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_枪炮病菌与钢铁
枪炮细菌钢铁读后感

枪炮细菌钢铁读后感篇一枪炮细菌钢铁读后感读完《枪炮、细菌与钢铁》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脑袋就像被炸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哇塞,真的是太震撼了!这本书里提到的观点,也许你一开始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又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儿。
比如说,为啥欧亚大陆的文明能发展得那么快,而其他地方的文明却相对滞后呢?作者说是因为地理环境!这可能吗?我一开始觉得,这也太扯了吧,难道人的努力就不算啥?但后来我又想,也许还真有道理。
你看啊,欧亚大陆的气候和地形,适合种植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能养活更多的人。
有了多余的粮食,一部分人就能不种地,去干别的事儿,比如搞发明创造。
而且欧亚大陆是东西走向的,气候差不多,农作物容易传播。
不像非洲、美洲,南北走向,气候差异大,传播起来困难。
这就好像是老天爷给欧亚大陆开了个“外挂”,让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领先。
再说说细菌,这玩意儿可厉害了!欧洲人带着他们的枪炮和病菌跑到新大陆,原住民哪见过这阵仗啊?病菌一来,大片大片的人倒下,那场面,简直不敢想象!我就在想,这病菌难道也是一种“秘密武器”?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作用比枪炮还大呢!不过,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有一些疑惑。
比如说,难道环境就决定了一切?人的智慧和勇气就不重要吗?也许在某些时候,一个伟大的领袖或者一个天才的发明家,就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呢?总之,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被彻底颠覆了。
这一路读下来,真的是又惊又喜,又疑惑又感叹,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极了!篇二枪炮细菌钢铁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枪炮、细菌与钢铁》这本书,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啊!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心里还犯嘀咕:“这啥呀,能有意思吗?”结果,一读就停不下来了!书里说的那些关于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的观点,我觉得吧,既新奇又有点儿让人难以接受。
你想啊,凭啥就因为地理环境,有的地方就能发展出强大的文明,有的地方就不行?难道那些地方的人就不聪明、不努力?但是,当作者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因素,比如气候、地形、动植物资源等等,我又好像有点被说服了。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枪炮病菌与钢铁》是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的著作,该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同时,作者还指出了一些地区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导致了其社会发展的滞后和落后,这为我们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次,书中对不同地区文明的兴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作者认为,一些地区由于自身的优势和条件,能够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强国,而另一些地区则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其文明的衰落和没落。
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影响,这一观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和理解方式,使我们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书中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科技发展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同时,作者还指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寻求解决之道,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通过阅读《枪炮病菌与钢铁》,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展望。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使我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枪炮、病菌与钢铁》是美国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的作品,它以全新的视角解释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这本书从地理、生态、人类学和历史等多个角度出发,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文明能够发展成强大的国家,而有些文明却一直停滞不前。
通过对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比较分析,戴蒙德认为,文明的兴衰并非取决于种族、文化或个人的优劣,而是取决于地理环境、生态条件和历史进程。
在书中,戴蒙德首先提出了“农业革命”的概念,他认为,农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迈向现代社会的关键一步。
农业的发展使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城市和国家,从而开启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道路。
然而,农业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疾病的传播、资源的过度开发等,这些问题成为了文明发展的障碍。
同时,戴蒙德还通过对不同地理环境下文明的比较,指出了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欧亚大陆的东西向延伸使得不同地区的文明可以相互交流,而美洲的南北向延伸则导致了文明之间的隔离,从而影响了文明的发展。
此外,戴蒙德还通过对不同文明的技术发展和政治组织的比较,指出了技术和政治组织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文明能够在战争中获得优势,从而成为强大的国家;而政治组织的稳定和高效则有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
在书中,戴蒙德还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这些现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通过《枪炮、病菌与钢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了解文明兴衰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的格局。
这本书不仅对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普通读者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通过对不同文明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明,了解自己的历史,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同时,这本书也提醒我们,地理环境、生态条件和历史进程对文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地球,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好的环境。
2024年《枪炮病菌与钢铁》读书心得个人所感范文

2024年《枪炮病菌与钢铁》读书心得个人所感范文《枪炮、病菌与钢铁》是美国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所著的一部人类学作品,通过对不同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探讨,探寻了为什么欧亚大陆的文明相对其他地区更加发达的原因。
在这本书中,贾雷德·戴蒙德通过物质文明、农业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角度,剖析了饮料对文明进程的影响,观点独到,引人深思。
首先,我对《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的核心观点非常赞同。
贾雷德·戴蒙德认为,欧亚大陆具备了一些其他大陆所没有的条件,使得这个地区的文明相对其他地区更为发达。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欧亚大陆拥有较为广泛的物种资源以及有利于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相比之下,其他大陆例如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物种资源较少,也没有适合农业发展的气候和土地条件。
因此,这些大陆的文明发展相对滞后。
其次,贾雷德·戴蒙德在书中对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决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例如,他分析了印加帝国和西班牙帝国在相对平等的情况下,为何后者最终能够征服前者。
他指出,除去战略因素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如病菌的传播、农业的发展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印加帝国的灭亡。
这一观点使我深刻认识到历史事件和决策背后的复杂性,让我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
此外,我还非常赞赏贾雷德·戴蒙德在书中对不同文明间相互学习的重要性的强调。
作者认为,文明的发展并非孤立的,而是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取得了进步。
他举了中国的例子,说明了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如何不断从其他文明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技术优势。
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文明的进步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借鉴。
然而,尽管《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但是我对书中某些观点也有所保留。
例如,贾雷德·戴蒙德在书中对非洲文明的发展进行了简单并且片面的解释。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第一篇范文:《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枪炮、病菌与钢铁》是贾雷德·戴蒙德所著的一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著作,通过对历史长河中各大洲文明兴衰的深入剖析,为我们揭示了影响人类命运的诸种因素。
我在阅读这本书后,深受启发,对人类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书中,戴蒙德提出了“枪炮、病菌与钢铁”这三大要素,作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中,枪炮代表了军事力量,病菌代表了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而钢铁则象征着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戴蒙德通过丰富的历史事实和实例,阐述了这三大要素如何塑造了各大洲的文明发展轨迹。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惊叹于戴蒙德严谨的史学态度和独特的观点。
他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将人类历史放在地球的舞台上进行审视,使我们能够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理解历史的发展。
例如,戴蒙德在书中提到:“历史的进程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充满了曲折和波动的曲线。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此外,戴蒙德在书中对各大洲文明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揭示了不同文明间的差异和联系。
他认为,地理环境、物种交流、人口迁徙等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明的兴衰。
例如,欧洲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地理环境,而美洲文明则因为与欧洲的物种交流受限而发展缓慢。
然而,尽管戴蒙德的观点颇具启发性,但也不免引起一些争议。
例如,他对于病菌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却未能充分探讨其他因素,如文化、宗教、政治等对于文明发展的影响。
这可能是因为戴蒙德在书中主要关注的是物质层面的发展,而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则稍显不足。
第二篇范文:《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从文明交融的视角审视《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通过对历史长河中各大洲文明兴衰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影响人类命运的诸种因素。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类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心得体会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心得体会引言《枪炮、病菌与钢铁》是贾雷德·戴蒙德教授的杰作,这本书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演变。
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学著作,更是一部人类学、地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集大成者。
阅读这本书,我被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广博的知识所折服,对人类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籍内容概述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戴蒙德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不同大陆上的文明发展速度和程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他指出,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可驯化的动植物种类等,都对文明的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
技术和政治组织的发展书中还探讨了技术和政治组织的发展对文明的影响。
戴蒙德教授认为,技术和政治组织的进步,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枪炮和钢铁的制造技术,以及政治组织的复杂性,使得某些文明能够征服其他文明。
病菌的作用此外,戴蒙德教授还强调了病菌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病菌的传播往往伴随着人类的征服活动,对被征服地区的人口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后感受对文明发展的新理解通过阅读《枪炮、病菌与钢铁》,我对文明发展有了全新的理解。
我开始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并非孤立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审视这本书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历史事件。
例如,欧洲对美洲的征服,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胜利,更是技术和病菌传播的结果。
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戴蒙德教授的分析,也引发了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技术,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政治组织,以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心得体会地理环境的重要性《枪炮、病菌与钢铁》让我深刻认识到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也决定了文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技术和政治组织的作用我也认识到技术和政治组织在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组织的复杂性则为文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心得体会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心得体会导读:读书笔记《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逸爸对探究事物本源的书籍没有抵抗力。
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一本探究人类社会命运本源的社会学巨作。
很多读者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就感到好奇:枪炮、病菌与钢铁?代表着什么?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挑选出来的三项在16世纪前先进文明所拥有的、但落后文明所没有的事物。
那么,为什么这三样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很普通的东西,造成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分水岭呢?这就是戴蒙德教授想在本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个看似简短的问题,本书用了尽500页的篇幅阐述,读完后让逸爸有种久违的酣畅淋漓之感,甚至胜过了读完另外两本社会学巨作的感觉(《人类简史》和《人体的故事》)写此书的起念来自戴蒙德的一个政治家朋友,一个新几内亚人。
有个疑问一直萦绕着这位朋友心头:欧洲人的文明与新几内亚人的存在很大差异,为什么新几内亚人的文明落后这么多?为了寻找真正的答案,戴蒙德教授开始到处搜集信息。
与此同时,他将这个问题扩展了一下:来自欧亚大陆的民族,尤其是仍然生活在欧洲和东亚的民族,以及移居到北美的民族,控制着世界的财富和权力。
为什么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某种别的方式呢?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非洲人和澳大利亚土著杀害、征服或消灭欧洲人和亚洲人呢?作者用了十九章内容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论证和总结,逻辑之严密,举例之精当,观点之震撼,让人折服。
接下来,逸爸把作者的观点总结一下,尽可能精炼地摊出来。
我们知道,世界近代历史开启于大航海时代,也就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
后来的故事大家基本都略知一二:西班牙人占领了南美洲,英国人和法国人战略了北美洲。
简单地说,战胜美洲大陆土著人的“秘密武器”就是:枪炮、病菌、钢铁,当然还有作者补充两点——文字与政府组织结构。
书中第三章详细地描述了当时一个西班牙将领皮萨罗,是如何带领仅仅168名士兵,俘虏了秘鲁高原城市卡哈玛卡中当时新大陆最大、最先进国家的专制君主——阿塔瓦尔帕。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第一篇范文《枪炮、病菌与钢铁》是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的一部力作,自1997年出版以来,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本书试图解答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不同大陆上的文明发展轨迹存在巨大差异?戴蒙德从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本文将就本书的主要内容,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新诠释戴蒙德在书中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全新观点。
他认为,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欧亚大陆的横向地理结构有利于农业文明的传播,而非洲、美洲的纵向地理结构则限制了文明的交流。
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病菌与枪炮:文明冲突的催化剂在书中,戴蒙德强调了病菌和军事技术在文明冲突中的作用。
他指出,欧洲人在征服新大陆时,并非仅仅依靠枪炮,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致命的病菌。
这些病菌在原住民中没有免疫力,从而导致大量死亡。
这让我们看到,文明冲突的背后,往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在起作用。
人类社会的命运与选择戴蒙德在书中提醒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完全由地理环境和生物因素决定。
人类的选择和努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明的命运。
例如,中国在古代的科技发展一度领先于欧洲,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这一优势保持下来。
这告诉我们,在地理环境和生物因素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努力。
触类旁通: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读完这本书,我们不禁思考:在现代社会,地理环境和生物因素是否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均,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此外,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加快,也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得到启示,认识到地理环境和生物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便更好地应对现实挑战。
第二篇范文《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用全新的视角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与野蛮,从来都是一个问题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贾雷德·戴蒙德教授通过对最近13000年来关于人类的近代史的全景考察,试图从地理学、生物学、病菌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跨学科视角解读人类社会的命运的起伏。
他认为答案存在于公元前11000年冰河结束期的年代,地理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各个大洲发展的不同。
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尤其是地理环境的差异。
他甚至认为,如果一万年前,澳洲土著和现代欧洲人的祖先互换位置,那么现在澳洲土著可能不但占领了欧亚大陆,而且也占领了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而现在的欧洲人可能已经沦为澳大利亚一些遭受蹂躏的零星分布的人口。
在冰河时代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族群都过着四处飘荡朝夕不保的狩采生活,而地理禀赋的不同让各地的农业发展有所不同。
气候适宜,物种繁多,作物茂密的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大部分人能够过着定居生活,人群之间的交流沟通机会加大;农业生产带来的丰盛粮食则让某些人脱离生产劳动而从事技术创新,因此农业奠定了组织、文字、政治、以及技术等等文明基石。
由此看来,欧洲文明的霸权建构的三大优势:钢铁、病菌、枪炮,无不与农业息息相关。
在欧洲人的征服史上,枪炮与钢铁的作用众所周知,但戴蒙德对病菌作用的论述则令人耳目一新。
最为明显的例证在十六世纪,在墨西哥,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交锋中,使白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不是传说的先进枪火对土著的屠杀,而是天花病毒。
1618年,墨西哥大陆的2000万人因传染病减少到160万,95%的原住民便是死于白人带来的天花和麻疹。
科学证明,传染病菌多从动物身上变异而来,先传染给人,然后才在人类群体中传播。
欧洲农业历史悠久,家畜众多,欧洲人几千年来与病菌频繁接触,已形成适应性;而印第安人则不然,农业的欠发达让他们先天缺乏和家畜接触的经验,肌体很少遭遇此类病菌,所以在天花面前溃不成军。
可见,病菌的优势也间接来自于农业。
戴蒙德教授认为四点因素决定了各大文明的竞争劣势:首先是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起始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方面的差异,其次是大陆之内传播和迁移的速度,第三点则是各大陆之间传播和迁移的速度,最后则是各大陆之间在面积和人口总数方面的差异。
因为欧亚大陆在这四个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大陆,所以农业最为发达,这也为欧洲人扫荡世界铺平了道路。
但是,为什么不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呢?
从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观点来说,中国的落后是令人诧异的。
中国农业产生早,而且从华南到华北不同的作物物种都有分布,加上广阔的幅员和众多的人口,中国在农业诞生一万年之后还能进行高产的集约农业。
但地理的统一性在政治上表现为经常性的稳定,进而带来内部的集权以及对外在世界的漠视。
最具体的例证,就是郑和下西洋在皇帝一声令下后就被停止,而哥伦布可以找到不同的国王来支持他的冒险。
在地理大发现的年代,帝王一个偶然而不可逆转的决定,就让本来在航海处于上风的中国走向后退与封闭。
从某种象征角度来说,枪炮可以看作技术,钢铁则代表着资源,病菌则可以被视为传播的隐喻。
资源在技术的进步下得以被使用,再辅以传播使得优势得以放大。
文明如水,流水不腐是自然之理,保守不变是文明难解之痒,没有传播带来外来的交流对话甚至冲突,任何文明都会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