要交头接耳,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今天的会议只有一项议程:县委副书记、县长xxx讲话。下面,请xx 县长讲话,大家欢迎;刚才,xx县长客观全面地总结了一季 度全县经济运行环境,冷静分析了存在的题目和面对的形势,对二季度工作作了细致摆设摆设,并对当前工作举行了夸大,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强调三点: 一是要明确责任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刚才xx县长 的安排部署,对照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二季度目的使命,结合自身实际,尽快拿出详细的措施,提出过硬的措施,并将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项详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项目、具体日程和详细责任人,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工作有着落、件件事情有结果,确

保"双过半"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是要强化督查抓落实。县委、县政府各分管领导要督促各相关部门、乡镇抓好工作落实,及时研究办理工作中的题目。县委县政府督查办要组织人员对二季度目标任务及安排的重点工作完成环境开展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各地贯彻落实环境,对工作进展不大,工作措施不力的单元和部分,要在全县通报。 三是要革新作风抓落实。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紧迫感,把所有心思会合到加速生长上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现实工作中去,全力推进xxx跨越发展。经济形势阐发会到此结束。请有关县级向导和部分负责人,以及乡镇相关人员,分别在县上及各乡镇会场留下来,继续参加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基层文明执法专项电视电话会议。 第二篇:公司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2020年11月18日同志们:今天上午把各人会合在一起开会,主要是传达 一个紧急通知和集团公司总经理**同志在11月12日经济形势阐发的重要讲话精力。受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影响,集团公司的经济形势如今已变得非常严厉,张国建总经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必将对我们今后的各项工作起到非常紧张的指导意义,希望在座的同志能会合精力认真听,认真记,会后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贯彻。本次集会共有三项内容,下面首先请公司党委副书记**同志传达集团公司《关于应对市场变化强化经营管理 保障集团公司平稳发展的紧急通知》; ***************************下面,请公司总经理同志传达 集团公司总经理在11月12日集团公司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刚才**书记和**总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车辆工程一班 2201080127 孔武源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霸权主义直接间接地引起、激化或加深了当前世界的许多地区性冲突、动荡和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

俄罗斯市场分析

一. 宏观环境 (一)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人口结构失衡。 目前俄罗斯人口总量为1.452亿,列世界第7位, 预测2050年,将减少至1.21亿,列世界第14位。 新生婴儿数量的下降,对儿童食品、服装、玩具和教育市场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劳动力数量的逐年减少,又使企业的人力成本上升. 俄罗斯人口的城市化程度高并主要集中在西部。 城市人口(1.068 6亿)占全国总人口74%, 农村人口(3 850万)占全国总人口26%。 欧洲部分人口稠密,居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 而亚洲部分人口稀少, 北冰洋沿岸的寒冷地带,每平方公里有0.1~0.3人。

(二)经济环境日趋好转。 2003年俄罗斯GDP 4 652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7.3%, 人均达到了3200美元. 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2003年降到了12%。 对外资的吸引力逐年增大, 在2003年9月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的投资信心调查排名中,俄罗斯的排名达到了第8位, 外汇储备突破了1 000亿美元, 出现了提前偿还外债的情况, 最近五年,累计偿还了苏联时期所欠的外债近800亿美元。 (三)消费水平快速提升。 最近四年,俄罗斯居民存款增长了46.2%,

政府补发了以往的工资、退休金等欠款,失业率已经下降至2%以下, 莫斯科2002年的失业率曾达到0.6%, 成为世界上失业率最低的城市。 拥有彩电的家庭达到了89%, 录像机普及率上升到37%, 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22%, IT产品销售量急剧增加, 手机年销售量增长一倍, 绝对量仅次于中国,列世界第2位。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土面积,1.45亿人的消费市场,(1)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容量巨大 以莫斯科为例,莫斯科人口800万,略少于北京,但其商品零售总额却是北京的2倍,

在全县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金融系统组织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反映出金融部门对蓬溪县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主动服务的理念,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正确地分析和估价全县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工业方面,一是规模企业的数量在快速增加。我刚来蓬溪时,要到企业去调研,就只有看红江纸厂、电力公司。电力公司也就看几台变压器,而且还没有安装好。现在,我们的规模

企业已经达到18家,另有2家正在组建。我可以乐观地估计,到明年这个时候,全县规模企业将达到20至25家,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工业经济产生的效益对财税收入增加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近我分析了一组数据:2004年全县十大纳税大户中,有8家属于三产业范畴;今年1—7月,前10位纳税大户中属于三产业范畴的就只有3家了,这说明工业经济在快速发展,效益在快速提升。 农业方面,实事求是地说,蓬溪的农业与其他区县相比,没有大的差距,有些方面还走在全市的前列。上半年,全市生猪出肥200万头,其中射洪50万头,蓬溪36万头,船山30多万头,大英20多万头,安居80万头。蓬溪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支持畜牧业发展,工作力度和措施都是到位的。我刚来蓬溪的时候,要找几户养殖大户是不容易的。现在,说在哪儿下车就下车,说看哪个乡镇就看哪个乡镇,都能看到大户。目前,全县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900多户,

千头猪场40多个,都是实实在在的。 城市建设方面,最近几年,蓬溪搞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经营城市,财政没有投入多少钱,都是玩“空手道”,现在在建项目投资额近5个亿。城市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发展是实实在在的。但是要做好蓬溪的各项工作,我们绝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好高骛远,必须仍然坚持“三句话”:一要认认真真化解积累性矛盾。这几年为了化解积累性矛盾,化解债务、补发工资,财政补了大量窟窿;二要实实在在打基础;三要坚持不懈抓产业。 二是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蓬溪都是在发展进步的,而且发展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过去我们很多经济指标都排在全市倒数第一。但1—7月,蓬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工业利润增速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

德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德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前言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汽车和工业制造,化工、电器等部门是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航空、钢铁加工业也很发达。中小企业是工业的中流砥柱,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较高,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或一半以上销往国外。德国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并两次给世界带来了战争的灾难.德国人在基础理论,重工业,化学,精密仪器,以及军事武器制造方面的成就,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刺的印象.尽管德国在发展模式方面的失败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但德国人始终能够在经济方面保持异乎寻常的活力.德国人为什么能够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期内,无论在何种体制下,都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经济活力,这是一个很值得别的国家思考与学习的问题.本文在与其他西方国家相对比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德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特点,并相应提出了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环境 (1)人口 德国人口总数8226.4万,主要是德意志族,还有丹麦族和索布族等。有725.6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8.8%,以土耳其人最多。德国居民中33.7%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3.2%信奉罗马天主教,此外,还有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德语为通用语言,也是该国的官方语言。人口密度230人/平方公里。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 (2)科技环境 德国的科学研究具有优秀的历史传统,在长期的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代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德国形成了一套结构完善、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科研体系和科研体制管理、调控方面的传统和特色,高等院校、独立研究机构、企业科研机构成为德国科研体系的三大支柱。 德国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将在整个生产技术领域内不断创在相互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以保持其他传统的优势和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德国的生产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除了产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