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芈八子
历史趣谈:秦宣太后芈八子 中国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秦宣太后芈八子中国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
导语: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四十二年,大概七十多岁的宣太后病倒了,这离她离开政治舞台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
她躺在病床上,自知时日无多,想着心
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四十二年,大概七十多岁的宣太后病倒了,这离她离开政治舞台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
她躺在病床上,自知时日无多,想着心爱的小情郎魏丑夫,于是宣太后传下命令:“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
”(《战国策》)
历史人物往往分为这么几种,层次比较低的是那种跑龙套的角色,这些人的作用就是当符号用,即便把他们的名字换成别人的名字也和历史的走向没有太大的关系。
再高一个层次的就是历史的推动者,这些人对历史事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历史人物的最高层次就是历史的缔造者,他们开创了一个时代,并最终改变了一个时代。
而秦国的历史上,秦宣太后,就是这样一位可以改变时代的女性。
她到底牛到啥程度呢?这么说吧,到现在都还有学者坚信,秦始皇的兵马俑其实不是给秦始皇陪葬的,而是给这位秦宣太后的。
秦宣太后本是秦惠王身边地位比较低下的女人,她是楚国人,从种种迹象来看,她很有可能是陪嫁来的媵妾。
秦宣太后在秦惠文王的时代被称为芈(琇)八子,这并不是啥名字,而是一个封号。
这里来简要地谈一下,秦汉后宫的等级,秦汉后宫比起后世的明清来说,皇帝的女人封号还是比较简单的,秦国后宫分八级:皇后(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后来汉朝也沿用了这套制度,并把八子等同于男性官员中的中更一级,比五大夫还高两级,
生活常识分享。
秦朝芈月是谁

秦朝芈月是谁电视剧《芈月传》让不少的人知道了芈月这个历史人物。
芈月是谁?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芈月简介,希望对你有用!芈月的简介宣太后芈月(?―前265年),芈(mǐ)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
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
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芈月的人生经历早年经历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
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
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
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
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
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秦武王后驱逐至魏国,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
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
主掌朝政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的雍氏(今河南禹州东北),长达五个月不能攻克。
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但秦国军队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动。
韩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尚靳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秦国尽快派兵救援。
而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见尚靳对他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
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
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
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和秦国又有什么好处?”韩襄王于是又派张翠出使秦国。
甘茂认为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他主张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
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国闻讯后撤军。
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停战。
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不同意。
芈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芈⽉是秦始皇的什么⼈?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芈⽉传》中,除了其跌宕起伏的剧情极为吸引⼈以外,⼤家还⽐较关注剧情之外的问题,芈⽉那么⽜,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跟我们熟悉的秦始皇⼜是什么关系呢?芈⽉,历史上确有其⼈,不过这个名字是后⼈根据兵马俑上的残存“芈⽉”和阿旁宫筒⽡上秦惠⽂王“芈⽉”的合体陶⽂⽽来。
芈⽉的原型就是后来的宣太后,也称芈⼋⼦,是战国时期楚国⼈,⼋⼦并不是她的名字,⽽是她嫁给丈夫秦惠⽂王后得到的封号,那时候诸侯间流⾏娶⼀个正夫⼈附送⼋个陪嫁,按照地位⾼低编进后宫,芈⽉的地位不⾼,排到第⼋,就是芈⼋⼦,属于充话费就送的赠品,偏偏就是这个赠品最后成为强秦的第⼀夫⼈。
秦惠⽂王在位27年,芈姝⽣⼦嬴荡,芈⽉⽣⼦嬴稷,惠⽂王死后,秦武王嬴荡继位,这个⼈有⼀股蛮⼒,结果为了显摆显摆⾃⼰⼒⼤⽆⽐,在举⿍的时候竟然将⾃⼰给砸死了,这⼩⼦也够倒霉的,他在位三年,没有⼦嗣,王位就落到了芈⽉的⼉⼦嬴稷⾝上。
嬴稷早年在燕国做质⼦,继位后成为秦昭襄王,是秦国的重量级的秦王,在位56年;他当上国君时还是个17岁的⼩鲜⾁,由母亲芈⼋⼦监护代⾏国政,没想到芈⼋⼦充分⾏使了⾜⾜41年,⽣⽣把⼉⼦从⼀个⼀块⼩鲜⾁熬成了风⼲⽼腊⾁,⾯对长寿且强势的⽼娘,嬴稷复杂的⼼情⼤概也只有英国的查尔斯王⼦能够感同⾝受了。
再后来是秦昭襄王的次⼦赢柱继位,他也是⼀个短命皇帝,好不容易熬到了王位,幸昏了头,仅仅三天就去世了,他当皇帝的时候都52岁了,他⽗亲嬴稷在位时,受封为安国君,正夫⼈是华阳夫⼈。
再后来就是秦庄襄王赢⼦楚,在赵国做质⼦穷困潦倒的就是他,也就是秦始皇的⽗亲,后来靠富商吕不韦砸钱开路,终于回国做了秦王。
接下来的就是秦始皇继位了,不过当时还叫秦王,他姓赢名政,综上所述,芈⽉就是秦始皇的祖⽗的祖母,祖母上⾯还有曾祖母、⾼祖母,因此芈⽉就是秦始皇的⾼祖母。
公元前306年,17岁的嬴稷即位秦王,芈⼋⼦成为太后,就是宣太后,相传宣太后城府极深,有雄才⼤略,在秦国把持朝政、呼风唤⾬四⼗多年,实乃⼥中豪杰。
芈月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

芈月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芈月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宣太后,也是秦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存在。
那么她和一统中原建立封建集权制度皇朝的秦始皇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扒一扒。
芈月和秦始皇的关系芈月,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
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
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芈八子是楚王的女儿,为楚王的妾所生。
相传芈八子城府极深,雄才大略,在秦国把持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
中国历史上,太后这个称谓始见于她,太后专权亦自她而始,实为千古太后第一人。
芈月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后生活一落千丈,母亲向氏被楚威后逐出宫,芈月和弟弟芈戎在宫中躲过了一次次灾难和危机。
芈月与楚公子黄歇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最后还是被楚威后作为嫡公主芈姝的媵侍远嫁秦国。
在历史上,芈月是个牛气冲天的人物。
因为自她开始,往下四代,她孙子的孙子(玄孙)就是我国帝王界著名的带头大哥——秦始皇嬴政。
没错,芈月正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秦始皇的爷爷的奶奶,也就是秦始皇的高祖母。
芈月虽然是秦始皇的高祖母,中间隔着爸爸,爷爷,太爷爷,但是中间这几位基本是走过场,芈月死后仅仅十八年,秦始皇就登基了,也算是前后衔接,助力秦国统一天下。
芈月和他的几个弟弟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准备工作,太爷爷在晚年清除了母亲的势力,当了十来年真正的大王,爷爷在守孝满一年后,正式登基,仅仅三天后就领盒饭了,因为他本来就年纪大了,又守孝一年,所以身体就撑不住了,这个只能怪他爸爸和奶奶太长寿了,然后秦始皇爸爸子楚登基,任命吕不韦为相国,仅仅三年便挂了。
芈月与义渠君的恋情是真爱吗战国时期,秦国跟西北边的老邻居义渠国一直是相爱相杀。
义渠国是一支强悍的匈奴部落,秦国和义渠你攻我打斗了二三百年,中原各国也是经常联合攻打秦国。
秦国两面受敌,不断失去领土,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相爱,却给这场国与国之间残酷的相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芈八子和秦始皇关系揭秘,秦始皇要喊芈八子高祖母

芈八子和秦始皇关系揭秘,秦始皇要喊芈八子高祖母注图片来源网络对于芈八子,大家应该不陌生,她成名于《芈月传》,是历史上的千古太后第一人,在秦国把持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
而秦始皇以秦国为基础统一天下的人,是中国千古一帝。
看到这,很多人都好奇:芈八子和秦始皇的关系,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
芈八子和秦始皇随着《芈月传》的热播,芈八子这个人被大家认识了。
而再芈八子这个人,我们知道了宣太后,在历史上,她是一个把持秦国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的女人。
说到秦国,大家还会想到秦始皇,那么宣太后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呢?广告如何满足她?每次60分钟,多吃它,想多硬就多硬!经了解,芈八子实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太后这个称谓始见于她,太后专权亦自她而始,芈八子实为千古太后第一人。
反观秦始皇,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他是千古一帝,统一了全中国。
芈八子和秦始皇相隔了上百年,他们有何关系呢?芈八子是秦始皇的五世奶奶要想知道芈八子和秦始皇的关系,我们只需要知道惠文王秦始皇的关系,因为秦惠文王就算芈八子的老公。
秦惠文王(公元前338年~前311年)在位,名嬴驷,秦孝公之子。
秦惠文王之后的国君有:广告白开水里撒一把,排出“巨便”,7天瘦到掉裤子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秦孝文王前250年-前250年在位1年;秦庄襄王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始皇帝前246年-前210年在位37年。
由此可以推断出芈八子与秦始皇的关系:芈八子是秦始皇的五世奶奶,也可以称为高祖母。
芈月和嬴政什么关系

芈月和嬴政什么关系
芈月的历史原型是宣太后芈八子,是秦始皇的高祖母,换言之,芈月是秦始皇爷爷的奶奶。
历史上关于芈八子的传说很多,一般大家评价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执掌权力的女性,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芈八子功不可没。
芈月是楚国王族远支后人,被楚威王选中嫁给秦惠文王为妾,以稳定秦楚政治联盟。
秦惠文王册封芈月为八子,多有宠幸,生王子嬴稷。
因为芈月地位不高,故被派去燕国照顾作为人质的儿子嬴稷。
秦惠文王死后,长子嬴荡为王,三年而国盛,举雍州鼎而亡,崩前传位弟弟嬴稷!芈月母子回秦国后,芈月展现了她成熟的政治手段,平定内乱,发展国家。
秦昭王即位后,实际上是宣太后和魏冉掌权。
昭王二年,公子壮与支持自己的大臣和诸公子造反,被魏冉平定,惠王后也被牵连处死,武王后被遣返回魏国。
此时秦国后宫可谓是“楚系”势力独大。
秦昭王生太子柱,太子柱的夫人是华阳夫人,可能是宣太后弟弟华阳君的孙女。
华阳夫人没有儿子,所以在吕不韦的周旋下,太子柱的侍妾夏姬之子异人认华阳夫人为母亲。
之后太子柱即位,为秦孝文王。
异人为太子,之后为秦庄襄王。
至于秦始皇,自然就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了。
《芈月传》芈月是秦始皇嬴政的曾祖母芈月墓在哪和谁合葬

《芈月传》芈月是秦始皇嬴政的曾祖母芈月墓在哪和谁合葬
芈月历史原型
芈月传正在热播,那么历史上真有芈月这个人吗,芈月的原型是谁?芈月本来是楚国公主,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后因难流落至秦国,被秦惠文王纳为小妾,史称芈八子。
芈月当时在宫中的地位并不高,上面有好几个女人在自己头上,时时刻刻盯着自己。
稍有做错,就拿自己发气。
惠文后不仅不管,反而纵容。
在幽深的宫中,天真无邪的公主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生活,害怕自己和儿子哪天遭遇不幸。
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承王位。
惠文后母凭子贵,原来还有些克制,现在则肆无忌惮,芈月只好处处忍让。
芈月的儿子公子稷也被迫离开祖国和母亲,到燕国去当人质。
因此芈月心中对惠文后充满仇恨。
故事很快迎来改变,可怜的秦武王自不量力举鼎而死,而武王没有后代。
后宫的每个女人都盯着空缺的王位,想把自己的儿子送上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一场王位争夺的宫廷大变卷起无数腥风血雨。
芈月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
得到赵王的支持后,芈月和异父弟魏冉精心谋划。
在宫廷中击败了惠文后,平息了这场动乱,诛杀了首脑惠文后。
报了自己的深仇大恨。
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秦王。
因为儿子年纪小不懂事,芈月便以太后之尊听政,任用贤能在旁辅佐。
屡次击败六国,使秦国一跃
成为最强的国家。
历史趣谈:绝无仅有!身为太后她竟然色诱敌国国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绝无仅有!身为太后她竟然色诱敌国国王
导语:自古及今,使用美人计的数不胜数。
但以一国之尊身份亲自去实行美人计的,大秦宣太后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大秦宣太后,一般称芈八子,就是《
自古及今,使用美人计的数不胜数。
但以一国之尊身份亲自去实行美人计的,大秦宣太后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大秦宣太后,一般称芈八子,就是《芈月传》主角的原型。
她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姬妾。
秦武王暴亡无子,芈八子的儿子昭襄王当上国君,因年龄太小她就开始了摄政生涯。
宣太后是历史上第一个称太后的实权人物,她执掌秦国政权达41年之久。
但她的八卦情史却更有吸引力。
宣太后有一位很特殊的情人,这情人就是当时秦国西边的帝国国君义渠王。
义渠本来是个国家,和秦国接壤,打了很多年仗,可谓死对头。
义渠在历史上出现极早,商王武乙时候,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就出兵讨伐过义渠。
后来,秦国实力不断增强,义渠王就向秦国称臣,每隔一段时间还去秦国朝贡。
不过,这种称臣实在不是那么真心实意。
表面上和平,实际义渠国却对秦国一直虎视眈眈,一找到机会就骚扰一番。
如果秦国派大部队来,义渠王立马又服软。
这种无赖角色让秦国很头痛。
义渠国是游牧政权,多半是匈奴的一支,建国历史也很悠久了。
这个国家骚扰成性,除非秦国给它粮食,不然很难安静。
秦国那时一门心思求发展,梦想在与六国争雄中称霸。
义渠国小小一个国家,搅得秦国后院不得安生,让秦国统治者大为恼火。
宣太后主政后,一次义渠王来秦国朝贡。
宣太后就和义渠王勾搭上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真实的芈八子来源:《国家人文历史》作者:李凯摘要秦宣太后不愧是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以太后身份执掌朝纲,灭了秦人眼中钉义渠,养精蓄锐,积蓄力量。
秦人本来就崇尚武功,说开疆拓土最盛之时,就是秦宣太后与秦昭襄王主持国政的三四十年,应非虚语。
谭嗣同一针见血地指出“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秦朝给中国留下了太多东西,似乎我们想到“秦制”就想到了秦始皇。
其实,秦制是秦始皇的祖先们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其中秦始皇曾祖父的妈妈秦宣太后就开创了“太后临朝”这个制度,2015年11月30日开播的《芈月传》里,孙俪饰演的秦宣太后芈月把这段历史给演绎了,演绎得相杀相爱,演绎出爱恨情仇。
在历史上,说到秦国发迹史,宣太后绝对是绕不过的人物,她手腕强硬,作风放浪,留下许多段子,令后人瞠目结舌,史家大加挞伐。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太后专权的现象,甚至“太后”一词自她开始,这可能说得过于绝对。
但是,秦宣太后不愧是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以太后身份执掌朝纲,灭了秦人眼中钉义渠,养精蓄锐,积蓄力量。
秦人本来就崇尚武功,说开疆拓土最盛之时,就是秦宣太后与秦昭襄王主持国政的三四十年,应非虚语。
《史记》说她在位30多年“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秦人压倒六强,雄武有力。
党羽遍布控制朝廷说起这位秦宣太后,竟然是生年不详,姓芈,又称芈八子。
芈姓是楚人之姓,她是秦惠文王驷的妾,秦昭襄王稷的生母。
秦惠文王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君主,病故于公元前311年,原本传位于惠文王后之子武王荡,芈八子自然得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4年之后,秦武王因为逞能,和力士孟说举鼎为戏,胫骨折断,伤势过重,一命呜呼。
武王无子,他诸多子弟争夺君位。
芈八子的亲生儿子公子稷在燕国当人质,她看准时机,在同母异父弟弟魏冉的帮助下,将公子稷召回,立为国君,也就是秦昭襄王,芈八子即秦宣太后。
《史记·穰侯列传》载,昭王即位,以魏冉为将军戍守咸阳。
魏冉平定了公子壮等势力的叛乱,把武王后驱逐到魏国,昭王那些兄弟中意欲谋逆的一概诛杀,魏冉的威名震动秦国。
“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冉)为政。
”历史进入到宣太后和魏冉擅权的时代。
太后主政,在中国古代史上,这是很早的记载。
女人走上政坛,如何应对政治上的腥风血雨,是很棘手的问题。
除了手腕之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亲属。
由于秦宣太后自己出身于楚,和楚国联姻势在必行。
在这一时期,秦楚的关系一度密切,甚至经楚怀王推荐,秦宣太后任命自己母亲的族人向寿担任秦相。
同时为相,且掌控兵权的,是自己异父弟弟、有拥立昭王有功的魏冉,被封为穰侯,封穰(今河南邓州),后又增封地陶邑(今山东定陶)。
至于秦宣太后的同父弟弟芈戎,封华阳君(今陕西高陵),后改封新城君(今河南密县)。
除秦昭襄王外,秦宣太后对另外两个亲生儿子更要依仗,公子市封为泾阳君(今陕西泾阳),后改封地宛(今河南南阳);公子悝封为高陵君(今西安高陵)。
秦宣太后的羽翼势力,遍布朝野,成为太后主政的班底,也是秦昭襄王亲政的掣肘因素。
勾引敌国君主差点殉葬男宠秦宣太后情人有多少,史书阙如。
但从《战国策》等文献可见,秦宣太后风流成性,毫无母仪天下的检点,不仅为了寻求刺激,甚至把情爱当作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
《战国策》由于带有不少战国纵横家出于游说目的的夸大、虚构成分,屡屡受学者质疑。
但是秦国地处西北,与戎狄杂处,文化习俗多受戎狄侵染,就这个角度看,《战国策》等文献反映的故事应并非空穴来风。
秦人本来就对宗法制度和礼乐文化淡漠,加上复杂的社会环境,其文化面貌势必要与中原产生很大差别。
秦宣太后诱灭义渠就是其作风放浪的典型例子。
义渠古族在周代活跃西北,勇武雄健,所向披靡,以战死为吉,以病卒为凶。
《后汉书·西羌传》载,秦惠文王时,义渠国内乱,秦人助其定乱,义渠王也曾向秦称臣。
但好景不长,战事又起。
秦惠文王对义渠予以严厉打击,但义渠势力尚存。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立,秦宣太后摄政。
她改弦更张,不再征讨义渠,而采用阴柔的态度,对顽敌拉拢、腐蚀,将秦人的势力进行渗透,以削弱义渠王的雄心壮志。
她主动色诱义渠王,邀之于甘泉宫,待之优厚,两人长期同居,并且生有二子,这样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人的警惕。
30多年后(公元前272年),秦宣太后突发制人,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攻义渠,义渠人在温柔乡中猝不及防,其土并入秦,秦人在义渠故地设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由秦王直接管辖。
义渠族汉化,融入华夏族。
马非百先生在《秦集史》中认为,秦宣太后以太后之尊,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设计除之,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其功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的确,秦宣太后为了秦国利益,不惜以美色为饵,阳奉阴违,笑里藏刀,经营谋划30余年,一朝成功。
这样的事件在典籍中极其罕见,其心机胆识令后人惊叹。
但也就是在男女之防、贞操观念不森严的战国,地处西北、与戎族接壤的秦地,这样的惊人政治谋划才能得以实施。
秦宣太后和情夫魏丑夫的故事很著名。
魏丑夫的其他信息,史籍无载,可能就是职业男宠,“丑夫”如同昵称。
《战国策·秦策》载,他深得秦宣太后之爱,秦宣太后病笃,自知来日无多,居然令魏丑夫为自己殉葬,阴间还可以享受床笫之欢。
事实上,在差不多一个世纪以前的秦献公时代,秦国人就已经废止了“从死”——也就是殉葬的陋习。
这时秦宣太后令魏丑夫殉葬,足见对这一男人爱之切。
魏丑夫得知,害怕至极,无奈之下请善辩的庸芮,在秦宣太后面前给自己说情。
庸芮先问秦宣太后,人死后,还否能够感知到人间之事?秦宣太后回答,不能啊!庸芮进一步强调,既然如此,死后无知,那太后又何必要将自己心爱的魏丑夫置于死地?退一步说,如果死人果真有知,那么秦惠文王早就因您的不贞对您恨之入骨,您补过都来不及,又哪儿能和魏丑夫有男女之欢呢?这么讲,让魏丑夫陪葬岂不荒谬绝伦?秦宣太后明白过味儿来,对庸芮所说深以为然。
公元前265年10月,秦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并没有让情夫魏丑夫陪葬。
从此事可见,魏丑夫和秦宣太后的私情,举国皆知,秦宣太后毫不遮掩,说殉葬就殉葬,只是对先王之灵有所顾忌。
她对魏丑夫的喜爱,到了明火执仗、我行我素的地步。
言语泼辣外交场合谈性爱秦宣太后面对朝臣,处理国政,言语泼辣。
《战国策·韩策》载,前307年,楚怀王包围韩国雍氏(今河南禹州东北),韩国吃紧,求助于秦,秦人爱答不理。
韩襄王心急如焚,派尚靳使秦,力陈唇亡齿寒之理。
说韩国守则为秦国的屏障,攻则为秦国的先锋。
“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崤。
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
”宣太后对这一套说辞兴趣不大,因为她本身就是楚人,楚国也是她主政依靠的力量,自然不同意派兵。
但她反驳的话特别露骨,就今天看也让人诧异:“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
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
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她说,昔日我和秦惠文王行男女之欢,大王的大腿压我的身上,我承受不住;但他整个身体都压我身上,我并不感觉重,这是因为比较舒服。
秦国助韩,开支巨大,补给耗费数以千计,但这样于秦国何利?秦宣太后就用这样的比喻打发了韩使。
与秦宣太后不同,秦相甘茂认为,“今雍氏围,而秦师不下崤,是无韩也。
”“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是楚以三国谋秦也。
如此则伐秦之形成矣。
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韩一旦支撑不住,投靠楚国,楚、韩再裹胁上魏国,于秦危害甚大,建议秦昭襄王立即救韩。
秦昭襄王赞同甘茂,出兵救韩,楚国撤兵。
这一事件中,秦宣太后出于成见,有着自己联楚的政治盘算,不能说其政治目光远不如自己儿子,但按兵不动也不失为一步好棋。
让后人指摘的是,在外交辞令中,她居然用秦惠文王和自己的房中之事打比方。
清人王士祯的《池北偶谈》大肆批评秦宣太后:“此等淫亵语,出于妇人之口,入于使者之耳,载于国史之笔,皆大奇!”但放在战国时代的秦国,男女大防不严,她的作风也不算什么。
结局终被儿子踢出局儿子秦昭襄王要亲政,势必和秦宣太后及其羽翼发生摩擦。
秦宣太后的主张,许多时候都和儿子碰撞。
《战国策·秦策》载前287年,五国齐、赵、韩、魏、楚合纵不成,停战于成皋,秦昭襄王插手其间,扶植亲秦势力,欲让韩国公子成阳君为韩魏两国之相,韩、魏不听。
秦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说:成阳君曾经因秦昭襄王的缘故困居于齐国,他穷困之时,秦昭襄王置之不用,如今成阳君今非昔比,飞黄腾达,秦任用他,他也不会买账。
“穷而不收,达而报之,恐不为王用;且收成阳君,失韩、魏之道也。
”用成阳君,违背韩、魏两国意愿,得罪两国,得不偿失,所以还是算了吧。
秦宣太后审时度势,鞭辟入里,此事作罢。
但母子二人的障碍,远比共识要多。
《史记·范雎列传》记载,范雎在魏国受魏齐、须贾迫害,受尽奇耻大辱,差点丢掉性命,在友人郑安平的帮助下,范雎更名张禄,暗地里被秦国使者王稽带到秦国。
此时,楚怀王客死他乡,并且楚国在鄢郢大战中败北,几乎亡国;齐泯王称东帝之后成为众矢之的,身死人手;秦昭襄王已经继位三十余年,秦人开疆拓土,如日出之阳,求贤若渴。
范雎受到了秦昭襄王的重视。
秦昭襄王正急需获得真正权力,但受制于秦宣太后及其母家。
公元前266年,待获得秦昭襄王的信任之后,范雎趁机指出秦国弊政所在:“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其有王也,”以此言激怒秦昭襄王。
王大惊失色,范雎进言:“今臣闻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华阳、泾阳佐之,卒无秦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
”这些制约秦昭襄王的人,心怀谋逆之心,就如同杀掉赵武灵王的李兑,杀掉齐泯王的淖齿一样。
“昭王闻之大惧,曰:‘善。
’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
”秦宣太后以及她的党羽势力,被羽翼丰满的秦昭襄王打击殆尽。
这一年,秦昭襄王任范雎为丞相,封应侯,推行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
母子彻底翻脸一年后,秦宣太后病卒。
但《古本竹书纪年·魏纪》载,“秦内乱,杀其太后及公子雍、公子壮”,记载与此不同,似乎秦宣太后早在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就死于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