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案晋教版1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 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特点;3. 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4. 探讨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导学内容1.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观点;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3. 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特点;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5. 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交通运输业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和好奇心;2. 进修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观点,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观点和范围;3. 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演变过程和重要历史事件;4. 进修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业及其特点;5. 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6. 探讨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7.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四、导学作业1. 搜索并阅读一篇关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2. 讨论交通运输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3. 就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写一篇短文。
五、拓展延伸1.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2.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3. 参与相关讲座或活动,与专家学者交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问题。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发展历史、分类特点、发展趋势和经济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通过讨论和作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深入进修和思考,不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 学案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学习目标】1.掌握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学习重点】记住主要南北铁路干线、东西铁路干线的分布和重要铁路枢纽。
【学习难点】运输方式的选择。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现代交通运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方式。
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写出经过下列城市铁路干线的名字。
①徐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沈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兰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郑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株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成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上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南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上运输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________航区和_______航区。
5.我国北方沿海航区以_____、_____为中心,南方沿海航区_____和______为中心。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理解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 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4. 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分类;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3. 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分析;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三、导学过程1.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分类交通运输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平时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物质、人员流动需求而进行的运输活动的总称。
根据运输工具的不同,交通运输业可以分为陆运、水运、空运和管道运输等几大类。
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原始社会的人力运输阶段、农业社会的畜力运输阶段、手工业社会的轮船和马车运输阶段、工业社会的蒸汽机车和汽车运输阶段,以及摩登社会的高铁、飞机和地铁运输阶段。
3. 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运输工具日益先进,运输效劳水平不息提高。
但是,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管。
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息进步和社会的不息发展,交通运输业将迎来更加辽阔的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和共享化将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高铁、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等新型交通工具将逐渐普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利和舒适的体验。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你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交通运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交通运输业方面的问题?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希望你能在进修和实践中不息探索和发现,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年级地理上册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案晋教版

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几种运输方式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空运最快、水运最慢B.空运最快、陆运最慢C.陆运最快、水运最慢D.水运最快、陆运最慢【答案】A【解析】解: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由此可见,在速度方面空运最快,陆运次之,水运最慢.故选:A.依据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来解答此题.考查了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常见的选择题.2.陈老师于1月18日下午完成期末考试监考任务后,准备坐火车去上海参加19日的一次教学研讨会,要求19: 30报到,他想以最短的时间到达上海,那么他应选择乘坐的列车车次是()A. G115。
B. D313。
C. T109。
D. G137。
【答案】A【解析】解:读表“ 2018年北京-上海列车时刻表(部分)可知,G115次列车发车时间是09: 22,到达目的地时间为15:07,从出发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是15:07-09 : 22=5小时45分;D313次列车发车时间是19:22,到达目的地时间为第二天7:41,从出发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是7:41+ (24:00-19 : 22)=7:41+4小时38分=12小时19分;T109次列车发车时间是19:33,到达目的地时间为第二天10 : 43,从出发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是10: 43+ (24: 00-19 : 33)=10: 43+4小时27分=15小时10分;G137次列车到达时间是19: 48,报到时间是19: 30,到达时已经晚了,因此G115次列车用时最短;故选项A 符合题意。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新授课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总课时 1 第 1课时教师武承元 1.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2.通过对比学习,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通过记忆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过程迁移导入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先行独351同步练习册课前预习立学习先学检测或展示一、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 1.概念与作用师:那究竟什么是交通运输业了?它有什么作用?又具有什么特征?请大家看到书本P91,了解一下学生:……师:交通运输业是利用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输送人和物的生产部门。
它是联系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几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与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讲解: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是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看图比较)对比课本上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特点比较图。
引导学生从费用、速度、运量等方面考虑,各种运输方式有何特点?在哪些方面占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填写下表: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课特点运输堂环方式优点缺点交节速度最快运量最小,费用最高航空互一运输学习速度快、费用低、运量灵活性较差、短途运铁路输成本高运输大、连续性好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公路运输费用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水路响较大运输 (教师总结)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就应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否则难免会“事与愿违”。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分析以下各案例该选哪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选择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教育资料】【教学设计】《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2(山西教育出版社)学习专用

《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交通运输业》是晋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大量中国自然地理内容,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等基本国情,人文地理很少涉及。
本节内容具有很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巧妙有机地联系起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2.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的命名方法。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
5.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2.初步学会运用归纳、读图分析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1.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五纵三横”的铁路干线的分布。
2.重要的铁路枢纽的分布。
对比、分析、讨论。
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温故知新:现代运输方式有哪些?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铁路运输的地位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构成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阅读材料:我国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如今人们驾车,都可以通过高速公路,从东向西,从北往南。
水运是我国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特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意义重大。
在铁路、公路、水路日益通畅的同时,空中交通发展也很快。
我国民航运输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2.铁路运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铁路里程短,分布零散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多年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铁路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后:铁路建设速度加快,铁路干线连通了全部省级行政中心,部分城市之间还有高速铁路连接3.我国的铁路网东部:铁路建设比较早,发展速度比较快,铁路网密集西部:铁路建设比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铁路网稀疏4.主要的铁路干线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五纵)、东西干线(三横),呈“五纵三横”的格局(1)南北铁路干线----“五纵”读图与老师共同找出来: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2)东西铁路干线----“三横”读图与老师共同找出来: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视频:青藏铁路建成10周年拓展延伸:铁路干线名称中国铁路干线长,五纵三横汇成网;京哈京广贯南北,陇海兰新东西向;京包包兰黄河北,宝成成昆西南方;京沪焦柳是两纵,沪昆相连一横畅;后建京九大动脉,北京向南到香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经济发展第3节腾飞的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课件晋教版

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
特点
水运内 海河 洋航 运运 输
运量大,速度慢,长途运 轮船
费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航空运输
运量小,速度快,运费高, 飞机
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运输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
3.人们出行或运送货物,要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距、货物的性质和数量等,来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和运输路线。
A.常见的运输方式有空运、水运、公路运输、铁路运 输等
B.从图中可以看出,若距离大于550千米,运价最低的 是水运
C.P代表的运输方式为公路,Q代表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D.500吨大米从武汉运送到上海,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
是P代表的运输方式
【点拨】500吨大米从武汉运送到上海,选择的最佳运 输方式是水运。
(2)下列不同类型及数量的货物要从起点运到终点,请你选 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①几名伤员从新疆转送到北京急救,选择_航__空_____运输 方式。 ②20万吨大米由海南运往天津,选择__水__路___运输方式。 ③200吨钢材从太原运到无锡,选择__铁__路____运输方式。
5.【地理实践力】某总经理从哈尔滨到新疆洽谈业务, 要第二天赶到,他采用的交通工具是( D ) A.轮船 B.汽车 C.火车 D.飞机
6.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 光,请给他们推荐一种合适的运输方式( C )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
7.“西气东输”是将新疆的天然气资源输送至东部地 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D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管道
A.①
B.②
C.③
D.④
3.关于航空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机动灵活,能实现“门到门”的现代交通运输 B.运量大,多承担长途运输,价格较便宜 C.速度快,价格昂贵,易受天气条件限制 D.主要承担油气资源运输,受天气影响小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掌握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 分析交通运输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4. 思考如何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导学内容:1.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最初的人力、畜力运输,到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摩登交通工具的出现,交通运输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2. 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当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举世化的经过,交通运输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和技术不息涌现,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3. 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
没有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业,各种生产因素无法流动,经济活动无法开展。
因此,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4. 交通运输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经过加快,交通运输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无人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
5. 推动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为了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推动绿色低碳交通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导学活动:1. 课前预习:请同砚们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教室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撰写小结报告。
4. 教室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各自的思考和建议。
5. 总结提升:老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报告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增进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6.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重点】
1.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在地图上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
1.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
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十分方便。
而B县的交通状况基本维持原样。
几年后,A县彻底告别了贫困,由温饱进人了小康社会。
可B 县却贫困依旧……
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两县后来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如何形
成的呢?B县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应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引人新课。
)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
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教师小结: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时,可采用以下步骤:
方案①:让学生联系当地实际,了解当地交通状况的变化。
进而分析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化,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有条件的学校可布置学生搜集当地不同时期的交通图,对比不同时期的交通状况,进而更直观地了解当地交通条件的变化。
以点带面,可以说明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方案②:让学生从本身所经历的事情人手。
如学生在不同时期上学路线的改变。
(如原来上学走远路,费时多,现在走新修的近路,大大节省时间。
)进而分析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变及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补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在不同时期长度的对比;不同时期各种运输工具数量的对比,说明它们增长相当迅速。
(2)从地区分布上看,交通于线不断向内地和边疆延伸。
(3)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运输业,尽管50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
为此,国家仍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讲述“公路运输”时,可采用以下步骤: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1)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
2.讲述公路的发展和分布时,可指导学生读‘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 图,让学生自己得出我国2000年的公路通车里程是1952年的11倍;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时,教师应说明图上的公路线只是干线,现在除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上的墨脱县,因地形起伏极大,尚未修通公路以外,全国各县、市都已通公路。
在我国的公路干线中,西部的公路干线长度大,而且工程艰巨。
要让学生熟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
滇藏公路的路线及起讫地点。
关于高速公路,教学时着重指出高速公路是专行汽车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时速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3.指导学生学习“公路分级与国道编号”。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题。
5、学生填图:在“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填充图上,填出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位置和起止地点。
讲述“铁路运输”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铁路运输具有什么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适合于采用铁路运输?
2.指导学生读“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的增长” 图,对比1952年和2000年的铁路营运里程。
3.讲全国铁路干线分布时,也主要指导学生读图和画图,从“中国铁路线分布”图上,找出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的起止点,以及重要铁路枢纽。
在指导学生查找铁路线时,可采取以下步骤:(1)查找南北铁路干线。
①先找出北京的位置,然后查找从北京向北和向南各有哪几条铁路干线。
由北京经天津向北到哈尔滨为京哈线。
由北京向南有三条干线,西边的一条是由北京向南直达广州的京广线;东边的一条是由北京经天津直达上海的京沪线;介于京广线、京沪线之间的一条是京九线,从北京经津、冀、鲁、豫、皖。
鄂、赣、粤直至九龙。
②焦柳线由河南焦作向南直达柳州。
这条线向北可经太原到大同,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
③宝成一成昆线,由宝鸡向南到成都为宝成线;成都再向南到昆明为成昆线。
(2)查找东西铁路干线。
①我国北方一条东西铁路于线,由北京向西,经大同、包头,转向南到兰州,为京包一包兰线。
②我国中部的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连云港向西经徐州、郑州、宝鸡到兰州,再向西达新疆乌鲁木齐,为陇海一兰新线,是我国东西铁路最长的于线。
③我国南部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沪杭(上海一杭州)、浙赣(杭州一株洲)。
湘黔(株洲一贵阳)。
贵昆(贵阳一昆明)四条铁路组成。
(3)查找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
成都,查找它们各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4.讲铁路线的分布时,每讲一条,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学生在纸上跟着画,从而熟悉铁路线的名称、分布。
起止点及主要铁路线的交汇点(枢纽)。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题。
讲述“海洋运输”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学生自学课文,提问:(1)海洋运输有哪些特点?(2)我国发展海洋运输的条件如何?(3)我国海洋运输的航线分为哪两部分?(4)沿海航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我国远洋航线以哪些港口为据点?这些港口有什么特点?
2.指导学生读图、填图。
(1)一在“中国主要海港分布”图上,找出主要海港的位置,在的省
区,濒临的海域,连接的铁路线名称。
(2)在“中国主要海港分布”填充图上,填注主要海港。
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活动题。
指导学生学习“内河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两段阅读材料。
使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适宜运输的货物种类,以及主要内河航线和主要管道的分布。
讲述“航空运输”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学生自学课文,提问:(1)航空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宜采用航空运输?
2.指导学生读“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图。
对比1952年和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
计算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是1952年的多少倍?
3.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航空港和航线分布”图,熟悉我国主要的航空港并提问:我国拥有最多航线的三个航空港是哪三个?
4.指导学生完成课本活动题。
学法指导:
画铁路、公路、航空线分布草图,多采用“城市中心放射法”。
现以我国西南地区铁路交通为例:
1.定点以西南大城市重庆、成都、贵阳、昆明为铁路交通枢纽,将它们大致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图纸上。
2.连线每两个城市连一条铁路线,即成渝线、成昆线、贵昆线、川黔线。
3.放射以每一个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即形成了宝成线。
襄渝线、黔桂线、湘黔线。
至此,西南地区8条环状铁路线已经画好了。
4.接轨向外区延伸出去的铁路线,还应当与全国铁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统一的铁路网。
例如,宝成线——陇海线,襄渝线——汉丹线,川黔线——黔桂线,贵昆线——湘黔线,成昆线——南昆线。
继续延伸,最后形成全国铁路网。
课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