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人口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使用相关数据和资料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使用我国的人口分布图描绘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简单分析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理解中国人口在数量上和分布上的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②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折线图,并结合历史和社会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等人口密度线图),并由此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请同学们看一个资料,这是世界人口前十位的大国及其人口数量:中国(1,339,724,852)、印度(1,210,193,422)、美国(312,566,000)、印尼(237,641,326)、巴西(190,755,799)、巴基斯坦(177,743,000)、尼日利亚(162,471,000)、俄罗斯(142,914,136)、孟加拉国(142,319,000)、日本(127,720,000)。

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显而易见中国位居第一位.另外再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世界面积大国标出来,看一看有哪几个?再计算一下中国人口数是他们的多少倍?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八位,中国人口数量是俄罗斯的近9.4倍;面积第四大国美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近4.3倍。

而面积第二大国加拿大不在其列,我们的人口相当于加拿大的40多倍。

承转过渡: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什么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21%,中国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够绕地球赤道50多圈,这些都说明我国人口在数量上具有基数大的特点。

资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了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如下: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601938035人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723070269人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12月27日:1031882511人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10月30日:1160017381人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 1295330000人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 1370536875人请同学们观察各次普查的数字之间有何变化规律?哪一次开始我国人口超过10亿?人口数量几乎翻一番用了多长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超过了10亿;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数字是601938035人,比这个数字几乎翻一番的是第四次人口普查,即1990年,数字为1160017381人,时隔不到40年。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3.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难点】1.学会阅读“我国人口的增长”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2.学会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比较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新课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图,找出属于亚洲的国家。

学生:亚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欧洲:俄罗斯北美洲:美国南美洲:巴西非洲:尼日利亚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规律。

讲解: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不平均,建国前速度慢,建国后速度快。

教师: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危害?学生:结合课本垃圾成堆、开垦坡地、住宅占地,讲述人口多了造成的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人口政策的内容。

学生:读课本,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教师:(强调)这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特别注意不能混淆概念,要准确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口政策包括三个方面:1、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3、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转承)那么,我国人口分布是否均匀呢?可以回忆世界人口的分布。

板书:二、人口东多西少学生:观察中国人口密度图,找出黑河到腾冲一线。

看两测人口密度的区别。

回忆世界人口分布原因,干旱、寒冷等。

结合课本提示,给出答案教师:(讲解)沿黑河——腾冲一线,可以把我给分成两部分,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优质教案

学生励志寄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要明白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要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孩子们,踏踏实实的学习,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油吧!孩子们。

人教版八上地理1.2人口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上地理1.2人口 教学设计

1.2人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作用。

2.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1.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以及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2.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分布。

三、教材设计思路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它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体。

认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首先要认识人口。

所以,我们在第一章第二节设计了“人口”。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我国“旅游黄金周”人山人海的图片。

问题引领:看了这组图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小结:大家看了图片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

【讲授新课】图片展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数。

问题引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是多少。

学生回答:14.12亿问题引领:那你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世界第几吗?学生回答:世界第一图片展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一: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和原因。

方法指导:阅读课本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和课本11页文字。

问题引领:1.1949年以前的人口增长特征。

2.1949年以后的人口增长特征,及其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1949年之前人口增长较慢,1949年后新中国成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我国人口快速增长。

议一议:人口众多会对我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人口众多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但1982年开始人口增速明显放缓,试分析原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

人口【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知道我国某某——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调查、收集我国或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举,树立正确的人客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X,就业困难2.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青 B宁 C.新 D.藏(材料)某某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

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3.某某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人口的出生率B.人口的死亡率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 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B.医疗水平的提高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教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教学案 新人教版

《人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统计图表描述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会运用地理语言描述从统计图表中判读出来的信息,提升统计图表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判读。

难点: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策略本节知识基本上都要从统计图表中来获取,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着重体现在读图分析过程的设置上,包括提什么问题、问题出现的前后顺序、哪些问题适合独立分析、哪些问题适合小组讨论等等。

结合学生学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读图指导。

■教学准备教材补充:我国近年部分省人口密度数据及分析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政区图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设计学生活动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为主,绘图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口最多的国家教师:提到中国的人口,大家能用怎样的关键词形容它呢?学生回答预设:多。

设计意图:简单直接了解我国人口特点。

讲授新课──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及国策教师:其实我国人口“多”这个特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任何地理现象、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下面阅读教材中的曲线图,请同学们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特点?并尝试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回答预设:我国人口增长前期平稳,从1950年后突然增长加速,1980年后增长又趋于平稳。

设计意图:落实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并能结合自然、历史、人类活动需求等要素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

教师:1950年以前,社会发展缓慢,医疗卫生落后,死亡率相对较高,文明程度也低,这些原因使得人口增长缓慢。

1950年至1980年,也就是解放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再加上政策平稳的因素,人口增长迅速(在这里一定要强调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影响)。

1980年前后,中国提出一项重要国策──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所以呈现增长平稳趋势。

sobAAA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sobAAA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报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找出相关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辩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教具准备中国人口的分布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人口讲授新课(板书)<一>、人口数量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段文字,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板书)13.40亿(2010年),占世界1/5,最多。

(活动)挂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1、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2、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本别是多少?(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2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增长(活动)阅读P11“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1850年到201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50年到1950年这一百年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人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人口》

张湾中心学校课时教案【课题名称】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调查、收集我国或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举,树立正确的人客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2.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青B宁C.新D.藏(材料)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

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3.西藏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人口的出生率B.人口的死亡率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B.医疗水平的提高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
【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2.学会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调查、收集我国或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举,树立正确的人客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同学们,众所周知,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前,全世界约70亿人口,其中人口最多的
国家又是我们中国,今天,就让我们感知这
个人口第一大国。

激发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新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板书课题并提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达到多少亿?居世界第几位?
2.引导学生体会。

假如每个中国人手牵手站在赤道上多少圈?
3.讲述: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的人口大国。

我国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从1578年到1949年,人口增加了几亿?用了多少年?说明了这段世界中国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2)从1949年到2000年,人口增加了几亿?用了多少年?说明了这段世界中国人口1.看课文第11页的第一段,回答:人口总数达到13.40亿,居世界第一。

2.计算、讨论:约10圈
3.计算、探究、回答:
增长有何特点?
4、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产生
哪些负面影响?请学生观看录像,思考人口
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5、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呢?
6、探究:实行计划生育有哪些好处?为控
制人口数量,还要什么不仅强调要提高人口
素质?
7、我国人口分布情况如何呢?请学生阅读
“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后回答
(1)分析我国东西部总体上有什么
不同。

(2)在图中找到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
冲这条直线?为什么?
4、观看、思考、讨论、回答:
8、请学生阅读第14页活动,根据人口密度
的计算方法和图 1.15图,比较江苏和青海
的人口密度。

5、思考回答:
实行计划生育
6、思考讨论回答
7、读图计算并回答
8、读图查数据,计算、比较
三、收获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认真听教师小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明确我国人
口众多,人口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带来的
人口问题,明确国家基本国策,树立正确的
人口观。

四、课堂检测
1.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劳动力短缺
B.兵源不足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2.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青 B宁 C.新
D.藏
(材料)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

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3.西藏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
A.人口的出生率
B.人口的死亡率
C.人口的机械增长
D.人口的自然增长 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
B.医疗水平的提高
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
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五、布置作业
1、《地理填充图册》P9-11页
2、《全能长江学案》P7-10页
六、板书设计
中国的人口
一、数量世界第一
2000年 12.95亿
二、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持续增长
3、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4.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四、分布不均:
1、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2、农村、城镇人口分布的特点:农村人口多,但大量向城市迁移
【教后反思】
按此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且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精讲内容较多,导致上课节奏过于快,学生巩固练习时间偏少。

此外,学生长时间自学或练习,上课气氛比较沉闷;且学生自学速度不一,常出现大部分学生已完成,在等一小部分学生的情况,上课时效性不高,下次可改用分散学、分散教的方式,即展示一个目标,指导学法后,学生针对这一目标的相关内容进行自学,再精讲这样的顺序展开教学,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