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天学会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课件

印度:“因明学说” (关于推理的)。代表 著作: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商羯罗主的 《因明入正理论》等。主要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方 法。
古希腊是形式逻辑的主要诞生地。亚里士
多德《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 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弟子把它们 收集在一起,合称为《工具论》)等逻辑著作。 分别对概念、命题、三段论、证明、逻辑谬误 和科学方法论作出了研究。亚氏《形而上学》 中,明确地提出了矛盾律和排中律,同时也涉 及到同一律。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 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个部分组成。
(2)定义的种类与方法 A.事物定义
事物定义就是从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方面 来揭示概念内涵的定义。它又叫真实定 义。
常用的事物定义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即 通过揭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和种差来揭 示被定义项的内涵 。
德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了用数学方法处理 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成为数理逻 辑(即现代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一百多年以 后,英数学家布尔建立了“逻辑代数”(即布 尔代数),把菜布尼兹的思想变为现实,成为 数理逻辑的早期形式。
弗雷格、罗素和怀特海等人建立了判断演 算和谓词演算这样两个数理逻辑基础演算,使 数理逻辑进一步系统和完善起来,发展成为一 门新兴的学科。1910年到1913年出版 的罗素和怀特海的巨著《数学原理》,就是这 两方面的主要成果和标志。
所有金属都是比水重的, 锂是金属。 所以,锂是比水重的。
所有金属都是导体, 木头不是金属。 所以木头不是导体。
二、形式逻辑的作用
形式逻辑

人的情感好恶与人的逻辑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形式逻辑无力反映这一点。它就像高唱“存天理,灭人欲” 的儒者一样,对这种影响视而不见——甚至大加伐戮。这也自然,因为在形式逻辑里,人就是机器——根本就不 应该有什么情感和好恶。于是,至少因果关系和类比关系,在形式逻辑里是说不清的。
相较于朴素逻辑,形式逻辑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部分生活事件,也无法解释不符合形式逻辑本身的逻辑的来 源。具体例子是,这样的语言结构“连……(名词A)我都不认为……(形容词Z),那么……(名词B)还会 是……(形容词Z)吗?”形式逻辑就是不能解释的。而朴素逻辑则可解释为:大前提“A比B更Z”,小前提“A 不是Z”,结论“B更不Z”。究其原因,在于形式逻辑不承认表述对比关系的句子可以当作三段论的命题,因此 使得其不能解释朴素逻辑中的“对比”过程。
在中国,形式逻辑的产生基本与欧洲同时。代表学派有墨家与名家,此外还有儒家的荀子。有意思的是,墨 家研究逻辑为的是找到逻辑的原则,而名家为的是建立诡辩体系。墨家对于逻辑的认识集中在《墨经》中,该书 对于逻辑已有了系统地论述。例如它区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提出“大故(充分必要条件),有之必然,无 之必不然”与“小故(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在此先对称名逻辑进行一些介绍。
按照认知的串行形式与并行形式的观点来看,称名逻辑是转换逻辑。
辩证逻辑的三条原则,即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另外,辩证逻辑有五个维度,即原因维度(内 因外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次维度(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一般-特殊、相对-绝对、整 体-局部。三条原则与五个维度集中体现为“矛盾”的观点及分析方法。在方法上,辩证逻辑要求用全面的、发 展的、联系的、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明确讨论问题的前提范畴。主张确定的范畴 下,有确定的真理。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什么是形式逻辑有时候,大家会描述一些说话方式或是念头“有逻辑”。
说白了逻辑,就是逻辑思维的规律性,逻辑学便是有关逻辑思维规律性的理论。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什么是形式逻辑,希望有所帮助!形式逻辑指的是传统式逻辑,范畴指演译逻辑,理论还包含梳理逻辑。
形式逻辑的基础理论是由古希腊文化杰出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先开创的'。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文学家柏拉图的学员、亚力山大天尊的教师,于公元384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一个皇室家中。
18岁时,亚里士多德被送至古罗马的柏拉图学校学习培训,自此二十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校园内里,直到教师柏拉图在前347年过世。
亚里士多德的见识非常普遍,他在物理、形而上学、诗文和戏剧表演、歌曲、分子生物学、社会经济学、生物学、逻辑学、社会学及其伦理学等课程均有针对性的经典著作。
在形式逻辑层面,亚里士多德做为创始人,将他的绝大多数理论载入了《形而上学》第四卷和《工具论》的相关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从存在论和逻辑2个层面明确提出和创建了他的逻辑逻辑思维规律性基础理论。
在他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中,他最先研究了矛盾律,而且将矛盾律当作是一切证实都必须的最基本的基本原理,因而是不用被证实也是不可以被证实的。
除基本定律以外,亚里士多德还开创了“三段论”。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第一个逻辑管理体系,它第一次促使创造性思维足以流于形式,也促使形式逻辑足以变成一门单独的课程。
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中表明了三段论的基础观念,强调三段论是由前提和结果组成,而前提和结果又是由三个词项(即中项、大类、小项)组成。
《后分析篇》的文中,亚里士多德列举了那样的事例:假如全部B是A。
而且全部C是B。
那么全部C是A。
而在一个恰当的三段论中,当前提真正时,结果也必定是真正的;而当前提虚报时,结果也是虚报。
因而,能够见到,要是前提为真,便能够依靠三段论去逻辑推理基本上万事万物中间的联络。
也更是由于那样,亚里士多德针对三段论推崇备至。
如何学好形式逻辑?

如何学好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推理和论证的规则。
在学习形式逻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那么,如何学好形式逻辑呢?一、了解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形式逻辑是建立在语言符号上的一种逻辑,它不考虑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而只关注符号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学习形式逻辑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命题、联结词、量词等。
只有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才能够理解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论证方法。
二、掌握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是其核心内容,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
演绎推理是从前提中得出结论的推理方式,归纳推理则是从个别事实中推断出普遍规律的推理方式。
在学习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时,需要充分理解各种推理规则的含义和应用方法,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
三、学习形式逻辑的应用方法形式逻辑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在学习形式逻辑时,需要了解其应用方法,如如何应用形式逻辑进行论证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逻辑错误和谬误。
四、注重实践和反思学习形式逻辑需要注重实践和反思。
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和应用方法。
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推理过程,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逻辑错误和谬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形式逻辑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了解基本概念、掌握推理规则、学习应用方法,并注重实践和反思。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学好形式逻辑,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形式逻辑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推理和论证的规则。
学习形式逻辑需要了解基本概念、掌握推理规则、学习应用方法,并注重实践和反思。
通过学习形式逻辑,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学习形式逻辑的体会

学习形式逻辑的体会第一篇:学习形式逻辑的体会学习形式逻辑的体会内容提要:形式逻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
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极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是关于思维形式、思维形式的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学习形式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新知识和更好地学习以有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表达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有力地批驳诡辩。
一个人失去逻辑思辨能力,就失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灵魂。
下面是我找到的学习形式逻辑方法、意义,以及我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学习形式逻辑的作用、学习方法、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体会一、学习形式逻辑的作用形式逻辑这门科学,是从具体科学和日常思维中,特别是思想斗争的辩论中总结出来的。
掌握了形式逻辑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进行思维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这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与实际都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把形式逻辑的意义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形式逻辑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辅助工具。
在人们认识活动中,形式逻辑的规律是普遍有效的。
无论是认识简单的事物或复杂的事物,无论是认识相对静止的事物或迅速变化的事物,都需要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律。
第二,形式逻辑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必要工具。
形式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因此,掌握了形式逻辑的知识,就能使我们善于应用恰当的思维形式来论证和表达我们的思想,就可以把我们的思想明确地、准确地和有条例地组织起来和表达出来。
说话和作文应当具有准确性、鲜明性与生动性。
这里涉及思想内容方面和语法修辞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形式逻辑方面的问题。
掌握了形式逻辑的知识,对于我们说话与作文的准确性、鲜明性与生动性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学习形式逻辑的方法第一,要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学习逻辑,把自发地运用逻辑变为自觉地运用逻辑,那么说话、写作就会有更强的逻辑力量。
第二,学习形式逻辑理论时,要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概念和逻辑理论上下功夫。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概念的定义,把握逻辑形式的特征及表达公式,以及它们的规则。
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及思维启示

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及思维启示制药工程学院应化专业应化班吴瑞江 09206116形式逻辑这个词是有多种含义的,有的专指传统逻辑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和传统归纳逻辑,有的专指演绎逻辑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和现代演绎逻辑,有的则专指现代数理逻辑。
还有一种是政治性产物,是政治决定理论的恶果,是为了与辩证逻辑这种政治决定的逻辑相区分。
这种意义的形式逻辑常常被污蔑为形而上学、低等逻辑,而辩证逻辑自然是科学的逻辑、高等逻辑。
这种意义上的形式逻辑其实就是现今通常所说的逻辑学,这种意义上的形式逻辑正好没有承认辩证逻辑概念的逻辑特征——内涵与外延内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概念的种类:1. 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根据概念的外延是否为惟一对象,可以把该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特定对象、专有名词、最高适度副词、序数词的词组、指示代词普遍概念:普通名词、名词性词组、动词、形容词普遍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是该类中的每个子类、每一个分子都具有的属性。
2.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性质,可以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体:是指由若干个同类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
组成集合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同类的个体,而一般整体分解成的部分则不是同类个体,如森林和树、树和树干。
单独集合概念(大兴安岭森林、中国共产党)和普遍集合概念(森林、政党)3. 简单概念与复合概念简单概念:就是不能对之加以分解的概念,如:花、书、英雄、联合国。
复合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结合而成的概念,如:红色的花、教学用书、抗洪英雄。
4. 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根据概念外延是实体还是属性,区分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实体概念是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
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某种属性的概念,如:“美丽”、“ 伟大” 等。
判断间的真假关系1.等值关系p q如果判断p与判断q真假值完全相同,要么同时为真,要么同时为假,不会一真一假,我们就说p与q具有等值关系。
形式逻辑知识总结

形式逻辑第一讲概论第一节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什么是逻辑?(logic )广义:思想、思维、理性、规律、规则、本质狭义: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基本逻辑方法的学科。
一、思维形式(结构)1.语言形式(灵活性)层次性:对象语言、工具语言、自然语言(约定俗成歧义性)、人工语言2.逻辑形式(稳定性、确定性)(1)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一类或一个事物的本质的反映形式。
⏹判断:断定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的反映形式。
⏹推理:从若干已知的事物情况来认识那些未知的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
(2)思维形式的结构,就是某一类思维形式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也叫思维的逻辑形式。
⏹逻辑形式由常项和变项构成–逻辑常项是表示各部分之间联系方式的语词,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
–逻辑变项是逻辑形式中可以用其他内容代换的部分(3)形式逻辑要求在思维过程中要做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命题清楚而无歧义,推理合乎形式规则,由概念、命题、推理组成的论证要真实而有效。
二、思维形式的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1.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
具体地说,(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
否则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
否则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2,不矛盾律(又称矛盾律)。
不矛盾律的内容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例如,82岁的小伙子3,排中律: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如,某人既否认“有些血压高患者应该进行无氧运动”,又否定了“血压高患者都不应该进行无氧运动”,主要的议论就违背了排中律。
第二节形式逻辑的学科性质与功用一、形式逻辑的学科性质:形式逻辑与意识形态的区别(无阶级性);形式逻辑与世界观和哲学的区别;形式逻辑所侧重的是思维形式的有效性而非思维内容的真实性二、形式逻辑的功用:能够提高人的思维素质。
形式逻辑学课件

介绍了一阶谓词逻辑中的量词, 如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讲解了一阶谓词逻辑推理的方 法和规则,如置换规则和全称 推理规则。
模态逻辑基础
1
模态逻辑的定义
了解了模态逻辑的基本概念,如可能
可能性逻辑
2
性符号和必然性符号。
探讨了可能性逻辑中的语义和推理规
则,以及常见的可能性算子。
3
知识逻辑
介绍了知识逻辑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以及知识和信念的关系。
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整体评价和 反馈,包括教学方法和内容安 排的满意度。
接下来的学习建议
为学生提供下一步的学习建议, 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形式逻 辑学相关的内容。
介绍了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如命题、逻辑联结词和真值表。
命题逻辑运算
讲解了命题逻辑中的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等。
命题逻辑推理
探讨了命题逻辑推理的各种方法,如演绎推理和归逻辑的定义
详细讲解了一阶谓词逻辑的基 本概念,包括术语、谓词符号 和量词符号。
一阶谓词逻辑量词
一阶谓词逻辑推理
其他逻辑系统
1 非经典逻辑
探索了非经典逻辑及其 在哲学和计算机科学中 的应用。
2 类比推理
了解了类比推理的基本 原理和常见方法,以及 类比推理在问题解决中 的作用。
3 模糊逻辑
介绍了模糊逻辑的概念 和应用领域,以及模糊 逻辑在人工智能中的重 要性。
深入学习
形式逻辑学的哲学 意义
探讨了形式逻辑学在哲学中 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它对人 类思维的影响。
形式逻辑学全套课件
欢迎来到形式逻辑学全套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命题逻辑、 一阶谓词逻辑、模态逻辑和其他逻辑系统,并了解形式逻辑学的哲学意义和 最新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吕逻辑之一天学会形式逻辑
吕建刚
不会很开心?老吕也曾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并且是山东省管理类联考的状元。老吕深知, 备考时间的宝贵,备考心理的煎熬。所以,老吕逻辑的目标,就是让考生少花钱,少学习, 多得分,得高分!
1.老吕逻辑的特点
吕建刚老师独创的老吕逻辑学习法,具有以下特点: (1)简单易学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简单易学,一周即可学完一遍。 形式逻辑以箭头(→)为核心,辅以少量规则和公式,即可完美迅速答题。而作为公认 难点的论证逻辑题,老吕总结出命题七大模型和解题七大原则,对题型进行模型化划分,直 击命题本质,传授最佳技巧。 (2)口语化、口诀化
传统的逻辑学法方法,致力于让考生学习复杂的逻辑学理论。的确,学好这些复杂理论 可以应付考试中的逻辑题目。问题是这些理论如此艰涩难懂,使人很难轻松掌握,逻辑经典 几成天书,让人难以理解。
例如,逻辑的经典理论“三段论”: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它包含两个性质判断构成的前提,和 一个性质判断构成的结论。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仅有三个词项,其中联系大小前提的词项 叫中项;出现在大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谓项的词项叫大项;出现在小前提中,又在结论中 做主项的词项叫小项。” 看了上述定义,各位同学会不会感到不知所云?这才仅仅是三段论的定义而已,要想掌 握和使用三段论,还需要掌握三段论的七个推理规则: ①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三段论的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④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⑤前提有一个是否定的,其结论必是否定的;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必有一个是否定 的。 ⑥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 ⑦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结论必须也是特称的。 请问各位同学,你用多长时间可以理解上述定义和推理规则?理解了以后又需要用多长 时间才能学会并灵活使用? 可见,传统的逻辑学习方法不可取,会浪费各位考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但是纵观几 乎所有联考辅导资料,都是以传统逻辑学习方法为核心的。学习这些方法,会浪费大量珍贵 的备考时间。 现在,如果老吕告诉你,学了老吕逻辑,以上规则完全不懂也能快速、准确解题,你会
第三节 联言、选言命题 .............................................................................................. 20 3.1 联言命题(A∧B).........................................................................................20 3.2 相容选言命题(A∨B)..................................................................................21
联系老吕
微博:吕建刚老湿 微信:WX2816472531 QQ:2816472531 老吕 QQ 粉丝群:167276911
3
老吕逻辑之一天学会形式逻辑
吕建刚
前言
从我接触逻辑,到创立老吕逻辑学习法,经过了漫长的八年。然而,从您手中拿到这本 书开始,学习逻辑不需要再经过漫长的八年,甚至也不需要漫长的八个月,八周甚至八天就 够了!
老吕逻辑之一天学会形式逻辑
吕建刚
老吕逻辑 之
一天学会形式逻辑(上)
微博:吕建刚老湿
配套书籍: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吕建刚编著 《老吕逻辑-2015 年 MBA/MPA/MPAcc 管理类、经济类联考-名师精讲》
配套网络课堂:
1
老吕逻辑之一天学会形式逻辑
老吕独创箭头指向原则:“有箭头指向则为真,无箭头指向可真可假”,不仅完美替代以 上术语,还可以将整个形式逻辑知识串成一体。
(3)删除对考试无用的学术知识 对考试没有帮助的学术知识坚决不讲,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则必须讲透,节约考生时间。 例如: 考生不再需要学习“换质推理”、“换位推理”、“换质位推理”、“换位质推理”等易混淆 的学术知识。 (4)更巧妙的解题技巧 例如: 几乎所有形式逻辑题目,都可用“→”的使用原则求解;
第一节 充分、必要条件 .............................................................................................. 13 1.1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A→B) ......................................................................... 13 1.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A←B)..........................................................................13 1.3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A←→B)...............................................................13 1.4 ┐A→B..............................................................................................................14
吕建刚
目录
前言 ......................................................................................................................................... 3 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逻辑考试大纲 .......................................................................................7 第一章 复言命题 .................................................................................................................. 13
2
老吕逻辑之一天学会形式逻辑
吕建刚
老吕简介
吕建刚,专业硕士命题研究专家,数学、逻辑、写作全能名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考习法,颠覆传统学院派逻辑学习法。成功的将形式逻辑公式化、论 证逻辑模型化、逻辑术语口语化;剔除了大量对考试无用的学术知识,直接传授解题技巧, 突破命题本质,使考生的形式逻辑的正确率可达 100%,论证逻辑的正确率可达 90%。
第二节 使用箭头的六大原则 ...................................................................................... 14 2.1 逆否原则 ..........................................................................................................14 2.2 箭头指向原则 ..................................................................................................15 2.3 串联原则 ..........................................................................................................17 2.4 有的互换原则 ..................................................................................................18 2.5 有的不能居中原则 ..........................................................................................18 2.6 相同概念串联原则 ......................................................................................... 20
3.3 不相容选言命题(A ∀ B)..............................................................................22
3.4 箭头与或者的互换 ......................................................................................... 22 3.5 并且→或者;要么→或者 ............................................................................. 23 3.6 德摩根定律 ................................................................................. 假言命题真值表及其负命题 .......................................................................... 25 5.1 假言命题的真值表 ......................................................................................... 25 5.2 假言命题的负命题(矛盾命题)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